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合集下载

纳西族新创文字研究综述

纳西族新创文字研究综述

纳西族新创文字研究综述马效义;朱麟【摘要】从文献综述的角度,对纳西族新创文字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概述,总结了纳西族新创文字自1957年创制至今历经半个世纪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并对纳西族新创文字已有研究成果分为两类,一是有关纳西族语言文字使用调查与研究成果;二是纳西拼音文字的相关文献研究.【期刊名称】《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09(027)005【总页数】6页(P97-102)【关键词】纳西族;新创文字;文献综述【作者】马效义;朱麟【作者单位】北京教育学院,北京,100120;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际传播学院,北京,10002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024.2\"57\"20世纪50年代,中央政府为贯彻实施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理论和政策,保障各民族享有平等的权利和自由,同时也为了满足少数民族的实际需求,根据“自择自愿”的原则,在大规模的语言调查的基础上,帮助10个民族创制了十几种拼音文字。

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又分别为土族和羌族创制了土文和羌文。

纳西族新创文字正是在此背景下于1957年得以创制并试行。

纳西族是中国的一个古老的民族,是古代羌人向南迁徙的一个支系。

纳西族历史上曾经被称作摩沙、摩挲、麽些、么些蛮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称纳西族。

我国的纳西族主要聚居于云南省丽江(原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维西、中甸及蒗县的永宁区、德钦、永胜、鹤庆、剑川、兰坪等县和四川省盐源、盐边、木里等县,西藏的茫康县也有分布。

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纳西族人口数为308839。

纳西族使用纳西语,使用人口24万多(1994),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分东部和西部方言。

西部方言分布在云南省的丽江、中甸、维西、永胜、鹤庆、剑川、兰坪、德钦、贡山等县,四川省木里县、盐源县的少数地区,西藏自治区的芒康县和云南省宁蒗县的部分地区,操西部方言的约占76.2%。

哈尼族文化简介 哈尼族语言有啥民族特点

哈尼族文化简介 哈尼族语言有啥民族特点

哈尼族文化简介哈尼族语言有啥民族特点>哈尼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

同语支里有彝语、拉祜语、傈僳语、纳西语、基诺语等。

哈尼语在国外,分布在缅甸、泰国境内的又称卡(Akha)话,和我国西双版纳地区的哈尼话接近;老挝、越南境内的哈尼话和我国红河南岸地区的哈尼话大体相同。

哈尼语与彝语支其他语言一样,元音有松紧之分,没有长短之别。

韵母基本上是单元音,复合韵母多是借音。

没有塞音韵尾,有的方言有鼻音竟尾。

哈尼语和彝语文其他语言在基本词汇中有不少同源词,在语法上也有很多共同点。

1949年以前,哈尼族没有表达自己的语言文字。

1949年以后,为了帮助哈尼族人民解决文字问题,早在一九五二年,党和人民政府就组织了有哈尼族干部参加的哈尼语文工作队伍,开始进行哈尼语调查研究,经过几年的努力,于一九五七年写出了《关于划分哈尼语方言和创制哈尼文的意见》的哈尼语调查报告,制定了拉丁字母形式的《哈尼文字方案》(草案),哈尼文以哈雅方言的哈尼次方言为基础方言,以绿春县大寨哈尼语的语音为标准音。

这个方案于一九五七年三月在昆明召开的云南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科学讨论会通过,又经一九五八年四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第二次少数民族语言科学讨论会讨论,呈报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批准试行。

在此期间,中央民族学院和云南民族学院先后开设哈尼语文专业,培养哈尼语文工作干部。

云南省少数民族语文工作指导委员会等有关部门,积极组织力量编写、出版了《哈尼文读本》、《哈汉对照词汇》、《哈尼民歌选》等十多种哈尼文读物,为哈尼文试行工作准备了条件。

一九五八年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试验推行。

近几年来,随着党的民族政策的落实,哈尼文即将继续试验推行。

哈尼文在记录哈尼语广播稿、电影的哈尼语翻译以及搜集整理哈尼族民间文学等方面已经发挥积极作用。

民族语言文字

民族语言文字

民族语言文字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解放后,国家民委、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组织有关机构对少数民族情况进行了调查,确定中国有56个民族。

56个民族使用80多种语言。

更多的民族只使用一种语言,但有些民族会说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

比如裕固族说两种语言,一种是属于突厥的西部裕固族语,一种是属于蒙古语的东部裕固族语。

瑶族讲三种语言,大部分讲苗瑶语系瑶语支的勉语,少数讲苗瑶语系瑶语支的布努语,还有少数讲壮侗语系侗水语支的喇家语。

在一个民族有多种语言的情况下,汉语多用于民族之间的交流,或者其他能相互理解的语言。

56个民族中,解放前使用本民族文字的民族有21个,共有24种文字。

除了汉、回、满等常见汉字外,蒙古、西藏、维吾尔、朝鲜、彝、傣、俄等十多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字(其中傣有四个字)。

解放后,壮族、布依族、苗族、侗族、哈尼族、傈僳族、佤族、黎族、纳西族、白族、土族、瑶族等12个民族以及说扎瓦语的景颇族创造了民族文字。

据统计,中国现有各民族语言40种。

其中,很多是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少数是以阿拉伯字母和其他拼音文字为基础的拼音文字,还有一些是模仿汉字形成的表意文字。

少数民族语言教学大纲

少数民族语言教学大纲

《少数民族语言》教学大纲课程代码:17221620英文名称:Langue of Minority学时数/学分:24/2 授课对象:试点治安学第一部分课程定位一、课程设置和地位本课程为试点治安学专业选修课。

本课程共计24学时,其中理论课程为22学时,实验课程为2学时。

它是向试点治安学专业学生介绍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的特点、分布、使用情况的基础上,重点讲解东北三省广泛分布的朝鲜民族使用的朝鲜语。

通过该课程既能使试点治安学专业的学生对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还能多掌握一种民族语言,学生开阔了眼界,又掌握了技能,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都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课程目标和基本要求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少数民族语言方面的基本理论;掌握朝鲜语的简单日常用语。

知识要求:通过课程学习后要求掌握少数民族语言学方面的相关知识,了解我国关于民族语言文字和文学艺术的方针、政策及法规。

掌握朝鲜语的听、说、读、写等技能。

素质要求:在熟悉掌握知识的同时扩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2学时)了解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概况、使用情况、语言情况、文字情况、前景等方面的内容。

第一节简介一、中国的少数民族二、少数民族语言三、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发展情况第二节概况少数民族语言及所属语系。

第三节使用情况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情况大致有以下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如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等族,有大片聚居区,人口均在百万以上,文字历史也比较悠久,他们的语言除了在家庭内部、邻里亲友间使用外,还在本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各个领域中使用,甚至在一些邻近的或者杂居在一起的其他民族中使用。

第二种类型,如彝族和傣族,他们虽然也有成片的聚居区,有传统的文字,但是文字没有统一的规范,方言差异也较大,本民族的语言在社会上的应用不如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那么广泛。

壮语和傈僳语、拉祜语、景颇语、载瓦语由于语言内部差别较大,全民族通用的共同语还没有形成,文字的使用范围也很小,语言使用情况与彝语、傣语接近。

中国少数民族瑶族

中国少数民族瑶族

民间组织传承
瑶族地区有许多民间组织,如歌堂、 鼓社等,通过组织各种活动传承文化 。
瑶族文化传承的困境与出路
困境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和外界文化的冲击,瑶族传统文化面临着逐渐消失的困境。
出路
为保护和传承瑶族文化,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如加强立法保护、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开展学校教育等。
06
瑶族的旅游开发与保护
共同作用
瑶族的宗教信仰和民间信仰共同作用于他们的文化和社会生活,为瑶族提供了精 神支持和道德指引。
04
瑶族的经济生活与社会组织
瑶族的经济生活
传统农业
瑶族地区主要依靠传统农业 为生,耕种水稻、玉米、红 薯等农作物。
林业
瑶族地区拥有丰富的森林资 源,人们通过砍伐树木、采 集林产品等方式获取经济收 益。
游业的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历史记载
瑶族在秦汉时期就有记载 ,宋代以后瑶族社会有,瑶族被确定为单一 民族。
瑶族的人口分布与地理分布
人口数量
瑶族人口数量在世界各民族中排 名前十,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广西 、湖南、广东、云南等省份。
地理分布
瑶族主要居住在山地和丘陵地区 ,分布在南岭山脉的南北两侧。
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大了对少数民族 语言文字的保护和传承力度,包括瑶 族语言文字。
在学校教育中,一些瑶族聚居区的学 校开始引入瑶文课程,以增强学生对 本民族文化的认知和认同。
在广西、湖南等地,政府设立了瑶文 培训中心,推广瑶文教育,培养新一 代精通瑶族语言文字的人才。
此外,一些瑶族文化机构和民间组织 也积极开展文化传承活动,推广瑶族 语言文字的使用,以保护和传承这一 独特的民族文化遗产。
文化展览
通过展览展示瑶族的传统手工艺品、民族服饰、乐器等,让游客 了解瑶族文化的魅力。

清朝的白族文化

清朝的白族文化

清朝的白族文化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

除了汉族外,还有许多少数民族生活在这个时期的中国。

其中一个特色鲜明的少数民族就是白族。

白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有着独特的风俗、宗教信仰、语言文字和艺术形式。

本文将着重探讨清朝时期白族的文化特点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白族的历史背景白族是中国南方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现今的云南省。

他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

在那个时期,白族就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传统。

随着时间的推移,白族逐渐融入了中国的统一国家,并在清朝时期得到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在清朝时期,白族被赋予了一定的自治权,保留了自己的语言、宗教和风俗习惯。

这使得白族的文化在清朝的文化多样性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白族的语言和文字白族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和文字。

白族的语言属于彝语羌语支,与其他民族的语言有很大的差异。

在清朝时期,白族的语言并没有得到太多官方的支持和发展,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仍然使用自己的母语进行交流。

白族的文字系统主要有两种:白文和汉字。

白文是一种独特的象形文字,用于记录白族的历史、文化和宗教等方面的内容。

汉字则是白族人进行交流和书写的重要工具,尤其在官方场合和与汉族人交往时更为常用。

这两种文字共同构成了白族的语言文化体系。

三、白族的宗教信仰白族的宗教信仰主要包括原始宗教和佛教两个方面。

原始宗教是白族最早信仰的宗教形式,主要与自然界、祖先和生活环境有关。

在清朝时期,白族的原始宗教逐渐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和保护。

一些典籍和传统仪式等被记录下来,使得这一宗教信仰能够更好地传承下去。

此外,佛教也在清朝时期被广泛传播到了白族地区。

不少白族人开始接受佛教的教义,并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佛教的教义。

佛教的传入使得白族文化更加丰富多元,为社会和谐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四、白族的艺术形式白族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而闻名于世。

白族的音乐、舞蹈和绘画等艺术形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

中国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状况

中国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状况

中国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概况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多、语言多、文字多。

除汉族外,已确定民族成分的有55个少数民族,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分布在占全国总面积50-60%的土地上。

55个少数民族中,除回族、满族已全部转用汉语外,其他53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

有些民族内部不同支系还使用着不同的语言(不包括转用或者兼用汉语的情况):瑶族的不同支系分别使用勉语、布努语和拉珈语;高山族的不同支系分别使用泰耶尔语、赛德语、邹语、沙阿鲁阿语、卡那卡那布语、排湾语、阿眉斯语、布农语、鲁凯语、卑南语、邵语、萨斯特语、耶眉语共13种语言;景颇族的不同支系分别使用景颇语、载瓦语;怒族的不同支系分别使用怒苏语、阿侬语、柔若语;裕固族使用东部裕固语、西部裕固语;门巴族使用门巴语、仓拉语。

因此,全国55个少数民族,共使用72种语言。

这些语言分别属于五个语系: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岛语系、南亚语系和印欧语系。

汉藏语系又可分为汉语和藏缅、苗瑶、壮侗三个语族。

属于藏缅语族的有藏、门巴、仓拉、珞巴、羌、普米、独龙、景颇、彝、傈僳、哈尼、拉祜、纳西、基诺、怒苏、阿侬、柔若、土家、载瓦、阿昌等语言;属于苗瑶语族的有苗、布努、勉、畲等语言;属于壮侗语族的有壮、布依、傣、侗、水、仫佬、毛难、拉珈、黎、仡佬等语言。

阿尔泰语系又可分为蒙古、突厥、满-通古斯三个语族。

属于蒙古语族的有蒙古、达斡尔、东乡、东部裕固、土和保安等语言;属于突厥语族的有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乌孜别克、塔塔尔、撒拉、西部裕固等语言;属于满-通古斯语族的有满、锡伯、赫哲、鄂温克、鄂伦春等语言。

属于南亚语系的有佤、德昂、布朗等语言。

属于南岛语系的是高山族诸语言。

属于印欧语系的是属斯拉夫语族的俄语和属印度-伊朗语族的塔吉克语。

此外,朝鲜语和京语的系属尚未确定。

现有的少数民族语言,都是经历了历史上语言功能竞争的考验而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这些语言发展至今成为本族母语,是客观实际需要决定的,都有其客观必然性。

我校少数民族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若干问题思考

我校少数民族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若干问题思考

我校少数民族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若干问题思考一、背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我国的少数民族学生在全国范围内的教育体系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由于各地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差异,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如何更好地引导和帮助少数民族学生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成为了当前教育领域中的热点话题。

二、问题1. 少数民族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障碍少数民族学生由于受地域、文化、家庭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会面临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上的困难。

这些困难主要表现为语言交流障碍、文字表达能力不足等方面。

一些藏族学生可能对汉语的听说读写能力欠缺,影响了他们在学习、生活中的表现。

2. 少数民族学生文化认同问题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认同是另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一些少数民族学生可能会出现文化认同上的困惑和挣扎。

他们可能会觉得自己的民族语言文字被边缘化,从而产生对自己民族文化的不安和不满。

3.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支持体系不健全目前,我国在支持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方面的教育支持体系还不够健全。

虽然国家有相关政策和措施,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存在执行不到位、资源不足、师资不足等问题,导致教育效果不佳。

三、思考为了促进少数民族学生更好地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措施。

可以通过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

可以在学校和社会中营造更多的语言互动机会,让学生们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语言交流能力。

在促进少数民族学生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少数民族学生文化认同的建设。

这包括鼓励学生积极学习自己的民族语言文字,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只有在积极引导少数民族学生树立文化自信的他们才能更好地融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学习和使用之中。

为了更好地支持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需要加大对相关教育支持体系的建设和投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