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言文断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性化教学辅导教案

文言文比较阅读。

【甲】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1溪行,忘路之远近2。忽逢桃花林,夹岸3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4,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5。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6,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7,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8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9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10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既出,得其船,便扶向11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12病终,后遂无问津者。道也。”

(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注释】①缘:沿着,顺着。②远近:偏义复词,仅指远。③夹岸:溪流两岸。④落英缤纷:落花。一说,初开的花。缤纷:繁多的样子。⑤俨然:整齐的样子。⑥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南北走向的叫阡,东西走向的叫陌。交通,交错相通。⑦黄发垂髫(tiáo):指老人和小孩。黄发,古时认为老人头发由白转黄是长寿的象征,这指老人。垂髫,古时小孩不扎结头发,头发下垂,这里指小孩子。(借代修辞)髫,小孩垂下的短发。⑧要(yāo):通“邀”,邀请。⑨邑人:同县的人。⑩具:详细地。○11向:从前的、旧的。○12寻:不久。

【乙】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1,闻水声,如鸣佩环2,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3。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4,往来翕忽5。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6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7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注释】①篁竹:竹林。②]如鸣佩环:好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鸣:发出的声音。佩、环:都是玉制的装饰品。③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坻,水中高地。屿,小岛。嵁,高低不平的岩石。岩,岩石。④俶尔远逝:忽然间向远处游去了。俶尔,忽然。⑤往来翕忽:来来往往轻快敏捷。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⑥犬牙:像狗的牙齿一样。⑦隶而从:跟着同去的。隶:随从。而:表并列。

1.下列句子中“之”字的意思与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 具答之.

B 送孟浩然之.广陵

使子路问之.无丝竹之.乱耳

C忘路之.远近 D乃记之.而去

出入之.迂也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2.请用“/”为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请翻译下列句子:

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②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4.甲文中描述的世外桃源寄托了陶渊明怎样的社会理想?

5.乙文中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一、趣味断句。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尝试三种句意不同的断句:

【答案】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二、给下列句子断句。

1、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两章)

2、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答案】

1、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2、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学科问题】

1.要求能正确朗读断句,理解文言文内容。

2.考纲要求:文言文断句是文言文阅读考查中一个重要考点,能力层级是B。

【学生问题】

1、学习风格和认知特点

2、先行知识分析:

(1)文言文断句没有根据一定的方法断句。

(2)文章内容的不理解。

什么叫断句?

古书无标点,古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òu)。现代用的标点符号是“句读”的发展,所以用标点符号给古书断句也可以叫断句读。

文言文断句技巧

一、常用虚词是标志

(一)常用句末语气词(句尾助词)后面可断句。

如“矣、耶、哉、与(欤)、焉、兮、耳、而已、(乎)、(者)、(也)”等。

特殊情况:

1、“者”,在作“……的人”或者表示间断停顿、或“者也”连用时,其后不能断句。

2、也”也常用在句间,表句间语气舒缓,诵读时不能停顿,其后不能断句。

3、“乎”有时用在句中同“于”,作介词(如:生乎吾前),其后不能断句。

(二)常用句首语气词(发语词)前面可断句。

如“岂(岂独)、其、盖、唯、盍、夫、且、且夫、若夫”等。

例: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②且庸人尚羞之。

③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④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三)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前后都可断句。

如“嗟夫、嗟乎、呜呼”等。

(四)常用句首时间词前可断句。

如“顷之、俄顷、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俄、有间”等。

(五)常用句首关联词前面大多可断句。

如“故、故而、是故、以故、(然)、因、(而)、(于是)、苟、纵、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虽然、至于”等。

例如:

①于是余有叹焉。

②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③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④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⑤然是说也,余尤疑之。

⑥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⑦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

二、抓住“曰”“云”“言”

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言”为标志,一般情况下碰到它们都要停顿,且大多用冒号顿开,后面“曰”的内容一般要加双引号。

如果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

三、习惯句式掌握住

(一)表示感叹的固定格式

如:

1、何其……也(译为“多么……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