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及其夹具设计实例

合集下载

车床C6140A支架机械加工工艺及(一道工序)夹具设计

车床C6140A支架机械加工工艺及(一道工序)夹具设计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完成日期:年月日内容摘要是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

包括课题来源,主要设计,实验方法,本人的主要成果,约含200个字符的中文摘要。

本论文应用本专业所学课程的理论和实际知识进行一次夹具设计工作的实际训练,本设计的内容是以大连机床集团设计生产的C620普通车床为设计原型,经过学习和钻研,对C620关键词:机械加工;工艺;切削;夹具设计;工时目录内容摘要 (I)引言 (1)1 概述 (2)2 设计任务说明 (3)2.1 零件的作用 (3)2.2 零件的工艺分析 (3)3 工艺路线的制定 (4)3.1 工艺路线的拟订 (4)3.2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4)3.3 基准的选择 (4)3.4 具体分析 (4)3.5 工艺路线的拟订 (4)3.6 工艺卡的填写 (4)3.7 有效功率的计算 (5)4 夹具的设计 (6)4.1 工序夹具的确定 (6)4.2 夹具设计有关计算 (6)4.3 夹具设计有关计算 (7)4.4 夹具装配 (7)4.5 夹具经济性分析 (7)结论 (8)参考文献 (9)注意引言内容不要与摘要内容雷同。

引言,或称前言,主要阐述立题的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诸如本课题所及的国内外现状、理论依据、研究的意义,并点出自己要研究的主题和本论文要解决的问题等。

本次设计任务需完成毛坯选择、编排加工工艺、工装夹具设计、撰写产品说明书,以及图纸绘制等工作,图纸说明如下:1.毛坯—零件综合图1张2.夹具装配图1张3.说明书1份2 设计任务说明2.1 零件的作用该零件来自C620加工的精度。

2.2 零件的工艺分析3 工艺路线的制定3.1 工艺路线的拟订3.2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零件材料为HT150。

考虑零件的作用、所受载荷及外形,以及年产3000件的要求,决定采用铸件,以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和提高产率。

3.3 基准的选择基面的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基面选择的正确与合理,可以提高加工质量,否则,加工工艺过程中会问题百出,更有甚者,还会造成零件大批作废,生产无法正常进行。

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课程设计ppt下载

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课程设计ppt下载
5)最后画出夹具体,把上述各组成部分联结成一体,形成完整的夹具。 2)用粗实线指出本工序的加工表面,标明工序尺寸、公差及技术要求。 装袋内容:零件图,毛坯图,机械加工工艺流程图和指定工序的工序卡,夹具装配图,夹具零件图,课程设计说明书 4)画出其他元件或机构; 1) 计算正确、文理通顺、字迹工整,要有自己的思考, 有创造性。 精加工阶段: 精度可达IT7~ITl0级, Ra值为1 . 三 设计内容及时间安排
非标准件零件图,其视图应尽可能与装配 平时设计态度20%
3) 设计、绘制夹具体零件图 (4)夹具内部的联系尺寸及关键件配合尺寸,例如,定位元件间的位置尺寸,定位元件与夹具体的配合尺寸等。
图上的位置一致。 设计、绘制夹具体零件图,图幅2#或3#。
处理方法有调质、淬火、渗碳淬火、氮化 目的是提高材料的强度、表面硬度和耐磨性; 确定对刀或导向方式,选择对刀块或导向元件。 3) 设计、绘制夹具体零件图 (2)夹具与刀具的联系尺寸,如,对刀块与定位元件之间的位置尺寸及公差,钻套与定位元件之间的位置尺寸及公差。 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一份(2天) 指导教师安排时间到教室指导学生
一般绘制夹具体零件图
确定夹具体的形式和夹具的总体结构。 4)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书
确定夹紧方案,选择夹紧机构。
非标准件零件图,其视图应尽可能与装配图上的位置一致。 (3)夹具与机床联接部分的尺寸,对于铣床夹具是指定位键与铣床工作台T型槽的配合尺寸及公差,对于车、磨床夹具指的是夹具联接 到机床主轴端的联接尺寸及公差。
先基面,后其它 先粗后精 先主要后次 先面后孔
5) 热处理工序
预备热处理:
目的是为了改善工件材料的切削性能,消除毛坯制 造时的内应力;
机械加工以前; 处理方法有退火与正火,调质.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专用机床夹具设计实例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专用机床夹具设计实例

目录
2
2.2 零件分析
2.2.1 零件的结构分析 2.2.2 零件的工艺分析
2.2 零件分析
2.2.1 零件的结构分析
机油泵传动轴支架是用来支承 机油泵传动轴的,图2-1是其零 件简图。该零件以A 面为安装基 面,通过A 基面上的3×ϕ11mm 孔、用螺钉连接于气缸体的底平
面上,2800.015 mm定位销孔保证
在对企业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深入分析后,企业 管理当局认为用于还债的流动资产中有一部分资金 是来自于企业的举债收入,公司想了解企业自身经 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对短期债务的保障程度。
哪项指标可以用来满足企业管理当局分析的需要?
期末现金流动负债比率(期末负债) =36 015÷156 740=0.23
第二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专用机床夹具设计实例
目录
第2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专用 机床夹具设计实例
2.1 序言 2.2 零件分析 2.3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 2.4 加工润滑油孔专用钻床夹具设计 2.5 设计总结
2.1 序言
本章主要针对某拖拉机发动机中的机油泵传动轴支架零件,完成其机械加工工 艺规程制定,并设计其钻削润滑油孔工序的专用夹具,撰写设计说明书。
设计中需要完成:毛坯的确定、零件的工艺路线安排、设备及工艺装备选择、切 削用量确定、工序尺寸及公差确定等内容;在工艺设计的基础上,设计出工序加工 的工件定位方案、夹紧方案、对刀引导方案,最终完成工序的专用机床夹具设计。
本次课程设计是在学完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等专业课程,并 完成生产实习后进行的一次全面动手训练。本次设计涉及的已学课程还包括工程材 料及热处理、金属加工工艺、机械制图、公差及几何量测量、理论力学、材料力学 、机械原理及机械零件等基础课程。

发动机箱体的机械加工工艺及钻孔夹具设计1

发动机箱体的机械加工工艺及钻孔夹具设计1

摘要本设计是汽车变速箱箱体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及一些工序的专用夹具设计。

汽车变速箱箱体零件的主要加工表面是平面及孔系。

一般来说,保证平面的加工精度要比保证孔系的加工精度容易。

因此,本设计遵循先面后孔的原则。

并将孔与平面的加工明确划分成粗加工和精加工阶段以保证孔系加工精度。

基准选择以变速箱箱体的输入轴和输出轴的支承孔作为粗基准,以顶面与两个工艺孔作为精基准。

主要加工工序安排是先以支承孔系定位加工出顶平面,再以顶平面与支承孔系定位加工出工艺孔。

在后续工序中除个别工序外均用顶平面和工艺孔定位加工其他孔系与平面。

支承孔系的加工采用的是坐标法镗孔。

整个加工过程均选用组合机床。

夹具选用专用夹具,夹紧方式多选用气动夹紧,夹紧可靠,机构可以不必自锁。

因此生产效率较高。

适用于大批量、流水线上加工。

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关键词:变速箱;加工工艺;专用夹具AbstractThe design is about the special-purpose clamping apparatus of the machining technology process and some working procedures of the car gearbox parts. The main machining surface of the car gearbox parts is the plane and a series of hole. Generally speaking, to guarantee the working accuracy of the plane is easier than to guarantee the hole’s. So the design follows the principle of plane first and hole second. And in order to guarantee the working accuracy of the series of hole, the machining of the hole and the plane is clearly divided into rough machining stage and finish machining stage. The supporting hole of the input bearing and output bearing is as the rough datum. And the top area and two technological holes are as the finish datum. The main process of machining technology is that first, the series of supporting hole fix and machine the top plane, and then the top plane and the series of supporting hole fix and machine technological hole. In the follow-up working procedure, all working procedures except several special ones fix and machine other series of hole and plane by using the top plane and technological hole. The machining way of the series of supporting hole is to bore hole by coordinate. The combination machine tool and special-purpose clamping apparatus are used in the whole machining process. The clamping way is to clamp bypneumatic and is very helpful. The instruction does not have to lock by itself. So the product efficiency is high. It is applicable for mass working and machining in assembly line. It can meet the design requirements.Key words: Gearbox; machining technology; special-purpose clamping apparatus目录摘要 (I)ABSTRACT ...................................................... I I 目录......................................................... I II 第1章绪论 (1)1.1当前发展现状 (1)1.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2)第2章发动机箱体工艺设计 (3)2.1箱体的分析 (3)2.1.1箱体的功用分析 (4)2.1.2箱体结构和功用的分析 (5)2.1.4箱体的技术分析 (6)2.1.5箱体的材料分析 (6)2.2发动机箱体毛坯的设计 (7)2.2.1确定毛坯种类及加工方法的选择 (7)2.2.2毛坯的工艺分析及要求 (8)2.2.3毛坯余量和公差的确定 (9)2.3工艺路线设计 (12)2.3.1加工方法的选择 (12)2.3.2箱体的材料及热处理 (12)2.3.3阶段的划分 (13)2.3.4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13)2.3.5基准的选择 (14)2.3.6 拟定发动机箱体的工艺路线 (15)2.4 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的选择 (17)2.5 加工工序设计 (19)第3章钻床专用夹具设计 (26)3.1夹具的设计内容 (26)3.1.1定位基准的选择 (26)3.1.2工件的夹紧及夹紧装置 (26)3.1.3夹具材料的选择 (30)3.1.4夹具精度分析 (28)3.2削边销 (26)3.3支承板 (26)3.4压板 (27)3.5夹具体中间支架 (28)3.6齿轮齿条偏心轮部分的设计 (26)3.7齿轮的设计 (27)3.8键的选择及校核............................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机械制造工艺及夹具课程设计

机械制造工艺及夹具课程设计

目录设计任务书 (1)一、零件的分析 (2)1.1 零件的作用1。

2 零件的工艺分析二、工艺规程设计 (4)2.1 定位基准的选择2。

2 重点工序的说明2。

3 制订工艺路线2。

4 机械加工余量的确定2.5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三、夹具设计 (14)3。

1 问题的提出3.2 夹具设计四、参考文献 (17)五心得体会 (18)机械制造工艺及夹具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 “CA6140车床拨叉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生产纲领:年产量为5000件设计内容:1。

零件图一张2。

毛坯图一张3。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工序卡片一张4。

机床夹具设计每人一套5.夹具零件图一张6。

课程设计说明书一份一零件的分析1.1 零件的作用题目给定的零件是CA6140拨叉,它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档,使主轴回转运动按照工作者的要求进行工作。

宽度为18mm的槽尺寸精度要求很高,因为在拨叉拔动使滑移齿轮时如果槽的尺寸精度不高或间隙很大时,滑移齿轮得不到很高的位置精度.所以,宽度为18mm的槽和滑移齿轮的配合精度要求很高。

1。

2 零件的工艺分析CA6140拔叉(型号:831003)共有3组加工表面:⑴、零件两端面,可以后端面加工精度高,可以先以后端面为粗基准加工右端面,再以前端面为精基准加工左端面;⑵、以花键中心线为基准的加工面:这一组面包括Ø25H7的六齿方花键孔、Ø22H12的花键底孔、两端的2X150倒角和距花键中心线为22mm的上顶面;⑶、以工件右端面为基准的18H11mm的槽、上顶面的2-M8通孔和Ø5锥孔.经上述分析可知,对于后两组加工表面,可先加工其中一组表面,然后借助于专用夹具加工另一组表面.零件的结构特点拔叉84009的毛坯为铸造件,在零件图上只有2处位置误差要求,即上顶面与花键中心线的平行度误差≤0.10, 18H11槽的两侧面与花键中心线的垂直度误差≤0。

08零件外形上大体上与六面体相似,形状大体如下:零件剖视图图(1)零件大致结构图B.生产纲领、生产类型的确定根据指导老师要求,设计此零件为铸件,成批大量生产,工艺的安排基本倾向于工序分散原则,设备的选用是通用设备和专用工装,工艺手段以常规工艺为主,新工艺为辅的原则。

变速器换挡叉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变速器换挡叉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1.零件的工艺分析1.1零件的功用,结构与特点该零件是以φ15.81F8孔套在轴上,并用螺钉径M10×1-7H螺纹孔与轴定位,换挡叉脚卡在双联齿轮中的轴中,变速操作机构通过换挡叉头部的操纵槽带动换挡叉与轴一起在变速箱中滑动,换挡叉脚拨动双联齿轮在花键轴上滑动,就可实现变速功能,从而实现变速器变速。

换挡叉的主要工作表面为操纵槽换挡插脚两端面。

主要配合面为φ15.81F8孔,M10×1-7H螺纹孔和换挡叉脚侧面51 。

该零件属于特殊形状零件,但复杂程度一般。

由于换挡叉在工作时表面承受一定的压力,因此,要求有一定的强度和韧度。

1.2主要加工表面与其要求1换挡叉安装孔孔径Φ15.81F8孔是换挡叉的安装孔,其形状公差遵守包容要求,表面粗糙度12.5µm。

2换挡叉脚端面换挡叉脚端面的厚度为5.9,两端面对孔φ15.81F8轴线的垂直度公差为0.15,内端面与操纵槽的对称面的距离为33.5+0.15,表面粗糙度为6.3µm。

3换挡叉脚内侧面换挡叉脚内侧面的宽度为51,其对称面与换挡叉头对称面同属一个面表面粗糙度为6.3µm。

4换挡叉头两侧面换挡叉脚端面的厚度为9.65,对称面与φ15.81F8孔与换挡叉脚面属同一面,表面粗糙度为6.3µm。

5操纵槽操纵槽的宽度为14.2,槽底为半圆,半径为R7.1,深度为19.1,对称面与换挡叉头内端面的距离为27.6, 表面粗糙度为12.5µm,槽平面部分的倒角为0.8×45°。

6螺纹孔端面螺纹孔M10×1-7H的端面的粗糙组要求为12.5。

2.毛坯的选择2.1确定毛坯的类型,制造的方法和尺寸与其公差①因零件的材料为锻件,要求成批生产,换挡叉的轮廓尺寸不大且有较多不需要加工的表面,所以毛坯选用模锻锻造成形。

②换挡叉属特殊形零件,且加工过程中利用不加工表面进行定位的工序较多又是成皮生产,故零件的毛坯选用为锻模。

机械制造工艺学机床夹具设计原理课件

机械制造工艺学机床夹具设计原理课件

数字化
利用数字化技术实现产品设计 、工艺规划和生产过程的数字 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 质量。
精密化
采用高精度加工设备和工艺技 术,提高产品精度和表面质量 ,满足高精度和高性能产品的
需求。
02 机床夹具设计原理
机床夹具的分类与特点
通用夹具
专用夹具
适用于一定范围内的各种零件的加工,如 三爪卡盘、四爪卡盘等。特点为结构简单 ,通用性强,但效率较低。
涉及船舶的制造,包括 船体结构、推进系统和
船舶设备的制造。
电子工业
涉及电子产品的制造, 如集成电路、电子元件
和显示器的制造。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发展趋势
智能化
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 算等技术手段,实现机械制造
过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绿色化
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采用 清洁能源和绿色制造技术,降 低能耗和减少废弃物排放。
定位误差的产生与计算
定位误差的产生是由于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基准与加工要求不一致所引 起的。
定位误差的计算方法包括极值法和概率法,极值法适用于定位元件为刚 性、无弹性的情况,概率法适用于定位元件有一定弹性、工件尺寸有一
定分散性的情况。
定位误差的大小对加工精度和产品质量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要对其进行 控制和补偿。
设计夹具体和零部件
根据结构方案,设计夹具体的各个零部件 ,并确定其尺寸、材料和热处理要求等。
03 夹具材料的选择与处理
夹具材料的种类与特性
钢材
硬度高、耐磨性好,适用于需要承受较大夹 紧力和切削力的夹具。
铝合金
轻便、易于加工,适用于需要快速装夹和轻 量化的夹具。
铸铁
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抗冲击性,适用于粗加 工和重型夹具。

K103-操纵杆支架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课程设计(铣36槽)

K103-操纵杆支架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课程设计(铣36槽)

大学课程设计(论文)题目:操纵杆支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系主任二级学院院长序言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课程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了解并认识一般机器零件的生产工艺过程,巩固和加深已学过的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并且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大好基础。

由于能力所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指导。

一、零件的分析(一)零件的作用题目所给的零件是操纵杆支架。

零件上方耳朵的Φ20孔与操纵机构相连。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零件的材料为HT200,灰铸铁生产工艺简单,铸造性能优良,但塑性较差、脆性高,不适合磨削,为此以下是操纵杆支架需要加工的表面以及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要求:1、零件上方耳朵的Φ20孔(+公差)。

2、零件耳朵开档36H12(+公差)。

3、操纵杆支架底面4、底面3-Φ11的孔(+公差)由上面分析可知,可以粗加工操纵杆支架下端面,然后以此作为基准采用通用夹具进行加工,并且保证位置精度要求。

再根据各加工方法的经济精度及机床所能达到的位置精度,并且此操纵杆支架零件没有复杂的加工曲面,所以根据上述技术要求采用常规的加工工艺均可保证。

二、确定生产类型已知此操纵杆支架零件的生产纲领为(换成自己的设计个数)件/年,零件的质量是2.0Kg/个,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第2页表1.1-2,可确定该操纵杆支架生产类型为小批生产,所以初步确定工艺安排为:加工过程划分阶段;工序适当集中;加工设备以通用设备为主,采用通用夹具。

三、确定毛坯1、确定毛坯种类:零件材料为HT20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设计所需图纸请联系QQ380752645
加Q时请说明是一柱香推荐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者:06405100319
指导教师:机设064
2009年12月10日
. 目录
机械制造工艺及夹具课程设计任务书 (3)
序言 (4)
零件的分析 (4)
零件的作用 (5)
零件的工艺分析 (5)
工艺规程设计 (6)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6)
基准面的选择 (6)
制定工艺路线 (6)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7)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8)
夹具设计 (9)
问题提出 (9)
夹具设计 (9)
参考文献 (11)
课程设计任务书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机械工程学院(系、部)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机设063 班级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设计题目:金属切削机床夹具设计
起止日期:自2010 年 1 月 3 日至2010 年 1 月9 日共 1 周
内容及任务一、设计任务:
底板座架零件,如图所示,进行夹具设计,生产批量为中等批量生产。

二、要求:
1、加工图中标注为“III”的部位,应保证相关的技术和精度要求;
2、加工机床根据需要自己选择
3、如图形不够清晰,请查阅《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设计》(陈立德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ISBN978-7-04-022625-6)
三、设计工作量
1、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 非标准零件图1-2张,专用夹具装配总图1张,夹具爆炸图1张
(3D图);图纸工作量应大于一张A0图;
2、设计说明书及图纸必须为计算机输出稿;
3、上交作业应包括电子稿以及打印稿,设计说明书文件格式为word2003版本,平面图纸
文件格式为autocad2007或以下版本文件格式,3D图为step文件格式(图纸要求包括原始零件模型数据)。

*3D图可根据学生个体情况选择。

进度安排(仅供参考)起止日期工作内容
2010.1.3
1、设计准备工作:熟悉设计任务书,明确设计的内容
与要求;2、熟悉设计指导书、有关资料、图纸等
3、结构方案分析;
2010.1.4 机构(夹具)草图设计;
2010.1.5 机构(夹具)分析计算;
2010.1.6 装配图绘制;
2010.1.7 夹具零件图绘制;
2010.1.8 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2010.1.9-16 答辩
主要参考资料1.《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冯辛安等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2.《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设计》陈立德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机械制造装备设计》陈立德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4.《金属切削机床夹具设计手册》浦林详等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5.《金属切削机床设计》戴曙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指导教师(签字):2009 年12月02日
系(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
序言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我们在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以及专业课后进行的。

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的各科课程一次深入的综合性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

因此,他在我们的大学四年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一步适应性的训练,希望自己在设计中能锻炼自己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查资料的能力,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由于能力有限,设计尚有很多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老师给予指导。

一、零件的分析
一.零件的分析
(一)零件的作用:
题目所给的零件是机械密封装备传动套,主要作用是用于底板座架。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此零件加工表面,有一定位置要求和表面粗糙度要求。

分述如下:
1. 退刀槽的加工
由上面分析可知,此被加工面无位置精度,表面粗糙度为25,故可以
采用车床进行粗车,因为尺寸精度无更高要求,故无须再用精车加工。

二、工艺规程设计
(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由零件要求可知,零件的材料为HT200,考虑到本零件在具体工作的受力情况,我们选择砂型铸造,足以满足要求,又因为零件是中批量生产,所以选择砂型铸造是提高效率节省成本的最佳方法。

(二)基准面的选择
基准面的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的重要过程之一。

基面的选择正确与否,可
以是加工质量的到保证,生产效率提高,否则,不但加工工艺过程漏洞百出,更有甚者,零件的大批量的报废,使用无法进行,难以在工期内完成加工任务。

粗基准的选择对于本底座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对于一般零件而言,应以出
φ的孔为基准,加工的表面为粗基准,本零件正好符合要求,本题目我们以13
则可满足要求。

(三)制定工艺路线
制定工艺路线的出发点,是应该使两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得到妥善保证,在生产纲领一确定成批生产的情况下,我们尽量集中工序,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考虑经济效益,工艺简单工序集中,尽量降低成本。

工艺路线方案:
工序:1/、铸造;
2/、时效处理;
3/、车槽;
4/、检验。

(一)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零件的材料为HT200,硬度HB170—200,毛坯重量约为1kg,生产类型为成批量生产,采用砂型铸造,13级精度以下。

(批量生产)
根据上述原始资料及加工工艺,分别对个加工表面的机械加工余量、工艺尺寸及毛坯尺寸确定如下:
1.车槽:
毛坯为实心,不冲出孔,孔精度为IT7—IT8之间,根据《机械加工工艺设计实用手册》确定尺寸和余量。

工序Ⅰ:
车槽:3⨯1mm
.
(二)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1:车槽:
.b/计算切削用量:p a =1mm
由《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15-53,表15-37可知:
.f=0.18mm/r v=125m/min
确定主轴转速: n=0
1000v d π=306.2r/min . 按机床选取: 140/min w n r =m i n /300n r w =
实际机床选取: s m n v /28.01000==
πα 切削工时: f
n l l l w m 21t ++==6 s
夹具设计
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加工质量,降低劳动强度,需要设计专用夹具。

经过和指导教师的协商,我决定设计1道工序——车退刀槽的夹具设计,本夹具将用于CA6140车床。

刀具为.硬质合金。

.为达到零件工艺要求,对零件进行车槽一步工序进行加工。

1、 问题提出:利用本夹具主要是车槽3⨯1槽。

此槽没有特殊的形位要求。

因此,在本道工序加工时,主要应考虑如何提高劳动的生产率,降低劳动强度,而精度则不是主要问题。

2、 夹具设计
1) 根据定位基准的选择原则,采用以 13φ孔以及端面来定位。

2)
切削力及夹紧力计算
3) 09.81Zf Yf F F F C d f K =
查表可得F C =42.7、 xf=1.0、 yf=0.7、.Z F K =.
0.9 因此Fz=.595N
09.81ZM YM M M M C d f K =
查表可得M C =0.021、 x M =2.0、 y M =0.8、.M K =.
0.87 因此 扭矩 M=1.6Nm
由夹紧力机构产生的实际夹紧力应满足下式
P=K ×'F
其中:其余系数K=K1×K2×K3×K4
K1——基本安全系数 1.3
K2——加工性质系数1.1
K3——刀具钝化系数1.15
K4——断续刀削系数1.2
所以 K=1.3×1.1×1.15×1.2.=1.98
考虑实际夹紧力较小,以及所加工零件的结构特征,决定选用
滑动压板夹紧结构 而且不需要进行强度.校核.。

3)定位误差分析
由于所加工的零件对本工序加工的面没有特殊的技术要求,虽然由于定位孔的加工误差以及底面的误差,可能产生所加工的面的平面度、位置度等形位误差,但是在这里是允许的。

4) 夹紧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
如前所述,在设计夹夹具时,应该注意劳动生产率。

但是考虑到
本零件结构的特殊性,以及所需的夹紧力较小等原因,螺旋夹紧机构成了首选的方案。

这种结构的缺点就是夹紧过程慢,且装卸不太
方便。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将其中的一个定位销设计成活动的。

三、参考文献
(1)«机械精度设计基础»科学出版社出版孙玉芹、孟兆新主编(2)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3)机械加工工艺实用手册
(4)夹具工程师手册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刘文剑等编(5)机床夹具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李庆寿主编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