空气压缩机课程设计

空气压缩机课程设计
空气压缩机课程设计

过程流体机械课程设计

院系:

指导老师:

目录

1 课程设计任务 (3)

1.已知数据 (3)

2.课程设计任务及要求 (4)

2 热力计算 (5)

1.初步确定压力比及各级名义压力 (5)

2.初步计算各级排气温度 (5)

3.计算各级排气系数 (6)

4.计算各级凝析系数及抽加气系数 (8)

5.初步计算各级气缸行程容积 (8)

6.确定活塞杆直径 (9)

7.计算各级气缸直径 (10)

8.实际行程容积及各级名义压力 (10)

9.计算缸内实际压力 (12)

10.计算各级实际排气温度 (13)

11.缸内最大实际气体力并核算活塞杆直径 (13)

12.复算排气量 (15)

13.计算功率,选取电机 (15)

14.热力计算结果数据 (16)

3 动力计算 (18)

1.第Ⅰ级缸解析法 (18)

2.第Ⅰ级缸图解法 (28)

3.第Ⅱ级缸解析法 (31)

4.第Ⅱ级缸图解法 (40)

4 零部件设计 (44)

1 课程设计任务

1.已知数据

1.1结构型式

3L-10/8空气压缩机的结构型式为二列二级双缸双作用L型压缩机1.2工艺参数

Ⅰ级名义吸气压力:P

1I =0.1MPa(绝),吸气温度T

1I

=40℃

Ⅱ级名义排气压力:P

2II =0.9MPa(绝),吸入温度T

2II

=50℃

排气量(Ⅰ级吸入状态):V d =10 m3/min 空气相对湿度: φ=0.8

1.3结构参数

活塞行程: S=2r=200mm

电机转速: n=450r/min

活塞杆直径: d=35mm

气缸直径:Ⅰ级,D

I =300mm ;Ⅱ级,D

II

=180mm ;

相对余隙容积:α

1=0.095,α

II

=0.098;

电动机:JR115-6型,75KW;

电动机与压缩机的联接:三角带传动;连杆长度:l=400mm;运动部件质量(kg):见表2-1

表2-1 运动部件质量

2.课程设计任务及要求

a. 热力计算:包括压力比分配,气缸直径,排气量,功率,各级排气温度,缸内实际压力等。

b.动力计算:作运动规律曲线图,计算气体力,惯性力,摩擦力,活塞力,切向力,法向力,作切向力图,求飞轮矩,分析动力平衡性能。

2 热力计算1.初步确定压力比及各级名义压力(1)按等压力比分配原则确定各级压力比:

两级压缩总压力比

(2)各级名义进、排气压力如下:

P 2k =P

1k

ε

k

, P

1(k+1)

=P

2k

表2-2 各级名义进、排气压力(MPa)

级次名义排气压力P

1名义排气压力P

2

Ⅰ0.10.3

Ⅱ0.30.9

2.初步计算各级排气温度

按绝热过程考虑,各级排气温度可用下式求解:

介质为空气,k=1.4。

计算结果如表2-3所示。计算结果表明排气温度T

2

<160℃,在允许使用范围内。

表2-3 各级名义排气温度

级次

名义吸气温度计算参数名义排气温度

℃K

εk ε(k-1)/k K ℃Ⅰ403133 1.4 1.321413140Ⅱ503233 1.4 1.321427154 3.计算各级排气系数

因为压缩机工作压力不高,介质为空气,全部计算可按理想气体处理。

由排气系数的计算公式:

分别求各级的排气系数。

(1)计算容积系数:

其中,多变膨胀指数m的计算按表1-3查得:

I级多变膨胀指数m

I

II级多变膨胀指数m

II:

则各级容积系数为:

(2)压力系数λ

p

的选择:

考虑到用环状阀,气阀弹簧力中等,吸气管中压力波动不大,两级压力差也不大,可选取 λpI =0.97,λpII =0.98。 (3)温度系数λT 的选取:

考虑到压缩比不大,气缸有较好的水冷却,气缸尺寸及转速中等,从图1-6查得λT 在0.935-0.975范围内,可选取λTI =λTII =0。96。 (4)泄漏系数λ1的计算:

用相对漏损法计算λ1:

a. 考虑气阀成批生产,质量可靠,阀弹簧力中等,选取气阀相对泄漏值V vI =V vII =0.02

b. 活塞均为双作用,有油润滑,缸径中等,压力不高。选活塞环相对泄漏值V r1=0.005,V rII =0.006

c. 因有油润滑,压力不高,选取填料相对泄漏值V pI =0.005,V pII =0.001 由于填料为外泄漏,需在第Ⅰ级内补足,所以第Ⅰ级相对泄漏中也包括第Ⅱ级填料的外泄漏量在内,泄漏系数的计算列入表2-4。

泄损部位

相对泄漏值 Ⅰ级 Ⅱ级 气阀 v vI 0.02 v vII 0.02 活塞环 v rI 0.005 v rII 0.006 填料

v pI 0.0005 v pII

0.001 0.001 总相对泄漏 ∑v

0.0265 0.027 泄漏系数

λI =1/(1+∑v i ) 0.974

0.973

(5)各级排气系数计算结果列入表2-5

数λ

v

λ

p

λ

T

λ

l

λ=λ

v

λ

p

λ

T

λ

l Ⅰ0.8580.970.960.9740.778

Ⅱ0.8650.980.960.9730.789

4.计算各级凝析系数及抽加气系数

(1)计算各级凝析系数

a. 计算在级间冷却器中有无水分凝析出来

查表1-5得水在40℃和50℃时的饱和蒸汽压:

P

bI

=7.375kPa (40℃)

P

bII

=12.335kPa (50℃)

则:

所以在级间冷却器中必然有水分凝析出来,这时φ

1II

=1。

b. 计算各级凝析系数

(2)抽加气系数μ

o

因级间无抽气,无加气,故μ

oI

oII

=1

5.初步计算各级气缸行程容积

6.确定活塞杆直径

为了计算双作用气缸缸径,必须首先确定活塞杆直径,但活塞杆直径要根据最大气体力来确定,而气体力又需根据活塞面积(气缸直径)来计算,他们是互相制约的。因此需先暂选活塞杆直径,计算气体力,然后校核活塞杆是否满足要求。

(1)计算任一级活塞总的工作面积

,(z-同一气缸数)有:

(2)暂选活塞杆直径

根据双作用活塞面积和两侧压差估算出该空压机的最大气体力约为1.5吨左右,由附录2,暂选活塞杆直径d=35mm。

活塞杆面积

(3)非贯穿活塞杆双作用活塞面积的计算

盖侧活塞工作面积: F

g =0.5(F

k

+f

d

)

轴侧活塞工作面积: F

z =0.5(F

k

-f

d

)

Ⅰ级:

Ⅱ级:

(4)计算活塞上所受气体力计算

a. 第一列(第Ⅰ级):

外止点:

P

I外=P

1I

F

ZI

-P

2I

F

gI

=1×105

×710×10

-4

-3×10

5

×720×10

-4

=-14500N

内止点:

P

I内=P

2I

F

ZI

-P

1I

F

gI

=3×105

×710×10

-4

-1×10

5

×720×10

-4

=14100N

b. 第二列(第II级):

外止点:

P

II外=P

1II

F

ZII

-P

2II

F

gII

=3×105

×233×10

-4

-9×10

5

×243×10

-4

=-14880N

内止点:

P

II内=P

2II

F

ZII

-P

1II

F

gII

=9×105

×233×10

-4

-3×10

5

×243×10

-4

=13680N

由以上计算可知,第二列的气体力最大,为-14880N,约合1.5吨。由附表2可知,若选取活塞杆直径d=30mm是可以的,但考虑留有余地,取d=35mm。

7.计算各级气缸直径

(1)计算非贯穿活塞杆双作用气缸直径

根据,有:

(2)确定各级气缸直径

根据查表1-6,将计算缸径圆整为公称直径:

D I =300mm;D

II

=180mm

8.实际行程容积及各级名义压力

(1)计算各级实际行程容积V

h

'

非贯穿活塞杆直径双作用气缸行程容积:

(2)各级名义压力及压力比

因各级实际行程容积V

hk '与计算行程容积V

hk

不同,各级名义压力及压力

比必然变化。各级进、排气压力修正系数β

k 及β

k+1

分别为:

a. 各级进气压力修正系数:

b. 各级排气压力修正系数:

c. 修正后各级名义压力及压力比:

P 1k '=β

k

P

1k

P 2k '=β

k+1

P

2k

ε'=P

2k '/P

1k

'

计算结果列入表2-6。

级次ⅠⅡ

计算行程容

积V

hk

m30.028560.00953

实际行程容

积V

hk

' m30.0280.01

9.计算缸内实际压力缸内实际压力:

P s =P

1

'(1-δ

s

) P

d

=P

2

'(1+δ

d

)

由图1-10,查得δ

s ,δ

d

,计算各级气缸内实际压力,结果见下表。

表2-7 考虑压力损失后的缸内实际压力

10.计算各级实际排气温度

按k=1.4和m=1.3两种情况计算,计算结果见下表。从中可以看出,按k=1.4计算出的排气温度超过了180℃的允许范围,但实际测出的排气温度接近多变压缩m=1.3的结果,认为在允许的范围内。

表2-8 根据实际压力比求得各级实际排气温度

级次吸气温度实际

压力

比ε

'

k=1.4m=1.3

(℃) (K)ε'(k-1)/k

T

2

(K)

T

2

(℃) ε'(m-1)/m

T

2

(K)

T

2

(℃)

Ⅰ40313 3.2 1.394436163 1.308409136

Ⅱ50323 3.54 1.434462189 1.338431158

11.缸内最大实际气体力并核算活塞杆直径

气缸直径的圆整,活塞杆直径的选取及各级吸排气压力的修正都直接影响到气体力,需重新计算如下:

(1)第Ⅰ列(第Ⅰ级)

a. 活塞面积

盖侧:

轴侧:

b. 压力:P

SI

=0.95×105Pa

P

dI

=3.04×105Pa c. 气体力:

外止点:P

I外=P

SI

F

ZI

-P

dI

F

gI

=0.95×105×697×10-4-3.04×105×707×10-4

=-14870N

内止点: P

I内=P

dI

F

ZI

-P

SI

F

gI

=3.04×105×697×10-4-0.95×105×707×10-4

=14480N

(2)第Ⅱ列(第Ⅱ级)

a. 活塞面积

盖侧:

轴侧:F

ZII =F

gII

-f

d

=0.0254-9.62×10-4=244×10-4m2

b. 压力

P

SII

=2.7×105Pa

P

dII

=9.59×105Pa c. 气体力

外止点:P

II外=P

SII

F

ZII

-P

dII

F

gII

=2.7×105×244×10-4-9.59×105×254

×10-4

=-17800N

内止点:P

II内=P

dII

F

ZII

-P

dII

F

gII

=9.59×105×244×10-4-2.7×105×254

×10-4

=16640N

由以上计算表明,最大气体力在第Ⅱ列外止点(-17800N),约为1.8吨,没有超过活塞杆的允许值,可用。

12.复算排气量

气缸直径圆整后,压力比发生变化,引起容积系数相应的变化。

如其它系数不变,则排气系数为:

经上述修正后的排气量为:

V

d =V

hI

I

'n=0.028×0.79×450=9.96m3/min

计算结果与题目要求接近,说明所选用的气缸是合适的。

13.计算功率,选取电机

(1)计算各级指示功率

(2)整机总指示功率:

N i =N

iI

+N

iII

=24+26.5=50.2 KW

(3)轴功率Nz:

因本机为中型压缩机,取机械效率η

m

=0.92,则:

(4)所需电机功率:

因本机是三角皮带传动,取传动效率η

e

=0.97,则:

实际本机选用JR1156型三相绕线式感应电动机,功率为75KW是足够的,说明以上计算可用。

14.热力计算结果数据

(1)各级名义,实际压力及压力比见下表

表2-9 各级名义、实际压力及压力比

级次

名义压力(MPa)实际压力(MPa)

P

1

P

2

εP

s

P

d

ε'

Ⅰ0.10.28 2.80.0950.304 3.2

Ⅱ0.280.9 3.210.270.959 3.64(2)各级实际排气温度:

T

2I =409K 或 T

2I

=136℃

T

2II =431K 或 T

2II

=158℃

(3)气缸直径:

D I =300mm D

II

=180mm

(4)气缸行程容积:

V hI '=0.028m3V

hII

'=0.01m3

(5)实际排气量:

V

d

'=9.96m3/min

(6)活塞上最大气体力:

P

max =P

II外

=-17800N

(7)电动机功率:

N

e

=75KW

(8)活塞杆直径:d=35mm

3 动力计算

1.第Ⅰ级缸解析法

1.1 运动计算

(1)曲柄运动状态:

r=s/2=200/2=100mm ω=2πn/60=450π/30=47.2

rω=0.1×47.2=4.72m/s

rω2

=0.1×47.22=222.8m/s 2

(2)位移:

盖侧:(

)()

2111cos 1g X r k r ααλ??

=-+=????

轴侧:z g X S X =-

速度:1

(sin cos 2)2

c r ωαλα=+

加速度: 2(cos sin 2)a r ωαλα=+

每隔10s 按上述计算g x ,z x ,c ,a 将结果列入表2-11,其中α是第Ⅰ列及第Ⅱ列本列的曲柄转角,两者结果一样,故共用一个表。

1.2 气体力计算

用列表计算法作各级气缸指示图及气体力展开图。 (1) 各过程压力:

膨胀过程: 00m

i s i s P P s x ??

= ?+??

进气过程: P i =P s

压缩过程: 00m

i s i s s P P s x ??

+=

?+??

排气过程: P i =P d

本机属于中型压缩机,取m=m '=1.4,x i 是活塞位移,用运动计算中各点的位移值。因本机为双作用活塞,盖侧气体力与轴侧气体力应分别列表计算。 (2)气体力:

盖侧 i i g P p F =-

轴侧 i i z P p F =-

对双作用活塞盖侧与轴侧气体力应分别计算,然后将同一转角时两侧气体力合成。

气体力符号规定:轴侧气体力使活塞杆受拉,为正;盖侧气体力使活塞杆受压,为负。

(3)将计算结果列入表中:

Ⅰ级盖侧气体力列入表2-12,Ⅰ级轴侧气体力列入表2-13,合成气体力列入表2-16。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