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西省中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2017年江西省中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2017年江西省中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2017年江西省中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2017年江西省中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答案按要求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1.“他希望人们通过学习和‘克己’修养,认识‘道’,认识自己,提高自己的素质,调整自己的言行活动,进而推己及人,帮助社会上所有的人都提高自己的素质。”材料中的“他”是() A.老子 B.孔子 C.韩非子 D.墨子 2.16世纪至19世纪,传教士向西方广泛介绍了中国的科举制度。……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肯定地认为,英国文官考试制度曾效仿中国的科举制度。”据材料可知,科举制度() A.引发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B.直接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C.对西方文明进程产生一定影响 D.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自由 3.结合数轴上的时间,下列选项对应正确的是() A.明治维新:效仿中国隋唐封建制度 B.甲午中日战争:签订《辛丑条约》 C.九一八事变:中国十四年抗战的开始 D.日本投降: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4.学生以“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为话题展开讨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5.1950年,凤阳花鼓词:“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土地还家后,幸福生活万年长。”词中的“土地还家”体现了() A.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 B.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6.对下表信息理解错误的是() A.工农业产品产量都呈现出增长趋势 B.工业产品产量增长率高于农产品产童增长率 C.工业产品产量增长标志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 D.工业产品产量增长率高是因为优先发展重工业 7.“……对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可在报经上级机关批准后,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材料体现了我国实行()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 C.经济特区优惠政策 D.“一国两制”方针政策 8.如图是某宗教兴起与传播路线图。关于该宗教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伊斯兰教 B.它的经典是《圣经》 C.它是世界上出现最早的宗教 D.它的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 9.“罗马从意大利半岛上的一个共和国转变为一个庞大的帝国,是突然而惊

人的,这使人联想起亚历山大的征服。”下列对材料理解表述正确的是() A.罗马帝国与亚历山大帝国同时建立 B.亚历山大征服迦太基后建立了罗马帝国 C.亚历山大征服迦太基后建立了罗马共和国 D.罗马取得布匿战争胜利后称霸地中海 10.“发现支配宇宙中

的物体的定律而统治17世纪的科学”的科学家是() A.牛顿B.瓦特 C.达尔文 D.本茨 11.2017年3月17日,联合国通过关于阿富汗问题的决议,呼吁国际社会凝聚援助阿富汗共识,通过“一带一路”建设等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决定成立联合国的会议是()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开罗会议 D.雅尔塔会议 12.如图表明二战后日本经济50年代至70年代() A.曲折发展 B.高速发展 C.增长率持续上升 D.增长率持续下降二、判断题(本大

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有关史实或史论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在填“√”,错误的填“×”.)13.(2分)忽必烈建立元朝后,相继灭掉西夏、金和南宋,建立起

中国历史上疆域最辽阔的封建王朝。(判断对错) 14.(2分)辛亥革命后,新式旗袍和中山装的出现,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人们的生活变化,也体现了中国老百姓的审美观念的进步和一定的创新意识。(判断对错) 15.(2分)两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给予地方和企业充分的自主权,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莫定了物质基础。(判断对错)三、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题4分,第17题6分,第18题10分,共20分.) 16.(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问题。材料一“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富兰克林?罗斯福材料二到2000年3月,一

个新的记录在美国经济史上产生,这就是美国经济连续107个月保持增长。??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l)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的特点。(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这一时期经济保持增长的主要原因。 17.(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拿破仑在其所有征服地区都贯彻法国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则。他废除封建制度和农

奴制,承认所有公民的平等,实施其著名的法典。虽然各地的既得利益集团坐立不安,反对这些变革,但变革也在许多地方得到普遍的支持。??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1763至1914年这一时期是欧洲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全球主人的时期,在世界历史上居有突出地位。欧洲的霸权不仅在政治领域??以大殖民帝国的形式??表现得很明显,而且在经济和文化领域也表现得很明显。??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l)依据材料一,概括拿破仑的变革得到支持的原因。(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成为全球主人”的原因。(3)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日不落帝国”在亚洲殖民侵略的史实。 18.(10分)赣鄱人杰地亦灵,古往今来重创新。红色文化励后人,绿色崛起家国情。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瓷都美名扬天下】材料一景德镇原称昌南镇,北宋真宗景德年间(1004~1007),因该地出产的御用瓷器底书“景德年制”,故改称景德镇。南宋时,有瓷窑两三百座。来自四方的工匠博采众家之长,创造出青白瓷等新品种,生产出各种各样的精美瓷器。由荷兰人从泉州贩至欧洲的瓷器,售价几乎与黄金相等。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摘编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l)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景德镇发展成为瓷都的原因。【革命道路新开辟】材料二毛泽东等创建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在实践中开辟出一条前所未有的从农村开始的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新道路。??摘编自朱志敏《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用书》(2)依据材料,指出毛泽东开辟出的新道路。【枪杆子里出政权】材料三图2中,手枪上有两行字:“南昌暴动纪念”,“朱德自用”。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向人民解放军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百万人民解放军在西起江西湖口,东到江苏江阴的500多千米的战线上,分西、中、东三路强渡长江。??摘编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3)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它们给中国革命带来怎样不同的

影晌?【绿色崛起谱新篇】材料四 2016年10月20日,全国第18个、中部地区第2个国家级新区??江西赣江新区正式挂牌。国家将在财税金融、基础设施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江西省委省政府也将举

全省之力,推进赣江新区建设。(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今天建设“幸福江西”的建议。

2017年江西省中考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答案按要求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1.“他希望人们通过学习和‘克己’修养,认识‘道’,认识自己,提高自己的素质,调整自己的言行活动,进而推己及人,帮助社会上所有的人都提高自己的素质。”材料中的“他”是() A.老子B.孔子 C.韩非子 D.墨子【分析】本题以提高素质为切入点,考查孔子.【解答】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己所不人欲,勿使于人”.符合材料的表述.故选B.【点评】本题以孔子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材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2. 16世纪至19世纪,传教士向西方广泛介绍了中国的科举制度。……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肯定地认为,英国文官考试制度曾效仿中国的科举制度。”据材料可知,科举制度() A.引发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B.直接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C.对西方文明进程产生一定影响 D.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自由【分析】本题考查对题干材料的理解能力,考查对科举制度影响的掌握.【解答】据题干材料“英国文官考试制度曾效仿中国的科举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度与英国的文官制度都通过公开竞争考试的方法选拔人才,都以才学为录取依据,择优录取.这说明科举制度对西方文明进程产生一定影响.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需要了解:科举制度是通过考试选官,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了官吏的来源;有利于提高官员素质,加强中央集权;对西方近现代的文官制度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3.结合数轴上的时间,下列选项对应正确的是() A.明治维新:效仿中国隋唐封建制度 B.甲午中日战争:签订《辛丑条约》 C.九一八事变:中国十四年抗战的开始 D.日本投降: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分析】本题考查中外历史上重大历史事件的相关知识,解题关键是掌握中外历史上重大历史事件.【解答】A.大化改新效仿中国隋唐封建制度,不是明治维新. B.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的是《马关条约》,

不是《辛丑条约》. C.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

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也是中国十四年抗战的开始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不是日本投降.故选C.【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注意掌握中外历史上重大历史事件的相关知识. 4.学生以“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为话题展开讨论。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分析】本题以“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为切入点,考查戊戌变法的相关知识.【解答】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

开端,而不是近代史的开端.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而不是封建制度.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两大旗帜,而不是“民主”和“自由”.故可排除ACD三项,B项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表述正确.故选B.【点评】注意识记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史实. 5. 1950年,凤阳花鼓词:“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土地还家后,幸福生活万年长。”词中的“土地还家”体现了() A.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 B.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分析】本题以1950年凤阳花鼓词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土地改革的实行.【解答】据“1950

年”“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土地还家后,幸福生活万年长.”可知,词中的“土地还家”体现了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三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1950年,中央人

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土

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同年冬起,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应得的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自食其力.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

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更加巩固了新生的人们政权,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土地改

革相关史实. 6.对下表信息理解错误的是()

A.工农业产品产量都呈现出增长趋势 B.工业产品产量增长率高于

农产品产童增长率 C.工业产品产量增长标志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D.工业产品产量增长率高是因为优先发展重工业【分析】本题考查一五计划;在1953年?1957年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解答】据“1957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同1952年对比情况表”可知,从1952年到1957年,我国主

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工业产品产量增长率高于农产品产童增长率,特别是钢产量大幅度增加.这主要得益于我国在1953年

?1957年实行了一五计划.在1953年?1957年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一五计划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故ABD表述正确;C错误,1957年我国还没有实现工业化.故选C.【点评】本题以表格为依托,考查学生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我国在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成就. 7.“……对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可在报经上级机关批准后,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材料体现了我国实行()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 C.经济特区优惠政

策 D.“一国两制”方针政策【分析】本题以对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解答】据“…对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可在报经上级机关批准后,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可知,材料体现了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根据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互助的原则,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相关史实. 8.如图是

某宗教兴起与传播路线图。关于该宗教说法正确的是() A.它

是伊斯兰教 B.它的经典是《圣经》 C.它是世界上出现最早的宗教D.它的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分析】本题以示意图切入考查了基督教的史实.【解答】根据图中起源处为小亚细亚附近可知该宗教是1世纪时产生于巴勒斯坦一带的基督教,它的经典是《圣经》表述正确.基督教的创始人是耶稣,他教导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基督教对后世影响深远,我们今天使用的公元纪年就是以传说中“耶稣出生”那年算起的,而耶稣出生的时间12月25日也成为一个重要的节日??圣诞节,《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基督教的起源地及经典《圣经》. 9.“罗马从意大利半岛上的一个共和国转变为一个庞大的帝国,是突然而惊人的,这使人联想起亚历山大的征服。”下列对材料理解表述正确的是() A.罗马帝国与亚历山大帝国同时建立 B.亚历山大征服迦太基后建立了罗马帝国 C.亚历山大征服迦太基后建立了罗马共和国 D.罗马取得布匿战争胜利后称霸地中海【分析】本题解题关键是从罗马共和国切入,结合所学知识点罗马帝国的建立进行思考解答.【解答】公元前3世纪至前2世纪,为争夺地中海霸权,罗马共和国同地中海西部强国迦太基进行了三次布匿战争,最终击败迦太基,公元前2世纪后期,取得地中海霸权,成为强大的奴隶制国家.罗马取得布匿战争胜利后取得了地中海的霸权.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罗马帝国的建立内容,要注意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区别. 10.“发现支配宇宙中的物体的定律而统治17世纪的科学”的科学家是

() A.牛顿 B.瓦特 C.达尔文 D.本茨【分析】本题以“发现支配宇宙中的物体的定律而统治17世纪的科学”为依托,考查牛顿.【解答】“发现支配宇宙中的物体的定律而统治17世纪的科学”的科学家是牛顿.牛顿是17世纪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最伟大、最有影响的科学家,通过观察苹果落地确立了万有引力定律,同时也是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哲学家,他在1687年7月5日发表的不朽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里用数学方法阐明了宇宙中最基本的法则??万有引力定律和三大运动定律,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

与灵活掌握世界近代科学、文学和艺术成就. 11. 2017年3月17日,联合国通过关于阿富汗问题的决议,呼吁国际社会凝聚援助阿富汗共识,通过“一带一路”建设等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决定成立联合国的会议是()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开罗会议D.雅尔塔会议【分析】本题考查了雅尔塔会议.雅尔塔会议实际上划分了战后世界的势力范围,为战后两极世界格局的确立奠定基础,加速了日本投降.【解答】决定成立联合国的会议是雅尔塔会议.为了协调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1945年2月,美国、英国、苏联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苏联雅尔塔召开会议.会议决定打败德国后,要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同时,还决定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本法西斯的作战.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雅尔塔会议的内容. 12.如图表明二战后日本经济50年代至70年代() A.曲折发展 B.高速发展 C.增长率持续上升 D.增长率持续下降【分析】本题考查了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实行“科技立国”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解答】从题目给出的示意图中可以看出二战后日本经济50年代至70年代日本经济一直持续高速发展.二战后,美国在日本进行社会改革,推行非军事化政策;20世纪50年代,美国出于本国的战略需要,开始扶持日本;日本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引进最新的科技成就,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的近二十年间,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奇迹.二、判断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有关史实或史论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在填“√”,错误的填

“×”.) 13.忽必烈建立元朝后,相继灭掉西夏、金和南宋,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疆域最辽阔的封建王朝。×(判断对错)【分析】本题以忽必烈建立元朝为依托,考查灭掉西夏、金和南宋的史实.【解答】铁木真完成蒙古统一大业,结束了蒙古草原长期混战的局面.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被尊为“成

吉思汗”.1227年,西夏政权亡于蒙古政权.1234年蒙古灭金.1260年成吉思汗之孙忽必烈继承蒙古汗位,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1279年元朝统一全国,结束了五代十国、辽、宋、夏、金的分裂时期,实现大统一.相继灭掉西夏、金的是蒙古政权,不是忽必烈建立元朝后.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14.辛亥革命后,新式旗袍和中山装的出现,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人们的生活变化,也体现了中国老百姓的审美观念的进步和一定的创新意识。√(判断对错)【分析】本题考查了社会习俗变化.辛亥革命在对旧制度进行改造的同时,也冲击了与封建制度相伴随的一些陈规陋习.【解答】民国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还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文明简单的鞠躬、握手礼;取消“大人”、“老爷”之类的称谓,代之以“先生”“君”的平等称呼,体现了资产阶级追求平等的愿望.辛亥革命后,新式旗袍和中山装的出现,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人们的生活变化,也体现了中国老百姓的审美观念的进步和一定的创新意识.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 15.两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给予地方和企业充分的自主权,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莫定了物质基础。×(判断对错)【分析】本题以判断题的形式考查两个五年计划.【解答】两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不是“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给予地方和企业充分的自主权”,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莫定了物质基础.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需要灵活掌握苏联两个五年计划历史影响.三、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题4分,第17题6分,第18题10分,共20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富兰克

林?罗斯福材料二到2000年3月,一个新的记录在美国经济史上产生,这就是美国经济连续107个月保持增长。??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l)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的特点。(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这一时期经济保持增长的主要原因。【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罗斯福新政等知识点的识记能力.另外向学生说明,美国的崛起,告诉我们:美利坚民族具有反抗精神;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统一是国家最高利益;国家统一,可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适时的政策调整(改革)能推动社会进步等.【解答】(1)1929?1933年,从美国开始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为了渡过危机,罗斯福总统实行新政,特点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其中心措施就是对工业的调整,手段就是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立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以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从而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2)依据材料二“到2000年3月,一个新的记录在美国经济史上产生,这就是美国经济连续107个月保持增长.”可知,当时在位的美国总统是克林顿.高科技信息化产业对这一时期经济的高速发展起主要作用.故答案为:(1)特点:国家干预经济.(2)主要原因:高新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推动.【点评】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知识点.美国总统克林顿和他在位时的科技信息化产业政策.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拿破仑在其所有征服地区都贯彻法国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则。他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承认所有公民的平等,实施其著名的法典。虽然各地的既得利益集团坐立不安,反对这些变革,但变革也在许多地方得到普遍的支持。??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1763至1914年这一时期是欧洲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全球主人的时期,在世界历史上居有突出地位。欧洲的霸权不仅在政治领域??以大殖民帝国的形式??表现得很明显,而且在经济和文化领域也表现得很明显。??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l)依据材料一,概括拿破仑的变革得到支持的原因。(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成为全球主人”

的原因。(3)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日不落帝国”在亚洲殖民侵略的史实。【分析】(1)本题考查拿破仑的变革得到支持的原因,要注意对材料的解读.(2)本题考查欧洲“成为全球主人”的原因,注意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作答.(3)本题考查“日不落帝国”在亚洲殖民侵略的史实,结合所学即可作答.【解答】(1)由材料“他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承认所有公民的平等,实施其著名的法典.虽然各地的既得利益集团坐立不安,反对这些变革,但变革也在许多地方得到普遍的支持.”可知,拿破仑的变革得到支持的原因是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承认所有公民平等,实施著名的法典.(2)由材料“1763至1914年这一时期是欧洲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全球主人的时期,在世界历史上居有突出地位.欧洲的霸权不仅在政治领域??以大殖民帝国的形式??表现得很明显,而且在经济和文化领域也表现得很明显.”可知,欧洲“成为全球主人”的原因有资产阶级统治确立;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殖民扩张;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传播等.(3)据所学知,“日不落帝国”在亚洲殖民侵略的史实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英国对印度殖民统治等.故答案为:(1)原因: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承认所有公民平等,实施著名的法典.(2)原因:资产阶级统治确立;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殖民扩张;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传播.(只要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得,有其它言之有理的答案,参照给分)(3)史实: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英国对印度殖民统治等.(只要答出其中两例即可)【点评】注意对材料的解读,识记拿破仑对外战争、欧洲国家对外殖民侵略扩张的相关知识. 18.赣鄱人杰地亦灵,古往今来重创新。红色文化励后人,绿色崛起家国情。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瓷都美名扬天下】材料一景德镇原称昌南镇,北宋真宗景德年间(1004~1007),因该地出产的御用瓷器底书“景德年制”,故改称景德镇。南宋时,有瓷窑两三百座。来自四方的工匠博采众家之长,创造出青白瓷等新品种,生产出各种各样的精美瓷器。由荷兰人从泉州贩至欧洲的瓷器,售价几乎与黄金相等。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摘编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

(l)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景德镇发展成为瓷都的原因。【革命道路新开辟】材料二毛泽东等创建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在实践中开辟出一条前所未有的从农村开始的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新道路。??摘编自朱志敏《中国

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用书》(2)依据材料,指出毛泽东开辟出的新道路。【枪杆子里出政权】材料三图2中,手枪上有两行字:“南

昌暴动纪念”,“朱德自用”。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

向人民解放军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百万人民解放军在西起

江西湖口,东到江苏江阴的500多千米的战线上,分西、中、东三路强渡长江。??摘编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3)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它们给中国革命带来怎样不同的

影晌?【绿色崛起谱新篇】材料四 2016年10月20日,全国第18个、中部地区第2个国家级新区??江西赣江新区正式挂牌。国家将在财税金融、基础设施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江西省委省政府也将举全省之力,推进赣江新区建设。(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今天建设“幸福江西”的建议。【分析】本题考查宋代的

经济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南昌起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渡江战役,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l)据材

料一“景德镇原称昌南镇,北宋真宗景德年间(1004~1007),因该

地出产的御用瓷器底书‘景德年制’,故改称景德镇.南宋时,有瓷窑两三百座.来自四方的工匠博采众家之长,创造出青白瓷等新品种,生产出各种各样的精美瓷器.由荷兰人从泉州贩至欧洲的瓷器,售价几乎与黄金相等.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景德镇发展成为瓷都的原因是经济重心南移;皇宫瓷器用品生产地;瓷窑众多;瓷器精美;能工巧匠汇聚;博采众长;品种创新;驰名中外;资源丰富等.(2)据材料二“毛泽东等创建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在实践中开辟出一条前所未有的从农村开始的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新道路”可知,毛泽东开辟出的新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3)据材料三图2可知,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朱德领导发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

动派的第一枪,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据材料三“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向人民解放军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百万人民解放军在西起江西湖口,东到江苏江阴的500多千米的战线上,分西、中、东三路强渡长江”可知,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渡江战役,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4月23日解放南京,南京解放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4)据材料四“2016年10月20日,全国第18个、中部地区第2个国家级新区??江西赣江新区正式挂牌.国家将在财税金融、基础设施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江西省委省政府也将举全省之力,推进赣江新区建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们要充分利用国家政策的倾斜支持,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充分发挥江西人民的聪明才智,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加快产业升级,发挥区域优势,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故答案为:(l)原因:经济重心南移;皇宫瓷器用品生产地;瓷窑众多;瓷器精美;能工巧匠汇聚;博采众长;品种创新;驰名中外;资源丰富等.(2)新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3)历史事件:①南昌起义;②渡江战役;影响:①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②渡红战役??南京解放,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4)我们要充分利用国家政策的倾斜支持,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充分发挥江西人民的聪明才智,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加快产业升级,发挥区域优势,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点评】本题考查宋代的经济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南昌起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渡江战役,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2017年中考试题汇编--10浮力

2017年中考试题汇编--10浮力

2017中考试题汇编——浮力 一、选择题 1.(2017衡阳,6,2分)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不同浓度的盐水,将同一个鸡 蛋先后放入其中,当鸡蛋静止时, 两个杯子中液面恰好相平,鸡蛋所 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则 A.甲杯中的盐水密度较大 B.乙杯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较大 C.甲杯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力较大 D.鸡蛋在乙杯中收到的浮力较大 2.(2017郴州,18,2分)如图所 示,某同学将两个完全相同的 物体A、B分别放到甲、乙两 种液体中.物体静止时,A漂浮,B悬浮,且两 、液面相平,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分别为P 甲P乙,物体A、B所受浮力分別为F A、F B.则()A.P甲<P乙,F A=F B B.P甲<P乙,F A>F B C.P甲>P乙,F A=F B D.P甲>P乙,F A<F B

底部,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又改变了460Pa.容器的底面积为100cm2,ρ铝=2.7g/cm3,g取10N/kg.下 列判断正确的是() A.铝块浸没在液体中时所受浮力是0.8N B.铝块的体积是100cm3 C.铝块沉底时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是4.6N D.液体的密度是0.8g/cm3 5.(2017广东,7)将体积相同材料不同的甲、乙、丙三个实心小球,分别轻轻放入三个装满水的相同 烧杯中,甲球下沉至杯底,乙球漂浮和丙球悬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个小球的质量大小关系是 m甲>m乙>m丙 B.三个小球受到的浮力大小关 系是F 甲=F 丙 p乙>p丙 D.三个烧杯底部对桌面的压强大小关系是

2017年山西省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山西省2017年中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中秋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蕴含着“凝聚血缘、合家团圆”的寓意,是中华民族自我认同的一个文化符号。与这一寓意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2. 中国的汉字构型独特,字形丰富,数量庞大,为富于个性化的书法艺术创造了条件。根据下面图片提示的相关信息,书法成为一门艺术的原因是() ①汉字的演变与成熟②历代统治者的推崇 ③造纸术的发明④人们对书法美的不懈追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 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明洪武十三年(1381年)全国总人口为59 873 305人,而山西人口已达到4 103 450人。明朝为了巩固新政权和发展经济,便大量从山西往外地迁民。明政府在移民同时,给予外迁之人相关政策上的优惠和照顾,这无疑让外迁的山西人更快地投人到当地的农业生产中,与当地人共同创业,使明朝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从这段话中不能提取到的信息是() A.山西人口在明朝增加的原因 B.明朝政府从山西移民的原因 C.政府的优惠政策调动移民积极性 D.山西移民对迁入地经济作出贡献 4. 下列选项与“古代对外友好交往”这一主题不符的是() A.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B.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大唐文化 C.郑和——七下西洋,促进亚非交流 D.郑成功——收复台湾,抗击外来侵略 5. 为下表中的历史人物找到准确的对应项,空白处应填写的是() A.虎门销烟 B.洋务运动 C.武昌起义 D.北伐战争 6. 1862年6月26 日,《上海新报》登载了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这一现象说明了() A.自然经济的迅速瓦解 B.社会阶级分化的加剧 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 D.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 7. 山西现有红色遗址600多处,见证了革命战争年代不同时期发生在我省的重大历史事件。下图是小明同学利用暑假去参观太原解放纪念馆时拍摄的照片及批注说明。据此判断,与太原解放的背景直接相关的事件是()

2017年中考试题汇编 13内能

内能--13年中考试题汇编2017. 2017中考试题汇编——内能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201762)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中,山东枣庄,.(,

)正确的是( A .所有物质的分子都是规则排列的B0 ℃时,所有物质的分子都停止了运动.C .分子之间的引力与斥力是同时存在的D .固体的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答案】C 【解析】解: A、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晶体的分子是规则排列的,非晶体的分子是规则排列的,故A错误; B、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在0℃

时,所有物质的分子仍然在做无规则运动,故B错误; C、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故C正确; D、任何分子间都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二者同时存在,故D错误. 故选C. 【考点】分子动理论的其它内容及应用.2201732)八月桂花盛开,,微风吹过,.(江苏无锡,)飘来阵阵花香,这说明(. A B .分了间有相互作用力.分子非常小C D .分子处在无规则运动中.分子是可分的【答案】D

【解析】解: 八月桂花盛开,微风吹过,飘来阵阵花香,是桂花的芳香分子扩散到空气中,这种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故D 正确.故选D. 【考点】扩散现象. 3201733分)如图所示,瓶内有一贵州遵义,,.(些水,用带孔的橡皮塞把瓶口塞住,向瓶内打气一会儿后,瓶塞跳起,在瓶塞跳

起的过程中,下)列关于瓶内气体说法正确的是 ( A B.瓶.气体对瓶塞做功,气体的内能减少塞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减少C D.瓶气体对瓶塞做功,.气体的内能增加塞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增加【答案】A 【解析】解:向瓶内打气,瓶塞跳起时,在瓶塞跳起的过程中,瓶内气体对瓶塞做功,气体一部. 分内能转化为瓶塞的机械能;故A正确,BCD 错误. 故选 A.

2017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2017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1分)相传,造出衣裳、舟车、宫室等,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基础的“人文初祖”是() A.黄帝B.尧C.舜D.禹 2.(1分)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大业的实现奠定了基础。读图,该变法 发生在() A.①B.②C.③D.④ 3.(1分)秦始皇和汉武帝为安定北边,都曾派兵大举反击哪一游牧民族的进扰() A.突厥B.女真C.契丹D.匈奴 4.(1分)有一幅书法作品,全篇324字,凡重复的字,写法各不相同,笔法之玄妙,似有神助,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该书法作品是() A.《兰亭序》B.《九成宫碑》C.《颜氏家庙碑》D.《玄秘塔碑》5.(1分)一位唐朝官员说:“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正式创立于() 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唐玄宗 6.(1分)下列措施与明成祖加强君主专制统治有关的是() A.废除丞相B.大兴文字狱C.执行削藩政策D.设立军机处 7.(1分)清政府规定:“外国商船只准在广州一口通商贸易;对中国出海的商民限制返回,如逾期不归则不准回国。”该规定说明清朝() A.禁止对外贸易B.实行闭关锁国C.加强思想控制D.鼓励商业发展

8.(1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在她成立的大会上,被选举为中央局书记的是() A. 陈独秀 B. 李大钊 C. 毛泽东 D. 董必武 9.(1分)“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在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中占有特殊地位,是转瞬即逝的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材料中的“黄金时代”主要发生在() A.洋务运动期间B.戊戌变法期间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D.解放战争期间 10.(1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新中国的成立() A.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B.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C.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2017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汇编(小说阅读)

2017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汇编小说阅读 潘德高老师整理提供 1.(2017·福建省福州市)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20分) 点燃一个冬天 游睿 山村的冬天就是来得早。寒气在十月刚过就开着队伍铺天盖地地卷过来。村里的人似乎都有些怕了,早上八点还没有多少人起床。只有几根玉米秆子被寒气冻得瑟瑟地颤抖。孙老师和自己的女人却早早地起床了。 “瘟走.又是下雨。”女人没好气地骂着。“一连倒了这么多天,天上的水也该倒得差不多了。” 孙老师笑了笑。大块大块的煤早就堆在了操场的角落。孙老师说:“生火吧.我已经听到孩子们的脚步声了。” 女人望天.叹气。“瘟天?”女人又咧咧地骂。走路的时候一步比一步用力,只差把地踏出一个坑。女人甩了几块木炭放在了煤的中央,然后嗤地划了根火柴。“瘟天,还下雨,我们这冬天就无法过了。”士人说。 孙老师知道,女人说的是煤。这点煤是女人用背蒌一块一块背回来的,女人背煤背得很辛苦。女人想甩这些煤度过这个冬天。孙老师不说话,他听见了孩子们的脚踏着水的声音。这声音渐行渐近。孙老师就想起他们沾满黄泥的裤腿,露出脚趾的胶鞋,贴着脸皮的头发和准备钻进嘴家里的鼻涕……孙老师说:”但愿这是最后一个雨天。” 这时孩子们来了。整整齐齐叫了一声老师好。孙老师唉唉地应看,说:“放下书包,快来烤烤.烤干身上我们马上上课。”【A】学生们就如一群鱼儿一样游在那堆火旁边.一边伸出湿漉漉的裤腿和鞋.—边在雾气里说着谁早上没等谁,谁昨天放学后看见了孙老师做什么了。孙老师笑着招呼:“都采烤烤,剐冻着了。” 女人在一边默默地看着。半晌,女人说,我有事先走了,你们慢慢烤。女人挎着背篓慢慢地被雾帘遮住。远处渐浙的有了狗叫或者一两声鸟儿的私语。 下午放学了.雾还没怎么散。卦老师和孩子们挥手,不断说着再见。孙老师说:“天黑得早,旱点回。住远一点的.要走两个多小时呢。“孩子们点头。 看孩子们走远,女人放下背姜。背姜里是满满的一背蒌干柴。 “哟,原来你是在弄柴,有了柴我们不就没事了吗?” 女人给了孙老师一个白眼。女人说:“你早早地就把学生放回家了,人家还不是在路上贪玩?” “谁说的?他们可都是听话的孩子,放学就回末了呀。”孙老师说。 “你不相信?我今天上山遇到了一个家长,他说你们怎么老留学生的课呀。可我们放学很早的。你想想,学生们是不是没听话?枉你还那么热心。”女人愤愤地说。 女人说完,就看见孙老师已经出了学校的门,脚步把寒气撞得哗啦哗啦响。 傍晚的时候,女人做好了饭菜。孙老师才回来。回来的时候抱了一大抽干柴。 “看到啥了?”女人问。 孙老师放下柴火,说:”看见了。他们在路上的一个草坪里玩。我批评了他们几句,放学是得早点回家。” 女人说:“你看你。唉。”女人摇摇头,想说什么.但没说出来。 这天晚上,寒风又把村庄哔哔啵啵摇了一个晚上。女人和孙老师在床上翻来翻去。女人说:“听见没有,下雪了。”孙老师说:“听见了,下就下呗。” “可我们没有煤了。准备着冻死?” “我们不是有干柴吗?怕什么呢。”

2017年河南省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7年河南省中考历史试题 (开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017·河南)1.下列三幅图片共同反映了() 洛阳白马寺洛阳龙门石窟日本唐招提寺内鉴真塑像A.寺院建筑的中国化 B.佛教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C.文化传播者的坚韧 D.雕塑艺术的古朴与精湛 (2017·河南)2.英法从广州向北推进至北京,俄国从北方边界向南推进,它们除强调经济特权外,也强调取得领土。南北两股势力像一把钳子,紧紧掐住清王朝。这描述的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017·河南)3.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自觉接受了太平天国反清的正面影响,并吸取其争权夺利导致分裂的反面教训。这从侧面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A.推动了近代的思想解放 B.促成了辛亥革命的发生 C.有益于近代的革命探索 D.激起了国内反清的高潮 (2017·河南)4.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所传播的西方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将统治中国人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打开了缺口。这说明戊戌变法() A.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B.使西方政治学说深入人心 C.创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D.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 (2017·河南)5.上海的这次会议除遭到暗探和巡捕的骚扰外,在当时的社会上并没有引起太多的注意。但是,一个新的革命火种已在沉沉黑夜的中国大地上点燃起来了。这次会议() A.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C.提出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 D.推动了北伐战争的胜利 (2017·河南)6.近代以来,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用28年的斗争历程证明了这一重要结论。下面属于这一历程的历史事件是()A.五四运动 B.南昌起义 C.台儿庄战役 D.西藏和平解放 (2017·河南)7.刘邓大军以锐不可当之势,先后跨越重重障碍,经过20多天的艰苦跋涉和激烈战斗,完成了一次无后方依托,以长驱直入插进敌人战略纵深为特点的特殊形式的进攻行动。这一“行动”() A.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B.是抗战中发动的最大规模战役 C.揭开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 D.标志着解 放战争取得彻底胜利 (2017·河南)8.右图是“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施的150 项重点工程项目比例分布示意图。这表明当时我国()

201718年各地中考真题汇编声音专题(含解析)

专题1 声现象 一、选择题 1.【2017?泰安卷】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音调越低 B.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音传递能量 C.用真空罩罩住发声体减弱噪声的做法是控制噪声的产生 D.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相同 【答案】B 【解析】 音调的高低与频率有关,频率越快,音调越高,故A错误;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音能传播能量.故B正确;用泡沫盒罩住发声体减弱噪声的做法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即阻断噪声的传播.故C错误;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故D错误;故应选B。 【考点定位】声音的综合利用 2、【2017?自贡卷】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声音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D、音调越高,说明声源振动的幅度越大 【答案】D 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频率及音调的关系. 3.【2017?长沙卷】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均为340m/s B.只要物体在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C.利用超声波清洗眼睛,说明了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D.真空也能传声 【答案】C 【解析】 A.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各种介质”中,A错误;

B.物体振动一定产生了声音,并不代表一定听到了声音,人听到声音,还需要传播到人的耳朵里,B错误; C.利用超声波清洗眼睛,说明了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C正确; D.真空中不能传声,D错误;故选C 考点:声速声音的产生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声。 4. 【2017?菏泽卷】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比在水中传播的快 B.声音和光在空气中传播时,声音传播的较快 C.喇叭播放的歌曲都是乐音 D.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答案】D 【解析】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在水中传播的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故A错误。 B.声音和光在空气中传播时,光传播的较快,故B错误。 C.喇叭播放的歌曲影响了人们正常的工作、学习和休息,也是噪声,故C错误。 D.振动发声,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D正确为答案。 考点:声现象 5.【2017?枣庄卷】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A.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 B.倒车雷达 C. 真空罩中的闹钟 D.超声波清洗机【答案】C 【解析】 A、蝙蝠是靠发出的超声波被昆虫反射发现目标的,此现象说明声音能够反射,形成回声.故A错误; B、倒车雷达是靠发出的超声波被障碍物反射发现车后物体的,此现象说明声音能够反射,形成回声.故B 错误; C、当逐渐抽掉罩内空气时,闹钟声音减小,由此可以推论,当罩内是真空时,声音将完全消失.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C正确; D、利用超声波可以清洗精密仪器,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故D错误. 故选C. 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

江西省2018年中考地理真题(解析版)

江西省 2018 年地理中考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题,每小题 1 分,共 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读甲、乙两个国家部分区域图(图 1、图 2),完成 1~4 题。 解析】两图显示的都是某图局部图,从图中的城市名可以判断甲为澳大利亚,乙为美国, 都是发达国家, 两个国家都临太平洋。 根据图中经线可判断东西半球, 凡东经 >160°的在西 半球,凡西经< 20 °的在东半球。图 1 都为东经且< 160°,故为东半球;图 2 都为西经且 >20°,所以为西半球。两国均以白色人种为主。 2. 甲、乙两国出口量都较大的农产品是 【解析】咖啡、天然橡胶属于热带作物,美国大部分在温带,所以应排除。在美国的中部和 北部有小麦区,澳大利亚的小麦 - 绵羊混合农业区都盛产小麦。 3. 世界微电子工业中心——硅谷位于 A. 悉尼 B. 堪培拉 C.圣弗朗西斯科 D. 洛杉矶 【解析】旧金山,即圣弗朗西斯科,是世界高科技产业中心。 4. 以下动物(图 3),甲国特有的是 1. 甲、乙两国 A.同在东半球 B. 都为发展中国家 C. 同临太平洋 D. 都以黄色人种为主 A.小麦 B. 稻谷 C. 咖啡 D. 天然橡胶

【解析】企鹅是南极代表动物, 大象生活在热带雨林地区,长颈鹿生活在热带草原,袋鼠是 澳大利亚的代表动物。 澳大利亚因远离其他大陆, 没有大型的食肉动物, 所以澳大利亚的动 物具有古老性和独特性,澳大利亚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读埃及略图(图 4),完成 5~8 题。 5. 关于埃及位置和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6. 图中运河沟通了 7. 影响埃及聚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8. 由图可推知,埃及自然环境的显著特征是 部分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气候炎热干燥。受水源的制约,城市、人口、农业都分布在河 流沿岸或河口三角洲地区。 埃及是地跨亚、 非的国家, 埃及境内的苏伊士运河是亚非的分界 线,连接了地中海和红海。 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其表现的内容多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寄托 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读反映我国某区域景观的剪纸作品(图 A.北临红海 B.位于尼罗河的上游 C.跨非、亚两大洲 D. 主要位于热带地区 A.大西洋和印度洋 B. 大西洋和太平洋 C. 印度洋和太平洋 D. 太平洋和北冰洋 A.地形 B. 气候 C.土壤 D. 水源 A.湿热 B. C.高寒 D. 暖湿 解析】从图中可见,北回归线穿过埃及南部, 所以埃及大部分位于北温带。但是,埃及大 5),完成 9~10 题。

安徽省2017年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1.历史试卷满分70分,历史与思想品德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2页。请务必在“答题 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答题过程中可以参考教科书和其他资料。请独立思考,诚信答题。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据《史记》载,商鞅治秦,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商鞅此举A.促进军事力量的强大B.加强了对地方的管辖 C.保护了世袭贵族的利益D.加大了地方长官的权力 2.图1是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所制作的卡片,下列选项中最合适的主题是 A.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B.古代政治中心的南移 C.宋朝商业的繁荣兴旺D.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3.有学者研究认为,甲午哉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午战后则变为“投资+特权”。对此变化,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甲午战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加速发展 B.甲午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马关条约》让列强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 D.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 4. 20世纪20年代,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缘于对信念的坚守毅然决然地选择暴力反抗的道路,从此,一支英

雄的人民军队开始诞生。这次事件是 A.五四运动B.北伐战争C.南昌起义D.秋收起义 5.九一八事变后,《生活画报》刊载了《东北义勇军喋血苦战情形》和《沦亡一年后东北情况》等图片,真 实记录了日军的侵华暴行和东北军民的英勇抗战。这反映了 A.日军侵华蓄谋已久B.日本是最早建立法西斯政权的国家 C.全面抗战已经开始D.中国是最早反抗法西斯侵略的国家 6.1953年是中国经济史上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时起,中国人熟悉了一个经济术语:“五年计划”。以下属 于“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②修建青藏、新藏等公路 ③农村的乡镇企业发展迅速④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7.科学引领未来。最早提出图2原理的科学家是 A.阿基米德B.瓦特C.牛顿D.爱迪生 8.傅雷评价《蒙娜丽莎》时说:“吸引你的,就是这神秘。因为她的美貌,你永远忘不掉她的面容,于是你就仿佛在听一曲神妙的音乐,对象的表情和含义,完全跟了你的情绪而转移。”这说明该画作体现的主要精神是 A.现实主义B.人文主义C.浪漫主义D.蒙昧主义 9.“大多数德国人相信,战争在圣诞节前就会结束。但由于机枪、毒气、坦克在战争中相继应用,因此战争远没有人们预计的那样顺利。至年底,德国在东西两线都陷入焦灼对峙的状态。”这段文字描写的是A.普法战争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第一次世界大战D.第二次世界大战 10.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史实与结论能够成立的是 史实结论 A 欧洲人称0—9十个数字为阿拉伯数字数字是由阿拉伯人发明的 B 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征收粮食税苏俄实行的是农民土地私有制

2017年福建省中考历史试卷(附详细答案)

历史试卷 第1页(共20页) 历史试卷 第2页(共8页) 绝密★启用前 福建省2017年初中毕业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历 史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考古发现,河姆渡远古居民已经能够 ( ) A .建造干栏式房屋 B .种植粟 C .铸造司母戊鼎 D .使用甲骨文 2.图1所示讲学者传授的是 ( ) 图1 A .道家思想 B .儒家思想 C .墨家思想 D .法家思想 3.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使用的货币是 ( ) A .圆形方孔半两钱 B .五铢钱 C .交子 D .银元 4.表1所示内容的直接作用是 ( ) A .推动经济发展 B .促进民族交融 C .加强中央集权 D .实现南北统一 5.成语“金榜题名”“独占鳌头”“三元及第”所反映的制度是 ( ) A .世袭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科举制 6.唐宋时期,众多诗词作品得以刊印成集,主要得益于 ( ) A .造纸技术的改进 B .印刷技术的进步 C .国家政策的支持 D .对外交流的发展 7.我国现有56个民族,其中回族开始形成于 ( ) A .唐朝 B .宋朝 C .元朝 D .明朝 8.图2所示对联反映的我国古代科技成果当属 ( ) A .史学 B .农学 C .建筑学 D .医药学 9.1684年,清政府设立一地方行政机构,隶属福建省,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该机构是 ( ) A .辽东郡 B .伊犁将军 C .军机处 D .台湾府 图2 10.他是虎门销烟的英雄、八闽人民的骄傲。“他”是 ( ) A .林则徐 B .左宗棠 C .康有为 D .严复 11.“洋务运动引进了机器工业,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而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这表述的是洋务运动的 ( ) A .背景 B .目的 C .性质 D .作用 12.19世纪末,日本通过发动侵华战争,获取巨额赔款和在华设厂特权的不平等条约是 ( ) A .《南京条约》 B .《瑷珲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13.图3所示毕业证书颁发于 ( ) 图3 ------------- 在--------------------此 -------------------- 卷--------------------上 -------------------- 答-------------------- 题--------------------无 -------------------- 效------------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广东省2017年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机密★启用之前 2017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历史 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 在答题卡上填写字迹的准考证号、姓名、试室 号、座位号。用2B铅笔把对应号码的标号涂 黑。 3.单项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 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 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4.综合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 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个体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 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 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 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 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1.题1图的考古发现,为距今六七千 年我国原始居民使用的生产工具。从 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来看,此类工具的 出现和使用佐证他们生活在 A.旧石器时代 B.新石器时代 C.青铜朝代 题1—1图石斧题1—2图骨耜(复原图)D.铁器时代 2.如果诸侯不履行自己的义务,或超越周王赋予他们的特权,周王可以废除给他们的封地和爵禄,甚至消灭他们。以上解读源于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宗法制 D分封制

3、下列关于古代丝绸之路史实与推论的搭配,正确的是 A 公元前138 年,张骞出使西域 B 丝绸之路通达欧洲 4、如果把“大运河的开通””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遣唐使和鉴真东渡”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符合这一单元内容的主题是 A 、国家的产生和统一 B 、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C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 近代前夜与盛世危机 5、题5图列举的历史现象出 现的朝代是

2017年中考试题汇编--13内能

2017中考试题汇编——内能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2017山东枣庄,6,2)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有物质的分子都是规则排列的 B.0℃时,所有物质的分子都停止了运动 C.分子之间的引力与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D.固体的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 【答案】C 【解析】解: A、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晶体的分子是规则排列的,非晶体的分子是规则排列的,故A错误; B、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在0℃时,所有物质的分子仍然在做无规则运动,故B错误; C、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故C正确; D、任何分子间都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二者同时存在,故D错误. 故选C. 【考点】分子动理论的其它内容及应用. 2.(2017江苏无锡,3,2)八月桂花盛开,微风吹过,飘来阵阵花香,这说明()A.分子非常小B.分了间有相互作用力 C.分子是可分的 D.分子处在无规则运动中 【答案】D 【解析】解: 八月桂花盛开,微风吹过,飘来阵阵花香,是桂花的芳香分子扩散到空气中,这种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故D正确.故选D. 【考点】扩散现象. 3.(2017贵州遵义,3,3分)如图所示,瓶内有一些水,用带孔的橡皮塞把瓶口塞住,向瓶内打气一会儿后,瓶塞跳起,在瓶塞跳起的过程中,下列关于瓶内气体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对瓶塞做功,气体的内能减少B.瓶塞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减少 C.气体对瓶塞做功,气体的内能增加D.瓶塞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增加 【答案】A 【解析】解:向瓶内打气,瓶塞跳起时,在瓶塞跳起的过程中,瓶内气体对瓶塞做功,气体一部分内能转化为瓶塞的机械能;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考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4.(2017湖北武汉,3,3分)下列各图所列举的事例中,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对试管加热,管内水温升高B.冬天搓手,手会变暖 C.从滑梯滑下,臀部发热D.迅速压下活塞,筒内气温升高 【答案】A 【解析】解: A、对试管加热,管内水从酒精灯火焰上吸收热量水温升高,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 故A正确; B、冬天搓手,手会变暖,是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 能,故B错误; C、从滑梯滑下,臀部与滑梯摩擦,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臀部发热,摩擦生热这是利用做功来改 变物体内能的,故C错误; D、迅速压下活塞时,对筒内气体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筒内气温升高,因此是通过做功改 变物体的内能,故D错误. 故选A. 【考点】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5.(2017江苏无锡,9,2)用素描笔在纸上画一条线,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发现这条线是“断裂”,

2017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2017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常州市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文化考试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考试形式为开卷书面考试,可查阅所带教材、资料,但不得相互讨论和互借资料。考试时间为50 分钟。试卷满分50 分。 历史(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1.5分,共2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生产工具是人类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下 列生产工具中,代表人类社会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A.钻孔石斧 B.骨耜 C.铁犁铧 D.(青)铜铲

C.1912年 D.1924年 5.按照下列思想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师夷长技以制夷”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④“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③①②④ D.④③②① 6.“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 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以此为基本目的,我国进行了 A.土地改革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三大改造 D.“包产到户”改革

7.1984年12月,中英双方通过长达两年多的外交 谈判,签署了中英联合声明,中国政府成功地解决了香港问题。促成和谈成功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B.中英双方的共同努力 C.《南京条约》已被废止 D.中国胜利重返联合国 8.雅典在古代社会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典范。下列说法与此相关的是 A.神与人及众生都是平等的 B.“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C.“雅典是全希腊的学校” D.成年男人享有完全民主 9.世界文化史上著名的文学和艺术大师中,被誉为“心理描写大师”的是 A.毕加索 B.莎士比亚 C.贝多芬 D.托尔斯泰 10.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些国家为摆脱统治危机 和解决内部矛盾,掀起了一场国家体制改革和

吉林省长春市2017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答案).doc

吉林省长春市2017 年中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2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 .《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2.我国近代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是 A.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3.在“实业救国”主张下创办的企业是 A.江南制造总局 B .安庆内军械所 C.福州船政局 D .大生纱厂 4.撰写《制碱》一书,公布制碱奥秘,打破碱业垄断的是 A.魏源 B .严复 C.侯德榜 D .詹天佑 5.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的事件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实行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6.下列属于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成就的是 A.长春一汽建成投产 B .大庆油田的建成 C.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 D .浦东开发区的设立 7.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打破海峡两岸同胞近三十八年的隔绝状态是在A.“三不”政策调整后 B .“九二共识”达成后 C.汪辜会谈开展后 D .八项主张提出后 8.作为中国代表团团长的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会议是A.巴黎和会 B .华盛顿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 .万隆会议 9.尼罗河流域孕育的文明古国是 A.古巴比伦王国 B .古代埃及 C.古代印度 D .古代中国

10.打破了世界各地区间封闭和孤立状态,使世界开始连成整体的事件是A.文艺复兴 B .新航路的开辟 C.第一次工业革命 D .第二次工业革命 11.“不经议会的批准,国王不能征税,也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此规定出自于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 .《法典》 12.右图人物是诗人、哲学家、历史学家,他吏人类的理性迅速发展,教导人们走向自由。 他是 A.莎士比亚 B .伏尔泰 C.牛顿 D .达尔文 13.掀开法国大革命序幕的事件是 A.来克星顿枪声 B .萨拉托加战役 C.攻占巴士底狱 D .萨拉热窝事件 14.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指 A.巴黎公社 B .二月革命 C.十月革命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5.英国煤的开采量从1770 年的600 万吨增至1861 年的5700 万吨。与这种“变化”有关的是 A.发电机的发明 B .蒸汽机的推广 C.内燃机的出现 D .计算机的使用 16.1929 年,一次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最先爆发于 A.英国 B .日本 C.美国 D .德国 17.以下改革促进本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有

2017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汇编(拼音)

2017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汇编拼音 刘邦勇 1.(2017?安徽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题。(3分) 这里的石林斗姿百态,美不胜收。怪石嶙峋,形态各异,或如走兽憨态可ju(),或如猛qin()展翅欲飞,或如仙女亭亭玉立,或如农夫默默耕耘。在花海的印衬之下,婀娜多姿,楚楚动人。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憨态可ju( ) 猛qin()展翅婀( )娜多姿 【答案】掬禽ě 2.(2017?北京市)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颁.发(bān)绮.丽(qí)不屈不挠.(náo) B.哺.育(bǔ)粗狂.(guǎng)刚正不阿.(ē) C.猝.然(cù)侥.幸(jiǎo)称.心如意(chèng) D.干涸.(kū)参.差(cēn)杳.无音信(yǎo) 【答案】B 3.(2017?福建省龙岩市) 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葱yù()晾.( )干 【答案】郁liàng 4.(2017?福建省福州市)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妖娆(ráo) 重荷(hé) 苦心孤诣(yì) B.绯(fēi)红阔绰(chuò) 惟妙惟肖(xiāo) C.丰硕(shuò) 馈(kuì)赠根深蒂(dì)固 D.芳馨(xīn) 鞭挞(dá) 叱咤(zhà)风云 【答案】C 5.(2017?福建省南平市)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宽恕(shù)归省(shěng)镂(lòu)空纤(xiān)细 B.两栖(qī)静谧(mì)栅(zhà)栏诘(jié)问 C.脸颊(xiá)鞭挞(tà)朔(shuò)方绯(fēi)红 D.桑梓(zǐ)别墅(shù)蓦(mù)然雏(chú)形 【答案】B

2018年江西省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历史试卷第1页(共14页)历史试卷第2页(共14页) 绝密★启用前 江西省2018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政史合卷历史部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50分,考试时间4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24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赵王闻秦反间之言,因使赵括代廉颇将以击秦。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白起),(武安君)乃挟诈而尽坑杀之,遣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材料描述的战争是 ( ) A.城濮之战 B.桂陵之战 C.长平之战 D.赤壁之战 2.“炀帝此举,为其国促数年之祚(国运),而为后世开万世之利,可谓不仁而有功者 矣。”“炀帝此举”是指 ( ) A.建立隋朝 B.统一全国 C.开通大运河 D.创立科举制 3.一个曾在中国海关任职的英国人说,上海“已经变成了无法无天的外国人们的一个真正黄金国……其中许多人都是属于这样一种类型的:只要有利可图,那么走私犯禁,一切都不顾忌,就是行凶杀人,也在所不惜。”这一情形开始于 ( )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4.下列四幅形势图所示的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的是 ( ) A B C D 5.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28%,152年比1949年增加42%,农作物产量 迅速达到和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下列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B.土地改革实现了农村土地公有制 C.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土地改革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6.标语口号体现了时代特色。在有些旧墙上我们还能看到“以阶级斗争为纲”“以钢为纲”“以粮为纲”等标语口号。其中“以钢为纲”反映的是 ( ) A.“一五计划” B.“三大改造” C.“大跃进”运动 D.“文化大革命 7.花剌子米是阿拉伯杰出数学家,他第一个使用包括“0”在内的数码代替阿拉伯原来的字母记数法。这套数码也凭借其著作传入欧洲,后为世界所采用,被称为“阿拉伯数字”,大大促进了计算科学的发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阿拉伯人发明了这套数码 B.阿拉伯人为世界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C.阿拉伯人创立了伊斯兰教 D.阿拉伯人传播了光辉灿烂的西方文化 8.文艺复兴的一位作家亚尔伯蒂说:“人是能够从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另一位作家彭塔诺说:“我创造了我自己。”以上两位作家的观点都体现了 ( ) A.民主科学精神 -------------在 --------------------此-------------------- 卷-------------------- 上-------------------- 答-------------------- 题-------------------- 无-------------------- 效 ----------------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 考生号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017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卷

2017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 如图1的考古发现,为距今六七千年我国原始居民使用的生产工具。从生产力发展 的水平来看,此类工具的出现和使用佐证他们生活在() A.旧石器时代 B.新石器时代 C.青铜朝代 D.铁器时代 【答案】 B 【考点】 河姆渡人的生活 原始农业的发展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 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 生活在距今约六七千年浙江省余姚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被称为新石器时代。所以从生产力发展 的水平来看,此类工具的出现和使用佐证他们生活在新石器时代。 2. 如果诸侯不履行自己的义务,或超越周王赋予他们的特权,周王可以削减或废除给 他们的封地和爵禄,甚至消灭他们。以上解读源于()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宗法制 D.分封制 【答案】 D 【考点】 西周的分封制 【解析】 本题以分封制的材料为依托,考查的是西周分封制的知识。 【解答】 西周分封制规定,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定期向天子缴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周天子作战。如果诸侯不履行自己的义务,或超越周王赋予他们的特权,周王可以废除给他们的封地和爵禄,甚至消灭他们。 故选D。 3. 下列关于古代丝绸之路史实与推论的搭配,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 D 【考点】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解析】 本题考查丝绸之路。 【解答】 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因此A推论错误。 丝绸之路是因为丝织品是丝绸之路上运输最多的商品而得名,因此B推论错误。 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因此C推论 错误。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管理西域的军事、政治、保护往来商旅。是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统辖的开始。因此D史实与推论搭配正确。 故选D。 4. 如果把“大运河的开通”“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遣唐使和鉴真东渡”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符合这一单元内容的主题是() A.国家的产生和统一 B.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近代前夜与盛世危机 【答案】 C 【考点】 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开元盛世 贞观新政和贞观之治 隋朝大运河 【解析】 本题考查隋唐时期的社会特征。 【解答】 依据所学,“大运河的开通””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遣唐使和鉴真东渡”反映的是隋唐时 期的史实,隋唐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强盛,交通便利,四通八达,政府对外采 取较为开放的政策,中外经济交往频繁。隋唐时期的主题是繁荣开放。 故选C。 5. 如图列举的历史现象出现的朝代是()

2017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2《字形》

2017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2《字形》 汉字·错别字·汉字的笔画及含义 【安徽省】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⑷题。(9分) 千百年来,咏月的诗人不记其数,中国人之钟情于月亮,在于其 明澈而不炫目,宁谧而不沉寂。秦风汉韵,唐诗宋词,都融在如练的 洁的月光,而是千年诗赋的 月华中。古人咏月,让人看见的不是jiǎo 动人华章。月亮那温馨怡人的风致,飘逸脱尘的气韵,晶莹剔透的品质,慰藉了多少孤寂幽怨的心灵。月亮就是诗心,举头一望,心灵自 会变得澄明。 ⑵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 ,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2分) 【答案】⑵(2分)不记其数不计其数 【重庆市A卷】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羁绊高梁彬彬有礼沧海桑田 B.取谛迸溅沁人心脾辗转反侧 C.竣工板栗斩钉截铁眼花瞭乱 D.霹雳抱歉心潮澎湃诲人不倦 【答案】2.D 【解析】A项“梁”应写作“粱”;B项“谛”应写作“缔”;C项“瞭”应写作“缭”。

【重庆市B卷】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帷幕疏理消声匿迹酣畅淋漓 B.揉躏屹立沁人心脾眼花瞭乱 C.找茬眷念有恃无恐黯然神伤 D.炫酷委婉相形见拙应接不瑕 【答案】2.C 【解析】A项“疏”应写作“梳”,“消”应写作“销”;B项“揉”应写作“蹂”,“瞭”应写作“缭”;D项“拙”应写作“绌”,“瑕”应写作“暇”。 【甘肃省白银市】1.选择你喜欢的两幅作品,把正文内容用简 化楷书写在田字格内。(3分) 【答案】1.略; 【甘肃省白银市】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一⑶题。(9分)沧桑数千载,磨练百代人。中国书法用它那的甲骨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