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马春姣
重症肌无力误诊为哮喘1例

图 1 4 月 7 日胸片
图 2 4 月 12 日床边胸片
图 3 4 月 8 日胸部 CT
图 4 4 月 8 日胸部 CTPA (下转第 2192 页)
·2192·
现代医药卫生 2012年7月30日 第28卷第14期 J Mod Med Health,July 30,2012,Vol.28,No.14
典型的重症肌无力,存在晨轻暮重的肌肉无力、上眼睑下垂、 复视等症状,因此病例诊断一般并不困难,但如果临床症状不典 型、病史叙述不清或者非专科医生对本病认识不足,就会造成误 诊。本文将重症肌无力误诊1 例报道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44 岁,已婚,农民。因“反复咳嗽 3 年多,气急、胸 闷、咳痰 7 d”于 2008 年 4 月 4 日入院。患者 3 年多前无明显诱因 下出现反复咳嗽,无咳痰,闻油烟味后加重,平时服用中药治疗, 呈反复发作,间歇期间可从事轻体力活动,但登楼梯时感气促,近 2 个月来病情加重,咳嗽明显,夜间不能平卧。7 d 前气急、胸闷加 重,并咳白色黏液痰 ,于 2008 年 4 月 4 日入本院急诊 ,诊断考虑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予氧疗、抗炎、激素等治疗,但病 情无好转,SpO2 波动在 85%左右,紧急气管插管后转 入 重 症 监 护 室 (ICU)。入 科 查 体 :体 温 37 ℃,脉 搏 118 次/min,呼 吸 26 次/min, 血压 120/64 mmHg(1 mmHg=0.133 kPa),神 志 清 ,精 神 萎 靡 ,颈 软 , 无抵抗。经口气管插管,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双侧 甲状腺未及肿大。双侧眼球活动不受限,瞳孔等大等圆,直 径(D) =3.0 mm,对 光 反 应 灵 敏 。两 肺 可 闻 及 干 啰 音 及 少 许 湿 啰 音 ,以 左 下肺明显,右下肺呼吸音减低。心脏、腹部查体无殊。振动觉、痛温 觉 对 称 ,肌 张 力 无 殊 ,腱 反 射 (++),四 肢 肌 力 V 级 ,双 下 肢 不 肿 , 病 理 征 阴 性 。入 院 时 血 气 分 析 (未 吸 氧 时 ):pH 7.367,PaCO2 63.8 mmHg,PaO2 57.5 mmHg ,SaO2 为 88.8%。初 步 诊 断 :重 症 哮 喘 ,呼 吸衰竭。治疗上开始给予机械通气、激素平喘(甲基泼尼松龙,静 脉滴注,40 mg 每天 2 次)、头孢派酮/舒巴坦(商品 名 :舒 普 深 ,每 8 小时 2.0 g)抗感染、化痰、解痉、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入院后第 2 天起,听诊两肺呼吸音转清,及少量湿啰音,无明显哮鸣音,结 合多次胸片 (图 1、2)及 血 象 ,均 提 示 肺 部 感 染 不 重 ;床 边 纤 维 支 气管镜检查仅见支气管炎症性病变,亦未见异常气道痉挛,但多
重症肌无力的相关抗体及中医药干预研究进展

重症肌无力的相关抗体及中医药干预研究进展王娟;顼宝玉;陈乐君;刘晴;袁慧【摘要】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由自身抗体介导的、细胞免疫依赖和补体参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深入了解MG相关抗体及T辅助细胞、细胞因子的紊乱状态,可以进一步指导MG的免疫治疗;探究中医药对MG免疫紊乱状态的干预及作用机制,可以为MG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期刊名称】《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年(卷),期】2017(015)016【总页数】4页(P1979-1982)【关键词】重症肌无力;自身抗体;细胞免疫;中医药干预;乙酰胆碱受体【作者】王娟;顼宝玉;陈乐君;刘晴;袁慧【作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 100091;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 100091;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 100091;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 10009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6.1;R259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一种主要由乙酰胆碱受体(AChR)抗体介导、细胞免疫依赖、补体参与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神经肌肉接头(neuromuscular junction,NMJ)突触后膜,引起NMJ传递障碍,表现为骨骼肌收缩无力、易疲劳,活动后加重,休息和应用胆碱酯酶(AChE)抑制剂后缓解。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发展,对MG相关抗体及诱导抗体产生免疫机制的研究日趋完善,治疗也更具有针对性,尤其是中医药的干预治疗。
1.1 AChR抗体随着抗体检测技术的建立和完善[1],人们研究发现[2]:MG病人血清中AChR抗体滴度升高(50%~60%的单纯眼肌型MG病人及85%~90%的全身型MG病人均可在血中检测到AChR抗体[3]),血清AChR抗体滴度的升高与肌无力症状有直接因果关系;AChR抗体多聚集在NMJ突触后膜的AChR。
说明MG主要由于AChR抗体引发的NMJ乙酰胆碱与AChR结合环节发生病变。
重症肌无力的护理体会

重症肌无力的护理体会作者: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第27期【摘要】目的通过对重症肌无力及其危象的观察,总结护理经验,协助医生采集临床资料。
达到更好的治愈患者的目的。
方法对本院的25例重症肌无力和5例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本组25例重症肌无力患者均好转出院。
5例肌无力危象患者1例死亡。
1例无效,余痊愈。
结论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对重症肌无力患者的预后及疾病的转归有着积极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护理作者单位:130051长春市人民医院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 MG)是随意肌的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是由于血液中的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对受体的占领、封闭,使乙酰胆碱不能与其有效地结合,从而产生肌肉易于疲劳的症状[1]。
重症肌无力危象指呼吸肌受累时出现咳嗽无力甚至呼吸困难,需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是致死的主要原因。
心肌偶可受累,可引起突然死亡。
大约10%的重症肌无力出现危象[2]。
现将本院收治25例重症肌无力和5例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的急救治疗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25例MG和5例MG危象患者均依据典型的临床表现、疲劳试验及新斯的明实验确诊。
MG患者中男9例,女16例,平均年龄为34岁。
其临床表现为眼睑下垂、复视、斜视、闭目无力、四肢无力、言语不清、饮水呛咳、吞咽困难等。
5例MG危象患者中男2例,女3例,年龄为51~65岁,均伴有胸腺不同程度增生或胸腺瘤,其中诱发因素主要为呼吸道感染3例,行胸腺瘤手术1例,停用胆碱酯酶抑制剂1例,治疗中均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予呼吸机辅助呼吸。
2护理21心理护理重症肌无力是一种易复发、症状逐渐加重、不易治愈的疾病,患者往往会感到悲观、失望、紧张,而这种情绪又会加重病情,因此理人员应关心体贴患者,对其进行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向其讲解疾病的特点,治疗方法和转归,解除思想顾虑,使其能更好地配合治疗。
1例妊娠合并重症肌无力产妇的护理体会

1例妊娠合并重症肌无力产妇的护理体会发表时间:2013-09-24T15:20:59.61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26期供稿作者:李勉红[导读] 重症肌无力是抗体介导的细胞免疫依赖性、补体参与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
李勉红(佛山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二区 528000)【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6-0257-02 重症肌无力是抗体介导的细胞免疫依赖性、补体参与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
[1]临床特征为受累横纹肌易疲劳性,呈波动性肌无力,晨轻暮重、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
而妊娠可引起母体免疫系统很大变化,但对重症肌无力的影响却因人而异,并没有一致的结果。
文献报道孕产妇死亡率为4%左右。
2012年12月我科收治一例妊娠合并重症肌无力的患者,入院后采取了及时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产妇安全分娩平安出院,现报道如下。
病例介绍患者,女,36岁。
因停经30+4周胎动减少5天,于2012年12月18日由外院转到我院就诊,孕妇自诉重症肌无力病史,间断服药治疗,最后一次发作的时间为2008年。
拟妊娠合并重症肌无力、胎儿窘迫收入院。
患者表情淡漠但仍回答切题,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心肺听诊未闻及异常,腹软,腹围90cm,宫高26cm,可扪及不规则宫缩。
入院后完善各项常规检查:血五分类、肝肾功能、电解质三项、生化常规、凝血功能未见异常。
B超示活单胎,头位,相当于30+周,羊水量过多(羊水深度8.2cm,羊水指数23.1),胎盘成熟度I度,BPS(6分、缺胎监评分),S/D2.8,考虑存在胎儿窘迫。
向患者及家属讲明病情及有胎死宫内风险,建议手术,家属表示理解,并签字要求观察,暂不手术,暂予能量宫内复苏,注意监测胎心、胎动、呼吸乏力等症状。
后患者胎心基线平直,无加速、变异差,再次向患者及家属讲明病情及风险,家属同意予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顺利娩出单活婴,新生儿,0—Apagar´s评分0分,1—Apagar´s评分2分,5—Apagar´s 评分5分,新生儿因重度窒息转新生儿科治疗。
妊娠期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孕期肿瘤筛查和治疗策略

妊娠期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孕期肿瘤筛查和治疗策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患者选择在妊娠期间怀孕。
然而,妊娠期的重症肌无力患者存在一定的风险,特别是由于免疫系统的改变和抗胸腺抗体对胎儿的影响。
因此,在孕期,重症肌无力患者需要进行细致的肿瘤筛查和制定适当的治疗策略以确保母婴的健康。
一、妊娠期重症肌无力患者的肿瘤筛查1.1 定期乳腺自检在妊娠期,由于荷尔蒙水平的波动,重症肌无力患者乳腺组织可能出现异常增生或乳腺增生病变。
因此,妊娠期重症肌无力患者应定期进行乳腺自检,注意观察乳房的形态变化、触摸是否存在硬块、异常分泌物等。
1.2 定期妇科检查妊娠期重症肌无力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包括阴道镜检查、宫颈涂片和HPV病毒检测等。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及早发现宫颈糜烂、宫颈癌等妇科疾病,并采取相应的治疗预防恶变。
1.3 定期全身体检妊娠期重症肌无力患者需要进行定期的全身体检,检查常规血液指标、肝功能、肾功能、甲状腺功能等。
这些检查有助于及早发现任何肿瘤相关的异常情况,并提供早期治疗的机会。
二、妊娠期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治疗策略2.1 个体化治疗方案针对妊娠期重症肌无力患者的特殊情况,治疗方案应根据个体化情况制定。
这包括根据肌力状况、病情严重程度和药物禁忌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2.2 药物治疗妊娠期重症肌无力患者在肿瘤筛查过程中可能会发现其他相关疾病或肿瘤。
由于草药的不安全性,孕期禁用,治疗期间需要避免使用激素类草药,如硫唑嘧啶、环磷酰胺等。
只有在重症肌无力临床症状明显加重或出现危险征象时,才可以考虑使用新斯的明和其他非抗胸腺抗体药物的治疗。
这需要综合考虑胎儿的安全性和母亲的临床需要,并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母婴的健康状况。
2.3 其他治疗支持治疗期间,妊娠期重症肌无力患者需要密切关注自身情况的变化。
定期监测肌力状况,记录自主呼吸力和吞咽功能的变化,及时就医并咨询医生的建议。
1例产后合并重症肌无力危象前状态患者的护理

三、结论
重症肌无力危象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其危险因素包括自身免疫系统异常、 病毒感染、药物交互作用等。近年来,护理工作在重症肌无力危象的治疗中发挥 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型护理疗法的应用,如心理护理、改善睡眠质量和新型 疗法的应用等,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未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 的不断发展,相信重症肌无力危象的护理工作将会有更大的进步,为患者提供更 优质的治疗体验。
由于患者存在肌无力症状,咳嗽无力,容易发生肺部感染。因此,护理人员 应协助患者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以预防感染。
治疗效果
通过实施上述护理措施,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明显缓解。在住院期间,患者的 精神状态逐渐好转,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许多患者在护理人员的精心照料 下,能够逐渐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
1例产后合并重症肌无力危象前 状态患者的护理
01 1临床资料
目录
02 2护理
03
2111、4预防并发症 的护理
04 3小结
05 参考内容
产后合并重症肌无力危象前状态 患者的护理
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神经-肌肉传递功能障碍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主要由于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模上ACHR受损引起,临床上应用免疫抑制剂及胆 碱酯酶抑制剂治疗,控制症状。妊娠对重症肌无力患者是一大考验。现将我院1 例产后合并重症肌无力危象前状态患者的护理总结如下。
3小结
重症肌无力危象是该病恶化加重的表现是危及患者生命的急症之一。
参考内容
引言
产后合并重症肌无力危象前状态是一种罕见的疾病,但它的发生会对产妇的 身体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此时,恰当的护理对于缓解患者症状、促进康复具有 重要意义。本次演示将探讨产后合并重症肌无力危象前状态患者的护理。
中药治疗重症肌无力128例疗效分析

中药治疗重症肌无力128例疗效分析
李宝生
【期刊名称】《北京中医》
【年(卷),期】2006(25)6
【总页数】2页(P356-357)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脏腑辨证;中医药疗法
【作者】李宝生
【作者单位】北京市回民医院中医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6.1;R274.915.3
【相关文献】
1.中药治疗重症肌无力远期疗效观察/梁明//中国医学文摘 [J],
2.推拿与中药结合治疗小儿重症肌无力的疗效探讨 [J], 张鹏飞
3.中药健肌方辅助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疗效观察及对血清IL-6的影响 [J], 张文英;杨东东
4.中药联合电针治疗重症肌无力62例的临床疗效观察 [J], 杨俊红;杨丽丽;陈英哲;张运克
5.基于辨证论治的中药辅助治疗重症肌无力疗效分析 [J], 夏清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重症肌无力患者血清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和抗突触前膜抗体检测

重症肌无力患者血清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和抗突触前膜抗体检测崔新征;高峰;杨鲲鹏;魏云;燕东海;郭亮;张水兰;张清勇【期刊名称】《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06(041)001【摘要】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MG)患者血清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和抗突触前膜抗体(Psmab)水平与其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ABC-ELISA法检测186例MG患者及35例正常人血清AchRab和Psmab.结果:MG患者血清AchRab和Psmab水平及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且2抗体水平高度相关(r=0.72,P<0.001).2抗体水平与MG患者的性别无关;1~14岁患者2抗体水平较低;胸腺瘤患者2抗体水平高于胸腺增生者;危象型患者高于轻型和混合型患者;手术摘除胸腺后,2抗体水平较术前下降(P均<0.05).结论:AchRab和Psmab与MG患者病情程度及病理类型有关,可用于MG的病情监测.【总页数】3页(P63-65)【作者】崔新征;高峰;杨鲲鹏;魏云;燕东海;郭亮;张水兰;张清勇【作者单位】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胸外科,郑州,450014;郑州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郑州,450052;河南省医学科学研究所,郑州,450052;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胸外科,郑州,450014;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胸外科,郑州,450014;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胸外科,郑州,450014;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胸外科,郑州,450014;郑州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郑州,450052;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胸外科,郑州,450014;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胸外科,郑州,450014;郑州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郑州,45005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6【相关文献】1.儿童重症肌无力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和抗突触前膜抗体的探讨:附20例分析[J], 吴洁;叶祥枝2.重症肌无力患者血清抗Titin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J], 高枫;梁芙茹;郝洪军;袁锦楣3.血清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突触前膜抗体和胸腺瘤相关抗体与重症肌无力发病关系的研究 [J], 高波廷;杨明山4.重症肌无力患者血清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和抗突触前膜抗体的检测 [J], 曾涟乾5.重症肌无力患者血清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和抗突触前膜抗体测定及其意义 [J], 陈正德;慕容慎行;林惠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G 与癌性肌无力鉴别
鉴别项 年龄 性别 伴发疾病 患肌分布 MG 青少年,多<30岁 女性居多 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 多有眼外肌受累 颅神经支配肌受累 疲劳试验 + 药物试验 + ACHR-Ab检测 80%+ 电生理试验 低频、高频下降>10% Lambert-Eaton 成年,多>50岁 男性居多 2/3伴癌症,尤以肺Ca 下肢>上肢,近端>远端 颅神经支配肌多不受累 - 可以+,但多数- - 低频下降<10%, 高频上升>100~200% 胸腺CT 肿瘤、增生、退化不良 - 腱反射 开始正常,迅速减退/消失 开始减退/消失 小脑功能 正常 30%存在异常 及感觉异常 治疗 ChEI等 盐酸胍乙啶、手术等
D 编码骨骼肌特异性的酪氨酸激酶(MuSK) 与MG Chevessier等报道过一例罕见的先天型MG。该病例研究分析是由于编译突触后膜的 MuSK变异而引起的MG。
MG 病因研究
四、细胞免疫、补体参与MG发病过程
用AChR刺激MG病人周围血淋巴细胞的淋巴母细胞转化试验,结果提示MG病人体 内有针对AChR的特异性细胞免疫。MG病人周围血淋巴细胞亚群有变化,用提纯的特
MG与其他疾病的关系
MG与甲状腺功能异常
MG患者往往伴有甲状腺功能异常,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及减退。 有人提出甲状腺素不能使胸腺细胞凋亡,而是促进胸腺细胞的增殖。
MG患者肌无力症状会随甲状腺功能的改 善而好转吗? 甲状腺功能异常能加重胸腺手术后MG危 象的发生吗?
MG与其他疾病的关系
⑵可伴有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桥本甲状腺炎、胰岛素依赖性 糖尿病、干燥综合征 、风湿性关节炎、SLE、自身免疫性胃炎、 恶性贫血、多发性肌炎、硬皮病、肾炎、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 等。 ⑶心脏病变 1984年,Hofstad发现16%MG有心律失常,尸解 发现局限性心肌炎,也有报道左心室功能损害。 ⑷ 其它 MS、胸腺瘤之外的肿瘤、EP等
MG 治疗
C:血浆替换疗法及高价丙种球蛋白100-200mg/kg, 丙种球蛋白0.4g/kg/d,静滴,每日一次,5天为一疗程。 但丙球具有抗原性,有肌注丙球引起变态反应性脑炎的 报导,故不宜滥用。
MG 手术治疗
D:胸腺切除 • 10~15%MG合并胸腺瘤; • 80~90%胸腺呈淋巴样增生,特征是淋巴滤泡中含有 B 细胞为主的激活生发中心,其细胞浆中包含Achrab等免 疫球蛋白; • 但胸腺增生的机制尚不明确。
四、病因研究尚待解决的问题
近几年关于MG病因研究无明显突破,处于平台期,基础研 究重点放在自身抗体、免疫耐受研究上。
有关MG体内AchRAb是如何产生的及其产生除胸腺外是否还存在其他部位? AchRAb阴性患者,MG发生的病因如何?其他相关抗体参与MG的病 理生理过程如何?MuSK、 Ryanodine受体如何参与MG的发病过程?
MG 临床表现
首发症状
临床主要特征是局部或全身横纹肌于活动时易于疲劳无 力,经休息或用抗胆硷酯酶药物后可以缓解。也可累及心 肌与平滑肌,表现出相应的内脏症状。
• • 50~60%患者首先眼外肌受累 首发为肢体无力,下肢无力13%,上肢无力3%。
•
首发为延髓肌受累,表情呆板、面颊无力3%,构音困难、进食呛咳1%。
重症肌无力
(Myasthenia Gravis) 胸外科 马春姣
MG 概 念
MG重症肌无力是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介导的、细胞免疫依 赖的及补体参与的一种神经-肌肉接头(NMJ)处传递障碍 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NMJ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 受体。
MG 病因研究
病因&发病机制
流行病学资料
• 发病率为20-40/10万,我国患此病的人数约为70万。
⑵ 儿童型
先天型<1%> :婴儿期发病,有家族史,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症状严重
新生儿型<1%> :48小时出现症状,持续数日~数周,逐步改善至痊愈
MG 辅助检查
A: 新斯的明实验: (1)试验用药:肌肉注射甲基硫酸新斯的明1.0-1.5mg,儿童剂量酌减。 为消除其M-胆碱系副作用,可同时注射阿托品0.5-1.0mg。 • (2)记录方法:按患者受累肌群作多项观察。每项指标在用及用药后每10分 钟测定一次,每10分钟记录一次该时与用药前数据的差值。试验结束后,每项 求出注射后6次记录值的均值。 •阳性率:眼肌型MG 80%,全身型MG为95%。假阳性可见于脑干肿瘤。
重症肌无力患者周围血中存在高度优势的nAchR特异性T淋 巴细胞。 研究发现AchR抗体的产生由于胸腺组织中自身反应性T细 胞的异常活化和增殖 ,进一步激活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 80%重症肌无力病人伴有胸腺异常。 33%-75%胸腺瘤病例有重症肌无力现象
MG 病因研究
MG 病因研究
•B:腾喜龙实验: • (1)实验方法:腾喜龙(每安瓿含10mg),先静脉注射2mg;若无不良反应, 则于30秒内将剩余8mg注入。 • (2)结果判断:若为肌无力危象,则呼吸机无力于0.5-1分钟内好转,4-5 分钟后又复无力。若为胆碱能危象,则会有暂时性加重伴肌束震颤。若为反拗 性危象,则无反应。
MG 临床分型
Osserman<1971年>分型
Ⅰ型:单纯眼肌型<20%>,始终眼外肌受累。激素等治疗反应佳,预后佳。 Ⅱ型:轻、中度全身型<50%>,有四肢受累。早期治疗反应好,预后好。 Ⅱa型:四肢受累较轻,无球部受累; Ⅱb:四肢受累较重,有球部受累。
⑴ 成人型
Ⅲ型: 急性进展型<10%>,病程短于半年发展至延髓、肢带、躯干及呼吸 肌的严重肌无力。治疗反应较差,预后较差。 Ⅳ型:晚发重度全身型<9%>,病程长于半年,常由Ⅰ 、Ⅱa、 Ⅱb型等经 数年~数十年发展而来。治疗反应差,预后差。 Ⅴ型:肌萎缩型<1%> ,即在起病半年内即开始肌萎缩。 少年型<8%> :以单纯眼肌型多见
• 中医虽无MG 病名,但根据其临床特点及 中医理论知识,主要将其归属于“痿证” 范畴,单以上胞下垂为主要表现者,中医 名曰:“睑废”。《素问· 痿论篇》有“治 痿者独取阳明”之论,主要是采取补益脾 胃的方法治疗痿症,现临床常使用补中益气 汤加味辨证治疗重症肌无力。
MG 临床表现
• ⑴ 肌无力一般只累及随意肌<骨骼肌> • ⑵ 肌无力症状呈波动性<朝轻暮重;疲劳、活动、发热则加 重;休息、胆碱脂酶抑制剂可缓解> • ⑶ 肌腱反射开始正常,反复叩击则肌腱反射迅速减弱。而受 累肌则开始即可能减弱 • ⑷ 经过较长时间<一般3年>,可发生自行部分缓解,但完全 缓解少见 • ⑸受累骨骼肌分布不能按神经支配来解释 • ⑹每一病例的肌无力的分布可不对称及程度可不相同
50-60年代: 胸腺素增高抑制乙酰胆碱合成。 60年代以来: 提出自体免疫学说。 73年建立电鳗鱼实验:将纯化的电鳗鱼的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 (nAchR)免疫动物建立重症肌无力模型,并以此测出重症肌无力病人 血清中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
MG 病因研究
• 二、重症肌无力是T细胞依赖的自体免疫疾病
• MG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25%病人于21岁前起病。发病高峰, 女为20~30岁,男为50~70岁。在40岁以下患者中,女性发 病率高,男女比例为7:3,50岁以上患者中,男性比例增高, 男女比例约为3:2 • 30%重症型,累及呼吸肌
MG 病因研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MG 是横纹肌突触后膜nAchR参与的自体免疫性疾病 – 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nAchR-Ab)的作用下,乙酰胆碱受 体的数量减少,敏感性下降。
• 中医认为肾藏经、肝藏血、肝肾同源、不 能上承于目,以滋神光,阳光失其主倚、 精气散乱、约束失权,则出现视岐。如 《灵枢· 大惑论》说:“五脏六腑之精气, 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邪其精,其精所 中不相比也,则精散,经散则视岐、视岐 则见两物”。这里的“视岐”即是对眼肌 型重症肌无力的主症之一“复视”的最早 记载。
MG 辅助检查
ACHR-Ab检测: 阳性率70~90%,伴有胸腺瘤的达76~93%,全身型达85~90%,而单 纯眼肌型为36~54%。假阳性可见于SLE、类风湿性关节炎,下运动神经元病 等。 C: D:电生理学检查:
重复电刺激:电生理发现低频<3或5Hz>衰减阳性。 正常情况下,神经的重复电刺激使每一次神经冲动释放AChR量减少,尽管其 ACh量减少,仍能保证正常的NMJ传导。但MG病人由AChR数目减少,安全系 数降低,正常重复电刺激所致正常生理性ACh释放减少,也会使NMJ处传导障 碍。其阳性率高达60%,全身型MG高于眼肌型。
三、遗传基因在自体免疫发生过程起重要作用
MG患者亲属的发病危险度为2% ~4%, 显著高于普通人群的患病率。提示遗传 因素在MG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目前认为人类白细胞共同抗原HLA -Ⅰ类及HLA -Ⅱ类基因位点对易感性起主要作用 1 9 7 2 年Pirskanen 等最初发现HLA -Ⅰ类等位基因( B 8 和A1 ) 与MG有关。目前的研 究表明HLA -A1 B 8 DR 3 是MG的主要遗传表型, 遗传因素的影响在伴发胸腺瘤的患者中更 为明显。 有研究报道过, 中国MG的发病可能有关的Ⅱ类等位基因有HLA -DRB 1* 0 9 0 1 / 1 3 0 1 / 0 4 0 1 这三个基因。 B 编码乙酰胆碱受体α亚单位的CHRNA1 基因与MG 编码AChRα亚单位的是CHRNA1 基因, 它影响MG遗传易感性
MG 治疗
A: 胆碱酯酶抑制剂: 新斯的明、吡啶斯的明、酶抑宁等。以吡啶斯的明最常用,副作 用较小。30-60mg/次,3-5次/日,溴化新斯的明15-90mg/次,3-5 次/日。对心率过慢,心律不齐,机械性肠梗阻以及哮喘患者均忌用 或慎用。
副反应包括:常见的有腹泻、恶心、呕吐、胃痉挛、汗及唾液 增多等。较少见的有尿频、缩瞳、肌张力增高等。接受大剂量治疗 的重症肌无力病人,常出现精神异常。 国外有报道, 应用溴地斯的明<一种长效ChEI >治疗神经源性无 张力性膀胱,患者73岁,10mg/d,连续2年以上,因中毒致胆碱能 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