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基础知识介绍

声乐基础知识介绍
声乐基础知识介绍

湖南女子学院课时安排

湖南女子职业大学课时计划(教案)

声乐基础知识介绍

(一)歌唱的发声器官

歌唱的发声器官:歌唱发声时直接参与运动的器官。根据其功能作用大致可分为:声源器官、呼吸器官、共鸣器官和咬字、吐字器官四大部分。

一、声源器官

声源器官:产生声音的器官。人的声源器官包括喉头和声带。

1、声带:声带位于人体颈前部由肌肉和软骨组成的喉头中,它由左右两片带状体组成,表面附的一层弹性粘膜,具有十分坚韧的弹性。

2、喉头:又称“喉器”或“喉节”,它是由各种软骨和肌肉组成。

二、呼吸器官

呼吸器官:歌唱发声的呼吸器官又称之为“动力器官”,包括肺、支气管、气管、横隔膜、喉、咽、口、鼻。

日常生活中的呼吸与歌唱呼吸的比较:

1、日常生活中的呼吸:是一种自然生理运动。其过程是气息—--鼻(吸入)----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支气管-----气管----喉----咽—--鼻(呼出)。

2、歌唱呼吸:

发声歌唱时的呼吸和人体本能的自然呼吸运动的基本原理是一样的,歌唱发声时的呼吸运动量比日常呼吸要大得多,而且主要靠横膈膜的运动来控制气息。“胸腹式联合呼吸”是当前普遍认为最完善和科学的歌唱呼吸方法。它是肺、横膈膜、两肋、小腹联合动作的结果。其优越性在于:吸气深、速度快、容量大、控制力强、声音弹性好。这刚好满足歌唱的呼吸需求。

三、共鸣器官

共鸣器官:扩大和美化声音的器官称为共鸣器官。主要有胸腔、头腔和喉、咽、口腔。由于这些腔体的生理构造成所致,有的改变(调节)其形状大小后,对声音的质量和音量有关键性的影响,有的则不能改变(调节)其形状:

不能改变(调节)的共鸣腔:胸腔和头腔(包括鼻腔和额窦、鼻窦和

蜂窝窦等)。

可以改变(调节)的共鸣腔:喉腔、口腔和咽腔(包括喉咽腔、口咽

腔和鼻咽腔)。这些机能状态的调节,

造成了上述腔体形状大小和空间的改

变,这些能调节的共鸣腔是声源器官的

近邻,因此,有意识地锻炼、调节这些

腔体的机能状态,是我们获取扩大的音

量和优秀音质的重要途径。

四、咬字、吐字器官

咬字、吐字器官:形成语言的器官称为咬字、吐字器官。它由唇、

舌、牙、喉、上腭(包括软腭和硬腭)、下腭

等部分组成。

(二)歌唱发声的基本原理

一、歌唱发声的基本过程是:

气息由鼻吸入,进入肺,肺部的气息通过气管和支气管呼出,振动喉头的声带发出声音。这种细微的声音经过喉腔、咽腔、口腔以及头腔和胸腔的共鸣作用得以扩大,再经过咬字、吐字器官对声音和语言的加工处理,形成了优美、动听的歌唱声音。

二、歌唱器官的相应调整,唱出高低强弱不同的音:

1、唱高音:呼气压力大,声带紧张,缩短,变薄,振动频率大

2、唱低音:呼气压力小,声带较松弛,变长,变厚,振动频率小

3、唱强音:呼气气势强,声带振幅大

4、唱弱音:呼气气势弱,声带振幅小

(三)嗓音的保健常识

1、变声期注意保护。

2、饮食习惯好,少吃辛辣刺激食物。饮食要有规律,禁烟酒

最好。用嗓前后,避免冷饮、热饮。

3、充足的睡眠是保护嗓音的重要方面。

4、锻炼身体,建立良好的身体素质。

5、合理安排练声时间,有规律,先易后难,不要高声喊叫,

练习时间不要过长。

6、女子月经期停止过度用嗓,尽量少唱或不唱。

7、感冒时停止或少练声。

8、建立良好的情绪状态,是获得美好嗓音的最基本的条件。

(四)歌唱状态和姿势

一、歌唱的状态

歌唱是以人的身体作为发声乐器来进行表演活动的。发声歌唱时,人的形体和精神都应进入并保持演唱所需要的状态。学习歌唱不应该理解为仅仅是参与发声的各种器官的协调动作,而是人体各部分器官整体协调的运动,歌唱器官是人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要使整个身体的组织机构处于适合歌唱的最佳工作状态,才能使歌器官的各个组成部分互相配合、协调运动,获得理想的歌唱声音。

二、歌唱的姿势

歌唱发声的一些毛病,或不能获得良好的声音效果,常常是由于姿势不正确造成的。练唱时的正确姿势是:

(1)身体自然端正地站立,双脚平行分开,分开的距离达到肩的宽度即可,双脚亦中一前一后,但重心要稳。

(2)头端正、眼平视,勿伸下巴。上胸舒展,双肩略向后,两手自然下垂,小腹微收,但身体不可紧张和僵直。

(3)脸部自然呈微笑状态,根据歌曲内容而富于表情。

(4)练习或说唱时,整个人都要处于精神振奋、生气勃勃、积极向上、充满信心的状态。

(5)坐着练唱时,不要坐满凳面,背不能靠在椅上,腰部稍挺,感觉下背拉直,其他要求与上面要求大致相同。

掌握正确的歌唱姿势,培养积极的歌唱心理状态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需要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的矫正,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自然良好的姿势和状态。教学中,应针对不同学生出现的不同问题具体纠正。

呼吸练习

练习发声之前作一些无声的呼吸练习薄,有助于体会横隔膜控制呼吸的作用。呼吸练习的简单操作方法如下:

1、缓吸缓呼:在正确的歌唱姿势状态下,口鼻同时缓慢地吸气,感觉到把气吸至腹部和腰周围(这时,腰腹出现向外扩张的现象,实际上是横隔膜中部下降促使边缘向四周扩大),然后保持吸气状态缓慢而均匀地呼气(呼气时发子音“S”,以检查气息是否均匀),同时,小腹略向内收,要感觉一由小腹收缩的力量推动气息的呼出(实际上是横隔膜中间回升推动气息),呼气的时间至少应有20秒钟。呼完一口气后再换气,换气时,小腹还原(弹回原位),腰腹放松,口鼻同时迅速地吸气。此后又照上述方法呼气,如此循环地进行呼吸练习。

2、缓吸快呼:吸气方法同上,有控制快速呼出,好象用力吹掉桌上的灰尘。

3、快吸缓呼:打开口快速吸气,缓缓呼出。

4、快吸快呼:打开口快速吸气,快速呼出。

上述呼吸练习,每次发声练习前都可进行,直到能用这种呼吸方法发声歌唱。它是和发声歌唱时的气息运用相吻合的。

湖南女子职业大学课时计划(教案)

发声练习的方法要求

初步领会到无声的呼吸练习和打开喉咙的方法后就可以进行发声练习。从发声练习开始就应该进入歌唱状态,保持正确的歌唱姿势。开始练习时,一般可以中央c起音,半音上行移调唱到略感困难为止,再半音下行移调自然而放松地练唱到可能达到的最低音。练唱过程中,注意最轻松自如的一般音域,以便判断自然声区。

一、哼唱练习

哼唱练习是获取头腔共鸣、丰富声音共鸣色彩的有效方法,也有助于正确理解声音位置前的概念。

方法和要求

1、上下牙略分开,舌尖轻抵齿背,舌面平放靠近上腭,把声“逼”向鼻腔通道产生共鸣,气从鼻孔出来。

2、感觉声音的焦点在两个眉头中间部位,哼鸣练唱正确时,鼻梁处有轻微振动的感觉。

二、稳定喉头的练习

做到正确的相对稳定的喉头位置是发声训练极重要的起步,选择容易稳定喉头的母音练习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用u母音作为稳定喉头的练习是较为理想的选择。正确而然地发u母音时,就像夏天准备喝一杯清凉可口的饮料时那一瞬间的喉部状态,喉头处于歌唱发声时的最佳位置,喉咙充分地打开,喉部肌肉自然放松。

练习1 中速稍慢

﹙1﹚ 13 24 ︱35 46 ︱53 42 ︱ 1 -︱︳

u a u a u a u

﹙2﹚ 1234 50 ︱5432 10 ︱1234 5432 ︱1 -︱︳

li la li la li la li

练习2 中速稍慢

﹙1﹚ 12 34 ︱ 56 56 ︱ 54 32 ︱ 1 -︱︳

m

﹙2﹚ 1 1 3 3 ︱ 5 5 3 3 ︱ 1 1. ︱︳

tita tita tita tita tita

方法和要求

1、同无声的呼吸练习结合起来,用气息支持发声。

2、同打开喉咙(打哈欠的状态)的练习相结合。

3、喉头稳定、喉部肌肉放松,母音清楚、准确,声音均衡连贯。

4、另针对不同的学生情况可加入其他练习。

三、慢断音练习

慢断音(Staccato)练习的主要作用是气息、发声和共鸣协调配合,锻炼横隔膜的功能和弹性,从而逐步达到横隔膜控制呼吸。在自然声区和中低声区练习阶段都要坚持慢断音练习。

练习1 中速稍慢

﹙1﹚ 1234 5 ︱ 5432 1 ︱1234 5432 ︱1 -︱︳

mi ma mi ma mi ma mi

(2) 1 3 5 6 ︱5 6 5 3 ︱1—‖

mi ma mi ma mi

(3)5 6—︱5 6 5 4 3 2︱1––‖

yi ya yi ya yi ya

练习2 中速稍慢

(3)5 5 5 5 ︱5 4 3 2 ︱1 –‖

o a o a

(4)1 5––︱4 3 2 1––‖

ma mo

方法和要求

1、一拍一音,每拍换气,气息支持声音的感觉就像战士出操喊口令一样,换气的快慢应和练唱的速度一致。

2、母音或音节准确、清楚。音与音之音断开的时值可长可短,声音有弹性和活力。

3、为了便于打开喉咙,唱时口腔稍开大一些,舌平放离上腭开一些,使舌根和知咽壁形成稍大的空间,喉头略向下稳定,声音宽厚。

4、以自己的声音情况和习惯选择母音、音节或复韵母进行练习。发声练习中所标注的母音或音节供练习时参照选用(以下练习同)。

歌曲演唱

1、《花非花》

这首歌曲是我国20世纪二十年代著名音乐家黄自的一首短小精美、优秀的艺术歌曲。白居易的诗给人以朦胧感、好似感慨人生、感慨事物的美好。似花、似雾、教育人们珍惜一切美好的事物及生命、一段体、四句、在词曲结合中较好地采用依字行腔,使歌曲犹如在吟诵,给人以无限的柔美与遐想。

教学注意歌曲的“花”“菲”“雾”字的状态,歌曲意境体会。

2、《二月里来》

塞克词,冼星海曲。作于1939年3月,此曲是冼星海到延

安后写的第一部大合唱—。《生产大合唱》中的一首歌曲。此曲描写了“风和日暖”播种场面,要以非常“恬静、安适”的情绪演唱,它的旋律舒展流畅、线条柔婉,感情细腻,具有清新的民歌风格,使人仿佛可以闻到解放区泥土的芳香和新鲜的空气,这就是它久唱不衰的原因。此曲适合初级成度选用。教学中注意歌曲气息的把握;开口音、高音的喉头位置。

以上发声练习和歌曲演唱可根据上课时的具体情况做灵活的调整。发声练习的方法要求

初步领会到无声的呼吸练习和打开喉咙的方法后就可以进行发声练习。从发声练习开始就应该进入歌唱状态,保持正确的歌唱姿势。开始练习时,一般可以中央c起音,半音上行移调唱到略感困难为止,再半音下行移调自然而放松地练唱到可能达到的最低音。练唱过程中,注意最轻松自如的一般音域,以便判断自然声区。

一、哼唱练习

哼唱练习是获取头腔共鸣、丰富声音共鸣色彩的有效方法,也有助于正确理解声音位置前的概念。

方法和要求

1、上下牙略分开,舌尖轻抵齿背,舌面平放靠近上腭,把声“逼”向鼻腔通道产生共鸣,气从鼻孔出来。

2、感觉声音的焦点在两个眉头中间部位,哼鸣练唱正确时,鼻

梁处有轻微振动的感觉。

二、稳定喉头的练习

做到正确的相对稳定的喉头位置是发声训练极重要的起步,选择容易稳定喉头的母音练习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用u母音作为稳定喉头的练习是较为理想的选择。正确而然地发u母音时,就像夏天准备喝一杯清凉可口的饮料时那一瞬间的喉部状态,喉头处于歌唱发声时的最佳位置,喉咙充分地打开,喉部肌肉自然放松。

练习1 中速稍慢

(1)1 5 5 5︱1 4 4 4︱1 3 3 3︱1 2 2 7︱1–‖u o o o u o o o u o o o u o o u o

(2)1 5 5 5 5–︱ 4 3 2 1––‖

o a a a a o a

练习2 中速稍慢

(1)5 6 5 4 5 4 ︱ 3 4 3 2 3 2 ︱ 1—‖

yi yuo yi you yi

a o a o a

方法和要求

1、同无声的呼吸练习结合起来,用气息支持发声。

2、同打开喉咙(打哈欠的状态)的练习相结合。

3、喉头稳定、喉部肌肉放松,母音清楚、准确,声音均衡连贯。

三、慢断音练习

慢断音(Staccato)练习的主要作用是气息、发声和共鸣协调配合,锻炼横隔膜的功能和弹性,从而逐步达到横隔膜控制呼吸。在自

然声区和中低声区练习阶段都要坚持慢断音练习。

练习1 中速稍慢

(1)1 5 5 5 ︱1 4 4 4 ︱1 3 3 3 ︱1 2 2 7︱1–‖u o o o u o o o u o o o u o o u o

(2)1 6––︱5 6 5 4 5 4 3 4 3 2 3 2︱1–––‖

yi you yi you yi you yi

练习2 中速稍慢

(1) 1 6––︱5 6 5 4 5 4 3 4 3 2 3 2︱1–––‖

mi ma mi ma mi ma mi

(2) 1 3 5 3︱1 3 5 3︱1 –‖

mi hi hi hi ma ha ha ha mo

方法和要求

1、一拍一音,每拍换气,气息支持声音的感觉就像战士出操喊口令一样,换气的快慢应和练唱的速度一致。

2、母音或音节准确、清楚。音与音之音断开的时值可长可短,声音有弹性和活力。

3、为了便于打开喉咙,唱时口腔稍开大一些,舌平放离上腭开一些,使舌根和知咽壁形成稍大的空间,喉头略向下稳定,声音宽厚。

4、以自己的声音情况和习惯选择母音、音节或复韵母进行练习。发声练习中所标注的母音或音节供练习时参照选用(以下练习同)。

四、连音练习

连贯流畅的声音(即Legato)是歌唱的基本技术。人们常说“不会连贯就不会歌唱,”这也是歌唱声音的审美要求。歌唱声音的主要表现力就在于声音的连贯优美,只有连贯的声音才能唱出动人的旋律

线。歌唱中,除很少处用断音表现外,自始至终都应保持声音的连贯。

练习1 中速稍快

⑴ 1 2 3 4︱5 6 5 6︱5 3 1 –‖

mi ma mi hi ma ha mi mo

⑵ 5 5 ︱ 5 5 ︱5 4 3 2 ︱1 –‖

ma me mi mo ma mi mo

练习2 中速稍快

[3] 1 i––︱5 6 5 4 3 4 3 2︱1–––‖

a o a o a o a

[4] 1 2 3 4︱5 6 5 6︱5 4 3 2︱1–‖

mi ma mi hi ma ha mi ma mo

方法和要求

1、注意呼吸、发声的协调配合,起音及声音运行都要做到气息均匀的支持。每条练习都是一口气唱完,中途不能换气。

2、母音准确清楚,母音或音节的转换或过渡都要保持声音的均衡、圆滑而无痕迹的连接。

歌曲演唱

1、《踏雪寻梅》

这首活泼、明快的青少年歌曲,结构为带再现的二段式。朗诵性的旋律给人清晰、流畅的感觉,铃声的模仿更充满了情趣,注意最后一句连贯的曲调与前后短促的音调形成鲜明的情绪对比,最后的音高与前面的音调呼应而形成统一。

2、《延水谣》

歌曲结构有些特殊,主要由两种不同的动机组成,基本是‖:a+b:‖+a`的循环结构。a 乐句速度稍慢,较抒情,b乐句速度

较快,带朗诵性。两种乐句循环,时抑时扬,既有民歌风格,又有新意。注意歌曲的咬字,“清”“浊”等。

3、《思乡曲》

这是电影《海外赤子》的插曲,节奏平稳,速度平缓,旋律主要用级进的方式,含蓄而深情,表达了对故乡的无限思念之情。演唱时注意连贯性,咬字注意“ang”的准确性。

以上发声练习和歌曲演唱可根据上课时的具体情况做灵活的调整。

湖南女子职业大学课时计划(教案)

发声练习的方法要求

从发声练习开始就应该进入歌唱状态,保持正确的歌唱姿势。

开始练习时,一般可以中央c起音,半音上行移调唱到略感困难为止,再半音下行移调自然而放松地练唱到可能达到的最低音。练唱过程中,注意最轻松自如的一般音域,以便判断自然声区。

一、哼唱练习

哼唱练习是获取头腔共鸣、丰富声音共鸣色彩的有效方法,也有助于正确理解声音位置前的概念。

方法和要求

1、上下牙略分开,舌尖轻抵齿背,舌面平放靠近上腭,把声“逼”向鼻腔通道产生共鸣,气从鼻孔出来。

2、感觉声音的焦点在两个眉头中间部位,哼鸣练唱正确时,鼻梁处有轻微振动的感觉。

二、稳定喉头的练习

用u母音作为稳定喉头的练习是较为理想的选择。正确而然地发u母音时,就像夏天准备喝一杯清凉可口的饮料时那一瞬间的喉部状态,喉头处于歌唱发声时的最佳位置,喉咙充分地打开,喉部肌肉自然放松。

练习1 中速稍慢

(1)4/4 1 3 5 3 1 —‖

ha

(2)4/4 5 4 3 2 1 —‖

(3)4/4 1 3 5 3 5 —‖

li

方法和要求

1、同无声的呼吸练习结合起来,用气息支持发声。

2、同打开喉咙(打哈欠的状态)的练习相结合。

3、喉头稳定、喉部肌肉放松,母音清楚、准确,声音均衡连贯。

三、慢断音练习

慢断音(Staccato)练习的主要作用是气息、发声和共鸣协调配合,锻炼横隔膜的功能和弹性,从而逐步达到横隔膜控制呼吸。在自然声区和中低声区练习阶段都要坚持慢断音练习。

练习1 中速稍慢

4/4 1 2 3 4 5 4 3 2 1—‖

4/4 5 4 3 2 1 —

练习2 中速稍慢

4/41 3 5 3 ︱5 —‖

üüüü

4/4 5 6 5 3 1 —‖

方法和要求

1、一拍一音,每拍换气,气息支持声音的感觉就像战士出操喊口令一样,换气的快慢应和练唱的速度一致。

2、母音或音节准确、清楚。音与音之音断开的时值可长可短,声音有弹性和活力。

3、为了便于打开喉咙,唱时口腔稍开大一些,舌平放离上腭开一些,使舌根和知咽壁形成稍大的空间,喉头略向下稳定,声音宽厚。

4、以自己的声音情况和习惯选择母音、音节或复韵母进行练习。发声练习中所标注的母音或音节供练习时参照选用(以下练习同)。

四、连音练习

连贯流畅的声音(即Legato)是歌唱的基本技术。人们常说“不会连贯就不会歌唱,”这也是歌唱声音的审美要求。歌唱声音的主要表现力就在于声音的连贯优美,只有连贯的声音才能唱出动人的旋律线。歌唱中,除很少处用断音表现外,自始至终都应保持声音的连贯。

练习1 中速稍快

(1)1 3 5 3 1 —‖

u

(2) 1 2 3 4 5 4 3 2 1 —‖

a

方法和要求

1、注意呼吸、发声的协调配合,起音及声音运行都要做到气息均匀的支持。每条练习都是一口气唱完,中途不能换气。

2、母音准确清楚,母音或音节的转换或过渡都要保持声音的均衡、圆滑而无痕迹的连接。

歌曲演唱

复习本期所学歌曲,选定考试曲目,合伴奏,走台。

第一学期补充曲目:《我爱我的台湾》《康定情歌》《牧羊姑娘》

《我亲爱的》《在我心里》等

以上发声练习和歌曲演唱可根据上课时的具体情况做灵活的调整。

如何有效的进行声乐训练

如何有效的进行声乐训练 声乐训练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 我们如何将这些繁杂的理论整合、删繁就简,一语中的,这才是我们声乐教师的责任。金铁霖老师说得好:一个好的声乐老师就是要尽可能的缩短学生在声乐学习中的不自然阶段。那么,我们到底如何有效的进行声乐训练呢? 首先,我认为要让学生树立一种正确的歌唱意识,只有明确了正确的歌唱意识,学生才有可能沿着老师既定的方向走下去,达到预期的目的。那么,如何树立正确的歌唱意识呢? 要告诉学生声线”的正确的运动方向,声音的真正的动力源泉;你可以形象的告诉学生声音与气息的关系。我们的声音就像水一样沿着我们的声线”流出去。我们假定的通道从小腹到眉心”而声音与气息的关系就像线与珠子之间的关系”;喉咙打开的状态就像把鸡蛋从后面放进咽喉”;声音与气息的对抗就像是风 筝与线轴”等等。通过一系列理解、掌握、熟悉;大量的巩固训练与反复的歌唱实践,通过记忆、联想,以及触类旁通的积累,确立正确的歌唱意识。 其次,学生的歌唱状态。这是一个恒久的话题。确立什么样的歌唱状态为好 呢?第一,自然、放松。沈湘老师不止一次的在讲座中提到:要求下巴、脖子、 肩、胸要完全放松。众所周知,放松的状态是松、透、亮”声音的根本,如果学生在演唱时,不能在放松的状态下去调整呼吸、调整自己的发声器官,那就谈不上自然的舒服的歌唱。没有自然放松的歌唱就不会有我们追求的松、透、亮”。这是因为松、透、亮”的要求首先起源就是放松、自然的歌唱。所以沈湘老师在声乐训练中第一时间要求学生解决的问题就是下巴、脖子、肩、胸’要放松;而邹文琴老师也提出了全身放松,上体的中心靠腰椎来支撑,所有这些都在强调同一个问题放松”;金铁霖老师在这个问题上也有自己精辟的见解嘴巴能自由张合而不影响声音的发声就是正确的”喉'头的位置以自己自然呼吸时的位置为最佳,歌唱时的呼吸就是生活中叹气的状态”。所有这些都无一不是在强调松”在歌唱中的重要性。 第二要积极。所谓积极有两个层面的意思。歌唱时的面部表情要积极,要有一个乐观向上,适当表达作品的丰富的面部表情,这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脸上要 有戏”。就像你平时放松的、无拘无束的向别人津津有味的讲述你非常感兴趣的话题一样:眉飞色舞、激情飞扬,这就是一个积极的、良好的歌唱状态。 第三:要有一个健康向上的心理。具备一定的歌唱意识、状态之后,要有一个健康向上的歌唱心理。我们要发自内心的歌唱我们的生活,就像彭丽媛老师一样追

学习声乐的方法

学习声乐的方法 一、学习声乐的条件 要学好声乐,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即具有良好的音乐素质、掌握相应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有良好的嗓音条件。 1、音乐素质 音乐素质就是人在音乐方面敏锐听觉、鲜明的节奏感和良好的音乐感觉,就是我们常说的音准、节奏、乐感。一个人的音乐素质有先天的因素,也有后天的培养,而后天的因素是主要的。在音准、节奏和乐感方面有敏锐感觉的人,就具备了学习音乐的素质条件。 2、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具有音乐素质的人要进一步学习音乐就必须学习音乐方面的基本技能和知识,音乐基本技能包括:视唱练耳、乐理知识、键盘乐器基础。 视唱练耳是学习音乐的基础,要准确的听辨和视唱出音阶、音程、节奏、旋律必须学习视唱练耳。 乐理也是学音乐的基础,学好相应的乐理知识,才能唱准、唱好歌曲。 键盘乐器基础:键盘乐器和乐理知识的学习是相辅相成的,有了一定的键盘基础才能进行听觉训练和视唱练习。而发声练习等都离不开键盘乐器。 3、嗓音条件: 一般人认为,学习歌唱必须要具有天然的好嗓子,这说法既有正确的一面,又有它的片面性、天然优美动听的嗓子是学习歌唱的有利条件,但有好嗓子不一定就能学好声乐,而许多成功的歌唱家在训练前并未显示天然优美的声音。 歌唱同说话的生理条件是完全相同的,但若完全用说话的状态来进行歌唱就不能体现歌唱的艺术特征。因为语音发音是下意识的“自然”发音,而歌唱发声是有意识的“非自然”发声,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有意识的锻炼发声器官,是可以从下意识地说话达到有意识的控制自如的歌唱发声状态的。因此,凡会说话的人,只要具备了一定的音乐素质,就可以学习歌唱。 二、如何学习声乐 学习应该包含两方面的内容:歌唱技能技巧的学习和声乐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 1、声乐基础理论的学习 要具备一定的演唱能力,首先要懂得发声的生理机制,如了解歌唱器官的构造,歌唱发声的简单原理,声音的共鸣原理、共鸣腔的划分、共鸣腔的运用和声区的关系,运用共鸣的方法等。另外,在进行歌唱技能技巧的训练时,必须掌握歌唱的呼吸方法、呼吸的运用、了解呼吸的支点,常用的呼吸练习方法。学习识别声音的性质、声部的划分,了解美声、民族、通俗唱法特点及嗓音的保健等。 学习了解声乐理论基础,可使自己练习时不盲目,目标明确。另外,再看看别人的声乐论著、声乐方面的录像、电视、录音等,都会给自己带来极大启发,对歌唱练习时大有好处,使自己少走弯路。 2、跟声乐教师学习 歌唱是一门技术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仅凭声乐理论和教学方面的文字资料去进行歌唱发声方面的学习和训练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文字很难准确表达歌唱技能技巧的内涵,加之个人生理条件、理解和领悟能力的差异,更增加了凭文字

声乐基础结业论文

声乐基础结业论文 在大学第一次选择晚自习课程就选择了声乐基础理论与作品赏析的课,选择此课程第一是因为自己的兴趣爱好,其次也是想在平常生活中派上用场。在学了一个学期之后,总算对声乐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有了自己的体会。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声乐基础理论是训练学生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进行歌唱,运用人声进行艺术表现的一门学科。 学好声乐基础是一件很难得事情,他不仅要有好的噪音条件,而且还要优秀的老师的培养,更需要自己的勤奋苦练和有持之以恒的精神。 歌唱的状态一般情况下应该包括五个部分:(1)喉部的状态,其中包括喉头的位置,咽、口、鼻腔的整体状态必须符合歌唱发声原理,调节到最合理的状态。(2)气息的支持,呼吸过程和气息位置。气息与声音的结合调节。(3)整体协调性,包括与歌唱发声有联系的身体各部位集体运动的协调。(4)歌唱时的语言状态,要求吐字准确清晰,字正腔圆,咬字归韵。(5)音乐的歌唱性,作品表达的艺术性。既要有美好的声音,又要有准确的音乐表现及作品风格的把握。 在学习过程中我还认识到: 一、调节和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有好的噪音条件、扎实的基本功事不一定能够把作品演唱好的。我国早期的音乐论著《乐记》中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所以,调节好情绪对歌唱者来说

是非常关键的。 二、选择合适自己的作品。每个人的噪音都是不一样的,都有或多或少的区别和差异,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所以,每个同学在选择作品时要根据自己的噪音特点选择。然而这个对初学者来说是有点难的,毕竟经验少,不知道如何选择合适自己的作品,这时就可以求助于老师了。 三、做好基本功的练习。声乐艺术的表演空间很大,但表演知识艺术的表皮细胞,如果一味强调表演那些华丽和虚幻的外表,而缺乏适当的情感体验和准确的艺术表现,只顾炫“技”不顾艺术,那只是关注了艺术的表层,二不是艺术的灵魂。所以说,基本功练习是必不可少的,这个对初学者来说更是重要。所以,初学者在学习声乐是不要一味地追求“难”和“快”,那些容易让自己的嗓子发生病变,反而会与目标背道而驰。 四、有主见和善于沟通。每个人的噪音条件是不一样的,所以声乐学习不能一味地去模仿别人的唱法和声音,而要有自己的主见。同时也要求我们要有良好的判断能力,学习老师和他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五、全免提高修养。对同一首作品,不同演唱家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就像不同的人对美有不同的看法一样。所以,对作品的处理也会不同,因而演唱出来的作品就会万紫千红,所以多听一些不同歌唱家的作品能够提高自己的音乐修养,对自己以后把握作品的主旨和内涵也会很有帮助。同时,看一些理论书籍也会开阔

声乐入门的基础训练

声乐入门的基础训练(1) 节选吴振江编写 合唱艺术是由人声的多个声部组成,有着无限感染力和丰富表现力的优美和声。发声方法的统一,声部之间平衡、和谐的训练,是获得优美和声的基础。合唱训练强调发声方法的统一,其目的是消灭个性,实现共性。为了较好的掌握发声方法,现将几个合唱团指挥声乐训练指导内容,结合个人学习体会,归纳整理出本文。供合唱爱好者参考。 一、呼吸训练: 呼吸是歌唱发声的基础和动力。歌唱呼吸是要根据乐曲的长短、强弱、快慢、感情的表达而安排吸入和呼出的量,并进行有意识的控制。这与无意识的说话呼吸显然不同。 (一)、呼吸要领: 1、姿势:练声前,要开胸、立腰、松肩,切勿胸腔憋气,一般要求站立练声。坐着练声时,后背要离开座椅靠背,上身挺直,只坐椅凳的三分之一,正襟危坐,全身放松。 2、深吸气:两手叉腰,口鼻张开,作深呼吸。手要感觉到腰腹部有向外的张力,胃部以下有下坠感,气沉丹田。

3、急吸气:眉毛上扬,眼睛睁大,鼻孔张开,开口急吸,作惊恐状。腹腔有抬的感觉,同时还有个对抗点,横膈膜向下抻,腹腔及腰带周围有酸胀感。 (二)、训练方法: 1、慢吸慢呼:两手叉腰,口鼻张开,作深呼吸后控制一下,然后通过齿尖隙“丝丝”徐徐放气,越慢越长越好,坚持到快没气时,一下将余气放掉。练习的要点是学会对气息的控制。长期训练可使徐徐放气时间越来越长。 2、快吸慢呼:作惊吓状,口鼻张开,急吸后控制一下,然后通过齿尖隙“丝丝”徐徐放气,。方法如上。 3、快吸快呼:短促时间内快吸快呼,有跑步后上气不接下气的感觉,俗称“狗喘气”。长期坚持训练可以取得急促换气,轻松自如,不露痕迹的效果。 4、循环呼吸:在合唱延长拍时,若气息调整不足,要求合唱团员互相错开换气时间,不露痕迹的偷换口气。 (三)、注意事项: 1、注意换气的部位:一首歌曲在何处换气,如何换气是表现歌曲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听从指挥的指导,标注好换气位置。

声乐理论

口鼻吸气,如闻花香,气从后背沉丹田;胸腔空洞,横隔下移,混声共鸣声最响;凸胃收腹,站姿挺拔,腰部用力上身扑;提眉微笑,勤练哼鸣,咽口鼻额全振动;喉头不卡,声带不拉,高音缩短善关闭;舌根放平,咬字清楚,传情达意靠眼神;声从咽发,贴吸咽壁,振荡声波求共鸣;反作用力,形成气柱,吸着演唱支点强。 丹田气是我国传统戏曲唱论中关于气息分类的一种,俗称“底气”。它是以腹部两侧的膈肌为主,辅以其他呼吸肌群控制的唱念气息。明代的魏良辅的<<曲律>>开篇就有“但得沙吼响润,发与丹田者自能耐久”的声音穿透力最强。 1、长声练习法 首先通过正确的呼吸法,使气存于肺腑,立至丹田,运用“三力”发出长鸣(用a或i单韵母)声音由中音域向高音域过度(仿汽笛声),到本人音域的最高点,然后下滑,收气。练习中,注意蓄气不宜过满,否则会导致“三力”失调造成气息紧张,发音僵硬而不畅通。 2、短声练习

运用和上面相同的方法和程序,只是声音在中。音域内,发出浑厚的有力短促打顿的“嘿、嘿”号子声。(同课堂中练习的 "ci") 上述两种丹田气的练习方法,是最基本的形式。在训练的过程中,可以长声为主辅以短声,也可以短声为主辅以长声或两者互兼有之。同时,可以结合不同行当的笑与哭来练习丹田气。 丹田气的长声与短声两种练习方法,是开发声音,训练口气的良好途径,所以歌者在练声训练时有意识,自觉地运用长短声练习法,使气声贯通,运用自如。 声乐是由人声演唱为主的音乐形式。大多数声乐作品体裁短小,易于普通老百姓接受。所以有史以来为声乐创作的作品浩瀚如云,数不胜数。声乐作品从演唱的形式来看,有如下 几类:1、合唱。其中又有混声大合唱、无伴奏合唱、女声小合唱、男声小合唱、童声合唱2、齐唱。常见的有男声齐唱和女声齐唱等。3、重唱。其中有男声四重唱、女声:重唱、男女声二重唱等。4、独唱。有男声独唱、女声独唱、童声独唱等。 声乐作品从演唱风格上看,可分为:1、美声唱法:这是―种以意大利民歌唱法为基础的科学演唱方法,其音色宏亮、透彻,适于表现严肃的、戏剧的、重大的内容。长期以来,演唱艺术歌曲、歌剧、清唱剧等均采用美声唱法。2、民族唱法:以本民族传

声乐基础:嗓音分类与歌唱技巧

声乐基础:嗓音分类与歌唱技巧 1、嗓音与发声 如果提出声乐艺术方面这样一个问题:'这是怎样做到 的?'那就需要考虑到,如何才能用最简短的语言来说明在声乐艺术中声音的构成和运用原理,因为在这方面有许许多多不同的观点,多得简直使人不知从何说起。” 最普遍的意见是每个大歌唱家都有一套帮助他获得荣 誉的、非常明确的方法。但是如果你随便请哪一位歌唱家谈谈自己的方法,有人会觉得困难,有人甚至否认自己有一套特别的方法,因为歌唱时所用的器官是非常细致而且各个不同的。大多数歌唱者,或者更确切地说,所有的歌唱者都是不自觉地或习惯地做某些东西的,做得这样地不知不觉,就连他们自己也说不出是怎样做出来的和为什么这样做,但这些'艺术家'的特点还是有它逻辑上的原因。它们之所以成为某个歌唱者的习惯,是由于它们适合于这个歌唱者的个性,因此也就是这些特点保证了这位歌唱者的高度成就。歌唱者通过练习和积累经验逐渐知道舌头和喉头在怎样的位置上才能把某一个音发得更好。歌唱者并不是通过理论或计算才知道这些,而是通过反复的试验得知的。但是这些知识也许只对他一个人有用;别人也可能唱出同样漂亮的声音,但用的是完全另一种方法。

因此可以大胆地说,有多少个学唱者就有多少种方法, 同时,这些方法中的任何一种(即使用得再正确不过)也可能对其它任何人都是不适用的。假如有人想问我这样的问题,那我就要这样回答:即使我事实上是有一套特别的唱法,它或许也只适合于我一个人。” 2、嗓音的分类 般说来,关于嗓音这问题可以讲出许多有趣的和有价 值的东西。在嗓音分类上我看到下列情况:很多年轻的女歌唱者总是为了不知道自己是个女高音还是次女高音或是女 低音而苦恼。当然,要分辨出'真正的'男高音和很低的男低音 是非常容易的,然而要辨明高男中音和戏剧性男高音之间的 差别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了。很多年轻人在学习过程中感到 非常苦恼,因为他们以为自己是男高音。经常唱对他们说来 是音域过高的乐曲,而实际上他们却是男中音。注)” 3、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教学中时常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学生的音域被大大地 扩展,声音起剧烈变化,男中音变成了男高音。” 千万不要勉强扩大应用音域或强行改变嗓音的天生特 性。如果天生音域宽的话,嗓音经过适当的发展之后,音域就能往上或往下扩展,但是硬性扩展是永远也达不到这样的结果的。把声音向上或向下硬逼是最容易不过的事,然而,这样硬逼时如果相应地失去了另一方向的声音,那可怎么办呢?如果一个男中音硬要扩展自己的高声区,那末。他必然会逐渐失去低音。如果男高音想要硬挤出几个不在他能力范围之内的低音,那末,他永远也不能把正常的男高音角色唱得很好,而且过了两三年之后,他根本不能再唱了。” 4、发声

声乐基础训练教案(四)

选修课——声乐基础训练 教案(四) 课时:一课时 授课年级:高一年级 1、教学理念 在声乐教学中,并不是单纯的根据学生的音域来划分声部的,人声是根据音色、音域、换声点及生理特点等方面来进行划分和确定声部的。 2、教学内容 声乐教学内容、人声的分类 《 一、导入新课 声乐教学内容、人声的分类 播放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的演唱(女高音、女中音各一名“美声唱法”,男高音一名,“民族唱法”、男中音、男低音各一名,“美声唱法”,男中音一名“通俗唱法”。)从演唱中,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识别能力。 二、文摘选读(5-10分钟) 选读本周与学生息息相关的教育、社会方面等问题。 三、歌唱训练 1、全体同学起立练声 … - ---?????????13531135313531 hu hu hu hu a e i o u ma me ni no nu ——— 所有母音应放松嘴唇,才能获得更多共鸣。要往后腔体吸着唱,待体会到“声在腔中响”时,再检查字是否清晰,声音是否明亮,共鸣是否丰满,歌声是否通畅。当然,这是需要长期的训练才能达到的。 2、将练声感受带入歌曲中

本节课采用音域平稳、中声区多、字少,旋律慢的歌曲《我和你》用英语和中文进行歌唱练习,另外,提请学生注意体会歌唱的状态。 四、回顾旧课 1、请学生们回答歌唱器官图示中的名称及其作用。 五、课程小结 基本掌握辨别声部的能力;对于一名学习声乐的歌者至关重要的,它能减少出错率,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使学生嗓音永葆健康。声部上的判断失误,很可能毁了一名学生的声带,以至于毁了他们的前程。 ! 六、布置作业 问答题: 1、人声是根据哪几个方面进行分类和划定的 思考题: 2、一名歌者的声部被划分后是终身不变的吗

六年级音乐下册人音版理论知识梳理

六年级音乐下册一二单元知识梳理 1、《关山月》这首乐曲主要用的就是哪个乐器?( 古琴) 2、古琴又称(七弦琴) 3、请默写歌曲《游子吟》的前四句歌词?这首歌曲表达了 怎样的情感?(对母爱的感激与歌颂) 4、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花非花》就是一首(感伤诗),也就是 一首(朦胧诗)! 5、歌曲《转圆圈》就是一首( 彝族)民歌,歌曲主要由(do mi sol)三个音组成! 6、乐曲《火把节》选自(云南音诗)第四乐章,就是( 彝族) 的重要节日。 7、请写出三种拉弦乐器(高胡,二胡,中胡,板胡) 8、请写出三种弹拨乐器(柳琴,琵琶,三弦,古筝,扬琴,阮) 六年级音乐下册三四单元知识梳理 9、歌曲《滑雪歌》选自动画片(雪孩子)。 10、歌曲《DO RE MI》就是一首经典的(英文)歌曲,选自美 国影片(音乐之声)。 11、歌曲《两颗小星星》选自德国影片(英俊少年) 12、在发声练习时,( 重音)要唱的( 饱满),( 跳音)要唱的

( 灵巧) 13、《龙腾虎跃》就是一首(民族管弦乐),乐曲主要由(唢呐, 鼓,镲,二胡等)乐器合奏,至少写出两种! 14、请您为《明天会更好》这首歌曲设计两种演唱形式(男 女生分组唱,领唱加齐唱,合唱加轮唱,二声部演唱) 15、请写出三种吹管乐器(笛子,唢呐,箫,管子,笙) 16、请写出您知道的三种民族打击乐器(木鱼,梆子,板鼓,大 鼓,排鼓,小锣,云锣) 六年级音乐下册五六单元知识梳理 17、变声期如何保护嗓子(1,不要大声喊叫平时多喝水,2、要 充分的睡眠与休息)。 18、歌曲,《榕树爷爷》中多次出现“啦”、“呣”等衬词,您 认为怎样唱才能表达歌曲的感情?(唱“啦”时应用活 泼跳跃的声音来演唱,唱“呣”时应用连贯圆润的声音 来演唱) 19、歌曲《光辉的太阳》就是一首(埃及)民歌,具有鲜明的(非 洲)韵味。 20、歌曲《榕树爷爷》就是一首(二声部)合唱歌曲。 21、歌曲《一把雨伞圆溜溜》就是一首(颂扬同学之间要团

声乐基础理论电子教案——第一讲歌唱机能及运动原理

第一讲歌唱机能及运动原理 声乐理论课程电子教案 授课题目:第一讲歌唱机理及运动原理 周次:1 教学时数:2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对歌唱机理的讲解,让学生认识歌唱发声器官生理结构以及歌唱的发声原理,了解发声器官的相互作用以及协调配合。 教学重点与难点:1、绪论2、歌唱器官及发声原理 教学手段与形式:采用大课形式,以传统理论讲解为主,并运用多种声、像资料,形成能听能看,课堂互动的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设计:一、绪论 人类自从开始音乐活动以来就有了歌唱,歌唱艺术经过漫长的发展历程,现已成为具有高度发展水平的艺术,不但有众多的表现形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和歌唱流派,还具有丰富的艺术作品和声乐文献,在歌唱的艺术表现和技能技巧训练上已具有较科学的理论指导。 人类历史上关于歌唱的起源,有过多种说法,较多来源于神话和传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艺术以及歌唱的起源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游戏学说者认为:人生来就有要求发泄剩余精力的能力,人类的歌唱活动,以及其它的文艺形式都是由于这些本能的冲动引起的。

心灵表现学说者认为:人本身就有一种表现自己情感的要求,高兴时要笑,痛苦时要哭,当这些还不能表达内心感受时,就用歌唱,舞蹈,或是吟诗等形式来表现。 模仿学说者认为:歌唱的起源来自人类对自然界各种声音的模仿。 以上各种对歌唱的解释,只接触到歌唱活动产生的某些现象,脱离了人类的社会实践。人们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歌唱及其它艺术形式都起源于人类的劳动生活。比如鲁迅先生在他的《门外文谈》中说的“人类在没有文字之前,……。”人类的歌唱活动来自丰富的劳动生活,说明了歌唱是音乐艺术中最早的表现形式。 歌唱是众多音乐表演艺术中的一部分。它是以人体的发声器官为“乐器”来表现美的旋律,生动的语言,抒发人们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活动。它较之其他乐器更能直接与听众进行感情交流,是音乐艺术中最富有艺术感染力,最容易受人理解和接受的一种表演形式。 歌唱艺术是通过歌唱者的嗓音来进行二度创作,它以歌唱者的发声器官为表现手段和工具,是一种十分复杂的主、客体的创造劳动,是歌唱者在身体处于激动情绪之中进行艺术创造的高级神经活动。它既是一种物质的运动,也是一种心理活动。歌唱者要在兴奋的状态中自如地处理好发声的技术、语言和艺术表现诸多环节,是十分不容易的。虽然古今中外无数代歌唱家和教育家对歌唱艺术的奥妙进行过大量的钻研和探索,也取得了卓越的成果,但至今在歌唱训练和歌唱表演中仍有许多的“谜”尚待探索,有许多的“难关”尚待突破。

声乐的基础知识

声乐得基越知识——歌唱发声基本功得练习 声乐艺术就是一门技术性与实践性非常強得学科,仅凭理论知识与文学资料去进行学习就是非常1A难得,它主要就杲通过正确得发声训练与不断得歌曲演唱来逐步完成得。毎伎歌唱者必须通过发声练习得途径, 掌握科学得歌唱发声得基本方法,使歌声美妙动人。 一. 歌唱发声练习得目得与要求 歌唱发步练习得目得,简要地说,就就杲将歌曲演唱中对声音所需求得各科技术环节,通过有规律.有步骤得发步练习,逐步提高歌唱发声得生理机能,调节各歌唱器官得协作运动,养成良好得歌唱状态,使歌唱发声得技术成为歌唱表现得有力手段,为达到声惜并茂得演唱服务。 我们练声得目得就是要调整况固科学得发声状态?把良好得歌唱状态保持到歌唱中去,改变平时生活中自然得发声习惯,使之成为符合歌唱发声得习惯与状态,所以必须明确我们练声得目得,而不兢是简单得“开开声”而己。 歌唱发步练习要求毎个歌唱者首先要了解与熟记歌唱发声君官得生理部伎及其功能,堂握歌唱发声得基本原理,全面理解其粕神实质,通过反复得练声及歌唱实践来消化与验证其歌唱规律。因此在发声训练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1)每位歌唱者一定要充分理解与运用乞息发声与气息控制得方法(即横隔膜得呼吸方法),因为在整个声乐功能系列中,歌唱呼吸就是最重要得一环,就是整个歌唱建筑得基础?因此必须明确呼吸得重要性,重視练好歌唱呼吸得基本功。 2)打开喉咙,稳定喉头,就是歌唱基本功训练得核心,这就是歌唱老声乐技巧能否顺利发展得关钺之一,很多歌唱者声音上得毛病,多就是由于歌唱时喉头不找开、不稳定造成得,而正确得喉头位置就是协调呼吸器官得运动,荻得稳定.流畅声咅效果得关键。 3)要恰当地运用好歌唱得共呜?要使声音传得远.充满剧场?且圆润,优更动听■这就是要经过专门训练得,对于初学老来说,兢是比较难掌握得课題。由于共呜训练常常与其它发声基越要求分不开,因此要求歌唱者通过母音得转換,稳定喉头打开口腔,调节气息等手我,把声音振响在鼻咽腔以上得高位藍头腔共呜点上,来增大音量,扩展音域,更化音色,统一声区,使离.中.低三个步区得声音协调一致,天衣无罐,走动自如灵活。 4)正确得发步要与正确得咬字.吐字相结合。通过字.声结合得练习来提离唇.杳、舌得灵活运动能力,使之更完美而生动地表现歌曲与恃感与内容。 5)在歌唱发声时,还要注意对音准、节奏得训练■通过发声练习,逐步掌握连、顿.强.弱等全面得歌唱发声技巧,丰富歌曲得表现手役,增强歌曲演唱能力。 6)在毎次练习时,都要保持正确得歌唱姿势,正确得歌唱姿势就是进入良好歌唱状态得前提。 7)在练声、唱歌前,一定要摒除一切杂念,稳定恃绪,要有非常好得心理状态,要有良好得歌唱欲望,要充满信心.放松自如地进入歌唱状态.否則就是唱不好歌得。 8)从开始练声超,就要同音乐结合超来,即练声也要有良好得乐感。音程、音阶一方而兢是肌肉.咅准. 乞息.共呜等方面得技术练习,同时它们又都就是乐曲得组成部分,要给它们以咅乐得活力与生命。因此练声一开始,要求每个歌唱者把音程.音WK练声乐句也唱得悦耳.动听。以上我们可以领悟到,在歌唱发声得过程中,呼吸、共呜、吐字.表现缺一不行,它们就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得,这就就是我们所要求得“整体歌唱”得涵义。 二. 歌唱发声练习得步骤 歌唱发声基本功得练习,一般按音域进展得规律,可分为三个阶役进行。 以中声区训练为基础,掌握基本得发声方法,调节与锻炼肌肉以适应歌唱技术得需要。无论哪一个声部, 都应该从中声区开始训练。练中声区得音相对巩固E再逐步扩大音域,要知道声乐学习要从基础入手,中声区就是歌唱嗓音发展得基础,基础必须打得扎实,要记住“欲迷則不达”得道理。

乐理知识:学习声乐的技能素质

乐理知识:学习声乐的技能素质 一、学习声乐的条件 要学好声乐,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即具有良好的音乐素质、掌 握相对应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有良好的嗓音条件。 1、音乐素质 音乐素质就是人在音乐方面敏锐听觉、鲜明的节奏感和良好的音 乐感觉,就是我们常说的音准、节奏、乐感。一个人的音乐素质有先 天的因素,也有后天的培养,而后天的因素是主要的。在音准、节奏 和乐感方面有敏锐感觉的人,就具备了学习音乐的素质条件。 2、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具有音乐素质的人要进一步学习音乐就必须学习音乐方面的基本 技能和知识,音乐基本技能包括:视唱练耳、乐理知识、键盘乐器基础。视唱练耳是学习音乐的基础,要准确的听辨和视唱出音阶、音程、节奏、旋律必须学习视唱练耳。乐理也是学音乐的基础,学好相对应 的乐理知识,才能唱准、唱好歌曲。键盘乐器基础:键盘乐器和乐理 知识的学习是相辅相成的,有了一定的键盘基础才能实行听觉训练和 视唱练习。而发声练习等都离不开键盘乐器。 3、嗓音条件 一般人认为,学习歌唱必须要具有天然的好嗓子,这说法既有准 确的一面,又有它的片面性、天然优美动听的嗓子是学习歌唱的有利 条件,但有好嗓子不一定就能学好声乐,而很多成功的歌唱家在训练 前并未显示天然优美的声音。 歌唱同说话的生理条件是完全相同的,但若完全用说话的状态来 实行歌唱就不能体现歌唱的艺术特征。因为语音发音是下意识的“自然”发音,而歌唱发声是有意识的“非自然”发声,使用科学的发声 方法有意识的锻炼发声器官,是能够从下意识地说话达到有意识的控

制自如的歌唱发声状态的。所以,凡会说话的人,只要具备了一定的音乐素质,就能够学习歌唱。 二、如何学习声乐 学习应该包含两方面的内容:歌唱技能技巧的学习和声乐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 1、声乐基础理论的学习 要具备一定的演唱水平,首先要懂得发声的生理机制,如了解歌唱器官的构造,歌唱发声的简单原理,声音的共鸣原理、共鸣腔的划分、共鸣腔的使用和声区的关系,使用共鸣的方法等。另外,在实行歌唱技能技巧的训练时,必须掌握歌唱的呼吸方法、呼吸的使用、了解呼吸的支点,常用的呼吸练习方法。学习识别声音的性质、声部的划分,了解美声、民族、通俗唱法特点及嗓音的保健等。学习了解声乐理论基础,可使自己练习时不盲目,目标明确。另外,再看看别人的声乐论著、声乐方面的录像、电视、录音等,都会给自己带来极大启发,对歌唱练习时大有好处,使自己少走弯路。 2、跟声乐教师学习 歌唱是一门技术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仅凭声乐理论和教学方面的文字资料去实行歌唱发声方面的学习和训练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文字很难准确表达歌唱技能技巧的内涵,加之个人生理条件、理解和领悟水平的差异,更增加了凭文字资料学习的困难。按书上说的方法练习发声、歌唱,练习者本人无法判断方法的准确性和声音效果准确与否,这样的练习不但没有效果,而且很可能导致错误的歌唱发音。所以,学习歌唱时,特别是初学阶段,必须找经验丰富的声乐老师指导,按照老师的方法练习,并把自己练习中的体会、困难、收获、感觉等如实地告诉老师,以便于老师根据你的个人特点,教给学生准确度高、收效快的练习方法。学习时应注意多用脑子,少用嗓子。

声乐初级教程学习

声乐初级教程学习 为了确保每位热气声乐学习的人都能轻松学到想学的乐理知识,以及入门经验,大家来一起学习吧。 一、歌唱发声器官的组成 声音的形成是发声器官协调工作产生的生理现象,这个现象的产生是气息运动和声带振动所形成的物理现象,但歌唱的发声运动又和我们平时说话的发声有所不同,因而歌唱发声又是一个物理的声学、音响学现象。而进行歌唱艺术实践又是一个复杂丰富的心理活动过程,因此我们的歌唱运动可以说是生理、物理、心理“三位一体”的行为。歌唱的发声器官是由呼吸器官、发音器官、共鸣器官和咬字器官四个部分组成,它们是歌唱发声的全部物质基础,是歌唱发声运动中的主要功能系统。 1、呼吸器官 呼吸器官,即“源”动力,是由口、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脏以及胸腔、膈肌(又称横膈膜)、腹肌等组成。气息从鼻、口吸入,经过咽、喉、气管、支气管,分布到左右肺叶的肺气泡之中(肺中由两个叶状的海绵组织的风箱构成,它包含了许许多多装气的小气泡);然后经过相反的方向,从肺的出口处分支的气管(支气管)将气息汇集到两面三刀个大气管,最后形成一个气管,再经过咽喉从口、鼻呼出。与呼吸系统相关的各肌肉群,他们的运动也关系到呼吸的能力,是歌唱“源”的动力和能量的保证。我们日常的呼吸比较平静,比较浅,用不着使用全部的肺活量,但歌唱时的呼吸运动就不同了,吸气动作很快,呼气动作很慢。如果遇上较长的乐句,气息就必须坚持住。而一首歌曲的高、低、强、弱、顿挫、抑扬变化,也全靠吸气、呼气肌肉群的坚强和灵活的运动才能完成。 2、发声器官 发声器官,即发出声音的器官。它包括喉头、声带。喉头是一个精巧的小室,位于颈前正中部,由软骨、韧带等肌肉组成。声带位于喉头的中间,是两片呈水平状左右并列的、对称的又富有弹性的白色韧带,性质非常坚实。声带的中间又称声门,声带是靠喉头内的软骨和肌肉得到调节的。吸气时两声带分离,声门开启,吸入气息;发声时,两声带靠拢闭合发生声音。声带在不发出声音的时候是放松并张开的,以便使气息顺利通过。声带发声,一部分是自身机能,一部分是依靠声带周边的肌肉群协助进行发声运动。我们在声乐训练的时候,应该充分注意到这些肌肉群的功能作用,合理地运用它们,养成良好的习惯,避免在不正确的发声习惯下唱坏了嗓子。还有喉咙的上部与舌根之间,有一个很重要的软骨,叫会厌。会厌的功能有两个方面,一是起到声门的保护作用,当我们吞咽食物和饮水的时候,它本能地自动盖住气管,让食物通过时避免进入气管,我们往往有时不小心喝水“呛”了气,就是会厌动作不协调所致。第二个作用是歌唱的时候,会厌竖起,形成通道让声音流畅地输出。 3、共鸣器官 人体的共鸣器官主要有胸腔、口腔和头腔三大共鸣腔体。胸腔包括喉头以下的气管、支气管和整个肺部。口腔包括喉、咽腔及口腔。头腔包括鼻腔、上颌窦、额窦、蝶窦等。在歌唱中,由于音商的不同,使用这些共鸣腔的比例是有所不同的。一般来说,唱低音时,胸腔共鸣发挥最大,唱中音时口腔共鸣应用较多,而唱高音时主要是靠头腔鸣发挥作用了。如果我们能正确、合理地运用好这些共鸣腔体,并相互协调配合好,那我闪就能获得圆润、悦耳、丰满、动听的歌声。

声乐入门知识

声乐入门知识 声乐学习入门知识要学会声乐必须具备得有一定的条件。良好的声乐素质,掌握相应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还要有良好的嗓音条件。我个人的观点是应该让学生充分认识学好基本乐理和视唱练耳的重要性。一个人的音乐素质有先天因素,也有后天的培养,而后天的因素是最主要的。在音准、节奏和乐感方面有敏锐感觉的人,就具备了学习音乐的素质条件。若学生没有重视,就会阻碍学习的进程。另外,键盘乐器的学习同样重要,有了一定的键盘基础才能进行听觉训练和视唱练习。而发声更是离不开键盘乐器。针对学生应把发声的音阶落到实处。一个个的检验。让学生明确随着键盘去发声。最高音到哪,最低音到哪。人人会自弹自唱。这样才能收到实效。再次,培养学生歌唱的自信,因为人的嗓子条件不同,尤其是十五、六岁的刚刚初中毕业。有的变声期晚的还没成熟。这样嗓音差异很大。要特别注意训练的高度和强度。提醒他们不要勉强上高音或者低音。同时也告诉他们。有一些成功的歌唱家也不都是一流的嗓子。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树立信心。对初学者最重要的是气息的训练和口腔打开的练习。那么呼吸有三种方式:1 、胸前呼吸。由于胸式呼吸容易导致颈部、喉和胸腔的紧张。发出逼紧、干瘦、缺乏弹性的直声,这类现象在初学阶段容易出现。气息浅,抬标志。让他们感觉自己不要耸肩。 2 、腹式呼吸,这种呼吸是依靠软肋扩张、小膈鼓起和收缩的呼吸方法。它吸气比上胸式要深。但也有局限性。由于吸气过深,气息往往不流畅,影响发声的部位。中低声区音色沉闷,声音缺乏流畅感。并出现音偏低的现象。 3 、胸腹联合呼吸:这种呼吸是一种运用胸腔、横膈膜与两肋、腹部肌肉共同控制的呼吸法,这种呼吸法是近代中外声乐界工人的。普遍使用科学方法,合乎生理机制规律的呼吸方法。它有好多优点。控制气鬲能力强,呼吸均匀。有节制能储存较多的气鬲,有明确贺喜的支点。使高中低三个声区协调统一,我经常采用的练气息的方法有: 1 、慢呼慢吐,将嘴张开,象打哈欠一样,缓缓将气呼出。可以发" S "声音。检查气息是不是匀。对初学者要特别强调这一训练。注意不要抬头,耸肩。做长期训练。 2 、快吸慢吐,这是歌唱时常用的急速吸气略停顿后,缓缓呼出,训练横膈膜的支撑作用。发声练习,发声练习是用于训练声乐技能技巧的最基本、最简单的练习。运用气息支持发声,发长音。让横膈膜控制呼吸。形成正确的喉头位置,稳定喉头,使声带运动与呼吸密切配合。训练调节共鸣腔体的方法。适当扩张可调节形状的共鸣器官---- 咽腔、口腔、喉腔。运用不能调整行将的共鸣器官------ 通过共鸣腔体的调节于运用,增大音量,美化音色。呼吸、喉头、共鸣器官的密切配合,协调运用的发声、作到声区统一,富于力度和音色变化。开始时我们可以采用a 、e 、i 、e 、u 、用音阶5 4 ▏3 2 ▏1 - ||; 通过大量的简单练习曲的训练,在运用歌唱正确状态,做大约一个学期的训练后,在找到歌唱发声的状态的前提下,为进一步扩展音域打下良好的基础。科学地学习声乐必须要有老师的指导。主要原因如下:1,使歌唱发声系统各器官的肌肉更有力,并能协调一致。2,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保持喉头的相对稳定和建立标准歌唱状态。3,扩展音域,美化音质。注意事项:1,要循序渐进。2,要每天坚练习,持之以恒。3,练声时要注意力集中,精神饱满,充满激情。4,要主客观统一,经常录音分析真实声音与发声时自我感觉声音的差异。5,要巩固正确的发声感觉。6,要把练习发声技术的心得体会运用到演唱歌曲中去。7,初学者不应追求大音量及高音,而应追求声音的圆润自如和音质的优美。具体方法从自然音区练起,自然音区是指不太用力就能唱出的音区,是人声中最自如最富有色彩的声音,一般不超过八度,一般男女中音从低音量到中音降7,男女中音从2到高音1。等到自然音区的音逐渐巩固之后,就应该将唱这些音时圆润、明亮、柔和的色彩和发声的自如性,移到邻近的高的和低的音上面去,当这样的音的数量逐渐增加时,就使我们的音域逐渐扩大,并使整个音域统一、均匀。唱高音和低音时,都能运用自如。

少儿声乐学习基本知识7大要点

少儿声乐学习基本知识7大要点少儿声乐学习基本知识7大要点 1、什么是少儿声乐? 少儿声乐,是充分利用童声期的嗓音条件,结合气息运用等发声技巧的一种少年儿童的演唱形式。由于少年儿童嗓音条件的特殊性 和柔嫩性,训练中的教学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青少年儿童处于 智力开发的非常重要的时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的利用学生的现有 条件进行多维度的启发与训练,对少年儿童素质的培养具有不可低 估的作用。 2、少儿声乐演唱的方法对其将来变声期后是否依然有用? 少儿声乐针对的演唱对象是未成年的儿童群体和处于变声期前的少年。这部分人群的特点是嗓音条件非常娇嫩,非常需要科学的方 法进行保护。但是,进行科学、系统的训练不但可以在现阶段保护 他们的嗓子,对其将来继续歌唱也具有一贯的延续作用。少儿声乐 不是完全独立、完全区别于其他的歌唱形式的发生方法,它与其他 硬性划分的通俗、民族、美声等唱法具有共同的发声原理、相似的 歌唱要求与审美标准。在完成变声期的转变后,学生可以进一步学 习歌唱要领和进行其他素质的培养。 3、少儿声乐是否可以理解为唱歌? 少儿声乐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少儿歌唱,但是又远远没有那么简单。众所周知“台上一分钟,台下多年功”的道理,任何事物的突出和 优秀都是遵循其必然的要求和规律,经过长期的努力与积累得来的。少儿声乐包含着多种音乐素质、心理素质、反应素质和文化素质等 综合素质的因素,不是简单的张口一唱就能够完全达到的。歌唱仅 仅是其载体形式与外在显现,而深刻的内涵都蕴含其中。 4、少儿是否嗓音条件有限不适合歌唱?

一般人认为,学习歌唱必须要具有天然的好嗓子,这说法既有正确的一面,又有它的片面性、天然优美动听的嗓子是学习歌唱的有 利条件,但有好嗓子不一定就能学好声乐,而许多成功的歌唱家在 训练前并未显示天然优美的声音。歌唱同说话的生理条件是完全相 同的,但若完全用说话的状态来进行歌唱就不能体现歌唱的艺术特征。因为语音发音是下意识的“自然”发音,而歌唱发声是有意识 的“非自然”发声,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有意识的锻炼发声器官, 是可以从下意识地说话达到有意识的控制自如的歌唱发声状态的。 因此,凡会说话的人,只要具备了一定的音乐素质,就可以学习歌唱。 5、少儿声乐是否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音乐素质音乐素质就是人在音乐方面敏锐听觉、鲜明的节奏感和良好的音乐感觉,就是我们常说的'音准、节奏、乐感。一个人的音 乐素质有先天的因素,也有后天的培养,而后天的因素是主要的。 在音准、节奏和乐感方面有敏锐感觉的人,就具备了学习音乐的素 质条件。 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音乐素质的人要进一步学习音乐就必须学习音乐方面的基本技能和知识例如,视唱练耳是学习音乐的基础,要准确的听辨和视唱出音阶、音程、节奏、旋律必须学习视唱 练耳。乐理也是学音乐的基础,学好相应的乐理知识,才能唱准、 唱好歌曲。键盘乐器基础:键盘乐器和乐理知识的学习是相辅相成的,有了一定的键盘基础才能进行听觉训练和视唱练习。而发声练 习等都离不开键盘乐器。 6、少儿声乐有什么作用? 显性的作用可以表现为唱歌很棒、由此信心十足,开朗大方等等,但事实上还有更多的潜在的作用,一时难以亲见。对孩子想象力的 开发、情感表达、表现力的培养、内在气质与性格的熏陶都是更为 重要的。声乐主要是表现人的内心世界,其作用也明显的体现在内 在领域。 7、是否嗓子好就行,不需要学习训练?

如何学习声乐

如何学习声乐 以前听着别人唱出优美动听的歌声,自己时刻就在想;要是自己也能唱得那么美,该多么好啊。后来才知道要唱好歌,除自己要具有良好的音乐素质外,还必须经过系统的声乐训练。但是怎样学习声乐呢?经过多年的学习,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学习声乐的条件 要学好声乐,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即具有良好的音乐素质、掌握相应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有良好的嗓音条件。 1、音乐素质 音乐素质就是人在音乐方面敏锐听觉、鲜明的节奏感和良好的音乐感觉,就是我们常说的音准、节奏、乐感。一个人的音乐素质有先天的因素,也有后天的培养,而后天的因素是主要的。在音准、节奏和乐感方面有敏锐感觉的人,就具备了学习音乐的素质条件。 2、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具有音乐素质的人要进一步学习音乐就必须学习音乐方面的基本技能和知识,音乐基本技能包括:视唱练耳、乐理知识、键盘乐器基础。 视唱练耳是学习音乐的基础,要准确的听辨和视唱出音阶、音程、节奏、旋律必须学习视唱练耳。 乐理也是学音乐的基础,学好相应的乐理知识,才能唱准、唱好歌曲。 键盘乐器基础:键盘乐器和乐理知识的学习是相辅相成的,有了一定的键盘基础才能进行听觉训练和视唱练习。而发声练习等都离不开键盘乐器。 3、嗓音条件: 一般人认为,学习歌唱必须要具有天然的好嗓子,这说法既有正确的一面,又有它的片面性、天然优美动听的嗓子是学习歌唱的有利条件,但有好嗓子不一定就能学好声乐,而许多成功的歌唱家在训练前并未显示天然优美的声音。 歌唱同说话的生理条件是完全相同的,但若完全用说话的状态来进行歌唱就不能体现歌唱的艺术特征。因为语音发音是下意识的“自然”发音,而歌唱发声是有意识的“非自然”发声,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有意识的锻炼发声器官,是可以从下意识地说话达到有意识的控制自如的歌唱发声状态的。因此,凡会说话的人,只要具备了一定的音乐素质,就可以学习歌唱。 二、如何学习声乐 学习应该包含两方面的内容:歌唱技能技巧的学习和声乐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 1、声乐基础理论的学习 要具备一定的演唱能力,首先要懂得发声的生理机制,如了解歌唱器官的构造,歌唱发声的简单原理,声音的共鸣原理、共鸣腔的划分、共鸣腔的运用和声区的关系,运用共鸣的方法等。 另外,在进行歌唱技能技巧的训练时,必须掌握歌唱的呼吸方法、呼吸的运用、了解呼吸的支点,常用的呼吸练习方法。学习识别声音的性质、声部的划分,了解美声、民族、通俗唱法特点及嗓音的保健等。

《声乐基础》课程标准

《声乐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06078 建议课时数:100课时 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 先修课程:基础乐理、视唱练耳 后继课程:合唱与指挥、幼儿活动设计与指导教育实习 一、前言(此描述与本课程直接关联) 声乐基础是学前教育专业的的重要课程,也是技能性很强的一门学科。由于人数多,基础差,学生的声乐知识几乎是空白的,而要使学生对声乐知识的理解、接受变得容易,并解决学习中的困惑,提高学习质量,增强学习声乐的自信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一)课程性质(缺乏课程描述) 本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教授基本的演唱发声原理,声情并茂的演唱初级曲目和儿童歌曲,是本课程的教授重点。(二)设计思路 本课程开设3个学期,每周3 个课时。 二、课程目标 1、歌唱的呼吸能力、歌唱的共鸣、歌唱的咬字、中外歌曲、艺术原创歌曲的演唱和艺术表现等 2、儿童歌曲的演唱与表演。 (一)职业能力目标

在幼儿园和早教机构从事幼儿教师的工作中,能够指导儿童了解歌曲节奏、音调等方面的知识,并且完整演绎和教授歌曲。了解儿童歌唱各种歌曲和各种形式,组织各种类型的歌唱演出和比赛。(二)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 三、整体教学设计 (一)教学模式 集中授课与单个授课相结合。 (二)教学任务安排 第一学期侧重歌唱的呼吸能力、歌唱的共鸣、歌唱的咬字。 第二学期侧重中外歌曲、艺术原创歌曲的演唱和艺术表现等 第三学期侧重儿童歌曲的演唱与表演。 课程内容、要求和设计(与学前专业需求不符,明显是音乐专业的内容!!)

五、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特别是对于声音的审美鉴赏,是上好声乐基础课非常重要的方面。声乐欣赏课包括教师的示范课和

音乐理论知识重点

音乐 第一讲听赏训练 内容构成:怎么听,听什么,有怎么样的联想? 听音乐的基本方法: 步骤1: 构建心境,排除杂念 步骤2: 静心的聆听,抓住要素 欣赏:《命运》,《二泉映月》并说出乐曲中的感情色彩 音乐联想与表达 步骤1: 描摹性联想与表达 步骤2: 情节性联想与表达 请欣赏:《百鸟朝凤》,《梁祝》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以及歌曲内容表达的感情色彩,以更好的掌握歌曲情感的变化 自主训练与学习检测 自主听赏自己喜欢的乐曲,并说出所听音乐所表达的情感。 第二讲声乐任务 内容构成:音色听赏--语言听赏--润腔听赏 请看图:并结合平时的积累,分辨出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 训练过程 项目(一):音色听赏 欣赏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并分辨其音色。 项目(二):歌词听赏 步骤1:歌词的“凝练美” 步骤2:歌词的“生动美” 步骤3:歌词的“真情美” 项目(三):润腔听赏 步骤1:喜乐型润腔 步骤2:哀伤型润腔 步骤3:愤怒型润腔 步骤4:诙谐型润腔 步骤5:宣叙型润腔 自主训练与学习检测 自主欣赏不同唱法的歌曲,并能准确分辨其唱法形式与特点。 第二讲器乐听赏 内容构成:器乐音色听赏,器乐描摹听赏,器乐抒情听赏,器乐配合听赏。 中国基本乐器的音色比较: 欣赏笛子乐曲《姑苏行》,唢呐乐曲《百鸟朝凤》,二胡乐曲《二泉映月》,琵琶乐曲《十面

埋伏》,古筝乐曲《高山流水》。 比较与分辨各种不同乐器的音色特点。 外国基本乐器的音色比较: 欣赏萨克斯乐曲《回家》,吉他乐曲《爱的罗曼斯》,单簧管乐曲《白骆驼》等。 比较与分辨各种不同乐器的音色特点。 由教师随机放器乐乐曲音乐,让学生分辨是哪种乐器?并找出其音色特点。 在课下时,让学生听一曲交响乐和民乐合奏,并能分辨各种乐器。 第三讲曲艺与戏曲听赏 ·曲艺—中华民族各种”说唱艺术”的统称,它是由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演变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戏曲—指的是中国传统的戏剧.戏曲的内涵包括,唱,念,做,打.综合了对白,音乐,歌唱,舞蹈,武术和杂技等多种表演方式. ·曲艺和戏曲最能体现民族神韵的艺术表现方式:语言,唱腔,表演. 二训练过程 ·项目(一):京韵大鼓 ·京韵大鼓用北京话演唱,使其具有浓厚的京腔京韵.表演者在表演当中会随着故事情节发展表演身份随机应变.大多数时候是表演者本人,以第三人称的口吻在讲述故事,但有时为了更加直观形象表现故事内容,表演者须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模仿剧中的某个人或事物. ·欣赏:骆玉笙<<重整河山待后生>> ·项目(二):苏州弹词 ·苏州弹词发源于江苏苏州,盛行于江,浙,沪长江三角洲一带,是一种散韵文体结合,以叙事为主,代言为辅的苏州方言说唱艺术.其表演形式为自弹自唱. ·欣赏:苏州弹词<<黛玉焚稿>> ·项目(三):昆曲 ·昆曲分南昆和北昆,以南昆为主.南昆以苏州白话为主,北昆以中州韵白和京白为主. ·昆曲的语言风格:柔媚婉转,细腻流畅. ·昆曲以第一人称的代言体方式进行表演,最大的特点是歌唱与舞蹈结合巧妙和谐.以曲笛,三弦,鼓,拍板以主要伴奏乐器. ·欣赏:昆曲<<牡丹亭.游园>> ·项目(四):京剧 ·京剧的形成是多种地方戏曲的融合.由徽剧,汉剧合流而成.语言受湖广音和中州(河南)音影响甚重. ·京剧用程式化的歌舞来塑造人物,反映生活.所谓的程式,就是相对固定的,规范化的组织形式和表演方式. ·京剧程式的功能和审美可概括为四化:简约化,虚拟化,技艺化,泛美化. ·伴奏乐队分文场和武场.文场以丝竹乐器为主,如京胡,三弦等.表现抒情场面.武场以打击乐器为主.如板,鼓等,表现武打场面. ·欣赏:红灯记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自主训练 ·学习检测 第四讲拓展训练 ·重点:旋律鉴赏.调式.调性鉴赏.和声鉴赏.曲式鉴赏. 项目(一):旋律鉴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