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把握课程性质,有效实现教学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准确把握课程性质,有效实现教学目标

长阳实验小学陈支益

《品社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彭校长执教的《宽以待人》准确把握了课程性质,凸显了“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特征,有效实现了预定的主题教学目标。

一、联系学生实际及课程标准,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彭校长课前在班上做了大量的调查工作,对学生的学情了解的非常全面。比如通过调查,班上60℅的学生能做到宽容大度,但也有很多同学中有不少矛盾没有解决,有误解、怨气,这些情况给确立教学目标提供了现实的依据。另外根据课程标准,确立了“引导学生理解宽容待人的重要性,知道宽以待人是人际交往,事业成功之必须,是一种生存的智慧,生活的艺术”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确立了“学会宽容待人,能够运用自己的感受劝说他人”的行为与习惯目标,确立了“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宽容待人,宽容能给人带来什么益处,并知道怎么样才能做到宽容;懂得宽容与纵容的区别。”的知识与技能目标目标定位准确,为本课时的教学奠定了成功的基础。

二、活动的逻辑递进,有效支撑教学目标

彭校长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流程:观看情景表演,引出“宽以待人”的话题;《宰相王旦》的故事引领,明白什么是“宽以待人”,为什么要“宽以待人”;联系生活实际(书中小伙伴,平时生活中矛盾)学会宽容;巧用习得的智慧,解决生活中的小烦恼,并用生成的资源让学生辩析,让孩子们认识到宽容不等于纵容的观点;名言、诗歌内化,真正明了宽以待人就是珍爱自己的良训。教学流程从原因到结果,从现象到本质逻辑流程清晰,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效支撑了教学目标。

三、解决实际问题,充分实现课程目标

“联系生活,学会宽容”环节,老师增设了“宽容度心理测试题”,学生很感兴趣,在完成习题过程中,自然明了宽容的重要性。接着老师列举了学生生活中的“小烦恼”,这是来自学生生活中的鲜活事例,这也恰好真正体现了“从生

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课标要求,让学生把前面学到的宽以待人的智慧用来解决生活中的矛盾,增强孩子们的成就感。在教学实践中,这个环节非常受学生的欢迎,学生们都能兴致勃勃地仔细分析事例,因为这些事例都是真实的,孩子们根据所学的内容出谋划策,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学生从别人的例子中汲取教训,进行自我教育。尤其是老师列举到“有同学在商店购物时,趁工作人员不注意,把没付钱的一个笔袋放进口袋里,拿走了。该不该告诉老师呢?”这个案例时,学生畅说欲言,发表观点。老师引用中国著名作家周海潮一句话点评:宽容并不是姑息错误和软弱。宽容应该有一个边界,有一个底线,不饶恕那些超越底线的人和事,对这种人和事讲了宽容,那就是纵容,真正的宽容就无以不存在了。另外给予学生生在课堂当堂道歉,求得谅解,化解误会时间,温情沟通,学生情感迸发,实在感人,教学重难点有效突破,课前确立的目标充分实现。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活动性很强的学科,它与生活紧紧相连,教学这样的学科一定要以交流为手段,以体验为途径,以提高认识为最终目的。只有真正拨动了学生的心弦,才能起到教育的作用。从这节精彩的课堂展示中,我们看到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贴近生活的活动设计、丰富的想象、有效的处理分歧等促进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了学生的理性思考,使本课的教学目标落到了实处。孩子们在有趣的故事中,在榜样的引领下,在同伴的互助中如沐春风,绽放了智慧的宽容之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