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水稻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四川水稻生产的技术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建议

四川水稻生产的技术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建议■郑家国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科並蚩农种植技术科曰思农ZH O NG ZHJSHU一、四川水稻生产现状(一) 2000—2016年生产变化趋势1.水稻收获面积2000年四川省水稻种植面积213万h m 2, 一直呈现下降趋势,2016年仅为 15万h m 2,17年来总量下降了 1万h m 2,年均减 少1万h m 2。
2.稻谷单产2000年全省平均单产每667 m 2达到531 kg,创历史新高,此后一直在500〜520 k g 内 徘徊,其中20012006年甚至低于470 kg;2016年 在政策、技术、气候等资源的充分配合下终于打破 该记录,达到534.5 kg。
3.稻谷总产2000年为1692.5万t,此后快速下降,2006年创下1391.6万t 的最低记录;2008年以 后一直维持在1500万t 以上,2016年达到近10年 新高,1569.9万t 。
(二) 技术发展过程1.2010年前主抓高产其中遭受2001年稻瘟病 大爆发和2006年特大干旱的影响,产量大幅度波动, 但通过高产杂交稻品种(超级稻)、旱地育秧、强化栽 培、平衡施肥、叶龄模式等新品种、新技术的大力推 广,迅速实现恢复性增产,总量的需求得到满足。
2.2010年后突出效率与质量积极推广了集中 育秧、机插秧、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无公害防控等技术,加强了川优6203、宜香2115等优质高产新品 种的示范;特别是通过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既解决了谁来种田的问题,又实现了提质增效。
(三)当前存在的问题1.作为粮食主产省自给能力不足一是种植面积减少、单产徘徊、总量不足的趋势难以逆转二是 自产稻谷不能满足市场多层次的需求,东北粳米等外省米和泰国米在一段时期内依然会成为超市的 销售主体;三是抵御生物灾害及自然灾害的能力不 足,一旦发生则导致单产和总产大幅下滑。
2.效益低下导致种稻积极性不高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成本逐年推高,加上稻谷销售价格已连续3 年低于国家最低保护价,导致种稻积极性下降,耕 地非粮化、农民非农化现象呈上升趋势。
川渝水稻种植调查报告范文

川渝水稻种植调查报告范文摘要本报告对川渝地区的水稻种植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和数据收集分析,发现川渝地区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呈现出整体下降趋势,而水稻品种的选择、病虫害防治和土地利用仍然面临诸多挑战。
建议加强川渝地区的水稻种植技术培训和科研合作,推动水稻种植的可持续发展。
1. 引言水稻是中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川渝地区的重要经济作物。
然而,近年来川渝地区的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逐渐下降,给当地农民和经济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本报告旨在调查并分析川渝地区水稻种植现状,为未来的水稻种植管理提供参考。
2. 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三种主要的研究方法: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和数据收集分析。
首先,我们选择了川渝地区数个典型水稻种植基地进行实地考察。
通过观察稻田的实际情况、与农民进行交流和了解当地的种植管理习惯,我们得以获得直观的了解。
其次,我们设计了一份问卷调查,邀请了川渝地区多个县市的农户进行填写。
问卷内容主要包括水稻品种选择、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分析问卷结果,我们可以了解到农户的种植现状和问题所在。
最后,我们通过收集和分析川渝地区的水稻种植相关数据,了解到具体的种植面积、产量、品种等情况,以及相关的经济数据。
3. 结果3.1 种植面积和产量趋势根据调查数据,最近十年来,川渝地区的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呈现出整体下降的态势。
种植面积从2010年的1000万亩左右下降到2020年的800万亩左右,产量从2010年的100万吨左右下降到2020年的80万吨左右。
由此可见,川渝地区的水稻种植正在遇到一定的挑战。
3.2 水稻品种选择从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川渝地区的农户在水稻品种选择上存在着一定的偏好。
由于早稻品种生长周期较短、适应性较强,农户更倾向于选择早稻进行种植。
这导致了水稻种植的单一化,也使得川渝地区的水稻种植更加容易受到气候变化和病虫害的影响。
3.3 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水稻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水稻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是人类主要的食品来源之一。
水稻产业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如土地资源的有限性、环境污染、生产效率低下等。
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相关的发展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1. 土地资源有限水稻是一种对土地资源要求较高的作物,而全球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土地资源的紧张局势。
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加剧,土地资源的压力更加明显,导致水稻种植面积受到限制。
2. 环境污染水稻种植过程中常常需要施用化肥和农药,导致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特别是农药的使用频繁,不仅对土壤有害,也对水体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3. 生产效率低下传统的水稻种植方式存在许多问题,如耕作方式落后、技术含量不高、种植方法单一等,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传统的稻田灌溉方式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而且田间管理也较为粗放,导致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二、发展建议1. 推广水稻精准种植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农业的发展给水稻种植带来了许多新的技术手段,如精准施肥、水稻机插秧、大田覆膜、精准灌溉等。
这些技术可以帮助农民更加科学地种植水稻,提高产量的同时减少资源的浪费。
2. 推广优质水稻种植选择适应性强、产量高、病虫害抗性强的优质水稻品种,可以有效提高水稻的生产效率,并且减少对化肥和农药的依赖,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 加强水稻田间管理通过引进现代化的灌溉系统和土壤改良技术,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水稻的生长质量,可有效减少水稻种植对土地和水资源的压力。
4. 科技支持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发展智能化、数字化的水稻种植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效率。
注重培养农民的科技素养,提高他们的种植和管理水平。
5. 实施生态农业倡导绿色、有机、生态的农业种植方式,尽量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通过循环农业、生物肥料和生物防治等技术手段,维护水稻生态系统的平衡,保护生态环境。
6. 政策支持加大对水稻产业的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提供财政补贴和支持,鼓励农民种植优质水稻,推动水稻产业的转型升级。
水稻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水稻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水稻产业是全球农业中最重要的种植业之一,尤其是在亚洲地区,水稻占据了农业生产的重要地位。
但是,水稻产业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包括技术创新缺乏、市场需求不稳定、生产成本过高等。
本文就水稻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进行探讨。
1. 技术创新缺乏水稻是一种传统农作物,传统种植方式不仅生产效率低下,而且对环境影响大。
当前,种植高产、高效、绿色的水稻成为了水稻产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发展方向,但是,由于技术创新缺乏,很多地区的种植方式仍然沿用过去的传统方式,导致了生产效率低下、浪费大量资源和环境问题等。
2. 市场需求不稳定水稻是人类的主要粮食之一,但是其种植受到市场需求的影响较大。
餐饮、饲料、工业等多种需求对水稻的消费有着不同的要求,市场价格波动大,因此制约了水稻产业发展。
3. 生产成本过高水稻种植面积大,生产成本高。
由于劳动力、资金、技术等因素影响,使得水稻生产的成本逐年上升。
同时,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减小,种植户面临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困难,导致农民的收益问题,降低了他们对生产的积极性,难以提高水稻产业的效益。
加强对水稻的品种改良、生产技术改进,推广可持续发展的种植技术,建立人工智能农业生产模式,提高水稻生产效率和品质,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通过科技手段提高水稻收割等环节的自动化,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业利益。
支持水稻企业与市场对接以提高市场对产品的需求,通过有力税收政策、市场培育、产业扶持、数据分享及其他形式的政策,创造一个更稳定、更有利的市场环境。
同时,建立可靠的市场预测机制,促进水稻产业的稳健发展。
鼓励农业资讯与技术交流,提供适当的贷款与优惠政策,加入农业合作社等农业产业集体体系,使农户拥有更多的资本、技术和支持。
建立合理的价格补贴体系,降低种植成本、流通成本和运营成本,降低市场价格。
总之,水稻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市场和生产成本等综合因素的影响。
只有在各方意见的共同推动下,水稻产业才能发展,满足不断增长的全球需求。
水稻调查报告

水稻调查报告一、研究背景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在全球范围内均居前列。
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国水稻的生产状况和品质情况,我们开展了一项水稻调查工作。
二、调查内容我们选择了四川省成都市郊区作为调查点,选择了当地主要的水稻种类进行了调查。
具体的调查内容包括:1. 水稻的种植情况:种植面积、种植方式、肥料使用情况等;2. 水稻的表观品质:外观、色泽、大小等;3. 水稻的口感品质:米粒的软硬度、口感、味道等;4. 水稻的营养成分: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纤维素等。
三、调查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研究,我们得出了以下几点调查结果:1. 水稻的种植面积逐年增长,但耕地质量下降,导致产量增长放缓;2. 水稻的表观品质基本符合国家标准,但存在一些问题,如色泽不匀、大小不一等;3. 水稻的口感品质较好,米粒软硬度适中,口感鲜美,符合消费者的需求;4. 水稻的营养成分含量较高,其中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含量较为突出。
四、建议措施根据以上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措施:1. 加强土壤保护与肥料利用,提高水稻的耕地质量,促进增产;2. 在种植过程中加强对品种进行选择性、培育出高品质水稻种类,提高水稻的外观品质和市场竞争力;3. 进一步优化种植技术,提高水稻的米质品质,增强其口感,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4. 加强对水稻的营养成分的研究,发挥水稻在人类饮食中的营养价值。
五、总结通过本次水稻调查,我们对我国水稻的生产状况和品质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议措施。
我们希望这些结果能够对我国水稻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为我国的农业产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川省水稻种业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水稻种业的发展 ,而水稻种业 的支 撑是新 品种 的选育
和开发 。 我国水 稻育种技术世界领先 , 尤其是杂交水稻
育种及 制种的核心技术。 随着跨 国种业集 团的进入 , 加 强对我 国水稻种业知识产权 的保护 ,并促进其转化应
用显得愈加重要 ,对 于保 障中国种 业和 国家粮食安全 具有重要 的战略意义 。 在水稻种业市场竞争 日趋激烈 的今 天 , 要扩大 “ 川 种优势” 在 国内外种业市场上 的影 响力 , 势必依靠现代
米 。其 巾, 农、 l 科研机构, 大学 叶 j 请量 占 1 1 %。 水 稻品种 权 申请人前 5 位
・
2 8・
刘晓刚等 : 四川省水稻种业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中 国粕 米 2 0 1 42 0 ( 1 ) : 2 8 — 3 1
关 于水 稻 的抗 虫 、 抗病 、 抗逆等性 状基 因 , 以及外 源功 能基 因在水稻育种 中的应用 等。水 稻发明专利 申请人 前 5位分 别是浙 江 大学 ( 1 0 3件 ) 、 中国科学 院遗 传与
发育生 物学研究 所 ( 5 4件 ) 、 中 国水 稻研究 所 ( 4 5件 ) 、 华 中农业大学( 3 4件 ) 及江苏省农 业科 学院( 3 3 件) 。
收稿 日期: 2 0 1 3 — 1 0 — 1 5 基金项 目: 四川省 知识产权局 软科学项 目“ 基 于知识 产 权为支撑的现代种业发展战略研究一以四川水稻为例” ; 四川省重大科技 支撑项 目“ 四川省农作 物及 畜禽育种攻 关战略研究公共服务” ( 2 O l 1 N Z 0 0 9 8 — 1 9 )
2 0 0 0 — 2 0 1 2年 ,四川省 水稻 品种权 申请 量 为 4 1 5 件( 居全 国首位 ) , 授权 3 4 3 件 。其 中 , 农业 科研院所 和 高校 的水稻 品种权 申请 量合计 2 8 2件 , 授权 2 1 8件 ; 企
西南地区现代水稻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探讨

、
西 南 地 区 水稻 生产 概 况
西南地区包括四川省 、重庆市 、 云 季 中籼为主 , 三系杂交水稻应用面积 比 创 造 了 四 个 第 一 :绝 对 产 量 最 高
家任光俊研究员主 持会议 , 四川省科技
水 稻 更 是 西 南 地 区 各 省 的主 要 粮 食 作
1 . 主要成效 西 南地区的水稻三 系
杂交稻育种水平国内一流 ; 研制 的新 品 种 、 技术 、 新 新模式 等广泛适应 于长江
厅韩 忠成 副厅长 出席会议 并作 重要讲 物 ,常年种植面积近 700万亩 。20 0 00
40 g 亩 , 6k / 比全国同期 (04 0 6 ) 2 0 ~2 0 年 平均亩产量 4 7 4 g 1. %; 1. k 高 24 总产为 9 3
外水稻产业发展态势 , 加强长江上游片 2 0 ~3 0 万 t占全 国 的 1% ~1%, 90 0 2 , 5 8 上游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 忠成副厅 高水平 。 韩 西南地 区在全国水稻区划中分 长充分 肯定了 召开 本次会 议的 重大意 属于华 中湿润单双 季稻作带 和西 南高
话, 特邀嘉宾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服务
署严文贵研究 员作了专 题报告 。 本次会 议的主 要 目的是为 了解国
年 以来 ,西南 地区 平均 单产 为 4 0— 3
流域一季中籼稻区,辐射面积达 1 亿 . 2 亩左右 ; 杂交水稻 制种 的面积和单产全
国第一 ; 经农业部认证的超级稻 已经超
要的粮食作物和 6%以上人 口的主 食 , 5
00 k/ ; 田产 出率高 , 0 多 g亩 稻 劳动生 产
水稻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水稻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水稻产业也在不断壮大。
但是,在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以下将从市场需求、农业生产、品种改良和科技创新等方面,分析水稻产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发展建议。
一、市场需求方面1.价格波动大水稻市场价格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很大,而外部环境的变化往往很难预测,从而导致价格波动大,给农民带来非常大的困扰。
2.缺乏市场营销许多水稻生产者缺乏市场营销的经验和知识,无法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和销售策略,导致市场需求不能得到及时满足,水稻价格不稳定。
3.缺乏品牌意识水稻在市场上缺乏品牌意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内水稻品种过多,消费者缺乏对水稻品质和品牌的了解,缺乏一定的购买意愿。
建议:1.提高市场预警和预测的精度和准确性水稻产业应该建立与政府、金融和市场的联动机制,开展大数据分析,提高市场预警和预测的精度和准确性,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和销售策略,保持市场平稳。
2.建立品牌营销机制水稻产业应该依靠科技,建立品牌营销机制,并通过广告宣传、网络营销和线下推广,提高消费者对品牌的了解和认知,培养品牌忠实度,有效解决市场营销问题。
3.成立农业合作社成立一些农业合作社,建立与大型超市、饭店等贸易商进行合作的模式,以拓展市场,建立品牌,推广高品质水稻。
二、农业生产方面1.种植设施和技术落后许多农民在种植水稻过程中,使用的是传统的耕种方式,缺乏现代化的种植设施和技术,不能很好地应对气候变化和病虫害。
2.资源利用效率低在水稻生产过程中,许多农民不能合理利用资源,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同时生产成本高,效益差。
3.粮食安全问题一些地区存在土壤污染和生长过程中使用农药不当的问题,对水稻品质和消费者健康造成威胁。
水稻产业应该引导和加强农民组织,帮助他们了解现代化的种植设施和技术,推广比较优质的生产模式,提高水稻生产效益,保护生态环境。
2.积极推广节水农业推广节水农业,选择适宜生长的品种,提高水稻作物的耗水效率,同时加强灌水管理,提高用水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1.1世界粮食危机
1.1.2我国粮食安全考虑
1.1.3小结
1.2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研究方法及内容
2稻米产业发展方面的研究
2.1.1水稻生产方面
2.1.2水稻消费方面
2.1.3国内和全球稻米供需总体趋势
2.1.4政府扶持
2.1.5水稻产业的其他研究
3.四川省水稻产业现状分析
3.1水稻生产现状
3.1.1水稻种植面积情况分析
3.1.2水稻总产量
3.1.3水稻单产现状情况
3.1.4小结
3.2粮食(最好是水稻)需求及进出口情况
3.2.1水稻需求情况
3.2.2水稻进出口情况
3.2.3小结
3.3水稻产业科研现状
3.3.1水稻分子遗传学、育种科研现状
3.3.2水稻种植技术科研现状
3.3.3防病害研究
3.4相关的产业-种子产业现状
3.4.1种子产业科研、制种现状
3.4.2种子产业市场情况
3.4.3水稻种业存在的问题
3.5水稻产业效益现状
3.6自然灾害和虫灾
3.6.1自然灾害的影响
3.6.2虫灾情况
3.7政府对水稻产业扶持情况
4.水稻产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4.1基础建设差
4.1.1水利设施差
4.1.2其他基础设施
4.2产业化程度不高
4.2.1信息化建设不高
4.2.2物流仓储现状差
4.2.3种植规模小
4.2.4龙头企业带动不足
4.3机械化水平和质量不高
4.4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不高
4.5优质米情况不佳
5.影响四川省水稻产业发展的原因分析
5.1对四川水稻生产现状原因分析
5.2需求现状原因分析
5.3种子产业现状分析
5.3.2种子产业问题分析
5.4效益现状原因分析
5.6水利设施差原因分析
5.7产业化程度不高分析
5.7.1对信息化原因分析
5.7.2对物流原因分析
5.7.3规模小原因分析
6.加快四川省水稻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6.1优化我国农业政策和政府对农业扶持力度
6.2健提升农产品科技含量,增强本省优质大米的竞争力
6.3建设四川省现代农业,提高水稻产业竞争力
6.3.1继续促进水稻生产规模化
6.3.2加大种植机械化力度
6.4加快农产品物流技术的开发与运用
6.5持续稳健的发展种子产业
6.6搞好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6.7扩大进出口规模
6.8加大保险的投入和发展节水农业以抗自然灾害
6.8.1加大保险的投入
6.8.2发展节水农业
7.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