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79)平面构成复习思考题_共6页

(0579)平面构成复习思考题_共6页
(0579)平面构成复习思考题_共6页

(0579)《平面构成》复习思考题

第一部分说明

本教学大纲是依据西南大学网络学院美术教育专业构成课程确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等有关规定而制定。

一、本课程达到的目的、任务

构成是一门研究形式感学科,是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的一门基础课程。

构成的重要目的是对形式感的训练,通过对构成元素的解析,理解形式的构成方式,并能运用构成元素(概念元素、视觉元素、关系元素等)和形式构成原理创造新的构成作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立足于美术教育专业的特点,在学习教材的基础上,辅之于其他相关的教材及图片,使学生对形式美的观念形成理论认识,达到培养学生的设计造型概念,提高其能力创新能力的目的,同时为后续的设计课程奠定相应的理论基础。

二、学习本课程的具体要求

(一)建立抽象思维观念,学习解析构成形式的基本元素,学习形式美理论基础。

(二)能够运用构成原理,创造出新的构成作品。

(三)除了形式感训练外,构成的重要目的是创新能力和设计思维。

三、复习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避免流于概念化和教条式的学习。

(二)课后留有练习题、要求学生联系书本教材,多做课下写生练习,做到手,眼敏锐的观察能力,最终达到脑的理解掌握。

四、考核方式

本课程主要是以专业考试和平时作业练习的方式来考核学生成绩。学期期末考试。评价由平时作业和期末考试两部分组成,方式以考试和检查平时作业的方式。考试以闭卷形式。比例为20%、80%。评定学期成绩结合平时练习综合成绩为该门课成绩。

第二部分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

一、名称解释:

1、包豪斯

二、简答题

1、设计需要具备哪几方面的能力?

2、简述现代设计产生的背景

3、设计包含哪些基本要素?

三、论述题

1、为什么说“构成”是一种富有弹性的模式?

第二章

一、名称解释:

1、概念元素

2、视觉元素

3、关系元素

4、几何形

5、有机形

二、简答题

1、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有哪些?

2、设计中的形可以按照形成的方法分为哪几种?

3、为什么说线是最情绪化和最具表现力的视觉元素?

第三章

一、名称解释:

1、重复构成

2、密集构成

3、特异构成

4、异变

二、简答题

1、什么是“自由的构成” ?

2、什么是“规律的构成”?

3、如果有两个单独的元素在一起,它们之间可能出现哪几种关系?

4、平面构成有哪些基本的形式?

三、论述题

1、特异

2、发射在设计中运用的优势

第四章

一、名称解释:

1、肌理

第五章

一、名称解释:

1、分割与构图

二、论述题

1、构图和分割能决定整个画面的精神。

第六章

一、名称解释:

1、视觉恒常性

二、简答题

1、设计中是怎么利用错觉的?

2、矛盾空间在设计中有什么用处?

3、《鲁宾之怀》中的图形和背景呈现了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4、简述欧普艺术的特征。

三、论述题

1、如何利用视觉的恒常性?

第七章

一、名称解释:

1、轴对称

2、黄金比例

二、简答题

1、对称和均衡有什么差异?

三、论述题

1、调和的方法有哪些?

(0579)《平面构成》复习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

一、名称解释:

1、包豪斯:包豪斯是世界上第一所设计学院,成立于1919年,在德国魏玛市,创始人是建筑家格罗比乌斯。包豪斯是现代设计教育的发源地,也是欧洲现代主义的核心发源地,由此影响下的产生的国际主义风格几十年来影响了全世界。

二、简答题

1、答:设计需要具备这几方面的能力:观察能力、理解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表现能力。

2、答:1)新的经济形式——工业革命;

2)社会结构变化产生新的审美人群——中产阶级;

3)消费形式导致设计地位的提升——大量生产带来的消费;

4)现代艺术,特别是构成主义、风格派等;

5)摄影和新的印刷,以及各种现代的制作手段

3、答:包含点、线、面、色、光、质、图、文等各种要素。

三、论述题

1、答:构成是一个富有弹性的模式,构成本身不是目的,而只是一种手段,一个开始进入

设计状态前的准备过程,除了形式感训练外,构成的重要目的是创新能力和设计思维。

构成的弹性还在于,可以先不考虑设计的具体应用和功能,仅集中注意于形式的创新体验,作大量的“资源储备”,一旦结合了目的和功能,就可以发展成完整的设计。

第二章

一、名称解释:

1、概念元素是指创造形象之前,仅在意念中感觉到的点、线、面、体的概念,其作用是促

使视觉元素的形成。

2、视觉元素,是把概念元素表现于画面,是通过看得见的具有形状、大小、色彩、位置、

方向、肌理等方面特征的具体形象加以体现的。

3、关系元素,是指视觉元素的组合关系及形式,是通过框架、骨格以及空间、重心、虚实

等因素决定的;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骨格,是可见的,其它如空间、重心等因素,则有赖感觉去体现。

4、几何形是可以用数学方法定义的形;

5、有机形是可以重复和再现的自由形;

二、简答题

1、答: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包括概念元素、视觉元素和关系元素。

2、答:设计中的形可以按照形成的方法分为:几何形、有机形和偶发形

3、答:在点、线、面中,线是最有表情和表现力的。力量和感情的变化都可以通过线表达

出来,可能只有色彩才具有和线一样的感情效应。

第三章

一、名称解释:

1、答:重复是一个大概念,严格意义上的重复是指同一个对象,以不变的方式反复出现。

2、答:密集是重复构成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没有明显的骨格,利用大量形式同或近似的元

素群集中在一张画面上。密集构成的自由度较大,所用的单元形态可以千变万化。3、答:所谓特异,是建立在重复的基础上,某个形态突破了骨骼和形态规律,产生了突变,

这种整体的有规律的形态群中,有局部突破和变化的构成叫特异构成。

4、答:两个图形的渐变叫异变,是图形创意的一种形式。它又分为同形异变和不同形异变

两处。异变图形是训练想像和联想能力的重要手段,也弃满了幽默和智慧。

二、简答题

1、答:“自由的构成”依赖感觉和心理感受来组织元素之间的关系,如位置、重心、平衡、

疏密等。

2、答:“规律的构成”则依据一定的规律来组织各种元素,主要的形式有重复、特异、渐变、

发射等。

3、答:分离、相接、相交。相交里又可分覆盖、合并、重合、透叠、剪切。

4、答:重复、渐变、特异和发射四种基本形式。

5、答:形态产生连续的有规律的变化,这就是渐变。渐变着重表现变化的过程,还有其中

包含着的节奏和韵律。像钢琴上划过的音阶,渐变给人流畅生动的感受。

三、论述题

1、答:平面设计的标志、海报等经常应用特异构成的方式进行构思,这都是由于青睐它的特殊的视觉效果。

1)特异构成中的变化部分会成为视觉的中心焦点,视觉传达上经常用这种方法引起人们的注意和重视。

2)特异的方式多种多样,为创意和想像留下了空间。在寻常的视觉中,假如一些荒诞的、反常规的元素出现,势必带来观者心理的强烈变化,达到四两拔千斤的功效。

3)构图上的整齐和统一,加上局部的变化,画面既可以控制稳妥,也不会沉闷单调。

4)特异也是图形设计的重要手段。

2、答:在平面设计中,很多用到发射的构成方法,这种形式比对称看上去丰富,但结构匀称稳定。在标志设计中,发射的形式使图形紧凑,凝聚在一起;在版面设计中,发射的形

式显得更有爆发力和张力。

第四章

一、名称解释:

1、答:肌理指的是形象的表面特征以及材料的表面纹理,或者人为地再现这种材料的纹理

(以绘画或摄影等方式)。无论是平滑或粗糙、疏松或紧密,材料的肌理呈现出来的是材料的组织结构特征。

第五章

一、名称解释:

1、把整个画面空间根据需要进行划分,安排适当的内容,这就是分割和构图。

二、论述题

1、构图和分割不仅对画面元素的安排起作用,还决定了整个画面的精神,它们处理得好坏,直接影响到观者对画面的感受,是否结构紧凑、主题突出?是否主次分明、条理清晰?画

面是充满张力,还是稀疏平淡?传统的设计构图稳定,现代设计和艺术构图变化丰富,在

设计中,设计者需要把自己的观念和内容传达给观者,就不得不仔细经营画面,引导人们

的视线和注意力,达到视觉传达的效果

第六章

一、名称解释:

1、答:人们在看东西的过程中会把一些元素往接近于熟悉的事物方面联系,自动弥补它们

的差异和残部分,这就是视觉的恒常性。

二、简答题

1、答:错觉产生以后,人们会不自觉地用日常生活经验去纠正它,所以并不会对我们对事

物的认识产生干扰,而且在设计中还常常将错就错的利用错觉,将设计变得更加符

合人们的视觉感受。

2、答:矛盾空间在平面上再现了真实空间里不可能的现象,它的魅力在于充满了想像和机

智的情趣,成为一种特殊的空间构成形式

3、答:《鲁宾之怀》是著名的图底翻转图形,看中间绿色部分是怀子,看两边黄色部分是

相对的两张脸,图和底随时可以转换,都是图形。

4、答:画面经过精心设计,按一定规律排列而成的波纹或几何形画面,造成视知觉的运动

感和闪烁感,使视神经在与画面图形的接触中产生眩晕的光效应现象和视觉的幻觉。

三、论述题

1、答:利用这个原理,我们在构成和设计时,有时可以做减法,不要非常具体完整地表现

对象,留出空间让观者自己用想像弥补,使构成和设计变得兼具趣味性和互动性。

第七章

一、名称解释:

1、答:轴对称:以直线为对称轴,直线两边形态对称。蝴蝶的翅膀、人的脸和人体外形、骨骼、日常用品和大量的古代建筑形式、古代城市规划都是中轴对称的。

二、简答题

1、答:对称和均衡都是达到画面平衡的手法。对称达到平衡的方式如同天平,对称轴两边的形态面积是相等的。而均衡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就像中国的杆枰,利用杠杆原理,画面中的形态、面积不一定相等,甚至相差很多,但是每个元素的位置和彼此对比的关系,决定了它们在整个画面中的力量互相牵制达到平衡。

三、论述题

1、答:调和的方法也很多,通过统一的色调进行调和;通过共同的轮廓、质感、空间上的均匀分布进行调和;或多个形态中有共同的因素,以及通过画面的导向性的元素,都可以弱化对比,达到调和。

2、答:夸张是艺术和创作中常用的手法;简化是夸张的反表式。京剧的脸谱是夸张的,武侠小说更是充满了夸张和想像。夸张把事物的特征强调和突现出来,使之非常醒目而令人印角深刻;而简化则弱化特点、减少细节、保留总体的特征,去除繁琐细节的干忧。夸张和间化都使人迅速认识并掌握事物的特征,它们同时存在还可以互相突现,使各自得到加强。

平面构成中的点线面

平面构成中的点、线、面 先声明一下,我们这一次课的重点是解构,我们先要做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我们以后再回复自然。 上次课我们已经讲了平面设计理论的一些概念,知道了所谓的理论就是清理出自然美背后的规律,并且按规律来搞设计;同时,我们也讲了平面构成在平面设计中的基础性地位,不过我想,可能有同学对为什么要学平面构成还是有点疑惑,现在我就讲讲平面构成的目的。 小时候我们学画画,复杂的东西我们都画不出来,所以老师多半会教我们用一些简单的方型、三角型和圆型来画,这样,复杂的世界在我们孩子的眼中,就变成了一些几何图形。(如下图:) 平面构成也是一样的,上次课我已经讲过,自然的图案,它们之所以看起来美丽,是因为它们背后蕴含了美的规律,比如美女(见下图) 这个女孩绝大多数正常的人看了都会觉得美,为什么会有美的感觉呢?有人说是眼睛大,有人说是嘴小,其实,最重要的不是五官单个的表现,虽然每一项的好看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因为比例协调,比如双眼的宽度与眉心到鼻子相等,眉角、眼角与嘴角成一条线的结构等等,其实美与不美,我们心中都有分寸,但整容行业,就得靠这些比例来制造人造美女。整容行业所依据的比例,就是一些美的基本规律,我们平面设计,好比整容的行业,如果了解了自然中美的规律,按这个规律来设计图案,不就能够得到绝大多数人看上去很美的东西了吗?

平面构成就是需要从自然美的背后发掘一下比例、对称、统一之类的规律(见上图,对称的设计使这个音乐会的招贴体现出了美感)。 平面构成强调组合,它分为自然构成和抽象构成,更强调抽象构成, 自然构成也就是自然的图案之间的分割、组合、排列等。 抽象构成就是将自然界中的复杂图案解构为点、线、面这三种最基本的构成元素,然后 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构成。 刚才我们不是讲了孩子时候的画吗?其实这种抽象构成就可以理解为孩子时的画,为了不受复杂图案的影响,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比如,我们可以将上面三幅图中的许多钞票看成一个个的点,将上图那个人与车的剪影看成一个面,将右图建筑物中的装饰看成线。这样,复杂的图形在我们的设计里就成了点、线与面,那么,我们就可以运用点、线、面之间组合、 排列、分割等规律来对付我们手里的设计素材了。

平面向量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平面向量单元检测题 学校学号成绩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若ABCD是正方形,E是CD的中点,且AB a =,AD b =,则BE =() A. 1 2 b a +B.1 2 b a - C. 1 2 a b +D.1 2 a b - 2.下列命题中,假命题为() A.若0 a b -=,则a b = B.若0 a b ?=,则0 a =或0 b = C.若k∈R,k0 a =,则0 k=或0 a = D.若a,b都是单位向量,则a b ?≤1恒成立 3.设i,j是互相垂直的单位向量,向量13 () a m i j =+-,1 () b i m j =+-,()() a b a b +⊥-,则实数m为() A.2 -B.2 C. 1 2 -D.不存在 4.已知非零向量a b ⊥,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A.a b a b +=-B.a b a b +=+ ... . .

... . . C .a b a b -=- D .a b +=a b - 5. 在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ABC 中,设BC a =,CA b =,AB c =,则a b b c c a ?+?+?的值为 ( ) A . 32 B .32 - C .0 D .3 6. 在△OAB 中,OA =(2cos α,2sin α), OB =(5cos β,5sin β),若5OA OB ?=-,则S △OAB ( ) A B . 2 C .5 D . 52 7. 在四边形ABCD 中,2AB a b =+,4BC a b =--,53CD a b =--,则四边形ABCD 的形状是 ( ) A .长方形 B .平行四边形 C .菱形 D .梯形 8. 把函数23cos y x =+的图象沿向量a 平移后得到函数 的图象,则向量 是 ( ) A .( 33 ,π-) B .( 36 ,π) C .( 312 ,π-) D .(312 ,π- ) 9. 若点1F 、2F 为椭圆 的两个焦点,P 为椭圆上的点,当△12 F PF 的面积为1时, 的值为 ( ) A .0 B .1 C .3 D .6 2sin()y x π =-6 a 2214 x y +=1 2 PF PF ?

平面设计知识汇总

平面设计知识汇总.txt没有不疼的伤口,只有流着血却微笑的人有时候给别人最简单的建议却是自己最难做到的。了解设计的定义和概念将是了解设计的第一步,有助于了解我们作为一名准平面设计师的职责范围。 第一节:平面设计的正名与分类 设计一词来源于英文"design",包括很广的设计范围和门类建筑:工业、环艺、装潢、展示、服装、平面设计等等,而平面设计现在的名称在平常的表述中却很为难,因为现在学科之间的交*更广更深,传统的定义,例如现行的叫法“平面设计(graphis design)视觉传达设计、装潢设计……,这也许与平面设计的特点有很大的关系,因为设计无所不在、平面设计无所不在,从范围来讲用来印刷的都和平面设计有关,从功能来讲“对视觉通过人自身进行调节达到某种程度的行为”,称之为视觉传达,即用视觉语言进行传递信息和表达观点,而装潢设计或装潢艺术设计则被公认为极不准确的名称,带有片面性。 现在,在了解了对平面设计范围和内涵的情况下,我们再来看看平面设计的分类,如形象系统设计、字体设计、书籍装帧设计、行录设计、包装设计、海报/招贴设计……可以这样说有多少种需要就有多少种设计。 另外,商业设计与艺术设计很显然是存在的。 第二节:平面设计的概念 设计是有目的的策划,平面设计是这些策划将要采取的形式之一,在平面设计中你需要用视觉元素来传播你的设想和计划,用文字和图形把信息传达给受众,让人们通过这些视觉元素了解你的设想和计划,这才是我们设计的定义。一个视觉作品的生存底线,应该看他是否具有感动他人的能量,是否顺利地传递出背后的信息,事实上她更象人际关系学,依*魅力来征服对象,你的设计有抓住人心的魅力吗?是一见钟情式的还是水到渠成式的,你需要象一个温文尔雅的绅士还是一个不修边幅的叛逆之子,或是治学严谨的学者。事实上平面设计者所担任的是多重角色,你需要知己知彼,你需要调查对象,你应成为对象中的一员,却又不是投其所好,夸夸其谈,你的设计代表着客户的产品,客户需要你的感情去打动他人,你事实上是“出卖”感情的人,平面设计是一种与特定目的有着密切联系的艺术。 第三节:平面设计的特征 设计是科技与艺术的结合,是商业社会的产物,在商业社会中需要艺术设计与创作理想的平衡,需要客观与克制,需要借作者之口替委托人说话。 设计与美术不同,因为设计即要符合审美性又要具有实用性、替人设想、以人为本,设计是一种需要而不仅仅是装饰、装潢。 设计没有完成的概念,设计需要精益求精,不断的完善,需要挑战自我,向自己宣战。设计的关键之处在于发现,只有不断通过深入的感受和体验才能做到,打动别人对与设计师来说是一种挑战。设计要让人感动,足够的细节本身就能感动人,图形创意本身能打动人,色彩品位能打动人,材料质地能打动人、……把设计的多种元素进行有机艺术化组合。还有,设计师更应该明白严谨的态度自身更能引起人们心灵的振动。

平面向量测试题,高考经典试题,附详细答案

平面向量高考经典试题 一、选择题 1.(全国1文理)已知向量(5,6)a =-,(6,5)b =,则a 与b A .垂直 B .不垂直也不平行 C .平行且同向 D .平行且反向 2、(山东文5)已知向量(1)(1)n n ==-,,,a b ,若2-a b 与b 垂直,则=a ( ) A .1 B .2 C .2 D .4 3、(广东文4理10)若向量,a b 满足||||1a b ==,,a b 的夹角为60°,则a a a b ?+?=______; 答案:3 2 ; 4、(天津理10) 设两个向量22(2,cos )a λλα=+-和(, sin ),2 m b m α=+其中,,m λα为实数.若2,a b =则m λ 的取值范围是 ( A.[6,1]- B.[4,8] C.(,1]-∞ D.[1,6]- 5、(山东理11)在直角ABC ?中,CD 是斜边AB 上的高,则下列等式不成立的是 (A )2 AC AC AB =? (B ) 2 BC BA BC =? (C )2AB AC CD =? (D ) 2 2 ()() AC AB BA BC CD AB ???= 6、(全国2 理5)在?ABC 中,已知D 是AB 边上一点,若AD =2DB , CD =CB CA λ+3 1 ,则= (A) 3 2 (B) 3 1 (C) - 3 1 (D) - 3 2 7、(全国2理12)设F 为抛物线y 2 =4x 的焦点,A 、B 、C 为该抛物线上三点,若 ++=0,则|FA|+|FB|+|FC|= (A)9 (B) 6 (C) 4 (D) 3 8、(全国2文6)在ABC △中,已知D 是AB 边上一点,若

平面构成(平面设计入门基础知识)教程文件

平面构成(平面设计入门基础知识)

《平面构成》 1、总论 2、形态属性 3、形态要素 4、基本型和骨骼属性 5、骨骼关系 6、基本形式 第一章总论 1、构成的起源 1919年德国建筑师格罗佩斯创建了全新的“国立魏玛建筑学校”,这就是著名的“包豪斯”。包豪 斯顺应工业社会的发展,致力于纯美术与应用视觉艺术的共性研究,提倡艺术与技术的统一,建立 起现代工业设计的新体系。 “构成”是包豪斯设计基础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要课程。 2、构成的定义 构成:将造型要素按照某种规律或法则进行组织,建构理想形态的造型活动。 平面构成:在二维平面上将造型要素按照某种规律进行组织,构成理想形态的造型设计基础训练。 3、平面构成的目的、特点及学习方法 (1)目的 培养创造力和基础造型能力,为专业设计构思提供方法和途径。 研究形态、色彩、质感、构图、表现力和美感等造型因素,这些因素是其他艺术造型的本 质和基础。 (2)特点 基础性:学习设计入门课,对初学设计有重要的专业引导与指导作用。 趋理性:将繁杂造型关系还原分解成造型要素,再按一定法则综合构成。 设计性:设计是有目的的造型活动,设计方案必须收到有条件的制约。 实践性:体现在课程对材料,工具和工艺的尝试把握以及对现有形态的积累,也有对新 形态的发现与创造。 (3)学习方法 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感性与理性相融会的原则。 努力开拓思路,发挥想象力,丰富构想,培养艺术创造能力。 接受严格系统训练,勤思考,勤动手。 4、平面构成所用的材料和工具 (1)工具 笔:毛笔、钢笔、铅笔、签字笔、马克笔、绘图笔、直线笔、曲线笔、鸭嘴笔等。 绘图仪器:直尺、三角尺、曲线板、圆规、分规和小圈圆规及多用小刀、剪刀等工具。 (2)材料

重点中学平面向量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平面向量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向量a =(1,-2),向量a 与b 共线,且|b |=4|a |.则b =( ) A .(-4,8) B .(-4,8)或(4,-8) C .(4,-8) D .(8,4)或(4,8) 2.已知a=(2,1),b =(x ,1),且a +b 与2a -b 平行,则x 等于( ) A .10 B .-10 C .2 D .-2 3.已知向量a 和b 满足|a |=1,|b |=2,a ⊥(a -b ).则a 与b 的夹角为( ) A .30o B .45o C .75o D .135o 4.设e 1、e 2是两个不共线向量,若向量 a =3e 1+5e 2与向量b =m e 1-3e 2共线, 则m 的值等于( ) A .- 53 B .- 95 C .- 35 D .- 59 5.设□ABCD 的对角线交于点O ,AD → =(3,7),AB → =(-2,1),OB → =( ) A .( -52 ,-3) B .(52 ,3) C .(1,8) D .(1 2 ,4) 6.设a 、b 为两个非零向量,且a ·b =0,那么下列四个等式①|a |=|b |;②|a +b |=|a -b |; ③a ·(b +a )=0;④(a +b )2=a 2+b 2.其中正确等式个数为( ) A .0 B .1 C .2 D .3 7.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 .若→ a ∥→ b ,且→ b ∥→ c ,则→ a ∥→ c B .两个有共同起点且相等的向量,其终点可能不同 C .向量AB 的长度与向量BA 的长度相等 D .若非零向量AB 与CD 是共线向量,则A 、B 、C 、D 四点共线 8.a =),(21-,b =),(1-1,c =),(2-3用a 、b 作基底可将c 表示为c =p a +q b ,则实数p 、q 的值为( ) A .p =4 q =1 B . p =1 q =4 C . p =0 q =4 D . p =1 q =0 9.设平面上四个互异的点A 、B 、C 、D ,已知(DB → +DC → -2DA → )·(AB → -AC → )=0.则ΔABC 的形状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等腰三角形 C .等腰直角三角形 D .等边三角形 10.设()()2211,,,y x b y x a ==定义一种向量积()()().,,,21212211y y x x y x y x b a =?=?已知 ,0,3,21,2?? ? ??=??? ??=πn m 点()y x P ,在x y sin =的图象上运动,点Q 在()x f y =的图象上运动,且满足 (),为坐标原点 其中O n OP m OQ +?=则()x f y =的最大值A 及最小正周期T 分别为( ) A .π,2 B ., 2π4 C .,21π4 D .π,2 1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1.已知()2,1,10==b a ,且b a //,则a 的坐标为_______ 12.已知向量a 、b 满足 a =b =1,b a 23-=3,则 b a +3 = 13.已知向量a =( 2 ,- 2 ),b =( 3 ,1)那么(a +b )·(a -b )的值是 . 14.若a =(2,3),b =(-4,7),a +c =0,则c 在b 方向上的投影为 . 15.若对n 个向量 a 1,a 2,a 3,…,a n ,存在n 个不全为零的实数k 1,k 2,…,k n ,使得k 1 a 1+k 2a 2 +…+k n a n =0成立,则称a 1,a 2,…,a n 为“线性相关”.依此规定,能使a 1=(1,0),a 2=(1, -1),a 3=(2,2)“线性相关”的实数k 1,k 2,k 3 依次可以取 . 三、解答题 16.(本题满分13分)已知向量a =(sin 2x ,cos 2x),b =(sin 2x ,1), )(x f )=8a ·b . (1)求)(x f 的最小正周期、最大值和最小值. (2)函数y=)(x f 的图象能否经过平移后,得到函数y=sin4x 的图象,若能,求出平移向量m ;若不能,则说明理由.

平面向量测试题_高考经典试题_附详细答案

平面向量高考经典试题 海口一中高中部黄兴吉同学辅导内部资料 一、选择题 1.(全国1文理)已知向量(5,6)a =-r ,(6,5)b =r ,则a r 与b r A .垂直 B .不垂直也不平行 C .平行且同向 D .平行且反向 解.已知向量(5,6)a =-r ,(6,5)b =r ,30300a b ?=-+=r r ,则a r 与b r 垂直,选A 。 2、(山东文5)已知向量(1)(1)n n ==-,,,a b ,若2-a b 与b 垂直,则=a ( ) A .1 B .2 C .2 D .4 【答案】:C 【分析】:2(3,)n -a b =,由2-a b 与b 垂直可得: 2(3,)(1,)303n n n n ?-=-+=?=±, 2=a 。 3、(广东文4理10)若向量,a b r r 满足||||1a b ==r r ,,a b r r 的夹角为60°,则a a a b ?+?r r r r =______; 答案:3 2 ; 解析:1311122 a a a b ?+?=+??=r r r r , 4、(天津理10) 设两个向量22 (2,cos )a λλα=+-r 和(,sin ),2 m b m α=+r 其中,,m λα为 实数.若2,a b =r r 则m λ 的取值范围是 ( A.[6,1]- B.[4,8] C.(,1]-∞ D.[1,6]- 【答案】A 【分析】由22 (2,cos )a λλα=+-r ,(,sin ),2 m b m α=+r 2,a b =r r 可得 2222cos 2sin m m λλαα+=??-=+?,设k m λ =代入方程组可得222 22cos 2sin km m k m m αα+=??-=+?消去m 化简得2 2 22cos 2sin 22k k k αα??-=+ ? --?? ,再化简得

(完整版)《平面向量》测试题及答案

《平面向量》测试题 一、选择题 1.若三点P (1,1),A (2,-4),B (x,-9)共线,则( ) A.x=-1 B.x=3 C.x= 2 9 D.x=51 2.与向量a=(-5,4)平行的向量是( ) A.(-5k,4k ) B.(-k 5,-k 4) C.(-10,2) D.(5k,4k) 3.若点P 分所成的比为4 3 ,则A 分所成的比是( ) A.73 B. 37 C.- 37 D.-7 3 4.已知向量a 、b ,a ·b=-40,|a|=10,|b|=8,则向量a 与b 的夹角为( ) A.60° B.-60° C.120° D.-120° 5.若|a-b|=32041-,|a|=4,|b|=5,则向量a ·b=( ) A.103 B.-103 C.102 D.10 6.(浙江)已知向量a =(1,2),b =(2,-3).若向量c 满足(c +a )∥b ,c ⊥(a +b ),则c =( ) A.? ????79,73 B.? ????-73,-79 C.? ????73,79 D.? ????-7 9 ,-73 7.已知向量a=(3,4),b=(2,-1),如果向量(a+x )·b 与b 垂直,则x 的值为( ) A. 3 23 B. 23 3 C.2 D.- 5 2 8.设点P 分有向线段21P P 的比是λ,且点P 在有向线段21P P 的延长线上,则λ的取值范围是( ) A.(-∞,-1) B.(-1,0) C.(-∞,0) D.(-∞,- 2 1 ) 9.设四边形ABCD 中,有DC = 2 1 ,且||=|BC |,则这个四边形是( ) A.平行四边形 B.矩形 C.等腰梯形 D.菱形 10.将y=x+2的图像C 按a=(6,-2)平移后得C ′的解析式为( ) A.y=x+10 B.y=x-6 C.y=x+6 D.y=x-10 11.将函数y=x 2+4x+5的图像按向量a 经过一次平移后,得到y=x 2 的图像,则a 等于( ) A.(2,-1) B.(-2,1) C.(-2,-1) D.(2,1) 12.已知平行四边形的3个顶点为A(a,b),B(-b,a),C(0,0),则它的第4个顶点D 的坐标是( ) A.(2a,b) B.(a-b,a+b) C.(a+b,b-a) D.(a-b,b-a) 二、填空题 13.设向量a=(2,-1),向量b 与a 共线且b 与a 同向,b 的模为25,则b= 。 14.已知:|a|=2,|b|=2,a 与b 的夹角为45°,要使λb-a 垂直,则λ= 。 15.已知|a|=3,|b|=5,如果a ∥b ,则a ·b= 。 16.在菱形ABCD 中,(AB +AD )·(AB -AD )= 。

平面构成基础知识(理论知识)

平面构成基础知识(理论知识) 一、构成得含义 平面构成就是视觉元素在二次元得平面上,按照美得视觉效果、力学得原理,进行编排与组合,它就是以理性与逻辑推理来创造形象研究形象与形象之间得排列得方法。就是理性与感性相结合得产物。 二、平面构成就是设计得基础 平面构成主要就是运用点、线、面与律动组成结构严谨,富有极强得抽象性与形式感。又具有多方面得实用特点与创造力得设计作品,与具象表现形式相比较,它更具有广泛性。就是在实际设计运用之前必须要学会运用得视觉得艺术语言,进行视觉方面得创造,了解造型观念,训练培养各种熟练得构成技巧与表现方法,培养审美观及美得修养与感觉,提高创作活动与造型能力,活跃构思。 第一章平面构成中美得形式法则 一、对称与平衡 1、对称:形本用对折得方法,基本上可以重叠得图形称为对称。它们就是等形等量得配置关系,最容易得到统一,就是具有良好得稳定感得最基本形式。 (1)轴对称“以对称为中心。左右、上下或倾斜一定得角度得等形得对称图形。 (2)中心对称:对称得图形,对称点在中心就称为中心对称。

(3)旋转对称:一个图形按照一定得 相同得角度旋转,成为放射状得图形,称 为旋转对称,旋转90度得图形,称为回 旋对称。旋转180度得图形彼此相逆, 叫逆对称,也称反转对称。 (4)移动对称:图形按照一定得距离 或按某种一定得规则乾地平行移动所得 到得图形称为移动对称。 (5)扩大对称:图形按一定得比例放 大,称为扩大对称。 2、平衡:从视觉上来指一种等量与 不等形得力得平衡状态。如均衡、适称。 平衡比对称在视觉上显得灵活、新鲜, 并富有变化得统一得美感。 二、对比、调与 1、对比:对比就是互为相反因素得 东西,同时设置在一起得时候所产生得 现象,使它们各自得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运、静、刚硕、柔软,高、矮、强、 弱放在一起得形成对经。大小关系放在 起时比它们单独地放置时,大得显得更 大,小得显得更小。强弱关系放在一起时, 也会产生同样得感觉。通常在构成设计 中运用这种对比关系寻求变化与刺激,创造具有各种特性得画面效果。 2、调与:调与不就是自然发生得,就是人为得,有意识得合理配合。调与与对比就是互为相反得因素。最后在画面上要达到既有对比又有调与得统一得画面,就必须通过设计者进行艺术加工,达到合理得配合才能得到调与。因此必须注意以下合理得组合方法,以达到调与得目得。 (1)同种元素得组合。同种元素,如形状为圆形得不同数量得大圆形与小圆形进行有机得结合在一起,最容易得到统一,但由于这种结合比较简单,因此容易显单调与平常。 (2)类似元素得组合。形状得类似。以几何形中得正方形为例,平行四边形、近似于方形得矩形、有机形得方形、比较形状接受于以上得图形均为类似形。类似还包括形状、大小多少得类似与方向、距离、速度得类似等。类似元素结合比同种元素结合更具备良好得配合条件,它既有形状得变化又有对比,并包括了较多得共同性,因此更能创造出优美直辖市得画面效果。 (3)不同元素得组合。不同形、不同质得元素,它们本身就有着强烈得区别,组合在一起时就会产生强烈得对比、不调与得状况,因此为了达到调与。必须要调整它们之间得关系与彼此之间得联系,由对比向与谐转化,以达到调与统一得目得。 三、节奏、韵律 节奏与韵律就是时间艺术得用语,在音乐中就是指音乐得音色、节拍得长短、节奏快慢按一定得规律出现,产生不同得节奏。在构成中为同一形象在一定格律中得重复出现产生得运动感。节奏必须就是有规律得重复、连续,节奏容易单调,经过有律动得变化就产生韵律。 韵律就是诗歌中常用得名词。原就是指诗歌中得声韵与律动,音得轻重、长短、高低得组合,匀称间歇或停顿。在诗歌中相同音色得反复及句末、行末利用同音同韵同调得音

平面构成基础[点线面]

平面构成入门 点的构成形式 AKI 越小的形体越能给人以点的感觉 (1) 不同大小、疏密的混合排列,使之成为 一种散点式的构成形式 (2)将大小一致的点按一定的方向进行有规 律的排列,给人的视觉留下一种由点的移动 而产生线化的感觉 (3)以由大到小的点按一定的轨迹、方向进 行变化,使之产生一种优美的韵律感 (4)把点以大小不同的形式,既密集、又分 散的进行有目的的排列,产生点的面化感觉 (5)将大小一致的点以相对的方向,逐渐重 合,产生微妙的动态视觉 (6)不规则点的视觉效果 线的构成形式 AKI 线是点移动的轨迹 (1) 面化的线(等距的密集排列) (2)疏密变化的线(按不同距离排列)透 视空间的视觉效果 (3)粗细变化空间,虚实空间的视觉效果

(4)错觉化的线(将原来较为规的线条 排列作一些切换变化) (5)立体化的线 (6)不规则的线 面的构成形式 AKI 它体现了充实、厚重、整体、稳定的视觉效果 (1) 几何形的面,表现规则、平稳、较为理 性的视觉效果 (2)自然形的面,不同外形的物体以面的形 式出现后,给人以更为生动、厚实的视觉效 果 (3)徒手的面 (4)有机形的面,得出柔和、自然、抽象的 面的形态 (5)偶然形的面,自由、活泼而富有哲理性 (6)人造形的面,较为理性的人文特点 单形的构成 AKI (1) 几何单形的相互构成(以圆形、方形、三角形为基本形体,将它们分别以连接、重合、重叠、透叠等形式,构成不同形象特点的造型)

(2)分割所构成的形体(训练设计者灵活的造型能力) (3)重合所构成的形体,(形体间相互重合、添加派生出各种形态各异的造型) (4)自然形单形的构成(把自然物的基本形以真实、自然、概括的形式表现出来,使用到构成设计中去) 平面构成的形式 AKI 1.平面构成的基本格式(基本格式大体分为:90度排列格式、45度排列格式、弧线排列格式、折线排列格式) 2.重复构成形式(以一个基本单形为主体在基本格式重复排列,排列时可作方向、位置变化,具有很强的形式美感) -简单重复构成 -多元重复 3.近似构成形式(有相似之处形体之间的构成,寓“变化”于“统一”之中是近似构成的特征,在设计中,一般采用基本形体之间的相加或相减来求得近似的基本形) 4.渐变构成形式(把基本形体按大小、方向、虚实、色彩等关系进行渐次变化排列的构成形式)

平面向量经典练习题(含答案)

高中平面向量经典练习题 【编著】黄勇权 一、填空题 1、向量a=(2,4),b=(-1,-3),则向量3a-2b的坐标是。 2、已知向量a与b的夹角为60°,a=(3,4),|b | =1,则|a+5b | = 。 3、已知点A(1,2),B(2,1),若→ AP=(3,4),则 → BP= 。 4、已知A(-1,2),B(1,3),C(2,0),D(x,1),若AB与CD共线,则|BD|的值等于________。 5、向量a、b满足|a|=1,|b|= 2 ,(a+b)⊥(2a-b),则向量a与b的夹角为________。 6、设向量a,b满足|a+b|= 10,|a-b|= 6 ,则a·b=。 7、已知a、b是非零向量且满足(a-2b)⊥a,(b-2a)⊥b,则a与b的夹角是。 8、在△ABC中,D为AB边上一点,→ AD = 1 2 → DB, → CD = 2 3 → CA + m → CB,则 m= 。 9、已知非零向量a,b满足|b|=4|a|,a⊥(2a+b),则a与b的夹角是。 10、在三角形ABC中,已知A(-3,1),B(4,-2),点P(1,-1)在中线AD 上,且→ AP= 2 → PD,则点C的坐标是()。 二、选择题 1、设向量→ OA=(6,2),→ OB=(-2,4),向量→ OC垂直于向量→ OB,向量 → BC平行于 →OA,若→ OD + → OA= → OC,则 → OD坐标=()。 A、(11,6) B、(22,12) C、(28,14) D、(14,7) 2、把A(3,4)按向量a(1,-2)平移到A',则点A'的坐标() A、(4 , 2) B、(3,1) C、(2,1) D、(1,0) 3、已知向量a,b,若a为单位向量, 且 | a| = | 2b| ,则(2a+ b)⊥(a-2b),则向量a与b的夹角是()。 A、90° B、60° C、30° D、0° 4、已知向量ab的夹角60°,| a|= 2,b=(-1,0),则| 2a-3b|=()

平面构成(平面设计入门基础知识)

《平面构成》 1、总论 2、形态属性 3、形态要素 4、基本型与骨骼属性 5、骨骼关系 6、基本形式 第一章总论 1、构成得起源 1919年德国建筑师格罗佩斯创建了全新得“国立魏玛建筑学校",这就就是著名得“包豪斯”。包豪斯 顺应工业社会得发展,致力于纯美术与应用视觉艺术得共性研究,提倡艺术与技术得统一,建立起现代 工业设计得新体系。 “构成”就是包豪斯设计基础课程体系中得一门重要课程、 2、构成得定义 构成:将造型要素按照某种规律或法则进行组织,建构理想形态得造型活动。 平面构成:在二维平面上将造型要素按照某种规律进行组织,构成理想形态得造型设计基础训练、 3、平面构成得目得、特点及学习方法 (1)目得 培养创造力与基础造型能力,为专业设计构思提供方法与途径。 研究形态、色彩、质感、构图、表现力与美感等造型因素,这些因素就是其她艺术造型得本质 与基础。 (2)特点 基础性:学习设计入门课,对初学设计有重要得专业引导与指导作用。 趋理性:将繁杂造型关系还原分解成造型要素,再按一定法则综合构成、 设计性:设计就是有目得得造型活动,设计方案必须收到有条件得制约、 实践性:体现在课程对材料,工具与工艺得尝试把握以及对现有形态得积累,也有对新形态得发现与创造。 (3)学习方法 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感性与理性相融会得原则、 努力开拓思路,发挥想象力,丰富构想,培养艺术创造能力。 接受严格系统训练,勤思考,勤动手。 4、平面构成所用得材料与工具 (1)工具 笔:毛笔、钢笔、铅笔、签字笔、马克笔、绘图笔、直线笔、曲线笔、鸭嘴笔等。 绘图仪器:直尺、三角尺、曲线板、圆规、分规与小圈圆规及多用小刀、剪刀等工具、 (2)材料 纸张:白卡纸、白板织或较光滑得纸张,如果就是做肌理还可以用宣纸,毛边纸,水彩纸或质地较粗糙 得纸张来达到效果、 颜料:通常用瓶装浓缩黑色水粉颜料填色,也可用中华墨汁代替。 5、平面构成给设计思维带来得思考 平面构成就是一种开发潜在创造力得训练方法,其思维途径至少可以给我们带来以下几点思考: (1)严谨得逻辑思维构成练习中首先确定构成形态得若干基本要素,然后进行分解,组合,排列,这种方法就是一种富于理性得,逻辑性很强得思维方法,这样可以避免先入为主得弊病,又便于在众 多得方案中优选出最佳方案。 (2)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在感性认识得基础上,分析造型得意向特性,充分发挥想象力,将千变万化得自然形象转化为抽象得几何形态,寻求它们得共性,使其“异质同化”,同化异质,从而创造出 富于想象与具有哲理性得视觉形象。 (3)它与我们传统几何图案有着质得差别,几何图案就是非常有规律得反复中求变化,给人得感受就是平面上产生一种规整统一,平面构成突破了平面时空,从多角度,多视觉,多层次等方面去探 求变化,从而给我们得设计带来了质得飞跃。 第二章形态属性 大千世界,林林总总,皆以构成方式存在。大至宇宙星际,小到细胞,原子得结构组合,均以形态构成得结构。 1、自然形态

高中平面向量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已知向量a =(1,1),b =(2,x ),若a +b 与4b -2a 平行,则实数x 的值为( ) A .-2 B .0 C .1 D .2 2.已知点A (-1,0),B (1,3),向量a =(2k -1,2),若AB → ⊥a ,则实数k 的值为( ) A .-2 B .-1 C .1 D .2 3.如果向量a =(k,1)与b =(6,k +1)共线且方向相反,那么k 的值为( ) A .-3 B .2 C .-1 7 4.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E 、F 分别是BC 、CD 的中点,DE 交AF 于H ,记AB →、BC → 分别为a 、b ,则AH → =( ) a -45b a +45b C .-25a +45b D .-25a -45b 5.已知向量a =(1,1),b =(2,n ),若|a +b |=a ·b ,则n =( ) A .-3 B .-1 C .1 D .3 6.已知P 是边长为2的正△ABC 边BC 上的动点,则AP →·(AB →+AC →)( ) A .最大值为8 B .是定值6 C .最小值为2 D .与P 的位置有关 7.设a ,b 都是非零向量,那么命题“a 与b 共线”是命题“|a +b |=|a |+|b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非充分非必要条件 8.已知向量a =(1,2),b =(-2,-4),|c |=5,若(a +b )·c =52,则a 与c 的夹角为( ) A .30° B .60° C .120° D .150° 9.设O 为坐标原点,点A (1,1),若点B (x ,y )满足????? x 2+y 2-2x -2y +1≥0,1≤x ≤2,1≤y ≤2,则OA →·OB →取得最 大值时,点B 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无数 10.a ,b 是不共线的向量,若AB →=λ1a +b ,AC → =a +λ2b (λ1,λ2∈R ),则A 、B 、C 三点共线的充要条件为( ) A .λ1=λ2=-1 B .λ1=λ2=1 C .λ1·λ2+1=0 D .λ1λ2-1=0 11.如图,在矩形OACB 中, E 和 F 分别是边AC 和BC 的点,满足AC =3AE ,BC =3BF ,若OC →=λOE →+μOF → 其中λ,μ∈R ,则λ+μ是( )

平面向量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

一、多选题 1.在ABC 中,a ,b ,c 分别是内角A ,B ,C 2sin c A =,且 02 C << π ,4b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3 C π = B .若72 c = ,则1cos 7B = C .若sin 2cos sin A B C =,则ABC 是等边三角形 D .若ABC 的面积是4 2.在ABC 中,a ,b ,c 分别为角A ,B ,C 的对边,已知 cos cos 2B b C a c =-, ABC S = △b = ) A .1cos 2 B = B .cos 2 B = C .a c += D .a c +=3.已知ABC 的面积为3,在ABC 所在的平面内有两点P ,Q ,满足20PA PC +=, 2QA QB =,记APQ 的面积为S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P B CQ B .2133 BP BA BC = + C .0PA PC ?< D .2S = 4.已知ABC ?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D ,E 分别是AC 、AB 上的两点,且 AE EB =,2AD DC =,BD 与CE 交于点O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A B CE ?=- B .0OE O C += C .3 2 OA OB OC ++= D .ED 在BC 方向上的投影为 76 5.设P 是ABC 所在平面内的一点,3AB AC AP +=则( ) A .0PA PB += B .0PB PC += C .PA AB PB += D .0PA PB PC ++= 6.ABC 中,2AB =,30ACB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BC 的外接圆的直径为4. B .若4A C =,则满足条件的ABC 有且只有1个 C .若满足条件的ABC 有且只有1个,则4AC = D .若满足条件的ABC 有两个,则24AC <<

平面构成平面设计入门基础知识

平面构成平面设计入门基 础知识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平面构成》 1、总论 2、形态属性 3、形态要素 4、基本型和骨骼属性 5、骨骼关系 6、基本形式 第一章总论 1、构成的起源 1919年德国建筑师格罗佩斯创建了全新的“国立魏玛建筑学校”,这就是著名的“包豪斯”。包豪 斯顺应工业社会的发展,致力于纯美术与应用视觉艺术的共性研究,提倡艺术与技术的统一,建立 起现代工业设计的新体系。 “构成”是包豪斯设计基础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要课程。 2、构成的定义 构成:将造型要素按照某种规律或法则进行组织,建构理想形态的造型活动。 平面构成:在二维平面上将造型要素按照某种规律进行组织,构成理想形态的造型设计基础训练。 3、平面构成的目的、特点及学习方法 (1)目的 培养创造力和基础造型能力,为专业设计构思提供方法和途径。 研究形态、色彩、质感、构图、表现力和美感等造型因素,这些因素是其他艺术造型的本 质和基础。 (2)特点 基础性:学习设计入门课,对初学设计有重要的专业引导与指导作用。 趋理性:将繁杂造型关系还原分解成造型要素,再按一定法则综合构成。 设计性:设计是有目的的造型活动,设计方案必须收到有条件的制约。 实践性:体现在课程对材料,工具和工艺的尝试把握以及对现有形态的积累,也有对新 形态的发现与创造。 (3)学习方法 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感性与理性相融会的原则。 努力开拓思路,发挥想象力,丰富构想,培养艺术创造能力。 接受严格系统训练,勤思考,勤动手。 4、平面构成所用的材料和工具 (1)工具 笔:毛笔、钢笔、铅笔、签字笔、马克笔、绘图笔、直线笔、曲线笔、鸭嘴笔等。 绘图仪器:直尺、三角尺、曲线板、圆规、分规和小圈圆规及多用小刀、剪刀等工具。

平面向量测试题(含答案)一

必修4第二章平面向量教学质量检测 一.选择题(5分×12=60分): 1.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零向量与任一非零向量平行 B.零向量与单位向量的模不相等 C.平行向量方向相同 D.平行向量一定是共线向量 2.下列四式不能化简为AD 的是( ) A.;)++(BC CD AB B.);+)+(+(CM BC M B AD C.M D. 3.已知=(3,4),=(5,12),与 则夹角的余弦为( ) A . 65 63 B.65 C. 513 D.13 4. 已知a 、b 均为单位向量,它们的夹角为60°,那么|a + 3b | =( ) A.7 B .10 C.13 D.4 5.已知ABCDEF 是正六边形,且?→ ?AB =→ a ,?→ ?AE =→b ,则?→ ?BC =( ) (A) )(2 1 →→-b a (B) )(2 1 →→-a b (C) →a +→b 2 1 (D) )(2 1→ →+b a 6.设→ a ,→ b 为不共线向量,?→?AB =→a +2→b ,?→?BC =-4→a -→b ,?→ ?CD = -5→a -3→ b ,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 (A )?→?AD =?→?BC (B )?→?AD =2?→?BC (C)?→?AD =-?→?BC (D )?→?AD =-2?→ ?BC 7.设→1e 与→2e 是不共线的非零向量,且k →1e +→2e 与→1e +k → 2e 共线,则k 的值是( ) (A) 1 (B ) -1 (C) 1± (D) 任意不为零的实数 8.在四边形ABCD 中,?→?AB =?→?DC ,且?→?AC ·?→ ?BD =0,则四边形ABCD 是( ) (A) 矩形 (B) 菱形 (C ) 直角梯形 (D) 等腰梯形 9.已知M (-2,7)、N(10,-2),点P 是线段MN 上的点,且?→ ?PN =-2?→ ?PM ,则P 点的坐标为( ) (A ) (-14,16)(B) (22,-11)(C) (6,1) (D ) (2,4) 10.已知→ a =(1,2),→ b =(-2,3),且k→ a +→ b 与→ a -k → b 垂直,则k =( )

平面向量测试题及答案

平面向量测试题及答案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LINDA on December 15, 2012.

平面向量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零向量与任一非零向量平行 B.零向量与单位向量的模不相等 C.平行向量方向相同 D.平行向量一定是共线向量 2.下列四式不能化简为的是( ) A .;)++(BC CD A B B .);+)+(+(CM B C M B AD C .M D . 3.已知=(3,4),=(5,12),与 则夹角的余弦为( ) A .6563 B .65 C .513 D .13 4. 已知a 、b 均为单位向量,它们的夹角为60°,那么|a + 3b | =( ) A .7 B .10 C .13 D .4 5.已知ABCDEF 是正六边形,且?→?AB =→a ,?→?A E =→b ,则?→?BC =( ) (A ) )(21 →→-b a (B ) )(21→→-a b (C ) →a +→b 21 (D ) )(21→ →+b a 6.设→a ,→b 为不共线向量,?→?AB =→a +2→b ,?→?BC =-4→a -→b ,?→ ?CD =

-5→a -3→b ,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 (A )?→?AD =?→?BC (B )?→?AD =2?→?BC (C )?→?AD =-?→?BC (D )?→?AD =-2?→?BC 7.设→1e 与→2e 是不共线的非零向量,且k →1e +→2e 与→1e +k →2e 共线,则k 的值是( ) (A ) 1 (B ) -1 (C ) 1± (D ) 任意不为零的实数 8.在四边形ABCD 中,?→?AB =?→?DC ,且?→?AC ·?→ ?BD =0,则四边形ABCD 是( ) (A ) 矩形 (B ) 菱形 (C ) 直角梯形 (D ) 等腰梯形 9.已知M (-2,7)、N (10,-2),点P 是线段MN 上的点,且?→?PN =-2?→ ?PM ,则P 点的坐标为( ) (A ) (-14,16)(B ) (22,-11)(C ) (6,1) (D ) (2,4) 10.已知→a =(1,2),→b =(-2,3),且k →a +→b 与→a -k →b 垂直,则k =( ) (A ) 21±-(B ) 12±(C ) 32±(D ) 23± 11、若平面向量(1,)a x =和(23,)b x x =+-互相平行,其中x R ∈.则a b -=( ) A. 2-或0; B. C. 2或 D. 2或10. 12、下面给出的关系式中正确的个数是( ) ① 00 =?a ②a b b a ?=?③22a a =④)()(c b a c b a ?=?⑤b a b a ?≤? (A) 0 (B) 1 (C) 2 (D) 3

平面构成与色彩构成基础知识

平面构成与色彩构成 一、平面构成 (1)什么是平面构成 构成的根本含义是指将多个相同和不同形态的单元形态组合成为一个新的形态。平面构成则是指将造型元素在二次元的平面上,按照美的视觉效果和力学的原理,进行编排和组合,它是以逻辑推理来创造形象,研究形象与形象之间的排列的方法,是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产物。 (2)平面构成的内容 平面构成是一种区别于绘画和图案的具有一定规律性的图形设计,它将点、线、面这些基本造型元素遵循一定的视觉规律进行有目的的安排,从而产生符合人类审美情趣的图形。平面构成课程主要学习的内容包括元素形态、行是法则、构成方式三个部分。 (3)平面构成基本元素 ①元素——点 1.什么是点:在自然界中,点是一种细小的痕迹或物体,例如沙子,蚂蚁等。在文学作品中,点是一个符号,例如逗号、句号、省略号等。在几何学上点是空间中只有位置、没有大小的图形。在设计领域点是一种重要的设计元素。 2.点的表情:点的表情就是人们看到点的形态时产生的视觉感受和心理反应。点的状态是各种各样的,它的大小,形状,数量以及位置的不同都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 ●点的大小:在同一环境中,相对面积越小,点的感觉就会越强。相反,相 对面积越大,点的感觉越弱。 ●点的形状:点可以是任何一种形状的,只要这个形态达到足够小,都可以 认为它是点。 ●点的数量:不同数量的点,给人形成不同的感觉。 I.当画面上只有一个点的时候,它必然成为唯一的视觉中心。 1

II.当画面中有两个相同点的时候。由于张力使两个点感觉彼此吸引,从而在视觉上产生连线,形成线的感觉。 III.当画面中有三个点的时候,两两相吸引,在视觉上形成三角形的状态。 IV.当画面中出现多个不规则排列的点的时候,画面显得很自由,很活跃。 V.当画面中出现多个点规律排列的时候,画面显得很均匀稳定,进而产生面的感觉。 ●点的位置:点在画面中由于所处位置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点 位于画面中间的时候,形成一个视觉中心,会产生稳定的感觉。当点的位置偏上的时候,会产生一种抬升的感觉。当点的位置偏下的时候,会产生沉着的感觉。当点的位置位于画面四个角落的时候,会产生逃逸的感觉。 ●点的构成 I.将点按照一定的方向进行有规律的排列,由于点和点之间存在一种张力,就会产生一种线的感觉。 II.把数量众多的点进行密集排列,就会产生面的感觉,距离越近效果越明显。 III.把点按照一定的大小、方向和轨迹进行规律化排列,可以产生一种优美的韵律感。 ②元素——线 1.什么是线:线是由一个动点运动时产生的图形,也就是说线是点移动形成的轨迹。线也是形体的轮廓和面与面的交界。 2.线的表情:线元素在造型中是最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形你。态,人们在看到不同的线的造型时,会产生明显的心理感受。从形态角度来分类的话,线主要可以分为直线和曲线两大类型。 ●直线:直线简洁明了,具有一种力量感。直线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I.水平线——具有平静、安详、舒展的感觉。 II.垂直线——具有挺拔、坚强、严肃的感觉。 III.斜线具有向上、跳跃,积极的感觉,有一种动感。 IV.折线——具有波动、迂回的感觉。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