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分叉病变支架术式

冠脉分叉病变支架术式
冠脉分叉病变支架术式

分叉病变双支架术式介绍

冠脉分叉病变并非少见,约占所有PCI的10%~15%。与非分叉病变比较,分叉病变PCI成功率低,手术并发症明显增加,围术期心肌梗死增加,远期再狭窄发生率显著增高。在BMS时代,分叉病变PCI再狭窄率甚至高达60%。即便进入DES时代,临床和造影再狭窄率仍居高不下,而且双支架技术是支架内血栓的重要危险因素。

多个临床研究显示,采用单支架或Provisional策略处理分叉病变,其效果优于双支架策略。但是,并非所有分叉病变均适合单支架策略。对于边支血管直径≥2.5 mm,边支开口病变负荷重且涉及近段5 mm以上,边支难于再次进入的情况下,包括Medina分型(1,1,1)、(0,1,1)、(1,0,1)等真性分叉病变,不可避免需要采用双支架策略,以保护边支血管,避免急性闭塞。

一、常用分叉支架术式

按照边支开口覆盖情况,主要的双支架术式包括:T或TAP(T and Protrusion)、Crush或mini-Crush、Culotte、SKS(Simultaneous Kissing Stent)(图1)。

T或改良T技术不能保证边支开口的充分覆盖。标准T技术,先置入边支支架,然后置入主支支架;而改良T技术,则先置入主支支架,然后通过网眼,置入边支支架。TAP技术的要点是边支支架定位时,比标准T技术略为回拉支架,部分突入主支,以确保边支覆盖。T支架常用于主支和边支夹角大于70度时,能较好的覆盖分支开口。采用Provisional策略时,常选择此技术。但是,无论是标准或改良T支架,还是TAP技术,边支开口残余狭窄和再狭窄问题仍未解决。

在过去10年中,Crush支架技术被广泛采用,包括标准Crush、reverse-Crush、mini-Crush、DK-Crush等。适用于主支和边支夹角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