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风家训10条

曾国藩家风家训10条

曾国藩是清朝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文化人物之一。他注重家风家训,为人所称道。以下是曾国藩家风家训的10条:

1. 以诚待人:真诚对待别人,不欺瞒、不虚伪。

2. 尊重长辈:尊重长辈,孝敬父母、敬重师长。

3. 勤奋努力:做事要勤奋努力,不怕困难、不怕失败。

4. 识时务者为俊杰:明了时局,把握机遇,才能成就大事业。

5. 谦虚谨慎:做人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不自满。

6. 庄重肃穆:言行庄重肃穆,不轻浮、不嬉皮笑脸。

7. 知耻近乎勇:知道羞耻,有愧于心,才会更加刻苦努力。

8. 不忘初心:始终保持对事业的热爱和追求,在困难面前不耐烦、不气馁。

9. 忠诚正直:忠诚于国家和人民,廉洁正直,不屈服于任何权力和金钱的诱惑。

10. 以身作则:做好自己是最重要的,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始终以身作则,成为他人学习的榜样。

曾国藩家训语录30条

曾国藩家训语录30条 曾国藩(1811--187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37岁任礼部侍郎,后任总督,任大学士,直到封侯拜相,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各个领域都有独到的见解。尤其是曾国藩的家教家风更是令后人传诵。俗话说,富贵过不了三代。曾国藩在家中是长子,他的教育思想对其兄弟及子女都有很深的影响,长子纪泽精通诗文书画,在清代末年,他自己刻苦学习英语成为一名出色的外交官。在处理西北边境危机中,曾纪泽凭着其斗志和谈判艺术舌战强敌,从沙俄口中夺回了伊犁城,从而取得清末外交史上惟一的胜利。次子纪鸿喜爱自然科学,在数学研究上造诣更深,只可惜中年早逝。难得的是不仅其子成才,其孙辈曾宝荪、曾约农等也都成为教育家和学者。据调查,曾国藩及其四兄弟家族,绵延至今190余年间,共出有名望的人才240余人,没有出一个纨绔子弟。如此长盛兴旺之家,在古今中外皆属罕见。其原因当归于曾国藩的教子有方。无论工作怎样忙曾国藩都不忘教育子女。曾国藩身居要职公务繁忙,长年在外,无法经常督促子女,于是写信成为他教育子女的重要手段。即使工作到深夜,他也要抽空阅读子女书信。在家庭中提倡勤俭谦劳精神,反对奢侈懒惰。曾国藩本人虽位列三公,但他对兄弟、子女总是严格要求。他从不准许子女睡懒觉,不准子女积钱买田,衣勿华美,不准子女斥仆佣、轻慢邻居。在家教育子女敬老爱幼,出嫁后尊敬公婆,不能仗势欺人。在家里男要扫地、种菜,女要做饭、织布。妻子女儿跟他同住江宁(今南京)两江总督府时,他规定她们白天下厨做饭菜,夜晚纺纱织麻到深夜,而且天天如此。曾国藩的日常饮食,总以一荤为主,非客到,不增一荤。其穿戴更是简朴,一件青缎马褂一穿就是三十年。身教重于言教,曾国藩每天日理万机,自晨至晚,勤奋工作,从不懈怠给子女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主要公文,均自批自拟,很少假手他人。晚年右目失明,仍然天天坚持不懈。他所写日记,直到临死之前一日才停止。 曾国藩教育子女不谋做官发财,只求读书明理。在封建社会谋出路的捷径就是做官,当时官僚子弟都想凭借权势挤入官场,曾国藩却再三叮嘱子孙:我不愿儿孙为将领,也不愿儿孙为大官,只希望成为饱读诗书、明白道理的君子。能做到勤劳节俭,自我约束,吃苦耐劳,能屈能伸的,就是有德有才的人。因此,自曾国藩兄弟之后,曾家再没出领兵打仗的将领。他们绝大多数留学英、美等国的名牌大学,学贯中西,成就卓著,成为教育界、科技界、艺术界的名家大师,饮誉五洲四海,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凡将相无种,圣贤豪杰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 2、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能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3、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4、我要步步站得稳,须知他人也要站得稳,所谓立也。我要处处行得通,须知他人也要行得通,所谓达也。今日我处顺境,预想他日也有处逆境之时;今日我以盛气凌人,预想他日人亦有以盛气凌我之身,或凌我之子孙。常以“恕”字自惕,常留余地处人,则荆棘少矣。 5、静中,细思古今亿万年无有穷期,人生其间,数十寒暑,仅须臾耳;大地数万里无有纪极,人于其中,寝处游息,昼仅一室耳,夜仅一榻耳;古人书籍,近人著述,浩如烟海,人生目光之所能及者,不过九牛之一毛耳;事变万端,美名百途,人生才力之能办者,不过太仓之一粒耳。 知天之长而吾所历者短,则遇忧患横逆之来,当少忍以待其定;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则遇荣利争夺之境,当退让以守其雌;知书籍之多而吾所见者寡,则不敢以一得自喜,而当

曾国藩家训全文

曾国藩家训全文 曾国藩家训全文 导读:曾国藩家训,曾国藩家训全文。曾国藩的遗嘱对其子孙后世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其子曾纪泽在曾国藩死后才承荫出仕,从事外交;曾纪鸿一生钻研数学;孙子曾广钧中进士后,终老翰林;曾孙、玄孙辈中大都出国留学,曾氏后代子孙没有一个加入到行伍之列,甚至也极少有人出仕。曾家后裔恪遵先祖遗言,远离尔虞我诈钩心斗角的政界、军界,洁身自好,大隐于世,实现了曾氏’长盛不衰,代有人才'的遗愿。曾国藩家训:三个地方看一个家庭的兴败曾国藩家训第一看:看子孙睡到几点,假如睡到太阳都已经升得很高的时候才起来,那代表这个家族会慢慢懈怠下来;曾国藩家训第二看:看子孙有没有做家务,因为勤劳、劳动的习惯影响一个人一辈子;曾国藩家训第三看:看后代子孙有没有在读圣贤的经典,’人不学,不知义,不

知道'。畅游史海,可以看到'盛不过三代'是大多数官宦之家很难逾越的魔咒。而曾氏家族却代有英才层出不穷,出现了像曾纪泽、曾广均、曾广铨、曾昭抡、曾宪植等一代代杰出人物。探寻曾氏家族长盛不衰的奥秘,曾国藩家训里留给后代的'四条遗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曾国藩家训四条遗嘱:一是慎独则心里平静自我修养的道理,没有比养心更难的了。心里既然知道有善恶,却不能尽自己的力量以行善除恶,这是自己的表现。内心是不是

自欺,别人无从知道。孟子所说的上无愧于天,下无疚于心, 所谓养心一定要清心寡欲。所以能够慎独的人自我反省时不感到愧疚,可以面对天地,和鬼神对质,绝对不会有行为无悔恨而心却退缩的时候。人假如没有可以愧疚的事,面对天地便神色泰然,这样的心情是愉快平和的,这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是最好的药方.修身养性的第一件大事C二是主敬则身体强健在内专一纯净,在外整齐严肃,这是敬的工夫;出门如同看见贵宾,对待百姓像行大祭祀一样崇敬,这是敬的气象;自我修养以让百姓平安,忠实恭顺而使天下太平,这是敬的效验。聪明智慧,都是从这些敬中产生的。庄重宁静则一天比一天强,安闲敬纵则越来越懒惰,都是自然的征兆验效。如果不论人多人少,事大事小,都以恭敬之心相待, 不敢懈怠,那么身体的强健,还有什么令人怀疑的呢?三是追求仁爱则人高兴读书学习,粗浅地知道了大义所在,就有使后知后觉的人觉悟起来的责任。孔子教育人,莫大于求仁,而其中最要紧的,莫过于,欲立立人,欲达达人,这几句话。 人有谁不愿意自立自达,如果能够使人自立自达,就可以和万物争辉了。人有不高高兴兴地归附的吗?四是参加劳动则鬼神也敬重如果一个人每天穿的衣服吃的饮食,与他每天所做的事所出的力相当,则看到的人会赞同他,鬼神也会加以称许,认为他是自食其力的人。倘若农夫织妇终年勤劳,才能收获数担粮食数尺布,而富贵人家终日安逸享乐,不做一事,

曾国藩家训十条

曾国藩家训十条 曾国藩家训的主要内容是给子孙们留下的家庭教育规范,即用“十条”来表达曾国藩所传授的精神和文化知识。这些条款融合了曾国藩心态、学识、品性和成果,是丰富多彩、精炼而且至今仍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文献。 1. 忠孝”:曾国藩非常着重孝顺父母,要求子孙必须忠孝,以体现民族的传统美德,如“孝悌”和“忠节”,以及唯有至死忠贞的“忠”字。 2. 圣明”:曾国藩强调“持教制礼”,称其持守圣明,指代遵循明礼、尊重家风,受九经五礼教导,保持崇高的精神高度,以实现家族繁荣昌盛。 3. 明辩”:曾国藩沉浸于西汉书院文化,在他的家训中尤其着重“明辩”,要求他的子孙要以理服人,推崇仁辩智谋,并以行文之章来证明事实,发挥出自己的文才智慧。 4. 洁身”:曾国藩对自身的生活节令有极为严格的要求,他以“洁身”来表达要求子孙坚持正派的行为方式,沉着冷静,不以金钱物质为主,凡事不贪,遵令而行。 5. 俭以防匮”:曾国藩强调应俭以防匮,吝啬是一种道德,他要求子孙要坚持节俭,勤俭节约,不被物质诱惑所迷惑,要保持上进心,宽厚待人。 6. 知和为贵”:曾国藩注意劝导子弟尊重老者,他教育子弟要求和谐,有博爱之心,以“知和为贵”为准则,及时行善,做出社

会贡献。 7. 效法古今”:曾国藩告诫子孙要把古今的伦理和道德作为生活指引,观其古今之规,通古今之变,要求子孙效法古今,读书研究历史,以古为鉴,洞悉当今,勤学好问,严格自身,时刻铭记自身的责任。 8. 审时度势”:曾国藩教育子弟要善于变通,懂得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了解时代的更新,把握形势的发展,善于审时度势,避免因此而错失良机。 9. 志在必得”:曾国藩要求子孙坚定不移地追求自己的理想,以获取更大的成就,他要求子孙要有耐心和毅力,以“志在必得”为铭记,不断努力,勇往直前,实现自己的抱负。 10. 恪尽职守”:曾国藩强调人生安足而死,且奉恪尽职守,他要求子孙要尊重先人,崇尚优秀,增强学习精神,保护国家,不忘公务,尽自己的职责,恪尽职守,以谦虚谨慎,勤勉而乐业为人生准则。 从曾国藩的家训中可以看出,他要求子孙要持守民族的传统和礼仪,在生活中要具备良好的道德,要节俭致富,要有智慧,重视文化教育,懂得审时度势,坚定不移地追求理想,最重要的是要尊重老者,恪尽职守,为了国家与人民而努力奋斗。 曾国藩的家训不仅是西汉大文学家许衡、董仲舒、曹操等人的精神继承,也是来自先祖和后人的精神沃土,恰似一颗结晶,其中包括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至今仍令人叹为观止的智慧和美德。离开这

曾国藩家风家训10条

曾国藩家风家训10条 中华文化向来重视家和家文化,家文化、家风、家教对人的教育作用很大。直至今天,如果我们说某人素质差,首先想到的便是其家教不好。这是因为,家教就是通过家风、家训、家范、家箴等方式来施行的,家风家训弱化了,人的文明素质的培养就会受到局限。 曾国藩家风家训10条: 一、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 这是曾国藩送别曾国荃时候的一句诗,是为的就是告诫自己的兄弟在烽火连天的岁月,也不要忘记保持一颗冷静的心去读书,修身养性。 二、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 一件事,就算再美好,一旦没有结果,就不要再纠缠,久了你会累;一件物,就算再留念,如果你留不住,就要适时放手,久了你会心碎。有时,放弃是另一种坚持,你错失了夏花绚烂,必将会走进秋叶静羌。 三、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 没有一劳永逸的东西,所以一直能获得长久利益的事情不要做,因为那可能是骗局,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别人都想去的地方不要前去,因为那里有可能有危险,《论语》中有: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四、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不要因为别人的一点小错误而否定他的闪光点,不要因为一点怨言而忘记别人曾赋予的恩惠。所以看人要从整体出发,不要因为局部的瑕疵而全盘否定,更不要以貌取人。《礼记》上说,“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意思即是爱一人但是知道他的缺点,厌恶一个人但是了解他的优点。这就要求我们在待人接物时要抱有一颗公正客观的态度。 五、轻财足以聚人,侓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将利益与他人共享,他人心存感激,就不会背叛你,所以说“轻财足以聚人”。律己甚严,使他人心生敬意,自然就肯服从你了。欲得人才而善用之,首先要有容人的雅量。凡事带头去做,才足以领导他人。 六、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曾国藩家训汇

曾国藩家训汇总及做人准则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曾国藩出生地主家庭,自幼勤奋好学,6岁入塾读书。8岁能读四书、诵五经,14岁能读《周礼》《史记》文选。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累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与大学士倭仁、徽宁道何桂珍等为密友,以“实学”相砥砺。太平天国运动时,曾国藩组建湘军,力挽狂澜,经过多年鏖战后攻灭太平天国。其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曾国藩的崛起,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曾国藩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可以说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曾国藩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号“文正”,后世称“曾文正”。

曾国藩的遗嘱对其子孙后世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其子曾纪泽在曾国藩死后才承荫出仕,从事外交;曾纪鸿一生钻研数学;孙子曾广钧中进士后,终老翰林;曾孙、玄孙辈中大都出国留学,曾氏后代子孙没有一个加入到行伍之列,甚至也极少有人出仕。曾家后裔恪遵先祖遗言,远离尔虞我诈钩心斗角的政界、军界,洁身自好,大隐于世,实现了曾氏"长盛不衰,代有人才"的遗愿。如今大家对于曾国藩家训也都十分感兴趣,那么曾国藩家训究竟有哪些主要内容呢? 曾国藩家训:三个地方看一个家庭的兴败 曾国藩家训第一看:看子孙睡到几点,假如睡到太阳都已经升得很高的时候才起来,那代表这个家族会慢慢懈怠下来;曾国藩家训第二看:看子孙有没有做家务,因为勤劳、劳动的习惯影响一个人一辈子;曾国藩家训第三看:看后代子孙有没有在读圣贤的经典,"人不学,不知义,不知道"。 畅游史海,可以看到"盛不过三代"是大多数官宦之家很难逾越的魔咒。而曾氏家族却代有英才层出不穷,出现了像曾纪泽、曾广均、曾广铨、曾昭抡、曾宪植等一代代杰出人物。探寻曾氏家族长盛不衰的奥秘,曾国藩家训里留给后代的"四条遗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曾国藩家训四条遗嘱: 一是慎独则心里平静。自我修养的道理,没有比养心更难的了。心里既然知道有善恶,却不能尽自己的力量以行善除恶,这

曾国藩给后代留下的16字家训

曾国藩给后代留下的16字家训 曾国藩是中国清朝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和文化名人,他被誉为“近代中国的杰出人物之一”和“中国近代改革的奠基人之一”。他不仅在政治、军事、教育等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还以其高尚的品德、深厚的家风和精神品质为后人所传颂。曾国藩给后代留下的16字家训,即“勤俭、诚信、敬业、爱国”,是他一生追求卓越、追求真理、追求人格完美的真实写照,也是他对后人的嘱托和期望。这16字家训不仅是曾国藩家族的传家宝,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和工作也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一、“勤俭” 勤俭是曾国藩家训的第一条,也是他一生追求卓越的第一要义。曾国藩在自己的《曾文正公全集》中曾写道:“一生之中,勤俭二字,常常挂在心头。”勤俭是指勤奋工作,节约用钱、用物。曾国藩在家庭、官场和军营中都是以勤俭为准则,他自己勤奋工作,不浪费一分一毫的时间和精力,而且还鼓励家人和部下们也要勤俭节约。他认为,勤俭可以使人有所成就,可以使人有所积累,可以使人有所发展,可以使家庭和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在今天的社会中,勤俭的精神已经被淡化和忽略,很多人过度追求享乐和消费,不注重勤奋工作和节约用钱。这样的行为不仅会导致个人的经济困境,还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因此,我们应该从曾国藩的家训中汲取勤俭的精神,注重勤奋工作,节约用钱,为自

己、为家庭、为社会带来更多的财富和福祉。 二、“诚信” 诚信是曾国藩家训的第二条,也是他一生追求真理的第一要义。诚信是指言行一致,言出必行,讲真话、做实事。曾国藩认为,诚信是做人的根本,是做任何事情的前提和基础。他在家庭、官场和军营中都是以诚信为准则,他自己言行一致,言出必行,而且还鼓励家人和部下们也要讲真话、做实事。他认为,诚信可以建立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友谊,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在今天的社会中,诚信的精神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和破坏,很多人不讲真话、不做实事,甚至为了一己私利而欺骗他人。这样的行为不仅会破坏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友谊,还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因此,我们应该从曾国藩的家训中汲取诚信的精神,讲真话、做实事,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和信誉,为自己、为家庭、为社会带来更多的价值和贡献。 三、“敬业” 敬业是曾国藩家训的第三条,也是他一生追求卓越的第二要义。敬业是指对自己的职业、工作充满热爱和责任感,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创新。曾国藩认为,敬业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关键和前提。他在家庭、官场和军营中都是以敬业为准则,他自己对自己的职业、工作充满热爱和责任感,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创新,而且还鼓励家人和部下们也要敬业。他认为,敬业可以使人有所成就,可以使人有所突破,可以使人有所发展,可以使社会更加繁荣和进步。

曾国藩家训

诲弟篇 一读书作文类 业精之法在于专 ,读书宜专一耐久 , 学诗宜先学一体 , 读书应有恒心 ,学诗不可读选 本 ,读书贵在有常 , 教子侄读书不要蛮读蛮记蛮温 ,教子侄读书首应教之以自省自立 , 读 书须从容涵泳 , 读书不可有好名之心 ,教子侄辈须勤读经史 ,子侄辈读书事不可疏忽 ,为文 宜专从“简当”二字着力 ,学习贵在有恒 ,应拼命用力于奏议文章 ,不要把文章看得太重 . 二修身处世类 明修己治人之道才叫读书 ,进德修业二者不可或缺 ,大官之家不应讼涉公庭 ,不贪财不失 信不白是为处世为人之本 ,不应存当官发财之私念 ,迁善改过与修德读书最可靠 ,须用志于道 义身心之学 ,力戒牢骚 ,不可倚势骄人 ,不可与闻外间事 ,对绅士贵在奖之以好言 ,规模远大 与综理密微不可缺 ,无恒则一事无成, 一心应向平实处努力 ,与人交往应酬须讲究礼节 ,力戒长傲多言 ,勤奋以图自立 ,以“平和”二字互勉 ,趁人生适意之时做出一个局面 ,天下无完全 无间之人才. 戒傲惰 再戒傲惰 ,戒骄满 ,开口议人短长即是极骄极傲之表现 , 以“廉、谦、劳”字自惕 ,劝弟爱惜声名 ,要重视外间指摘和批评 ,互相劝诫以保善终 ,善待本县父母官 ,存倔强以励志 ,重 在有豁达光明之识 ,凡事非气不举非刚不济 ,“强”字须从“明”字做出不可屈挠 ,应听得进 逆耳之言 ,从“畏慎”二字痛下工夫, 一定要谦让相诫 ,应视富贵功名为浮荣 ,兄弟唯有互劝互勉互恭维而已 ,不宜轻易出头露面 ,只能畏天知命而不能怨天尤人 ,切莫干预公事 ,有福不 享尽,有势不使尽 ,存其倔强,去其忿激 ,男儿自立须有倔强之气 ,功成身退 ,用人不率冗.存心不自满 ,求强当在自修处着力, 应有打脱牙和血吞的坚韧之气 ,能屈能伸的秘诀在于一个“悔”字 , 居安应思危 ,应从挫折处磨炼意志 , 应牢记“悔”字“硬”字诀三从政治军类 不宜涉足军政 ,凡事当量而后入 ,治军应注意“根株”、“柱梁” ,吏才应更优于将才 , 治军以爱民为第一义 ,治军应以“勤”字为主 ,应以“勤”字报君恩,以“爱民”二字报双亲 , 制胜之道在人不在器 ,紧紧依靠自己的力量 ,蓄不竭之气,留有余之力, 用兵应以全军为上 ,应多用活兵轻兵 ,为官不可得罪绅士 四谨守家风类 “孝友”二字可使家势经久不衰 ,应学会收拾条理 ,应以“勤敬”二字为法, 严教子侄勤 敬和 ,教子侄应以习劳苦为第一要义 ,教子侄当引入正大一路 ,联姻不必富室名门, 蔬竹鱼猪四事须时时讲究 ,对子侄辈应教之以礼 ,和气致祥.乖气致戾 ,家运之兴在于和睦、孝道、勤俭 ,居屋莫太宏丽 ,力戒太劳、唢呐、多酒三事 家教八字诀 ,不可日趋奢华 ,切莫买田起屋 ,应教子侄以勤谦自任 ,不要信医药、僧巫、地仙 ,谨守人生八本 ,孝勤恕可致家势祥和 ,切记礼厚不如情真, 戒用人太滥.用财太侈 ,不培坟墓,不谋田庐 ,生日不可宴客称庆 ,早婚不利读书 ,切戒家中过于奢华 ,力戒骄奢,以勤俭为本 ,应时时在“俭”字上用功 恪守祖训 家中应以勤俭为主 ,勿忘耕读之家风 ,订八好六恼之家规, 不能忘却寒士风味 ,应以“耕读”二字为长久之计 , 以勤俭自持,以忠恕教子 ,须力行节俭 五善养身心类

曾国藩家训

曾国藩家训语录 一、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凡将相无种,圣贤豪杰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 二、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能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三、静坐思,心正气顺,必须到"天地位,万物育"田地方好;默坐思,此心须常有满腔生机。杂念憧憧,将何以极力扫却?勉之! 四、ﻩ诸弟在家读书,不审每日如何用功?余自十月初一立志自新以来,虽懒惰如故,而每日楷书写日记,每日读史十页,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此三事未尝一日间断。十月二十一日立誓永戒吃水烟,洎今已两月不吃烟,已习惯成自然矣。予自立课程甚多,惟记茶余偶谈、读史十面、写日记楷本,此三事者誓终身不间断也。诸弟每人自立课程,必须有日日不断之功,虽行船走路,俱须带在身边,除此三事外,他课程不必能有成,而此三事者。将终身以之。 五、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 若事事勤思善问,何患不一日千里? 用功不求太猛,但求有恒。 为师当严而有恒。 六、ﻩ修身十二款: 1、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慎。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如日之升。 2、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半时,体验静极生阳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3、早起:黎时即起,醒后不沾恋。 4、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循外为人,每日以十叶为率。 5、读史:丙申购二十三史,每日读十叶,虽有事不间断。 6、谨言:刻刻留心,是工夫第一。 7、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8、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时时当作养病。 9、日知其所亡: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分德行门、学问门、经济门、艺术门。 10、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多寡,养气之盛否,不可一味眈着,最容易溺心丧志。 11、作字:早饭后作字半小时,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功课,不留待明日,愈积愈难清。 12、夜不出门:旷功疲神,切戒切戒! 七、ﻩ子侄除读书外,教之扫屋、抹桌凳、收粪、锄草,是极好之事,切不可以为有损架子而不为也。 家中养鱼、养狗、种竹、种蔬四事。皆不可忽。一则上接祖父以来相承之家风,二则望其外有一种生气。登其庭有一种旺气。 八、ﻩ凡人之情,莫不好逸而恶劳,无论贵贱智愚老少,皆贪于逸而惮于劳,古今之所同也。人一日所着之衣、所进之食,与一日所行之事、所用之力相称,则旁人韪之,鬼神许之,以为彼自食其力也。若农夫织妇,终岁勤动,以成数石之粟、数尺之布,而富贵之家,终岁逸乐,不营一业,而食必珍馐,衣必锦绣,酣豢高眠,一呼百诺,此天下最不平之事,鬼神所不许也,其能久乎? 古之圣君贤相,若汤之昧旦丕显,文王日昃不遑,周公夜以继日、坐以待旦,盖无时不以勤劳自励。《无逸》一篇,推之于勤则寿考,逸则夭亡,历历不爽。为一身之计,则必操习技艺,磨炼筋骨,困知勉行,操心危虑,而后可以增智慧而长才识;为天下计,则必己饥己溺,一夫不获,引为余辜。大禹之舟乘四载,过门不入,墨子摩顶放踵,以利天下,皆极俭以奉身,而极勤以救民。故荀子好称大禹、墨翟之行,以其勤劳也。 军兴以来,每见人有一材一技,能耐艰苦者,无不见用于人,见称于时;其绝无材技,不惯作劳者;皆见弃于时,饥冻就毙。故勤则寿,逸则夭;勤则有材而见用,逸则无能而见弃;勤则博济斯民,而神祇钦仰,逸则无补于人,而神鬼不歆。是以君子欲为人神所凭依,莫大于习劳也。 九、ﻩ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凡富贵功名,皆有命定,半由人力,半由天事。惟学作圣贤,全由自己作主,不与天命相干涉。

曾国藩家训原文及翻译

曾国藩家训原文及翻译 曾国藩(1811年-1872年),字子文,号雷泉,湖南浏阳人。他是清朝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曾国藩的家规、家训体现了他的教育思想和家庭价值观念,是一部非常有价值的教育典籍。 曾国藩的家训,全称为《曾氏家训》,是他对后人传承家风、传统道德的宝贵遗产。《曾氏家训》分为如下十篇: 第一篇“大道体静”是主篇,主要讲述做人的准则,言谈举止等。 第二篇“崇实守信”讲述的是为人处世、守信用、安贫乐道。 第三篇“持行恭敬”是讲述做人要有礼仪之节、持行自重。 第四篇“谦让宽厚”是关于做事处事的态度,要讲究和谦谦让。 第五篇“深思远虑”是重要的一篇,主要讲述谋事要深思远虑,择善固执。 第六篇“文明资治”是针对官员管理社会治理的篇章。 第七篇“习劳附廉”是讲述做人的态度,要有恒心、勤勉工作,廉洁奉公。 第八篇“节俭废奢”是关于物质生活的节约、良俗传承。

第九篇“乐志听群”是讲述做人的心态,要乐观向上、宽容 待人。 第十篇“深耕教子”是关于家教的理念,要教育子孙知识、 依法治理等。 《曾氏家训》良心之作,其宗旨是以家庭为基础,在家庭内部建立崇高、宽容、尊重和互助合作的家风道德,后人可以受益颇多。例如,第一篇“大道体静”让我们明白了一个人应该 具有的品质,即:明心见性、自律、知行合一、心静自在;第二篇“崇实守信”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就是世界上最珍贵的财富 就是信誉;第三篇“持行恭敬”告诉我们,对于长辈要有所尊敬,对于比自己年龄小的人则要而谦容,这是一个人自我的表现;第四篇“谦让宽厚”表明了一个人做事要有“报本恩、报私恩、 报仇恩”的原则,也即回报社会的同时要回报亲友;第五篇“深 思远虑”告诉我们,一个人要在自己情感和智慧的引导下,遵 循世界之道的思想方式方法,中庸之道的知行方式和方法进行行动。 在当今社会,传统家风和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曾氏家训》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份好的参考,其核心课程的目的是传达一些基本的道德价值观,例如诚实守信,勤劳工作,孝道爱国,等等或者基本学习技能,如阅读、写作、算数、科学等,这些都是人生必备的。无论对个人还是社会,这样的家训都是非常有价值的。 最后,我给大家最后献上一段《大道体静》的原文和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历史名人的家训和家风的故事

历史名人的家训和家风的故事 导语:中国历史上名人望族有不少,因此也就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家风 家训。虽然这些家风家训各不相同,但是却对于名人的成长与家族的延续 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盘点一下历史上那些名人 和望族的家风吧。 曾国藩家风 曾国藩是近代史上有争议的人物,但其对子女的教育却留给后人很多 可借鉴的'内容。勤奋、俭朴、求学、务实的家训家风一直为曾家后人所 传承。曾国藩曾留下十六字箴言家风:“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以俭持家。曾国藩一直要求家人生活俭朴,远离奢华。他在京城见到 世家子弟一味奢侈腐化,挥霍无度,便不让子女来京居住。他的原配夫人 一直带领子女住在乡下老家,门外不许挂“相府”、“侯府”的匾。曾国 藩要求“以廉率属,以俭持家,誓不以军中一钱寄家用。”夫人在家手无 余钱,亲自下厨、纺织。 勤于治学。除了“俭”,曾国藩对子女的另一条要求是“勤”。曾国 藩坚持给子女写信,为他们批改诗文,探讨学业和生活中的种种问题。他 写信给儿子曾纪泽,要他每天起床后,衣服要穿戴整齐,先向伯、叔问安,然后把所有房子打扫一遍再坐下来读书,每天要练1000个字。 曾国藩还敦促家人每日坚持学习,并多次为全家拟定严格的学习计划:“吾家男子于看、读、写、作四字缺一不可。女子于衣、食、粗(工)、细(工)四字缺一不可。”

重视家教。曾国藩有3子5女,小女儿曾纪芬最长寿,活到91岁。1875年,曾纪芬嫁入湖南聂家。曾国藩规定,每个女儿出嫁,嫁妆不得 超过200两银子,同时嫁妆中还有父亲亲手书写的功课单。曾国藩想把女 儿培养成一个勤俭持家的家庭主妇,实际上女儿做得比父亲期望的更好。 纪晓岚家风 清朝名臣纪晓岚在家教上很有见识,因此他在家书中对于子女有“四戒”、“四宜”的要求: 一戒是(晚)起;二戒懒惰;三戒奢华;四戒骄傲。既守四戒,又须规以 四宜:一宜勤读;二宜敬师;三宜爱众;四宜慎食。以上八则,为教子之金 科玉律。 张作霖家风 张作霖有6位夫人、8个儿子、6个女儿,要治理好这样一个大家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在治家过程中,张作霖制定了多条极为严格的家规: 1.严禁夫人干预政事,不听枕边风。 2.严禁夫人聚众闲聊,以免滋生事端。 3.各房太太地位不分尊卑,均以夫人相称。 4.严禁夫人私自做寿。 5.严禁虐待下人。 6.实行严格的薪俸制,各夫人每月按时支取。 7.饭菜实行等级分餐制,各夫人与子女分别在自己房间用餐。

曾国藩家训名言3篇_1

曾国藩家训名言3篇 篇一:曾国藩家训语录30条 曾国藩家训语录30条 曾国藩(1811--187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37岁任礼部侍郎,后任总督,任大学士,直到封侯拜相,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各个领域都有独到的见解。尤其是曾国藩的家教家风更是令后人传诵。俗话说,富贵过不了三代。曾国藩在家中是长子,他的教育思想对其兄弟及子女都有很深的影响,长子纪泽精通诗文书画,在清代末年,他自己刻苦学习英语成为一名出色的外交官。在处理西北边境危机中,曾纪泽凭着其斗志和谈判艺术舌战强敌,从沙俄口中夺回了伊犁城,从而获得清末外交史上惟一的成功。次子纪鸿喜欢自然科学,在数学研究上造诣更深,只可惜中年早逝。难得的是不仅其子成才,其孙辈曾宝荪、曾约农等也都成为教育家和学者。据调查,曾国藩及其四兄弟家族,绵延至今190余年间,共出有名望的人才240余人,没有出一个纨绔子弟。如此长盛兴隆之家,在古今中外皆属罕见。其原因当归于曾国藩的教子有方。无论工作怎样忙曾国藩都不忘教育子女。曾国藩身居要职公务繁忙,长年在外,无法经常督促子女,于是写信成为他教育子女的重要手段。即使工作到深夜,他也要抽空阅读子女书信。在家庭中提倡节俭谦劳精神,反对奢侈懒惰。曾国藩本人虽位列三公,但他对兄弟、子女总是严格要求。他从不准许子女睡懒觉,不准子女积钱买田,衣勿华美,不准子女斥仆佣、轻慢邻居。在家教育子女敬老爱幼,出嫁后尊敬公婆,不能仗势欺人。在家里男要扫地、种菜,女要做饭、织布。妻子女儿跟他同住江宁(今南京)两江总督府时,他规定她们白天下厨做饭菜,夜晚纺纱织麻到深夜,而且天天如此。曾国藩的日常饮食,总以一荤为主,非客到,不增一荤。其穿戴更是简朴,一件青缎马褂一穿就是三十年。身教重于言教,曾国藩每天日理万机,自晨至晚,勤奋工作,从不懈怠给子女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主要公文,均自批自拟,很少假手别人。晚年右目失明,仍然天天坚持不懈。他所写日记,直到临死之前一日才停止。 曾国藩教育子女不谋做官发财,只求读书明理。在封建社会谋出路的捷径就是做官,当时官僚子弟都想凭借势力挤入官场,曾国藩却再三叮嘱子孙:我不愿儿孙为将领,也不愿儿孙为大官,只希望成为饱读诗书、明白道理的君子。能做到勤劳节俭,自我约束,吃苦耐劳,能屈能伸的,就是有德有才的人。因此,自曾国藩兄弟之后,曾家再没出领兵打仗的将领。他们绝大多数留学英、美等国的名牌大学,学贯中西,成就卓著,成为教育界、科技界、艺术界的名家大师,饮誉五洲四海,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凡将相无种,圣贤豪杰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 2、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那么不甘为下流,有识那么知学问无尽,不能以一得自足,有恒那么断无

《曾国藩家训》原文及译文

《曾国藩家训》原文及译文 《曾国藩家训》原文及译文 《曾国藩家训》一书根据曾国藩的家训、家书等史料编辑加工而成,从为人处世、从政治军、谨守家风、保养身心几个方面分类,并进行了详细的注释、翻译、评析。在介绍曾氏家训内容的同时,重点引导今人借鉴吸取有益成分。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曾国藩家训》原文及译文,欢迎阅读。 《曾国藩家训》原文 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日专而已矣。谚日①:“艺多不养身”,谓不专也。吾掘井多而无泉可饮,不专之咎也。诸弟总须力图专业。如九弟志在习字,亦不必尽废他业。但每日习字工夫,断不可不提起精神,随时随事,皆可触悟。四弟、六弟,吾不知其心有专嗜否②?若志在穷经③,则须专守一经;志在作制义④。则须看一家文稿;志在作古文⑤,则须专看一家文集。作各体诗亦然,作试帖亦然⑥。万不可以兼营并鹜⑦,兼营则必一无所能矣。切嘱切嘱!千万千万!此后写信来,诸弟各有专守之业,务须写明;且须详问极言⑧,长篇累牍,使我读其手书,即可知其志向识见。凡专一业之人,必有心得,亦必有疑义。诸弟有心得,可以告我共赏之;有疑义,可以问我共析之。 ——节录自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十八日《致澄弟温弟沅弟季弟》 注释 ①谚:长期流传下来文词固定的常言。 ②嗜:喜爱,爱好。 ③穷:推究到极点。 ④制义:明清时代科举考试的文字程式,又称制艺,即八股文。 ⑤古文:唐代时称秦汉之文为古文,即以文言写成的散体文。 ⑥试帖:唐以来科举考试中采用的一种诗歌体裁。多用五言六韵,有一定的程式。 ⑦鹜(w`u):乱跑,心志不专一。 ⑧极言:把话说到深处。 译文 寻求学业之精深,没有别的办法,说的`是一个“专”字而已。常言道:“技能多并不能维持一个人的生计”,说的就是技艺要专的道理。我掘井很多却没有水可以喝,是不专的过失在起作用。各位弟弟无论如何都应当致力于专深一门学业,如九弟立志练书法,也不必完全抛弃其他方面。只是每天练习字帖之时,决不可不提精神,随时随事,均可接触体会。至于四弟和六弟,我不知道你们心里究竟有专一门学业的爱好没有。如有志于探寻古代经典之学,就必须专守一经;如有志于作八股文,就必须专读一个人的文稿;如有志于作古文,就必须阅看一家的文集。作各种体裁的诗词也是如此,作应付科举考试中的试帖诗也是如此。千万不可以各门学问同时进行、心志不专,如果各门学问同时进行,则必定一无所成。切嘱切嘱!千万千万!此后你们写信给我,对于各人专守之学业,务必详细写明;而且须向我详细询问到深处,文字多篇幅长也不要紧。以使我读了你们的信后,就可以知道你们的志向见识如何。凡是专攻一门学业的人,必定有所心得体会,也必定存在着需要解决的疑难问题。各位弟弟有什么心得体会,可以告诉我,让我与你们共同欣赏;有什么疑难问题,可以向我提出来,我们共同分析……

曾国藩家训全文

曾国藩家训全文

曾国藩家训全文

曾国藩家训全文 导读:曾国藩家训,曾国藩家训全文。曾国藩的遗嘱对其子孙后世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其子曾纪泽在曾国藩死后才承荫出仕,从事外交;曾纪鸿一生钻研数学;孙子曾广钧中进士后,终老翰林;曾孙、玄孙辈中大都出国留学,曾氏后代子孙没有一个加入到行伍之列,甚至也极少有人出仕。曾家后裔恪遵先祖遗言,远离尔虞我诈钩心斗角的政界、军界,洁身自好,大隐于世,实现了曾氏'长盛不衰,代有人才'的遗愿。曾国藩家训:三个地方看一个家庭的兴败曾国藩家训第一看:看子孙睡到几点,假如睡到太阳都已经升得很高的时候才起来,那代表这个家族会慢慢懈怠下来;曾国藩家训第二看:看子孙有没有做家务,因为勤劳、劳动的习惯影响一个人一辈子;曾国藩家训第三看:看后代子孙有没有在读圣贤的经典,'人不学,不知义,不知道'。畅游史海,可以看到'盛不过三代'是大多数官宦之家很难逾越的魔咒。而曾氏家族却代有英才层出不穷,出现了像曾纪泽、曾广均、曾广铨、曾昭抡、曾宪植等一代代杰出人物。探寻曾氏家族长盛不衰的奥秘,曾国藩家训里留给后代的'四条遗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曾国藩家训四条遗嘱:一是慎独则心里平静自我修养的道理,没有比养心更难的了。心里既然知道有善恶,却不能尽自己的力量以行善除恶,这是自己的表现。内心是不是

自欺,别人无从知道。孟子所说的上无愧于天,下无疚于心,所谓养心一定要清心寡欲。所以能够慎独的人自我反省时不感到愧疚,可以面对天地,和鬼神对质,绝对不会有行为无悔恨而心却退缩的时候。人假如没有可以愧疚的事,面对天地便神色泰然,这样的心情是愉快平和的,这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是最好的药方,修身养性的第一件大事。二是主敬则身体强健在内专一纯净,在外整齐严肃,这是敬的工夫; 出门如同看见贵宾,对待百姓像行大祭祀一样崇敬,这是敬的气象;自我修养以让百姓平安,忠实恭顺而使天下太平,这是敬的效验。聪明智慧,都是从这些敬中产生的。庄重宁静则一天比一天强,安闲敬纵则越来越懒惰,都是自然的征兆验效。如果不论人多人少,事大事小,都以恭敬之心相待,不敢懈怠,那么身体的强健,还有什么令人怀疑的呢?三是追求仁爱则人高兴读书学习,粗浅地知道了大义所在,就有使后知后觉的人觉悟起来的责任。孔子教育人,莫大于求仁,而其中最要紧的,莫过于'欲立立人,欲达达人'这几句话。人有谁不愿意自立自达,如果能够使人自立自达,就可以和万物争辉了。人有不高高兴兴地归附的吗?四是参加劳动则鬼神也敬重如果一个人每天穿的衣服吃的饮食,与他每天所做的事所出的力相当,则看到的人会赞同他,鬼神也会加以称许,认为他是自食其力的人。倘若农夫织妇终年勤劳,才能收获数担粮食数尺布,而富贵人家终日安逸享乐,不做一事,

曾国藩家训名言【汇总】

曾国藩家训名言【汇总】 本文是关于曾国藩家训名言【汇总】的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导语:《曾国藩家训》一书根据曾国藩的家训、家书等史料编辑加工而成,从为人处世、从政治军、谨守家风、保养身心几个方面分类,并进行了详细的注释、翻译、评析。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出自曾国藩的名言,欢迎查阅,谢谢。 曾国藩家训名言【汇总】1、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2、举止端庄,言不妄发。 3、君子之所人不及,在君慧眼善识人。 4、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 5、青年读书应当“有志有识有恒”。 6、霹雳手段,方先菩萨心肠。 7、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8、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9、独立之行,不徇流俗,然怨不可不恤也。高义之事,弗避小嫌,然累不可不虑也。 10、吾常见夸己者,以要誉而受嗤也;吾常见媚人者,以求悦而招鄙也。夫士处世,无为可议,勿期人誉,无为可怨,勿期人悦。 11、甘苦自得。 12、文人富贵,起居便带市井。富贵能诗,吐属便带寒酸。

13、忧时勿纵酒,怒时勿作札。 14、好谈己长只是浅。 15、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16、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17、见得天下皆是坏人,不如见得天下皆是好人。 18、大柔非柔,至刚无刚。 19、家勤则兴,人勤则健。 20、侍亲以得欢为本。 21、家庭三致详:“孝致祥,勤致详,恕致详”。 22、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 23、人德八本:“习勤崇俭谦谨敬恕毋贪去私专一有恒。” 24、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25、好汉打脱牙,和血吞。 26、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27、书蔬鱼猪,一家之生机;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气。 28、一切皆暗暗安排,胸有成足。 29、戒傲戒惰,保家之道也。 30、能食淡饭者方许尝异味,能溷市嚣者方许游名山,能受折磨者方许处功名。 31、薄福之人过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祸。贯贫之人不安其贫,必有意外之忧。

《曾国藩家训》原文及翻译

《曾国藩家训》原文及翻译 《曾国藩家训》原文及翻译 《曾国藩家训》一书根据曾国藩的家训、家书等史料编辑加工而成,从为人处世、从政治军、谨守家风、保养身心几个方面分类, 并进行了详细的注释、翻译、评析。在介绍曾氏家训内容的同时, 重点引导今人借鉴吸取有益成分。120余年来,人们从本阶级的政 治需求出发,对曾国藩的评价有褒有贬,有扬有抑,论旨不一,结 论各异。本书根据曾国藩的家训、家书等史料编辑加工而成,从为 人处世、从政治军、谨守家风、保养身心几个方面分类,并进行了 详细的注释、翻译、评析。本书适合史学研究人员参考学习。 原文 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日专而已矣。谚日①:“艺多不养身”,谓不专也。吾掘井多而无泉可饮,不专之咎也。诸弟总须力图专业。如九弟志在习字,亦不必尽废他业。但每日习字工夫,断不可不提 起精神,随时随事,皆可触悟。四弟、六弟,吾不知其心有专嗜否②?若志在穷经③,则须专守一经;志在作制义④。则须看一家文稿; 志在作古文⑤,则须专看一家文集。作各体诗亦然,作试帖亦然⑥。万不可以兼营并鹜⑦,兼营则必一无所能矣。切嘱切嘱!千万千万! 此后写信来,诸弟各有专守之业,务须写明;且须详问极言⑧,长篇 累牍,使我读其手书,即可知其志向识见。凡专一业之人,必有心得,亦必有疑义。诸弟有心得,可以告我共赏之;有疑义,可以问我 共析之。 ——节录自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十八日《致澄弟温弟沅弟季弟》 注释 ①谚:长期流传下来文词固定的常言。 ②嗜:喜爱,爱好。

③穷:推究到极点。 ④制义:明清时代科举考试的文字程式,又称制艺,即八股文。 ⑤古文:唐代时称秦汉之文为古文,即以文言写成的散体文。 ⑥试帖:唐以来科举考试中采用的一种诗歌体裁。多用五言六韵,有一定的程式。 ⑦鹜(w`u):乱跑,心志不专一。 ⑧极言:把话说到深处。 译文 寻求学业之精深,没有别的办法,说的是一个“专”字而已。常言道:“技能多并不能维持一个人的生计”,说的就是技艺要专的 道理。我掘井很多却没有水可以喝,是不专的过失在起作用。各位 弟弟无论如何都应当致力于专深一门学业,如九弟立志练书法,也 不必完全抛弃其他方面。只是每天练习字帖之时,决不可不提精神,随时随事,均可接触体会。至于四弟和六弟,我不知道你们心里究 竟有专一门学业的爱好没有。如有志于探寻古代经典之学,就必须 专守一经;如有志于作八股文,就必须专读一个人的'文稿;如有志于 作古文,就必须阅看一家的文集。作各种体裁的诗词也是如此,作 应付科举考试中的试帖诗也是如此。千万不可以各门学问同时进行、心志不专,如果各门学问同时进行,则必定一无所成。切嘱切嘱!千 万千万!此后你们写信给我,对于各人专守之学业,务必详细写明; 而且须向我详细询问到深处,文字多篇幅长也不要紧。以使我读了 你们的信后,就可以知道你们的志向见识如何。凡是专攻一门学业 的人,必定有所心得体会,也必定存在着需要解决的疑难问题。各 位弟弟有什么心得体会,可以告诉我,让我与你们共同欣赏;有什么 疑难问题,可以向我提出来,我们共同分析……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