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霸东欧的蒙古帝国金帐汗国历史

合集下载

曾经横跨欧亚的蒙古四大汗国是怎样灭亡的?

曾经横跨欧亚的蒙古四大汗国是怎样灭亡的?

曾经横跨欧亚的蒙古四大汗国是怎样灭亡的?展开全文公元13世纪,中国北方草原蒙古乞颜部的成吉思汗,统一了整个蒙古高原上的游牧部落。

能征善战的蒙古人在成吉思汗的带领下,形成有史以来最强大的扩张浪潮。

到1260年,经过成吉思汗及其子孙的对外扩张,建立起一个东抵鄂霍次克海,西达多瑙河,南临印度洋的超级帝国。

然而,伴随着帝国领土的扩大,蒙古高层统治者对领土的管理以及地方势力的控制,也变得愈发困难。

同以往的匈奴、突厥一样,蒙古帝国同样是以一个具有足以控制其他部族的巨大部族为基础,从而建立的联盟结构游牧帝国。

除了难以管控的外族人,在帝国内部的蒙古部族中,随着成吉思汗和蒙哥的逝世,蒙古人内部分裂势力,也越来越活跃。

1225年,成吉思汗结束西征回到蒙古,并为加强对新征服领土的管理,进行了分封。

长子木赤获封额尔齐斯河以西及阿尔泰地区,二儿子察合台获封原西辽领土,三儿子窝阔台巴尔喀什湖以东地区及新疆北部地区,最疼爱的四儿子托雷获封古本部,并留下了大部分的军队交予托雷。

然而,成吉思汗想不到,自己的子孙最终将蒙古分裂成元朝及四大汗国(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利汗国)。

窝阔台汗国(1229-1309)1229年,窝阔台在成吉思汗死后继任蒙古大汗,并将自己的封地交由长子贵由打理。

窝阔台继任可汗之后,一方面加紧灭金伐宋,一方面进军中亚、东欧,完成成吉思汗的西征大业。

然而窝阔台本人嗜酒如命,尤其是在灭金之后,更是不愿在受征伐之苦,纵欲与酒色之中,最终于1241年,一次狩猎之后,豪饮中风而死。

窝阔台大汗时期蒙古王庭窝阔台死后,因长子贵由西征未归,而蒙古大汗为承袭又必须经过忽里勒台(即诸王及贵族参加的大会)推举决定,乃马真皇后为保证汗位在自己家族中,便临朝称制。

而在乃马真皇后称制期间,为了以后儿子贵由继承汗位,滥行赏赐宗室和大臣,以拉拢选票。

1246年,乃马真皇后称制五年后,窝阔台长子贵由成功继任蒙古大汗,但是贵由却仅仅做了一年的大汗,便染病逝世,时年43岁。

蒙古帝国的历史

蒙古帝国的历史

蒙古帝国的历史蒙古帝国建立时是与金朝(完颜部统一女真各部落后逐渐扩张建立大金国)、西辽(辽朝大将耶律大石在辽灭后于西北召集残部建立)、大理(南诏国依附唐朝,统一了六诏。

南诏灭亡后先后建立大长和国、大义宁国。

通海节度白族段思平灭大义宁国建大理国)、西夏(党项人李元昊独立后建西夏国)、及南宋并存的政权。

蒙古大草原上分布着许多游牧民族部落,勃儿只斤部落有两大氏族,乞颜氏族和泰赤乌氏族。

铁木真是乞颜部首领也速该的儿子,也速该在被塔塔儿人毒死后,许多奴隶、属民、贵族纷纷投靠其他部落,乞颜部受到其他部落欺压,铁木真母亲只好带领子女还有少数部众离开了部落。

后来铁木真娶了弘吉刺部勃尔贴,将得到的许多物品转赠给了父亲至交克烈部首领王罕,在王罕庇护下,铁木真收集旧部,实力日盛,成为乞颜部首领。

铁木真塔塔儿部被金军大败溃逃至浯勒扎河,铁木真联合王罕大败塔塔尔族,首领蔑古真.薛古勒图被杀。

金朝授予铁木真蒙古军统领之职。

之后铁木真又联合王罕攻灭泰赤乌,把目标转向富饶的呼伦贝尔草原,将11个部落首领结成的联盟击败。

铁木真为长子术赤向王罕之子桑昆的女儿求婚,王罕父子假意答应,想请铁木真赴宴时乘机除掉被铁木真识破后偷袭铁木真,铁木真寡不敌众败逃。

王罕克烈部内部首领自立,王罕镇压后举行庆功宴,铁木真突然袭击,王罕父子大败而逃,被其他部杀死。

之后铁木真击败了乃蛮部,统一了蒙古草原,被推举为“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帝国。

金朝崛起并灭辽和北宋后,西夏改臣服金朝,获得不少土地。

两国建立金夏同盟而大致和平。

铁木真建国后开始攻打西夏,西夏受到重创臣服蒙古一起攻打金国,金国当时内乱,蒙古军势如破竹接连攻取山西、河北、山东、东北大部分地区,金国只好迁都汴京,蒙古军进占中都。

西夏臣服后,畏兀儿、西辽及哈刺鲁等都归降了蒙古,因此蒙古和花刺子模国接攘,由于花刺子模国不与蒙古国友好相处,杀商团杀使者,铁木真决定不惜代价西征花刺子模国,经过5年征战,花刺子模国众多城市被毁军力殆尽,不足以与蒙古对抗。

公元前13世纪上半叶征服基辅罗斯的游牧帝国是

公元前13世纪上半叶征服基辅罗斯的游牧帝国是

公元前13世纪上半叶征服基辅罗斯的游牧帝国是公元13世纪上半叶征服基辅罗斯的游牧帝国是蒙古帝国。

公元13世纪,蒙古人西征,基辅罗斯部落被蒙古人征服,蒙古人建立了金帐汗国,基辅罗斯公国领土都被金帐汗国占领。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的正式国号是“大蒙古国”(即“也客蒙古兀鲁斯”,Yeqe Mongol Ulus),史学界通称为“大蒙古国时期”。

西方史学界把元朝与四大汗国等蒙古政权统称为“蒙古帝国”,而这个的名称并没有在历史文献中出现过,只是后人的称呼。

13世纪也被中外史学界称之为“蒙古人时代”或“蒙古人世纪”。

蒙古帝国是13世纪由蒙古人为主要统治者而建立的庞大帝国:
它的领土范围东到太平洋,北抵北冰洋,西达黑海沿岸,南至南海,被公认为是世界历史上版图第一大的国家,鼎盛时期面积达到3570万平方公里,包含大半个亚洲和部分欧洲。

亚欧大陆上的大部分国家,在他们的历史上几乎都曾有那么一段被蒙古人统治的经历。

那曾经的蒙古帝国。

俄罗斯人如何评价金帐汗国的蒙古人?俄罗斯学者:他们都是俄国人

俄罗斯人如何评价金帐汗国的蒙古人?俄罗斯学者:他们都是俄国人

俄罗斯人如何评价金帐汗国的蒙古人?俄罗斯学者:他们都是俄国人公元1236年的秋天,在大汗窝阔台的授意下,蒙古人开始了第二次西征之旅,兵锋直指东欧的广袤土地。

而此次西征对生活在东欧的俄罗斯人影响极大,拔都结束西征后,便在钦察草原和俄罗斯人的聚集地建立了金帐汗国,这个汗国统治了俄罗斯人两个多世纪,俄罗斯人则称呼这段历史为「”鞑靼桎梏”。

蒙古西征后来随着莫斯科公国的崛起,俄罗斯人开始摆脱金帐汗国的统治,并且吞并了金帐汗国的领土,建立了庞大的沙皇俄国。

在沙皇俄国时代,对于曾经被蒙古人统治过的这段历史,许多俄罗斯史学家都对此事一笔盖过,史书上也极力回避这件事,仿佛蒙古人从未出现过在俄罗斯人的历史上。

直到公元1826年的时候,俄罗斯科学院曾专门悬赏100金币,开始向全世界进行征稿,让对金帐汗国感兴趣的学者浅谈一下蒙古人给俄罗斯人带来的影响。

可是这次征稿的结果全不尽人意,在三年的期限结束后,发起征稿的俄罗斯科学院只收到了一份差强人意的德文稿件。

俄罗斯人摆脱鞑靼桎梏不过这次征稿结束后,却在俄国掀起了一场研究蒙古西征和金帐汗国历史的热潮,俄国的学者开始通过一些文物和史书来研究金帐汗国对俄罗斯人的影响,并且得到了很多成果。

而在那段时期,研究金帐汗国历史的俄罗斯学者也分成了两派,他们一部分认为蒙古人给俄罗斯人带来了消极影响,另一部分人则认为蒙古人为俄罗斯人的崛起铺平了道路。

认为蒙古人给俄罗斯人带来消极影响的学者,他们大多都觉得蒙古西征时,曾给俄罗斯人带来了一场浩劫,居民被屠杀、建筑被摧毁、财富被搜刮,以及大量的文物和书籍被破坏。

而这一切都使原本经济和文化就不太发达的俄罗斯人变得更加落后,他们认为如果没有蒙古人的到来,俄罗斯人可能会提前崛起。

俄国军队曾深受蒙古人影响而他们的反对方则认为,蒙古人的到来使俄罗斯人接触到了外面的世界,使俄罗斯人接触到了伊朗、中国和中亚的货物和制度,从俄罗斯境内曾发现十四世纪的中国瓷器和伊朗的货币就能看出这一点。

俄国是如何记述曾被蒙古人统治达200多年这段历史的,后来俄人东征的内外因有哪些?

俄国是如何记述曾被蒙古人统治达200多年这段历史的,后来俄人东征的内外因有哪些?

俄国是如何记述曾被蒙古人统治达200多年这段历史的,后来俄人东征的内外因有哪些?金帐汗国曾是今天俄罗斯的统治者,16世纪初灭亡,稍后,从莫斯科公国成长起来的沙皇俄罗斯即开始了近300年的持续东征…并形成了今天横跨欧亚的疆域,内外因有哪些?另外,沙皇俄罗斯与东罗马帝国有哪些渊源与联系?俄罗斯人将自己被蒙古人统治的200多年称之为“鞑靼桎梏”——在俄罗斯史料中并不认为自己曾被蒙古征服,而是改用了“劫掠”这个词。

这就好比是中国近代史上曾被列强劫掠欺凌,但并未征服一样。

俄罗斯这么说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当时蒙古金帐汗国对俄罗斯的统治政策是以俄治俄:金帐汗国只是直接统治着南俄罗斯草原,至于俄罗斯中北部的森林地带则仍保持俄罗斯诸公国的半独立自治地位。

在这些半独立的俄罗斯诸公国中莫斯科大公国小心翼翼地侍奉着金帐汗国,从而获得了金帐汗国授予的“弗拉基米尔”称号,这一称号的获得意味着莫斯科大公国有权代表蒙古金帐汗国征收贡赋并监视其他公国。

获得这一特权的莫斯科大公国利用蒙古人的力量不断打击削弱其他公国,以替金帐汗国征收贡赋为名逐渐统一了其他公国。

羽翼日渐丰满后的莫斯科大公开始驱逐蒙古势力并自称沙皇,由此莫斯科大公国正式升级为沙皇俄国。

1453年5月29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陷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并将其改名为伊斯坦布尔。

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的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的侄女索菲娅·帕列奥罗格则来到莫斯科和俄罗斯大公伊凡三世结婚,从此沙俄皇室就具有了罗马血统,因此他们称莫斯科为第三罗马。

与此同时在俄罗斯东面是由蒙古金帐汗国分裂出来的一系列鞑靼人国家,在征服这些国家的过程中俄国沙皇也将自己塑造为成吉思汗的继承人——俄罗斯国徽上的双头鹰头像就是在这一时期诞生:一个头向东,代表亚洲的蒙古帝国;一个头向西,代表欧洲的罗马帝国。

俄国以两大帝国的继承人自居,而这种建国理念恰恰是一种扩张性的建国理念——既然以两大帝国的继承人自居,那么就理当恢复两大帝国的疆土,于是在欧洲俄国不断打击奥斯曼土耳其,试图夺取他们眼中东正教的圣地君士坦丁堡;在亚洲他们沿着当年蒙古西征的路线反向扩张,最终征服了整个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

大蒙古国历史简介

大蒙古国历史简介

大蒙古国历史简介大蒙古国建立后,不断向外扩张,1217年,灭亡西辽、1219年西征花剌子模,一直打到伏尔加河流域,于1225年东归。

1227年灭西夏,成吉思汗也在征程中病逝。

成吉思汗逝世后,由幼子拖雷监国,本来拖雷应当继承汗位,但拖雷为免纷争,于是推举窝阔台继位。

传说,后来拖雷因替窝阔台饮下有诅咒的酒去世。

1229年,窝阔台继任大汗,1231年征服高丽,1233年灭东真国,1234年灭金国。

随后再次西征,1237年占领莫斯科,1241年兵分两路入侵波兰、匈牙利,大败德意志联军,前锋直指维也纳,欧洲为之震惊。

正当此时,窝阔台逝世。

远征军于是东还,后来拔都建立钦察汗国。

1246年,贵由在窝阔台的皇后支持下继位。

拔都与贵由在长子西征以后不和,而贵由在远征欧洲的归途中病死,拔都钦察汗国的实力最为雄厚作为长孙本有实力承继汗位,但他无意即位,遂提议召开忽里勒台大会,力挺拖雷的长子蒙哥为大汗。

1251年,蒙哥继位。

1254年灭大理国。

蒙哥命旭烈兀西征;1258年,占领阿拉伯帝国首都巴格达,灭阿拔斯王朝。

1259年,占领大马士革。

元宪宗八年1258年,蒙哥、其弟忽必烈和大将兀良合台分三路大举进攻南宋。

他亲率主力征四川,次年,在攻打合州时今重庆合川区受伤一说疫疠流行,兵士多病死,蒙哥亦染疾,于元宪宗九年农历七月二十一日1259年8月11日死于合川东钓鱼山上。

有史料认为他的死是由于进攻合州时所受的箭伤。

其他史料,包括《元史》,则断言他死于痢疾。

拉施都丁则声称蒙哥死于霍乱。

不管原因是什么,蒙哥的死震撼了整个蒙古帝国,并对其未来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蒙哥去世后,其弟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夺汗位。

忽必烈得知蒙哥死讯时尚在鄂州一带与南宋作战,后听说留守蒙古本土的阿里不哥准备集会称汗,立即与南宋议和并北上回到开平今内蒙古多伦县,于1260年5月在以东道诸王塔察儿为首的蒙古宗王及汉人儒臣的支持下抢先集会称汗。

阿里不哥闻讯后,在阿速台、玉龙答失、海都等宗王的支持下于同年6月在当时的大蒙古国首都哈拉和林召开“忽里勒台”大会,即大汗位。

蒙古帝国的四大汗国

蒙古帝国的四大汗国

蒙古帝国的四大汗国1225年成吉思汗分封四个儿子,长子术赤的封地是后来的钦察汗国的原型;次子察合台的封地是后来察合台汗国的原型;三子窝阔台的封地是后来窝阔台汗国的原型;四子拖雷的封地在蒙古本部,但其子旭烈兀在西征结束后受封波斯地区,后其在封地建立起伊利汗国。

从此形成了蒙古帝国的在外四大汗国。

•钦察汗国(1242年--1502年)钦察汗国又叫金帐汗国,是四个汗国里面积最为辽阔的一个,为术赤次子拔都所建,其疆域东起也儿的石河(额尔齐斯河),西到斡罗思,南起巴尔喀什湖、里海、黑海,北到北极圈附近。

拔都把伏尔加河地区作为政治中心,在入口处建立了首都萨莱城(今阿斯特拉罕附近)。

罗斯诸公国与钦察汗国为藩属关系。

明朝推翻元朝的同时,钦察汗国拔都系主要分支被新兴起的白帐汗国所取代,而后俄罗斯开始崛起,蒙古人在中、东欧、西、北亚逐渐失去了影响力。

金帐汗国是一个由各民族组成的庞杂的联合体,其中作为征服民族的蒙古族,人数甚少。

东南欧,特别是钦察草原,是钦察人居住的地方。

汗国的人口主要是钦察人、保加尔人、花剌子模人,以及其他一些突厥系族群。

尤其以钦察人与土库曼人居多。

由于统治民族蒙古人占少数(约数万人),因此,逐渐被周围的大量钦察、突厥蛮等突厥部族所同化,到14世纪前叶,完成了突厥化过程,突厥语和突厥文成为汗国的通用语言和文字。

素有“20世纪俄国黑格尔”之称的俄罗斯著名思想家别尔嘉耶夫曾有过这样精辟的论述:东方与西方两股世界之流在俄罗斯发生碰撞,俄罗斯处于二者的相互作用之中,俄罗斯民族不是纯粹的欧洲民族,也不是纯粹的亚洲民族,俄罗斯是世界的一个完整部分,是一个巨大的东—西方,它将两个世界结合在一起,在俄罗斯精神中东方与西方两种因素永远在相互角力。

这段名言精确地诠释了俄罗斯文化的东、西方双重属性。

在史学界一直存在这样的观点,即蒙古入侵使俄罗斯完全“鞑靼化”了,蒙古文化对俄罗斯文化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这是俄罗斯东方属性形成最重要的时期,这里所指的蒙古即金帐汗国。

历史上最大版图的帝国

历史上最大版图的帝国

历史上最大版图的帝国人类历史上版图最大的国家,不是罗马帝国,不是英帝国,也不是俄罗斯dig,而是中华民族的蒙古族英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帝国。

下面让店铺为你详细介绍这个帝国。

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国家成吉思汗及其子孙三代鏖战几十年,先后灭亡四十多个国家,征服七百二十多个民族。

蒙古骑兵踏出了人类历史上版图最大的国家—蒙古帝国,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

成吉思汗名铁木真,孛尔只斤氏,生于蒙古部落首领世家。

九岁时,父亲被毒死,母亲带着铁木真和他的几个弟弟艰难度过数年逃亡生活。

少年时期的艰险经历,匡复祖业的重托,锻造了铁木真坚毅勇敢的素质和非凡的胆识与谋略。

坚韧不屈的铁木真从绝境中奇迹般崛起,逐步担当起历史赋予的重任,由一个弱小部落的首领,成为统一北亚草原,征服欧亚大陆的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一生进行过无数次战争,无一败绩。

兵锋所向,对手人仰马翻,一败涂地。

黄金家族三代麾下的铁骑,势如破竹,踏平十三世纪人类世界的五分之四,将人类的军事能力推向了冷兵器时代的巅峰。

十三世纪中期,东亚南部是南宋统治,东亚北部,蒙古人兴起,先后灭掉西辽、西夏、金,形成和南宋对峙的局面。

中亚和东欧的广大地区在成吉思汗和拔都的两次西征中先后被征服,西欧和西亚也要面临威胁了。

1251年,黄金家族内部经过激烈斗争,勇冠三军的蒙哥成为蒙古帝国大汗。

蒙哥即位后立即发动第三次大规模西征,西征主要由旭烈兀指挥,而他自己则准备荡平东亚,“世界大战”开始了。

1257年,蒙哥发动大规模攻宋战争。

蒙古军队兵分东西南北四路大军,形成合围之势。

西路的蒙哥攻入四川,东路的忽必烈突破长江天险,南路的兀良合台从东南亚一直打到长沙城下,北路的塔察儿和李璮分兵两淮。

就在大业将成之时,蒙哥中箭而死。

蒙哥之死改变了世界格局。

东面的忽必烈闻讯后,立刻挥师回北方争夺汗位,南路也从长沙北返。

此时旭烈兀的西征大军已兵分三路打到万里之外。

先锋主将怯的不花直逼埃及。

旭列兀率领的主力大军攻入阿拉伯半岛,灭亡了强大的阿拉伯帝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称霸东欧的蒙古帝国金帐汗国历史称霸东欧的蒙古帝国:金帐汗国历史(2009-03-03 20:18:26)转载标签:军事金帐汗国的统治区域一、金帐汗国的建立术赤兀鲁思,称作金帐汗国,又称青帐汗国或钦察汗国,蒙古文史书称作术赤因·兀鲁思。

成吉思汗划分了四子的封地。

长子术赤的封地在额尔齐斯河以西、花剌子模以北(包括额尔齐斯河流域和阿尔泰山地区),术赤的斡尔朵(行宫)设在额尔齐斯河流域。

1236年,术赤长子拔都统帅长子军西征,到1240年先后征服了钦察草原、克里木、高加索(到打耳班)、保加尔(保加利亚)、伏尔加河和奥卡河地区以及第聂伯河流域的罗斯各公国。

被征服的这一广大地区成为拔都的兀鲁思,从1242年以后称为金帐汗国。

汗国的疆界大致包括:东自额尔齐斯河,西至第聂伯河,南起巴尔喀什湖、里海、黑海,包括北高加索及花剌子模北部和锡尔河下游地区,向北临近北极圈。

拔都把伏尔加河地区作为政治中心,在入口处建立了首都萨莱城(今阿斯特拉罕附近)。

罗斯诸公国与金帐汗国为藩属关系。

1259年,蒙哥大汗去世,阿里布哥在漠北被大部分蒙古贵族选举为大汗,1260年,忽必烈则在漠南开平称帝,并发动了讨伐阿里布哥的战争。

蒙古帝国的中央政权不复存在,金帐汗国成为完全独立的国家。

金帐汗国是一个由各民族组成的庞杂的联合体,其中作为征服民族的蒙古族,人数甚少。

东南欧,特别是钦察草原,是钦察人居住的地方。

蒙古人来到这里以后,14世纪上半叶就完成了突厥化过程,突厥语和突厥文成为汗国的通用语言和文字。

此外,汗国内部各地的经济发展亦不尽相同,钦察人处于封建生产关系的初级阶段,大部分人过着游牧生活,只有极少数人迁到顿河和伏尔加河下游转入定居。

、克里木、保加尔则进入封建生产关系的发达时期。

花剌子模具有高度发展的农业技术,过着城镇化的定居生活;克里木及其沿海城市,商业发达,可通往小亚细亚和君士坦丁堡,一直通向叙利亚和埃及;保加尔是农业国,是金帐汗国的主要粮食产地。

金帐汗国在东西方贸易中占居重要地位。

13世纪至14世纪,欧洲同中国的贸易主要是通过金帐汗国进行的。

因此,蒙古统治者特别重视商业的发展。

拔都汗和别儿哥汗在伏尔加河先后修建了拔都萨莱城和别儿哥萨莱城,后来又修建了乌维克城,在札牙黑河(乌拉尔河)河口修建了萨莱契克城。

二、金帐汗国之体制与机构金帐汗国是一个封建君主国家,军队在国家机构中占居极为重要的地位。

术赤、拔都依照蒙古族的军队组织形式,在汗庭内组建了由封建上层子弟组成的军队--切薛军(近卫军),其将领享有比民政长官更为优越的地位。

术赤数千(一说4000)名军士的后裔是组成金帐汗国蒙古军队的骨干力量。

他们是由撒勒只兀、勤乞特、许兀真3个部队组成,此外还有奇雅特、阿勒赤塔塔尔和弘吉剌部人。

军队按万户、千户、百户组织起来,有严格的组织纪律。

设置了特殊的布合兀勒军职,负责军队、军需和战利品和调配。

金帐汗国的军权和民政密不可分,汗庭与各州的政权组织形式既仿照了蒙古族原有的形式,又结合了当地的实际情况。

主持汗庭的民政官员称作维西尔(宰相),下设各底万(部),受其管辖。

札鲁忽赤和达鲁花赤是专管法律和掌管国库税收的行政长官,均由蒙古人担任。

各州设总督和达鲁花赤金帐汗国被视作术赤家族的兀鲁思,所以,汗国内的牧民、农民和城市居民均被认为是术赤家族的成员。

汗庭把百姓连同土地分配给诸王和那颜。

蒙古和钦察牧民以阿寅勒(户)为单位经营个体的游牧经济,在领主分配的牧场上放牧,为领主服各种劳役。

游牧民以钦察人居多数。

农业区和城市以征收税赋的方式进行,汗国的收税事项往往交由花剌子模商人承办。

蒙古人征服罗斯各公国后,并没有把它们直接划入金帐汗国疆域之内,而是保留其政治上的自治权,二者尚属藩属关系。

罗斯国大公或其他王公须得到金帐汗的恩准才能即位,并且处于汗政权的监督之下。

每当罗斯王公即位时,金帐汗要指定罗斯大主教或委派汗的全权代理人主持即位仪式。

用汗的名义立为王公的人,须受汗委派的八思哈监督,蒙古统治者每年向罗斯各公国按人口征收什一税和商税,称作贡赋。

别儿哥汗和忙哥帖木儿汗在位时,曾在罗斯公国进行过两次人口登记,以确定纳贡数量。

除了贡赋外,还要为汗庭提供车辆、饲料,服驿役和兵役等。

只有僧侣免纳贡赋、不服劳役。

罗斯王公还不定期地给汗、汗妃及其近臣们馈赠贵重礼物.金帐汗国和伊利汗国,以高加索之打耳班为两国的分界线。

当旭烈兀出征伊朗和报达(巴格达)哈里发时,别儿哥汗曾出兵援助。

别儿哥汗经阿八哈汗的同意,在帖必力思修建了大清真寺,并开设了纺织工场。

后来,阿塞拜疆成为两国争夺的焦点,彼此发生过战争,别儿哥汗对伊利汗国的征伐以失败告终,占领外高加索(主要是阿塞拜疆)的目的没有实现,埃及的马木鲁克王朝乘机向金帐汗国表示友好,开展积极的外交活动。

因为,蒙古伊利汗国辖有埃及的邻国叙利亚,以美索不达米亚为两国国界。

强大的伊利汗国的存在,对埃及是个威胁,因此,马木鲁克王朝通过不断派遣使者,送珍贵礼品等办法与金帐汗国建立了友好关系。

1320年,埃及算端(国君)篾里·纳昔儿聘娶金帐汗国属成吉思汗支系的一位公主为妻。

而拜占庭皇帝劳斯卡利斯不甘心金帐汗国和埃及的强大,竭力支持伊利汗国。

1271年忙哥帖木儿汗发动了对君士坦丁堡的远征,劳斯卡利斯没有应战就请求讲和了。

三、金帐汗国的城市与工商业简介13世纪至14世纪,金帐汗国的许多城市,如克里木的苏达克、刻赤、卡法,阿速夫海的阿咱黑(阿速夫),花剌子模的兀龙格赤以及保加尔、必里牙儿等城市有了很大发展。

有的经过复建,超过了原来的规模,如兀龙格赤重建后,成为东方的最大城市之一。

在金帐汗国统治时代又新建了一些城市,如克里木(今旧克里木城)、伏尔加河上的拔都萨莱与别儿哥萨莱、北高加索的马札儿城等。

由于汗国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与邻国的贸易往来,使各城市的商业很快发展起来,特别是别儿哥萨莱城。

根据1333年到过该城的阿拉伯旅行家伊宾·巴都塔的记载:萨莱城是最美丽的城市(之一),这个城市规模特别大,建在平坦的土地上,城里人众拥挤,到处有漂亮的市场、宽阔的街道……城中有十三座举行礼拜的清真寺……城中〔居住着〕不同的民族:蒙古人(他们是国家真正的居民与统治者,其中一些是伊斯兰教徒)、信奉伊斯兰教的阿速人、钦察人、契尔克斯人、俄罗斯人与拜占庭人(他们都是基督教徒)。

每个民族分占一定地区,有自己的市场。

月即伯汗统治时代(1312-1341年)是别儿哥萨莱城最繁荣的时期,人口达到10万以上。

城内建有街坊,每一个街坊从事一定的手工业生产,有制造铁器、农具、青铜器的作坊,其中以制作皮革和毛纺品最为发达。

城内还有规模较大的熔矿厂等。

金帐汗国与外国有着频繁的贸易往来。

从事手工业生产的人有俘虏,亦有当地手工业者和自愿从中亚、高加索、克里木,甚至从埃及等处来的手工业者。

13世纪至14世纪时,在金帐汗国各城市已形成了具有世袭权的手工业者居住的街区。

拔都萨莱、别儿哥萨莱、兀龙格赤、保加尔、克里木等城市,是东西贸易的集散地。

根据《金帐汗国兴衰史》记载,中国、中亚以及欧洲的商品都运到这些城市,通过这里再运往东西方各国。

14世纪时,丹纳(阿速夫)城与苏达克城享有同等地位,这里的贸易被威尼斯商人所操纵。

克里木及其港口是联络东西方的枢纽,从克里木出发,到兀龙格赤,再转向河中方向,可到达布哈拉和撒马尔罕;从兀龙格赤出发,通过草原,经讹答剌与阿力麻里,可到达大都(北京)及哈剌和林(在今蒙古国后杭爱省境)。

还有一条通往中国的商道:丹纳-萨莱-兀龙格赤或萨莱-讹答剌-阿力麻里-甘州-大都,整个行程需要9个月。

贩马贸易在汗国的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钦察草原的马可以运往各国,其中以印度居多,贩马商队最多时可贩运6000匹。

15世纪上半叶,钦察草原的一个商队向伊朗赶运了4000匹马,每匹马价值100底纳儿以上,从中获利达四成左右。

商人在金帐汗国的政治生活中占有特殊地位。

13世纪和14世纪,商业集团--斡脱商,是汗的商业代理人,这种商人大部分与朝廷合股经商。

斡脱商不仅投资于各种商业与手工业企业,而且还包办整个州或城市的税赋。

斡脱商接近朝廷,谋取重要官职,并常担任使节。

朝廷需要金钱时,则向商人借贷。

金帐汗国的建立过程中战争是必不可少的四、金帐汗国之盛衰与分裂梗概当初在钦察汗国内,拔都的十三个兄弟及其后裔各有世袭封地,拥有军队。

蒙古军事贵族统辖的万户、千户、百户、十户既是行政单位,又是军事单位。

拔都的兄长斡儿答及其后裔据有今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形成了白帐汗国。

贵由汗去世后,拔都支持蒙哥夺取大汗位,打击窝阔台、察合台两系势力,乘机占有河中地区。

1255年,拔都去世。

拔都之弟别儿哥在位时(1257-1266),名义上仍对蒙古大汗称藩,实际上汗国已成为独立国。

别儿哥因同伊利汗国争夺高加索地区,无力东顾,于是河中地区被察合台之孙阿鲁忽占领,别儿哥便支持窝阔台之孙海都对阿鲁忽作战,帮助海都崛起。

拔都之孙忙哥帖木儿继位(1266-1282),得到忽必烈的正式册封。

1277年,蒙哥之子昔里吉背叛元朝,劫走皇子那木罕,送到与海都联盟的钦察汗国拘留了数年。

直到1282年脱脱蒙哥继位时,那木罕才被放回。

1302年,钦察汗国脱脱汗出兵协助元朝攻打察合台后王笃哇、窝阔台后王察八儿,笃哇、察八儿战败,归顺元朝。

1308年,元武宗遣使册封脱脱为宁肃王。

月即伯继位钦察汗(1313-1341),1314年元仁宗遣使册封,予以承认,此后双方经常遣使往来。

1336年,月即伯遣使请求领取分地岁赐以赈给军站。

1337年,元廷专设一总管府掌管术赤后王平阳等处分地岁赐,每年按额发给。

月即伯在位时,汗国达到极盛时期。

迁都到别儿哥萨莱城(今俄罗斯伏尔加格勒附近),与伊利汗国、埃及等国通好,对外贸易兴隆。

伊斯兰教在伏尔加河下游广泛传播,此后钦察汗都信奉伊斯兰教,部分蒙古牧民也伊斯兰化。

随着势力的增强,金帐汗国各万户几乎逐渐演变成为独立王国,形成与汗庭相抗衡的力量。

14世纪中叶,汗国内部又出现了新的争端,万户们互不协调,各自为政,汗庭权力日渐削弱,从1357至1381年间共更换了20个汗。

14世纪末,金帐汗国呈现衰败局面。

花剌子模、克里木、保加尔逐渐从金帐汗国中分裂出去,金帐汗国同时又遭到中亚帖木儿帝国的侵袭。

到15世纪时,金帐汗国已经分裂成为几个独立的小汗国。

喀桑汗国:领地建在卡马河和伏尔加河汇合处,首都设在喀桑城。

保加尔人是该汗国的主要居民,由术赤后裔统治。

诺该帐汗国:领地在乌拉尔与伏尔加河之间,蒙古人是当地的主要居民。

克里木汗国:领地在克里木半岛,该国是从金帐汗国分离出来的诸汗国中最强大的一个汗国。

西伯利亚汗国:领地在乌拉尔山以东,沿托波尔河一带地区。

蒙古人是当地的主要居民,从事牧业、农业和狩猎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