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及夹具第20次课

合集下载

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教学课件

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教学课件

四 、离子束加工原理
在真空条件下 ,将惰性气体氩(Ar)、氪(Ke) 氙(Xe)等用离子枪使其产生离子束 ,通过加速、聚 焦成为高能离子束 ,冲击工件表面进行加工。
离子束加工是目前最精细的加工方法 ,是纳米加 工技术的基础。
五 、离子束加工设备
由机床主体、离子枪、抽真空系统、控制系统、 电源系统、工作台移动控制系统等构成。
一 、生产过程与工艺过程
生产过程: 把工件毛坯或原材料加工为简单产品或复 杂产品的全过程。
工艺过程;生产过程中 ,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 相对位置和性质等 ,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
约60%的生产过程是工艺过程,其余40%是生产 准备和辅助工作过程。
工艺过程有热加工过程、冷加工过程、装配过 程。
沉积极薄镀层(0.1~0.001mm),对工件进行防 锈保护、修复工件表面缺陷和装饰等 ,就是电镀表面 涂覆。
如果阴极是原模 , 电铸材料作为阳极 , 电铸材料 的金属盐溶液作电铸液 ,在直流电源的作用下 , 阴极 沉积为一个与原模形腔完全相同、厚度达数mm ,剥离 下来成为需要的工件 ,这就是电铸。
2) 电铸加工特点 准确、精密地复制;精度高、表面粗糙度值小;
原模可重复使用; 可电铸复杂、特殊形状的工件; 可做多层不同材料的电铸件;速度较慢 ,生产率低; 原模制造技术要求高 ,有时会脱模困难; 电铸件会 出现厚薄不均现象。
3) 电铸加工设备 耐腐蚀电铸槽;3~20V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 ,
电流和功率满足15~30 A/dm2;搅拌系统;加热和 冷却装置等。
六 、离子束加工工艺特点及应用
工艺特点是:
1. 易于控制聚焦 2.冲击能量集中 ,工件机械、热变形极小 3. 加工环保。 4.适于易氧化的材料加工 5.设备成本高 ,加工效率较低。 主要应用于: 1. 离子束刻蚀 2.镀膜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法兰盘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法兰盘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法兰盘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学院:太原理工大学阳泉学院院系:机电系班级: 09机制本姓名:董帅江指导教师:赵彤涌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法兰盘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内容:1、零件图1张2、毛坯图 1张3、机械加工工序卡 2张4、夹具结构设计装配图 1张5、课程设计说明书 1份目录1 零件的分析 (1)1.1零件的作用 (1)1.2 零件的工艺分析 (1)2 工艺规程设计 (1)2.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1)2.2基面的选择 (1)2.3制定工艺路线 (2)2.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3)2.5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5)3 夹具设计 (26)3.1问题的提出 (26)3.2夹具设计 (26)参考文献 (29)1 零 件 的 分 析1.1零件的作用题目所给定的零件是CA6140车床上的法兰盘(见附图1), 法兰盘起联接作用是车床上的重要零件。

1.2 零件的工艺分析法兰盘是一回转体零件,有一组加工表面,这一组加工表面以Φ20045.00+为中心 ,包括:两个Φ12.034.0100--mm 的端面, 尺寸为Φ0017.045-mm 的圆柱面,两个Φ90mm的端面及上面的4个Φ9mm 的透孔. Φ06.045-mm 的外圆柱面及上面的Φ6mm 的销孔, Φ90mm 端面上距离中心线分别为34mm 和24mm 的两个平面.这组加工表面是以Φ20045.00+mm 为中心,其余加工面都与它有位置关系,可以先加工它的一个端面,再借助专用夹具以这个端面为定位基准加工另一端面,然后再加工其它加工表面.2 工 艺 规 程 设 计2.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零件材料为HT200,中批生产的水平,而且零件轮廓尺寸不大,故采用金属模铸造,法兰盘因毛坯比较简单,采用铸造毛坯时一般是成队铸造,再进行机械加工。

这从提高生产率,保证加工精度上考虑也是应该的。

机械制造工艺和夹具-继续教育考试-专业课程-常州-题库

机械制造工艺和夹具-继续教育考试-专业课程-常州-题库

《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继续教育考试专业课程常州题库一、单选题及多选题题库1. 在车床上安装工件时,能自动定心并夹紧工件的夹具是( A )。

A. 三爪卡盘B. 四爪卡盘C. 中心架D.都不是2. 套筒类零件一般功用为( C )。

A. 支承B. 导向C. 支承和导向D.都不是3. 获得形状精度的方法( A )。

A. 轨迹法B. 调整法C. 定尺寸法D. 自动控制法4. 车床主轴轴颈和锥孔的同轴度要求很高,常采用( B )来保证。

A.基准重合B.互为基准C.自为基础D.基准统一5.制定零件工艺过程时,首先研究和确定的基准是( C )。

A.设计基准B.工序基准C.定位基准D.测量基准6. 获得尺寸精度的方法( ABC )。

A.试切法B. 调整法C. 定尺寸法D. 成形法7.车床主轴的纯轴向窜动对( AD )加工无影响。

A.车内孔B.车端面C.车螺纹D. 车外圆8. 工艺过程中所采用的基准为工艺基准,按用途可分为( ACD )。

A. 工序基准B.工步基准C.测量基准D.装配基准9. 毛坯——根据零件产品所要求的形状,工艺尺寸而制成的供进一步加工用的生产对象。

10. 生产过程——在机械产品制造时,将原材料(或半成品)转变为成品的全过程,称为生产过程。

二、单判断题题库1. 由于粗加工对精度要求不高,所以粗基准可多次使用。

(√)2. 一道工序可能包括几个工步,也可能只有一个工步。

(√)3. 轴类零件的毛坯常采用棒料、锻件和铸件等毛坯形式。

(√)4. 套筒类零件一般功用为支承和导向。

(√)5. 套筒零件的粗精车(镗)内外圆一般在卧式车床或立式车床上进行,不能在磨床上进行。

(×)11. 工艺装备——产品投产前所进行的一系列工艺工作的总称,主要内容包括对产品图纸工艺分析,审查,拟定工艺方案,编制各种工艺文件,设计合理的生产组织形式。

12. 基准——基准是零件上用以确定其他点、线、面位置所依据的那些点、线、面。

阀体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设计说明书

阀体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设计说明书

阀体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学生姓名:学生学号:院(系):年级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指导教师: ____序言机械加工工艺是实现产品设计,保证产品质量,节约能源,降低消耗的重要手段。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是以机械制造中的工艺问题为研究对象,实践性较强的一门学科,通过对此门学科的课程设计,使我在下述各方面得到了锻炼:⒈能熟练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中的基本理论以及在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正确的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的安排、工艺尺寸的确定等问题,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⒉提高结构设计能力。

通过设计夹具的训练,获得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加工要求,设计出高效、省力、既经济合理又能保证加工质量的夹具的能力。

⒊学会使用手册及图表资料。

⒋培养了一定的创新能力。

本课题是研究阀体的加工工艺和夹具设计。

首先通过对零件图的分析,了解工件的结构形式,明确了具体的技术要求,从而对工件各组成表面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

再拟订较为合理的工艺规程,充分体现质量、生产率和经济性的统一。

夹具除了夹紧、固定被加工零件外,还要求保证加工零件的位置精度、提高加工生产率。

由于个人能力有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指教,本人将表示真诚的感谢目录序言………………………………………………………………………………………任务书…………………………………………………………………………………………第一章阀体的加工工艺设计………………………………………………………1.1 零件图的工艺分析………………………………………………………….1.11零件结构功用分析……………………………………………………………………:1.21零件图纸分析…………………………………………………………………………2.2.1 毛坯的结构确定………………………………………………………….2.1.1毛坯的结构工艺要求……………………………………………………………………2.2.1毛坯类型………………………………………………………………………………..2.3.1毛坯余量确定……………………………………………………………………………….2.4.1毛坯-零件合图草图 33.1.1 基准的选择……………………………………………………4.1.1 加工方法选择的原则......................................................4.1.2 加工阶段的划分..........................................................4.1.3 工序的合理组合..........................................................5. 1 制定工艺路线5.1.1 工艺路线方案………………………………………………………………………………5.1.2 制定工艺路线如下:……………………………………………………………………….5.2.1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5.3.1 设备及其工艺装备确定…………………………………………………………………….5.3.2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小结……………………………………………………………………………………………第二章专用夹具设计...........................................................1.1铣φ68外圆端面夹具………………………………………………………………………1.1.1定位基准的选择1.1.2定位元件的设计1.1.3定位误差的分析..........................................................1.1.4夹具体槽形与对刀装置设计3.2.6夹紧装置及夹具体设计3.2.7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结论 ....................................................................... 参考文献......................................................................机械制造工艺及夹具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制定阀体的加工工艺并设计夹具设计内容: 1、零件图2、绘制零件图3、绘制毛坯图4、编写工艺过程卡片和工序卡片5、绘制夹具体图6、绘制夹具装配图7、说明书一份设计时间: 2008.12.27-2009.1.9第一章阀体的加工工艺设计机械加工工艺是实现产品设计,保证产品质量,节约能源,降低消耗的重要手段,是企业进行生产准备,计划调度,加工操作,安全生产,技术检测和健全劳动组织的重要依据,也是企业上品种,上质量,上水平,加速产品更新,提高经济效益的技术保证。

1章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PPT课件

1章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PPT课件
⑴加工表面的尺寸精度; ⑵主要加工表面的形状精度; ⑶主要加工表面之间的相互位置精度; ⑷加工表面的粗糙以及表面质量方面的其它要求; ⑸热处理要求; ⑹其它要求(如动平衡、未注圆角或倒角等)
的方法。
18
㈢获得位置精度的方法
⒈直接找正安装:用划针、
百分表等工具直接找正工 件位置并加以夹紧的方法。
⒉按划线找正安装:先用
划针画出要加工表面的位 置,再按划线用划针找正 工件在机床上的位置并加 以夹紧。
⒊用夹具安装:将工件直
接安装在夹具的定位元件 上的方法。
19
第二节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
那些连续进行的若干相同的工步,通常也看作一个工步。
7
3.走刀
在一个工步内,若被加工表面需切除的余量较大,一次切削
无法完成,则可分几次切削,每一次切削就称为一次走刀。
走刀是构成工艺过程的最小单元。
8
4.安装 工件在加工前,先要把工件位置放准,确定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中占
有正确位置的过程称为定位。
工件定位后将其固定住,使其在加工过程中的位置保持不变的操作
称为夹紧。
将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定位后加以夹紧的过
程称为安装。
☆工件在加工时应尽量减少安装次数,以减少安装工作的时间,避免产生 更大的误差。
9
5.工位
工件在机床上所占据的位置称为工位。
采用多工位加工法既减少了安装次数,又可同时进行作业,可以提 高加工精度和生产率。
10
三、生产纲领与生产类型及其工艺特征
㈠生产纲领:企业在计划期内应生产的产品产量。 零件的生产纲领是指包括备品和废品在内的年产量,可按下式计算:
NQ(1n ab)
式中,
N——零件的生产纲领(件/年) Q——产品的生产纲领(台/年) n——每台产品中含该零件的数量(件/台) a——零件备品率; b——零件废品率。

气缸体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气缸体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气缸体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院系机械工程学院专业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班级姓名完成日期指导教师摘要本说明书涵盖了气缸体零件从毛坯的选择到工艺过程拟定再到各加工步骤计算的全部过程,此外,对于用到的镗床及钻床夹具也做了简要说明。

首先对于零件上的一些主要加工表面,通过查阅大量专业资料确定了其加工工艺,确保达到零件的精度要求,对于所涉及的尺寸公差也是通过各种详细的计算而得来。

为了给加工零件提供完整的书面说明,在本说明书中还对气缸体的作用及工作环境做了详细的介绍,对于所涉及到的参考文献也详尽列出。

最后,对于在加工过程中所用到的夹具设计原则也有所阐述,并给出了一套镗夹具的设计方案。

总之,本着完整,详尽,正确的原则,对于需要分析计算的地方在本说明书中都有相应的体现,最终给零件的生产加工提供最原始的数据资料。

关键词:气缸体工艺过程镗床钻床AbstractThis specification covers the gas cylinder body parts from blank selection to process to the processing steps for calculating all the process, in addition, for use in the boring and drilling fixture also do a brief explanation.First of all for the parts on some of the main processing surface, access to a large number of professional material to decide its processing technology, ensure the precision of parts, demands for dimensional tolerance is also involved through various detailed calculation and evolve. In order to give processing components to provide complete written explain, in this manual of the role of the cylinder block and working environment of a detailed introduction, involved in the reference also detailed list. Finally, in the course of processing for the kind of fixture design principles will be discussed, and gives a boring and fixture design scheme.In short, in line with complete, detailed, correct principles, the need for analysis and calculation of the place in this manual all has the corresponding reflect, and finally to the production and processing of parts provide the original data.目录绪论 (5)(1)课题背景及发展趋势 (5)(2)夹具的基本结构及夹具设计的内容 (5)第一章零件的分析 (7)1.1零件的作用 (7)1.2零件的工艺分析 (8)第二章确定毛坯 (9)第三章工艺规程设计 (10)3.1 定位基准的选择 (10)3.2 制定工艺路线 (11)3.3选择加工设备及刀,夹,量具 (13)3.4 加工工序设计 (14)3.4.1 切削用量的确定 (14)3.4.2 基本时间的确定 (18)第五章夹具设计 (19)5.1 夹具的基本要求与设计步骤 (19)5.2 定位机构的确定 (20)5.3 定位方案的论证 (20)总结 (22)参考文献 (24)感谢 (25)绪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是对所学专业知识的一次巩固,是在进行社会实践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

机械制造工艺及夹具第20次课

机械制造工艺及夹具第20次课

第20次课 教学课型:理论课
机械制造工艺学
第五章 机械加工外表质量
§5-2 外表粗糙度及其改善的工艺措施
二、磨削加工
第三十八页,共41页。
第20次课 教学课型:理论课
机械制造工艺学
第五章 机械加工外表质量
§5-2 外表粗糙度及其改善的工艺措施
❖对配合性质的影响
第十页,共41页。
第20次课 教学课型:理论课
机械制造工艺学
第五章 机械加工外表质量
§5-1 概 述
二、机械加工外表质量对产品使用性能和寿命的影响
外表质量对工作精度有较 大影响。如轴承的回转精度与 工件外表波度以及波度大小有 关;耐磨性与外表质量有关。
第十一页,共41页。
第20次课 教学课型:理论课
§5-2 外表粗糙度及其改善的工艺措施
一、切削加工
⑴切削用量的影响
切削深度ap:
正常情况下,ap对粗糙度的影响不大。
当ap很小时,由于刀刃存在一定的刃口半径ρ,会出现挤压、 打滑和周期性地切入加工外表等现象,从而对粗糙度产生影 响。因此,应根据刃口锋利程度选取相应的ap。
alin =(0.117~0.005)ρ。
第五章 机械加工外表质量
§5-2 外表粗糙度及其改善的工艺措施
一、切削加工
实际轮廓与由纯几何因素所形成的理想轮廓的差异, 是由于加工过程中的塑性变形等物理因素的影响而造 成的。
❖切削用量的影响 ❖工件材料性能的影响
❖刀具材料的影响
第二十三页,共41页。
第20次课 教学课型:理论课
机械制造工艺学
第五章 机械加工外表质量
外表粗糙度对各种性质的配合都有影响:
间隙配合会使配合间隙增大;

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教学配套课件兰建设主编1_第1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件的装夹

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教学配套课件兰建设主编1_第1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件的装夹
图1-7 在多刀车床上加工阶梯轴的尺寸标注实例 a)从左端面定位基准标注尺寸 b)从调整基准标注尺寸
5/31
1.2.3尚 零辅 件网 要sha素ngf的uwa工ng艺性
1)各要素的形状应尽量简单,面积应尽量小,规格应尽量标准和统一。 2)能采用普通设备和标准刀具进行加工,且刀具易进入、退出和顺利通过加 工表面。 3)加工面与非加工面应明显分开,加工面之间也应明显分开。
图1-5 双联斜 齿轮的结构
5/31
1.2.1 零尚 件辅 的网 结sha构ngf工uwa艺ng性概念
1M5.tif
5/31
1.2.2 合理标注零尚 件辅 的网 尺sha寸ngf、uwa公ng差和表面粗糙度
1.按照加工顺序标注尺寸,避免多尺寸同时保证 例如,图1-6a所示为齿轮轴 零件的尺寸标注,端面A和B都要最终磨削。 2.由定位基准或调整基准标注尺寸,避免基准不重合误差 例如,图1-7是在 多刀车床上加工阶梯轴时尺寸标注的实例。 3.由形状简单和易接近的轮廓要素为基准标注尺寸,避免尺寸换算 若零件 上的轮廓要素是平面或圆柱面,则应从这些表面标注尺寸。
•6) 填写工艺文件。
5/31
1.2 零尚件辅的网结sh构ang工fuw艺an性g 分析
1.2.1 1.2.2 1.2.3 1.2.4
零件的结构工艺性概念 合理标注零件的尺寸、公差和表面粗糙度 零件要素的工艺性 零件整体结构的工艺性
5/31
1.2.1 零尚 件辅 的网 结sha构ngf工uwa艺ng性概念
•(3)工艺规程是新建或扩建工厂或车间的基本资料:在新建或扩建工厂或车间 时,只有根据工艺规程和生产纲领才能正确地确定生产所需的机床和其他设 备的种类、规格和数量、车间的面积、机床的布置、生产工人的工种、技术 等级及数量以及辅助部门的安排等。 •因此,工艺规程是机械制造厂最主要的技术文件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0次课
教学课型:理论课
机械制造工艺学
第五章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
§5-2 表面粗糙度及其改善的工艺措施
一、切削加工 2.物理因素
⑵工件材料性能的影响
工件材料的韧性和塑性越好,切削后的粗糙度越差。
相反晶粒越均匀,粒度越细,越能获得好的粗糙度。
第20次课
教学课型:理论课
机械制造工艺学
第五章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
⑴切削用量的影响
进给量f : 粗、半精加工中,当f > 0.15 mm/r时,f 对粗糙度影 响较大; 当 0.02<f<0.15mm/r时,影响减弱; 当f<0.02mm/r时,f 对粗糙度不再产生影响,这时的 粗糙度主要取决于加工表面的金属塑性变形程度。
第20次课
教学课型:理论课
机械制造工艺学
于切屑和金属层塑性变形程度小的缘故;
v 较低时表面质量显著下降,因此提高切削速度是 提高工艺水平的重要方向。但是受生产条件限制,往 往难以提高切削速度。
第20次课
教学课型:理论课
机械制造工艺学
第五章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
§5-2 表面粗糙度及其改善的工艺措施
一、切削加工 2.物理因素
⑴切削用量的影响
切削深度ap: 正常情况下,ap对粗糙度的影响不大。 当 ap 很小时,由于刀刃存在一定的刃口半径 ρ ,会 出现挤压、打滑和周期性地切入加工表面等现象,从 而对粗糙度产生影响。因此,应根据刃口锋利程度选 取相应的ap。 alin =(0.117~0.005)ρ 。
第20次课
教学课型:理论课
机械制造工艺学
第五章
§5-1 概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

一、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的含义
切削热能使金属表面产生金相组织和晶粒大小的变
化。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便产生了显微硬度和残
余应力变化。
第20次课
教学课型:理论课
机械制造工艺学
第五章
§5-1 概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

一、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的含义
机械制造工艺学
第五章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
§5-2 表面粗糙度及其改善的工艺措施
二、磨削加工
第20次课
教学课型:理论课
机械制造工艺学
第五章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
§5-2 表面粗糙度及其改善的工艺措施
二、磨削加工
表 砂轮速度v 越高; 面 工件速度v 越低; 粗 砂轮进给量f越小; 各因素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 糙 磨削深度a 越小; 度 空走刀次数越多; 越 砂轮修整得越好。 好
第五章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
§5-2 表面粗糙度及其改善的工艺措施
一、切削加工 2.物理因素
⑴切削用量的影响
切削速度v :
第20次课
教学课型:理论课
机械制造工艺学
第五章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
§5-2 表面粗糙度及其改善的工艺措施
一、切削加工 2.物理因素
⑴切削用量的影响
切削速度v : v越高,粗糙度亦越好,积屑瘤高度h越小,这是由
第20次课
教学课型:理论课
机械制造工艺学
第五章
§5-1 概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的含义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对产品使用性能和寿命的影响
第20次课
教学课型:理论课
机械制造工艺学
第五章
§5-1 概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

一、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的含义
任何表面都不可能是绝对理想的表面。经测试和 分析表明,加工后的表面存在着表面粗糙度、表面波 度等微观几何形状误差,还存在理论课
机械制造工艺学
上次课内容复习
什么是分析计算法?什么是统计分析法?各在什 么情况下应用? 分布曲线法存在哪些不足?
第20次课
教学课型:理论课
机械制造工艺学
第五章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
§5-1 概 述 §5-2 表面粗糙度及其改善的工艺措施 §5-3 表面层物理、机械性能及其改善的工艺措施
弧半径的影响,其高差H为:
H=f/(ctgkr+ctgkr') 式中 f—刀具的进给量; kr、kr'—刀具的主、副 偏角。
第20次课
教学课型:理论课
机械制造工艺学
第五章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
§5-2 表面粗糙度及其改善的工艺措施
一、切削加工 1.几何因素
精加工时,车削深 度和进给量较小,其 高差H为: H=rε(1-cosα/2) =2rεsin2α/4 当α较小时,可取 1/2sinα/2≈sinα/4 , 且 sinα/2=f/2rε, 因此,H≈f 2/8rε。
第20次课
教学课型:理论课
机械制造工艺学
第五章
§5-1 概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

二、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对产品使用性能和寿命的影响 1.对零件工作精度及保持性的影响
表面质量对工作精度
有较大影响。如轴承的回
转精度与工件表面波度以
及波度大小有关;耐磨性
与表面质量有关。
第20次课
教学课型:理论课
机械制造工艺学
第20次课
教学课型:理论课
机械制造工艺学
第五章
§5-1 概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的含义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对产品使用性能和寿命的影响
第20次课
教学课型:理论课
机械制造工艺学
第五章
§5-1 概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

二、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对产品使用性能和寿命的影响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虽然只发生在很薄的表面层,但 对零件乃之产品的使用性能和寿命都有显著影响: 对零件工作精度及保持性的影响 对抗腐蚀性能的影响 对疲劳强度的影响 对配合性质的影响
教学课型:理论课
机械制造工艺学
第五章
§5-1 概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

二、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对产品使用性能和寿命的影响 2.对抗腐蚀性能的影响
工件在腐蚀性介质中工作时,会产生化学腐蚀和
电化学腐蚀。
第20次课
教学课型:理论课
机械制造工艺学
第五章
§5-1 概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

二、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对产品使用性能和寿命的影响 3.对疲劳强度的影响
以及物理、机械性能的变化,有时还产生化学性质的
变化。
第20次课
教学课型:理论课
机械制造工艺学
第五章
§5-1 概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

一、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的含义
第20次课
教学课型:理论课
机械制造工艺学
第五章
§5-1 概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

一、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的含义
吸咐层: 由氧化膜或其它化合物,并吸收渗进了某些气 体、液体和固体粒子而组成的最外层。 <8×10-3μ m。 压缩区: 加工过程中,由切削力造成的表面塑性变形区。 100μ m左右。 纤维层: 由刀具与被加工材料之间的摩擦力造成的压缩 区的最外层。
一、切削加工 1.几何因素
减少或消除几何因素对机械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影 响的措施:
选用合理的刀具几何角度;
减小进给量; 选用具有直线过渡刃(修光刃)的刀具。
如:铰削和宽刀精车时刀具的进给量对粗糙度的 影响不大。
第20次课
教学课型:理论课
机械制造工艺学
第五章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
§5-2 表面粗糙度及其改善的工艺措施
第20次课
教学课型:理论课
机械制造工艺学
第五章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
§5-2 表面粗糙度及其改善的工艺措施
二、磨削加工
磨削加工是由几何角度不同且分布不规则的砂粒进 行的,磨削过程中这些砂粒将产生滑擦、刻划或切削 等不同的作用。 滑擦仅使被加工表面产生弹性变形;
刻划使工件表面刻划出一条沟痕,材料被挤向两旁, 虽产生塑性变形,但无切屑,只有多次刻划才会因疲 劳而断裂脱落; 切削时形成正常的切屑。
§5-2 表面粗糙度及其改善的工艺措施
二、磨削加工
第20次课
教学课型:理论课
机械制造工艺学
第五章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
§5-2 表面粗糙度及其改善的工艺措施
二、磨削加工
第20次课
教学课型:理论课
机械制造工艺学
第五章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
§5-2 表面粗糙度及其改善的工艺措施
二、磨削加工
第20次课
教学课型:理论课
在交变载荷作用下,表面粗糙度、划痕、裂纹等
会引起应力集中,形成疲劳源。
第20次课
教学课型:理论课
机械制造工艺学
第五章
§5-1 概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

二、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对产品使用性能和寿命的影响 4.对配合性质的影响
表面粗糙度对各种性质的配合都有影响: 间隙配合会使配合间隙增大; 过盈配合会使过盈量减小。
第20次课
教学课型:理论课
机械制造工艺学
第五章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
§5-2 表面粗糙度及其改善的工艺措施
一、切削加工
↗ 影响因素 → 物理因素 ↘
几何因素
工艺系统振动
第20次课
教学课型:理论课
机械制造工艺学
第五章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
§5-2 表面粗糙度及其改善的工艺措施
一、切削加工 1.几何因素
粗加工时,不考虑刀尖圆
一、切削加工 2.物理因素
实际轮廓与由纯几何因素所形成的理想轮廓的差别, 是由于加工过程中的塑性变形等物理因素的影响而造 成的。 切削用量的影响 工件材料性能的影响
刀具材料的影响
第20次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