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香包的来历ppt
端午节香包的由来

端午节香包的由来端午节香包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习俗之一,也是一种代表吉祥和美好愿望的礼品。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制作颇具特色的香包,并赠送给亲朋好友,希望他们能够平安、健康、幸福地度过新的一年。
那么端午节香包的由来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起源传说端午节香包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
相传当时的蜀汉国主刘备,为了拯救其手下忠臣诸葛亮,不惜让诸葛亮栖身在草庵,并向民间伸出援手以供其所需。
为了防止被身边的敌人发现,刘备指示士兵将菖蒲、艾叶等中药装入布袋中,绑在草庵门头,以掩盖草庵里面散发出的香气。
后来,这个传统习俗被宫廷和百姓广泛推广开来,逐渐形成了端午节制作香包的传统习俗。
香包的特点端午节香包通常是采用极具地方特色的精致缝制工艺制作而成,以挑战细致的手工和独特的造型而闻名于世。
其制作原料主要包括香草和各种中草药,如菖蒲、艾叶、桂皮、丁香等等。
甚至在一些地方,还有人采摘香草,将其晾干、打碎、粉碎、筛选,再加上绒带、贴花和针线等装饰,最终才能制作出一只精致、美观的香包。
香包的寓意端午节香包不仅是一种礼品,还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它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的生活、幸福的前程和平安的祈愿。
香包特别寓意着带着馨香,将祝福传递给亲人和朋友。
中药的异香,也象征着对于身体健康的期盼和祈祷,祝福接收到香包的人们身体健康、吉祥如意。
在古代,制作香包也是一种祭祀活动。
人们相信,通过祭祀仪式,可以驱走疾病、招财进宝,同时也能够祈求飞腾、吉祥的事物围绕着自己和家人。
而今天,端午节香包的意义则更加丰富和美好,除了寓意着好运、吉祥和健康之外,也代表着友情和感恩之情。
总之,无论是从其起源、特点还是象征意义来看,端午节香包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中国人民对于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传承。
在这个传统节日里,无论家庭还是社会,人们都能够感受到香包带来的温暖、友情和气息。
结语端午节香包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遗产之一,不仅深深地根植于人们的心中,更是一个民间文化习俗的缩影。
端午节的来历与习俗微课ppt课件

起源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史 籍资料有很多不同的说法, 其中比较有影响的四种是: 一是认为端午节源自夏商周 时期的夏至习俗;二是认为 其源于古时候吴越民族对龙 图腾的崇拜;三是将端午节 与古代“恶月”、“恶日” 说联系在一起;最后一种说 法,也是最为接受的看法, 认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回娘家:也叫“躲端午”。节
日期间,已嫁之女必须回家吃 粽子,而未嫁的少女则要打扮 群
的漂漂亮亮,还要带上石榴花。 婴
暗含对她们能够传宗接代,多 斗
子多福的美好祝福。
草
图
每个传统节日都有与众不 同的来历和习俗,了解传 统节日,也是对我们中华 文化的一种继承与发扬。
祝大家端午节愉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比如说:
• 1. 除夕 2. 春节 3. 元宵节 4. 清明节 5. 端午节 6. 七夕节 7. 中秋节 8. 重阳节
……
来历? 习俗?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嘉兴粽子为长方形,有鲜肉、豆沙、八宝等品种。 如鲜肉粽,常在瘦肉内夹进一块肥肉,粽子煮熟后, 肥肉的油渗入米内,入口肥而不腻。 江西粽子多以尖三角形,有腊肉、蜜枣、绿豆等风 味。 福建粽子,厦门、泉州的烧肉粽、碱水粽皆驰名海 内外。 世界各地还有许多种粽子。(拉美 缅甸 越南)
端午节香包的故事

端午节香包的故事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个节日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沉淀,其中香包在端午节的庆祝活动中也占有重要的位置。
下面,我们从端午节香包的来历、制作和蕴意等方面来探究香包的故事。
一、端午节香包的来历香包是端午节的一种传统饰物,用布料缝制而成,并在内部装上香料,用以驱邪避凶,也可以表达人们的善意和祝福。
香包的来源有许多说法,其中最为广泛的是从纪念屈原传说推衍而来。
相传屈原是春秋时期楚国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忠于国家、鞠躬尽瘁,直到最后自刎而死。
为了纪念屈原,人们在每年的五月五日贴上艾叶,烧香祭奠,以此表达追思之情。
后来,人们发现用艾叶防蚊驱虫的效果也很好,于是就在五月五日捧着艾叶防蚊,以此缅怀屈原。
再后来,艾叶逐渐被捆成了香包,多种香草植物也被加入其中,于是端午节的香包就渐渐成为了一种特殊的祭祀物品。
除此之外,香包也有驱邪、祈求平安、保佑家庭和事业等等意义,成为了端午节纷乱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道具之一。
二、端午节香包的制作制作香包的材料有很多,比如红、黄、绿、蓝等各色布料,还有各种香料和其他的饰品等。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香包的制作过程。
(1)选材料:选择一块颜色鲜艳的布料,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图案。
将布料剪成两个大小相等的正方形。
(2)缝制基本形状:将两个正方形的布料对折成半,缝合两侧,然后再向内倒两三厘米来加强香包的力度。
(3)缝制装饰物:将一些小的装饰物,比如丝绸和蕾丝等,缝制到香包上。
(4)填充香料:将合适数量的香料放入香包中,像扣子一样将香包缝上即可。
(5)吊绳:选择一个五彩缤纷的绳子,并将它固定在上面,以方便悬挂。
三、端午节香包的寓意与文化端午节香包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化物品,蕴含着广泛而深刻的寓意。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
(1)消灾避邪:香包里装的香料可以散发出一种特殊的芳香,可以驱除异味和蚊虫,也同样可以消灾避邪。
(2)祈求平安:由于香包装饰精美,制造工艺讲究,因此香包还可以在美学上满足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ppt

端午节时厌胜佩饰。亦称续命缕、续命 丝、延年缕、长寿线,百索、辟兵绍、五彩 缕等,名称不一,形制、功用大体相同。其 俗在端午节以五色丝结而成索,或悬于门首, 或戴小儿项颈,或系小儿手臂,或挂于床帐、 摇篮等处,俗谓可避灾除病、保佑安康、益 寿延年。
食 俗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 插艾蒿等都是我国的传统习俗
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自古以来端午节便有划龙舟及食粽等节日活动。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 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自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 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 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ppt
声音非常有磁性,那声音早把我们给吸引住了;生物老 师个子很高,人很好,笑起来更加帅气;政治老师是张 波副校长,他总是入情入理地讲课;;初中的生活原来充 满了这么多的乐趣,同学间的团结友爱、你帮我助都给 我留下了美好的记忆,我想一定能在这里收获到很多、 很多;;"当我面对嘲笑时作文500字 ;;嘲笑是前进的动力。’人这一生难免会面对许许 多多的嘲笑,但只要你把嘲笑化为动力一一去冲破,一 切都会迎刃而解。记得我一年级时语文成绩非常差。我 也无所谓,整天浑浑噩噩地过
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 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 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端午节时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 云可驱避毒虫。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 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 猛虎(“王”似虎的额纹,又虎为兽中之王, 因以代虎)以镇邪。清富察敦祟《燕京岁时 记》:“每至端阳,自初一日起,取雄黄合 酒洒之,用涂小儿领及鼻耳间,以避毒物。” 除在额头、鼻耳涂抹外,亦可涂抹他处,用 意一致。山西《河曲县志》云:“端午,饮 雄黄酒,用涂小儿额及两手、足心,……谓可 却病延年。”
端午来历ppt

端午佳节的来由有很多版本
1.纪念屈原 一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楚国诗
枣、绿豆等风味。福建粽子,厦门、泉州的
烧肉粽、碱水粽皆驰名海内外。当然各地还
有其他一些种类的粽子。粽叶飘香,粽子既
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感情。
小牛顿儿童之家
Little Newton Children’s Home
其个头较小,为斜四角形,多以红枣、豆沙
粽
为馅
叶
。广东粽子个头大,外形别致,除鲜肉粽、 豆沙粽外,还有用鸡肉丁、鸭肉丁、叉烧肉、 蛋Leabharlann 、冬菇、绿豆蓉等调配为馅料的什锦粽。
飘 香
嘉兴粽子为长方形,有鲜肉、豆沙、八宝等
品种。如鲜肉粽,常在瘦肉内夹进一块肥肉,
粽子煮熟后,肥肉的油渗入米内,入口肥而
不腻。江西粽子多以尖三角形,有腊肉、蜜
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自尽殉 国。屈原,又自称名正则,号灵均,汉族, 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 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虽忠事楚怀王, 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 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 2.端午节又名龙的节日
此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 午的历史教育》。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 吴越地区“龙”的部 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
黄鱼、黄鳝、咸鸭蛋黄、雄黄酒。
端 午 习 俗
乙卯 重 五诗 (mǎo) (chóng)
(南宋·陆游)
重五山村好, 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jì), 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 羸(léi)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 一笑向杯盘。
端午节制作香包ppt课件

线的交叉点自然构成美观的几何图案。
可以一路缠下去,缠成单色的,假设想做彩色粽 子,如今该换线了。
原来的线头塞进纸缝里,新的线头也塞进去。
开场缠,依然按照原有的顺序。
线的末尾可以像这样,用针塞进去。
不断换线,最终做成一个美观的彩色纸粽子。
颜色可以恣意配。各角会留出白边,这个问题可 以用彩色卡纸处理,不过露着也没什么不好。
制造香囊步骤
资料用绸子头、布头都行,剪下一块长方形。
对折起来,成为方形,将两边缝上。留意要把正 面放在里头。
翻过来,就是一个正方形的小布口袋了。
往里面塞入一半棉花,参与香料〔我们用的是艾叶、佩兰、 丁香三味药,碾碎〕,再参与一半棉花,填满。
看到没,对折捏上,让顶边和底边成九十度,就 是一个三角小香囊了。
如今按照折印,把长条纸叠成立体的三角。
前面叠得规矩,如今就会很好容易,尽量让各个 角都尖尖的。
最后剪一个三角形的边,塞进去,就完成了。
里,悄然地缠绕,别把线头拉出来。
线经过每个尖角时绕180度,最终线会回到起始点。
剩下的任务就是耐心加耐心,一遍一遍地反复绕 线,让每根线都严密排布,一根挨一根。
香包分三个部分:纸粽子〔缠五彩 线〕、香囊〔装香料〕、穗子。当 然把它们穿起来还要用到彩线和各 色珠子。
先来做纸粽子:
裁一个长纸条,从一头开场,折一个三角。
再折一道,边缘都要对齐,角也要坚持尖尖的, 叠得越规矩,做成的纸粽子才美观。
折出来的效果是这样的,貌似很多人小时候都玩 过。大约要折9次。
用彩线缝上,这缝线也是装饰,用美观的线。
做穗子及穿串。
穗子比较好做,缠一股线就行,一头缠上,一头剪开。
在穗子的顶头奉上双股线,开场穿串了。
香囊

•
•
•
•
• 材料介绍 : • 基本上包括
布料、绣线、香末、棉花、纸、 树脂、装饰用的配件等等。如今就一样一样为大家介绍每项材
用。 布料以前香包的制作,大都采用做衣服剩下来的零头布,都采用比较 好的布料,当然主要的选择是在于布料的质感,对于体材合适的程度。 线是各色的绣线,既可以拿来缝合,又可以绣成各式各样的图案。又 有两种,一种是丝线,一种是绵线。 香末就比较复杂,因为配料不同,所研出来的香末味道自然就不同, 配料包括艾草末、雄黄粉、檀香粉、香粉等等。 香包 棉花是用来做香包内部的填充物,因为棉花本身轻柔而且可以久存不 坏。 纸包括纸板和棉纸,前者用来绘图打稿,后者根据前者描图再剪成纸 样,有时也用来作衬底用。 树脂是用来做细部黏贴用的,比如说黏一只小猪的尾巴。 装饰用的配件材料,有金线、利安线、亮片、珠子等等。
• • • •
起源 香包 农历的五月五日,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过端午节,而在所有的端午的习 俗中,最富于静态美和温馨气息的莫过于制作和佩戴香包。以往由于医 药不发达,人们就把具有杀菌作用的雄黄,艾草,菖蒲研成粉末,用布 包起来戴在胸前,利用它散发出来的香气使夏天的虫菌不来侵扰,这就 是香包的起源。 香包本身其实只是一个把香料包起来的布包而已,但是由于古代妇女人 人都做得一手好针线,所以香包的制作越来越精致,也越来越有可看性。 尤其是经由一针一线缝制出来的香包,更蕴涵了一分深挚情意。把它当 做礼物送人,那份温馨,就不是一张问候卡可以代替得了的。 香包又叫香囊,也叫馨香。它是如何演变而来的呢?五月俗称毒月,根 据风土志记载,农历五月五日为阳极之日又叫中天节,有制造各式各样 避邪物的风俗,而在荆楚岁时记,也记载着每逢端午节这一天,以艾草 剪成老虎的形状,或者剪裁布做成小老虎,来避除一些有毒的东西,另 外风俗通上面记载,用五色彩线系绑在小孩子的手臂上,可使他长命百 岁,叫它做长命缕。 慢慢的这两项风俗逐渐合而为一,演变成用五色彩线系着一个装满艾草, 雄黄和檀香粉末,混合香料的小布袋给小孩挂着,防止毒虫侵扰,有袪 毒避邪的功用,并成为一种保命吉祥的象征。于是就此确定了香包的地 位。在传统的农业社会里,做香包是妇女们表现女红手艺最佳机会。从 香包图案和绣工可以看出制作者的手艺。
中国传统文化-端午节起源、风俗PPT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 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 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 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 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 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 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 亚诸国。
• 赛龙舟
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 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 舟赛。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 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行 首届国际龙舟节。在竞渡前,举行了既保 存传统仪式又注入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 祭”。 “龙头”被抬入屈子祠内,由运动 员给龙头“上红”(披红带)后,主祭人 宣读祭文,并为龙头“开光”(即点晴)。 可谓盛况空前。尔后,湖南便定期举办国 际龙舟节。赛龙舟盛传于世。
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 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 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 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 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艾, 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 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 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 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 治病的重要药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 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 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屈原的简介
• 屈原(约公元前339—约前278),战国时期
的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 和代表作者。20世纪,曾被推举为世界文 化名人而受到广泛纪念。
其他与节日或风俗相关的文化名人
1、清明节:介子推 2、护士节:南丁格尔 3、世界红十字日:亨利·杜南 4、中秋吃月饼:朱元璋 5、冬至吃水饺:医生张仲景(祛寒娇耳汤) 6、元宵吃汤圆:东方朔 7、情人节:瓦伦丁教士 8、圣诞节:耶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 的纹身习俗的遗迹。
端午节的来历
恶日
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
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
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 宋徽宗,名赵佶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可见从先秦 以后,此日均为不吉之日
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 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02
端午节习俗
吃粽子
荆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因为恐 鱼吃掉,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 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
粽 子的由来
粽子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当时主要有两种粽子,用菰 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 米密封烤熟,称“筒粽”。到晋代,端午食粽子成为全 国性风俗,“仲夏端午,烹鹜角黍”,这是西晋周处所 作《风土记》一书中的明确记载。当时包粽子的原料除 米外,还添加中药材益智仁,称“益智粽”。
端午感兴
【宋 文天祥】
流棹西来恨未销,鱼龙寂寞暗风潮。 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
04
端午节演化
中国大陆
自2008年开始,端午节在中国大陆地区也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按规定 放假一天。 中国大陆南方地区端午节习俗保存较完善,也较北方地区气氛浓厚,各地纷纷 举办各种规模的赛龙舟活动,家庭也都包粽子全家同吃,虽然不一定代表端午 节本身的纪念屈原的意义,很多人尤其是青少年都不知道它代表的含义。但这 种习俗一直保留着。 2009年湖北省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 湖北秭归“屈原故里端午习俗”,黄石“西塞神舟会”赛龙舟,湖南“汨罗江 畔端午习俗”,江苏苏州祭伍子胥的“苏州端午习俗”,就是中国大陆长江流 域三个省份当地人民庆祝端午节时的习俗。
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 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遗体。那时恰 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 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 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 人们荡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 竞赛。
纪念孝女曹娥
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 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 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
戴 香 包
禳解、祛除及“避五毒”
民间认为五月是五毒(蝎、蛇、蜈蚣、壁 虎、蟾蜍)出没时,民间要用各种方法以 预防五毒之害
03
端午节诗词
倦寻芳·香泥垒燕
【卢祖皋】
香泥垒燕,密叶巢莺,春晦寒浅。花径风柔,著地舞 茵红软。斗草烟欺罗袂薄,秋千影落春游倦。醉归来, 记宝帐歌慵,锦屏香暖。别来怅、光阴容易,还又酴 醿,牡丹开遍。妒恨疏狂,那更柳花迎面。鸿羽难凭 芳信短,长安犹近归期远。倚危楼,但镇日、绣帘高 卷。
端午 【唐 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五月五日
【北宋 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和端午
【北宋 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在缅怀既往上,
2
CONTENTS 3
端午节的来历 端午节的习俗 端午节的诗词
4
端午节的当地演化
01
端午节由来
纪念屈原
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 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据说,屈原于五月 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 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
纪念屈原
端午节香包的来历ppt
禁我们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是我们不健康的心态和 偏激的态度。5、摔碎的牛奶瓶十几岁的桑德斯经常为 很多事情发愁。他常常为自己犯过的错误自怨自艾;交 完考试卷以后,常常会半夜里睡不着,害怕没有考及格。 他总是想那些做过的事,希望当初没有这样做;总是回 想那些说过的话,后悔当初没有将话说得更好。一天早 上,全班到了科学实验室。老师保罗·布兰德威尔博士 把一瓶牛奶放在桌子边上。大家都坐了下来,望着那瓶 牛奶,不知道它
和这堂生理卫生课有什么关系。过了一会,保罗·布兰 德威尔博士突然站了起来,一巴掌把那牛奶瓶打碎在水 槽里,同时大声叫道:“不要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 然后他叫所有的人都到水槽旁边,好好地看看那瓶打翻
节日介绍 的牛奶。“好好地看一看,”他对大家说,“我希望大
家能一辈子记住这一课,这瓶牛奶已经没有了–你们可 以看到它都漏光了,无论你怎么着急,怎么抱怨,都没 有办法再救回一滴。只端要午先节为用每一年点农思历五想月,初先五加,又以称预端防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 端阳节、午日节、五 月 那瓶牛奶就可以保 节等;端午节是中国月节等;端午节是中国汉族 汉族人民纪念 人民纪念屈原 屈原的的传统节日 传统
端午节的来历
迎涛神
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 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 祭之,故有端午节。这则传说, 在江浙一带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他认为,五月 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祖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
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 被蛟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
节日,, 更有吃 更有吃粽子 粽子,,赛龙舟 赛龙舟,挂 ,挂菖蒲 菖蒲、、蒿草 蒿草、、艾叶 艾叶,
薰苍术、 ,薰苍术、 白芷 白芷,喝 ,喝雄黄酒 雄黄酒的习俗。“端午节”为国家 的习俗。“端午
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法定节假日 之一,并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住。可是现在已经太迟了,我们现在所能做到的,只是
把它忘掉,丢开这件事情,只注意下一件事。”大道理:
不要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相信船到桥头自然直,积极
的去面对下一件事情。6、四个字有一位精神病学家,
1
执业多年,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在精神病学界享有很高
的声誉。他数年前将要退休时,发现在帮助自己改变生
活方面最有用的老师,是他所谓的“四个小字”.头两
目录 个字是“要是”.他说:“我有许多病人,把时间都花
粽 子 的 制 作 方 法
艾虎
旧时端午节驱邪辟祟之物,也作装饰 品。中国古代视虎为神兽,俗以为可 以镇祟辟邪、保佑安宁。
画额
端午节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可
驱避毒虫。
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
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 “王”字, 像是老虎额头的花纹,又虎为兽中之王,因 为代虎以镇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