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泄漏检测与修复项目

江苏省“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项目

评估技术指南(试行)

一、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对省内化工园(集中)区化工企业、石化企业等实施“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项目的评估。

二、评估依据

∙GB 31570 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31571 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31572 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HJ 733-2014泄漏和敞开液面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检测技术导则

∙DB32-3151-2016 江苏省化学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

∙《关于印发<石化行业VOCs 污染源排查工作指南>及<石化企业泄漏检测与修复工作指南>的通知》(环

办〔2015〕104 号)

∙《江苏省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实施技术指南》(苏环办〔2015〕157号)

∙《江苏省化学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技术指南》(苏环办〔2016〕95号)

三、评估流程

企业“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项目的评估应依照以下流程开展(图1)。

图1 LDAR项目评估流程

四、评估范围和内容

从以下三部分对LDAR实施情况进行评估:①LDAR

建档情况;②LDAR检测与维修情况;③LDAR运行与管理情况。

(一)LDAR项目建档评估

1、实施范围完整性

采用资料分析与装置现场勘查相结合的方式,评估企业是否按照《江苏省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实施技术指南》和《石化企业泄漏检测与修复工作指南》的要求进行LDAR 项目的建立,包括并不限于如下内容:

(1)在厂区平面布置图上标注进行LDAR工作的主体工程与公辅环保工程;并分别列表说明其基本建设内容,包括(生产车间、生产装置、主要生产单元、产品名称、生产连续性等)。

(2)列表给出进行LDAR工作的主体工程和公辅环保工程的主要设备,包括所属单元、设备名称、设备位号、工艺条件、内部物料、楼层位置等。

(3)评估是否按照技术指南要求,通过装置适合性分析和设备适合性分析明确纳入LDAR实施范围的建设内容、确定检测对象,包括申请豁免检测但需建档(记录申报)设备、不可达设备。

在上述评估的基础上,抽取装置所有工艺流程图(PFD)和5%~10%的管道仪表图(P&ID)进行分析,评估装置LDAR实施范围是否存在LDAR实施范围的漏判、误判。结合装置现场勘察,评估LDAR项目实施范围内工艺设备、管

线是否完整、准确、合规的纳入实施范围。

2、组件标识和描述规范性

采用资料分析与装置现场勘察相结合的方式,评估组件标识与描述是否规范,包括但不限于:组件拍照或挂牌、组件扩展、描述信息述(密封点位置描述、密封点类型、密封点介质状态、密封点尺寸、是否不可达点、不可达点原因)。

(二)检测与维修情况评估

1、仪器校准和示值漂移数据

分析检测仪器的仪器校准、示值漂移数据,评估检测信息记录是否完整,仪器校准和现场检测操作是否合规。

2、检测数据有效性

检测仪器具有自动记录检测数据功能。

综合分析仪器检测开始时间(年/月/日/时/分/秒)、检测结束时间(年/月/日/时/分/秒)、检测仪器名称及代号、检测人员,评估检测最小停留时间及检测时间是否合规。

3、检测数据准确性

根据装置密封点数量,原则上抽取3%~10%的密封点进行现场检测。现场抽测密封点比例要求见表1,抽测结果合格认定可参考表2。

表1 LDAR现场抽测密封点数要求

表2 LDAR项目现场抽测结果合格认定参考表

抽测密封点的选取要求:①满足“装置、组件类型、物料相态全覆盖”的前提下,随机抽取检测密封点;②对使用挥发性有机物高含量物料装置或区域中的泵、压缩机、PRVs 等易泄漏密封点进行重点抽测;③结合检测数据评估,对可疑密封点进行抽测。

4、维修与延迟维修合规性

分析泄漏点首次尝试维修时间、实质性维修时间、延迟维修情况,评估维修时间与延迟维修清单管理是否合规。

(三)LDAR运行与管理评估

1、组件信息管理和维护

分析装置基础信息、组件基础信息、检测信息、维修信息,评估组件信息记录的完整性和合理性。

2、LDAR管理系统平台

查看企业LDAR管理系统平台及其运行情况,评估其是否存在LDAR密封点基础信息与检测、维修信息不匹配,法规设置有误,排放量计算方法及参数设置不合规等现象。企业(或园区)LDAR管理系统平台及其运行情况包括但不限于:

①LDAR信息的存储管理。可进行信息查看:密封点基础信息、校准信息、检测信息、泄漏信息、维修信息等。

②LDAR现场管理。可进行检测任务分配、组件信息下载上传、校准管理、暂时移除管理、检测路径管理、检测仪器对接功能等。

③系统LDAR相关报表。季度报表、年度报表,排放量计算报表,年度对比报表等。

④工具栏管理。检测计划设置,质控管理(随机生成抽检

密封点清单)等。

五、评估报告

评估人员依据评估结果,编制评估报告,评估报告内容包括技术评估依据、评估过程、评估范围、评估内容,并给出评估结论,存在问题及建议。

六、核查评估结论

核查评估结论可依据核查综合评分表判定(见附表),结论包括“合格”和“不合格”。LDAR项目综合评分表满分为100分,大于等于80分为“合格”,小于80分为“不合格”。

评估不合格的企业应根据核查评估结论,限期实施整改,并重新组织核查评估。核查评分低于60分的企业,应重新建设LDAR项目,为其提供服务的第三方治理单位将被加入黑名单予以公示,禁止其在省内开展相关业务。

核查综合评分表应由核实评审小组签名确认。

附表:LDAR项目核查综合评分表

核查人员签名:

日期:年月日

江苏省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实施技术指南

附件1 江苏省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实施技术指南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深入推进我省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工作,有效控制挥发性有机物的无组织排放,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技术指南。 1 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石油炼制工业、石油化学工业企业、及其他涉及挥发性有机物物料生产、使用、运输或存储,化工装置或设备密封点数量不小于5000 点的各类企业 VOCs 无组织排放控制和环境监督管理,亦适用于相关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保护设计中相关的环境保护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GB 31570-2015 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31571-2015 石油化学工也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 8170 数据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HJ 733 泄漏和敞开液面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检测技术导则 3 术语和定义 3.1 石油化学工业 以石油馏分、天然气等为原料,生产有机化学品、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的工业。 3.2 石油炼制工业 以原油、重油等为原料,生产汽油馏分、柴油馏分、燃料油、润滑油、石油蜡、石油沥青和石油化工原料等的工业。 3.3 挥发性有机物(VOCs) 满足以下任一条件的有机化合物:(1)在太阳光紫外线存在下,可与氮氧化物发生反应产生光化学氧化物;(2)20℃下蒸汽压大于10Pa;(3)标准大气压下(101.3kPa)下沸点不高于260℃。

3.4有机毒性大气污染物(OHAPs) 已知或疑似引起癌症或其他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如生殖影响和生理缺陷及严重恶化环境的有机空气污染物,参见附录 A。 3.5 轻液体 在工艺条件下呈液态,且蒸气压大于0.3 kPa(20℃时)的VOCs组分质量分数之和不低于20%的物料。 3.6 重液体 除气体和轻液体以外的含VOCs物料。 3.7 密封点 采用密封措施,阻止设备流体从相邻结合面间或开口处向外泄漏的点位。 3.8 泄漏排放源 原料中间体存放区、生产车间、输送管道、生产装置、中间罐、灌装线、危险废物暂存库、产品等存储库、污水池、废气处理设施、投料口、采样口以及任何易产生挥发性气体泄漏的场所和所有挥发性气体排放源;以及阀门、法兰及其他管道连接设备、泵、压缩机及压缩机密封系统放气管、卸压装置、开口阀门、搅拌器密封口、通道门密封等易产生挥发性有机物泄漏的设备的泄漏排放。 3.9 设备泄漏 设备泄漏是指因各类泄漏排放源密封失效或密闭性差,致使内部物料逸散至大气中,造成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的现象。设备泄漏需通过感官检查或仪器检测发现和判断。 3.10 泄漏控制浓度 指在相关排放标准或法规中规定的,在泄漏排放源表面测得的VOCs 浓度值,表示有VOCs泄漏存在,需采取措施进行控制。它是一个基于经校准气体校准的仪器的测定读数。 3.11 泄漏检测与修复 泄漏检测与修复是指对工业生产全过程挥发性有机物物料逸散、泄漏进行控制的系统工程。该技术采用固定或移动检测仪器,定量检测易产生挥发性气体泄漏的场所和所有挥发性气体排放源,从而控制VOCs逸散、

石化企业泄漏检测与修复工作指南

石化企业泄漏检测与修复工作指南 据不完全统计,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发生的石油泄漏事故数量巨大,其中不乏石化企业以及石油勘探开发公司引发的事故。尽管石油泄漏事件通常会持续几个月甚至几年,但是它们对本地环境及其居民的影响可能会一直持续数十年,甚至是永久的。 因此,检测和修复石油泄漏问题现已成为石化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将详细讨论如何检测和修复石油泄漏,以保护本地环境和其居民的健康。 首先,为了检测石油泄漏,石化企业应采用多种检测手段。如特定气体检测,该检测方法可用于检测主要的污染气体,如苯、氯仿、甲苯和二甲苯;地质勘探方法,即采用空气或地表深层采样,以确定污染源的位置;石化废气处理方法,即采用气流测量、烟雾探测和噪声扫描等方法,以确定环境污染源的位置;以及特定化学检测,该检测方法可以通过空气、地下水和土壤污染物的检测,确定污染物的类型和浓度。此外,污染源的检测还可以采用安装或移动的检测技术,如烟雾、气体和温度检测仪,以获取更准确和更全面的污染检测信息。 其次,开展石化泄漏修复工作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如地表和地下的污染源需采取进行清理,以防污染物进一步扩散;处理有毒污染物时应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如回收、处理和降解,从而减少污染的影响;调查污染源的范围,以确定污染的影响程度以及清理污染的范围;建立应急处置机制,严格执行安全控制措施,以防止污染扩散;采取有效的减排措施,限制石油产量、排放和处理,以免发生泄漏事故。

综上所述,检测和修复石油泄漏问题是石化企业的重要工作,需要石化企业采取多种检测和修复措施来保护本地环境和其居民的健康。石化企业需高度重视建立环境保护机制,组织检测和修复石油泄漏,落实减排措施,并加强对检测和修复工作的管理,以保障地区环境安全及质量。

SC-EM-SOP-014 泄漏检测与修复管理制度

标题Title 泄漏检测与修复管理制度 Leak detection and repair management system 章节Section 环境保护管理标准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anagement standards 文件编号Document NO. SC-EM-SOP-014-01 颁发部门 Issued Dept. 安环社责部Health,Safety,Environment 生效日期DateEffective 年月日 版本Version 01 复印件号Copy NO. 复评日期DateRe-evaluation 年月日 页码Page Page 1 of 15 注:除非以上空白处以受控文件章注明,否则此件为非控制件。 Note: Not a controlled copy unless the above space is filled with seal of controlled document. 文件审批 职责Responsibility 部门 Dept. 姓名 Name 签名: Signature: 日期: Date: 起草人: Prepared by 安环社责部邵磊 审阅: Reviewed by 安环社责部陈枫 安环社责部审阅: Reviewed by HSE 安环社责部总监姚敏 批准: Approved by 顾爱宏 文件分发 部门份数部门份数部门份数企管部 1 安环部 1 / /商务部 1 财务部 1 / / 生产部 1 质量部 1 / / 工程部 1 研发部 1 / / 物管部 1 XXX车间 1 / /

泄漏检测与修复管理制度

泄漏检测与修复管理制度 1. 背景介绍 泄漏问题在各行各业都存在潜在风险,可能导致环境污染、人身伤 害以及财产损失。为了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建立一套 完善的泄漏检测与修复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2. 泄漏检测流程 2.1 泄漏检测设备购置与维护 为了准确检测泄漏情况,企业应购置高质量的泄漏检测设备,并进 行定期维护和校准,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2 泄漏检测方案制定 针对不同的泄漏风险点,企业应制定相应的泄漏检测方案。方案需 包括检测频率、检测方法、检测人员及责任等内容,以确保泄漏问题 能够及时被发现和解决。 2.3 泄漏检测实施 根据泄漏检测方案,企业应按照预定的频率和方法进行泄漏检测工作。检测人员需接受相应的培训,熟悉检测操作流程和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检测过程的安全可靠。 2.4 泄漏检测记录

每次泄漏检测都应有详细的记录,包括检测时间、地点、方法、结 果等内容。这些记录可以作为泄漏问题溯源和责任追究的依据。 3. 泄漏修复流程 3.1 泄漏报告与通知 一旦发现泄漏情况,相关人员应立即向上级报告,并通知相关部门 和人员,确保泄漏情况及时得到处理。 3.2 风险评估与控制 发生泄漏后,企业应立即进行风险评估,确定泄漏对环境、人员和 财产的影响程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风险控制,防止进一步扩大 泄漏范围和影响。 3.3 泄漏修复工作 泄漏修复工作包括紧急抢修和长期修复两个阶段。紧急抢修阶段需 迅速止血、封堵泄漏源,并进行现场清除和处理。长期修复阶段则需 进行彻底的泄漏源修复和环境恢复工作。 3.4 泄漏修复记录 对于每次泄漏修复工作,都应有详细的记录,包括修复时间、方法、效果等内容。这些记录不仅可供后期查证和总结经验教训,也可用于 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交流。 4. 泄漏检测与修复管理制度的评估与改进

江苏省泄漏检测与修复项目

江苏省“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项目 评估技术指南(试行) 一、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对省内化工园(集中)区化工企业、石化企业等实施“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项目的评估。 二、评估依据 ∙GB 31570 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31571 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31572 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HJ 733-2014泄漏和敞开液面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检测技术导则 ∙DB32-3151-2016 江苏省化学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 ∙《关于印发<石化行业VOCs 污染源排查工作指南>及<石化企业泄漏检测与修复工作指南>的通知》(环 办〔2015〕104 号) ∙《江苏省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实施技术指南》(苏环办〔2015〕157号) ∙《江苏省化学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技术指南》(苏环办〔2016〕95号)

三、评估流程 企业“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项目的评估应依照以下流程开展(图1)。 图1 LDAR项目评估流程 四、评估范围和内容 从以下三部分对LDAR实施情况进行评估:①LDAR

建档情况;②LDAR检测与维修情况;③LDAR运行与管理情况。 (一)LDAR项目建档评估 1、实施范围完整性 采用资料分析与装置现场勘查相结合的方式,评估企业是否按照《江苏省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实施技术指南》和《石化企业泄漏检测与修复工作指南》的要求进行LDAR 项目的建立,包括并不限于如下内容: (1)在厂区平面布置图上标注进行LDAR工作的主体工程与公辅环保工程;并分别列表说明其基本建设内容,包括(生产车间、生产装置、主要生产单元、产品名称、生产连续性等)。 (2)列表给出进行LDAR工作的主体工程和公辅环保工程的主要设备,包括所属单元、设备名称、设备位号、工艺条件、内部物料、楼层位置等。 (3)评估是否按照技术指南要求,通过装置适合性分析和设备适合性分析明确纳入LDAR实施范围的建设内容、确定检测对象,包括申请豁免检测但需建档(记录申报)设备、不可达设备。 在上述评估的基础上,抽取装置所有工艺流程图(PFD)和5%~10%的管道仪表图(P&ID)进行分析,评估装置LDAR实施范围是否存在LDAR实施范围的漏判、误判。结合装置现场勘察,评估LDAR项目实施范围内工艺设备、管

化工生产装置泄漏检测与修复技术指南

化工生产装置泄漏检测与修复技术指南 随着化工产业的迅猛发展,化工生产装置泄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泄漏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和安全风险,还会导致生产损失和资源浪费。因此,对于化工生产装置泄漏进行及时准确的检测与修复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化工生产装置泄漏检测与修复的技术指南,以帮助化工企业提高运行效率、降低风险,并保护环境。 一、泄漏检测技术 1. 热成像技术 热成像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实时、无损的泄漏检测方法,它基于物体在不同温度下的辐射能量差异,通过红外热像仪捕捉泄漏源周围的温度变化,进而确定泄漏位置。该技术对于检测到较高温度差异的泄漏源特别敏感,且检测速度快、精度高,被广泛应用于化工装置的泄漏检测中。 2. 气体检测仪器 气体检测仪器可以用于检测泄漏源周围的气体浓度变化。常用的气体检测仪器包括气体检测探头、气体分析仪和气体检测系统。通过设置合适的气体指标和阈值,可以实时监测泄漏源附近的气体浓度,从而快速发现泄漏并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 3. 声音检测技术

声音检测技术可以通过捕捉泄漏源周围的声音频谱变化来识别泄漏 位置。当气体或液体从管道或阀门泄漏时,会发出特定频率的声音。 利用专业的声音检测设备,可以识别出这些频率特征,从而定位泄漏源。声音检测技术操作简便,适用于小型泄漏的检测,但对于大规模 泄漏往往不够敏感。 二、泄漏修复技术 1. 密封修复 当发现泄漏源后,首选的修复方法是通过密封来阻止泄漏。具体操 作包括清洁泄漏部位,去除锈蚀、杂质等污染物,使用耐化学腐蚀的 密封材料进行封堵。选择合适的密封材料是关键,需考虑其化学性质、耐压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等因素。 2. 更换损坏部件 如果泄漏源是由于设备的损坏或老化造成的,必要时需要更换损坏 的部件。在更换过程中,应确保新部件的质量和性能能够满足操作要求,并进行合适的预防措施,避免再次出现泄漏。 3. 强化设备维护 定期检查和维护化工生产装置是预防泄漏的有效手段。包括对设备 进行清洗、涂层更新、防腐处理等,及时修复和更换老化部件,确保 装置的完好性和稳定性。 4. 应急响应措施

泄漏检测与修复制度管控方案

泄漏检测与修复制度管控方案 一、目的 为了加强有机化工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降低企业排放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提升工业绿色发展水平,加强对本公司VOCs管理进行管控,特制定本规定。 二、适用范围 本规定对VOCs无组织排放的排查管控提供了排查流程和奖惩管理依据,适用于**公司及全资、控股子公司VOCs无组织排放管控管理。 三、定义 (一)VOCs 是指常温下饱和蒸汽压大于70 Pa、常压下沸点在260℃以下的有机化合物,或在20℃条件下,蒸汽压大于或者等于10 Pa 且具有挥发性的全部有机化合物。 (二)无组织排放 大气污染物不经排气筒的无规则排放。 (三)泄漏检测与修复 泄漏检测与修复是指对工业生产全过程物料泄漏进行控制 的系统工程。该技术采用固定或移动检测仪器,定量或定性检测生产装置中阀门等易产生VOCs泄漏的密封点,并修复超过一定浓度的泄漏点,从而控制物料泄漏损失,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简称LDAR。 (四)FID 火焰离子化检测仪,是一种高灵敏度通用型检测器,几乎对

所有的有机物都有响应,而对无机物、惰性气体或火焰中不解离的物质等无响应或响应很小。 (五)泄漏密封点 净检测值超过泄漏控制浓度的密封点,简称泄漏点。 (六)严重泄漏密封点 按照净检测值达到或超过10000μmol/mol的泄漏点,简称严重泄漏点。 四、职责HSE管理部 1、负责制定、修订公司《泄漏检测与修复制度管控方案》,并监督执行; 2、负责制定公司VOCs无组织排放指标,并监督执行; 3、组织VOCs环保专项检查,通报并督促问题整改; 4、参与对影响空气质量的环境污染事件进行调查并督促整改; 5、负责VOCs排查管控过程中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6、参与审核VOCs治理的环保技术项目; 7、根据法律法规、标准的更新情况,识别公司VOCs排放方面的合规性风险,并及时向上级领导反馈意见和建议; 8、与政府环保主管部门对接有关VOCs监管方面的工作。 (二)生产部 1、参与审核VOCs治理的环保技术项目; 2、负责制定VOCs无组织异常排放情况下的生产调度措施,并组织处理; 3、负责协调各装置通过工艺调整减少VOCs无组织排放。

“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项目评估技术规范

泄漏检测与修复 (LDAR ) ”项目评估 技术规范 、八―.

刖言...............................................................................II 1. 适用范围 (1) 2. 评估依据 (1) 3. 工作流程 (1) 4. 评估内容 (2) 4.1 LDAR项目建立 (2) 4.2检测与维修情况 (2) 4.3 LDAR运行与管理情况 (2) 5. 评估报告 (3) 附录A LDAR项目评估报告大纲 (4)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加强1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简称VOCs)污染排放控制,改善区域大气环境质量,制定本规范。 本技术规范规定了1辖区内企业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 )”项目评估的适用范围、评 估依据、工作流程、审核内容及评估报告等要求。

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 ) ”项目评估技术规范 1.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1辖区内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国民经济行业代码: 2511 )、有机化 学原料制造(国民经济行业代码: 2614)、化学药品原药制造(国民经济行业代码: 2710)、 合成材料(国民经济行业代码: 2650)、初级形态的塑料及合成树脂制造(国民经济行业代 码:2651)、合成橡胶制造(国民经济行业代码: 2652)、合成纤维单(聚合)体制造(国民 经济行业代码:2653)企业 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 ) ”项目的评估。 2. 评估依据 GB 31570 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31571 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31572 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HJ 733 泄漏和敞开液面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检测技术导则 《石化行业泄漏检测与修复工作指南》 《1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 ) ”实施技术规范》 3. 工作流程 企业 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 ) ”项目的评估应依照以下流程(图 1)开展。 斛收亲 :整性评怙 澡移评依 鳖翔賀百翘性 评诂 音規空讦诂 挤 凹完善

江苏省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实施技术指南分解

江苏省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实施技术指南分解附件1 江苏省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实施技术指南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告》(国发〔2021〕37号),深入细致大力推进我省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环境治理工作,有效率掌控挥发性有机物的并无 非政府排放量,融合本省实际,制订本技术指南。 1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于石油天然橡胶工业、石油化学工业企业、及其他牵涉挥发性有机物物 料生产、采用、运输或存储,化工装置或设备密封点数量不大于5000点的各类企业vocs 无非政府排放量掌控和环境监督管理,亦适用于于有关新建、扩建、改建项目的环境影响 评价和环境保护设计中有关的环境保护建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gb31570-2021石油天然橡胶工业污染物排放量标准gb31571-2021石油化学工也污染 物排放量标准gb/t8170数据求和规则与音速数值的则表示和认定hj733外泄和袒露液面 排放量的挥发性有机物检测技术导则3术语和定义3.1石油化学工业 以石油馏分、天然气等为原料,生产有机化学品、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 的工业。 3.2石油天然橡胶工业 以原油、重油等为原料,生产汽油馏分、柴油馏分、燃料油、润滑油、石油蜡、石油 沥青和石油化工原料等的工业。 3.3挥发性有机物(vocs) 满足以下任一条件的有机化合物:(1)在太阳光紫外线存在下,可与氮氧化物发生 反应产生光化学氧化物;(2)20℃下蒸汽压大于10pa;(3)标准大气压下(101.3kpa)下沸点不高于260℃。 1 3.4有机毒性大气污染物(ohaps) 未知或疑为引发癌症或其他严重影响身体健康,例如生殖影响和生理瑕疵及轻微转差 环境的有机空气污染物,参看第三章a。 3.5轻液体

地下供水管网泄漏检测与处理

地下供水管网泄漏检测与处理 地下供水管网是城市供水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其功能是将水从水厂输送到各个 居民区以及商业区和工业区。由于管网埋藏在地下,长期使用和外部环境的影响,管道泄 漏问题一直是水务行业面临的挑战。泄漏不仅会导致水资源的浪费,也会造成供水系统的 故障和降低供水质量。地下供水管网泄漏检测和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1. 定期巡查 定期巡查是最基本的管网泄漏检测方法。通过巡查工作人员在地面上观察管道周围是 否有渗漏的迹象,如水渗出、土壤潮湿等,从而及时发现管道泄漏的问题。巡查频率应该 根据管网的规模和地理位置来做出合理的安排,以保证管网的安全运行。 2. 声音探测 声音探测是一种通过专业设备听取管道内部的水流声音来判断管道是否泄漏的方法。 当管道泄漏时,水流声音会在泄漏点附近产生异常变化,通过设备可以准确地定位泄漏点。这种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发现管道泄漏,对于地下管网的检测非常有用。 3. 火焰探测 火焰探测是利用火焰感知器检测管道泄漏的方法。当管道泄漏时,泄漏的气体会与空 气形成可燃气体,当这些可燃气体接触到火焰时就会发生燃烧。安装火焰感知器可以用来 监测管道泄漏,并及时报警。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只适用于气体泄漏的情况。 以上几种方法可以结合使用,以提高泄漏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在具体应用之时,还 需根据当地的资源和技术条件选择最适合的方法。 二、地下供水管网泄漏处理的方法 一旦地下供水管网发生泄漏,就需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以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以下是地下供水管网泄漏处理的一些常用方法: 1. 紧急封堵 对于小规模的管道泄漏,可以使用紧急封堵方法进行处理。封堵材料通常使用特制的 快干水泥或聚合物材料,可以将泄漏点暂时封堵起来,以停止泄漏。这种方法能够在短时 间内迅速控制泄漏,防止损失进一步扩大。 2. 更换管道

给排水工程中的管道泄漏监测与修复

给排水工程中的管道泄漏监测与修复在给排水工程中,管道泄漏是一个常见且严重的问题。它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还对环境和周围设施造成损害。为了及时监测和修复管道泄漏,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技术手段。 一、监测管道泄漏 1. 压力监测 通过安装压力传感器和数据采集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管道的压力变化。当管道泄漏时,泄漏点附近的压力会有明显的变化,通过监测这些变化可以及时发现泄漏点的位置。 2. 流量监测 安装流量计或涡街流量计等设备,可以监测管道内的水流量。当泄漏发生时,流量会异常增加,通过监测流量的变化可以快速定位泄漏点。 3. 声音监测 利用声音传感器可以监测管道泄漏时产生的声音。由于泄漏会形成喷射和冲击声,通过对不同位置声音的分析,可以迅速确定泄漏点的位置。 4. 温度监测

泄漏会导致管道周围环境温度的变化,通过安装温度传感器,可以监测管道表面的温度变化。当出现异常的温度变化时,可以推断出管道泄漏的可能性。 二、修复管道泄漏 1. 快速定位泄漏点 根据监测到的数据和分析结果,确定泄漏点的位置是修复的关键。可以通过地下管道示踪技术、红外热像仪等手段来帮助定位。 2. 切换备用管道 在修复管道泄漏的过程中,可以将供水或排水系统切换到备用管道上,确保用户的正常用水和排水需求。 3. 修复或更换受损部位 根据泄漏点的情况,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可以使用环氧树脂、聚合物胶水等材料对泄漏处进行封堵。如果泄漏点严重破损,需要进行管道的更换和焊接。 4. 加强管道维护 管道的定期检查和维护至关重要,可以利用机器人巡检系统、无损检测技术等手段对管道进行全面检查,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并进行修复。 三、预防管道泄漏 1. 材料选择

石化行业泄漏检测与修复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石化行业泄漏检测与修复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近年来,随着石化行业的发展,管道泄漏、过热、爆炸等事故也逐渐增多。可以作为当前行业病害的泄漏状况正在持续威胁着石油化工的高安全要求,以及相关工人的人身安全。为此,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石化行业泄漏检测与修复评估指标体系,以保障行业环境安全和技术稳定性,变得尤为重要。 石化行业泄漏检测与修复评估指标体系主要通过对行业锅炉、管道等部位的检查、定期维护和维修等方式,来持续诊断行业中可能存在的泄漏源和缺陷,同时发现可能会影响生产过程的隐患,避免事故发生。 传统的泄漏检测方式要求人员每次到现场参观。这种方式占用时间,繁琐,效率低,而且还具有一定的安全风险。目前,有一些新技术可以更好地完成泄漏检测的任务,这些技术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安全风险。 石化行业泄漏检测技术主要分为三大类:一是集成测试模式,如泄漏阀检测、脉冲测试、形变检测、金属检测等;二是无损检测技术,包括激光检测、声发射检测、激光测距计测量检测、热波图检测等;三是检测仪检测,主要包括气密性测试仪,空气密性测试仪,振动测试仪,质量测试仪等。 石化行业泄漏检测和修复评估指标体系主要基于上述检测技术,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估标准,以确定管道和锅炉的工作性能水平,以确保行业安全可持续发展。

石化行业泄漏检测和修复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不仅可以提高行业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而且可以提高行业整体的生产效率,减少生产成本,从而更好地保护安全生产的现状,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石化行业泄漏检测和修复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应用,需要结合行业特点,做出合理的调整和改进安排。无论从技术层面还是从工程实施层面,要重视建立一套匹配行业特点的评估指标体系,使其更好地适应石化行业的发展。 石化行业泄漏检测和修复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应用,除了要通过完整的检查、原子照片及热成像技术来发现可能存在的泄漏源外,还应该加强对安全技术的指导,注重技术学习,加强行业安全意识。同时,还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技术、设备和保养管理体系,做到从技术层面防范及控制风险,从而确保石化行业的安全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石化行业泄漏检测与修复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应用,是保护人身财产安全,确保行业安全发展的重要举措,必须加强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结合行业特点,继续提高技术水平,保护安全生产环境,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

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管理规程

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管理规程 一、目的 为贯彻贯彻江苏省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实行技术指南,进一步推动公司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工作,有效控制挥发性有机物的无组织排放,结合本公司实际,特制定本规程。 二、合用范围 合用于××××公司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管理的全过程。 三、责任 1.EHS部:负责联系第三方检测单位记录本公司监测点位数量并进行挥发性有机物泄漏 检测与修复(LDAR)。 2.各车间:负责配合第三方检测公司对各车间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 工作。 四、术语 1.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参与大气光化学反映的有机化合 物,或者根据有关规定拟定的有机化合物。在表征VOCs 总体排放情况时,根据行业特性和环境管理规定,可采用总挥发性有机物(以TVOC 表达)、非甲烷总烃(以NMHC 表达)作为污染物控制项目。 2.无组织排放fugitive emission :大气污染物不通过排气筒的无规则排放,涉及开放式 作业场合逸散,以及通过缝隙、通风口、敞开门窗和类似开口(孔)的排放等。 3.泄漏检测与修复leak detection and repair:泄漏检测与修复是指对工业生产全过程挥发 性有机物物料逸散、泄漏进行控制的系统工程。该技术采用固定或移动检测仪器,定量检测易产生挥发性气体泄漏的场合和所有挥发性气体排放源,从而控制VOCs逸散、

泄漏排放,减少对环境导致的污染。简称LDAR。 4.VOCs物料VOCs-containing materials:本标准是指VOCs质量占比大于等于10%的物 料,以及有机聚合物材料。 5.密封点:采用密封措施,阻止设备流体从相邻结合面间或开口处向外泄漏的点位。 6.泄漏控制浓度:指在相关排放标准或法规中规定的,在泄漏排放源表面测得的VOCs 浓度值,表达有VOCs泄漏存在,需采用措施进行控制。它是一个基于经校准气体校准的仪器的测定读数。 五、工作程序 1.LDAR项目建立 1.1检测对象拟定 EHS部审核各车间的物料平衡表、工艺流程图、管道流程图、操作规程、装置平面布置图

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项目LDAR检测服务合同

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项目LDAR检测服务合同 委托方(甲方):AAAA公司 服务方(乙方): BBBB有限公司 1.总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法规,本着自愿、平等、诚实信用的原则,双方就LDAR项目技术服务事宜,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 2.服务内容及方式 2.1服务内容及要求: 按环保要求开展VOCs泄漏检测,负责建立甲方的LDAR项目排放清单,完成基础数据台账工作;负责甲方参与人员技术培训及技术指导等工作;生产装置的LDAR项目,形成相应的报告等并通过环保部门审查通过。 2.2服务方式: 制定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案,现场搭建LDAR数据库、挂牌标识、泄漏检测及修复后的复检、效果评估、编写工作总结报告等。 2.3 服务标准:按双方确认的《石化企业泄漏检测与修复工作指南》《泄漏和敞开液面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检测技术导则》等国家生态环境部现行征询意见稿(最新颁布的相关法规)及其他相关的标准执行。 3.服务期限、地点及进度安排 3.1服务期限: 3.2服务地点: 4.资料的提供

4.1甲方应向乙方提供生产装置LDAR项目的相关内容信息。 4.2乙方应向甲方提供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数据、报告。 5.验收时间、地点和方式 5.1甲方在乙方完成终稿后3天内,甲方得到乙方提交的工作总结报告作为验收项目成果。 5.2甲方验收后出具验收证明,作为验收结果的书面材料。 6.费用及支付 6.1本项目技术服务费为含6%增值税专用发票人民币:。其中不含税金额元,税额元。 6.2支付方式 乙方出具报告经当地环保部门验收合格并开具6%全额增值税发票后付合同总价款的50%,运行三个月无问题后付合同总价款的20%,剩余部份为质保金,项目验收完成1年后无息支付,乙方开具发票是甲方付款的前提条件,乙方若未按照合同约定时间开具全额增值税发票并交甲方,甲方有权拒绝支付合同货款,由此产生的一切责任由乙方承担。 6.3乙方账户 开户名:BBBB有限公司 开户银行: 银行地址: 帐号: 7.权利和义务 除本合同其他条款约定的权利、义务外,双方约定如下: 7.1 甲方对乙方的技术服务进行监督检查;

灵甸化工园区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治理系统方案设计和

灵甸化工园区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治理系统方案设计和施工一体化建设(含IT设备) (二次) 招 标 文 件 招标人:海门市临江新区治理委员会 招标代理机构:南通星宇工程项目治理 2017年 11月11日

招标文件目录 序号名称页次 1 前附表 2 2 招标公告 3 3 投标人须知 6 4 投标文件的编制 7 5 投标书 9 6 开标一览表 10 7 资格证明文件要求 11 8 技术要求 15 9 评标规那么 25 10 合同 29

前附表

1、招标公告(二次) 灵甸化工园区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治理系统方案设计和施工一体化建设(含IT设备)项目已经临江新区立项批准实施,资金已落实,现通过公布招标方式确信设计施工一体化单位,欢迎符合投标人资格要求、有提供效劳能力的单位参加投标。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标标的:灵甸化工园区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治理系统方案设计和施工一体化建设(含IT设备)。 二、标段划分:本工程共设一个标段。 三、投标文件编制要求:按投标文件编制规定(详见投标人须知)。 四、灵甸化工园区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治理系统建设期限为60日历天。最高限价万元 五、投标人资格要求:

(1)投标人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具有以下条件: 1.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 3.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 4.有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良好记录; 5.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前三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2)具有由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颁发的信息系统集成与效劳资质三级以上资质。 (3)本项目不同意联合体投标。 (4)投标人必需有园区LDAR综合治理平台项目实施的成功案例。 (5)许诺将新成立的园区的LDAR治理系统与园区已成立的大气质量自动监测及预警系统对接整合为一套综合系统(费用包括在本次报价内)。 六、本工程资格审查方式采纳资格后审,取消所有形式投标报名和集中踏勘现场环节。 七、获取本工程招标文件(含投标单位资格审查须知、工程量清单)、图纸、招标文件的澄清、修改、补充及招标操纵价等资料的具体内容到海门市基层权利阳光运行网临江新区()或海门市公共资源交易网镇级平台交易中下载,获取时刻由发布招标公告的同时开始,到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终止,请各投标人自行关注,不然,引发的后果由投标人自行承担。 八、投标人假设对招标文件有任何疑问,应于投标截止时刻3日前以无记名的方式向海门市临江新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提出【】,招标人予以解答,解答的内容报海门市临江新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备案后于投标截止时刻2日

LDAR项目实施方案

宿迁联盛亚克力有限企业LDAR泄露检测与修复项目实施方案

无锡创晨科技有限企业二〇一七年七月

目录 1项目由来 (3) 2编制根据 (3) 3企业基本情况简介 (4) 3.1企业简介 (4) 3.2企业环境保护手续推行情况 (4) 3.3企业公辅工程基本情况 (6) 3.4生产工艺流程........................................................................................................................... .. (7) 3.5原辅材料理化性质及毒性 (14) 4LDAR项目技术方案 (16) 4.1图纸审核 (16) 4.2泄漏辨认................................................................................................................................. .. (16) 4.3泄漏检测与修复点位预估...................................................................................................... . (17) 4.4设备编号 (18)

4.5泄漏检测................................................................................................................................. . (20) 4.5.1检测仪器..................................................................................................................... . (20) 4.5.2检测所需试剂......................................................................................................... .......... (25) 4.5.3检测频率.................................................................................................................. .......... (25) 4.5.4检测环节......................................................................................................................... (25) 4.6泄漏修复 (27) 4.7检测质量控制 (28) 5项目质量确保与控制............................................................................................................ . (30) 5.1LDAR质量管理体系................................................................................................... .... (30) 5.2数据统计..................................................................................................................... (31) 5.3软件平台 (33) 6LDAR项目申报 (35) 附件。。。。。。。。。。。。。。。。。。。。。。。。。。。。。。。。。。37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