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结构、功能、关系的维度

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结构、功能、关系的维度
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结构、功能、关系的维度

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社会科学前沿, 2020, 9(3), 301-304

Published Online March 2020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d114886258.html,/journal/ass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d114886258.html,/10.12677/ass.2020.93046

Reform of Local Government

Institutions: Dimensions of

Structure, Function and

Relationship

Zhaorong Cao

School of Politics and Public management, Shanxi University, Taiyuan Shanxi

Received: Feb. 26th, 2020; accepted: Mar. 12th, 2020; published: Mar. 19th, 2020

Abstract

The eighth reform of government institutions has been launched in 2018. This reform focuses on strengthening the party’s unified leadership as a political theme. It focuses on optimiz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government and emphasizing the formation of a streamlined, collaborative, and efficient functional system. This paper believes that under such a strategic layout, the reform of local government institutions is mainly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logic of adjusting functions, changing structures, and rational relations, and using Shanx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o specifi-cally analyze the basic implementation path under this model. After the reform, it will further consolidate the central position of local party committees, improve the administrative efficiency of local governments,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and vitality of markets and society, and promote the modernization of local governance systems and capabilities.

Keywords

Institutional Reform, Government Functions, Local Governance

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结构、功能、

关系的维度

曹曌蓉

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山西太原

收稿日期:2020年2月26日;录用日期:2020年3月12日;发布日期:2020年3月19日

曹曌蓉

摘 要

第八次政府机构改革在2018年已经展开,此次改革以强化党的统一领导为政治主题,着眼于优化政府效能,强调形成精简、协同以及高效的职能体系。本文认为在这样的战略布局下,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主要是围绕调职能、变结构、理关系的理论逻辑展开,并以山西省为例具体分析了这一模式下的基本实施路径。改革后将进一步巩固地方党委的中枢地位,提高地方政府行政效率,市场和社会的优势和活力也会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推进实现地方治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

关键词

机构改革,政府职能,地方治理

Copyright ? 2020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s://www.360docs.net/doc/d114886258.html,/licenses/by/4.0/

1. 引言

根据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审议和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新一轮党政机关机构改革拉开序幕。在2018年底前中央层面的机关机构改革已经完成,2019年3月地方的改革任务也陆续实现。地方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直接联系人民和市场主体,地方政府机构改革这最后一公里在整个机构改革大局中举足轻重。

2. 2018年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战略布局

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在战略布局上与中央是相互联结的,主要是做好与中央的衔接并确保其他各类机构改革协同推进。新一轮的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以强化党的统一领导为政治主题,着眼于优化政府效能,形成精简协同高效的地方政府管理体制,发挥中央和地方两种积极性,提升地方治理能力。

2.1. 政治主题:强化党的统一领导

加强党的工作领导是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首要任务[1]。党在整个治理体系中始终是中枢地位,针对长期以来在一些领域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权责脱节和党的领导弱化,新一轮的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不仅是政府自身的改革,也关注党和政府在机构设立和职能分配中的困境。这次改革以强化党统一领导为政治主题,地方政府机构履职过程中体现党的领导的制度优势,不断增强地方各级党委的组织协调能力。

2.2. 改革目标:推进地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988年政府机构改革率先提出从转变职能入手,强调减少行政体系不合理的职能总量,去除阻碍市场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束缚。2018年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也提职能转变,是在整个治理体系(包括政府、市场和社会)的角度,进入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为目标的新阶段,是一次全方位、全过程、系统性以及深层次的变革,涉及到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协、省级群团组织、省委省政府直属事业单位以及市县机构改革。

Open Access

曹曌蓉3. 2018年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基本路径

根据结构功能主义,组织功能是组织立身的依据,对功能的定位决定了组织结构的设置。2018年地方政府改革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即调职能、变结构、理关系。第一,调职能,推动行政效能优化,政府职能从基于管理转向基于服务;第二,变结构,依据职能来调整政府机构配置,提高行政效率,提升地方政府的自主权,释放地方政府活力;第三,理关系,即理顺政府–市场–社会三个治理主体间的合作关系,在互动、协同中发挥多元治理主体的优势。

3.1. 调职能:明晰地方党政、政府部门权责

新一轮的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对促进现代政府建设进程和经济健康发展十分重要,地方政府积极对应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来调整和优化权责范围,具体包括地方党政职能和政府部门间职能两个方面。

1) 紧扣政治主题,统筹协调地方党政职能

当前我国的体制改革需要一个强大的治理中枢来防止碎片化困境,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治理现代化格局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基础。山西省在此次改革中加强了省委对地方重大事务的领导。一方面,变领导小组为委员会,提高了省委领导小组的地位,体现了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和力量的加强。委员会除了能够实现重大工作的有效施行,更重要的是保障了思想的统一[2]。另一方面,增强职能划拨和协调,促进省委统一领导下职能部门的归口管理。由山西省委深化党政机构改革领导小组牵头,推动地方党政机构合并设立或者合署办公,比如山西省由省委组织部统一负责公务员工作等。统筹协调党政职能是此次机构改革的一大重心,明晰了职权和责任,克服了长期以来党政在一些工作开展上因交叉重复导致的内耗。

2) 优化效能,形成精简协同高效的地方政府职能体系

地方机构改革并非简单的撤减合并,而是着眼于地方整体治理结构的优化,以合理界定机构职能、科学配置部门职权作为地方机构改革的出发点,以精简、协同和高效为关键准则,构建机构精简、职责明晰、权责匹配、廉洁高效的职能体系。根据《山西省机构改革方案》和《山西省机构改革实施方案》,在新的政府体制机制框架下,将优化协同高效作为重心,明确分配部门职责,多部门协调时要厘清主次责任。2018年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中强调转变政府职能和优化政府效能,政府部门间运行也更加顺畅。3.2. 变结构:提高行政效率,释放地方政府活力

新一轮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包括横向和纵向结构调整,横向上统筹设置地方政府机构,推动地方政府重点领域大部门制改革,提高行政效率;纵向上强调要合理划分央地职权范围,给地方更多自主空间。

1) 推动地方政府重点领域大部门制改革

在中央层面,根据新时代发展要求把一些领域或职能相似、关联密切的部门均采取统筹归划。在地方层面也要求依据精简协同高效的职能定位,强化部门内部整合,推进机构存量职能合理配置。地方政府可以根据情况在交通运输以及农业农村等领域推进市县政府机构整合,此次改革部分省出现了一对多的省级大部制机构。改革要求省委在中央政策框架内做好与中央的衔接,并确保各类机构改革的统筹协同推进,比如山西省通过整合监督职责组建了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 职责异构,因地制宜设立特色机构

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属于行政性分权,中央政府在双方关系中起主导性作用。为了便于领导,中央政府在地方对口设置行政机构,即职责同构。这种上下对应的机构设置模式有利于加强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但是忽视了地方的特殊性和治理效能。新一轮的机构改革将权力下放到基层,准许地方成立特

曹曌蓉

色机构,领导方式上允许一对多或者多对一。对于涉及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和政令统一时,由中央全面部署和统筹规划,保证上下贯通,相互衔接。同时重视地方的特点和差异性,赋予地方政府省以下机构自主权,提倡地方贴合实际需要不断创新。山西结合省情因地制宜设置了省能源局和省小企业发展促进局等特色机构,既符合全局统一性,也尊重局部灵活性,释放地方政府的活力和积极性。

3.3. 理关系:推进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间协作

新一轮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涉及整个治理体系,着眼于理顺政府、市场、社会三者间的关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活力,鼓励社会组织承接公共管理和服务职能以及多元主体协同治理。

1) 深化放管服–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新一轮机构改革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导向,整合基层审批权和执法力量,设置综合性行政服务机构推进组织形式的扁平化和网格化。山西省在新一轮的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中提出要推动城市管理跨领域、跨部门综合执法,统筹协调行政执法资源,缩小执法队伍种类和层级,实现均衡与合理配置公共资源。

同时全面推进便民服务平台建设,提供方便和高效的公共服务。深化放管服有助于克服条块分割、力量分散带来的问题,理顺了政府与市场间的关系,提高地方政府服务能力、推动建设人民群众满意和支持的服务型政府。

2) 鼓励群团组织承担部分公共管理职能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成长和政府职能转变,社会组织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的影响日益增加。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也更加关注社会力量的发展,特别是鼓励群团组织的成长,重视培育治理合力。党和政府以群团组织联系人民群众,发挥其作为中介的桥梁纽带作用。地方政府也趋于向群团组织转移部分公共管理和服务职能,增强党政机构同群团组织协调合作,将服务力量和资源向基层倾斜,提升群团组织团结和服务群众的优势,推动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良性配合和互动。

4. 小结

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工作中机遇和困难并存,重点和难点都是落实,要求打破既得利益格局,依据编随事走和人随编走控制资源流动,实现职能、机构和人员的落实。改革必然涉及人的进退去留转,部门职责调动、划走不可避免。这就要求,第一,广大领导干部要有担当和使命感,克服自身利益格局,自觉服从组织安排,加大改革中的思想政治工作。第二,重视机构编制在改革过程中的根本作用,全面落实机构编制法定化、实名管理和刚性约束,严把机构编制和人员入口关。第三,强化改革推进情况的监督反馈,严格追责改革中的违法违纪行为,推动各部门适应角色、履行好职责,保障机构改革取得预期成效。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是一个不断调适的过程,对效率、公平和正义的追求是政府机构改革的元动力

[3],新一轮改革下政府、市场和社会的优势和活力将得到更加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N].人民日报, 2017-10-25(2).

[2]王臻荣, 郎明远. 从“领导小组”到“委员会”: 制度逻辑与政治价值[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41(4): 101-105.

[3]唐任伍, 马宁, 刘洋. 中国政府机构改革: 元问题、元动力与元治理[J]. 中国行政管理, 2018(11): 21-27.

公司组织结构的内容与形式

组织设计与人力资源规划 第一章组织结构 一、企业组织概述 (一)组织概述 1.组织的内涵 组织这一概念同打算一样,既是一个名词又是一个动词。作名词用,指的是按一定规则建立起来的人的集合体。闻名的组织学家巴纳德认为:由于生理的、心理的、物质的、社会的限制,人们为了达到个人的和共同的目标,就必须合作,因此形成群体,群体进展为组织。作为动词,指的是组织工作,即对人的集合体中各个成员的角色安排,任务分派。由于治理因协作而生,协作的外在形式即是组织。过去人们将组织工作与治理等同也就情有可原,今天仍有使用组织治理一词来描述治理活动的。

在一个组织中,其构成要素除了人之外,还有物、财、信息等。但人是最要紧的要素,是起决定作用的要素,组织工作也确实是围绕组织中的人展开的。 治理学意义上的组织,除了具有一般意义上的组织的内涵之外,还包括如下几点涵义: (1)组织是一个职务结构或职权结构 它的含义是组织中的每个人都有特定的职责权利,组织工作的要紧任务也就在于明确这一职责结构以及依照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使之合理化。组织中的每一个成员不再是独立的、自己只对自己负责的个人,而是组织中的既定角色,承担着实现组织目标的任务。 (2)组织是一个责任系统,反映着上下级关系和横向沟通网络在那个网络中,下级有向上级报告自己工作效果的义务和责任,上级有对下级的工作进行指导的责任,同级之间应进行必要的沟通。这些都由组织工作来完成。正如孔茨所讲:正式组织是通过对职务结构的理解而设想出来的。按此含义,可把组织工作

看做是把为达到目标而必需的各项活动进行组合,把治理每项活动所必需的职权授予该治理者,规定企业结构中的横向的和纵向的协调关系。 (3)组织可分为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 在治理上,人们把组织分为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两大类。正式组织一直是治理学研究的重点。进入20世纪20年代以后,随着行为科学的产生和进展,非正式组织也逐渐引起了治理学家们的重视,成为一种独立的研究对象。所谓正式组织,指的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由两个以上的人所组成的,具有明确的内部结构和制度规范的分工协作系统。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全然区不在于前者具有明确的制度规范,从而确定了成员系统,非正式组织却没有。 2.组织的特点 (1)组织必须有一个共同的目标 组织目标是指一个组织要达到的要紧目的,任何一个组织差不多上为一定的目标而组织起来的,目标是组织的最重要条件。

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研究

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研究 【摘要】日前我国多数省份的地方政府机构的改革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广大人民对地方政府的改革举动深为关注。以前的地方政府人员臃肿、机构过多、职权交叉导致腐败现象日益严重,所以改革已经是迫在眉睫。再者,地方政府机构的改革难度超过其上级、上上级政府机构的改革。因此,本文将抓住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难点和重点进行研究和探讨,着力于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共性与个性进行叙述。 【关键词】大部制省直管县因地制宜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央、省级政府就已经经过了好几次的机构改革,地方政府也不例外。而地方政府的改革成效不仅关系到国家的发展还直接影响到地方人民的生产、生活质量。以往的政府机构改革总是跳不出人员及机构“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在此方面,地方政府亦是面临同样的窘境。2008年10月,随着上海市政府机构改革方案被中央正式批复,新一轮的地方政府机构改革随即也拉开了大幕。此次,地方政府机构的改革应该极力避免以往出现的现象,以全新的方案对机构进行改革。但是同时我国的地方政府相对政府机构其上级、上上级政府机构的改革有其更困难的地方。 首先,地方政府财政不足。要想在改革上取得较好的成绩财政就要有所保障,而财政正是地方政府遇到的最大难题,如果没有足够的财政做保障,再好的改革方案也是空谈。因此,地方政府在改革机构的时候在财政方面需要得到中央的大力支持,除此之外,地方政府自身也要有所准备。 其次,地方政府在机构设置上也是改革成效取得成效的一大绊脚石。现在的理论工作者对中央政府亦或是省级政府的改革或许已然是研究得很透彻了,但是对于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研究确是毫无成效,或是直接将中央或是省级政府机构 第1页

论述我国行政机构改革的必要性及其途径

摘要: 在当代中国,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民众对政府的要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传统的,集权的,大包大揽的政府已不再适合中国发展的要求。加入WTO,不仅我国的经济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且对我国整个行政系统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现今所需要的政府应该是一个“精干,廉价”的政府。显然,在各领域都呼唤改革的现在,行政改革已势在必行。 关键词:行政机构改革现状对策 1深化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为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大提出的战略任务,保证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需要深入分析并进一步明确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向,为全面建立和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体制提供理论支撑,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必要的条件。 1.1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着眼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而且涉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的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然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这要求我们要建设服务型政府、转变政府职能、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1.2是构建社会注意和谐社会的需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要求在坚持发展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同时,更加注重协调利益关系,更加注重依法行政,搞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更加注重鼓励引导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参与经济社会事务管理,监督政府行为,更加注重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构建政府、社会、公民互补的和谐关系。所有这些都对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从当前我国现实国情看,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前提,也是党的士七大报告明确提出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目标。

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文献综述

有关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文献综述: 新一轮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特点与对策 【参考文献:领导科学2011年05期王振海; 刘文俭; 青岛行政学院; 青岛行政学院管理学教研部;】 根据此篇文章,与前四次改革相比,新一轮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具有的鲜明时代特点: 特点一是鼓励地方因地制宜、大胆探索。在机构设置方面,中央对机构具体设置形式、名称、排序等,不统一要求上下对口,有条件的地方课加大机构整合力度,合并一些职能相同相近的部门,甚至允许一个部门对应上级几个部门。 特点二是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机构改革在职能定位、理顺体制、机构设置、责任界定、层级分工等各个环节,都紧紧围绕并体现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突出强调地方政府要更好履行职责和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特点三是责任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央关于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意见要求,在赋予部门职权的同时,明确其承担的责任,要通过“三定”(定职责、定机构、定编制)工作,实现权责统一,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推动责任政府建设。 特点四是首次提出机构编制备案制度个层级调剂制度。中央要求,要严格执行机构编制审批程序和备案制度。改革过程中,人员编制虽然总额不得突破现有规模,但是在同一层次内,可以根据职能的调整,对人员编制实行动态管理,实现有增有减,优化结构;如需跨层级调整必须按程序报批。这在历次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是首次,是针对新一轮改革的特别创新之举,充分体现了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结合。 推进新一轮地方政府机构改革要体现: 1、城乡一体原则。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应当遵从“城乡一体化”发展原则,在机构设置和职 能整合上要体现土地利用和城乡规划、城乡产业发展、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城乡劳动就业的统筹,以更好地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 2、满足需要原则。一要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三满足利益多 远的需要(充分考虑地方利益、地区利益、行业利益、阶层利益的平衡,既要构建合理的利益配置机制,又要防止追逐违法利益);四要满足技术发展需要(转向建设以流程为中心的流程导向型政府,整合政府资源,再造工作流程,减少管理层级,实行扁平化管理) 3、统筹兼顾原则。统筹兼顾职能设置、权利配置、府际改革(即统筹上下级政府机构改革, 以利于形成上下合力1。使得行政成本1+1<2,行政效率1+1>2)各种内外上下级关系。 1石亚军,施正文.探索推行大部制改革的几点思考[J].中国行政管理,2008(2):9-11

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及其优缺点

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

组织结构(organizationalstructure)是表明组织各部分排列顺序、空间位置、聚散状态、联系方式以及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模式,是整个管理系统的“框架”。 1、直线型组织结构 又称单线型组织结构,是最古老、最简单的一种组织结构类型。其特点是组织系统职权从组织上层“流向”组织基层。上下级关系是直线关系,即命令与服从的关系。 优点:①结构简单,命令统一;②责权明确;③联系便捷,易于适应环境变化;④管理成本低。 缺点:①有违专业化分工的原则;②权力过分集中,易导致权力的滥用。 2、职能型组织结构 又称多线型组织结构。其特点是采用按职能分工实行专业化的管理办法来代替直线型的全能管理者,各职能部门在分管业务范围内直接指挥下属。 优点:①管理工作分工较细;②由于吸收专家参与管理,可减轻上层管理者的负担。 缺点:①多头领导,不利于组织的集中领导和统一指挥;②各职能机构往往不能很好配合;③过分强调专业化。 3、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

直线职能制组织形式,是以直线制为基础,在各级行政领导下,设置相应的职能部门。即在直线制组织统一指挥的原则下,增加了参谋机构。 优点:既保证了集中统一的指挥,又能发挥各种专家业务管理的作用。 缺点: 1、各职能单位自成体系,不重视信息的横向沟通,工作易重复,造成效率不高。 2、若授权职能部门权力过大,容易干扰直线指挥命令系统。 3、职能部门缺乏弹性,对环境变化的反应迟钝。 4、可能增加管理费用。 5、注意:直线职能制仍被我国绝大多数企业采用。 直线职能型组织结构图 4、事业部制 事业部制是欧美、日本大型企业所采用的典型的组织形式。有时也称之为“联邦分权化”,因为它是一种分权制的组织形式。 事业部制组织结构图 利弊:事业部制事在一个企业内对具有独立产品市场、独立责任和利益的部门实行分权管理的一种组织形式。 优点:1、责权利划分比较明确,能较好地调动经营管理人员地积极性; 2、事业部制以利润责任为核心,能够保证公司获得稳定地利润; 3、通过事业部门独立生产经营活动,能为公司不断培养出高级管理人才。 主要缺点:1、需要较多素质较高地专业人员来管理事业部; 2、管理机构多,管理人员比重大,对事业部经理要求高; 3、分权可能架空公司领导,削弱对事业部地控制; 4、事业部间竞争激烈,可能发生内耗,协调也较困难。 条件:1、具备专业化原则划分的条件,并能确保独立性,以便承担利润责任; 2、事业部间相互依存,不硬性拼凑; 3、保持事业部之间适度竞争; 4、公司有管理的经济机制,尽量避免单纯使用行政手段; 5、适时而动:①外部环境好:有利于事业部制; ②外部环境不好,应收缩,集中力量度过难关。 模拟分权结构是一种介于直线职能的组织结构 5、矩阵结构 是专门从事某项工作的工作小组形式以展而来的一种组织形式。

数据库维度的基本概念

基本概念: 1.多维数据集: 多维数据集是联机分析处理(OLAP)中的主要对象,是一项可对数据仓库中的数据进行快速访问的技术。多维数据集是一个数据集合,通常从数据仓库的子集构造,并组织和汇总成一个由一组维度和度量值定义的多维结构。 2.xx(dimension): 是多维数据集的结构性特性。它们是事实数据表中用来描述数据的分类的有组织层次结构(级别)。这些分类和级别描述了一些相似的成员集合,用户将基于这些成员集合进行分析。 3.度量值: 在多维数据集中,度量值是一组值,这些值基于多维数据集的事实数据表中的一列,而且通常为数字。此外,度量值是所分析的多维数据集的中心值。 即,度量值是最终用户浏览多维数据集时重点查看的数字数据。您所选择的度量值取决于最终用户所请求的信息类型。一些常见的度量值有sales、cost、expenditures和productioncount等。 4.元数据: 不同OLAP组件中的数据和应用程序的结构模型。元数据描述OLTP数据库中的表、数据仓库和数据集市中的多维数据集这类对象,还记录哪些应用程序引用不同的记录块。 5.级别: 级别是维度层次结构的一个元素。级别描述了数据的层次结构,从数据的最高(汇总程度最大)级别直到最低(最详细)级别。 6.数据挖掘:

数据挖掘使您得以定义包含分组和预测规则的模型,以便应用于关系数据库或多维OLAP数据集中的数据。之后,这些预测模型便可用于自动执行复杂的数据分析,以找出帮助识别新机会并选择有获胜把握的机会的趋势。 7.多维OLAP(MOLAP): MOLAP存储模式使得分区的聚合和其源数据的复本以多维结构存储在分析服务器计算机上。根据分区聚合的百分比和设计,MOLAP存储模式为达到最快查询响应时间提供了潜在可能性。总而言之,MOLAP更加适合于频繁使用的多维数据集中的分区和对快速查询响应的需要。 8.关系OLAP(ROLAP): ROLAP存储模式使得分区的聚合存储在关系数据库的表(在分区数据源中指定)中。但是,可为分区数据使用ROLAP存储模式,而不在关系数据库中创建聚合。 9.混合OLAP(HOLAP): HOLAP存储模式结合了MOLAP和ROLAP二者的特性。 10.粒度: 数据汇总的层次或xx。 11.聚合|聚集: 聚合是预先计算好的数据汇总,由于在问题提出之前已经准备了答案,聚合可以改进查询响应时间。 12.切块: 由多个维的多个成员限定的分区数据,称为一个切块。 13.切片(slice): 由一个维的一个成员限定的分区数据,称为一个切片。

政府职能转变与机构改革的关系

天津师范大学本科生作业 上课学期:20 13 --20 14 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公共行政学 课程类型:必修(√)选修() 班级:行管1302班 姓名:于莹 学号:1330020097 成绩: 评语: 任课教师(签章): 年月日

政府职能转变与机构改革的关系 一政府职能 政府职能是公共行政职能的简称,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时应承担的职责和所具有的功能。它反映着公共行政的基本内容和活动方向,是公共行政的本质表现。公共行政职能包括以下四层意思:①公共行政职能的实施主体是政府机构②公共行政职能的主要内容是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③公共行政职能的手段主要是依法行政④公共行政职能是完整的统一的权责体系。二机构改革 政府的机构是由政府的职能决定的,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新的部门和机构实在社会需要的压力下被动的出现的,正是由于政府管理社会事务的增加,才使政府公共行政组织结构复杂化了。现代政府的发展表明,公共行政组织的发展进程已经走出了自然发展的历史阶段,成为政府自身设计的过程。政府机构的设置、规模的控制以及公共行政组织结构形式的安排,都可以看做是政府自觉设计的结果。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说,机构改革就是典型的公共行政组织设计。所以,机构改革是指上就是要通过对行政机构的法定地位、职责任务、行为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机构设置、单位性质、人员编制、经费形式等基本原则和制度进行重新设置、组合和规定、以便使行政机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政府职能转变与机构改革的关系

温家宝总理曾将政府职能明确界定为: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定位正确与否,是政府能不能正确行使权力,发挥相应作用的关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这既是改革的主题,又是改革的总体要求。当前检验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成效,既要看政府机构调整是否科学合理,更要看政府职能是否真正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来。所以,政府职能转变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一定时期内,根据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其应担负的职责和应发挥的功能、作用的范围、内容和方式的转移与变化。而机构改革是指为了适应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对党政机关的管理体制、职能配置、机构设置、人员配备以及这些机构人员的组合方式、运行机制所作的较大调整和变革。 由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的含义可以看的出来,政府职能转变与机构改革之间的联系是紧密的。首先,行政机构改革的核心便是政府职能机构。因为政府组织结构及规模的大小直接影响到行政成本和管理的有效性。把政府组织结构、规模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可以有效地使政府的行政具有更高的效率,更高的回报。自1982年以来,我国共实行六次大的政府机构改革,这六次政府机构改革分别是:1982年的以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实现年轻化为目标的机构改革;1988年的以转变政府职能是机构改革的关键为中心的机构改革;1993年的以建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为目标的机构改革;1998年的以消除政企不分的组织基础为目标的机构改革;2003年的以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廉名、、廉洁高效为目标的机构改革;

关于市政府机构改革方案(草案)的说明(提交市委用)

关于鹰潭市政府机构改革方案(建议稿)的 说明 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市县政府机构改革的意见》(赣发[2009]12号)及9月11日召开的全省市县政府机构改革工作会议有关精神和规定,参考其他设区市的改革思路,结合我市实际,起草了《鹰潭市政府机构改革方案(建议稿)》(以下简称方案),现就《方案》制定有关情况作以下说明: 一、关于机构改革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确立 这次机构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原则,主要以省委、省政府《关于市县政府机构改革的意见》(赣发[2009]12号)为依据,按照“四个分开”(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原则,精简统一效能原则,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原则。提出本次机构改革主要目的是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调整优化组织结构,积极探索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着力解决职能交叉、重复和职能缺位、越位、错位问题,规范行政行为,提高行政效能,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严格机构编制管理。 按照省《意见》及凌成兴常务副省长“六个整合”(工业和信息化、交通运输、人力资源、食品药品、内外贸、扶贫和移民),三个探索(农业、文化、城乡建设规划和住房保障)的讲话精神。 二、关于机构设置调整的的基本思路

(一)行政机构的调整和设置 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市县政府机构改革的意见》(赣发[2009]12号)中关于各设区市机构限额规定,我市最多只能设置30个政府工作部门,2个部门管理机构,共32个机构。我市目前设置政府组成部门32个,议事协调机构的办事机构1个(人防办),直属特设机构1个(国资委),部门管理机构2个(城管局、法制办),共计36个机构,即将下放地方的食品药品监管局原本也含算在省定机构限额内,后经我们争取,省编办答复可在30个机构限额外设置为工作部门。这样我市将需要硬性减少4个行政机构。 为此,在与全省十一个设区市多次交流意见,并于9月27日专程赴省编办进行沟通后,经慎重考虑研究,结合鹰潭实际,提出了我市的机构设置思路为“五个整合(工业和信息化、人力资源、食品药品、内外贸、文化广电和新闻出版),两个加强(加强机构编制、加强城市管理)、三个调整(将市粮食局、民族宗教局调整为部门管理,法制办调整为合署办公,国资委调整为内设机构)。 1、省里提出的六个整合,因交通运输领域、扶贫移民两个领域因我市之前实际已经整合,无须进行改革,只需进行相应的更名即可。因此,《方案》在以下四个领域进行了调整: 一是整合工业行业、中小企业、信息化等有关行政管理

案例 项目组织结构

前言 项目开始阶段的设计 一、课程设计目的 培养综合运用学科知识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时间 2011年1月 三、课程设计说明 问题: 1、项目组织形式主要有哪几种? 2、分析并比较主要的项目组织形式的特点。 3、适用于本案例的项目组织形式有哪些? 4、你们认为哪一种项目组织形式最适合该公司,阐述理由。 5、针对该案例设计具体的项目组织形式,并讨论该组织形式下项目的关键成功因素。 课程设计报告独立完成,要求针对三个设计题目,讨论研究各个案例给出相关背景,由小组组织成员根据所学习的知识,以及查阅和调研的资料,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设计独立地进行案例报告的编写并按时提交,体现出自己的研究结果和工作量。 四、课程设计内容 1.项目组织结构形式主要有:职能型组织形式、项目型组织形式、矩阵型组织形式、混合型组织形式。 2.各主要的项目组织形式的特征及其优缺点如下: 一:职能型项目组织形式 职能式项目组织形式是指企业按职能以及职能的相似性来划分部门,如一般企业要生产市场需要的产品必须具有计划、采购、生产、营销、财务、人事等职能,那么企业在设置组织部门时,按照职能的相似性将所有计划工作及相应人员归为计划部门、从事营销的人员划归营销部门等等,企业便有了计划、采购、生产、营销、财务、人事等部门。采用职能式项目组织形式也就是说企业主管根据项目任务需要从各职能部门抽调人员及其他资源组成项目实施组织,如要开发新产品就可能从营销、设计及生产部门各抽调一定数量的人员形成开发小组。然而这样的项目实施组织界限并不十分明确小组成员完成项目中需本职能完成的任务、同时他们并没有脱离原来的职能部

门,而项目实施的工作多属于兼职工作性质。这样的项目实施组织的另一特点是没有明确的项目主管或项目经理,项目中各种职能的协调只能由处于职能部门顶部的部门主管或经理来协调。例如开发新产品项目,若营销人员与设计人员发生矛盾,只能由营销部门经理与设计部门经理来协调处理。同样各部门调拨给项目实施组织的人员及资源也只能由各部门主管决定。职能式项目组织的优点主要有: (1) 有利于企业的技术水平的提升。由于职能式组织是以职能的相似性而划分部门的,同一部门人员可以交流经验及共同研究,有利于专业人才专心致志钻研本专业领域理论知识,有利于积累经验与提高业务水平。同时这种结构为项目实施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当项目遇到困难之时,问题所属职能部门可以联合攻关。 (2) 资源利用的灵活性与低成本。职能组织形式项目实施组织中的人员或其他资源仍归职能部门领导,困此职能部门可以根据需要分配所需资源,而当某人从某项目退出或闲置时,部门主管可以安排他到另一个项目去工作,可以降低人员及资源的闲置成本。 (3) 有利于从整体协调企业活动。由于每个部门或部门主管只能承担项目中本职能范围的责任,并不承担最终成果的责任,然而每个部门主管都直接向企业主管负责。因此要求企业主管要从企业全局出发进行协调与控制。 职能式项目组织的缺点主要有: (1) 协调的难度。由于项目实施组织没有明确的项目经理,而每个职能部门由于职能的差异性及本部门的局部利益因此容易从本部门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发生部门间的冲突时,部门经理之间很难进行协调。这会影响企业整体目标的实现。 (2) 项目组成员责任淡化。由于项目实施组织只是临时从职能部门抽调而来,有时工作的重心还在职能部门,因此很难树立积极承担项目责任的意识。尽管说在职能范围内承担相应责任,然而项目是由各部门组成的有机系统,必须要有人对项目总体承担责任,这种职能式组织形式不能保证项目责任的完全落实。 二:项目型组织结构 项目型组织形式是按项目来划归所有资源,即每个项目有完成项目任务所必须的所有资源,每个项目实施组织有明确的项目经理、也就是每个项目的负责人对上直接接受企业主管或大项目经理领导,对下负责本项目资源的运用以完成项目任务。每个项目组之间相对独立。如某企业有A、B、C三个项目:企业主管则按项目A、B、C的需

公司银行部组织架构与职责概述

公司银行部组织架构与职责概述 一、组织架构: 二、职责描述 公司银行总部部门职责概述 1.编制公司业务中长期进展规划、年度进展打算、市场营销 策略和经费预算 2.组织实施公司业务年度进展打算,完成公司银行线各项进 展任务和营销指标 3.建立健全公司业务客户数据库,实现对客户分级治理和时 实动态数据分析

4.开发公司产品,组织市场推广和各个渠道产品销售 5.建立、培养客户经理队伍、产品经理队伍和业务治理队伍, 形成激励机制 6.负责制定公司业务治理制度、业务手册、服务标准、人员 任职资格和考核方法,承担行政治理工作和培训工作 7.负责对公司银行部组成部门的治理,与总行相关部门协商 工作 8.管控、推动分支机构市场营销活动,解决分支机构市场营 销中的问题,设法提高销售业绩 公司银行市场部部门职责概述 1.综合治理 1)配合公司业务总监进行公司业务综合治理 2)负责上级治理部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3)负责公司银行部内部工作制度、标准、流程的制定工 作 2.信息治理 1)与个人银行市场部共同制定内部信息、营销情报的收 集、整理、分析、交流及保密制度

2)进行市场调研,分析公司业务市场状况 3)建立银行内部公司业务信息反馈系统,及时把握一线 市场与销售动态 4)月、季对各项内外部信息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为决策 层提供分析报告(包括客户所处行业动态分析、客户 市场分析、流通渠道、竞争者动态和策略分析、销售 业绩分析、广告和销售政策实施结果分析等) 5)与个人银行市场部共同编制情报调研、信息收集及整 理培训教材,并负责相关的培训工作 3.客户数据库治理与潜在需求深度挖掘 1)提出客户分类、分级治理的标准与方法 2)与信息技术部门合作开发CRM系统 3)掌控公司业务客户资源 4.营销策划 4)牵头制定针对不同客户群的产品组合策略、风险治理 重点及分销策略 5)牵头制定年度、季度营销打算和预算打算 6)建议分销部渠道销售方案 5.产品研发

我国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研究

我国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研究 内容摘要 在当下经济增加速度放缓,产业结构不断转型、升级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政府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转型和调整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随着国家大部制的推行,各地政府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也不是一改就成的事,改革是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加上各地政府的改革是探索式的前进不免会出现一些错误、失误。因此本文将就地方政府的改革进行研究,在进行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理论综述之后,对地方政府的改革动因进行分析,在此之后对当地政府的改革政策进行研究,最后结合实例来阐述改革出现问题的原因以及应对策略。通过本文的研究不仅能够了解地方政府改革的动因所在,而且能够从中找到应对改革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制度;利益冲突

目录 内容摘要 ............................................................................................. I 引言.. (1) 1 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理论综述 (2) 1.1 政府改革基本理论 (2) 1.2 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概念 (2) 2 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动因分析 (3) 2.1 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压力分析 (3) 2.1.1民众要求新政府形象 (3) 2.1.2政府追求利益最大化 (3) 2.1.3缓解地方财政压力 (3) 2.2 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动力分析 (3) 2.2.1建立地方公共服务型政府 (4) 2.2.2参照企业绩效标准的公共行政 (4) 3 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政策研究 (6) 3.1 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政策设计的一般原则 (6) 3.1.1由中央集权走向地方合理分权 (6) 3.1.2地方政府结构优化 (6) 3.2 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政策设计的侧重点 (7) 3.2.1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 (7) 3.2.2正确的目标取向 (7) 4 我国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可行性分析—结合案例 (9) 4.1 案例分析 (9) 4.2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9) 4.2.1存在的问题 (9) 4.2.2解决措施 (11) 结论与展望 (14) 参考文献 (15)

核心竞争力的结构与维度核心价值观

第3讲核心竞争力的结构与维度核心价值观 企业核心能力是由多种能力复合而成的。 图3-1 企业核心能力的结构与维度示意图 核心价值观 企业核心价值观也叫第一维度,它包括企业理念、企业文化、企业行为规范、企业价值标准等等。 IBM公司前总裁沃森说过:“就企业相关业绩来说,企业的经营思想、企业精神和企业目标远比技术资源、企业结构、发明创造及随机决策重要得多。” 【案例】 丰田公司和松下公司,他们都有企业特定的经营理念和价值观体系,他们为了遵从消费者所看重的价值,本着企业和顾客双方都受益的原则,不断地改进自己的工作。 损害别的企业利益,损害消费者利益,搞假冒伪劣,这样的价值观是没办法培育核心能力的。所以培育核心能力首先要端正企业的经营理念,要塑造特有的企业文化,培育企业特定的价值目标。 价值观分为大价值观和小价值观,大价值观是解决企业员工的态度问题;小价值观是解决企业核心技术专长的定位培育问题。 ◆大价值观就是用户第一,或者像海尔提出的产业报国、追求卓越,都是大价值观。大价值观强调信任和尊重,这主要体现在对员工和顾客的信任和尊重。美国著名管理学家盖洛夫认为:企业的成功来自于顾客的忠诚度、员工的满意度,还有它的品牌。 ◆小价值观一般指企业的行为规范,也就是着眼何种技术选择问题。 【案例】 柯达公司的核心技术专长是均匀分布的卤化银乳液,为了提升自己的核心能力,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在 这个核心技术专长上不断地投入,不断地优化升级。为了吸引最好的化学人才,企业执行了胶片设计优先 于设备设计的提升、奖励原则。 组织与管理 组织与管理是第二维度,组织灵活性强,核心能力发挥作用的范围就广,企业效率就高,反之则会制约企业的核心能力。组织和管理既是核心价值观的执行者,又是知识和技能、软件和硬件的运作环节。 ◆从组织上来看 现代企业里组织结构不断变化,从原来的直线职能制发展成事业部制,现在IT产业里这种企业组织结构

对县级政府机构改革的思考

对县级政府机构改革的思考 对县级政府机构改革的思考 2010-02-01 湖南省常德市编委办何斌 县级政府在整个行政管理体系中处于基层的位置,接近群众,其运行效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的位置,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新形势下,搞好县级政府的机构改革,推进县级政府职能转变、合理进行县级政府机构设置和进行人员编制规范管理等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一、目前县级政府职能定位、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先后经历了5次县级政府机构改革,历次改革都部分实现了特定时期的改革任务,但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和条件制约,许多深层次的体

制问题还未得到根本解决,导致县级政府机构运行存在很多问题,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党政职能重叠。目前我们县级政府还习惯用传统的目光看待党的领导,将党的领导变成了具体领导,除了重要的干部任免外,县委与政府几乎管理相同的事,例如文教卫,县委有常委、宣传部长分管,政府有副县长分管,政法委代表县委管理全县的政法工作,设立了维护稳定办公室,与信访局的职能重复,职能交叉。由于县委和政府几乎管理着同样的事,党政职能的重叠不可避免的造成工作效能低下。在县里调查中我们就听到这样的反映:推动一项工作,由于党政两套班子都要过,职能部门的汇报次数常常不下10次。 (二)职能转变滞后。政府职能的转变,主要是指政府职责和功能为适应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发生的转换、变化和发展。[1]受传统全能主义、大一统思想和利益驱动以及计划经济体制惯性的影响,县级政府还是习惯于审批和管制,不愿分权,导致政府无限制地侵入和管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全能政府造成公民、企事业单位和第三部门对政府部门的“依附”,缺乏独立自主意识,习惯依赖政府部门组织处理一切公共事务,导致政府仍然管着许多“管不了、管不好和不该管”的事务,职能转变困难,错位、越位和缺位现象

历次政府机构改革情况

历次政府机构改革情况 中国政府6次政府机构改革情况 改革开放30年来,政府机构进行了六次较大的调整:一是1982年,改革内容主要是干部队伍年轻化、大幅度撤并经济管理部门,并将条件成熟的单位改建为经济实体组织的政府机构改革;二是1988年,主要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实行“三定”为重点的政府机构改革;三是1993年,主要是政企分开为中心的政府机构改革,以加速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四是1998年,以中央政府人员、机构减半为目标;五是2003年,主要以职能划分清晰为改革目标;六是2008年以大部制改革、健全宏观调控为主要目标,这个阶段的政府机构改革十分艰难。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规范行政权力,调整和优化政府组织结构与职责分工,改进政府管理与服务方式,大力推进政务公开,提升公务员队伍素质,全面提高行政效能,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完善公共财政模式,提供更多的公共福利与公共产品。 1981年,国务院的工作部门有100个,达到建国以来的最高峰。臃肿的管理机构已不能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亟待改革。

1982年 1982年3月8日,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问题的决议。这次改革明确规定了各级各部的职数、年龄和文化结构,减少了副职,提高了素质;在精简机构方面,国务院各部门从100个减为61个,人员编制从原来的5.1万人减为3万人。 1988年 1988年4月9日,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启动了新一轮的机构改革。 这次改革着重于大力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的经济管理部门要从直接管理为主转变为间接管理为主,强化宏观管理职能,淡化微观管理职能。其内容主要是合理配置职能,科学划分职责分工,调整机构设置,转变职能,改变工作方式,提高行政效率,完善运行机制,加速行政立法。改革的重点是那些与经济体制改革关系密切的经济管理部门。改革采取了自上而下,先中央政府后地方政府,分步实施的方式进行。 通过改革,国务院部委由原有的45个减为41个,直属机构从22个减为19个,非常设机构从75个减到44个。在国务院66个部、委、局中,有32个部门共减少1.5万多人,有30个部门共增加5300人,增减相抵,机构改革后的

1608_行政管理--14858--我国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研究(模板)(答辩类论题)_2016-06-17_10-17-45

网络教育学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我国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研究学习中心: 层次:专科起点本科 专业: 年级:年春/秋季 学号: 学生: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年月日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是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这部分可以分两段论述:第一段写明课题的来源,即简要介绍课题的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第二段按照文章的写作思路写清楚全文的研究内容。内容摘要部分要求约含200个字符。 关键词:地方政府;机构改革;…… 目录 内容摘要I 引言 1 1 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理论综述2 1.1 政府改革基本理论 2 1.2 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概念 2 2 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动因分析 3 2.1 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压力分析 3 2.2 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动力分析 3 3 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政策研究 4 3.1 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政策设计的一般原则 4 3.2 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政策设计的侧重点 4 4 我国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可行性分析—结合案例 5 4.1 案例分析 5 4.2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5 结论与展望 6 参考文献7

引言 从引言开始是正文的第一页,页码从1开始编排。 注意引言内容不要与摘要内容雷同。 引言,或称前言,主要阐述课题的背景与问题的提出。诸如机构改革所涉及的国内外发展现状、理论依据、研究的意义,并点出研究的中心论题和本论文要解决的问题等。可分为四个部分论述。 第一段:选题的提出。即详细介绍本课题所涉及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二段:本文的研究内容。按全文章节安排分别概括每章的写作内容。 第三段:本文的研究思路。 第四段:本文的研究意义。 1 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理论综述 1.1 政府改革基本理论 (可根据自己对政府改革的概念及相关理论的理解,自行确定所写的内容,但所写的内容一定是对政府改革相关知识的总结及整理) 1.2 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概念 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就是地方政府机构制度创新。我们将地方政府制度创新定义为:地方政府以新的观念为指导,通过制定新的行为规范,调整主体间的权利平等关系,为实现新的价值目标和理想目标而自主进行的创新性的活动。 2 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动因分析 2.1 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压力分析 (压力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民众要求新政府形象;政府追求利益最大化;缓解地方财政压力;摆脱地方行政困境等方面,自己可以扩展开论述) 2.2 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动力分析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写:建立地方公共服务型政府;建立与市场经济相呼应的公共财政;参照企业绩效标准的公共行政等) 3 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政策研究 3.1 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政策设计的一般原则 (在前两章的分析基础上,结合具体情况,汲取已有理论,分析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政策设计的一般原则。主要包括:由中央集权走向地方合理分权,注重政府转型,加强社会管理,提升公共服务质量,优化地方政府结构。) 3.2 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政策设计的侧重点 (结合相关理论,提出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政策的重点) 4 我国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可行性分析—结合案例 4.1 案例分析 (结合实际工作或参考社会实例对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案例进行分析) 4.2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总结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提出解决措施) 结论与展望 这部分需要对全文的研究内容进行总结,要求不少于250字符。 参考文献

浅析我国地方政府机构改革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114886258.html, 浅析我国地方政府机构改革 作者:杨春燕 来源:《管理观察》2013年第25期 随着“三定”规定(定职责、定机构、定编制)的实施,中央政府机构改革逐步深入,新一轮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提上议事日程。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中央编委委员马凯在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说:“深化地方政府机构改革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解决制约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他将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主要任务概括为四个方面:转变职能、优化结构、强化责任、严控编制。政府机构改革不是简单的行政改革,要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多元角度进行探索设计,在强调“多元参与”的前提下,必须用新的理念来指导。因此将多方参与的公共治理理念引入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大潮中来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地方政府的机构改革一直是我国理论与实践的热点问题。地方政府的改革成效不仅关系到国家的发展还直接影响到地方人民的生产、生活质量。以往的政府机构改革总是跳不出人员及机构“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新一轮地方政府改革有三大环节: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探索大部门体制改革,调整优化组织结构;推进省管县改革。这意味着地方政府不仅要“瘦身”,还必须要“健身”。 1.公共治理的理念要求 公共治理是由开放的公共管理与广泛的公众参与二者整合而成的公域之治模式,具有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依据多样化、治理方式多样化等典型特征。公共治理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它强调顾客导向和结果导向,强调以多元的、民主的、协作的行政模式管理公共事物,是建立在合理合法性、公共利益和市场原则基础上的合作。 1.1注重公民的意见和治理结果。 改革应当坚持“让利于民”。政府机构改革要一切有利于放权,一切有利于惠民。改机构、减人员,必须与转变作风结合,提升行政效能,服务人民群众。要精简办事程序,缩减审批流程,大力推行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方便老百姓办事。同时政府要倾听民众呼声,注重对社会公众需求的了解和回应,努力打造回应性政府和责任性政府。 1.2多元参与 政府对公共事务管理往往具有强制性和垄断性,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就是要摒弃这种传统的做法,强调政府、企业、团体和个人的多元参与共同治理。政府的角色是掌舵而不是划桨,是控制而不是协调。政府要充分定位自己在机构改革中的地位与作用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挖掘各种管理和统治工具的潜力,重视社会组织及团体之间的合作关系。

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全)

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 组织结构(organizational structure)是表明组织各部分排列顺序、空间位置、聚散状态、联系方式以及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模式,是整个管理系统的“框架”。 1.直线型组织结构又称单线型组织结构,是最古老、最简单的一种组织结构类型。其特点是组织系统职权从组织上层“流向”组织基层。上下级关系是直线关系,即命令与服从的关系。 优点:①结构简单,命令统一;②责权明确;③联系便捷,易于适应环境变化;④管理成本低。 缺点:①有违专业化分工的原则;②权力过分集中,易导致权力的滥用。 2.职能型组织结构又称多线型组织结构。其特点是采用按职能分工实行专业化的管理办法来代替直线型的全能管理者,各职能部门在分管业务范围内直接指挥下属。 优点:①管理工作分工较细;②由于吸收专家参与管理,可减轻上层管理者的负担。 缺点:①多头领导,不利于组织的集中领导和统一指挥;②各职能机构往往不能很好配合;③过分强调专业化。 3、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 直线职能制组织形式,是以直线制为基础,在各级行政领导下,设置相应的职能部门。即在直线制组织统一指挥的原则下,增加了参谋机构。 优点:既保证了集中统一的指挥,又能发挥各种专家业务管理的作用。 缺点: 1.各职能单位自成体系,不重视信息的横向沟通,工作易重复,造成效率不高。 2.若授权职能部门权力过大,容易干扰直线指挥命令系统。 3.职能部门缺乏弹性,对环境变化的反应迟钝。

4.可能增加管理费用。 5.注意:直线职能制仍被我国绝大多数企业采用。 直线职能型组织结构图 4、事业部制 事业部制是欧美、日本大型企业所采用的典型的组织形式。有时也称之为“联邦分权化”,因为它是一种分权制的组织形式。 事业部制组织结构图 利弊:事业部制事在一个企业内对具有独立产品市场、独立责任和利益的部门实行分权管理的一种组织形式。 优点:责权利划分比较明确,能较好地调动经营管理人员地积极性;1)事业部制以利润责任为核心,能够保证公司获得稳定地利润;2)通过事业部门独立生产经营活动,能为公司不断培养出高级管理人才。 主要缺点:1)需要较多素质较高地专业人员来管理事业部;2)管理机构多,管理人员比重大,对事业部经理要求高;3)分权可能架空公司领导,削弱对事业部地控制;4)事业部间竞争激烈,可能发生内耗,协调也较困难。 条件:1、具备专业化原则划分的条件,并能确保独立性,以便承担利润责任; 2、事业部间相互依存,不硬性拼凑; 3、保持事业部之间适度竞争; 4、公司有管理的经济机制,尽量避免单纯使用行政手段; 5、适时而动:1)外部环境好:有利于事业部制; 2)外部环境不好,应收缩,集中力量度过难关。

某公司组织结构及部门职责概述

公司组织结构及部门职责 一、组织结构 (一)公司领导层及分工 1.总经理 结合董事会、管理委员会的意见建议,负责公司的战略发展和管理、企业发展规 划及业务拓展工作。全面负责公司在的经营指标、经营管理及业务发展。 2. 首席技术官 主要负责公司的核心技术研发,负责包括解决方案的制定、系统架构设计等。 3.市场营销部总监 主要负责公司经营指标,负责业务拓展、营销团队的建设和运作。 4.项目研发部总监 主要负责公司技术团队的运作,负责包括产品研发管理、产品交付管理、服务支 撑等。

(二)部门设置 1、公司设立如下四个部门:战略管理委员会、市场营销部、项目研发部、以及综 合管理部。各个部门经理直接向公司总经理汇报部门工作。 (三)部门职责 1. 战略管理委员会 以公司发展战略为指导,负责公司战略规划、业务拓展、经营管理及商务规划等工作。 具体包括 1)战略管理: a)公司内部资源的研究和外部环境的分析,明确公司战略方向和发展重点, 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b)对公司经营方向转变、新领域进入策略、多元化经营方针进行论证,提出 建议,供决策层参考; 2)业务拓展 a)以现有的业务为基础,寻求国内市场合作与发展的机会,策划市场发展工 作,包括市场宣传、公关及组织管理。 b)达成公司在国内市场进行市场拓展的发展目标,完成公司制定的市场拓展 指标。 3)商业规划: a)商业合作、资本运作、项目申报等。 4)经营管理: a)参与企业重大经营决策和投资论证、总体规划、方案策划及协调实施过程。 b)负责公司经营计划执行情况的追踪和分析,并适时提出阶段性经营计划实 施方案及调整建议,协助公司达成企业经营目标。 c)企业内部管理、流程的建立、诊断与优化,企业内部文化建设及品牌管理, 企业对外合作建设。 2. 市场营销部 以公司发展战略为指导,负责市场开拓、负责客户/渠道关系建立和管理;负责产品销售及客户发展,完成市场目标。 具体包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