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课程设计)二叉树

摘要

二叉树是树形结构的一个重要的类型,二叉树是n(n>=0)个结点的有限集,它或者是空集(n=0),或者由个根结点及两棵互不相交的、分别称作这个根的左子树和右子树的二叉树组成。

二叉树的存储结构和算法比较简单,特别适合计算机处理。即使一般形式的树也可简单的转换为二叉树。二叉树的顺序存储结构是把二叉树的所有结点,按照一定的次序顺序,存储到一片连续的存储单元中。遍历二叉树就是沿某有前序遍历、中条搜索路径周游二叉树,对树中每个结点访问一次且仅访问一次。在遍历方案中主要序遍历、后序遍历。

现实中有许多应用到二叉树的例子,所以我们要把理论与现实结合起来。在学习中主要掌握怎么求二叉树的高度、叶子结点个数、总结点个数以及熟练三种遍历的方法。

目录

第一章数据结构课程设计题目及解析 (3)

&1.1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题目 (3)

&1.2 设计题目解析 (3)

第二章程序设计的目的和基本要求 (3)

&2.1 程序设计的目的 (3)

&2.2 程序设计的基本要求 (3)

第三章程序设计的内容 (3)

&3.1算法设计的思想 (3)

&3.3.程序数据类型 (4)

&3.4程序模块分析 (5)

&3.3主要的算法源代码 (8)

&3.4程序设计的结果 (13)

第四章程序设计的优缺点及遇到问题 (15)

&4.1程序设计的优缺点 (15)

&4.2程序设计遇到的问题 (15)

第五章程序设计的总结 (15)

&5.1心的总结 (15)

第六章参考文献 (16)

第一章数据结构课程设计题目及解析

&1.1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题目

题目:二叉树的建立及其应用

&1.2 设计题目解析

通过这个程序主要掌握三种遍历方案,包括前序遍历、中序遍历、后序遍历,以及怎么求二叉树的高度、总结点数、叶子总个数。并会将理论与现实结合在一起。

第二章程序设计的目的和基本要求

&2.1 程序设计的目的

掌握二叉树的概念和性质、任意二叉树存储结构和任意二叉树的基本操作,并会求二叉树的高度、二叉树总结点个数、二叉树叶子结点,以及熟练掌握三种遍历,包括前序遍历、中序遍历、后序遍历。

&2.2 程序设计的基本要求

在设计程序时,一定要简单明了,程序设计的思想要完善,算法要清晰,能给其他读者一目了然的感觉。实现二叉树的建立;前序、中序和后序遍历;高度、总结点数、叶子结点数。

第三章程序设计的内容

&3.1算法设计的思想

二叉树的建立基本思想是:依次输入的结点信息,若输入的结点不是虚结点,则建立一个新结点。若新结点是第一个结点,则令其为根结点;否则将新结点作为孩子链接到它的双亲结点上。如此重复下去,直至输入“00”时为止。可设置一个指针类型的数组队列,保存已输入结点的地址。由于是按层次自左至右输入结点的,所以先输入的结点的孩子必定比后

输入结点的孩子先进入队列,因此可利用对头指针指向当前必须与其孩子结点必定建立链接的双亲结点,利用队尾指针指向当前的结点,即是当前必须与其双亲建立链接的双亲结点。若队尾指针为偶数,则表示当前输入的结点编号是偶数,队尾指针所指向的结点应作为左孩子与其双亲链接;否则队尾指针所指的结点应作为右孩子与其双亲链接。若双亲结点或孩子结点或孩子结点为虚结点,则无须链接。若双亲结点与其两个孩子链接完毕,则做出队操作,使队头指针指向下一个等待链接的双亲结点。

遍历二叉树是二叉树的一种重要的运算,所谓遍历是指沿某条搜索路径周游二叉树,对数中每个结点访问一次且仅访问一次。二叉树的定义是递归的,所以主要由三种遍历方案:1.前序遍历二叉树

若二叉树非空,则依次进行如下操作:

(1)访问根结点;

(2)前序遍历左子数;

(3)前序遍历右子树。

2. 中序遍历二叉树

若二叉树非空,则依次进行如下操作:

(1)中序遍历左子树;

(2)访问根结点;

(3)中序遍历右子树。

3. 后序遍历二叉树

若二叉树非空,则依次进行如下操作:

(1)后序遍历左子树;

(2)后序遍历右子树;

(3)访问根结点。

一个结点的子树个数称为该结点的度。一颗树的度是该树中结点的最大度数。度为零的结点称为叶子,二叉树结点的层数是从根开始算起的,树中结点的最大层数称为树的高度或深度。

&3.3.程序数据类型

typedef int datatype; /* datatype可以为任何类型,这里假设为int*/

# define max 60 /*二叉树可能的最大长度,这里假设为60*/ typedef struct node

{ /*结构体*/

char data; /*数据域*/

struct node *lchild,*rchild; /*左右孩子指针*/

}bitree;

&3.4程序模块分析

(1)二叉树的建立

bitree *creat() /*二叉树的建立*/

{

int i,j;

bitree *root,*s,*Q[max];

char ch;

printf("请输入要建立的树的下标和数值:");

scanf("%d%c",&i,&ch);

while(i!=0&&ch!='0')

{

s=(bitree *)malloc(sizeof(bitree));

s->data=ch;

s->lchild=NULL;

s->rchild=NULL;

Q[i]=s;

if(i==1) root=s;

else

{

j=i/2;

if(i%2==0) Q[j]->lchild=s;

else Q[j]->rchild=s;

}

scanf("%d%c",&i,&ch);

}

return root;

}

(2)二叉树的三种遍历

void preorder(bitree *t) /*前序遍历*/ {

if(t)

{

printf("%c",t->data);

preorder(t->lchild);

preorder(t->rchild);

}

}

void inorder(bitree *t) /*中序遍历*/ {

if(t)

{

inorder(t->lchild);

printf("%c",t->data);

inorder(t->rchild);

}

}

void postorder(bitree *t) /*后序遍历*/ {

if(t)

{

postorder(t->lchild);

postorder(t->rchild);

printf("%c",t->data);

}

}

(3)求二叉树的高度

int high(bitree *t) /*求二叉树的高度*/ {

int l,r;

if(t==NULL) return 0;

else

{

l=high(t->lchild);

r=high(t->rchild);

return (l>r?l:r)+1;

}

}

(4)求二叉树的总结点数

int nodes(bitree *a) /*求总结点数*/

{

int num1,num2;

if(a==NULL) return 0;

else

{

num1=nodes(a->lchild);

num2=nodes(a->rchild);

return num1+num2+1;

}

}

(5)求叶子结点数

int leafs(bitree *b) /*求叶子结点数*/

{

int n,m;

if(b==NULL) return 0;

else

if(b->lchild==NULL&&b->rchild==NULL) return 1;

else

{

n=leafs(b->lchild);

m=leafs(b->rchild);

return n+m;

}

(6)主函数 main(),功能是给出测试数据值,建立测试数据值的顺序表,调用creat函数、preorder函数、inorder函数、postorder函数high、函数nodes函数、leafs函数实现问题要求。

&3.3主要的算法源代码

# include"stdio.h" /*头文件*/

# include

typedef int datatype;

# define max 60

typedef struct node

{ /*结构体*/

char data;

struct node *lchild,*rchild;

}bitree;

bitree *creat() /*二叉树的建立*/

{

int i,j;

bitree *root,*s,*Q[max];

char ch;

printf(" 请输入要建立的树的下标和数值:");

scanf("%d%c",&i,&ch);

while(i!=0&&ch!='0')

{

s=(bitree *)malloc(sizeof(bitree));

s->data=ch;

s->lchild=NULL;

s->rchild=NULL;

Q[i]=s;

if(i==1) root=s;

else

{

j=i/2;

if(i%2==0) Q[j]->lchild=s;

else Q[j]->rchild=s;

}

scanf("%d%c",&i,&ch);

}

return root;

}

void preorder(bitree *t) /*前序遍历*/ {

if(t)

{

printf("%c",t->data);

preorder(t->lchild);

preorder(t->rchild);

}

}

void inorder(bitree *t) /*中序遍历*/

{

if(t)

{

inorder(t->lchild);

printf("%c",t->data);

inorder(t->rchild);

}

}

void postorder(bitree *t) /*后序遍历*/

{

if(t)

{

postorder(t->lchild);

postorder(t->rchild);

printf("%c",t->data);

}

}

int high(bitree *t) /*求二叉树的高度*/ {

int l,r;

if(t==NULL) return 0;

else

{

l=high(t->lchild);

r=high(t->rchild);

return (l>r?l:r)+1;

}

}

int nodes(bitree *a) /*求总结点数*/

{

int num1,num2;

if(a==NULL) return 0;

else

{

num1=nodes(a->lchild);

num2=nodes(a->rchild);

return num1+num2+1;

}

}

int leafs(bitree *b) /*求叶子结点数*/ {

int n,m;

if(b==NULL) return 0;

else

if(b->lchild==NULL&&b->rchild==NULL) return 1;

else

{

n=leafs(b->lchild);

m=leafs(b->rchild);

return n+m;

}

}

void main()

{

int a,j,h,g;

bitree *b;

b=creat();

while(1)

{

printf(" 选择 1 前序遍历\n 选择 2 中序遍历\n选择 3 后序遍

历\n 选择 4 求高度\n 选择 5 求总结点数\n 选择 6 求叶子结

点个数\n 选择 0 退出: ");

scanf("%d",&a);

switch(a)

{

case 1:printf(" 该二叉树的前序遍历是:");

preorder(b);

printf("\n");

break;

case 2:printf(" 该二叉树的中序遍历是:");

inorder(b);

printf("\n");

break;

case 3:printf(" 该二叉树的后序遍历是:");

postorder(b);

printf("\n");

break;

case 4:printf(" 该二叉树的高度j=%d\n",j);

j=high(b);

break;

case 5:h=nodes(b);

printf(" 该二叉树的总结点数h=%d\n",h);

break;

case 6:g=leafs(b);

printf(" 该二叉树的叶子结点个数g=%d\n",g);

break;

case 0:exit(0);

}

}

}

&3.4程序设计的结果

1. 建立二叉树如下图:

2.前序遍历功能运行结果如下图:

3.中序遍历功能运行结果如下图:

4.后序遍历功能运行结果如下图:

5.求高度功能运行结果如下图:

6.求总结点数功能运行结果如下图:

7.求叶子结点个数功能运行结果如下图:

8.程序运行结束如下图:

第四章程序设计的优缺点及遇到问题

&4.1程序设计的优缺点

这个程序设计的算法清晰,思想明了,能清楚的实现二叉树的建立、三种遍历、高度、总结点数以及叶子结点数的运算。但是这个程序在设计过程时有些麻烦,而且三种遍历的算法自己不是太清楚,不能很清楚的描述三种遍历。

&4.2程序设计遇到的问题

在设计时主要三种遍历不是很清楚,所以还是很模糊,刚开始不能很准确的把三种遍历的算法写出来,所以在这个问题上还要继续思考。在写菜单时不是很了解,后来在同学的帮助下把程序的菜单写出来了,自己还要努力学习写菜单。

第五章程序设计的总结

&5.1心的总结

通过这次做数据结构的课程设计,我发现真正掌握一个知识点并不只是要从书上看,还要查一些相关资料,并且理论与现实结合在一起。这次做的是关于二叉树

的课程设计,刚开始以为并不是很难,但真正做的时候才发现这一节的知识点很多,也有一些比较混淆的难点,比如二叉树的遍历就有三种情况,包括前序遍历、中序

遍历、后序遍历。

当然这次在做课程设计的时候遇到一些问题,不过得到大家的帮助,问题得到解决,也成功的完成了本次的课程设计。

第六章参考文献

【1】严蔚敏,吴伟明.数据结构[M].2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

【2】唐策善,数据结构——用C语言描述.高等教育出版社。

【3】殷人昆.数据结构.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K

【4】严蔚敏,吴伟民,数据结构习题集(C语言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数据结构遍历二叉树课程设计报告

目录 一、需求分析 (1) 1.主功能模块 (1) 2.创建树模块 (1) 3.遍历树模块 (1) 二、概要设计 (2) 1.功能设计 (2) (1)创建二叉树 (2) (2)先序递归遍历 (2) (3)中序递归遍历 (2) (4)后序递归遍历 (2) (5)先序非递归遍历 (2) (6)中序非递归遍历 (3) (7)后序非递归遍历 (3) (8)层序非递归遍历 (3) 2.算法流程图 (3) 三、详细设计 (11) 1.界面设计 (11) 2.详细代码分析 (13) (1)主模块 (13) (2)创建树模块 (14) (3)遍历树模块 (15) (4)源程序清单 (15) 3.调试分析 (34) (1)调试结果 (34) (2)算法分析 (35) 四、心得体会 (36) 五、参考文献 (37)

一、需求分析 在现实世界层次化的数据模型中,数据与数据之间的关系纷繁复杂。其中很多关系无法使用简单的线性结构表示清楚,比如祖先与后代的关系、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等。于是人们借鉴自然界中树的形象创造了一种强大的非线性结构——树。树形结构的具体形式有很多种,其中最常用的就是二叉树。而二叉树的多层次遍历遍历则是二叉树的重要内容。 本程序用Microsoft Visual C++ 6.0编写,可以实现对二叉树的多种方式的创建、采用递归和非递归等两种方式先序、中序、后序进行遍历。 1.主功能模块 通过合理的界面设计,根据提示信息,使用者可以方便快捷地运行本程序来完成创建、遍历二叉树等操作。界面美观,人性化,程序智能,安全性高。 2.创建树模块 当进入程序运行界面后,根据提示输入需要建立的二叉树,共有三种方法来创建二叉树,即:1:广义表构造法、2:先序和中序构造法、3:中序和后序构造法。建立完二叉树后自动进入下一个功能模块。 3.遍历树模块 实现对该二叉树的先序递归遍历、先序非递归遍历、中序递归遍历、中序非递归遍历、后序递归遍历、后序非递归遍历、层序非递归遍历等方式的遍历操作,并输出各遍历序列。当对该二叉树进行层序非递归遍历时,直接输出该树的逻辑结构图,以便更直观地显示其层次关系。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二叉树根节点到指定节点的路径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二叉树根节点到指定节点的路径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二叉树根节点到指定节点的路径——递归调用思想班级:__ 软件092________ 姓名:_ 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 信息工程学院2011 年 6 月17 日- 2 - 摘要(题目): 二叉树根节点到指定节点的路径 1.引言二叉树是n 个结点 的有穷个集合,它或者是空集(n=0),或者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有且仅有一个称为根的结点;(2)其余结点分为两个互不相交的集合T1,T2,并且T1,T2,都是二叉树,分别称为根的左子树和右子树。二叉树形结构在客观世界中大量存在,如行政组织机构和人类社会的家谱关系等都可用二叉树结构形象地表示。在计算机应用领域,二叉树也被广泛地应用。例如在编译程序中,可用二叉树来表示源程序的语法结构;在数据库系统中,可用二叉树来表示组织信息;在计算机图形学中,可用二叉树来表示图像关系等。因此对二叉树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2.需求分析利用一个简单的菜单,通过菜单项进行选择,实现和完成如下功能:用先序输入,建立二叉树存储结构、求指定结点的路径。对于建立二叉树存储结构,考虑到栈和队列的存储结构比较繁琐,从而定义一指针数组来一一存储该二叉树先序遍历过的结点,并对该结点进行判断是否为指定的目标结点,并进行输出等操作。 3.概要设计对二叉树采用链式存储结构,其结构定义如下:typedef struct

node{ DataType data; struct node *lchild,*rchild; }BinTNode,*BinTree; 每个结点中设置三个域,即值域data,左指针域*lchild 和右指针域*rchild。本程序分为6 大模块:全局变量定义、创建结构体、创建二叉链表存储表示、查找目标结点、求结点路径、主函数。(1)全局变量定义(2)创建结构体(3)创建二叉链表存储表示:定义二叉树的链式存储结构,输入数据生成二叉树。(4)查找目标结点:采用二叉链表作为存储结构,利用递归方法,对各个结点进行判断改结点是否在二叉树中。- 3 - (5)求结点路径:采用二叉链表作为存储结构,利用先序遍历二叉树方法以及指针数组的存储结构方法,对结点路径的遍历查找及输出。(6)主函数程序流程图重要函数有主函数int main()输入函数scanf()输出函数printf()二叉树的先序建立函数CreateBiTree()结点查找函数FindBT()求结点路径函数NodePath()4.详细设计(1)定义二叉树用链式存储结构存储二叉树。其中,了lchild 和rchild 是分别指向该结点左孩子和右孩子的指针,data 是数据元素的内容。定义二叉树结点值的类型为字符型且结点个数不超过100 个,具体实现方法如下:二叉树的根节点到指定节点的路径主程序代码输入函数输出函数 建立函数查找函数求路径函数- 4 - typedef struct node{ DataType data; struct node

数据结构-二叉排序树

二叉排序树操作 一、设计步骤 1)分析课程设计题目的要求 2)写出详细设计说明 3)编写程序代码,调试程序使其能正确运行 4)设计完成的软件要便于操作和使用 5)设计完成后提交课程设计报告 (一)程序功能: 1)创建二叉排序树 2)输出二叉排序树 3)在二叉排序树中插入新结点 4)在二叉排序树中删除给定的值 5)在二叉排序树中查找所给定的值 (二)函数功能: 1) struct BiTnode 定义二叉链表结点类型包含结点的信息 2) class BT 二叉排序树类,以实现二叉排序树的相关操作 3) InitBitree() 构造函数,使根节点指向空 4) ~BT () 析构函数,释放结点空间 5) void InsertBST(&t,key) 实现二叉排序树的插入功能 6) int SearchBST(t,key) 实现二叉排序树的查找功能 7) int DelBST(&t,key) 实现二叉排序树的删除功能 8) void InorderBiTree (t) 实现二叉排序树的排序(输出功能) 9) int main() 主函数,用来完成对二叉排序树类中各个函数的测试

二、设计理论分析方法 (一)二叉排序树定义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所谓二叉排序树是指满足下列条件的二叉树: (1)左子树上的所有结点值均小于根结点值; (2)右子数上的所有结点值均不小于根结点值; (3)左、右子数也满足上述两个条件。 根据对上述的理解和分析,我们就可以先创建出一个二叉链表结点的结构体类型(struct BiTNode)和一个二叉排序树类(class BT),以及类中的构造函数、析构函数和其他实现相关功能的函数。 (二)插入函数(void InsertBST(&t,key)) 首先定义一个与BiTNode *BT同一类型的结点p,并为其申请空间,使p->data=key,p->lchild和p->rchild=NULL。然后通过对int SearchBST(t,key)的返回值,来判断插入的结点是否已存在,若不存在则从根节点开始,按照二叉排序树的定义来寻找存放新结点的位置,已实现插入操作。 (三)查找函数(int SearchBST(t,key)) 同样,根据二叉排序树的定义,若所查找的数小于当前结点,则使当前结点等于该结点所指向的左孩子。反之,指向其右孩子。 直到找到与所查找的数值相等时,输出该值;或当查找到的结点已经指向空时,则说明该二叉排序树中没有所查找的值。 (四)删除函数(int DelBST(&t,key)) 首先要找到被删除元素所在的结点p与他的父结点f。然后分一下3种情况进行处理: (1)p为叶子结点,此时直接删除该结点,再修改其父结点的指针。 (2)p只存在一个孩子,若p是f的左孩子,则将p的单支子树链接到f的左指针上;否则将p的单支子树链接到f的右指针上。 (3)p的左子树与右子树均不空。此时,若p的左孩子的右子树为空,则将p的左孩子赋值给p,左孩子的左子树链接到结点p的左指针上;否则,从结点p的

二叉树课程设计

目录 1 问题描述 (1) 2 需求分析 (1) 3 概要设计 (1) 3.1模块划分……………………………………………………….错误! 未定义书签。 4 详细设计 .............................................................................. (6) 4.1主要模块流程图 (7) 4.2 数据类型的定义 (8) 4.3 主要模块的算法描述 (8) 5 测试分析 (14) 6 课程设计总结 (17) 参考文献 (18) 附录(源程序清单) (19)

1 问题描述 建立一棵二叉树;再以广义表表示法输出这棵二叉树;然后对该树进行先序、中序、后序遍历及层次遍历。 要求: (1)采用二叉链表存储二叉树; (2)先序、中序、后序遍历设计非递归算法。 2 需求分析 二叉树一种数据结构,用于保存和处理树状的数据,比如家谱。他的应用极为广泛,因为根据数据结构的理论,任何复杂的树够可以转换为二叉中并进行处理,二叉树在排序、查找、大规模数据索引方面有很多很多应用。而且二叉树排序是简单算法排序中速度最快的。 在二叉树的一些应用中,常常要求在树中查找具有某种特征的节点,或者对树中全部节点逐一进行某种处理。这就提出了遍历二叉树。根据遍历的方向的选择,就有了前序遍历,中序遍历和后序遍历以及层次遍历二叉树。因此掌握二叉树的各种遍历二叉树算法非常重要,而且高效的遍历算法能够节省很多成本。 3 概要设计 3.1模块划分 本程序包括七个模块: (1)主程序模块 void main() { 初始化; 以广义表表示法输出; 建立二叉树; 非递归先序遍历二叉树并输出; 非递归中序遍历二叉树并输出; 非递归后序遍历二叉树并输出;

二叉树的遍历以及树与二叉树的转换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数据结构) 院、系专业 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 2010 年月日 树的应用

摘要: 关键词:树;二叉树;转换;遍历;递归和非递归 1.实验题目 实现树与二叉树的转换的实现。以及树的前序、后序的递归、非递归算法,层次序的非递归算法的实现,应包含建树的实现。 2.实验分析 2.1总体分析 2.1.1本程序的功能是对任意二叉树进行递归前序遍历和后序遍历,用栈实现非递归的前序、和后序 遍历,还有对树的层序遍历以及树与二叉树的转换。 2.1.2本程序要求用户以字符输入,若要实现终端结点,最后以回车键建入数据。 2.1.3本程序的结果将依次打印出递归前序遍历和后序遍历,用栈实现非递归的前序和中序遍历和后 序遍历,和线索化层序遍历,输入树及树传换成二叉树。 2.2具体分析 2.2.1二叉树创建 用链表实现创建一个树结点的结构体,从键盘输入数据,存入数组。把下标为2*i+1 的值存入左孩子,为2*i+2的存入右孩子。 BiNode creat(),BiNode stree_creat(char *a,int k)。 2.2.2先序遍历二叉树的递归算法 若二叉树为空,则空操作;否则(1)访问根结点;(2)先序遍历左子树;(3)先序遍历右子树。 void PreOrder(BiNode root)。 2.2.3中序遍历二叉树的递归算法 若二叉树为空,则空操作;否则(1)中序遍历左子树;(2)访问根结点;(3)中序遍历右子树。void InOrder(BiNode root)。 2.2.4后序遍历二叉树的递归算法 若二叉树为空,则空操作;否则(1)后序遍历左子树;(2)后序遍历右子树。(3)访问根结点;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最短路径算法-二叉树的三种遍历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 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32班 姓名:赖恒财 指导教师:董跃华 成绩: 32信息工程学院 2015 年7月8日

目录 图的最短路径算法实现 1. 需求分析 (1) 1.1 程序设计内容 (1) 1.2 设计要求 (1) 2.概要设计 (2) 3.详细设计 (2) 3.1 数据类型的定义 (2) 3.2 功能模块的设计 (2) 3.3 主程序流程 (9) 4.调试分析 (10) 4.1 问题回顾和分析 (10) 4.2.经验和体会 (11) 5.测试结果 (12) 二叉树的遍历 1.设计目的 (13) 2.需求分析 (14) 2.1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要求 (14) 2.2选题的意义及背景 (14)

3.概要设计 (14) 3.1设计思想 (14) 3.2程序数据类型 (16) 3.3程序模块分析 (16) 3.3.1置空栈 (16) 3.3.2入栈 (17) 3.3.3出栈 (17) 3.3.4取栈顶操作 (17) 3.3.5判空栈 (17) 3.4函数关系: (18) 4.详细设计 (18) 4.1二叉树算法程序截图和结果 (18) 5.程序测试结果及问题分析 (19) 6.总结 (20) 参考文献 (21) 附录1 (22) 附录2 (26)

图的最短路径算法实现 ----基于floyd最短路径算法 1.需求分析 设计校园平面图,所含景点不少于8个。以图中顶点表示学校内各景点,存放景点的名称、景点介绍信息等;以边表示路径,存放路径长度信息。要求将这些信息保存在文件graph.txt中,系统执行时所处理的数据要对此文件分别进行读写操作。 1.1程序设计内容 1.从文件graph.txt中读取相应数据, 创建一个图,使用邻接矩阵表示图; 2.景点信息查询:为来访客人提供校园任意景点相关信息的介绍; 3.问路查询:为来访客人提供校园任意两个景点之间的一条最短路径。 1.2 设计要求 (1) 程序要具在一定的健壮性,即当输入数据非法时,程序也能适当地做出反应。 (2) 程序要添加适当的注释,程序的书写要采用缩进格式。 (3) 根据实验报告模板详细书写实验报告,在实验报告中给出校园平面图。 (4) 校园平面图中的校园景点信息保存在文件graph.txt中。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二叉树的基本操作)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 二叉树的基本操作 学院:电气信息学院 专业:软件工程 年级: 2011 姓名: 班级: 01 学号: 20110286 成绩: 完成时间: 2013年1月2日 指导教师:

目录 一、需求分析 (3) 二、概要设计 (3) 三、详细设计 (4) 四、调试结果 (11) 五、课程设计总结 (11)

一、需求分析 二叉树形象地说即树中每个节点最多只有两个分支,它是一种重要的数据类型。可以运用于建立家谱,公司所有的员工的职位图,以及各种事物的分类和各种机构的职位图表等。 二叉树是通过建立一个链式存储结构,达到能够实现前序遍历,中序遍历,后序遍历。以及能够从输入的数据中得知二叉树的叶子结点的个数,二叉树的深度。在此,二叉树的每一个结点中必须包括:值域,左指针域,右指针域。演示程序以用户与计算机对话的方式进行,即在计算机终端上显示提示信息后,由用户在键盘上输入相应动作的序号和相应的输入数据。 1.1课程设计任务及要求 (1)按先序次序输入二叉树中结点的值,构造二叉链表表示的二叉树t; (2)对二叉树t作先序、中序、后序遍历的递归算法,输出结果; (3)计算二叉树t的深度,输出结果; (4)计算二叉树t的叶子结点个数 1.2课程设计思想 本次课程设计中,用到的主要知识就是递归思想,着重体会递归的思想。建立二叉树采用先序次序插入的方式。对二叉树进行遍历时采用递归函数的方式。求二叉树的深度及叶子结点个数均采用递归方式。 二、概要设计 2.1对程序中定义的核心数据结构及对其说明: typedef struct BiTNode { char data; struct BiTNode *lchild,*rchild; }BiTNode,*BiTree;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之树与二叉树的转换

纲要 一程序设计要求与目的 二存储结构设计 三算法设计(流程图) 四详细设计(源代码) 五调试与分析 六实验总结 七参考文献 第一章程序设计要求与目的 题目:树与二叉树的转换的实现。以及树的前序、后序的递归、非递归遍历算法,层次序的非递归遍历算法的实现,应包含建树的实现。 第二章存储结构设计 引入头文件: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设置常量: #define MAX_TREE_SIZE 100 一般树的存储结构有以下几种:双亲结点,孩子结点,孩子兄弟结点。本实验运用到的是双亲结点和孩子兄弟结点。具体存储结构如下: /*树的双亲表示结点结构定义*/ typedef struct { int data; int parent; //双亲位置域 }PTNode; /*双亲表示法树结构*/ typedef struct { PTNode node[MAX_TREE_SIZE]; int count; //根的位置和节点个数 }PTree; /*树的孩子兄弟表示结点结构定义*/ typedef struct node{

int data; struct node *firstchild; struct node *rightsib; }BTNode,*BTree; 第三章算法设计(流程图)流程图:

第四章 详细设计(源代码) 详细设计共有以下函数的实现: 退出程序 层次遍历 开始 双亲法 建树 按照格式输入各个结点 输出树的结点情况 1 主菜单 前序遍历 (递归) 后序遍历 (递归) 前序遍历 (非递归) 后序遍历 (非递归) 输出遍历结果 副菜单 退出程序 2 3 5 4 6 9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二叉树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说明书 二叉平衡树算法实现 班级组别:二 指导老师:完成时间:2019.6.19 组长:学号:05 组员1:学号:33 组员2:学号: 组员3:学号: 成绩:

目录 目录 一、课题设计任务 (2) 二、任务分析 (2) 1. 数据逻辑结构(算法描述) (2) 2. 关键算法思想 (3) 三、概要设计(总体设计) (3) 四、详细设计 (4) 1. 数据存储结构 (4) 2. 各模块流程图及算法 (5) 3. 算法效率分析 (9) 五、测试 (10) 1. 删除 (10) 2. 查找 (10) 3. 遍历 (10) 六、课程设计心得 (10) 七、参考文献 (11) 八、附录 (11)

一、课题设计任务 针对给定的序列建立存储结构,实现各种遍历;实现树的生成,实现数据的查找、插入、删除,输出各种遍历。 二、任务分析 1.数据逻辑结构(算法描述) //中序--递归 void InorderTra(PNode root) { if (root) { InorderTra(root->leftChild); //中序遍历左子树 printf("%d\t", root->keyValue); //访问根节点 InorderTra(root->rightChild); //中序遍历右子数 } } //前序--递归 void PreOrderTra(PNode root) { if (root != NULL) { printf("%d\t", root->keyValue); //访问根节点 PreOrderTra(root->leftChild); //前序遍历左子树 PreOrderTra(root->rightChild); //前序遍历右子数 } } //后序--递归 void PostOrderTra(PNode root) { if (root) { PostOrderTra(root->leftChild); //后序遍历左子树 PostOrderTra(root->rightChild); //后序遍历右子树 printf("%d\t", root->keyValue); //访问根节点 } }

数据结构详细教案——树与二叉树

数据结构教案 第六章树与二叉树

目录 6.1树的定义和基本术语 (1) 6.2二叉树 (2) 6.2.1 二叉树的定义 (2) 6.2.2 二叉树的性质 (4) 6.2.3 二叉树的存储结构 (5) 6.3树和森林 (6) 6.4二叉树的先|中|后序遍历算法 (7) 6.5先|后|中序遍历的应用扩展 (9) 6.5.1 基于先序遍历的二叉树(二叉链)的创建 (9) 6.5.2 统计二叉树中叶子结点的数目 (9) 6.5.3 求二叉树的高度 (10) 6.5.4 释放二叉树的所有结点空间 (11) 6.5.5 删除并释放二叉树中以元素值为x的结点作为根的各子树 (12) 6.5.6 求位于二叉树先序序列中第k个位置的结点的值 (12) 6.5.7 线索二叉树 (13) 6.5.8 树和森林的遍历 (14) 6.6二叉树的层次遍历 (16) 6.7判断一棵二叉树是否为完全二叉树 (16) 6.8哈夫曼树及其应用 (18) 6.8.1 最优二叉树(哈夫曼树) (18) 6.8.2 哈夫曼编码 (19) 6.9遍历二叉树的非递归算法 (19) 6.9.1 先序非递归算法 (19) 6.9.2 中序非递归算法 (20) 6.9.3 后序非递归算法 (21)

第6章二叉树和树 6.1 树的定义和基本术语 1、树的递归定义 1)结点数n=0时,是空树 2)结点数n>0时 有且仅有一个根结点、m个互不相交的有限结点集——m棵子树 2、基本术语 结点:叶子(终端结点)、根、内部结点(非终端结点、分支结点); 树的规模:结点的度、树的度、结点的层次、树的高度(深度) 结点间的关系:双亲(1)—孩子(m),祖先—子孙,兄弟,堂兄弟 兄弟间是否存在次序:无序树、有序树 去掉根结点 非空树森林 引入一个根结点 3、树的抽象数据类型定义 树特有的操作: 查找:双亲、最左的孩子、右兄弟 结点的度不定,给出这两种操作可以查找到一个结点的全部孩子插入、删除:孩子 遍历:存在一对多的关系,给出一种有规律的方法遍历(有且仅访问一次)树中的结点 ADT Tree{ 数据对象:D={a i | a i∈ElemSet, i=1,2,…,n, n≥0} 数据关系:若D为空集,则称为空树; 若D仅含一个数据元素,则R为空集,否则R={H},H是如下二元 关系: (1) 在D中存在唯一的称为根的数据元素root,它在关系H下无前驱; (2) 若D-{root}≠Ф,则存在D-{root}的一个划分D1, D2, …, D m (m>0) (D i 表示构成第i棵子树的结点集),对任意j≠k (1≤j, k≤m) 有 D j∩D k=Ф,且对任意的i (1≤i≤m),唯一存在数据元素x i∈D i, 有∈H(H表示结点之间的父子关系); (3) 对应于D-{root}的划分,H-{,…, }有唯一的一 个划分H1, H2, …, H m(m>0)(H i表示第i棵子树中的父子关系),对任 意j≠k(1≤j,k≤m)有H j∩H k=Ф,且对任意i(1≤i≤m),H i是D i上的 二元关系,(D i, {H i})是一棵符合本定义的树,称为根root的子树。 基本操作: InitTree(&T) 操作结果:构造空树T DestroyTree(&T) 初始条件:树T已存在 操作结果:销毁树T ClearTree(&T) 初始条件:树T已存在 操作结果:将树T清为空树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二 叉 树 遍 历 及 应 用

实验报告 课程:数据结构课程设计设计题目:二叉树遍历及应用学号: 班级:软件11k1 姓名: 南方小羊 指导教师:刘军

二叉树的遍历 1、问题描述 利用先序遍历建立一棵二叉树,并分别用前序、中序、后序遍历该二叉树 2、节点形式 Lchild data Rchild 3、说明 (1)输入数据:1,2,3,0,0,4,0,0,5,0,0其中“0”表示空子树。 (2)输出数据: 先序:1,2,3,4,5 中序:3,2,4,1,5 后序:3,4,2,5,1 二叉树的应用 1、问题描述 运用二叉树的遍历的算法,编写算法分别实现如下功能。 (1)求出二叉树中的结点的总数。 (2)求出二叉树中的叶子数目。 (3)求出二叉树的深度。 运用上题所建立的二叉树,求出其结点总数、叶子数目、深度,最后释放所有结点。

二叉树结点结构中包数据域(data),指针域(*lchild,*rchild)。结点结构的代码如下: typedef struct tree { int data; struct tree *lchild,*rchild; }*bitree; 本实例使用的是二叉树,首先建立头结点,并且保存数据,然后根据递归方法,分别建立其左右孩子结点,且左右孩子结点的指针域指向空。 先序递归遍历时,输出第一个根结点数据,然后分别遍历左子树再遍历右子树,中序遍历,先访问根结点的左子树输出数据,再输出根结点的数据,再访问右子树,后序遍历先访问根结点的右子树,再访问根结点,再访问左子树输出。 统计二叉树叶子的个数可以看成一个遍历问题,访问一个结点,判断该结点是否为叶子,如果是将叶子树加1,可以采用任何遍历实现,求二叉树的深度是假设根结点为第一层的结点,所有K层结点的左右孩子在K+1层,所以可以通过先序遍历计算二叉树中每个结点的层数,其中最大的就是二叉树的深度。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二叉树-无删减范文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二叉树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二叉树 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实践来学习和掌握二叉树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操作和应用。通过实验,我们将会进一步理解二叉树的具体实现和相关操作的效果。 实验介绍 二叉树是一种特殊的树形数据结构,其中每个节点最多有两个子节点。二叉树的每个节点都包含一个值和指向其子节点的指针。通过合理地安排节点和指针的关系,可以快速高效地对数据进行查找、插入和删除等操作。 实验内容 本次实验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 二叉树的定义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二叉树的定义。二叉树是由一组节点组成的集合,其中的每个节点最多只有两个子节点。其中,一个作为左子节点,另一个作为右子节点。二叉树可以为空,此时该二叉树不包含任何节点。

2. 二叉树的实现 接下来,我们需要实现二叉树的基本操作。包括创建二叉树、 插入节点、删除节点、查找节点等操作。我们将使用编程语言来实 现这些操作,可以选择使用C/C++、Java、Python等任意一种你熟 悉的编程语言。 3. 二叉树的遍历 完成二叉树的实现后,我们还需要学习和掌握二叉树的遍历算法。常用的二叉树遍历算法有前序遍历、中序遍历和后序遍历。我 们需要实现这些算法,并分析其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4. 二叉树的应用 最后,我们将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来说明二叉树的应用。比如,使用二叉树来实现简单的表达式求值、实现二叉查找树进行数据的 快速查找等。 实验结果 经过实验,我们成功实现了二叉树的定义和基本操作的实现。 同时,我们也掌握了二叉树的遍历算法和相关应用。通过此次实验,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数据结构二叉树的理解和应用。 实验总结

《数据结构》课程二叉树的操作实验指导

《数据结构》课程二叉树的操作实验指导 一、实验名称和性质 二、实验目的 1.理解二叉树的类型定义与性质。 2.掌握二叉树的二叉链表存储结构的表示和实现方法。 3.掌握二叉树遍历操作的算法实现。 4.熟悉二叉树遍历操作的应用。 三、实验内容 1.建立二叉树的二叉链表存储结构。 2.实现二叉树的先序、中序和后序三种遍历操作(验证性内容)。 3.应用二叉树的遍历操作来实现判断两棵二叉树是否相等的操作(设计性内容)。 4.求从二叉树根结点到指定结点p之间的路径(应用性设计内容)。 四、实验的软硬件环境要求 硬件环境要求: PC机(单机) 使用的软件名称、版本号以及模块: Windows环境下的TurboC2.0以上或VC++ 五、知识准备 前期要求掌握二叉树的二叉链表的存储结构表示和三种遍历操作算法。 六、验证性实验 1.实验要求 编程实现如下功能: (1)假设二叉树的结点值是字符,根据输入的一棵二叉树的完整先序遍历序列建立一棵以二叉链表表示的二叉树。 (2)对二叉树进行先序、中序和后序遍历操作,并输出遍历序列,观察输出的序列是否与逻辑上的序列一致。 (3)主程序中要求设计一个菜单,允许用户通过菜单来多次选择执行哪一种遍历操作。 2. 实验相关原理: 二叉树的形式定义:二叉树或为空树,或是由一个根结点加上两棵分别称为左子树和右子树的、互不交的二叉树组成。 二叉树的二叉链表存储结构描述为: typedef char Telemtype; typedef struct Bitnode

{ Telemtype data;/*数据域*/ struct Bitnode *lchild, *rchild; /*指针域,分别指向该结点的左、右孩子*/ }Bitnode,*Bitree; 【核心算法提示】 二叉树的遍历是指按某条搜索路径周游二叉树,对树中每个结点访问一次且仅访问一次。其中先序、中序和后序遍历操作步骤分别为: (1)先序遍历:若二叉树为空树,则空操作;否则先访问根结点,再先序遍历左子树,最后先序遍历右子树。 (2)先序遍历:若二叉树为空树,则空操作;否则先中序遍历左子树,再访问根结点,最后中序遍历右子树。 (3)先序遍历:若二叉树为空树,则空操作;否则先后序遍历左子树,再后序遍历右子树,最后访问根结点。 注意:这里的“访问”的含义可以很广,几乎可以含盖对结点的任何一种操作。如:输出结点的信息、判断结点是否为叶子结点等等。 由于二叉树是一种递归定义,所以,要根据二叉树的某种遍历序列来实现建立一棵二叉树的二叉链表存储结构,则可以模仿对二叉树遍历的方法来加以实现。如:如果输入的是一棵二叉树的完整先序遍历序列,则可利用先序遍历方法先生成根结点,再用递归函数调用来实现左子树和右子树的建立。所谓完整的先序遍历序列就是在先序遍历序列中加入空树信息。【核心算法描述】 void createbitree(Bitree &T) /*根据输入的完整先序遍历序列建立一棵二叉树*/ { scanf("%c",&x); /*读取完整先序序列中的一个字符*/ if(x==‘#’) T=NULL; else { T=(Bitree)malloc(sizeof(Bitnode));/*生成根结点*/ T->data=x; createbitree(T->lchild);/*递归建立左子树*/ createbitree(T->rchild); /*递归建立右子树*/ } } void preorder(Bitree T) /*先序遍历二叉树*/ { if(T!=NULL)/*若二叉树非空*/ { visit(T->data); /*访问根结点*/ preorder(T->lchild); /*递归先序遍历左子树*/ preorder(T->rchild); /*递归先序遍历右子树*/ } } void inorder(Bitree T) /*中序遍历二叉树*/ { if(T!=NULL) /*若二叉树非空*/ { inorder(T->lchild); /*递归中序遍历左子树*/ visit(T->data); /*访问根结点*/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二叉树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数据结构 报告题目:二叉树的基本操作 学生姓名:肖琳桂、康政、张小东、张帆所在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软工本1402

学生学号:1、02、14、08 扌旨导教师:_________ 李春庭

2015年12月31日课程设计任务书

第17周: 周1---周2 :立题、论证方案设计 周3---周5 :程序设计及程序编码 第18周: 周1---周3 :程序调试 周4---周5 :验收答辩 摘要 本课程设计主要说明如何在C++编程环境下实现二叉树的遍历,遍历方式包括:二叉树的先序遍历、中序遍历、后序遍历,层次遍历等四种遍历方式。同时,此次课程设计还包括了求二叉树深度和结点个数,结点的孩子信息,以及对文件的操作,用文件读取的方式实现对二叉树的建立。以通过此次课程设计,使学生充分掌握树的基本操作,以及对线性存储结构的理解。同时,在对树的遍历的操作过程中,同样是运用递归的方式实现遍历,在对树实现层次操作的时候,要求用循环队列的操作方式来实现层次遍历。此次课程设计对数据结构内容综合性的运用的要求较高。 关键词:二叉树,先序遍历,中序遍历,后序遍历,层次遍历,节点,线性存储, 节点的孩子信息

目录 课程设计任务书 (2) 一、需求分析 (5) 1.问题描述 (5) 2.功能要求 (5) 二、概要设计 (6) 1. 总体设计图 (6) 2. 数据结构设计 (6) 3. 算法设计 (6) 4. 主要模块及模块之间的关系 (7) 三、详细设计 (7) 1. 结构体(或类)设计 (7) 2. 主要模块实现的流程图 (7) 3. 算法设计 (9) 四、测试运行 (10) 1.登录和主界面运行效果图 (10) 2.运行说明 (10) 3. 运行效果图 (10) 五、结论与心得 (11) 1. 总体评价 (11) 2. 所做的工作及体会 (11) 六、程序附录(源代码) (15) 七、参考文献 (17)

数据结构课件 树和二叉树

数据结构课件树和二叉树 1、第六章树和二叉树6.1树的定义和基本概念6.2二叉树6.2.1树的定义和基本术语6.2.2二叉树的性质6.2.3二叉树的存储结构6.3遍历二叉树6.3.1遍历二叉树6.3.2线索二叉树6.4树和森林6.4.1树的存储结构6.4.2森林与二叉树的转换16.4.3树和森林的遍历6.6赫夫曼树及其应用6.6.1最优二叉树〔赫夫曼树〕6.6.2赫夫曼编码2v树型结构是一类重要的非线性结构。树型结构是结点之间有分支,并且具有层次关系的结构,它特别类似于自然界中的树。树结构在客观世界里是大量存在的,例如家谱、行政组织机构都可用树形象地表示。树在计算机领域中也有着广泛的 2、应用,例如在编译程序中,用树来表示源程序的语法结构;在数据库系统中,可用树来组织信息;在分析算法的行为时,可用树来描述其执行过程。等等。36.1树的定义和基本术语v定义:树(Tree)是n(n=0)个结点的有限集T,T 为空时称为空树,否则它满足如下两个条件:〔1〕有且仅有一个特定的称为根(Root)的结点;(2)其余的结点可分为m(m=0)个互不相交的子集T1,T2,T3…Tm,其中每个子集又是一棵树,并称其为根的子树(Subtree)。4v树的基本概念:结点(node)——表示树中的元素,包括数据项及若干指向其子树的分支结点的度(degree)——结点拥 3、有的子树数叶子(leaf)——度为0的结点称为叶子或终端结点。非终端结点——度不为0的结点称为非终端结点或分支结点。5vv孩子(child)——结点子树的根称为该结点的孩子。相应地,该结点称为孩子的双亲。双亲(parents)——若结点X有子女Y,则X为Y的双亲结点。兄弟(sibling)——同一个双亲的孩子之间互称兄弟。6v子孙结点——以某结点为根的子树中的任一结点都称为该结点的子孙。v结点的祖先是从根到该结点所经分支上的全部结点。v 树的度——一棵树中最大的结点度数v结点的层次(level)——从根结点算起,根为第一层,它的孩子为第二层……7v深度(de 4、pth)——树中结点的最大层次数v森林(forest)——m(m?0)棵互不相交的树的集合v有序树——若一棵树中全部子树从左到右的排序是有顺序的,不能颠倒次序。称该树为有序树。v无序树——若一棵树中全部子树的次序无关紧要,则称为无序树。8ABCDEFGHIJKLM结点A的度:3结点B的度:2结点M的度:0叶子:K,L,F,G,M,I,J结点A的孩子:B,C,D结点B的孩子:E,F结点I的双亲:D结点L的双亲:E结点B,C,D为兄弟结点K,L为兄弟树的度:3结点A的层次:1结点M的层次:4树的深度:4结点F,G为堂兄弟结点A是结点F,G的祖先96.2二叉树v 5、二叉树在树结构的应用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因为对二叉树的很多操作算法简洁,而任何树都可以与二叉树互相转换,这样就解决了树的存储结构及其运算中存在的冗杂性。106.2.1二叉树的定义v定义:二叉树是由n(n=0)个结点的有限集合构成,此集合或者为空集,或者由一个根结点及两棵互不相交的左右子树组成,并且左右子树都是二叉树。v这也是一个递归定义。二叉树可以是空集合,根可以有空的左子树或空的右子树。11v二叉树结点的子树要区分左子树和右子树。图6.8列出二叉树的5种基本形态,图6.8(C)和图6.8〔d〕是不同的两棵二叉树。(a)空二叉树AABABACB(b)根和 6、空的左右子树(c)根和左子树(d)根和右子树(e)根和左右子树图6.8二叉树的5种形式126.2.2二叉树的性质v二叉树具有以下重要性质:v性质1:在二叉树的第i层上至多有2i-1个结点(i=1)。v采纳归纳法证明此性质。v当i=1

数据结构实验二叉树

实验六:二叉树及其应用 一、实验目的 树是数据结构中应用极为广泛的非线性结构,本单元的实验达到熟悉二叉树的存储结构的特性,以及如何应用树结构解决具体问题。 二、问题描述 首先,掌握二叉树的各种存储结构和熟悉对二叉树的基本操作。其次,以二叉树表示算术表达式的基础上,设计一个十进制的四则运算的计算器。 如算术表达式:a+b*(c-d)-e/f 三、实验要求 如果利用完全二叉树的性质和二叉链表结构建立一棵二叉树,分别计算统计叶子结点的个数。求二叉树的深度。十进制的四则运算的计算器可以接收用户来自键盘的输入。由输入的表达式字符串动态生成算术表达式所对应的二叉树。自动完成求值运算和输出结果。四、实验环境 PC微机 DOS操作系统或Windows 操作系统 Turbo C 程序集成环境或Visual C++ 程序集成环境 五、实验步骤 1、根据二叉树的各种存储结构建立二叉树; 2、设计求叶子结点个数算法和树的深度算法; 3、根据表达式建立相应的二叉树,生成表达式树的模块; 4、根据表达式树,求出表达式值,生成求值模块; 5、程序运行效果,测试数据分析算法。

六、测试数据 1、输入数据:2.2*(3.1+1.20)-7.5/3 正确结果:6.96 2、输入数据:(1+2)*3+(5+6*7); 正确输出:56 七、表达式求值 由于表达式求值算法较为复杂,所以单独列出来加以分析: 1、主要思路:由于操作数是任意的实数,所以必须将原始的中缀表达式中的操作数、操作符以及括号分解出来,并以字符串的形式保存;然后再将其转换为后缀表达式的顺序,后缀表达式可以很容易地利用堆栈计算出表达式的值。 例如有如下的中缀表达式: a+b-c 转换成后缀表达式为: ab+c- 然后分别按从左到右放入栈中,如果碰到操作符就从栈中弹出两个操作数进行运算,最后再将运算结果放入栈中,依次进行直到表达式结束。如上述的后缀表达式先将a 和b 放入栈中,然后碰到操作符“+”,则从栈中弹出a 和b 进行a+b 的运算,并将其结果d(假设为d)放入栈中,然后再将c 放入栈中,最后是操作符“-”,所以再弹出d和c 进行d-c 运算,并将其结果再次放入栈中,此时表达式结束,则栈中的元素值就是该表达式最后的运算结果。当然将原始的中缀表达式转换为后缀表达式比较关键,要同时考虑操作符的优先级以及对有括号的情况下的处理,相关内容会在算法具体实现中详细讨论。 2、求值过程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二叉树的遍历报告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 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老师

一、课程设计目的 培养学生用学到的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实际工作所需要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以科学理论和工程上能力的技术,规范地开发大型、复杂、高质量的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具有关键性作用;通过课程设计的实践,学生可以在程序设计方法、上机操作等基本技能和科学作风方面受到比较系统和严格的训练。 二、课程设计要求 1)学生必须仔细阅读《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方案,认真主动完成课程设计的要求。有问题及时主动通过各种方式与教师联系沟通。 2)学生要发挥自主学习能力,充分利用时间,安排好课程设计的时间计划,并在课程设计过程中不断检测自己的计划完成情况,及时向教师汇报。 3)课程设计按照教学计划需要一周时间完成,一周中每天至少要上两小时的上机来调试C或C++语言设计的程序,总共至少要上机调试程序10小时。属教师安排上机时间学生不得缺席。 三、课程设计内容 二叉树的中序、前序、后序的递归、非递归遍历算法,层次序的非递归遍历算法的实现,应包含建树的实现。 四、课程设计原理

1. 设计思想 以广义表格式输入一个二叉树,将其接收至一维数组中,利用栈结构建立二叉链表树;通过先、中、后访问根结点递归算法遍历二叉树;利用栈结构依次将结点入栈、出栈实现二叉树的非递归遍历算法;利用队列的入队、出队操作实现二叉树的层次遍历。 例如:a(c(,d),f(g,))建立如下图所示二叉树。 2. 数据结构 typedef BTREENODEPTR elemtype; 1)队列数据类型定义 typedef struct{ elemtype *elem; int front,rear; int size; }SqQueue; 2)栈数据类型定义 typedef struct stack_tag{ elemtype *elem; int top; int size; }SQSTACK; 3)二叉树数据类型定义 typedef struct btreenode{ char data; struct btreenode *lchild,*rchild; }BTREENODE,*BTREENODEPTR,*BTREE;

数据结构c语言课设-二叉树排序

题目:二叉排序树的实现 1 内容和要求 1)编程实现二叉排序树,包括生成、插入,删除; 2)对二叉排序树进展先根、中根、和后根非递归遍历; 3)每次对树的修改操作和遍历操作的显示结果都需要在屏幕上用树的形状表示出来。4)分别用二叉排序树和数组去存储一个班(50 人以上)的成员信息(至少包括学号、姓名、成绩3 项),比照查找效率,并说明在什么情况下二叉排序树效率高,为什么? 2 解决方案和关键代码 2.1 解决方案: 先实现二叉排序树的生成、插入、删除,编写DisplayBST函数把遍历结果用树的形状表示出来。 前中后根遍历需要用到栈的数据构造,分模块编写栈与遍历代码。 要求比照二叉排序树和数组的查找效率,首先建立一个数组存储一个班的成员信息,分别用二叉树和数组查找,利用clock〔〕函数记录查找时间来比照查找效率。 2.2关键代码 树的根本构造定义及根本函数 typedef struct { KeyType key; } ElemType; typedef struct BiTNode//定义链表 { ElemType data; struct BiTNode *lchild, *rchild; }BiTNode, *BiTree, *SElemType; //销毁树 int DestroyBiTree(BiTree &T) { if (T != NULL) free(T);

return 0; } //清空树 int ClearBiTree(BiTree &T) { if (T != NULL) { T->lchild = NULL; T->rchild = NULL; T = NULL; } return 0; } //查找关键字,指针p返回 int SearchBST(BiTree T, KeyType key, BiTree f, BiTree &p) { if (!T) { p = f; return FALSE; } else if EQ(key, T->data.key) { p = T; return TRUE; } else if LT(key, T->data.key) return SearchBST(T->lchild, key, T, p); else return SearchBST(T->rchild, key, T, p); } 二叉树的生成、插入,删除 生成 void CreateBST(BiTree &BT, BiTree p) { int i; ElemType k; printf("请输入元素值以创立排序二叉树:\n"); scanf_s("%d", &k.key); for (i = 0; k.key != NULL; i++) { //判断是否重复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