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氟丙烯酸酯拒水整理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4卷第6期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V ol.24 No.6 2011年12月J O U R N A L O F W U H A N T E X T I L E U N I V E R S I T Y D e c.2011 含氟丙烯酸酯拒水整理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李庆文,陈建平,权 衡*

(武汉纺织大学 化学与化工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摘 要:采用阳/非离子复配表面活性剂作乳化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通过微乳液半连续法合成含氟丙烯酸酯三元共聚乳液HD-1,用红外光谱(IR)对其结果进行了表征。研究了HD-1与市售含氟拒水整理剂的乳液稳定性、粒径及其分布、拒水效果和有机硅改性聚氨酯与含氟拒水整理剂的复配应用性能。结果表明,相比进口防水剂,HD-1和国产防水剂的乳液稳定性还有一定的差距,但HD-1拒水效果效果要好;自制有机硅改性聚氨酯与HD-1的复配使用,使应用成本降低了15.5%,耐水压提高了25%。

关键词:含氟丙烯酸酯;乳液聚合;拒水整理剂

中图分类号:TS195.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160(2011)06-0011-05

相比脂肪烃和有机硅类拒水剂,含氟丙烯酸酯用于织物整理后,可赋予织物更加优异的拒水性,且不影响织物的透湿透气性,因而,有机氟系列织物整理剂迅速得到了推广[1-3]。近年来国外出现了对含氟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的研究热点,且拒水整理剂已实现工业生产化,目前,生产含氟丙烯酸酯防水剂的技术主要被大金、旭硝子、3M、巴斯夫等少数国外企业垄断;由于生产此类产品工艺技术复杂,国内这类产品至今未能形成工业化生产,但需求量很大,几乎全部依靠进口,且其价格相对较高,所以对其的研究很有前景[4-6]。本文用阳/非离子复配表面活性剂作乳化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合成含氟丙烯酸酯三元共聚乳液。研究了自制含氟丙烯酸酯与市售拒水整理剂的乳液稳定性、应用性能、粒径及分布对比和有机硅改性聚氨酯与自制拒水整理剂的复配应用。

1 实验

1.1 织物、原料与仪器

织物:纯棉针织布(75D28针);涤塔夫(21S×21S);纯棉机织布(40s×40s×110×90)。

原料:甲基丙烯酸全氟辛酯、甲基丙烯酸十八酯、功能性单体(自制)、过硫酸铵、有机溶剂、非离子/阳离子复配乳化剂、冰醋酸,工业级,珠海华大浩宏化工有限公司;市售含氟防水剂1(进口);市售含氟防水剂2(国产)。

仪器: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DHG-9023A,上海索普仪器有限公司;精密酸度计PHS-3C(A),上海大普仪器有限公司;台式高速离心机TGL-16G,上海菲恰尔分析仪器有限公司;电子天平LD-6102,龙腾电子有限公司;激光粒度分析仪Nanotrac,美国Microtrac公司;耐水压测试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NEXUS-470美国Nicolet公司;FJ-200高速分散均质机,上海标本模型厂。

1.2 含氟聚丙烯酸酯的制备

采用微乳液半连续法制备含氟聚丙烯酸酯乳液。

在50℃下,将1/3水、1/2乳化剂、助溶剂和全部单体用磁力搅拌器搅拌20min,再用高速分散均质机搅拌10min,制得稳定预乳液。在装有冷凝管、温度计、氮气导管的四口瓶中加入1/4引发剂、2/3水、1/2乳化剂搅拌升温至72℃,滴加1/5预乳液,待乳液泛蓝后10min,双滴加剩余预乳液和2/4引发剂,在3h内滴加完,然后滴加完剩余1/4引发剂保温1h,降温至40℃以下,调pH=4,过滤出料,得淡黄色半透明乳液。

1.3 HD-1的结构表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11年

12

红外光谱:取洗涤除杂后的HD-1样品,直接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进行测试。

1.4 乳液性能测试

凝胶率的测定:将共聚产品经过100目滤布过滤,收集搅拌棒及烧瓶壁上的凝胶,冲洗后于105℃下烘至恒重。凝胶率按下式计算:

100%×凝胶量凝胶率=

单体总质量

反应转化率的测定:准确称取3g样品,置于已恒重的称量瓶中,于105℃下烘至恒重,按下式计算反应转化率:

100-%100%G G W G M

=

×反应转化率()

其中:G 0—样品重量;G 1—样品干燥后恒重;W—配方中除单体外不挥发组分的百分含量;M—单体

百分含量。

固含量的测定:准确称取3g样品(G 0),置于已恒重的称量瓶中,于105℃烘至恒重,称量(G 1)。

10

%100%G G =

×固含量()

稀释稳定性:将乳液稀释到固体含量为3%,再把30ml稀释后的乳液倒入试管中,液柱高为20cm,放

置72h,测量上部清液和沉淀部分的体积即可知其稀释稳定性。

离心稳定性:取8mL乳液置于离心试管中,在3000r/min的转速下高速离心15 min, 观察乳液有无分层或漂油。

耐酸碱稳定性:在两个试管分别装入5g待测乳液试样,然后向两试管中分别逐滴加入1ml(1mol/L)盐酸和1ml(1mol/L)的KOH溶液。摇匀后,测试其pH值,并观察乳液是否稳定。然后将两只试管在室温下放置24h,再观察乳液的稳定性。

耐电解质稳定性:在20ml的刻度试管中加入16ml聚合物乳液试样,再加入4ml 0.5%的CaCl 2溶液,摇匀,静置48h,观察乳液变化情况。

低温稳定性:取10mlHD-1乳液在-5℃下放置48h,观察其变化情况。 乳液粒径及其分布:在Nanotrac激光粒度分析仪上测定乳液粒径及分布。

1.5 应用性能对比

防水性能比较:将HD-1、市售含氟防水剂1、市售含氟防水剂2三种防水剂配制成20~80g/L 处理纯棉针织布;30g/L 时处理纯棉针织布、纯棉机织布和涤塔夫进行对比。

处理工艺:一浸一轧(pH=5~6)→100℃烘干→170℃焙烘1min 沾湿性测试:按照GB/T 4745-1997,采用淋水性能测试法。

1.6 有机硅改性聚氨酯和HD-1的复配应用

为降低应用成本,通过自制有机硅改性聚氨酯和HD-1复配使用,自制有机硅改性聚氨酯和HD-1复配溶液的配方如表1。

用下表中复配溶液处理纯棉机织布,处理工艺:一

浸一轧(pH=5~6)→100℃烘干→170℃焙烘1min。

耐水压测试:采用耐水压测试仪测试处理后的织物。 2 结果与讨论

通过微乳液半连续法制得含氟丙烯酸酯乳液,反应顺利完成,凝胶率为3.2%,转化率为93.4%,外观为乳白带蓝半透明乳液,称作为HD-1。

2.1 HD-1的结构表征

通过红外光谱(IR)对HD-1的结构进行了表征,IR 谱见图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