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语文试题及解析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语文试题及解析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语文试题及解析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语文试题及解析

新高考新题目

2012-06-10 0740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

语文试题及解析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昵.(nì)称质.(zhǐ)量衣钵.(bō)因噎.(yē)废食

B、刍.(chú)议熟稔.(rěn)露.(lù)脸瘙.(sào)痒难忍

C、奇葩.(pā)笑靥.(yǎn)当.(dàng)真物阜.(fù)民丰

D、绮.(qǐ)丽木讷.(nè)顷.(qǐng)刻入不敷.(fū)出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散文是倍受读者青睐的文体,古今中外的散文家凭借生花妙笔,写下了无数文采斐然、脍炙人口的名篇。

B.上课铃声过后,他才慌慌张张地冲进教室,“报告”声刚落,同学们轰堂大笑,原来他衣服的纽扣错位了。

C.毋庸讳言,得过且过、敷衍塞责的教师确实存在,但像“最美女教师”

张丽莉那样爱生如子、恪尽职守的人,才是教师队伍中的主流。

D.作为领导干部,面对群众时需要很强的亲和力,只有贴近群众,和颜悦色而不是急言厉色,才能真正听到群众的心声。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温总理对于

..一些地方房价还没有回到合理价位,调控不能放松的表态,让市场对楼市调控政策放松的预期落了空。

B.要解决愈演愈烈的医患矛盾,既需要运用法律武器制止违法行为,更需

要从根本上釜底抽薪

....,进一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C.中国古典诗歌所用的许多物象,本是无情无知的,但经过历代诗人反复

继承、运用和发展,积淀

..了丰厚的象征意蕴,成为传统的审美意象。

D.毒胶囊事件是继三聚氰胺事件后又一起惊世骇俗

....的丑闻,它再次给有关部门敲响了警钟药品安全大如天,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加强和改进艺术评论工作,引领艺术创作和群众艺术鉴赏水平,纠正不良创作倾向,是艺术评论家必须承担的职责。

B.《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要求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和特色化发展,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以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

C.这本书精心选配了10多幅契合文意的图片与版式设计有机结合,为读者营造了一个极具文化魅力的立体阅读空间。

D.智能电视的推出颠覆了人们心中电视机只是用来看节目的传统观念,用户可以方便地通过电视上网进行一系列的社交、娱乐活动。

5.从下列材料中选取必要的信息,为“食品添加剂”下定义。(3分)

①食品添加剂是有意加入到食品中的物质。

②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是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

③食品添加剂既可以是化学合成物质,也可以是天然物质。

④食品添加剂加入到食品中的目的是改善食品的品质和色、香、味。

6.使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不超过60字)(4分)

银杏树初冬疾风骤雨凋零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7.阅读以下新闻材料,根据要求答题。(5分)

不久前,某地一所高中对700名学生做了以?你觉得你离父母有多远?为主题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69%的学生认为与父母有代沟,其中6%的学生觉得离父母很远。很多学生说,与父母沟通时,除了学习再无别的话题。

(1)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2分)

(2)就此现象谈谈你的看法。(不超过80字)(3分)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国学是中国学问的根底。这个根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小学,一个是经学。经学就是?六经?,再扩展,是十三经。其实十三经已经推衍开了,基本的还是?六经?。?乐经?不传,实际上是?五经?。就是《诗经》、《书经》、《周礼》、《周易》和《春秋》。这就是经学。汉代一大批注释、传疏、义证,晋唐又有一批,宋明又有一批。清代重新回过头来再注再疏。后来的经学,不是经学的原典,而是经学史。中国的经学在中国学术史上怎样流变,有汉宋之争,有明清之变。研究经学史,不了解清代学术不行,因为他们把字、词、义解释得更清楚了,汉宋儒的不少错误得到了纠正。不了解清代学者对经学的重新检讨研究,念字就会念错,发音就会不准确。对?五经?音义的校正,是清儒的一大贡献。

宋代重视义理,也就是?六经?的义理和思想。濂、洛、关、闽四大家,基本上都回到?六经?,重构儒家的思想体系。重归?六经?并不是容易的事情。他们抓住了《周易》。所以朱子研究《易》,二程对《易》的研究极高深,张载也研究《易》。张载讲《易》是有名的,但在程颢、程颐面前,他主动让出一席之地。为什么清儒反宋?他们觉得宋儒讲空话。字音都没有念清楚,空谈义理,有什么意思?清儒就指出这个字那个字以前念错了。这样一种功夫,主要的研究对象是针对?六经?。清儒的原话,?读书必先识字?。你说?经?,是哪一本?经??是古文还是今文?具体是哪一个文本?所以清儒的功夫在甄别和辨伪,目的是恢复?经?的本原。要恢复本原,必须有小学的功夫。小学的功夫就是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文字学是认字,训诂学是释词,把字词的意思解释清楚。这还不行,还要懂音韵。说这个字,汉代这样读,宋代那样读,清代是这样读的。清儒把?六经?的字一个一个弄准确了。所以要说国学,最主要的应该是经学和小学。要懂经学,就得懂小学。小学是工具和路径,不懂小学,通经之路就走不过去,就没有能力研究经学。

8.下列对“读书必先识字”理由的说明,最恰当的一项是

A.朱子、二程等人在没有小学功夫的情况下研究《周易》,是空谈义理。

B.有了对经学字词义的大量注疏,才有可能去研究经学在中国学术史上的流变问题。

C.字音没有念清楚,字词意思没有解释清楚,就不能够恢复“经”的本原。

D.汉、晋唐、宋明注疏有不妥之处,汉宋儒在研究经学史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错误。

9.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国学是中国学问的根底,而作为工具和路径的小学是经学的根底。

B.宋代学者从《周易》入手重归“六经”,以“六经”的义理和思想来重构儒家的思想体系。

C.清儒有着深厚的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功底,他们对“六经”的字逐一进行了校正。

D.只有纠正了“五经”音义中的错误,才能真正了解清代学者对经学研究的贡献。

10.结合上下文,指出认为“后来的经学,不是经学的原典,而是经学史”的理由。(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

母亲的中药铺

甘典江

那时候,我最喜欢去的地方,一是新华书店,一是母亲的中药铺。前者,是因为我爱看爱买连环画;后者,是因为我喜欢嗅闻那些中药的味道,特别是咀嚼几片苦甜苦甜的甘草。

母亲当过赤脚医生。八十年代初,母亲参加医疗培训后,加入了城关镇合作医疗站,

医疗站在我读书的中学附近,临街两间旧木房。一间开处方和打针,另一间,是药铺。和母亲一起在守药铺的,还有三个阿姨。一天到晚,她们就做三件事抓药,打针,织毛衣。除此之外,便是无休无止的聊天。我注意到,她们抓药非常麻利,瞟一眼处方,就可以找到相应的抽屉。仅凭手抓,就基本准确,最后还是放进小秤称一称,添点或减点。然后,把药倒入毛边纸或废报纸,包好扎紧,写几个字交待几句,递给别人。

只要一走进药铺,我就被一股浓重的药香包裹得严严实实,有点喘不过气来,但一习惯就好了。我望着那些神秘莫测的抽屉,瞅着那些贴着标签的药名,兴奋不已什么?半夏,黄精?,什么?益母草、白芨?,都是曼妙的植物。当然,也有的是矿物和其他异类,比如?朱砂、雄黄、海马?,不由得使我产生了相关的联想这朱砂,肯定就是国画中传统的红色颜料吧?李可染曾用顶级朱砂绘过四张毛主席诗意图《万山红遍》,已成画史上的经典。至于雄黄,不就是许仙意气用事的东西吗?所谓的海马,只是相当于一条小鱼而已。

其中,我最喜欢的药草,是甘草。首先,是因为它的名字,甘草,望文生义,不就是?甘甜之草?吗?昔时,神农氏遍尝百草,解毒靠的就是这宝贝。再加上,我自己就姓?甘?,与这甘草,是家门,五百劫前,应是同根而生之族。最早,是母亲教我嚼的甘草,一是因为它的药理,二是可以变相地替代水果糖,八十年代,任何甜味都是奢侈品。就这样,我嚼着甘草成长着,自以为嚼出了甘草的本真之味,破解了甘草的一切密码。

母亲还爱用党参来炖乌骨鸡和猪肚,补血。她营养不足,严重贫血。人参太贵,吃不起。还有金银花和枸杞,母亲他们都用来泡茶喝。自然,我也跟着全部享受到了。

在自家的院子墙角,母亲还栽了几株三七。蔓延的藤叶牵上墙,覆盖成了一面翠绿的毯子,像青绿山水画的设色,极其养眼。可惜,后来拆迁,毁于一旦,使我失去了这一片翠绿。母亲只好把三七块茎挖出,收藏好。她说,三七可以治妇科恶疾,以及跌打损伤。

九十年代的某一天,这个合作医疗站被撤销了。回到家,母亲专职做她的家庭主妇。赚钱的任务,彻底由父亲负责。那个中药铺,被别人买去,改作了服装店。从此,街上流行的药店,大多是连琐的西药店。在我的印象中,传统的中药是文化,望闻问切的中医大夫,近似于等同于诗人。相反,我害怕西药西医,因为这些东西是实验室配制合成出来的化学组织,成分复杂而可疑,至少没有一个在阳光之下生长的过程,没有温度、湿度,更无个性与灵魂。我实在难以想象,?阿莫西林?比母亲的?金银花?会更让我亲近与信赖。甚至,当我感冒受寒,母亲亲手煎熬的一罐红糖姜开水,也会比最昂贵的感冒灵帮我发热而痊愈,至少,我心已暖。

现在,父亲走了,去了天国。母亲一个人守着我们,在空旷的屋顶上栽花种菜。母亲身子瘦弱,时有病痛,我很是耽忧,同时,我又安慰自己生病不正常吗?不正证明了人在活着?何况,这世上,还有那么多栩栩如生的药在陪护呢。一根草是药,一撇叶是药,一线阳光,一滴水,也都是,甚至,一个人可以是另一个人的灵芝。母亲多年与草木为伴,沉浸于无边无际的药香之中。于我而言,母亲就是我人生一味无价的中药,为我清热解毒,可以抵御这世间的种种伤害。

(本文有删节)

11.简析第三段中的“抓药”细节。(3分)

12.第四段中写由药名引发的联想,有何用意?(3分)

13.文中为什么用较多的笔墨写“甘草”?(4分)

14.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5分)

15.在文末说“母亲就是我人生一味无价的中药”,联系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5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

与荆南乐秀才书

(宋)欧阳修

修顿首白秀才足下。前者舟行往来,屡辱见过。又辱以所业一编,先之启事,及门而贽.。田秀才西来,辱书;其后予家奴自府还县,比又辱书。仆有罪之人,人所共弃,而足下见礼如此,何以当之?当之未暇答,宜遂绝,而再辱书;再而未答,益宜绝,而又辱.之。何其勤之甚也!如修者,天下穷贱之人尔,安能使足下之切切如是邪?盖足下力学好问,急于自为谋而然也。然蒙索仆所为文字者,此似有所过听也。

仆少从进士举于有司,学为诗赋,以备程试,凡三举而得第。与士君子相识者多,故往往能道仆名字,而又以.游从相爱之私,或过称

..其文字。故使足下闻仆虚名,而欲见其所为者,由此也。

仆少孤贫,贪禄仕以养亲,不暇就.师穷经,以学圣人之遗业。而涉猎书史姑随世俗作所谓时文者皆穿蠹经传移此俪彼以为浮薄惟恐不悦于时人非有卓然自立之言如古人者。然有司过采,屡以先多士。及得第已来,自以前所为不足以称有司之举而当长者之知,始大改其为,庶几有立。然言出而.罪至,学成而身辱,为彼则获誉,为此则受祸,此明效也。

夫时文虽曰浮巧,然其为功,亦不易也。仆天姿不好而强为之,故比时人之为者尤不工,然已足以取禄仕而窃名誉者,顺时故也。先辈①少年志盛,方欲取荣誉于世,则莫若顺时。天圣中,天子下诏书,敕学者去浮华,其后风俗大

变。今时之士大夫所为,彬彬有两汉之风矣。先辈往学之,非徒足以顺时取誉而已,如其至之,是直齐肩于两汉之士也。若仆者,其前所为既不足学,其后所为慎不可学,是以徘徊不敢出其.所为者,为此也。

在《易》之《困》曰?有言不信。?谓夫人方困时,其言不为人所.信也。今可谓困矣,安足为足下所取信哉?辱书既多且切,不敢不答。幸察。

【注】①先辈对乐秀才的尊称。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及门而贽.贽拿着礼物求见。

B.而又辱.之辱辜负。

C.或过称

..其文字过称过分称赞。

D.不暇就.师穷经就跟从。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而又以.游从相爱之私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B.然言出而.罪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C.是以徘徊不敢出其.所为者吾其.还也

D.其言不为人所.信也或因寄所.托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当时的应举文字,颇有微词,但乐生意欲参加科举考试,所以只能建议他“顺时”而为。

B.认为要作文,就应该学习古人,去除浅薄雕饰的文字与习气,才能达到两汉那样文质彬彬的境界。

C.因写时文而遭毁誉,认为自己不值得乐生学习、效仿,所以多次婉拒他索要文字的请求。

D.本文语言朴实,感情真挚,表达委婉;通过现身说法,运用对比,巧妙地表明了对时文的不同看法。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而涉猎书史姑随世俗作所谓时文者皆穿蠹经传移此俪彼以为

浮薄惟恐不悦于时人非有卓然自立之言如古人者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如修者,天下穷贱之人尔,安能使足下之切切如是邪?(3分)

(2)故比时人之为者尤不工,然已足以取禄仕而窃名誉者,顺时故也。(4分)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21-22题。(7分)

未展芭蕉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

(唐)钱珝(金)元好问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

点红。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

春风。

2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状态的植物,均以一词表达诗人的爱怜

之情。(2分)

2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5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4题。(5分)

《论语〃乡党》?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这段文字,据唐人陆德明《经典释文》的句读可以标点为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23.分别指出上面两种不同标点的引文中孔子对人、马的态度。(2分)

(1)

(2)

24.对照孔子的仁爱观,谈谈你对后一种句读的看法。(3分)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君子于其

言,。(《论语》)

(2)爱其子,,于其身也,,惑矣!(韩愈《师说》)

(3)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

颠。,。(李白《蜀道难》)

(4) ,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李清照《声声慢》)

(5)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

斑。,!(陆游《书愤》)

四、作文(60分)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台湾女作家刘继荣在博文上说,她上中学的女儿成绩一直中等,但是却被全班学生全票推选为?最欣赏的同学?,理由是乐观幽默、热心助人、守信用、好相处等。她开玩笑地对女儿说?你快要成为英雄了。?女儿却认真地说?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博文引发了广大网民的热议。

网民甲坐在路边鼓掌,其实也挺好。

网民乙人人都在路边鼓掌,谁在路上跑呢?

网民丙路边鼓掌与路上奔跑,都应该肯定。

从上述网民的议论中,选取一种看法,写一篇文章。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得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套作。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D 2.C 3.C 4.D

5.(3分)

食品添加剂是为了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有意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物质或天然物质。

6.(4分)

示例略

7.(5分)

(1)调查显示,多数学生与父母存在代沟。(或“调查显示,学习成了多数学生与父母沟通的唯一话题。”)

(2)示例

学生以学业为主,父母关心成绩没错;但我们的成长路上不仅只有学习成绩,强健身体、培养兴趣、磨砺意志、塑造品格等都应该成为交流的话题。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9分)

8.C 9.D

10.经过了后人不断的注释、传疏、义证;在中国学术史上经历了流变。

(二)(20分)

11.①用白描手法,通过“瞟”、“抓”、“称”、“添”、“减”、“包”、“扎”等一系列动作,表现了她们娴熟的抓药技艺与细

致、耐心的工作态度。

②用质朴的语言真实地再现人物及相关场景。

12.①点明药名与传统文化的联系。

②表现“我”对中药的好奇心与亲近感。

③丰富文章的内容。

13.①“我”的姓氏关联着甘草,与甘草有渊源。

②“我”嚼着甘草长大,对甘草有特殊的感情。

③甘草具有“甜味”,是处于那个年代的“我”充实、幸福的写照。

④甘草使“我”悟出了人生的真谛。

14.①运用排比、比喻手法,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②世间万物皆可入药,丰富了“中药”的含义。

③点明万物皆有其性、各具其用的哲理。

④用“灵芝”设喻,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升华为不可或缺的依存关系。

15.①母亲这味“中药”,为“我”抵御世间的伤害。

②如同中药的药理,母亲的爱与美德,慰藉“我”的心灵,成为“我”无价的精神财富。

③形象地表达“我”对母亲的真挚情感。

④呼应标题,深化题旨。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19分)

16.B 17.A 18.C

19.而涉猎书史/姑随世俗作所谓时文者/皆穿蠹经传/移此俪彼/以为浮薄/惟恐不悦于时人/非有卓然自立之言如古人者

20.(7分)

(1)像我欧阳修这样的,不过是天下不得志且卑微的人而已,哪里值得

让您恳切到如此地步呢?

(2)因此与同时代人所写的相比,更加不工巧,但已足以获得俸禄官位

并谋取名誉,是顺应时俗的缘故。

(二)(7分)

21.还未展开芳心

22.第一首巧妙运用比喻,如将未展芭蕉比作未燃的蜡烛、未拆封的书札,又把它比拟成芳心未展的少女,用“东风暗拆”想象芭蕉

终于展开,不仅传神,而且传达出美好的情思。第二首运用衬

托、比拟、对比等手法,不仅表现了海棠的天然之美,更赋予海

棠一种沉稳独立、自主自爱的品格

(三)(5分)

23.(1)贵人贱马

(2)人、马并重(或“先人后马”)

24.这种句读体现了后儒对孔子的推崇,但“人马并重”并非孔子的本意。因为孔子的“仁”并非兼爱,他主张在“亲亲”的基础上

推己及人。

(四)(6分)

25.(1)言之必可行也无所苟而已矣

(2)择师而教之则耻师焉

(3)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4)梧桐更兼细雨。怎一个愁字了得

(5)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四、(60分)

26.(60分)作文

略。

语文试题(解析版)

来源陈学富博客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D )

A. 昵(nì)称质(zhǐ)量衣钵

(bō)因噎(yē)废食

B. 刍(chú)议熟稔(rěn)露(lù)

脸瘙(sào)痒难忍

C. 奇葩(pā)笑靥(yǎn)当(dàng)

真物阜(fù)民丰

D. 绮(qǐ)丽木讷(nè)顷(qǐng)

刻入不敷(fū)出

解析A质(zhǐ)量应为质(zhì)量;B露(lù)脸应为露(lòu)脸;C笑靥(yǎn)应为笑靥(yè)。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C )

A.散文是倍受读者青睐的文体,古今中外的散文家凭借生花妙笔,写下了无数文采斐然、脍炙人口的名篇。

B.上课铃声过后,他才慌慌张张地冲进教室,“报告”声刚落,同学们轰堂大笑,原来他衣服的纽扣错位了。

C.毋庸讳言,得过且过、敷衍塞责的教师确实存在,但像“最美女教师”张丽莉那样爱生如子、恪尽职守的人,才是教师队伍中的主流。

D.作为领导干部,面对群众时需要很强的亲和力,只有贴近群众,和颜悦色而不是急言厉色,才能真正听到群众的心声。Ks5u

解析A倍受应为备受;B轰堂大笑应为哄堂大笑;D急言厉色应为疾言厉色。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C )

A.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温总理对于一些地方房价还没有回到合理价位,调控不能放松的表态,让市场对楼市调控政策放松的预期落了空。

B.要解决愈演愈烈的医患矛盾,既需要运用法律武器制止违法行为,更需要从根本上釜底抽薪,进一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C.中国古典诗歌所用的许多物象,本是无情无知的,但经过历代诗人反复继承、运用和发展,积淀了丰厚的象征意蕴,成为传统的审美意象。

D.毒胶囊事件是继三聚氰胺事件后又一起惊世骇俗的丑闻,它再次给有关部门敲响了警钟药品安全大如天,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解析A“对于”应改为“对”,表示人与人之间或人与事物之间的对待关系时,只能用“对”,不能用“对于”。 B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和前面的“从根本上”语义重复,应删去“从根本上”;D惊世骇俗,常指人因言行异于寻常而使一般人感到震惊,不用于事情。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

A.加强和改进艺术评论工作,引领艺术创作和群众艺术鉴赏水平,纠正不良创作倾向,是艺术评论家必须承担的职责。

B.《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要求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和特色化发展,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以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

C.这本书精心选配了10多幅契合文意的图片与版式设计有机结合,为读者营造了一个极具文化魅力的立体阅读空间。

D.智能电视的推出颠覆了人们心中电视机只是用来看节目的传统观念,用户可以方便地通过电视上网进行一系列的社交、娱乐活动。

解析A缺少动词,应在群众前加“提高”;B缺少宾语,应在句末加“需要”;C句式杂糅,应将“选配了”改为“选配的”。

5.从下列材料中选取必要的信息,为“食品添加剂”下定义。(3分)

①食品添加剂是有意加入到食品中的物质。

②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是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

③食品添加剂既可以是化学合成物质,也可以是天然物质。

④食品添加剂加入到食品中的目的是改善食品的品质和色、香、味。

解析该题目考查的是短句变长句,首先要分析各个句子,确定一个句子当主干,然后将其他小短句通过增删等方法变换成定语或者状语,之后修改使之通顺并符合题目要求即可。答案示例食品添加剂是为了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有意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物质或天然物质。

6.使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不超过60字)(4分)

银杏树初冬疾风骤雨凋零

解析本题考查了词语的扩充,并且指定修辞,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联想和想象能力。示例昨夜,疾风骤雨丝毫也不曾理会生命的感受;今晨,银杏树的叶子只得华丽身,扑簌簌凋零的片片绿叶仿佛瞬间蜕变,如同云霞般金黄、耀眼。

7.阅读以下新闻材料,根据要求答题。(5分)

不久前,某地一所高中对700名学生做了以“你觉得你离父母有多远”为主题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69%的学生认为与父母有代沟,其中6%的学生觉得离父母很远。很多学生说,与父母沟通时,除了学习再无别的话题。

(1)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2分)

(2)就此现象谈谈你的看法。(不超过80字)(3分)

解析本题考查了语段的压缩和时事评论,其中第一小题应注意材料数据的变换,示例调查显示,多数学生与父母存在代沟。(或“调查显示,学习成了多数学生与父母沟通的唯一话题。”)第二小题是从自我的角度入手,实际上和材料中的被调查者是一类群体,这就要求考生必须明确自己的身份,示例学生以学业为主,父母关心成绩没错;但我们的成长路上不仅只有学习成绩,强健身体、培养兴趣、磨砺意志、塑造品格等都应该成为交流的话题。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国学是中国学问的根底。这个根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小学,一个是经学。经学就是“六经”,再扩展,是十三经。其实十三经已经推衍开了,基本的还是“六经”。“乐经”不传,实际上是“五经”。就是《诗经》、《书经》、《周礼》、《周易》和《春秋》。这就是经学。汉代一大批注释、传疏、义证,晋唐又有一批,宋明又有一批。清代重新回过头来再注再疏。后来的经学,不是经学的原典,而是经学史。中国的经学在中国学术史上怎样流变,有汉宋之争,有明清之变。研究经学史,不了解清代学术不行,因为他们

把字、词、义解释得更清楚了,汉宋儒的不少错误得到了纠正。不了解清代学者对经学的重新检讨研究,念字就会念错,发音就会不准确。对“五经”音义的校正,是清儒的一大贡献。

宋代重视义理,也就是“六经”的义理和思想。濂、洛、关、闽四大家,基本上都回到“六经”,重构儒家的思想体系。重归“六经”并不是容易的事情。他们抓住了《周易》。所以朱子研究《易》,二程对《易》的研究极高深,张载也研究《易》。张载讲《易》是有名的,但在程颢、程颐面前,他主动让出一席之地。为什么清儒反宋?他们觉得宋儒讲空话。字音都没有念清楚,空谈义理,有什么意思?清儒就指出这个字那个字以前念错了。这样一种功夫,主要的研究对象是针对“六经”。清儒的原话,“读书必先识字”。你说“经”,是哪一本“经”?是古文还是今文?具体是哪一个文本?所以清儒的功夫在甄别和辨伪,目的是恢复“经”的本原。要恢复本原,必须有小学的功夫。小学的功夫就是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文字学是认字,训诂学是释词,把字词的意思解释清楚。这还不行,还要懂音韵。说这个字,汉代这样读,宋代那样读,清代是这样读的。清儒把“六经”的字一个一个弄准确了。所以要说国学,最主要的应该是经学和小学。要懂经学,就得懂小学。小学是工具和路径,不懂小学,通经之路就走不过去,就没有能力研究经学。

8.下列对“读书必先识字”理由的说明,最恰当的一项是( C )

A.朱子、二程等人在没有小学功夫的情况下研究《周易》,是空谈义理。

B.有了对经学字词义的大量注疏,才有可能去研究经学在中国学术史上的流变问题。

C.字音没有念清楚,字词意思没有解释清楚,就不能够恢复“经”的本原。

D.汉、晋唐、宋明注疏有不妥之处,汉宋儒在研究经学史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错误。

解析仔细阅读原文第二段,不难找到正确答案。Ks5u

9.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D )

A.国学是中国学问的根底,而作为工具和路径的小学是经学的根底。

B.宋代学者从《周易》入手重归“六经”,以“六经”的义理和思想来重构儒家的思想体系。

C.清儒有着深厚的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功底,他们对“六经”的字逐一进行了校正。

D.只有纠正了“五经”音义中的错误,才能真正了解清代学者对经学研究的贡献。

解析D项过于绝对。

10. 结合上下文,指出认为“后来的经学,不是经学的原典,而是经学史”的理由。(3分)

解析本题需要考生联系上下文,特别是下文有明确的暗示,答案示例经过了后人不断的注释、传疏、义证;在中国学术史上经历了流变。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

母亲的中药铺

甘典江

(1)那时候,我最喜欢去的地方,一是新华书店,一是母亲的中药铺。前者,是因为我爱看爱买连环画;后者,是因为我喜欢嗅闻那些中药的味道,特别是咀嚼几片苦甜苦甜的甘草。

(2)母亲当过赤脚医生。八十年代初,母亲参加医疗培训后,加入了城关镇合作医疗站。

(3)医疗站在我读书的中学附近,临街两间旧木房。一间开处方和打针,另一间,是药铺。和母亲一起在守药铺的,还有三个阿姨。一天到晚,她们就做三件事抓药,打针,织毛衣。除此之外,便是无休无止的聊天。我注意到,她们抓药非常麻利,瞟一眼处方,就可以找到相应的抽屉。仅凭手抓,就基本准确,最后还是放进小秤称一称,添点或减点。然后,把药倒入毛边纸或废报纸,包好扎紧,写几个字交待几句,递给别人。

(4)只要一走进药铺,我就被一股浓重的药香包裹得严严实实,有点喘不过气来,但一习惯就好了。我望着那些神秘莫测的抽屉,瞅着那些贴着标签的药名,兴奋不已什么“半夏,黄精”,什么“益母草、白芨”,都是曼妙的植物。当然,也有的是矿物和其他异类,比如“朱砂、雄黄、海马”,不由得使我产生了相关的联想这朱砂,肯定就是国画中传统的红色颜料吧?李可染曾用顶级朱砂绘过四张毛主席诗意图《万山红遍》,已成画史上的经典。至于雄黄,不就是许仙意气用事的东西吗?所谓的海马,只是相当于一条小鱼而已。

(5)其中,我最喜欢的药草,是甘草。首先,是因为它的名字,甘草,望文生义,不就是“甘甜之草”吗?昔时,神农氏遍尝百草,解毒靠的就是这宝贝。再加上,我自己就姓“甘”,与这甘草,是家门,五百劫前,应是同根而生之族。最早,是母亲教我嚼的甘草,一是因为它的药理,二是可以变相地替代水果糖,八十年代,任何甜味都是奢侈品。就这样,我嚼着甘草成长着,自以为嚼出了甘草的本真之味,破解了甘草的一切密码。

(6)母亲还爱用党参来炖乌骨鸡和猪肚,补血。她营养不足,严重贫血。人参太贵,吃不起。还有金银花和枸杞,母亲他们都用来泡茶喝。自然,我也跟着全部享受到了。

(7)在自家的院子墙角,母亲还栽了几株三七。蔓延的藤叶牵上墙,覆盖成了一面翠绿的毯子,像青绿山水画的设色,极其养眼。可惜,后来拆迁,毁于一旦,使我失去了这一片翠绿。母亲只好把三七块茎挖出,收藏好。她说,三七可以治妇科恶疾,以及跌打损伤。

(8)九十年代的某一天,这个合作医疗站被撤销了。回到家,母亲专职做她的家庭主妇。赚钱的任务,彻底由父亲负责。那个中药铺,被别人买去,改作了服装店。从此,街上流行的药店,大多是连琐的西药店。在我的印象中,传统的中药是文化,望闻问切的中医大夫,近似于等同于诗人。相反,我害怕西药西医,因为这些东西是实验室配制合成出来的化学组织,成分复杂而可疑,至少没有一个在阳光之下生长的过程,没有温度、湿度,更无个性与灵魂。我实在难以想象,“阿莫西林”比母亲的“金银花”会更让我亲近与信赖。甚至,当我感冒受寒,母亲亲手煎熬的一罐红糖姜开水,也会比最昂贵的感冒灵帮我发热而痊愈,至少,我心已暖。

(9)现在,父亲走了,去了天国。母亲一个人守着我们,在空旷的屋顶上栽花种菜。母亲身子瘦弱,时有病痛,我很是担忧,同时,我又安慰自己生病不正常吗?不正证明了人在活着?何况,这世上,还有那么多栩栩如生的药在陪护呢。一根草是药,一撇叶是药,一线阳光,一滴水,也都是,甚至,一个人可以是另一个人的灵芝。母亲多年与草木为伴,沉浸于无边无际的药香之中。于我而言,母亲就是我人生一味无价的中药,为我清热解毒,可以抵御这世间的种种伤害。(本文有删节)

11. 简析第三段中的“抓药”细节。(3分)

解析题目考查了人物形象塑造中的动作描写,整个“抓药”的细节只用了几个传神的动作就刻画出三个阿姨抓药的娴熟。答案示例①用白描手法,通过“瞟”、“抓”、“称”、“添”、“减”、“包”、“扎”等一系列动作,表现了她们娴熟的抓药技艺与细致、耐心的工作态度。②用质朴的语言真实地再现人物及相关场景。

12. 第四段中写由药名引发的联想,有何用意?(3分)

解析引发的联想或者是引用等等的用意多从内容、结构和表达上来解答。答案示例①点明药名与传统文化的联系。②表现“我”对中药的好奇心与亲近感。③丰富文章的内容。

13. 文中为什么用较多的笔墨写“甘草”?(4分)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写作意图,多从上下文的联系以及作品的主题来考虑答案。答案示例①“我”的姓氏关联着甘草,与甘草有渊源。②“我”嚼着甘草长大,对甘草有特殊的感情。③甘草具有“甜味”,是处于那个年代的“我”充实、幸福的写照。④甘草使“我”悟出了人生的真谛。Ks5u

14. 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5分)

解析赏析散文的画线句子,多从一下几个角度考虑①修辞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②常见表达技巧的运用;③句子多重内涵的探讨;④划线句子与上下文的关联。答案示例①运用排比、比喻手法,增强了艺术感染力。Ks5u

②世间万物皆可入药,丰富了“中药”的含义。③点明万物皆有其性、各具其用的哲理。④用“灵芝”设喻,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升华为不可或缺的依存关系。

15. 在文末说“母亲就是我人生一味无价的中药”,联系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5分)

解析本题考查的内容包括文章的主旨、结构上的技巧以及句子的多重内涵。答案示例①母亲这味“中药”,为“我”抵御世间的伤害。②如同中药的药理,母亲的爱与美德,慰藉“我”的心灵,成为“我”无价的精神财富。③形象地表达“我”对母亲的真挚情感。④呼应标题,深化题旨。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

与荆南乐秀才书

(宋)欧阳修

修顿首白秀才足下。前者舟行往来,屡辱见过。又辱以所业一编,先之启事,及门而贽。田秀才西来,辱书;其后予家奴自府还县,比又辱书。仆有罪之人,人所共弃,而足下见礼如此,何以当之?当之未暇答,宜遂绝,而再辱书;再而未答,益宜绝,而又辱之。何其勤之甚也!如修者,天下穷贱之人尔,安能使足下之切切如是邪?盖足下力学好问,急于自为谋而然也。然蒙索仆所为文字者,此似有所过听也。

仆少从进士举于有司,学为诗赋,以备程试,凡三举而得第。与士君子相识者多,故往往能道仆名字,而又以游从相爱之私,或过称其文字。故使足下闻仆虚名,而欲见其所为者,由此也。

仆少孤贫,贪禄仕以养亲,不暇就师穷经,以学圣人之遗业。而涉猎书史姑随世俗作所谓时文者皆穿蠹经传移此俪彼以为浮薄惟恐不悦于时人非有卓然自立之言如古人者。然有司过采,屡以先多士。及得第已来,自以前所为不足

以称有司之举而当长者之知,始大改其为,庶几有立。然言出而罪至,学成而身辱,为彼则获誉,为此则受祸,此明效也。

夫时文虽曰浮巧,然其为功,亦不易也。仆天姿不好而强为之,故比时人之为者尤不工,然已足以取禄仕而窃名誉者,顺时故也。先辈①少年志盛,方欲取荣誉于世,则莫若顺时。天圣中,天子下诏书,敕学者去浮华,其后风俗大变。今时之士大夫所为,彬彬有两汉之风矣。先辈往学之,非徒足以顺时取誉而已,如其至之,是直齐肩于两汉之士也。若仆者,其前所为既不足学,其后所为慎不可学,是以徘徊不敢出其所为者,为此也。

在《易》之《困》曰“有言不信。”谓夫人方困时,其言不为人所信也。今可谓困矣,安足为足下所取信哉?辱书既多且切,不敢不答。幸察。

【注】①先辈对乐秀才的尊称。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及门而贽贽拿着礼物求见。 B.而又辱

之辱辜负。

C.或过称其文字过称过分称赞。 D.不暇就师穷

经就跟从。

解析B而又辱之,辱敬辞,屈尊给我书信。和《报任安书》中的“曩者辱赐书”中的“辱”词义一致。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A.而又以游从相爱之私/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B.然言出而罪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C.是以徘徊不敢出其所为者/吾其还也

D.其言不为人所信也/或因寄所托

解析A两个以均是介词表原因,翻译为因为;B前一个是连词表顺承,后一个表折,译为“却”;C前一个远指代词,译为“那”,后一个是副词,表商量的语气,译为“还是”;D前一个表被动,译为“被”,后一个是所字结构,当助词。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对当时的应举文字,颇有微词,但乐生意欲参加科举考试,所以只能建议他“顺时”而为。

自主招生试题样题

自主招生样題 2009年北京大学自主招生考试语文试题 一、举出两个典型的成语曲解 (例:度日如年,日子过得很好,每天都像在过年) 二、两个病句改错(从语法角度): 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 三、对联:博雅塔前人博雅 (注:博雅塔是北大校园内一处景物) 四、翻译下段文言文 吴人之归有绮其衣者衣数十袭届时而易之而特居于盗乡盗涎而妇弗觉犹日炫其华绣于丛莽之下盗遂杀而取之盗不足论而吾甚怪此妇知绮其衣而不知所以置其身夫使托身于荐绅之家健者门焉严扃深居盗乌得取唯其濒盗居而复炫其装此其所以死耳天下有才之士不犹吴妇之绮其衣乎托非其人则与盗邻盗贪利而嗜杀故炫能于乱邦匪有全者杜袭喻繁钦曰子若见能不已非吾徒也钦卒用其言以免于刘表之祸呜呼袭可谓善藏矣钦亦可谓善听矣不尔吾未见其不为吴妇也。 五、阅读 我顺着剥落的高墙走路,踏着松的灰土。另外有几个人,各自走路。微风起来,露在墙头的高树的枝条带着还未干枯的叶子在我头上摇动。 微风起来,四面都是灰土。 一个孩子向我求乞,也穿着夹衣,也不见得悲戚,近于儿戏;我烦腻他这追着哀呼。 我走路。另外有几个人各自走路。微风起来,四面都是灰土。 一个孩子向我求乞,也穿着夹衣,也不见得悲戚,但是哑的,摊开手,装着手势。我就憎恶他这手势。而且,他或者并不哑,这不过是一种求乞的法子。我不布施,我无布施心,我但居布施者之上,给与烦腻,疑心,憎恶。 我顺着倒败的泥墙走路,断砖叠在墙缺口,墙里面没有什么。微风起来,送秋寒穿透我的夹衣;四面都是灰土。 我想着我将用什么方法求乞:发声,用怎样声调?装哑,用怎样手势?…… 另外有几个人各自走路。 我将得不到布施,得不到布施心;我将得到自居于布施之上者的烦腻,疑心,

(完整版)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对口招生考试语文试题

山东省2008年高等职业教育对口招生考试语文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24分,每小题2分) 1.下面语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也想返回身来,纵缰驰马,奔腾于广袤无①垠.(yín)的②塞.(sāi)外草原之上,③逶.(wěi)迤翻腾的幽④燕.(yān)群山之间,然后随着那蜿蜒南去的老龙头,纵身跳进那碧波万⑤顷.(qǐnɡ)的渤海老洋里,去一洗那炎夏⑥溽.(rù)暑的汗水,关山万里的风尘…… A.①③④⑥ B.①④⑤⑥ C.①②③⑤ D.②④⑤⑥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您的棋艺实在高明,我只有甘败下风。 B.联合国维和部队进住后,这一地区箭拔弩张的局面才得以缓和。 C.没有经过调查研究,就贸然下结论,这种结论很难站得住脚。 D.按装工人下午就到,我们需要提前做好准备。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华佗了一种叫麻沸散的麻醉剂,它可在做手术时减轻病人的痛苦。 ②近年来,我国水电建设取得骄人业绩,正在兴建的发电工程规模空前。 ③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高低,关键看他知识储备量的多少。储备量大的人水平不一定很高,能力不一定很强,甚至写不出得体的文章,能写出一手好文章的人储备量一定不小,这是毫无疑问的。 A.配制水利因为所以 B.配制水力虽然但 C.配置水利虽然但 D.配置水力因为所以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儿的书真全,什么诗歌啊,小说啊,报告文学啊,全有! B.中国每年人均总要吃四、五百斤粮食,还要有种子、饲料和工业用粮。 C.记者一走进售票处,马上就有工作人员迎上来,问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助? D.他们帮助农民打井、收麦、积肥、修建礼堂……等。 5.下列句子中成语的运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法律考试中,有些同学竟对“法人”“行政处罚”等基本概念素昧平生 ....。 B.当今中国人的服装款式,亦步亦趋 ....地紧跟世界发展潮流,令人赞赏。 C.因为云的变化是扑朔迷离 ....的,所以看云识天气,必须要有丰富的经验。 D.张明要被单位辞退的消息不胫而走 ....,大家议论纷纷。 6.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对行政权力进行有效监督,是能否防治腐败的关键。 B.他的画作色调和谐,风格清新,得到了评论界的一致好评。 C.李经理同意挪用备用金要给予必要的纪律处分。 D.在奥运会上,许多运动员创造了一项又一项前所未有的新记录。 7.下列句子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敬请您担任我们的课外辅导员,如能得到应允,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 B.您的文章的确有不少错误,我给斧正了一些。 C.蒙您帮忙,深表感激,明天我将于百忙中专程前去致谢。 D.您的礼物我收到了,真是“礼轻情义重”啊! 8.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正确的一项是 ①这样可以记得牢,成为自己的东西。 ②多读多抄,这二“多”是必须保证的。 ③有的书必须多读,特别是一些范文最好能读到可以背诵的程度。 ④“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是有道理的。 ⑤除了多读以外,还要多抄,把重点的、关键的词语抄下来时时翻阅。

高中自主招生考试语文练习试题

高中自主招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3)题。(7分) 吾弟尝以“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自勉,倘能于吾弟手中成此伟业,必为举国尊敬,世人推祟,功在国家,名留青史。所谓“罪人”之说,实相bèimiǜ(),局促东隅.(),终非久计。明若吾弟,自当了燃。 如迁延不决,或委之异日,不仅徒生困扰,吾弟亦将难辞其咎 ....()。 ⑴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①实相bèimiǜ②局促东yú ⑵给“难辞其咎 ....”注音:(2分) ⑶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2分) 改改 2、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法国思想家帕斯卡有一句名言:“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 B.3月12日,四、五百中小学生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C.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D.新中国的历史上无法抹去这些名字:焦裕禄、王进喜、吴吉昌、杨立伟……等。 3.诗文默写。(10分) ⑴了却君王天下事,。 ⑵,甲光向日金鳞开。 ⑶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⑷潭中鱼可百许头,。日光下澈,影布石 上,,,,似与游者相乐。 ⑸等到快日落的时候,,,, 。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4、综合性学习(8分) 汉字是文化的载体,但在电脑日益普及的今天,人们用笔写字的时间却越来越少,一些人的字越写越不规范。为了帮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学校组织学生进行“写好规范字从我做起”综合实践活动,以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⑴.请根据下面材料所提供的信息,概括表明汉字书写很重要的两点理由。(2分) 【链接材料】汉字和中医、京剧等,被誉为中国的国粹,中学生应该下功夫写好汉字。首先,从写好规范字做起,字 写出来,既要正确端正,又要清楚整洁。其次,在规范书写的基础上,做到熟练、美观。在多数人习惯于电脑打字的今天,

2018年浙江省高职考数学试卷(模拟)

浙江省2018年单独文化招生考试练手试卷一 说明:练手试卷雷同于模拟试卷,练手为主,体验高职考试的感觉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1-12小题每小题2分,13-20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已知全集为R ,集合{}31|≤<-=x x A ,则=A C u A.{}31|<<-x x B.{}3|≥x x C.{}31|≥--≤x x x 或 2.已知函数14)2(-=x x f ,且3)(=a f ,则=a A.1 B.2 C.3 D.4 3.若0,0,0><>+ay a y x ,则y x -的大小是 A.小于零 B.大于零 C.等于零 D.都不正确 4.下列各点中,位于直线012=+-y x 左侧的是 A.)1,0(- B.)2018 ,1(- C.)2018,21( D.)0,2 1( 5.若α是第三象限角,则当α的终边绕原点旋转7.5圈后落在 A.第一象限角 B.第二象限角 C.第三象限角 D.第四象限角 6.若曲线方程R b R a by ax ∈∈=+,,12 2 ,则该曲线一定不会是 A.直线 B.椭圆 C.双曲线 D.抛物线 7.条件b a p =:,条件0:2 2=-b a q ,则p 是q 的 A.充分条件 B.必要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8.若向量)4,2(),2,1(-==,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2= C.与共线 D.)2,3(=+ 9.若直线过平面内两点)32,4(),2,1(+,则直线的倾斜角为 A. 30 B. 45 C. 60 D. 90 10.下列函数中,在区间),0(+∞上单调递减的是 A.12+=x y B.x y 2log = C.1)2 1(-=x y D.x y 2- = 11.已知一个简易棋箱里有象棋和军棋各两盒,从中任取两盒,则“取不到象棋”的概率为 A. 32 B.31 C.53 D.5 2

湖南省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语文

湖南省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 科目:语文(对口) (试题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和本试题卷的封面上,并认真核对答题卡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科目。 2.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题卷和草稿纸上作答无效。考生在答题卡上按如下要求答题: (1)选择题部分请按题号用2B铅笔填涂方框,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不留痕迹; (2)非选择题部分请按题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否则作答无效; (3)请勿折叠答题卡。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 3.本试题卷共5页。如缺页,考生须及时报告监考老师,否则后果自负。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姓名 准考证号

祝你考试顺利! 机密★启用前 湖南省201 7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 语文 本试题卷共6道大题,21道小题,共5页。时量150分钟。满分120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8分,每小题3分) 古蜀.道上的翠云廊是一个传.奇。前人植树时的汗水层层洒在山间地头,一株株幼柏在这里安营扎寨,生根开花。斗转星移,幼柏慢慢长大,古老的柏树用特有的方式向人们吐露芬芳。它们站在那里,给人们指示路的方向,帮助你记住行走的里程。雨天,它们张开双臂,让雨水远离路基;烈日当头,它们撑开一把把绿色的大全,为人们送去阵阵清凉。 翠云廊的绿是那种一碧万顷、鲜翠欲滴的绿。它蔚然成林,如苍龙蜿.蜒,翠碧莲云,气贯长天。走近翠云廊,顷.刻间就会感受到顽强的生命血脉正从每一株古柏中散发着生生不息的力量。古柏森森,( ),有的青筋暴露,皮若龟甲,尽展岁月的沧桑;有的一柱冲天,直插云端,讲述生命的顽强;有的气势雄伟,遮天盖地,让你时刻感受着自然的力量。 这种绿,经过两千多年的洗礼,直入你心脾.。这种绿是纯洁的,望着它,你会自动摒住呼吸。这种绿是清澈的,走近它,__ __。这种绿是有生命的,靠近它,__ __。这种绿是静谧.的,____,抑制不住想悄悄地、静静地抚.摸它,心里不由北发出赞叹:这是一首怎样的绿色交响! 1.语段中加点的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蜀.道shǔ传.奇chuán B. 蜿.蜒wǎn 顷.刻qǐng C. 心脾.pí清澈.chè D. 静谧.mì抚.摸fǔ 2.语段中画横线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自主招生语文试卷(附答案)

面试材料 1、下列语段中红色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自然需要品味。品味巍峨雄壮的高山,我们的心胸会豁然开朗;品味广袤无垠的大海,我们会为生命的宽广而骄傲;品味云彩飘飘的蓝天,我们会为云朵飘散后的重聚而高兴……这些如宝石一般晶莹璀璨的自然物总是在我们身边盘旋。懂得品位的人,才会得到快乐人生的青睐。 A、wēi yín cuǐ lài B、wiē yínɡ cīu lài C、wēi yín cǐu lài D、wiē yínɡ cuī lái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C A、挺而走险惟妙惟肖绘声绘色 B、张口结舌炉火纯青迫不急待 C、凶相毕露脍炙人口孜孜不倦 D、除恶务尽银装素裹余音绕粱 3、为了欢度端午节,我班准备编写一份《端午风俗》手抄报,特向全班同学征稿,有一位同学收集到了下面四方面的材料,你认为应该删去的一项是:()B A、“屈原含冤投汨罗江”的历史故事。 B、“玉兔捣药”、“吴刚伐桂”的古老传说。 C、“龙舟竞渡”的活动记录。 D、唐“九子粽”、宋“蜜饯粽”、元“箬叶粽”等的历史介绍。 4、下面作家、作品对应有错的一项是:()D A、莫泊桑——《项链》《我的叔叔于勒》 B、雨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C、巴金——《家》《春》《寒夜》 D、萧红——《呼兰河传》《寄小读者》 5、下面各个城市与雅号不对应的一项是:()C A、音乐之都——维也纳 B、雾都——伦敦 C、佛教之都——开罗 D、对称的古都——北京 6、下面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D A、文学史上所说的唐宋八大家分别是: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杜甫。 B、李清照和辛弃疾都是南宋著名的豪放派词人。 C、《春秋》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D、高尔基被列宁称为“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 7、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B 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的这两句诗运用比喻和夸张,将庐山瀑布雄伟壮观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

(完整版)2016年浙江省高职考数学模拟试卷(三)

2016年浙江省高职考数学模拟试卷(三) 一、选择题 1. 已知{}c b a M ,,?,则满足该条件的集合M 有 ( ) A. 5个 B.6个 C.7个 D.8个 2. “92=x ”是“3=x ”的 ( ) A.充要条件 B.充分不必要条件 C.必要不充分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 函数)34(log 5.0-= x y 的定义域是 ( ) A.??? ??1,43 B.]1,(-∞ C.)1,(-∞ D.?? ? ??1,43 4. 下列函数在定义域内为单调递增函数的是 ( ) A.121)(-?? ? ??=x x f B.x x f lg )(= C.x x y 32+= D.x y cos = 5. 设0> B.a ab ab >>2 C.2ab a ab >> D.a ab ab >>2 6. 已知3 2)2(2-= x x f ,则)2(f 等于 ( ) A.0 B.1- C.21- D.3 7. 双曲线842 2=-x y 的两条渐近线方程为 ( ) A.x y 2±= B. x y 2±= C.y x 2±= D. y x 2±= 8. 下列四个命题中,正确的一个命题是 ( ) A.若a 、b 是异面直线,b 、c 是相交直线,则a 、c 是异面直线 B.若两条直线与同一平面所成的角相等,则该两条直线平行 C.若两个平行平面与第三个平面相交,则交线平行 D.三个平面两两相交,有三条交线,则这三条交线互相平行 9. 运用空间想象力判定下列四个图中不能折成正方体的是 ( ) 10. 已知直线的方程为)1(33+-=-x y ,则此直线的倾斜角α和必定经过的点的坐标分 别是 ( )

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语文试题

湖南省2016对口招生考试语文试题本试题共六大题,20小题,共五页。时量150分钟,满分120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8分,每小题3分)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我们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从四大发明到长城或者大运河,从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到绚烂的唐诗宋词,汗牛充栋。这些财富的内容如此丰富,以至于许多人常常遗忘了最为重要的一笔——古人的创造精神。我们这个民族崇尚古人,遵重传统,敢于自我作古、独树一帜的人,并不太多。古人的辉煌业绩也就时常转为固步自封、墨守成规的牢笼。 相对于()古制,创新远为艰巨。 现代世界的变化速度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各种剧烈的()纷至沓来,古人的现成经验明显不够用了。期求古人完整地解答当前遭遇的问题,只能证明我们的平庸和懈怠,古人的业绩属于过去,古人给予我们的最大馈赠毋宁是:。 1.语段中加点的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绚.烂xùn 创.造chuàng B.牢笼.lǒng 平庸.yōng C.给.予jǐ遗忘.wàng D.馈.赠kuì期.求qī 2.语段中画横线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悠久遵重 B. 辉煌百家争鸣 C.艰巨剧烈 D. 懈怠固步自封 3.依次填入语段中括号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依据震荡 B.依循振荡 C.依循震荡 D.依据振荡 4.语段中画波浪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汗牛充栋 B.独树一帜 C.墨守成规 D.纷至沓来 5.下列填入画横线空白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四大发明,唐诗宋词 B.崇尚古人,沿袭传统 C.如何借鉴古人的经验 D.如何创造自己的时代 6.上述语段运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 A.记叙 B.描写 C.议论 D.说明 二、古代诗文阅读(18分) (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7-8小题。(6分,每小题3分) 过分水岭温庭钧 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 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 7.这首诗运用的主要修辞手法是

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信息技术试卷

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 技术试卷(模拟卷) 第一部分信息技术(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现在过年过节大家都会热衷发送微信红包、抢红包,小明看到同学群里的微信红包,很高兴地去点开,却发现已经过期,这主要体现了信息的() A.载体依附性 B.可加工处理 C.时效性 D.真伪性 2.小芳QQ邮箱的部分界面如第2题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第2题图 A. 该邮箱中共有232封未读邮件 B. 该邮箱具有垃圾邮件过滤功能 C. 该邮箱中共有403封未读邮件 D. 该邮箱能够正常接收邮件是因为正确设置了POP3协议 3. 某用户使用Word软件编辑文档,部分界面如第3题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共有3处批注 B.批注A1批注的对象是“来之麦田亲子悦读的推荐” C.若接受所有修订,第一句话则为:线条简明而随意,色调温馨而明媚。 D.若拒绝所有修订,第一句话则为:线条简明而随意,色调温暖而明媚。

第3题图 4.某算法的流程图如第4题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t最后的值为46 B.循环共进行了5次 C.程序结束后,i最后的值为1 D.该流程图是一个循环结构 第4题图 5.在Word中,想把字体设置成深红色,除了直接选用标准色,也可以在调色板中用RGB(192,0,0)表示,其中“192”的“0”都是十进制数,若改用十六进制数表示深红色,则正确的是()A.C1H B.CCH C.FFH D.C0H 6.某同学用Access软件为房产中介创建了一张关于楼盘情况的数据表,存储如第6题图所示的楼盘信息: 第6题图 则该数据表对应的结构恰当的是()

2018年浙江省高职考数学模拟试卷

2018年浙江省高职考数学模拟试卷(二十) 一、选择题 1. 设集合{}9,7,5,4=A ,{}9,8,7,4,3=B ,则集合B A Y 中的元素个数是 ( ) A.4 B.5 C.6 D.7 2. 下列选项中,p 是q 的必要不充 分条件的是 ( ) A.1:=x p ,x x q =2: B.φ=B A p I :,φ=A q :或φ=B C.42:+-=x x x A ,则A C U 等于 ( ) A.R B.φ C.{}2 D.),2()2,(+∞--∞Y 4. 设06)18(2=-+-m n m ,则点),(n m 与原点连线的斜率是 ( ) A.6 B.4 C. 61 D.49- 5. 抛物线x y 22-=的焦点到准线的距离是 ( ) A.2 B.1 C.21 D.4 1 6. 王老师上班途中要经过2个设有红绿灯的十字路口,下面图甲、图乙分别表示他上班和 下班时的路程(s )关于时间(t )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王老师上、下班途中都只在一个十字路口等待了 B.王老师上、下班途中运动时都是匀速运动 C.下班途中停下的路口比上班途中停下的路口离家近 D.上班途中与下班途中在十字路口等待的时间相同 7. 椭圆14 92 2=+x y 的焦点坐标是 ( )

A.)0,3(± B.)5,0(± C. )2,0(± D. )0,13(± 8. 三角形ABC 的顶点分别是)1,1(A ,)4,5(B ,)4,1(C ,D 是BC 的中点,则AD 的坐标 是 ( ) A.)1,2( B.)3,2( C.)2,3( D.)2,1( 9. 第19届亚运会将于2002年在杭州开幕,若从浙江大学、浙江工商大学、中国美术学院、 杭州师范大学四所大学的体育馆中选3个举办3项比赛,则不同的举办方案有 ( ) A.108 种 B.72 种 C.36种 D.24种 10. 下列函数中,在定义域上为增函数的是 ( ) A.x y = B.12-=x y C.x y 2sin = D.2x y = 11. 如图所示,在正方体中,点P 在线段11C A 上运动,则ADP ∠的变化 范 围是 ( ) A.[]??90,45 B. []??60,45 C. []??90,60 D. []??60,30 12. 已知0tan sin >?θθ,且0tan cos

湖南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语文试题

湖南省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 语文 本试题卷共6道大题,21道小题,共5页。时量150分钟。满分120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8分,每小题3分) 在人类历史流变中,任何民族走过的路都非一帆风顺。中华民族能够在顺境中从容淡定、在送境中奋进崛.起,从根本上说,就是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持久涵养。特别是贯穿其中的_____ _、______、______。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 思想理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骨骼.”,从根本上决定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性格禀. 赋、民族特性,架构起中华儿女的心灵空间。天人合一的整体性思维、“五行”相生的朴素唯物主义、阴阳相生的朴素辩证法、与时俱进的世界观、知行合一的实践观点等,已经深入中华儿女的思想意识深处。 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络.”,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维系着泱.泱大 国的社会秩序,维系着中华儿女的共同情感。在中华民族的价值体系中,兴亡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见贤思齐的优秀品格、孝悌.忠信的荣辱观念,标注着传统文化的鲜明底色,为今 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 人文精神是中华优秀文化的“血肉”,极大()了中华民主的创造活力,展现了中华民族生活世界的丰富独特性。崇尚仁爱的为人之道、求同存异的处事方法,兼收并蓄的博大胸怀,形神兼倍的美学追求,俭约泰.和的生活理念等,()了中华民族独特丰富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人文学术,为人类文明史增添了厚重的中国色彩和中国气质。 1.语段中加点的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崛.起jué骨骼.gé B.禀.赋bìng 经络.luò C.泱.泱yāng 孝悌.dìD.并蓄.xù泰.和tài 2.第一段画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任何 B.能够 C.为了 D.特别3.根据文脉,下列短语依次填入语段中画横线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精校】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英语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英语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35分) 第一节(共10小题;每小题2.5分,满分25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A、B、C和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A In 1812, the year Charles Dickens was born, there were 66 novels published in Britain. People had been writing novels for a century—most experts date the first novel to Robinson Crusoe in 1719—but nobody wanted to do it professionally. The steam-powered printing press was still in its early stages; the literacy(识字)rate in England was under 50%. Many works of fiction appeared without the names of the authors, often with something like “By a lady.”Novels, for the most part, were looked upon as silly, immoral, or just plain bad. In 1870, when Dickens died, the world mourned him as its first professional writer and publisher, famous and beloved, who had led an explosion in both the publication of novels and their readership and whose characters —from Oliver Twist to Tiny Tim—were held up as moral touchstones. Today Dicken s’ greatness is unchallenged. Removing him from the pantheon(名人堂)of English literature would make about as much sense as the Louvre selling off the Mona Lisa. How did Dickens get to the top? For all the feelings readers attach to stories, literature is a numbers game, and the test of time is extremely difficult to pass. Some 60,000 novels were published during the Victorian age, from 1837 to1901; today a casual reader might be able to name a half-dozen of them. It’s partly true that Dickens’ style of writing attracted audience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It’s partly that his writings rode a wave of social, political and scientific progress. But it’s also that he re wrote the culture of literature and put himself at the center. No one will ever know what mix of talent, ambition, energy and luck made Dickens such a singular writer. But as the 200th anniversary of his birth approaches, it is possible —and important for our own culture—to understand how he made himself a lasting one. 2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best describes British novels in the 18th century? A. They were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B. They were popular among the rich. C. They were seen as nearly worthless. D. They were written mostly by women. 解析:细节理解题。根据第一段对当时情况的描写nobody wanted to do it professionally. The steam-powered printing press was still in its early stages; the literacy(识字)rate in England was under 50%. Many works of fiction appeared without the names of the authors... Novels, for the most part, were looked upon as silly, immoral, or just plain bad.印刷技术落后,人们识字率低,作品上没有作者名字,小说被认为是愚蠢的不正常的,毫无价值可言。故选C。 答案:C 22. Dickens is compared with the Mona Lisa in the text to stress________. A. his reputation in France B. his interest in modern art C. his success in publication D. his importance in literature

最新自主招生语文试题

2017年高中自主招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3)题。(7分) 吾弟尝以“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自勉,倘能于吾弟手中成此伟业,必为举国尊敬,世人推祟,功在国家,名留青史。所谓“罪人”之说,实相bèimiǜ(),局促东yú(),终非久计。明若吾弟,自当了燃。如迁延不决,或委之异日,不仅徒生困扰,吾弟亦将难辞其咎 ....。 (3分)①实相bèimiǜ()②局促东yú()。⑴根据拼音写汉字。 ⑵给“难辞其咎 ....”注音:(2分) ⑶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2分)改改 2、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法国思想家帕斯卡有一句名言:“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 B.3月12日,四、五百中小学生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C.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D.新中国的历史上无法抹去这些名字:焦裕禄、王进喜、吴吉昌、杨立伟……等。 3.诗文默写。(10分) (1)却君王天下事,。 。 ⑷潭中鱼可百许头,。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似与游者相乐。(5)等到快日落的时候,,, 。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4、综合性学习(8分) 汉字是文化的载体,但在电脑日益普及的今天,人们用笔写字的时间却越来越少,一些人的字越写越不规范。为了帮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学校组织学生进行“写好规范字从我做起”综合实践活动,以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请根据下面材料所提供的信息,概括表明汉字书写很重要的两点理由。(2分)【链接材料】汉字和中医、京剧等,被誉为中国的国粹,中学生应该下功夫写好汉字。首先,从写好规范字做起,字写出来,既要正确端正,又要清楚整洁。其次,在规范书写的基础上,做到熟练、美观。在多数人习惯于电脑打字的今天,人们对毛笔、墨汁、砚台等传统书写工具的了解越来越少,能用毛笔熟练书写汉字的人就更是凤毛麟角了。因此,有些书法专家不无忧虑地说,“长此以往,我们的国粹——汉字书法就会被荒废掉。”所以,一个中国人,不会写汉字,写不好汉字,是人生的一大遗憾。 有关研究还表明:写好汉字对于调节人的心情有重大作用。在专心致志书写的过程中,人往往会忘却心中的烦恼;还会因专心于字的比划、结构、走势,而有一种怡然自得的感觉。因此,坚持书法练习,可以使人在专注的书写过程中,感受到无限乐趣。 ⑵.请你从下面材料中概括出写好汉字的三个理由。(每个理由用四个字回答)(3分) 汉字是最基本、最深厚的一种文化传播载体,写好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俗话说:见字如见人。日本元首田中角荣,早先参加招聘时,就因为所填表格中的内容字迹整洁,风格清俊,颇有中国书法的古风,在近千份履历表中,格外突出,被选为公司职员,日后不断发展,成为国家元首。可现在随着电脑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书写不出美观大方的方块字,还经常提笔忘字。一个人从小学到大学大约有16年的时间,这期间都离不开写字,汉字在学生学习期间发挥着极特殊的作用。

2014年浙江省高职考试数学卷

(A 卷) 2014年浙江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考试 数 学 试 卷 姓名 准考证号 本试题卷共三大题。全卷共3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所有试题均需在答题纸上作答。未在规定区域内答题,每错一个区域扣卷面总分1分。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和试卷上。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4.在答题纸上作图,可先使用2B 铅笔,确定后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已知集合},,,,{d c b a M =则含有元素a 的所有真子集个数有 A. 5个 B .6个 C. 7个 D.8个 2.已知函数12)1(-=+x x f ,则=)2(f A.-1 B.1 C. 2 D.3 3.“0=+b a ”是“0=?b a ”的 A.充分非必要条件 B.必要非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 4.下列不等式(组)解集为{} 0-<-13202x x C. 022 >-x x D. 21<-x 5.下列函数在区间(),0+∞上为减函数的是 A. 13-=x y B. x x f 2log )(= C.x x g )2 1()(= D. x x h sin )(= 6.若α是第二象限角,则πα7-是 A.第一象限角 B. 第二象限角 C. 第三象限角 D. 第四象限角

四川省 2017 年普通高校职教师资班和高职班对口招生统一考试 语 文 试 卷

机密★启用前 四川省2017年普通高校职教师资班和高职班对口招生统一考试 语文 本试题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第Ⅰ卷1-4页,第Ⅱ卷5-8页,共8页。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共30分) 注意事项: 1.必须使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对应的标号涂黑。 2. 第I卷共3大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一、(共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项是() A.脉.络(mài) 哺.育(bǔ) 心广体胖.(pán) 独树一帜.(zhì) B.崇.高(chóng) 校.对(jiào) 济济 ..一堂(jǐ) 删.繁就简(shuān) C.纰.漏(pī) 揣度.(dù) 数.见不鲜(shuò) 不屈不挠.(náo) D.间.断(jiàn) 商榷.(què) 偃.旗息鼓(yǎn) 兢兢 ..业业(jī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招聘清晰彬彬有礼报孝祖国 B.干燥茁壮标炳千秋别出心裁 C.契约粼选秉公处理鞠躬尽瘁 D.博弈观摩高屋建瓴推心置腹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一带一路”事业的有效推进,既要靠政府,要靠企业。两者是落实“一带一路” 措施的双引擎,地位同等重要。 (2)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省委省政府始终保持专注发展、转型发展战略定力, 实施“三大发展战略”,为全面建成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决定性的基础。奋力推进“两个跨越”,为全面建, (3)成都诗词大会举行以来,广大市民读者和草堂旅客掀起了诗词朗诵,如果持续升温,定会形成千人同吟、万人同诵最美成都诗词的局面。 A.也深入热潮 B.更深入高潮 C.也深度高潮 D.更深度热潮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共享单车纳人规范化管理,既方便人们出行,也有利于维护城市环境,真是大快 .. 人心 ..。 B.市区烧烤摊点“碳改电”,减轻了空气污染,人们对这一做法大加赞赏,莫衷一 ...是.。 C.我们选择专业,只有从实际出发,扬长避短 ....,才能发掘自身潜能,更好地发展自我。 D.每位学生都应发展一项特长,不能身无长物 ....,否则很难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国的垃圾无害化处理,还存在着垃圾数量与质量增加迅速、垃圾分类工作总体 上没有取得突破、垃圾焚烧比例偏低、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 B.中医药要走向世界,需要加强传统医学政策法规、人员资质、产品注册、市场准 入、质最监管等方面拓展交流沟通与经验分享的渠道。 C.第十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开幕式于5月8日在天津举行,是促进职业教育坚 持知行合一、德技并修和弘扬工匠精神等的重要举措。 D.全球能源互联网是清洁能源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开发、输送、使用的基础平台, 建好此平台,能全面提高全球能源开发、配置和使用的效率。 二、(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 -8题。 建构现代学徒制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热点,现代学徒制是将传统的学徒训练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的一种企业与学校合作的职业教育制度。它是基于稳固师徒关系的提高技术实践力的学习方式,是基于现代职业教育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制度,是针对现代工业与服务业中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建立的新型师徒学习方式与学校职业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我国建构现代学徒制的最终目的,不仅是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改变,也不仅是在试点院校确立起基于师徒关系的人才培养模式,更是要通过对工学结合的深化,建立起断的职业教育制度。 建构现代学徒制,要促进学徒培养序列和学校培养序列两个方面的深度合作。 首先是学徒培养系列。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不同,可以按复杂程度将学徒培养划分为四个层次。一是民间学徒制。这是广泛存在于个体经济与微型经济中的学徒制,它的功能是训练传统的手工技艺,使学徒获得简单的操作技能。二是促进社会青年就业的学徒制。其目的是对新员工进行技能训练,以使其能胜任岗位的基本要求。这个层次的学徒培养一般由企业自身完成,但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技术训练。 也需要中等职业学校的参与。三是帮助学徒获得精湛技术。这是一过程更长、组织更为严密、内容更为复杂的学徒制,其目标是培养掌握精湛技术的人才,以满足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这个阶段的学徒制需要与中职和专科高职相结合。四是帮 1 / 4

2018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

2018年4月浙江地理试题 第 1 页 共 10 页 2018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 地理试题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其中加试题部分为30分,用【加试题】标出。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近年来,春运期间民工从珠三角地区返回到中西部的“摩托大军”规模显著缩小,驾驶私家车返乡数量大幅增加。完成1、2题。 1.影响民工返乡交通方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收入水平 B .舒适程度 C .交通条件 D .区域差距 2.春运期间,这种交通出行方式变化的主要影响是 A .缓解珠三角地区城市空城化 B .制约珠三角地区产业向外转移 C .加快中西部农村劳动力流出 D .增加中西部地区农村交通压力 20世纪中叶,美国乙地区出现新的棉花种植区。下图为美国部分农业专门化地区分布图。完成3、4题。 3.甲地农业地域类型属于 A .乳畜业 B .混合型农业 C .商品谷物农业 D .大牧场放牧业 4.乙地棉花种植区与原棉花带相比,单产高的主要原因是 A .光照充足 B .降水丰富 C .技术先进 D .市场广阔 下图为北半球锋面气旋系统示意图(单位:百帕)。完成5、6题。 5.雨过天晴后,若图中甲地清晨出现浓雾天气,原因是 A .大气吸收强 B .大气逆辐射弱 C .大气反射强 D .地面反射减弱 6.图中乙、丙两地比较,气流状况 ①乙近地面风力较小 ②乙上升气流较强 ③丙近地面风力较小 ④丙上升气流较强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土壤是各种自然地理要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低反映了当地自然环境特征。完成7、8题。 7.下列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的是 A .山东半岛温带森林 B .大兴安岭西侧草原 C .西双版纳热带森林 D .内蒙古高原西部荒漠 8.从我国内蒙古东部到西部的天然植被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 .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 .垂直分异规律 D .地方性分异规律 第3、4题图 第5、6题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