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老师S:学生mou:某一位学生

导入:

T:同学们,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位朋友(展示PPT),他是中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和李白一起被称为“李杜”,他的诗歌忠实地记录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被称为“诗史”,他本人被称为“诗圣”。那么,他是——大家一起说。

S:杜甫。(板书“杜甫”)

T:嗯,大家回答很对,他就是杜甫。那么,关于杜甫,大家还知道些什么呢?好,这位同学,你来。

1、

S:杜甫,字子美,河南巩县人,自号少陵野老,曾经做过校检工部员外郎和左拾遗,所以又称为“杜工部”和“杜拾遗”。

T::杜甫,字子美,河南巩县人,自号少陵野老,因为曾经做过校检工部员外郎和左拾遗,又称为“杜工部”和“杜拾遗”。看来,你对杜甫还是很了解的嘛,回答得很好,请坐。校检工部员外郎,就是代理工部某个分局的干事,左拾遗呢,是专门给皇帝挑毛病的官,这两个官,在唐朝都比较小,大概只有七品,大致相对于现在中央某一局里的小干事。所以说,杜甫一生仕途的不顺。刚刚,我们已经了解过了杜甫的生平、政治经历,我们还知道杜甫被称为“诗圣”,那是什么样的诗歌让杜甫被称为“诗圣”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杜甫的名篇——《石壕吏》。

2、

S:杜甫,字子美,河南巩县人,自号少陵野老。

T:嗯,杜甫,字子美,河南巩县人,自号少陵野老。这是杜甫的个人简介,请坐。其他同学,还有补充的吗?比如说杜甫当官的经历。

S:杜甫,曾经做过校检工部员外郎和左拾遗。

T:请坐。这里有两个概念要解释一下,校检工部员外郎,就是代理工部某个分局的干事,左拾遗呢,是专门给皇帝挑毛病的官,这两个官,在唐朝都比较小,大概只有七品,大致相对于现在中央某一局里的小干事,所以说,杜甫一生仕途的不顺。另外,因为杜甫做过这两个官,所以杜甫又被称为,你来说。

S:杜工部,杜拾遗。

T:回答得很对,请坐。所以杜甫又称为杜工部、杜拾遗。刚刚,我们已经了解过了杜甫的生平、政治经历,我们还知道杜甫被称为“诗圣”,那是什么样的诗歌让杜甫被称为“诗圣”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杜甫的名篇——《石壕吏》。

(板书“石壕吏”)

首先,请同学们一起聆听《石壕吏》的音频,跟着音频细细地把《石壕吏》品一品,想一想诗歌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故事的主人翁分是谁。

(放音频)

T:让人陶醉的朗诵已经结束了,老师想问问你们从诗歌讲了了一个什么故事,故事的主人翁是谁?Mou,来回答一下。

S:我听到了石壕镇的官吏夜里捉人的故事,故事的主人翁分别是捉人的官吏和老妇。

T:《石壕吏》讲述了石壕镇的官吏夜里捉人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分别是官吏和老妇。概括得很好,请坐。那么这个的故事的开端是什么呢?我请一位同学有关的段落读出来。Mou,你来。

S(朗读):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T:读得很好,感情表达得很到位,请坐。请大家关注一下这个“暮”字,它是什么意思,大家一起说。

S:傍晚。

T:回答得很对。老师,记得崔颢的《黄鹤楼》中有一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不知道这里的“日暮”是什么意思,哪位同学可以给我答案?

S:傍晚。

T:好,请坐。你的答案,已经接近了,不过还不是正确的答案。“日暮”和“暮”虽然只差了一个字,但是意思是不一样。古代,对不同的时刻有不同的称呼。人们把日落之时,也就是太阳下山的时候称为夕、暮、傍晚,把太阳下山之后、进入黑夜之前的时候称为黄昏,因为这时候,天色将黑未黑,万物朦胧,天地昏黄;也称为日暮。好,现在,大家知道“日暮”的意思了吧。大家一起回答。

S:黄昏。

T:嗯,大家的理解力都不错嘛,接受得很快。大家都已经知道了,杜甫是在傍晚的时候投宿的,那石壕吏是什么时候捉人的?大家一起说。

S:夜里。

T:夜里,不是应该好好休息了嘛,他们为什么不在白天而要在夜里捉人?

S:因为老百姓白天躲来躲去,不容易抓;晚上,他们都休息了好抓。

T:那老百姓白天躲来躲去要说明了什么?

S:战争对老百姓造成了非常大的伤害,百姓们不想应征了。

T:嗯,说明战争给百姓带来了很大的伤害,我们换一下词,就是战争给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对吧。请坐。那石壕吏不在白天而晚上去抓,说明他们非常地,mou,你来说说看。S:聪明。

T:聪明?想想看,能不能换一个词?

S:狡猾。

T:换得很好嘛,请坐。那石壕吏在夜里捉人是为了什么,你来回答一下?

S:上前线。

T:上前线,也就是服兵役吧。既然是让百姓去服兵役,那他们不是在“征兵”嘛,为什么杜甫要说他们是在“捉人”?大家一起来想。你先请坐。

Mou,你来说说看,为什么杜甫不说他们在征兵,而说他们在“捉人”。

S:因为百姓都厌恶了战争,不想去。

T:百姓都厌恶了战争,不想去,说明战争给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害。这同时也说明了杜甫对这场战争已经有了,他不仅认识到了进行战争的必要,同时也认识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的灾难。所以,作者在这里用“捉人”有什么样的作用,你来说说看。

S:用“捉人”可以说明战争给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体现作者对战乱中百姓的同情,表达了作者石壕吏的谴责。

T:用“捉人”可以说明战争给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体现作者对战乱中百姓的同情,表达了作者石壕吏的谴责。那么,如果老师把“捉人”换成其他词,比说“征兵”还有这样的作用吗?

S:没有。

T:没有,“捉人”这个词用得非常地——,你先请坐。Mou,你来回答一下。

S:准确。

T:准确,回答很对,请坐。可是,老师有疑问,“点兵”不是更能说明石壕吏抓百姓去当兵这件事吗,“捉人”只能说明石壕吏抓人,却不能说明石壕吏抓人是为了干什么,那为什

么我们还要说用“捉人”比用“点兵”更准确?谁能解答老师的这个疑问?好,你来试试。S:因为我们可以从诗歌里面看出来,所以就不用说了。

T:不错,你的思维很活泼。看到了老师没注意到的东西。可是这么说来,用“捉人”和“征兵”不就一样了吗,为什么还要说“捉人”更准确呢?

(冷场: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刚刚讨论过的)好的,你来。

S:用“捉人”可以说明战争给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体现作者对战乱中百姓的同情,表达了作者石壕吏的谴责。

T:我们都知道,石壕吏抓人去当兵是作者描述的客观事件,那么“说明战争给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体现作者对战乱中百姓的同情,表达了作者石壕吏的谴责”是——

S: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

T:看来,你不仅上课认真,思维也很敏捷嘛。作者的写作目的,换句话说,就是作者写作的意图吧。我们说,用词准确其实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要真实地反映当时发生的事件和客观情况等,另一个方面就是要能够准确地反映作者的写作意图。

注意锤炼字词、用词准确是杜甫诗歌的主要特点之一,大家看看,在《石壕吏》里,还有地方体现了他诗歌的这个特点。

S:“老翁逾墙走”的“走”体现了。

T:“老翁逾墙走”的“走”体现了,怎么说?

S:“走”是跑的意思,老翁翻墙后马上就跑,说明了当时形势的危急,符合当时的客观情况,所以用得很准确。

T:“走”是跑的意思,老翁翻墙后马上就跑,说明了当时形势的危急,符合当时的客观情况,所以用得很准确。你观察很细心,回答得也很到位,请坐。

其他同学还有不同的看法吗?好,你来。

S:“。。。。。”的“”体现了。···

T:···

同学们,我们刚刚已经了解了故事的开场,知道了有石壕吏到杜甫投宿的人家来抓壮丁,老翁翻墙逃走,老妇出门打探。那么石壕吏见了老妇有什么反应,老妇又是怎样回应的?MOU,你来说说。

S:石壕吏非常地愤怒,老妇哭得很苦。

T:石壕吏非常地愤怒,老妇哭得很苦。那你是从课文的几句话看出来的?

S: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T:嗯,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那这里的“一何”是什么意思?

S:是“多么”的意思。

师:一何是多么的意思,回答得很对,请坐。同学们,刚刚mou同学已经告诉我们,老妇哭得很苦,那么老妇的苦苦在哪里呢?现在,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石壕吏》的第三部分,想想老妇的苦体现在哪几个方面。“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预备起。

(板书重点字词)

师:同学们都读得很用心,可是还不够到位,没把老妇的那种苦给读出来,希望大家课后好好加强。这里有几个字词需要大家关注一下,现在,老师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把它们的意思写写,其他同学在下面也一起想想。Mou,mou就你们吧。

(等待板书)

好,都写好了。同学们,你们看看他们都写对了吗?好,你来。

生:···

师:···

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