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拦河坝设计报告

水利拦河坝设计报告
水利拦河坝设计报告

拦河坝设计

1、基本情况

龙之昇拦河坝所在河道流域面积为5km2,根据实际地形踏勘拦河坝选址处河道宽15m,河底高程为35.5m,拟定拦河坝坝顶高程为39m即坝高3.5m,溢流段(拦河坝宽)12.5m,在非溢流段即拦河坝右端布置一道泄洪冲砂闸,冲砂与泄洪兼用,闸门底宽 2.5m,高3.5m。

2、水文计算

根据河道测量,得出河道坡降为6.64‰,依据瞬时洪水计算法,得出该河道百年一遇洪水流量为100m3/s。

3、工程设计

3.1、堰面的曲线选择

根据《溢洪道设计SL253-2000规范》2.3.3条,控制堰的型式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水利条件、运用要求,通过技术经济综合比较选定。堰型可选用开敞式或带胸墙孔口式的实用堰,宽顶堰、驼峰堰的等型式。开敞式溢流堰有较大的超泄能力,宜优先选用。本工程选用开敞式实用堰。

根据《溢洪道设计SL253-2000规范》3.3.1条,采用开敞式实用堰时,堰顶下游堰面宜优先采用WES型幂曲线,堰顶上游堰头可采用双圆弧、三圆弧或椭圆曲线

本工程下游堰面选用WES 幂曲线(按附录A.1.1-1式),上游堰头为三圆弧,上游面铅直。

3.2、堰面曲线定型设计水头设计

依据开敞式WES 型实用堰流计算公式

23

02gH B cm Q s εσ= (A.2.1-1)

()[]nb H n k 0012.01ξξε-+-= (A.2.1-2)

式中:Q ——流量,m 3/s;

B ——溢流堰总净宽,m ,定义nb =B ; b ——单孔宽度,m ;

n ——闸孔数目;

0H ——计入行近流速水头的堰上总水头,m ,

g V

H H 22

0+=

g ——重力加速度,m/s ;

c ——上游堰坡影响系数(当上游堰面为铅直时,c =1.0;

当上游堰面倾斜时,c 值由表A.2.1-2查得);

ε——闸墩侧收缩系数;

0ξ——中墩形状系数,与闸墩头伸出上游堰面距离及淹

没度0

s H H 有关,可查表A.2.1-3,中墩形状见图

A.2.1-1;

本次工程设计中,对于WES 剖面,先假定33.11≥d

H P 为高堰,

022

0≈g

v a ,

1d

=H H ,查表A.2.1-1得m =0.494,设计拦河坝为自

由出流,s σ=1。查图A.2.1-2得边墩形状系数k ξ=0.7;计算侧收缩系数:

000112.015.127.02.01H H -=**-=ε

当流量Q =100 m 3/s 时,得出

()3

20043.45.12494.00112.011100

??

????***-*=H H

用试算法求解上式得:0H =1.90

本次工程设计中,通过水文计算已知洪峰流量Q =100 m 3/s, J =6.64‰,

设定此时水位为校核流量下的堰上水头max H ,计算校核洪水位max H = 0H =1.90。

本次工程中拦河坝的堰面曲线定型设计水头设计为

71.19.0max ==H H d 。

当H d 取值1.71时,由公式(A.2.1-1)求得Q 溢=70 m3/s 3.3、泄洪冲砂闸过流量计算

参照《水闸设计规范》(SL265-2001)第A.0.3条,参照拦河坝坝前水位,按平底闸、孔口出流公式计算单孔冲砂闸能通过的流量。

计算公式如下:

23

00'2H g B h Q e μσ=

式中:0B ——闸孔净宽(m ) Q ——过闸流量(m3/s )

0H ——计入行近流速水头的堰上水深(m )

g ——重力加速度,可采用9.81(m/s2

μ——堰流流量系数

e h ——孔口高度,取3.0m

'σ——淹没系数

求得:Q 闸=36.198 m3/s

校核:d

1H P =3.5/1.71=2.05>1.33,满足《溢洪道设计SL253-2000

规范》A.1.1中H d ——堰面曲线定型设计水头[对于上游堰高P 1≥1.33 H d 的高堰,取H d =(0.75~0.95) H max ]故为高堰,又因为下游水位低于堰顶高程,故拦河坝为自由出流, Q 闸+Q 溢=70+36.198=106.198 m3/s ,略大于百年一遇洪水过流量100 m3/s ,故泄流量也足要求,即假定均符合规范要求。 3.4、上游堰面三圆弧曲线计算

设定拦河坝上游堰头为三圆弧,上游面铅直,根据表 A.1.1及图A.1.2-2确定:

0.282 H d =0.482 0.276H d =0.472 0.175H d =0.299, R 1=0.5 H d =0.855 R 2=0.2 H d =0.342 R 3=0.04 H d =0.069, 3.5、下游堰面曲线计算

拦河坝堰顶下游堰面采用WES 幂曲线方程式控制:

y kH X n 1

d

n -= (A.1.1-1)

式中:d H ——堰面曲线定型设计水头

X ,y ——原点下游堰面曲线横、纵坐标;

n ——与上游堰坡有关的指数,见表

A.1.1;

k ——当

d

H P 1

=2.5/1.9=1.316>1,k 值见表A.1.1;

则有:k =2,n =1.85,代入y kH X n d 1n -=得:y X 157.385.1=,对堰面曲线一阶求导得:

85.0586.0X d d x

y

=

设计幂曲线末端端点切线坡率m=1,则有85.0586.0.111X d d x

y

===

求得:幂曲线末端点A 点坐标:X a =1.88,Y a =1.02。 堰顶下游幂曲线坐标表

3.6、反弧半径及挑角的确定

拦河坝下游反弧半径r 按下式计算

()()max d 5.0~25.0Z H R +=

式中:max Z ——上下游水位差,m ,max Z =39+1.90-36.5=4.40 ; 故:R =(0.25~0.5)(1.90+4.40) =1.575~3.15 ,

取R =3m 反弧曲线的上端直线AB 相切与B 点,下端与河床相切与C 点,通过B 点 、C 点及反弧曲线圆形O 点的坐标,可用作图法及分析法确定:

曲线圆心O 点坐标为:()()

??

?

???-+-+=?2180cot t 2

0ααR an Y P X X a a

R P Y -=20

求得:曲线圆心O 点坐标为:0X =4.60,0Y =-0.5; B 点坐标为: αsin 0R X X B -=

αRsoc Y Y +=0B

求得:B 点坐标为:B X =2.48,B Y =1.62 C 点坐标为: C X = 0X =4.60

01Y P Y C +==2.5

3.7、消能防冲设计

依据《溢洪道设计SL253-2000规范》公式A.3.1-3

()

θ?soc h H g q

h 1012-=

式中:q ——起始计算断面单宽流量,m 3/(s·m)

0H ——起始计算断面渠底及以上总水头,m ;

θ——泄槽底坡坡角,取θ=18o

?——起始计算断面流速系数,取0.95。

用试算法求解上式得:1h =0.997;

校核:R=3位于31h ~61h (2.403~4.806)之间,满足溢洪道设计SL253-2000规范》3.5.2。

本工程消力池型式采用等宽距矩形下挖式消力池,根据《溢洪道设计SL253-2000规范》公式如下计算:

??? ?

?-+=

18122

112Fr h h (A.5.1-1)

1

1

1gh v Fr = (A.5.1-2)

Z h h d t ?--=2σ (A.5.3-1)

???

?

??-=

?2

22222

2

112h h gb Q Z t σφ (A.5.3-2) ()115.9h F L r *-*=

L L k 8.0= (A.5.3-3)

'1H q K t ?= 'H q K L s s p ?=

式中:d ——池深,m ;

σ——水跃淹没度,可取σ=1.05;

h 2——池中发生临界水跃时的跃后水深,m ; F r1——弗劳德数; v 1——断面流速,m/s ;

h t ——消力池出口下游水深,m ; △Z ——消力池尾部出口水面跌落,m ; Q ——流量,m 3/s ;

q ——起始计算断面单宽流量,m 3/(s·m); b ——消力池宽度

φ——消力池出口段流速系数,可取0.95; L ——自由水跃的长度 t ——消力池地板厚度 △H ——泄水时上下游水位差

K 1——消力池底板计算系数,取0.175; L p ——海曼长度,m ;

q s ——消力池末端单宽流量,m 3/(s·m)

K s ——海曼长度计算系数面,对于中砂、粗砂取12。 求得:F r =2.85,h 2=2.85, d=-0.26-1=-1.04 , L k =11.8m ,t=0.787m

消力池尺寸取整为:长12m,宽15m,池深1.3m,底板厚0.8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