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大学语文》教学大纲

学前教育专业《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大学语文》是为提高学生语文知识和写作能力而设置的一门综合性文化基础课,是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素质教育课程。学好《大学语文》可以产生下列重要作用:增强人文精神的培养;看到人和人格的力量;有助于突破思维定势,获得启发,利于创新;优秀文学作品的精彩描写提供了美感、愉悦和享受,既能陶情养性,也能提高鉴赏力和写作水平。

课程设置总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汉语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理解、欣赏和表达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以适应将来的幼儿教育工作。分述则为:

(一)了解和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培养高尚的思想品质和健康的道德情操;接受爱国主义的熏陶和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二)提高语文水平,能顺利而准确地阅读一般文章、学术论著和文学作品,能读懂难度适中的文言文,具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掌握一定的文学基础知识,了解各类文体及主要文学流派、各时代代表作家作品;具有分析、评价文学作品的初步能力。

(四)掌握运用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具有较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二、教材与学时分配

《大学语文》为幼儿师范学校大专一年级(包括学前教育和艺术教育专业)必修课程。选用徐中玉、齐森华主编的全日制高校通用教材《大学语文》(教育部高教司组编本)。学时分配:为学年课。总学时64,精讲课文学时具体安排如下: 孔孟语录 2学时

渔父 2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2 念奴娇(洞庭青草) 1 不朽——我的宗教 2 秋水(节选) 2 前赤壁赋 2 徐文长传 2 心灵的灰烬 2

论快乐 2 金错刀行 1 水龙吟(渡江天马南来) 1

登西台恸哭记 2强学会序 2 垓下之围 2 从军行(其五) 1 秋兴八首(之一) 1

闺意上张水部 1 [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 1 陈情表 2 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 1 大堰河——我的保姆 1

1 哭小弟

蒹葭 1 长恨歌 2 鹊桥仙(纤云弄巧) 1 箓竹山房 2 滕王阁序 2 登幽州台歌

1 登快阁 1 水龙吟(东南第一名州) 1 春江花月夜

2 双双燕(过春社了) 1 西湖七月半 2 我们肚子里的食客 1 梅圣俞诗集序 2 板桥题画(三则) 2 元剧之文章(节选) 1 《书海夜航二集》序 2

中国文学史概述 2 (机动) 2

三、精讲课文教学目标

孔孟语录(十二则)

(一) 认识孔孟思想以“仁”为做人标准的仁学核心和孟子用仁爱之心来治国

的民本思想。

(二) 认识孔孟对人格修养的阐释。

(三) 感受语言深邃的哲理性和精练美。

(四) 选择背诵。

渔父

(一) 了解屈原的崇高品格,并对屈原及渔父的两种人生态度有所分析。

(二) 掌握运用对比手法、对偶和比喻修辞的写作特点。

(三) 了解由辞到赋过渡的语言形式。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一) 感受作者对“屈身而不屈于道”的人格操守的追求。

(二) 了解全篇借物言志、运用对比和排比的修辞手法的写作特点。念奴娇(过洞庭)

(一) 感受作者人格的超拔高洁。

(二) 感受意境的澄澈。

(三) 感受作品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

不朽—我的宗教

(一)认识“三不朽”的历史价值,“社会的不朽论”的进步性。

(二)具体分析《不朽》的布局、论证方法(层层剖析,严密的逻辑性;从理论到实际,娓娓道来)。

秋水(节选)

(一)理解本文通过虚构河伯与北海若对话的方式进行说理的寓言特色;说明文中景物描写对表现主旨所起的作用;理解庄子散文善于援譬设喻的特点。

(二)结合本文例句,介绍“对举见义”释词法。

前赤壁赋

(一)认识主客对话的实质。

(二)分析本文写景、抒情、议论完美结合。

(三)结合具体句子,分析本文作为文赋在语言上韵散结合、声调和谐优美的特点。徐文长传

(一) 感受作者对徐渭率情任性、恣意表现的浪漫精神的赞颂;并从中体现的作者在文学上倡导的“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文学主张(《徐文长传》“文中有我” ,无无病呻吟之状;以“卒以疑”段为例,领悟其文“以事传人,意到即止”之特色)。

(二) 把握本文的艺术特色(以情贯注;以奇立骨;以事传人)。心灵的灰烬

(一) 领悟人生应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终不至于被困厄击垮。

(二) 把握本文的意象(比喻手法的运用)。

(三) 就本文认识锤炼语言的基本要求:准确、简明、朴实、生动。论快乐

(一) 领悟人应追求精神上的快乐,领会其中蕴涵的现实意义。

(二) 理解说明为何称之为学者散文的典范之作。

(三) 体会生动幽默,练达警策,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语言特色。金错刀行

(一) 把握诗歌托物寄兴的内容和特点,感受作者倡导抗金复国的爱国豪情。

(二) 感受作品写作特点(议论英发,情韵富饶;描绘简省,形象鲜明)。

(三) 感受其作为一首七言歌行的语言特点。

(四) 背诵。

水龙吟(渡江天马南来)

(一) 了解词作借题发挥,感念时局,忧伤国事的爱国情怀。

(二) 理会全词严谨的结构。

(三) 理解词中典故的含义和作用。

登西台恸哭记

(一) 体会本文“恸哭”的真实含义。

(二) 结合课文说明为何说“哭”是贯穿全文的脉络。

(三) 感受作品的艺术特色(细致真切的场景描写和心理描写;简略传神的细节描和景物描写;言此意彼的影射手法)。

强学会序

(一) 结合历史背景分析课文的主张在当时的意义。

(二) 感受课文充沛的情感及与之相适应的修辞手法。垓下之围(节选)

(一) 从政治和历史角度分析司马迁对项羽扼要中肯的评价。

(二) 分析项羽这一失败英雄的人物形象。

(三) 本文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典型事件;细节)。从军行

(一) 了解唐代边塞诗派。

(二) 把握本篇新奇别致的构思。

(三) 把握本篇侧面烘托、虚实相生的笔法。

(四) 背诵。

秋兴八首(之一)

(一) 感受理解本篇含蕴深厚(悲自然之秋,更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的主旨。

(二) 感受杜诗沉郁顿挫的诗风(章法谨严;情景无间;语言练达)。

(三) 背诵。

闺意上张水部

把握摹写生动传神、托寓巧妙得体的艺术特色。背诵。 [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

(一)认识作者在封建时代中敢于表现对帝王轻蔑的难得勇气。

(二) 感受全篇诙谐辛辣的艺术特色(利用独特视角;夸张幽默的情节发展;生动的

口语方言)。

(三)概括作者眼中的刘邦形象。

陈情表

(一)体察李密如何多方陈情说理及着重表举孝道的原因。

(二)举例说明《陈情表》优美的文笔及真切诚挚的感情。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

(一)体会作品真挚深切的悲痛之情和对相同题材作品格调的超越。

(二)把握词中将生者与死者同写的独特构思。

(三)体会词中赋比兴结合运用以丰富情感表现的手法。

(四)背诵。

大堰河——我的保姆

(一) 体会诗歌对劳动妇女的深情歌颂和对地主家庭的厌恶反感。

(二) 概括诗歌主要人物形象。

(三) 结合具体例子说明本篇诗歌最大的艺术特点——散文化。

(四) 找出主要修辞方式并说明其作用。

哭小弟

(一)了解课文以小见大的主题。

(二)把握文章新颖别致的放射性结构。

(三)举例说明课文将记事、抒情、议论融为一体。蒹葭

(一)了解《诗经》“六义” :风、雅、颂、赋、比、兴。

(二)分析诗歌起兴之妙,体味朦胧含蓄的艺术意境。

(三)认识《蒹葭》中心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四)背诵。

长恨歌

(一)认识《长恨歌》艺术特色(故事生动曲折;刻划人物细腻传神;叙事、抒情描

写融于一炉)。

(二)研讨《长恨歌》的主旨。

鹊桥仙(纤云弄巧)

(一) 体会其对传统故事和立意的因袭承继和超越创新。

(二) 认识将议论入词(尤其是婉约词)的独特创新。

(三) 说明其运用象征隐喻,从而使天人合一的艺术手法。

(四) 背诵。

菉竹山房

(一) 领悟小说通过景物描写来营造鬼气、烘托人物的表现手法。

(二) 介绍小说从青年人的眼中、以新婚夫妇的心理感受去塑造人物;说明选择新颖、

独特的角度有利于表现主题。

(三) 讨论“二姑姑”这一人物形象:是封建礼教的反叛者还是自觉维护者, 滕王阁序

(一) 了解文章流露的时代精神和作者个性。

(二) 分析序文写景的层次、角度;用典的手法。

(三) 了解骈文的特点:用偶、用典、协音。

登幽州台歌

(一) 把握诗歌所抒发的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悲痛情感及深厚内涵。

(二) 把握艺术特色(背景广阔,气象博大;以景结情,意境浑茫;不拘形迹,倾诉

胸臆)

(三) 分析人物形象及其独特的塑造人物手法。

(四) 背诵。

登快阁

(一) 了解江西诗派的诗歌创作主张并以本诗为例说明(善于用典、强调炼字;对仗

严整)。

(二) 分析诗歌写景上传神达情的特点。

(三) 背诵。

水龙吟(东南第一名州)

(一) 了解词作主旨及其教育意义。

(二) 说明本篇浪漫主义的艺术特点(设想出人意表;意境新颖奇特)。春江花月夜

(一) 了解本篇虽沿袭旧题但充分创新的开拓意义。

(二) 体会说明本篇以“月”为全诗灵魂。

(三) 体会诗歌清丽柔美、哀而不伤的格调。

新城游北山记

(一) 领略祖国山河之美。

(二) 结合绘画学科分析本篇“皴染”的手法,说明本文善于营造氛围、描述感觉。

(三) 说明本文善于运用形象生动的比喻。

双双燕(过春社了)

(一) 体会本篇奇巧的整体构思。

(二) 体会说明本篇善于摹写的艺术特点。

(三) 背诵。

西湖七月半

(一) 认识小说别致的立意和生活气息。

(二) 把握文章的总分结构。

(三) 体会文章的艺术特色(写人生动传神;善于营造气氛;笔调诙谐幽默)。我们肚子里的食客

(一) 感悟借科学以阐明哲理的独特思考方式。

(二) 举例说明这一科学小品文笔生动、情趣盎然的艺术特点。梅圣俞诗集序

(一) 明白此文“穷而后工”的主旨统贯全文,进而阐发:主题统帅材料。

(二) 了解诗文集序文应有的内容要素。

(三) 认识“发愤著书”“不平则鸣”“穷而后工”三者的内在联系。板桥题画(三则)

(一) 领悟各则题画阐发的主旨。

(二) 感受其中“理趣”(寓理于形;寓理于情;文外无穷)。

元剧之文章(节选)

(一) 了解王国维对元杂剧的评价。

(二) 把握本文通过比较得出结果的立论方法。

《书海夜航二集》序

(一) 认识作者倡导的三种治学精神。

(二) 认识本文借题发挥,将随笔和杂文融入序文的写作特点。中国文学史概述

(一) 了解推动中国文学的演进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

(二) 了解各时期主要文体及主要文学流派、代表作家作品。

四、关于教学方法

教无定法,但这并不意味否定教学方法的价值。不同教师鲜明的教学个性、教学风格,也就标志着百花齐放的教学氛围的形成。以下几个方面是我们应当共同注意的问题。

(一)提倡学生预习。应鼓励学生上新课之前送交预习所见,包括质疑,以养成学生主动学习之习惯,保证课堂教学的较高起点。

(二)学语文,应使学生读懂一篇篇文章,这是起码的基本要求。教师还可以借助各种手段,在此基础上生发、辐射,组织专题讲座以活跃学生思维,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以区别中专语文教学。

(三)提倡“群言堂”。通过共同辨析、反驳,引导和潜移默化地感染青年学生,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加强他们的综合素质(思想觉悟、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实践证明,学生很有兴趣上讲台发表自己的意见。

(四)宜有切实的练笔。实践出真知,课堂内外必须设计少而精的练笔。通过评阅,使教师更深切了解学生实际,有利于教学有的放矢;通过练习,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不足,促进学生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各种素质与能力。因为师范专业对学生的表达能力要求较高,所以有必要鼓励学生成立写作活动小组,不时张贴学生互改的习作,教师再予以批阅或口头点评;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演讲、办报、发表文章等实践活动。

(五)非课堂精讲课文要求学生课外浏览,促成学生努力独立思考,实现知识的迁移,以求内外贯通、互相补充,提高学习效益,开阔学生的视野。结业考试可适当涉及非精讲课文。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大学语文课是高等教育的基础学科之一,是除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外,面向文、理、工、商、农、医、法等各类学生开设的一门素质教育课程。“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 人类已步入21世纪,人们日益深刻地认识到,知识经济时代是以人为中心的时代,因此,必须关注社会和个人对文化以及人文精神的追求,关怀人类的终极命运。今天的大学教育,必须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融合,既弘扬科学精神,也弘扬人文精神。本课程通过对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化传统的学习与训练,培养学生阅读、写作、独立思考和理性分析的能力,培养讲文明、有道德、有社会责任心的高素质人才。要让学生通过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聪明智慧的学习,通过对中华文化的了解、思考和批判,从中汲取奋起自新、自强不息、兼容并蓄、改革创新的民族精魂,促进中华优秀文化向学生心理品质和思想道德的潜移默化。尤其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今天,中西思潮激荡,传统与现代并存,我们惟有植根于自己的历史文化和优良传统,才能赢得现在与未来。因此,我们需要以恢宏、多元的新思维来观照五千年中华文明的瑰宝,重新认识和评价东方文化的独特价值,以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我们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思维创新习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激励广大“求是”学子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把自己培养成新世纪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二.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目标与要求 1. 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热爱,提高语文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评思维,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思维广度。 3.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古代文学: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进行学习和鉴赏,了解古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如《红楼梦》、《诗经》等。 2. 现代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作品进行学习和鉴赏,了解现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如《围城》、《家》等。 3. 文言文阅读与写作: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词汇,进行文言文的诵读和鉴赏,并进行相关的写作训练。 4. 阅读与写作:进行不同类型文本的阅读,包括散文、小说、诗歌等,同时进行相关的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思辨和表达能力。

5. 修辞与韵律:学习修辞手法和韵律,了解其在文学创作中的运用,提高学生的鉴赏和创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 1. 教师讲授: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传授语言知识和文学欣赏技巧。 2. 学生参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拓展学生的思维广度。 3. 阅读实践: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本,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和文学鉴赏能力。 4. 写作训练:组织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 能力和表达能力。 5. 课外拓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和研究,参与语文社团和文学活动,积极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四、教学评价与考核 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参与度等,占总评成 绩的30%。 2. 课堂测试:进行定期的课堂测试,检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占总评成绩的40%。 3. 期末考试:进行综合性的考核,包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 力等,占总评成绩的30%。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 大学语文课程是高等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口语表达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本课程以文学、语言学、文化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方式组织教学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二、课程目标 1、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化素养,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阅读、写作、口语表达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帮助学生掌握文学、语言学、文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三、教学内容 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 1、语言文化基础:包括汉语拼音、汉字书写、词汇积累、语法分析、

修辞表达等方面的内容。 2、文学鉴赏:选取中国古代、现代、当代优秀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和鉴赏,提高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 3、文化学概论:介绍文化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探讨中华文化的起源、发展和影响。 4、语言学概论:介绍语言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探讨汉语语言的构成、发展和变化。 5、批判性思维: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写作、演讲、辩论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 四、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教师将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教学目标。同时,教师还将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电子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

学前高职《大学语文》教学大纲 (华东师范大学学特院基础部,2005年6月订) 一、本课程的性质、作用、任务和目标 《大学语文》是从事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语文课是高等职业专科学习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它对于学生学好其它学科,掌握专业知识,养成独立工作能力,提高道德素养,增强人文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大学语文课的教学任务是:在中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对大量名篇的精读及自读,要求学生了解各名作家的思想特点;了解各名篇的思想内容;掌握各名篇的写作特点;掌握并运用有关鉴赏文学作品的方法,汲取名篇的精华。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提高现代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要继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考力、想象力、创造力,结合学前专业特点,发展他们的情商和智商。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他们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审美观,使之具有人和人格的力量。 大学语文课的教学目标首先在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增进学生对我们民族文化传统的系统了解,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汉语文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发展学生的审美感悟力和对文学艺术的鉴赏能力,以增进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具体目标体现为: (一)基础知识方面: 1、继续巩固并进一步掌握汉语语言,文学,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的语文基础 知识。 2、掌握一定教学的文言实词和常用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掌握常见的一语多义, 词类活用等现象,了解一般文言句式的特点。 3、继续学习关于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应用文的有关知识。 4、学习并运用一些欣赏文学作品的知识。 (二)基本能力方面: 1、听话能力: 能养成细心地倾听别人讲话的习惯。听别人讲话能把握重点,及时作出判断,并形成个人重法;听教师讲课和听报告,能边听边作笔记。 2、说话能力: 能用普通话简明而有条理地叙事状物,阐述自己的见解;能在大庭广众的饱满的热情进行演讲。 3、阅读能力: 能运用适当的阅读方法阅读现代政治、科技和文艺读物。精读,能划分文学的层次,概括段落大意,总结全文中的中心思想,理解写作特点。略读,能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迅速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大学语文 【学时】54 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是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网络教育实行全国统一考试的部分公共基础课之一。本课程的目的,旨在通过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的示范性讲解与导读,加深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提高学生传统文化的修养与素质。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先秦两汉诗 一、先秦两汉诗概述 (一)《诗经》的基本知识、地位及其影响 (二)楚辞的基本知识、地位及其影响 (三)汉代乐府民歌的基本知识及其影响 (四)文人五言诗的发展 二、先秦两汉诗选 (一)《诗经-黍离》 1.“黍离之悲”的含义 2.重章复沓与抒情方式 3.背诵全诗 (二)《诗经·蒹葭》 1.伊人形象 2.重章复沓的手法 3.景物描写的作用 (三)屈原《涉江》 1.屈原生平及其诗歌成就 2.放逐生活的真实写照与九死未悔的执著精神 3.叙述与抒情的结合 4.语言特色

(四)《汉乐府·陌上桑》 1.情节梗概 2.罗敷形象 3.侧面描写手法 4.对话手法 (五)《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1.离别相思的主题 2.艺术特色 (六)曹操《短歌行》 1.曹操生平及其诗歌成就 2.人生无常的感叹与思贤若渴的愿望 3.语言特色 第二章先秦两汉文一、先秦两汉文概述 (一)先秦文 1.先秦历史散文与代表作 2、先秦诸子散文与代表作 (二)两汉文 1.两汉政论 2.两汉史传 二、先秦两汉文选 (一)《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1.《左传》与编年体史书 2.叙事方式 3.人物形象的描写 (二)《论语·先进》(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1.孔子与儒家思想 2.生动的人物形象 3.语录体的特点 (三)《孟子·公孙丑下》(天时地利人和章) 1.孟子与其仁政学说 2.多种修辞方法的运用 (四)庄子《逍遥游》(节选) 1.庄子与道家思想 2.汪洋恣肆的语言风格 3.以形象阐说哲理 (五)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节选)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 执笔人彭晓兰 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作用 《大学语文》是一门公共类基础课,也是高职各专业的必修课程。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在高中语 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日常书面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为学好其它课程打下坚实的语言文字和 分析能力的基础。因此该门课程是一门基础课程,在各 专业课程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 二、课程教学对象、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适用于高职除汉语专业外的各专业学生。通 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可以了解阅读学的基础理论、日 常书面表达的基本知识、口头表达的基本理论知识;掌 握阅读的方法、日常书面表达的一般方法、口头表达的 基本方法,从而更加培养和提高听、说、读、写能力。 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不同 文本类型的阅读,不同应用文种的练习,不同口语的实训,切实掌握大学语文的有关知识和提高大学语文要求 的相关技能。 学习本课程,要求教师立足与为专业服务的原则选 择教学内容,主要采用讲授方法进行教学,结合案例讨

论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全面掌握阅读、日常书面表达 和口头表达基本知识和学习方法。同时本课程还采取实 训教学方法,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将知识转化成技能。 三、课程的相关课程及其关系 本课程为基础课程的基础,学好本课程,为以后相 关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这些后续相关课程包括:其它 公共课程、专业技术课程、专业实践课程。 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教学总时数为68学时,其中讲授学时为52,实训为14学时。 开篇本土文化 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要求:通过本次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他们大 学三年所在地的人文,增加知识,扩大视野,吸取精神 营养。 教学重点:眉山的历史、名胜、人文,特别是三苏 文化,东坡精神。 教学难点:东坡精神的提炼。 教学内容: 1、走进眉山 2、走近东坡 上篇阅读能力培养

学前教育专业《大学语文》教学大纲

学前教育专业《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大学语文》是为提高学生语文知识和写作能力而设置的一门综合性文化基础课,是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素质教育课程。学好《大学语文》可以产生下列重要作用:增强人文精神的培养;看到人和人格的力量;有助于突破思维定势,获得启发,利于创新;优秀文学作品的精彩描写提供了美感、愉悦和享受,既能陶情养性,也能提高鉴赏力和写作水平。 课程设置总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汉语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理解、欣赏和表达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以适应将来的幼儿教育工作。分述则为: (一)了解和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培养高尚的思想品质和健康的道德情操;接受爱国主义的熏陶和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二)提高语文水平,能顺利而准确地阅读一般文章、学术论著和文学作品,能读懂难度适中的文言文,具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掌握一定的文学基础知识,了解各类文体及主要文学流派、各时代代表作家作品;具有分析、评价文学作品的初步能力。 (四)掌握运用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具有较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二、教材与学时分配 《大学语文》为幼儿师范学校大专一年级(包括学前教育和艺术教育专业)必修课程。选用徐中玉、齐森华主编的全日制高校通用教材《大学语文》(教育部高教司组编本)。学时分配:为学年课。总学时64,精讲课文学时具体安排如下: 孔孟语录 2学时

渔父 2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2 念奴娇(洞庭青草) 1 不朽——我的宗教 2 秋水(节选) 2 前赤壁赋 2 徐文长传 2 心灵的灰烬 2 论快乐 2 金错刀行 1 水龙吟(渡江天马南来) 1 登西台恸哭记 2强学会序 2 垓下之围 2 从军行(其五) 1 秋兴八首(之一) 1 闺意上张水部 1 [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 1 陈情表 2 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 1 大堰河——我的保姆 1 1 哭小弟 蒹葭 1 长恨歌 2 鹊桥仙(纤云弄巧) 1 箓竹山房 2 滕王阁序 2 登幽州台歌 1 登快阁 1 水龙吟(东南第一名州) 1 春江花月夜 2 双双燕(过春社了) 1 西湖七月半 2 我们肚子里的食客 1 梅圣俞诗集序 2 板桥题画(三则) 2 元剧之文章(节选) 1 《书海夜航二集》序 2 中国文学史概述 2 (机动) 2 三、精讲课文教学目标 孔孟语录(十二则) (一) 认识孔孟思想以“仁”为做人标准的仁学核心和孟子用仁爱之心来治国 的民本思想。 (二) 认识孔孟对人格修养的阐释。 (三) 感受语言深邃的哲理性和精练美。 (四) 选择背诵。 渔父 (一) 了解屈原的崇高品格,并对屈原及渔父的两种人生态度有所分析。 (二) 掌握运用对比手法、对偶和比喻修辞的写作特点。 (三) 了解由辞到赋过渡的语言形式。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 2、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本课程内容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大学生人文素养概论,一部分是应用文写作。分上下两个学期完成。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大学生人文素养概论的讲授,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纳入教学内容之中,从而丰富大学生的人文知识,并通过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那些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才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达到提升人文素养的目标。通过应用文写作部分内容的讲授,让学生能够掌握日常应用文和一般实用文体的写作方法,以便今后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能熟练地高效地阅读和写作。同时让学生了解文学与文章体裁的有关常识,增强审美意识,为学习其他专业和从事各种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一学期: 第一课:大学语文课程导入 教学内容: 第一、大学语文的课程介绍。 第二、学习大学语文的重要意义 第三、课堂要求。 基本要求: 第一、明确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第二、充分理解学习大学语文的重要意义。 第二课:大学生人文素养绪论 教学内容: 人文素养的界定。 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内涵。 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现实意义。 基本要求: 第一、了解人文素养的界定。 第二、掌握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内涵。 第三课: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与流变(一)——儒家文化 教学内容: 第一、儒家文化的发展概况。 第二、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孟子和荀子主要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第三、儒家文化的影响 基本要求: 第一、了解儒家文化的发展概况。 第二、掌握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和荀子的主要思想。 第三、理解儒家文化的影响。 第四课: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与流变(二)——道家文化 教学内容: 第一、道家文化的发展概况。 第二、道家文化的代表人物老子、庄子的主要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第三、道家文化的影响。 基本要求: 第一、了解道家文化的发展概况。 第二、结合生活掌握老子和庄子的主要思想。 第三、理解道家文化的影响。 第五课: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与流变(三)——墨家等其他各家文化 教学内容: 第一、墨家文化的发展概况。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编号:32000015 2.课程名称:《大学语文》 3.英文名称:College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4. 课程简介:《大学语文》课程是为全校非中文类各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也是一门集工具性、基础性、审美性、人文性于一体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该课程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优秀思想道德品质,提高文化品位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逐步形成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都有重要意义。 二、课程说明 1.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讲授经典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欣赏、表达和评判能力,提高学生对汉语较高水准的理解与表达能力,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塑造高尚人格。 2.与相关课程衔接:在中学语文课的基础上,继续强化和提升语文素养及人文、文化素质,为其人格和知识能力结构的全面发展及深化专业学习创造条件。 3.学时:总学时48学时,周学时3学时。 4.开课学期:第一学期 5.教学方法:本门课程的教学通过研讨教材、听取讲授、课堂讨论、写作训练、拓展阅读等学习环节,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对优秀作品的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文字的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6.考核方式:闭卷笔试或论文。最终成绩构成为平时成绩(包括出勤、作业和课堂表现)占40%,期末考试成绩占60%。 7.教材: 陈洪.大学语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8.教学参考资料: [1]陈洪,李瑞山.大学语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3]钱理群,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袁行霈.中国古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游国恩.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第一部分作品赏析 教学目标: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能结合课后注释读懂课文内容,理解课文的主题,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掌握并能够运用典型的艺术手法,了解相关的时代背景。学生能古今结合,学以致用,提高综合素质。 教学重点:作品赏析的方法、过程,赏析要以素质教育为宗旨,以课后提示为指导,对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时效性做出评价。 教学难点:古为今用的契合点,对作者思想情感的辨证理解。 授课时数:30学时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 导言: 大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本教学大纲旨在明确大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标准, 指导教师开展教学工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教学目标 大学语文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 和文化素养,使其具备以下能力和素质: 1. 基本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的能力。 2. 发展完善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能够进行准确的语言思考 和语言表达。 3. 敏锐的观察力和理解力,能够理解和分析各类文本,并能对其进 行综合性的评价和判断。 4. 丰富的美感体验和审美能力,能够欣赏和鉴赏各种优秀的文学作品。 5. 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能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

大学语文教学内容包括语言文字基础知识、文学修养和实践应用等 方面: 1. 语言文字基础知识:包括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句子的结构和语法 规则、修辞手法、篇章结构等。 2. 文学修养:包括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鉴赏,对文学史、文学流派、文学批评理论的了解和研究。 3. 实践应用:包括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技能培养,包括写作、口语 表达、阅读理解等。 三、教学方法 大学语文教学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主体性和创 造性: 1. 授课教学:教师通过讲解、示范等方式传授语言文字知识和文学 理论知识。 2. 互动式教学: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进行讨论、演讲、小组活 动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实践性教学:通过写作、口语演讲、阅读实践等活动,促进学生 将语文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4. 信息技术教学: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四、评价方式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大学语文是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而开设的一门公共文化基础课。它具有较为广泛的知识内容,较强的思想性、实践性和工具性,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要使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能力达到与大专应用型人才必备的基础相适应的水平,提高其阅读、理解、鉴赏和表达能力,为学好各专业的其他课程,为社会实际工作的需要打下良好的语文基础。具体要求如下: 1.通过学习中国古代和现当代优秀作品,培养高尚的思想品质和健康的道德情操,确定自己的正确人生追求和价值标准。 2.通过分析范文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顺利而准确地阅读并理解一般文章,并能读懂一般的文言文。 3.通过经典范文的学习,把握文学家的思维方式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对非中文专业的学生,有助于突破思维定式,提高其专业学习的效果。 4.通过补充教材的语文知识的学习,在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中,避免出现语文常识错误。做到书写格式符合规范,文句通顺,条理清楚,表达明晰,有较强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二、教材 文字教材采用分立型,即主教材和辅助教材。本课程的主教材是借用全日制高校通用教材《大学语文》(徐中玉、齐森华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为暂用教材。该教材不是按文学史或文体分组排列,而采用根据实际内容或特色灵活分组的方式。每篇文选有作家作品简介、注释、提示以及思考与练习,比较适合自学。《大学语文学习指导书》(以下简称“指导书”)为辅助教材。“指导书”包括“大学语文教学大纲”、“语文基础知识”和“自测题”三部分内容,是学习本课程的重要补充材料。 三、学时分配 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 四、学习内容和要求 1.文选部分 总的教学要求是:总体把握每个单元文选所体现的共同特点;记忆作者的姓名及其所处时代,作者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主要成就;能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划分重要段落的层次,概括层次大意。解释疑难词语。能识别文中所采用的比喻、比拟(拟人或拟物)、排比、对偶、设问、反诘、反语、层递等修辞方法,简要说明这些修辞方法的作用。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目标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和跨文化交流打下坚实的基础。该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理解、听力理解、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能够熟练地进行英语交流和跨文化交际。 二、课程教学内容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听力理解:通过听力训练,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包括对英语听力材料的理解和反应速度。 2、阅读理解:通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包括对英语阅读材料的理解和信息获取能力。 3、口语表达:通过口语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包括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和口头报告的能力。 4、写作能力:通过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包括用英语撰写各类文章和报告的能力。

5、跨文化交际:通过跨文化交际训练,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交 际能力,包括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尊重和理解。 三、课程教学方法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教学、互动式教学、任务式教学等。课堂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师讲解、学生练习的方式进行;互动式教学是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任务式教学是通过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和应用知识。 四、课程评估方式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包括平时作业、课堂表现、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等。平时作业和课堂表现是评估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方式;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则是检查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手段。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别的辅导和指导,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五、课程资源与环境建设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需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包括教材、网络资源、多媒体资源等。教材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资源,应当选择符合学生实

语文课程教学大纲

语文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要求 一、课程目的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 学前教育专业语文学科是基础学科,又具有专业学科的性质。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从事幼儿教育的职业能力,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以及今后继续学习和发展,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学前教育专业语文教学,必须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联系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必须突出幼儿师范特色,为培养合格的幼儿教学师资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要求 (一)学前教育专业语文教学,要在学生现有的学习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要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较强的听话能力、说话能力,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浅易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要使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良好习惯。 (二)学前教育专业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开阔视野,发展智力,发展个性,形成健全人格。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 第二部分大纲内容 一、内容要求

(一)阅读能力 1、养成认真阅读、勤于阅读的习惯。 2、掌握朗读的基本技巧,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3、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体会表达效果。 4、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思路,概括要点,了解写作特点,把握语体特征,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感情。 5、感受文学形象,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初步鉴赏文学作品。 6、诵读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常用实词、虚词和句式。 (二)写作能力 1、养成观察、思考、积累和勤于练笔、认真修改习作的习惯。 2、立意明确,思路清晰,选材恰当,结构合理,内容充实,语言畅通,感情真实健康,力求有新意。 3、根据需要,展开联想和想象。 4、语言规范、简明、连贯、得体。 5、恰当地运用叙述、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写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 6、文面整洁,格式标准,标点正确,文字规范。 (三)普通话能力 1、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能说标准或比较标准的普通话。 2、说话有礼貌,仪态大方,口齿清楚,音量适当,有中心,有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本科)

大学语文 一、课程简介 《大学语文》是一门弘扬中国优秀文化的课程,旨在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及阅读、鉴赏能力。课程既强调人文知识的系统性,又将所选择课文融入其中,以审美性带动人文性。通过优秀的文学作品,折射出中国文化史的灿烂光华,让学生领略到其中的恢弘审美意境。 让学生通过学习,获得理性智慧的启迪,受到思想感情、审美体验、精神境界、人生价值等多方面的感悟和熏染,在愉悦情绪、提高情趣、丰富精神世界的过程中,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为工作和学习奠定坚实的文学读写基础,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理论教学内容 1.词汇 掌握内容:语素、词、词汇、词义、词典等基本知识;合成词的构成方式,分清多义词和同音词,辨析同义词;现代汉语词汇的体系及其特点;语素和词义的关系。 了解内容:词典的体例及其运用方法。 2.语法 掌握内容:学会分析复杂词组的层次、单句的成分、复句中各分句的关系;掌握纠正语法错误的方法;词类、句法,包括实词和虚词的功能、用法;短语的构成及其类型;句子的类型、分析、格局的变换,句子的歧义问题、复句等基本知识。 了解内容:现代汉语语法系统。 3.修辞 掌握内容:修辞方式的分析;掌握基本的修辞格;词语的运用和配合;句子的锤炼和选择。 了解内容:现代汉语修辞的基本规律。 4.汉字 掌握内容:汉字的特点、结构系统和结构方式;掌握汉字结构,做到书写正确和读音正确;文字、汉字的基本概念;汉字与汉语的关系。 了解内容:汉字的正确书写和运用,汉字规范化,汉字的改革等;使学生了解汉字的性质和现 行汉字的概貌,加深对现行汉字的认识。 5.先秦文学 掌握内容:《诗经》的内容;《左传》的叙事特征;孔子对文学的态度;庄子的思想;《楚辞》的代表作家作品。 了解内容:神话的内容和种类;《诗经》的艺术成就;孔子的生平及思想;《楚辞》的特征; 神话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孟子的生平与思想;屈原的作品。 6.秦汉文学 掌握内容:《史记》的传记文学成就。 了解内容:司马相如大赋;古诗十九首;两汉散文;乐府诗的思想内容。 7.魏晋南北朝文学 掌握内容:建安风骨;陶渊明田园诗成就;《世说新语》;南北朝乐府民歌;谢灵运的山水诗。 了解内容:两晋诗歌;钟嵘《诗品》和萧统《文选》。 8.隋唐五代文学 掌握内容:王维、孟浩然与盛唐山水田园诗;高适、岑参与盛唐边塞诗;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杜甫的律诗创作,《长恨歌》、《琵琶行》的艺术成就。 了解内容:唐代文学的风貌及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刘禹锡、柳宗元等诗人;初唐四杰,韩、 180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大学语文课程代码:001161 学分:4 学习层次:专升本 总学时:64 面授学时:20 自学学时:44 实验学时:0 先修课程:无 适应专业:文科类公共课,其他科类选修课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属公共课程系列。课程的教学任务是: 1.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比较准确地阅读和理解文学作品及文字材料,并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水平、较好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较高的写作能力。 2.获得较全面系统的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知识,提高运用规范的现代汉语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流的能力,以适应学习和工作的需要。 二、课程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达到以下要求: 1.理解各类文学作品的鉴赏方法,提升审美品位,树立正确健康的人生观和职业态度。 2.掌握职业需要的语言和文学知识,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创新能力。 三、课程的基本内容及重点、难点 1.诗歌 教学内容:诗歌概述、《诗经•采薇》、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白居易:长恨歌、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陆游:钗头凤(红酥手)。 教学目标:①了解有关《诗经》的基本概念;能够结合具体作品分析《诗经》的艺术成就。 ②感受春江花月夜的美景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生、对宇宙的联想与感慨。③理解《长恨歌》主题内涵的复杂性和作者情感的倾向性,了解本诗借叙述来抒情的艺术特色。④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学的阅读兴趣,掌握宋词的美感,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诗歌的发展和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如何鉴赏诗歌。 2.散文

教学内容:散文概述、司马相如:子虚赋、林语堂:秋天的况味、余光中:听听那冷雨。 教学目标:①了解汉赋的体式及影响。②多角度理解林语堂散文的文章主题。③从余光 中的创作成就体会文中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思。 教学难点:如何鉴赏散文。 3.小说 教学内容:小说概述、曹雪芹:宝黛诉衷肠、钱镶书:围城(节选)、金庸:折箭雁门。 教学目标:①初步了解曹雪芹和他的《红楼梦》及其思想和艺术成就,把握主要人物的 性格特征及表现人物的手法。②了解现代著名作家钱钟书及其《围城》的丰富内涵和意蕴。 教学重点:小说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小说情节的虚构性、人物形象的典型性。 4.戏剧 教学内容:戏剧概述、汤显祖:牡丹亭(节选)、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 教学目标:①了解《牡丹亭》人物性格冲突和浪漫主义风格。②了解罗密欧与朱丽叶爱情的悲剧性以及体现出的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戏剧的发展和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理解戏剧结构,认识戏剧欣赏方法。 四、实验及要求 无。 五、课程学时分配建议 六、考核方式 考查,开卷,试题类型主要有填空、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写作。 七' 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1.贾庆成、董媛主编,《大学语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0011101 课程类别:公共选修课程 授课对象:应用技术学院全日制学生 开课学期:秋 学分:2 主讲教师:王家伦 参考教材: 徐中玉,齐森华.大学语文 [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年第29次印刷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一、说明 1.由于受应试教学的影响,由于受社会各界对语文胡乱指挥的影响,中小学语文成为最不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故借此机会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乃主要任务。 2.由于受应试教学的影响,中小学文言文教学基本为“古汉语教学”,故精选文言作品,主要为“文学作品教学”。 3.各地的中小学语文课本大多以“人文”组元,不符合语文、文学本身的规律,故按文学发展自身的规律——文学史组织教学活动。 4.总学时数为36课时。 二、教学任务 1.通过教学活动,学生大致了解中国文学的发展概貌; 2.通过教学活动,学生积累一定的优秀文言诗文。 三、教学时数分配表 每周两课时的教学活动以课堂教授为主,指导学生讨论、背诵为辅。 四、教学内容 第一周先秦文学概貌 第二周氓、湘夫人 第三周秋水、冯谖客孟尝君 第四周汉魏六朝文学概貌 第五周国庆放假 第六周垓下之围、陌上桑 第七周短歌行、饮酒、归园田居 第八周唐文学概貌 第九周登幽州台歌、春江花月夜、汉江临泛 燕歌行、宣州谢朓楼鉴别校书叔云 第十周秋兴、长恨歌 第十一周始得西山宴游记、锦瑟、过华清宫绝句 第十二周宋文学概貌 第十三周虞美人、八声、鹊桥仙、声声慢 第十四周定风波、水龙吟、念奴娇

第十五周伶官传序、前赤壁赋 第十六周元明清文学概貌 第十七周宝玉挨打 第十八周随堂考试 五、成绩考核 1.平时成绩(占30%):以出勤与课堂表现为主。 2.闭卷期末考试(占70%) 3.按学校规定,凡缺勤满6次(全部的三分之一)者不得参加期末考试;如有特殊情况,需学院证明。 六、实施大纲的要求 1.坚持“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并举,课堂教学与课外自学互补”的指导思想,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2.教学中,教师应当遵循语文教学“文道结合”的总体原则,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全面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3.按学校规定,凡缺勤满6次(全部的三分之一)者不得参加期末考试;如有特殊情况,需学院证明。 4.如能就教学写出小文章者,酌情加分。 七、思考题 1文学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什么是先秦?先秦文学的发展脉络怎样? 3.最主要的先秦文学作家的作品有哪些?各自表达方式是什么? 4.汉魏六朝的大致情况怎样?汉魏六朝文学的发展脉络怎样? 5.最主要的汉魏六朝文学作家的作品有哪些?各自表达方式是什么? 6.唐朝的大致情况怎样?唐朝文学的发展脉络怎样? 7.最主要的唐朝文学作家的作品有哪些?各自表达方式是什么? 8.宋朝的大致情况怎样?宋朝文学的发展脉络怎样? 9.最主要的宋朝文学作家的作品有哪些?各自表达方式是什么? 10.元、明、清三朝的大致情况怎样?元、明、清三朝文学的发展脉络怎样? 11.最主要的元、明、清三朝文学作家的作品有哪些?各自表达方式是什么? 八、主要参考书目: 游国恩.中国文学史(修订本)[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7月 执笔人:王家伦 2015年 11 月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 二、课程性质 (一)课程定位 本课是全校一年级学生的公共基础课,是集工具性、基础性、审美性、人文性、趣味性、综合性于一体的课程,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体的文化与文学的主要载体之一,凝聚着深厚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本课作为培养健全的大学生的合力因素之一,旨在通过教学,提高大学生的语文水平(阅读、写作、赏析),提升其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拓展其观察世界的视野、挖掘其认识世界的深度。 (二)课程基本理念 本课程具有“文道结合”的特色,在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向各专业学生传播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进行思想、道德、情操以及审美的教育。因而大学语文是一门适应现代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培养学生人文精神,进行审美教育,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人才的重要基础课程。 三、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大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素质教育课程,这种综合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文学鉴赏水平的提高,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精神,使学生的内心世界更为充实、丰富、健康;一是通过对文章写作要领及语言表达技巧的体认,提高语言文字的实际应用水平,为学好本专业各类专业课程及接受通才教育打下坚实基础。具体如下: 1.了解文学鉴赏的基本原理,掌握阅读、分析和欣赏文学作品的基本方法。 2.掌握一定的文学基本知识,特别是诗歌、散文、戏剧、小说四种主要文体

特点及发展简况。 3.了解文学鉴赏的基本原理,掌握阅读、分析和欣赏文学作品的基本方法。(二)能力目标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大众化”应用型人才。 1.在中学语文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阅读、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2.能够熟练运用语文基础知识进行日常公文的写作。 3.能够流畅的用语言进行的日常的交流和工作。 4.能够将语文知识与本专业课程相结合进行创作性的学习。 (三)素质目标 1.高职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语文教学优势,创造性的使用语文教材,在教学中进行职业观念、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法规等多方面职业素养的渗透教学,从而,为学生迅速成为高素质的职业技术人员奠定思想基础。 2.学习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了解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尤其是了解并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培养高尚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帮助学生提升人文素养。 3.在教学中运用发散思维,教会学生独立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逻辑判断能力。 四、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大学语文是综合素质课(职业基础课、职业技术课、职业能力拓展课)。它对其他科目的学习起着积极影响。中国语文作为我们的母语,是中华文化传承的载体,也是交流沟通的基本工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流和沟通能力,利于他们专业课程的学习与理解。 五、课程教学实施与教学方法 (一)教学组织实施 1.采用课前预习,课上答疑,重点讲解,课外阅读背诵的系统学习法。 2.精讲与指导泛读相结合。 3.使“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课本阅读”与“拓展阅读”相结合。 4.专业技能与知识模块相结合。针对不同专业的重点选取不同的教学内容。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本科)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 一、课程地位与课程目标 (一)课程地位 《大学语文》是面向全校各专业开设的文化素质课,通过传授语言文学知识、品读经典作品,培养学生阅读分析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审美理解能力,进而在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全、精神境界的提高、价值标准的建立上力图起到导向作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方面起到主导作用。 (二)课程目标 1.本课程通过引导学生吟诵、阅读优秀文学篇章,培养学生欣赏、理解、评判文学作品的能力。 2.通过深入分析经典作家作品,提高和强化学生对母语的理解能力和运用水平,帮助学生夯实语文基础。 3.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4.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课程目标达成的途径与方法 本课程主要教师讲授,穿插学生分组演讲和讨论: 1.教师概述单元人文主题,学生分组领取任务,课外阅读课文,分组演讲、讨论。 2.课外学生阅读指定课文和资料,围绕核心问题,进行课堂讨论。 三、课程目标与相关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公共基础课,未及。) 四、课程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 导论为学之道 了解为学之道便是成人之道的道理,为学的过程既是探索外在宇宙、自然、社会的过程,更是发现自我、完成自我的过程。通过《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等课文学习养成勤奋求实的治学态度,掌握严谨的治学方法,为从事学术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通古今之变 了解历史散文的文体特点和作用,理解优秀文本中蕴含的人类自我反省与批判精神,通过学习《大同》、《滑铁卢的一分钟》等课文,掌握历史散文和历史小说在文体特征方面的异同及各篇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 二乡土中国 了解乡土诗歌和散文的文体特点,民俗节令和时易天演,理解土地对于中华民族这个农业民族的重要意义,通过学习《七月》《萧萧》等课文,掌握农业、农村题材散文和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三文明:冲突与对话 了解人类社会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形态之间的融合与冲突,理解文化的交融和碰撞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动力,人类文明的发展经历的复杂过程,其中有剧烈的冲突演化,有相互的交融促进,甚至也包含颠覆和灭绝。通过《战争与和平》等篇章的学习掌握演讲稿的文体特征和写作技巧。 四人间世 了解体现爱情等世俗生活主题的小说的主要特点,理解人的生存与身处的社会环境之间绚丽多姿、奇妙多变的关系,以及人类在残酷和黑暗的现实生活中生发出的抗争精神和人间真情。通过学习《伤逝》《伊豆的舞女》等课文,理解和领会人生的悲欢离合与世态炎凉。尤其要结合涓生和子君之间的爱情悲剧,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尤其是爱情观和婚姻观。 五盗火者 了解人类历史上无数思想家以独立的思想、卓越的精神所承担了人类精神先驱的使命,理解他们的精神对人类文明发展所做的巨大贡献。通过学习《西绪福斯神话》等课文掌握加缪存在主义哲学的内涵,克服虚无主义和颓废思想,于无意义的生存状态中寻找存在的价值。 六道法自然 了解人的个体生命与宇宙大生命同构互动、生死相依的关系。通过学习《老子五章》《大自然在反抗》等课文,感悟自然之美,树立生态意识,掌握描写自然风物的游记散文的写法和艺术特色。 七我的信仰 了解在浩瀚无穷的时空中,人的一生不过是沧海一粟。理解人类有限的生命却能在信仰中进入无限的道理。尤其注重通过史铁生的生命寓言《命若琴弦》和爱因斯坦的思想随笔《我的信仰》的精读,深切感悟信仰使我们摆脱虚无、迷茫与绝望,获得信心、热情、力量与希望。 八天工开物 通过以人类科技进步为主题的文章的学习,认识到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了解科学的无定限性质、责任伦理与心智伦理的对立所引发的行动的悲怆性。通过《中国对科学人道主义的贡献》等课文,理解“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结合起来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科技人文精神,使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