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植物景观文化探讨
教学楼园林种植实践论文(3篇)

第1篇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校园环境建设日益受到重视。
教学楼作为学校的重要场所,其周边环境的绿化美化对于提升校园文化氛围、改善师生学习生活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某高校教学楼园林种植实践为例,探讨了教学楼园林种植的规划与实施,分析了实践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教学楼;园林种植;实践;校园环境一、引言教学楼作为学校师生日常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其周边环境的绿化美化对提升校园文化氛围、改善师生学习生活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园林种植作为校园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能起到调节气候、净化空气、降低噪音等作用。
本文以某高校教学楼园林种植实践为例,探讨教学楼园林种植的规划与实施,分析实践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我国高校教学楼园林种植提供参考。
二、教学楼园林种植规划1. 规划原则(1)生态原则:遵循生态学原理,注重植物多样性,构建稳定的生态系统。
(2)景观原则:以美化环境、提升校园文化氛围为目标,营造优美景观。
(3)实用原则:充分考虑教学楼周边空间布局,满足师生日常需求。
(4)经济原则:合理利用资源,降低建设成本。
2. 规划内容(1)植物选择:根据教学楼周边环境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如常绿树、落叶树、灌木、地被植物等。
(2)空间布局:合理划分空间,形成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景观效果。
(3)景观设计:结合教学楼建筑风格,设计具有特色的园林景观。
(4)配套设施:设置座椅、垃圾桶、景观灯等配套设施,方便师生使用。
三、教学楼园林种植实施1. 施工准备(1)场地平整:对教学楼周边场地进行平整,确保种植区域排水良好。
(2)土壤改良:对土壤进行改良,提高土壤肥力。
(3)材料准备:准备种植所需的植物、肥料、工具等。
2. 种植实施(1)栽植树木:按照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树木进行栽植,注意树木间距、朝向等。
(2)种植灌木、地被植物:根据设计要求,选择适宜的灌木、地被植物进行种植。
体现校园景观文化的几种植物设计方式

情感 和价 值 观 。因此 , 园景 观 文 化作 为 校 园环 校 境 的 “ ” 是 校 园 景 观 的 社 会 心 理 空 间 建 构 的 主 魂 ,
要 影 响 因 素 , 即 校 园 景 观 文 化 的 “ 所 精 神 ” 亦 场 。
它 以人 本 主 义 为 立 足 点 , 使 学 生 在 解 读 的 过 程 能 中 , 过 自身 对 景 观 的 理 解 , 合 一 定 时 期 的 历 通 结 史 、 化背 景 , 文 自觉 自发 地 影 响 学 生 本 人 的 态 度 、
【l 中 国 美 术 学 院 象 山 校 区 冬l
造 具 有 归 属 感 、 同感 的校 园 景 观 , 成 具 有 鲜 明 认 形 特 征 和特 别 意 义 的场 所 。如 中 国美 术 学 院 象 山 校 区 质 朴 的砖 石 建 材 与 翠 绿 的 竹 林 搭 配 , 显 江 南 倍 景 观 的雅 致 与 和 谐 ( 图 1 。 其 二 , 视 校 园 历 见 ) 重
一
个 更 加 美 丽 生 动并 且 富 有 景 观 内涵 的校 园环 境 。
文献标识码: A 文 章 编 号 :0 2 2 6 ( 0 1 0 — 0 40 1 0 — 7 7 2 1 ) 30 9 — 3
关键词 : 物设计; 观文化; 园 植 景 校
中 图 分 类号 : 8: G4 TU9 6 2 8.
遗物 , 已成 为 海 内 外 校 友 心 目中 母 校 的 象 征 ( 图 见
2 。其 三 , 园 环 境 所 营 造 的 景 观 文 化 氛 围 应 体 ) 校
收 稿 日期 : O o 1 — 5 2 1 一 12 第 一 作者 简 介 : 梦 佳 ( 9 6 ) 女 . 苏 省 常 州 市 人 , 读 硕 周 18 一 , 江 在 士 . 事 苏 州 同 林 艺 术 与 设 计 研 究 。 E malz u n 9 @ 从 i h me g 8 :
大学校园纪念性景观中的植物配置

大学校园纪念性景观中的植物配置摘要:纪念性景观在大学校园中无处不在。
本文通过调研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以及清华大学的纪念性景观,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提出校园纪念景观不仅要有历史文化的底蕴,还应该具备交往空间的活力。
植物配置是大学校园纪念性景观最重要的组成元素,纪念性景观作为大学校园的重要景观节点之一,其景观品质的提升对于营造美丽校园也是有诸多裨益的。
关键词:大学校园;纪念性景观;植物配置;植物景观设计大学校园的纪念性景观指大学校园中能够传承历史文化或者唤起客体对曾经发生的事件、行为、生活方式等的回忆区域综合体[1]。
不同于其它纪念景观,校园纪念性景观宏大叙事程度相对较小,它除了具有仪式性和尊严性,也具有一定程度的自发性活力。
它是大学校园独有特色历史文化内涵展示,既具有历史厚重感,强调校园精神文化源远流长;也具有人文关怀度,着力于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
它对大学生人格培养和精神传承有重要影响,也是他们集体记忆的共同体。
纪念性景观是大学校园中最重要的景观节点之一。
校园纪念性景观中,植物景观是最重要的组成元素。
纪念性景观通常不被限定在一个固定区域内,它在空间和时间上都具备延展性。
因此,植物景观在延展人工硬质景观的精神内涵、整合周边环境氛围上有重要作用,这是纯硬质景观不能替代的。
而植物景观本身由于地域因素,其种类和组合方式多样性使其本身具备很大特色。
校园内的植物造景具有季相变化,以“春花﹑夏荫﹑秋实﹑冬干”使纪念性景观有不同的观赏效果[1],增强校园活力。
1.建筑环境下校园纪念性景观建筑环境下纪念性景观指建筑单体或者建筑群体以及周边环境结合植物造景为主的纪念性景观[2]。
大学校园建筑环境下的纪念性景观一般有图书馆、主楼-正校门轴线建筑群,礼堂等为主体的纪念性景观。
建筑景观通过植物造景,与纪念性建筑相互呼应,让人们在参观、瞻仰活动中感受到视觉的、自然生态的、意念的情绪变化。
校园的银杏树

校园的银杏树银杏树,又称为银杏,是一种古老而珍贵的树种,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文化内涵。
它在秋季的时候会变成金黄色,给人一种温馨、宁静的感觉。
作为校园的一部分,银杏树不仅仅是一种植物,更是校园文化的象征和重要的景观元素。
一、银杏树的特点银杏树属于落叶乔木,高大挺拔,树冠呈圆形或卵形,枝条疏松,树皮灰褐色。
银杏树的叶子呈扇形,有明显的脉络,叶子的颜色在秋季会变成金黄色,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银杏树的花期在春季,花小而黄绿色,花朵开放后会有一股淡淡的香味。
果实成熟后,会变成橙黄色的球状果实,内含坚硬的种子。
二、银杏树在校园中的作用1. 美化校园环境:银杏树具有独特的金黄色叶子,在秋季时可以为校园增添一抹亮丽的色彩,使校园变得更加美丽和宜人。
银杏树的高大挺拔的形态也可以为校园增添一份庄重和肃穆感。
2. 提供阴凉和遮阳作用:银杏树的树冠疏松,可以为校园提供阴凉的场所,供学生和教职工休息和活动。
同时,银杏树的树冠也可以起到遮阳的作用,为校园的建筑物提供遮蔽,减少夏季的高温。
3. 教育意义:银杏树作为校园的一部分,可以成为学生了解植物的重要教育资源。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银杏树的生长过程和变化,了解植物的生态特点和生命力,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三、银杏树的养护管理1. 土壤要求:银杏树喜欢生长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
在栽种银杏树时,应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方,并进行适当的施肥措施。
2. 浇水需求:银杏树对水分的需求较高,特别是在生长期和干旱季节,应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但要注意避免积水,以免导致根部腐烂。
3. 修剪管理:银杏树的修剪主要是为了保持树冠的形态和健康。
在树冠过于密集或有病虫害时,可以适当修剪树枝。
修剪时要注意工具的卫生和锋利,以免伤害树木。
4. 病虫害防治:银杏树常见的病虫害有银杏蚧、银杏蛾等。
应定期巡查树木,发现病虫害要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喷洒杀虫剂等。
四、银杏树的文化内涵银杏树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厚的内涵和象征意义。
浅析校园景观中的植物配置和应用--以江西蓝天学院新校区为例

五 、结语 与展 望 企 业要 想 在竞 争 中立 于 不败 之地 ,在提 供 高质量 有 特色 的 产 品或 服务 的同 时 ,只有 通 过创 造优 质 的服 务 和满 意 的顾客 才 能 增加 市场 份额 ,才能保 持 竞争 优势 和 获取 竞争 优势 。 中国 的物 流业 处 于起 步 阶段 ,需 要 不断 改进 。中 国的企 业 要 使得 自身 的处 于 竞争 优 势 ,都要 从 物 流服 务这 个环 节 上下 功 夫 ,要 从 物流 服务 来 提 升其 竞 争优 势 和市 场 地位 。今 天 , 想 要 在 商界 取得 成 功 , 就必 须致 力 于 为 客户 提供 优 质 的服 务 。但追 求 并实 现 客 户 服务 并 不 容 易 ,首 先 , 具 备相 应 的知 识 , 要 创造 出鼓 励提供 顾 客 服务 的环 境并 完善 在行 业 中竞 争 的技巧 ; 其次 , 通 过为 客户 提供 服 务来 提 升企 业竞 争 力 。从企 业 自身 ,与企 业 外部 供 应链 上下 游 企业 合作 ,以及 具 有不 断创 新 的物 流 服务 理 念 ,不 断学 习与 借 鉴成 功 经验 的企 业 ,改 造 内部 ,完 善外 部 , 持续 创新 ,以高端 物 流服 务水 准来 获取 企业 的竞争 优势 。 参考 文献 : 【 唐 纳得 J鲍 尔索 克斯 , 维 J克 劳斯 : 1 】 . 戴 . 主编 . 流管 理 一 物 供 应链 过程 一 体化 【 , 北 京 :机械 工业 出版社 . M] [ 徐 晓庆 ,物流 服务 :企 业 的核 心竞 争力 『 ,市 场周 刊 : 2 】 J 1 的 服务项 目不 断更 新 。所 以 ,企业 不创 新 ,就 没有 服务 。 新 物 流 ,2 0 06年 1 月 . 1 4把 “ . 有求 必应 ” 与主 动 服务 结合 起 来 。很 多企 业对 服 务 [ 刘伟 华 , 3 ] 物流 服务 供应 链 能力 合作 的协 调 研究 【 , 海 J 上 J 00 06 的定 义 过于 狭 窄 。很 多 企业 只 是把 服务 限定在 “ 有求 必应 ” 的 2 7. . 范 围 内 , 足 于被 动地适 应顾 客 的要 求 。仅 仅做 到 “ 满 有求 必 应 ” 『] 军 ,王 雁 . 流企 业 服务 创新 的路 径 与战 略选 择 『, 4刘 物 J 1 0 7. 是 不够 的 ,应 由被 动地 适应 变 为 主动 地关 心 、主 动地 探 求顾 客 研 究 与探讨 ,物 流技术 2 0 的期望 。 以不被 消 费者所 抛 弃 。 作 者 简介 : 5 把无条件服务的宗 旨与合理约束顾客期望的策略结合起 . 邹 宇 杰 ( 8— ) ,硕 士研 究 生 ,企业 管 理专 业 ,南 博 职 1 O _女 9 来 ;正 确地 处 理无 条件 服务 与 合理 约束 两 者 的关 系 ,是 企业 在 业 技 术学 院 管理 系 物流 教研 室 ,主 要研 究方 向 :供 应链 与 物流 服 务创新 中面 临的挑 战 。 管理。
高校植物景观配置浅析

够的重视。 校园园林绿化建设工作往往是 起来 用。 重要l ' 儡 次要 。 1 以草代术唁 度。以草坪、地技f替乔 . 1 色 直 接的视觉感受同 时也反映了—个学校 木、 灌木、 地被构成多层次植物群落的做法。 是一 的办学理念和管理水平 给人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种简单构朔 卤 ,自 但是 ,以草代木应该有 j 芪, 因此, 校园渣铷盼景j 黜 卿 关键o 度, 因为乔木、 灌木、 草坪组成的植物群落 , 综合 其 2植物配置的原剐 生态效益( 释氧固碳、 蒸腾吸热 、 减尘滞尘、 减菌灭
和力斌对
菌及]污韵 . 茸 } 为挚 -草 钧 45 ; ] 啤 _ 倍 乔木综台卿 推 的纲领 , 作为“ 主题 的植物, 就像人类 的骨架 , 起 为单—草坪的 l 倍 ; 、 、 0 乔 灌 草组成的群落绿地 , 其养护管酗 5 仅为单—草坪的三分之・。 g已 { 人, 所 样的主蹶。这种景观常 以说, 以草代木的簿牟 化, 嫣} —不具备乔木、 灌木、 灌木、 花卉 , 进而 ; 二不经济。 的地面、 草坪、 池湖 . 地表等 , l 1 个组合之间的关系。 形成— 种独特的风格 , 继续延仲并扩大其内涵, 就 3 植物与其它园林要素的配置。现代的园 二 会形成—种文化与精神特征。 的观赏价值, ^ 使 感觉单调乏味。 林景观是人们感受最为直接的景致 , 校园景观同 22 宜原则。该原则包 孵 . 适 方面的含 义。一 3 .校园功能区域檀物配置不突 出。大学校 时也深深的影响着同学们的内 。也使同学们感 .2 1 心 是“ 适地适树” 原则 ; 二是与 四周环境相协调 、 适 园主要分为校门入 口区、 行政办公区 、 教学区、 学 受到生命变化的风景。 其景观的丰富度, 会对我们 宜。 适地适树. 居 舀 树种的特性, 主要是生态学特 生生活区等 ,不同功能区应有各 自不同的植物配 除了在校园中种 达到在当前技术、 置特色。 植植物外, 通过改造地形, 人工造湖 , 堆置假山 , 还 经济条件下的较高水平,以充分发挥树种在响应 按照这些区域的功能性来对应的设计 , 从而致使 有建造亭. 桥以及运用灯光等效果来使值物与 廊, 立地 E 的最大潜力、 生态效益与观赏功信 通常 学生们审美疲劳 , 感觉不到其周围环境所营造出 其他园林要素( 山石、 水体 、 建筑、 园路等 ) 的 完美 的做法是选用乡土树种,这样可以保证树种对本 的氛 围。 结合在—起 , 自 产生 然的、 高观赏价值的校园景观 地风土条件的适应, 保证成活。 另外一点就是植物 3 2校园植物配置的趋势 : —方面在植物的选 效果。 配置要适应或符合园林综合功能的要求。所选择 择和配置 E 注意了花色、 花期、 花叶、 树型 、 层次 匕 结 语 的园耕树种要与周围的建筑、平立面的色彩及其 的搭 配 , 植物 花 色丰 富 , 的花卉 品 种在 — 年 花卉 有 通过对校园的植物配置进行总体 E 的调查、 他园林要素相适宜。 合理的植物配置在空间上形 中仅—次特别有观赏价值, 或者开花期 , 或者结果 分析认识到, 成 更加 丰富的 景致 。 期。 另一方面, 在植物配置时充分考虑到了与园 学校园的风貌和发展。因此 ,在 日后的景观 t 2 3时效原则。 林中其他要素的搭配,总体 匕 有以下这几种结合 中,我们要在以往大学校园景观发展历史和借鉴 设计时, 要考虑 相结合 , 也要 方 式 : 相关的研究结论的基础上 ,运用理论和实例相结 在 设 计时 可 3 .各类植物之间的配置。 .1 2 合 的分析方法 , 尊重 自然归路的变化与发展, 在讲 考虑将快长树与慢 长树相搭配 ,适当考虑植物的 () 1层次上的搭配。分层配置、 色彩搭配是拼 求生态性 、 功能性 、 艺术性为原则的基础上将大学 生长空间与长势。再就是要考虑落叶树与常绿树 花艺术的重要方式。不同的叶色、 花色 , 不同高度 校园建 设成集生态 、 观赏、 文化为—体的具有综合 的搭配, 做到月月有景 , 处处有景。 的植物搭配, 使色彩和层次更加丰富。如 l 米高的 效益的景观,以便适应时代发展和高校改革对大 - 7 经济原则。 4 经济原则 的是可持续发展节 黄杨球、 米高的紫叶李、 米高的松柏和 1 米高 学校园景观环境的新要求日 指 3 5 0 0 水型园林 , 或者是在檀物配置中要适 当 考虑节水 的枫 、 杨类高大乔木进行配置 , 由低到高 , 四层排 参 考文献 的问题。例如有节制地发展草坪, 尤其是冷季型草 列, 构成绿、 、 红 黄等多层树丛。 ) ( 配置植物有明显 I 李日峰 , 适地适树 问题新议m 防护林科技 , 2 1 】 等. 坪, 多选择耐旱节水的草坪品种 , 可采用暖冷季草 的季节性。不 同花期 、 叶色的植物种类搭配配置。 2 0 ,(8。 0 332 ) 混播 , 或选用耐旱的地被植物 , 如沙地柏、 扶芳藤 可使观赏期延 长。避免单调、 造作和雷同, 形成春 I 红霞. 2 园林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及其 发展趋势的 等。在配置中优先选取较耐旱的园林植物 ,如银 季繁花似锦 , 夏季绿树成荫, 秋季叶色多变 , 冬季 探 讨 科枝 创 新导 报 ,0 8 7 20 , . 1 杏、 臭椿较绒毛白蜡 、 国槐耐旱 , 金银木、 黄刺玫较 银装索裹 , 景观各异, 近似 自 然风光 , 同学们感 网 王绍增. 态与 关注I. 园林 ,0 3 I) 使 动 中国 J I 2 0 ( 1. 紫薇、 迎春耐旱。 到大 自然的朝气及其变化,有一种身I其境的感 I 缶
我国北方高校校园植物景观研究

( 1 . Xi L i n I r o n& S t e e l Gr o o p He i l o n g j i a n g Yi n c h u n 1 5 3 0 2 5 ; 2 . C o l l e g e o f En v i r o n me n t a l S c i e n c e s a n d En g i n e e r i n g , L i a o n i n g T e c h n i c a l
2 0 1 3 年2 1 期
科技 _向导
◇ 科技论坛◇
我国北方高校校园植物景观研究
( 1 . 西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黑龙江 陈忠林 王 凯 2 龚小露 2 陈洪岭 2 伊春 1 5 3 0 2 5 ; 2 . 辽宁工程技 术大 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辽宁 阜新 1 2 3 0 0 0 )
S t u dy o n Pl a n t La nd s c a p e o f Co l l e g e Ca mp u s i n No r t h Ch i na
CHEN Zho n g —l i n W ANG Ka i 2 GO NG Xi a o -I U s CHEN Ho ng — l i ng  ̄
校园纪念性景观的植物配置分析———以北京大学为例

2016年第5期现代园艺1北大校园纪念性景观类型1.1纪念雕塑与植物配置李大钊像周围环境采用了规则式配植,栽植雪松、油松、白皮松和圆柏,形成苍松如海的效果,以烘托前景,表现李大钊英勇不屈的形象,气氛庄严肃穆。
蔡元培先生像周围采用的是自然式种植,1棵高大的雪松为主景,背景配以成列的白皮松,周围植异色叶树种,如紫叶桃,前景采用棣棠和锦带花等花灌木,植物层次丰富,气氛宁静和谐,构景错落有致,表现了蔡元培先生的高尚人格和“桃李芬芳”的形象,为学生的纪念活动提供了良好场所。
1.2纪念碑与植物配置革命烈士纪念碑背景种植高大的雪松和油松,采用半规则式种植,形成庄严肃穆的环境背景,象征着革命烈士刚正不阿的气节和宁死不屈的精神。
植常绿树种的同时,大量种植牡丹,在夏季形成绿树繁花的景象,更好地表现出革命先烈万古长青,后继事业繁荣昌盛的景象。
1.3陵墓与植物配置葛利普墓周围种植了油松、圆柏等针叶树以及金银木、玉兰、迎春等黄白花植物材料,表达缅怀之情。
场地中还种植了高大的国槐,形成绿荫如盖的效果,也表达了生者的美好祈愿。
1.4博物馆建筑与植物配置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前绿地采用规则式种植,植物类型简单明了,采用黄杨篱做出模纹图案,包围4块对称的草坪,草坪中心种植高大的乔木,靠墙边缘种植珍珠梅,整体风格简单明快,符合博物馆的整体氛围。
1.5纪念性景观旁水体与植物配置西南联大纪念碑南侧为开阔水面,植物采用规则式与自然相结合的配置手法,近水的一侧逐渐向自然过渡,婆娑的柳树和向水面探伸的桑树形成良好的林冠线,高低错落,加上水中倒影,虚实结合,柔化了纪念碑周围的严肃氛围。
2北大校园纪念性景观的植物配置手法2.1植物种植形式(1)规则式种植。
规则式的植物种植形式能营造出一种庄严、宁静的氛围,在纪念性景观植物配置中应用较多,体现出一种庄重的氛围。
(2)自然式种植。
自然式配置是指植物的种植形式比较自由,没有固定的形式,采用孤植、丛植、群植和林植等种植方式,营造出舒缓安静的氛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园植物景观文化探讨 摘要 总结了植物的文化性及分类,分析了校园植物文化设计的原理、表现方式、植物景观的配置及校园文化与植物造景的关系等,以期为校园植物景观的营造提供参考。 关键词 校园;植物文化;园林景观;教育 中图分类号 tu984.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1-0212-02 校园是师生学习和生活的地方,优美的校园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而校园植物景观是构成校园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校园植物景观对体现校园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校园植物景观的文化性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校园植物景观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师生在此可以释放学习和生活的压力,在感官愉悦的同时还能激发灵感,从而达到人造环境、环境育人的功能。 马卡连柯说过:“即使是最好的儿童,如果生活在不好的环境里,也会很快地变成一群小野兽”。因此,一个好的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确定了校园环境是构成学校身心教育的关键环节。同时,校园植物景观在文化方面也有所体现,正如松柏耐寒象征着君子的坚强性格;梅花历来是作为励志植物;荷花,作为洁身自好的植物代表。 1 植物文化与分类 1.1 植物文化性 祖先钻木取火,从而对树木产生了崇拜之情,也就在此渗透了人文内涵。后期经过儒家思想对其抽象化,将人类的感情思维融入到植物身上,就丰富了植物的文化内涵。这就可以说植物文化是历史赋予它的。每一个植物都有自己的文化内涵,不同地区、民族对植物文化的理解也是不同的。正如人们常将“岁寒三友”象征坚贞不屈的精神,而富丽堂皇的牡丹则代表繁荣兴旺,这与国外将橄榄枝象征和平是一样的,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文化财产。 植物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物质生活方面,如植物具有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在精神层面,通过植物为载体,透射出的价值观念等。笔者认为,植物文化就是在平常生活中经过日积月累,形成的可以供人们食用和药用,以及改善环境质量的植物,就是从古至今留下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1]。 1.2 植物文化的分类 1.2.1 植物的美学文化。人们在利用植物配置时,植物的美学文化就会体现出来,植物的美学文化可以体现在色彩美、形式美和意境美。植物景观千变万化正是由于植物丰富的色彩,白色带给人的感觉是纯洁、红色则是热情、黄色可以感受到高贵大方。同时各种植物千姿百态,如松柏的苍劲古拙、紫薇的虬曲、文竹的纤巧,这些在形式上千变万化,给人以不同的美学感受[2]。植物带来的意境之美更是不胜枚举,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雪香云蔚亭”、“客子山行不觉风,龙吟虎啸满山松”,这些都是通过植物 带来的意境之美,更加升华了植物景观文化内在的含义。 1.2.2 植物的教育文化。“学校源于一个人坐在树下,和几个人讨论自己的见解看法”,从这不难看出,植物与教育之间有着深厚的渊源[3]。由于每种植物都有它独特的文化内涵,校园就是一个提供学生认知和学习的场所,可以在校园的树上悬挂标识牌,注明其中文名、拉丁名、英文名以及科属种等。同时,当人们置身于植物景观中,其就会心情开朗,消除疲劳,产生减压的效果。最后,植物文化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道德品格,可以使人们产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丰富人们的内心世界。 2 校园植物文化的设计 2.1 植物造景设计的原理 2.1.1 科学性原理。科学性原理是在进行校园植物造景时,利用园林植物学和景观生态学原理进行植物造景。同时,人们应该根据学校周边的地理环境,综合考虑到校园的防范措施、设计规范以及未来发展的需求,运用环境行为心理学原理,使校园绿地布局更科学合理;同时要考虑适地适树,以达到最大的生态及环境效益。 2.1.2 行为心理学原理。行为心理学原理是在进行校园植物造景时,利用环境心理学和环境行为学原理进行植物造景。学生和老师是校园环境的主题,他们活动于校园环境内,这才是校园景观的灵魂所在。这就是人们在设计时,要考虑到师生内心的需求,什么样的环境是他们所需要的,这样设计出来的校园植物景观才更有人 情味。 2.2 植物文化设计的表现方式 2.2.1 文字、符号的使用。人们可以将文人对植物的赞美或者植物体现人格特征的诗句配上精美的图片,以长廊或者景墙(图1)的方式展示在校园里,可以让师生课余时间在此驻足,欣赏图片和文字,同时了解植物的性格,这样就可以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自己。同时,比如有特有形态的植物,可以将其做成构筑物放置于校园内,这样就可以一目了然,从而可以引起人们对植物文化的联想,还可以将植物的美渗透到垃圾桶和路标等园林小品中,让植物每时每刻都可以和人们交流,这样校园一个景物都可以成为活教材。 2.2.2 植物与师生的互动。学校可以开展各类活动,让师生参与进来,这样就可以更好地与校园景观进行互动。比如可以设计小的蔬菜果园,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个人或者班级承包管理,由学生自己进行日常的养护管理,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评比。同时可以成立植物文化社团,开设一些植物文化知识的普及讲座和宣传,吸引对植物文化感兴趣的同学。在合适的季节和节日组织一些比赛活动,这样才能更好地学习。 3 植物景观的配置 园林植物配置,就是运用自然界中的乔木、灌木、藤本、竹类和草本、地被植物,在不同条件下与其他园林要素组合,形成一幅 既符合生物学特性,又有美学价值的生动画面[4]。在此,应将植物进行合理配置,形成特有的校园景观文化,给学生视觉产生美的同时,给师生各种联想,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达到育人的功能。 3.1 校树和校花的选择 每个学校可以选择一种树或者一种花作为学校的校树和校花。如白玉兰是复旦大学的校花。白玉兰在春季绽放,花环皎洁,暗香浮动,师生就将其称为“花中君子”,并定其为校花。丁香花(图2)开遍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校园,可以说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校花。丁香花外表虽然柔弱,但是它的根却是紧紧地抓住土地,用其纤细的枝干支撑一簇硕大的花冠,抵御着北方的风寒,体现那种坚忍不拔和顽强毅力的精神,因此丁香用来寓意读书人的品格。 3.2 建造植物科普园 可以在校园内建造一些植物科普园作为实验基地,同时还可以普及植物知识。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师生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当师生们在这样的环境之中,就可以更好地释放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正如湖南农业大学和袁隆平合作建造了“隆平科技园”,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还对学校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力。 3.3 教室装饰植物 可以在教室的一角布置1盆植物,这是美化教室的传统手法,也称为“植物角”。当学生一进教室看到一盆绿色的植物,心情顿时就会好起来,这样就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教师看到植物也会心情 好,这样更能提高教师的授课效率。但是植物的布置不仅这一种,还可以作为插花置于墙上或者作为盆景放在讲台上。 4 校园文化与植物造景的关系 4.1 校园文化结合地形地貌进行植物造景 校园环境的塑造应该体现人类尊重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理念。因此,在规划设计前期,人们要对现场的场地进行勘测调查,在设计时才能做到因地制宜,以人为本。富于变化的地形地貌,有利于开展景观序列,可以打造出层次多样性的环境景观,这样可以更好地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4.2 校园文化结合水体进行植物造景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这一说法,水和其他园林元素相比,它是最基本的要素之一。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就生动描绘了清华的水景之美,因此清华园就用“水木清华”代替了[5]。在校园景观设计中,水体的处理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它可以使校园环境景观变得活跃,同时水面可以反映景色,软化环境,富有动态之美,现在喷泉的水景往往成为景观的中心。 4.3 校园文化结合道路和广场进行植物造景 道路是校园形态的环境骨架,它具有组织空间的作用;而广场(图3)则是校园的有机构成元素之一,它是校园景观独特的文化氛围。一般行道树的选择依据“适地适树”的原则,采用乡土树种,多以冠大荫浓、树姿优美、树干笔直的落叶或者常绿乔木作为基调, 同时配以宿根花卉和低矮的耐阴灌木作为飘动状布置,创造出动态的空间。广场是连接2条道路的景观节点,是供师生日常生活、学习的活动场所。广场设计要体现人性化,要“以人为本”,它不仅仅是众多单个人的聚集,而是人通过其进行相互接触和交流而变得有教化和被赋予人性的场所[6]。 5 结语 校园植物景观文化是学校文明的象征。校园植物景观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人们可以结合校园文化结合植物文化进行植物造景,以营造出优美的校园环境,这样既可以寓情于景,又能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 6 参考文献 [1] 沈济黄,叶长青.信息校园———构成新世界信息化、人文化的景观大学城[j].大学城筑,2002(4):12-15. [2] 李冬梅,邢军,刘建军.大学校园规划中的广场设计[j].低温建筑技术,2005(3):17-18. [3] 许福金.探讨高校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与艺术[j].宁夏科技,2002(3):31. [4] 陈孝青,许秀环.校园环境的生态景观规划模式探讨[j].中国园林,2002(3):41-42. [5] 周涛,朴永吉.大学校园绿化中的植物配置[j].技术与市场:园林工程,2005(4):27-32. [6] 孙靓.大学校园典型公共空间环境调查与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2(3):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