脲醛树脂胶使用说明
胶合材料学2 脲醛树脂胶粘剂

在硫酸存在下与变色酸(1,8-二羟基奈一3,6二磺酸)一起加热10min,出现亮紫色,可检出 甲醛的存在。
9
2.1 合成脲醛树脂的原料
• 甲醛溶于水后形成的水合物为甲二醇,甲二醇与
甲醛再聚合生成二聚体的水合物,如此聚合下去 形成多聚体的水合物一多聚甲醛:
温度降至l0℃左右。然后再升温到85~90℃。在
这个阶段,从凝胶色谱分析发现尿素的峰降低
(即含量减少)一羟甲基脲和二羟甲基脲的峰增
高(含量增加),随着羟甲基化阶段的继续进行,
尿素及一羟甲基脲的浓度减少(峰降低),二羟
甲基脲的浓度增加(峰增高),并有缩聚物生成。
pH值下降到6~7。
23
• 二 缩聚反应 • 合成脲醛树脂时的缩聚反应(或树脂化反应)是
10
• 甲醛水溶液在贮存过程中,形成聚合度n>3的聚
甲醛,是微溶于水的沉淀,加热可使其溶解,但 加热温度不要超过50℃,且不可用明火加热。甲 醛水溶液的有效贮存期为3个月。
• 为了防止甲醛聚合常在甲醛水溶液中加入甲醇,
甲醇含量越高,甲醛水溶液贮存期间的容许温度 就越低,但过多会降低甲醛与尿素的反应速度, 一般甲醇含量为8%~12%。
• 脲醛树脂除可用作木材胶粘剂外,还可应用于纺
织品、纸张、乐器、肥料以及涂料等。脲醛树脂 可制成水溶液状、泡沫状、粉末状以及膏状使用。
2
2 脲醛树脂胶粘剂
• 减少木材胶接制品游离甲醛释放量的方法有: • 降低合成树脂的尿素(U)与甲醛(F)的F/U摩
尔比;
• 在脲醛树脂中添加甲醛捕捉剂; • 对木材胶接制品用氨或尿素溶液进行后处理; • 改变树脂的合成工艺。 • 其中降低合成树脂F/U摩尔比的方法被广泛采用。
脲醛树脂胶国家标准

脲醛树脂胶国家标准脲醛树脂胶是一种常见的胶粘剂,广泛应用于家具、建筑、包装等领域。
为了规范脲醛树脂胶的质量和使用,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首先,脲醛树脂胶的国家标准主要包括产品分类、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内容。
在产品分类方面,根据不同的用途和特性,脲醛树脂胶被分为室温固化型和热固化型两大类。
针对不同类别,标准对其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固含量、粘度、凝胶时间、耐水性、耐热性等指标,以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同时,标准还对产品的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提出了具体要求,以保证产品在生产、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
其次,脲醛树脂胶国家标准的制定对行业发展和产品质量提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标准的实施可以促进行业技术的进步和产品质量的提高,提升企业竞争力和产品市场竞争力。
同时,标准还可以帮助企业规范生产流程,加强质量管理,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提高产品的市场认可度和竞争力。
另外,脲醛树脂胶国家标准的制定也对消费者和社会公众具有重要意义。
标准的实施可以保障消费者的权益,确保他们购买到安全、可靠的产品,降低使用过程中的风险和安全隐患。
同时,标准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生产,符合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保要求。
总之,脲醛树脂胶国家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行业、企业、消费者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依照标准要求进行生产、检验和使用,才能确保脲醛树脂胶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希望相关企业和机构能够认真遵守标准要求,共同维护行业的良好秩序,为社会和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产品。
脲醛树脂——精选推荐

脲醛树脂胶粘剂是以脲素与甲醛生成的以树脂为主体的胶粘剂,脲醛树脂几乎是所有合成树脂中最廉价的,又因具有较好的性能(如较高的胶接强度,耐热性和耐老化性等),且固化快,毒性低,原料易得,制造工艺简单,使用方便,胶层色浅且不污染板面而广泛应用于刨花板、胶合板、纤维板和细木工板等人造板的制造及矿物棉、矿物纤维和铸体砂型等材料粘接,是竹、木加工纸张粘接,钢化涂料等行业应用广泛的一种胶粘剂,是市场上需求量最大的胶粘剂之一[1]。
本研究采用添加聚乙烯醇对脲醛树脂胶加以改性,得出了其适宜的工艺条件和添加比例,所得改性脲醛树脂胶性能优于一般的脲醛树脂,尤其在粘接速度、耐水性、强度等方面有较大的提高。
1实验1.1原料及仪器原料:(1)脲素;(2)甲醛,化学纯;(3)六次甲基四胺,分析纯;(4)氢氧化钠;(5)聚乙烯醇。
仪器:250mL三颈烧瓶,球形冷凝管,电动搅拌器,200℃温度计,粘度计,电热套。
1.2实验原理1.3步骤①在带有电动搅拌器的250ml的三颈烧瓶中,加入1g PVA和30g质量分数为35%甲醛水溶液。
加热至4O℃左右,反应5min,使PVA基本溶解,溶液透明,允许有少量悬浮物;②升温至5O℃左右,加1.5g六次甲基四胺,全溶后用质量分数为2O%的氢氧化钠调pH值至8.0左右;③尿素5O g,按7:2:1质量比,分3次投料,升温至6O℃,投入第一批,并加0.5g PVA,缓缓升温到8O℃,反应30min;④用氢氧化钠调节pH=7.0,加入第二批尿素,保持温度8O℃以上。
反应30min;⑤再用氢氧化钠调节pH=8.0,加入第三批尿素,反应2O min;⑥降温至4O~5O℃,用NaOH调pH值至7.5-8.0,冷却出料得产品[2]。
2结果与讨论2.1各因素对反应的影响2.1.1原料量比(A)的影响固定其他条件,选定不同的甲醛与脲素的质量比,得实验数据见表1。
甲醛/脲素的量比降低,则胶粘剂羟甲基及游离醛含量降低,导致产品粘接力下降,储存稳定性下降。
脲醛树脂胶黏剂

脲醛树脂胶黏剂脲醛树脂胶黏剂的改性研究09应化卢琼32号一、脲醛树脂的特点脲醛树脂胶黏剂我国木材工业用量最大合成树脂胶黏剂,占木材加工业胶黏剂总消耗量60%多,占人造板用胶量90%左右。
脲醛树脂胶黏剂的主要优点是在固化之前具有水溶性,对许多基材使用都很方便,并且能同其他许多材料一起使用,它也可以使染料和颜料任意着色,耐溶性能好,硬度高。
胶接强度高、耐冷水性能、耐热水性能高;固化迅速;与水混溶性好,易调制合适黏度浓度等;但脲醛树脂也有其弱点:在固化时收缩率较大,胶层易产生裂缝,耐水性差;含有游离甲醛,在使用脲醛树脂或使用脲醛树脂胶黏剂制备的产品过程中,会释放出甲醛的恶臭味,并强烈地刺激人的视黏膜、鼻黏膜和上呼吸道,严重危害人的身体健康。
只有对脲醛树脂进行改性,降低游离甲醛含量,才能使之符合日益严格的环保法规的要求,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所以,新的环保型脲醛树脂是脲醛树脂发展的方向[1]。
当前脲醛树脂黏胶剂的改性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降低游离甲醛含量;提高脲醛树脂的耐水性;改进树脂稳定性;提高脲醛树脂胶粘接强度;减小脲醛树脂胶收缩性;改善脲醛树脂胶脆性;提高脲醛树脂胶初粘性等二、脲醛树脂的改性a、降低脲醛树脂毒性随着改性脲醛树脂胶黏剂研究的不断深入,树脂综合性能的到明显提高。
应用领域也随之拓宽。
但随着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脲醛树脂胶黏剂中游离甲醛含量高,以及在生产过程中交接制品散发出来的游离甲醛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引起环保专家和消费者的关注。
所以,在不断降低产品综合性能的前提下生产和使用低毒脲醛树脂胶黏剂势在必行。
脲醛树脂中游离甲醛含量一般依据欧洲标准制定,利用钻空法测量板材中游离甲醛含量,据此判定脲醛胶中游离甲醛含量,分为E1级(<10mg/100g)、E2级(<30mg/100g)、E3(<60mg/100g),其中E1级和E2级属于环保型[2]。
(1)胶接制品甲醛释放的原因根据甲醛释放机理不同,游离甲醛存在方式分为两种:单体游离式及复合分解式。
脲醛树脂固化机理及其应用

脲醛树脂固化机理及其应用
脲醛树脂是一种常用的热固化树脂,具有优良的物理和化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涂料、胶粘剂、塑料、纸张等领域。
脲醛树脂固化机理是通过加热使脲醛树脂中的脲醛基发生缩聚反应,形成三维网络结构。
脲醛基的缩聚反应是一个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包括三个主要的步骤:甲醛与脲的加成反应、脲醛缩合反应和脲醛交联反应。
甲醛与脲的加成反应是将脲醛树脂中的脲醛基与甲醛分子发生加成反应,形成部分甲醛加成产物。
脲醛缩合反应是指部分甲醛加成产物之间的缩合反应,生成链状的脲醛聚合物。
脲醛交联反应是指脲醛聚合物之间的交联反应,形成三维网络结构,从而固化树脂。
脲醛树脂具有优异的性能,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领域:
1. 涂料:脲醛树脂可以用作涂料的主要成膜物质,具有优良的耐磨性、耐化学品性和耐候性,可以广泛应用于金属、木材、玻璃等表面的保护和装饰。
2. 胶粘剂:由于脲醛树脂具有良好的粘接性能和高温抗剪强度,可以用于制备高性能胶粘剂,广泛应用于家具、汽车、船舶等领域。
3. 塑料:脲醛树脂可以与聚酯、酚醛等树脂共混制备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绝缘性能和耐热性能,适用于制备电气绝缘材料和耐高温构件。
4. 纸张:脲醛树脂可以用作纸张的增强剂和表面涂层剂,可以提高纸张的强度、耐水性和耐久性。
总之,脲醛树脂固化机理的研究和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为生产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树脂胶的正确使用方法

树脂胶的正确使用方法
嘿,咱来说说树脂胶的正确使用方法哈。
我记得有一次我想修补一个有点裂缝的小摆件,就用到了树脂胶。
那树脂胶就像一个神奇的小魔法师。
首先呢,得把要粘的东西准备好。
我把那个有裂缝的小摆件拿出来,裂缝就像小摆件受伤的口子。
然后要把裂缝周围清理干净,不能有灰尘或者杂物。
我就像一个小医生,拿着小刷子轻轻地把裂缝周围的灰尘刷掉,就像在清理伤口周围的脏东西。
接着就是打开树脂胶的包装啦。
那树脂胶一般是两种成分,就像两个小伙伴要一起合作。
把它们分别挤出来,就像挤出两管牙膏。
然后把这两种成分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在一起。
这就像在做一个特殊的小点心,比例得调好。
我慢慢地把它们搅拌均匀,那搅拌的过程就像在搅拌面糊,要让它们充分地融合在一起。
搅拌好之后,就可以把树脂胶涂到裂缝上啦。
我用一个
小木棒蘸了点树脂胶,然后小心翼翼地把胶涂到裂缝里。
那树脂胶就像胶水一样慢慢地渗进裂缝里,就像给小摆件的伤口抹药。
我记得有一次,涂的时候不小心涂多了,树脂胶就流出来了一点,就像药膏抹多了流出来了。
我赶紧用纸巾擦掉,就像擦掉多余的药膏。
涂完树脂胶后,要把粘好的东西放在一个地方让它固化。
这就像让小摆件在病床上休息。
不能去动它,不然树脂胶还没干,就会影响效果,就像小孩伤口还没愈合就乱动一样。
从准备工作到最后固化,这就是树脂胶的正确使用方法。
就像我修补小摆件的时候做的那样,这样就能把东西粘得很牢固啦。
脲醛树脂胶粘剂

脲醛树脂胶粘剂是一种开发应用较早的热固性高分子胶粘剂[1 ]。
由于其工艺简单,原料廉价,粘接强度高,无色透明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胶合板、刨花板、中密度纤维板、人造板材的生产及室内装修等行业,占木材胶粘剂总产量的80 %左右[2 ]。
但是,随着对室内环境意识的日益提高,人们越来越注意到脲醛树脂胶粘剂在使用过程中会放出甲醛,损害身体健康。
甲醛是具有强烈刺激性的有毒气体,并被认为是致癌物质,这将危害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
因此,脲醛树脂胶粘剂游离甲醛的污染和危害问题备受关注。
国内外研究表明,三聚氰胺在合成过程中既可以参与共聚来改性脲醛树脂胶,还可以在反应后期作为甲醛捕捉剂达到改性效果[3~6 ]。
本文选用三聚氰胺作为改性剂,分别用这2 种方法对传统的脲醛树脂胶粘剂的合成路线进行改性,制备出符合国家标准( GB/ T 1473221993“木材工业胶粘剂用脲醛,酚醛,三聚氰胺甲醛树脂”) 的低醛胶粘剂,同时研究了改性剂以及改进的新工艺对脲醛树脂各项性能的影响。
1 实验材料和方法1.1 材料尿素(98 %,工业品) 、甲醛(37 %,工业品) 、氢氧化钠(分析纯) 、甲酸(分析纯) 、三聚氰胺(工业品) 、聚乙烯醇(工业品) 。
1.2 仪器普通三口烧瓶(1000 mL) 、水浴锅、电动搅拌器、温度计(0~50 ℃,0~100 ℃) 、pHs23C 酸度计、玻璃搅拌棒、分析天平。
1.3 合成工艺本实验最终选取尿素/ 甲醛摩尔比范围为1.1到2.0 进行实验,合成过程采用碱-酸-.碱路线。
第一阶段控制pH 值为8.5~8.8 ;第二阶段控制pH值在4.5~5.0 ;第三阶段pH值为7.5~8.0 。
甲醛在合成前期一次加入,尿素分3次加入。
共聚实验中,改性剂三聚氰胺在前期加入;而作为游离醛捕捉剂时,三聚氰胺分别在反应的3个不同时期加入,选取尿素/ 甲醛摩尔比为1∶1.2 。
1.4 制品性能测试样品的性能检测中,密度、pH 值、固含量、水混和性、固化时间、适用期、游离甲醛等均按照GB/ T14074 测定;粘度采用涂4 粘度杯(25 ℃) 检测。
3 脲醛树脂胶粘剂

HOCH2NHCONHCH2OCH2NHCONHCH2OH HOCH2NHCONHCH2NHCONHCH2OH + CH2O
29
(三)树脂的固化
脲醛树脂为分子量400-600并相互间不能分离的不同低分子 聚合物的混合物。它可长期贮存或在温度和促进剂或仅在促 进剂的作用下,树脂从线型结构转化为体型结构,即转变成 不溶、不熔的热固性脲醛树脂。热固性UF的体型结构目前 还不十分清楚,但一般认为是下面的结构(见下页):
20
3.1.3 脲醛树脂形成机理
1mol尿素与<1mol的甲醛反应
一羟甲基脲
O
O
H 2 N C N H 2 H O C H 2 O H H 2 N C N H C H 2 O H H 2 O
尿素
水合甲醛
一羟甲基脲
白色固体,熔点111-113℃
21
1mol尿素与>1mol的甲醛反应
二羟甲基脲 三羟甲基脲
32
脲醛树脂经典理论--小结
脲醛树脂的生成分两个阶段:加成阶段和缩聚阶段。 第一阶段:碱性介质中甲醛与尿素的加成阶段,它取
决于尿素与甲醛的摩尔比,可生成一羟甲基脲、二羟 甲基脲、三羟甲基脲(四羟甲基脲从未被分离出来) 羟甲基化合物进一步反应生成具有二亚甲基醚链节的 二聚体或多聚体和Uron环衍生物。 第二阶段:酸性介质中羟甲基脲的缩聚阶段,生成具 有亚甲基链节的高分子化合物(水溶或水不溶的预聚 物)。
4
3.1 脲醛树脂胶粘剂(UF)
3.1.1 概述
脲醛树脂胶粘剂(Urea-Formaldehyde Resin Adhesives):是尿素与甲醛在催化剂(碱性或酸性 催化剂)作用下,缩聚而成的初期脲醛树脂;在固 化剂或助剂作用下,形成不溶、不熔的末期树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