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水稻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
建湖县优质稻米生产现状和发展思路

是 以城市 消费需 求 为导 向 ,大力 发展农 产 品
物 流业 。要 以建 设 集 团 型农 产 品市 场 体 系 的思 路 , 提高 农 产 品档次 ,接轨 国际 ,构筑 以县城 农 贸交易
市场 为 主体 ( 头 ) 龙 ,以农 产 品购 销组 织 和 经纪 公 司 为脉络 ,以 乡镇 特色 农 产 品市 场 为补充 的 现代农 产 品物 流体 系 。二 是 建 立 “ 市 型 涉 农 产 业 ” 的 都
建湖县 粮食 生产 中高产 稳 产 的优 势 作物 。随 着人 民 生活水 平 的 不 断 提 高 ,导 致 普 通 稻 米 、低 档 米 积 压 ,销 售不 畅 ,价格 一再 下滑 ,而 优质 米 、高档 米
欠缺 ,满足 不 了市场需 求 ,严重 制 约 了水 稻 种植效
益的提 高 。 1 生产 现 状
超市”和 “ 连锁 配送 业 ” 引导 农业 企 业 与商 品 零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简化 、协 调 、选优 的原 则 ,对主 要农 产 品的生
售企 业 ( 团 ) 对 接 ,发 展 农 产 品 超 市 。积 极 发 集 展 连 锁配送 业 ,建 立 其 便 捷 的都 市 农 产 品零 售 网 。
三是要 大力 推 进 电子化 交易 ,拓展 销售 时空 。要 在
产 、加 工 、贮 藏 、运输 、销 售全 过程 进行 标准 化管 理 。一是 突 出农业 标准 体 系建设 。全 面建 立完 善 以
农产 品质 量安 全标 准为 核心 ,农业 生产 先 进适用 技
“ 技 10 信息 系统 的基 础 上 ,整 合 资 源 ,建 设 农 1”
中国稻米产业报告

稻米产业由稻米生产、贸易、加工、物流、研发等环节构成,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
2022 年,我国稻米产业发展继续向好,产量平稳增长,技术不断革新,市场平稳波动,为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从世界范围来看,稻谷种植的集中度非常高,亚洲稻谷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球的九成摆布。
世界大米的消费也主要集中在亚洲,中国、印度、印尼三国大米消费量占了全球的六成。
我国水稻的播种面积仅次于印度,约占世界水稻总面积的 1/6,占国内粮食种植面积的26.9%。
平均单产6.56 吨/公顷(2022 年数据),比世界平均单产高 34.3%。
稻谷产量居世界第一,约占世界稻谷总产量的 27.5%,占国内粮食总产量的 1/3 摆布。
2004 年以来,国内稻谷种植面积和产量持续增长,实现了“十一连丰”。
2022 年我国稻谷稻谷总产量 20642.7 万吨,较 2022 年增加 313.7 万吨,产量连续 4 年站稳在 2 亿吨之上。
粳稻,还有少量糯稻。
其中籼稻产量占 2/3 摆布,粳稻约占 1/3。
主要产区分布在东北地区、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各品种间分布区域差异较大。
①中晚籼稻。
中晚籼稻产量约占国内稻谷产量的一半,主要分布于南方,即海南、广东、广西、湖南、湖北、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福建、江西、浙江、江苏、安徽、陕西和河南。
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估计, 2022 年我国中晚籼稻产量 10211 万吨。
②粳稻。
我国粳稻分布地区主要有 3 个:以黑龙江为核心的北方粳稻区,以江苏为核心的南方粳稻区和以云南为核心的云贵高原粳稻区。
其中黑、吉、辽、苏、浙、皖、云7 省粳稻播种面积和产量约占全国粳稻的 85%。
2022 年,我国粳稻产量 7020 万吨。
③早籼稻。
早籼稻产量约占稻谷产量的 1/6,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 13 个省区,其中湖南、江西、广西、广东是全国早籼稻种植面积最大的 4 个省(区),产量都在 500 万吨以上, 4 省(区)播种面积占全国的 80%,决定着全国早籼稻播种面积的大局。
浅谈我国水稻产业发展前景与策略

基础 , 以龙头企业或合作组织 、 中介组织为纽带 , 将产前 、 产 中、 产后 ( 即生产 、 加工 、 销售 ) 等环节连结为产业系统 , 形成
有机结合 ,互相促进 ,实现产供销或产加销农工商一体化 的
经营机制。
我 国 是 世 界 上 最 大 的水 稻 生 产 与 稻 米 消 费 国 ,全 国有
一
、
我 国水 稻 产 业 的现 状
极性 , 是靠增加投人 , 断改善农 田设施建设 , 不 同时科技进步 也起 到了重大 的促进作用 。我 国南方稻 田种植制度 , 经历 了
农业产 业化是 2 纪 9 O世 0年代 我 国为解 决农 业深层 次 矛盾 , 促进市场 与农业发展而探索 出的一种农业经济组织形 式。在 8 0年代 ,家庭联 产承包责 任制使生产力得到 了解放 ,
2 3的居民以大米 为主食 ,水稻种植 面积和产量约 占我 国粮 / 食 种植 面积 和产量 的 3 %和 4 %。新 中国成立 以来 , 国水 0 0 全
稻 生产 和科 研 成 就 巨 大 。2 0世 纪 前 5 0年 ,我 国水 稻 平 均 每
h2 m 产量不足 2 0 g 总产不足 5 0 0 0k , 0 0万 t 。但到 了 19 9 7年 ,
庭承包经营规模 小 、 分散 、 不成合力 的弊端逐渐显现 出来 , 形 此经营模式已难应付风 云变幻 的市 场 ,因此一种新的经营方
式 —— 产 业 化 经 营应 运 而 生 。它 是 以市 场 为 导 向 ,以农 户 为
年代初 的农家品种整理 , 评选推广优 良品种 , 6 到 0年代实施 高秆品种改矮 秆品种 ,7 8 0— 0年代积极 培育与推 广杂交水 稻, 成绩 斐然 。每次改革 , 都促使产量上一个新台阶。进入 9 O 年代 , 在保证水稻产量 的基 础上 , 大力改善品质 , 发展优质稻 和饲料稻 的生产 , 逐步形成 了各 自的产业链 。在栽培技术 并 上 ,2 0世纪 5 0年代总结推广过去模范的生产经验 ,6 0年代 研究应用矮秆 品种栽培技术 ,7 0年代发展 多熟制 配套技术 , 8 0年代各地推广模式栽培 , 形成 多种多样 的各具特色 的栽培 方法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 村劳动力 向二 、 农 三产业转移 , 以机械化 、 抛秧 、 直播为代表的水稻轻简栽培技 术迅 速发展 , 对稳定种植面积 、 高单产起到 了积极作用 。在长期的水稻 提 栽培过程中 ,我 国劳动人 民不断摸索种稻经 验 ,总结出了适 合我 国不 同地 区、不 同生态 和耕 作类型 的水稻 高产栽 培技 术, 经过长期 的精耕细作 , 种稻条件不断改善 , 使产量不断提 高 , 之科学技术 的进步为水稻栽培技术的发展注入新的血 加 液 ,给我国稻作 事业 的发展增添 了新 的活力 。但 以往只注重 产量上的增 加 ,而不顾质量上的改善 ,导致优质米资源得不
水稻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水稻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是人类主要的食品来源之一。
水稻产业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如土地资源的有限性、环境污染、生产效率低下等。
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相关的发展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1. 土地资源有限水稻是一种对土地资源要求较高的作物,而全球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土地资源的紧张局势。
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加剧,土地资源的压力更加明显,导致水稻种植面积受到限制。
2. 环境污染水稻种植过程中常常需要施用化肥和农药,导致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特别是农药的使用频繁,不仅对土壤有害,也对水体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3. 生产效率低下传统的水稻种植方式存在许多问题,如耕作方式落后、技术含量不高、种植方法单一等,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传统的稻田灌溉方式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而且田间管理也较为粗放,导致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二、发展建议1. 推广水稻精准种植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农业的发展给水稻种植带来了许多新的技术手段,如精准施肥、水稻机插秧、大田覆膜、精准灌溉等。
这些技术可以帮助农民更加科学地种植水稻,提高产量的同时减少资源的浪费。
2. 推广优质水稻种植选择适应性强、产量高、病虫害抗性强的优质水稻品种,可以有效提高水稻的生产效率,并且减少对化肥和农药的依赖,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 加强水稻田间管理通过引进现代化的灌溉系统和土壤改良技术,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水稻的生长质量,可有效减少水稻种植对土地和水资源的压力。
4. 科技支持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发展智能化、数字化的水稻种植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效率。
注重培养农民的科技素养,提高他们的种植和管理水平。
5. 实施生态农业倡导绿色、有机、生态的农业种植方式,尽量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通过循环农业、生物肥料和生物防治等技术手段,维护水稻生态系统的平衡,保护生态环境。
6. 政策支持加大对水稻产业的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提供财政补贴和支持,鼓励农民种植优质水稻,推动水稻产业的转型升级。
齐齐哈尔市水稻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2 齐 齐 哈 尔 市 水 稻 发 展 存 在 的 问题
2 . 1 水 资 源 匮 乏
对策措 施 , 以期 为 该 地 区水 稻 的发 展 及 长 远 规划
提供参 考 。
齐齐 哈 尔市 地处 松嫩 平 原 的西 部 , 属 半 干 旱
气候 区 , 年 降水量 平均 在 4 5 0 mI n左 右 , 且 年 内分 布不 均 , 春季 降雨 量仅 5 0 mr i l 左右 , 春 旱严 重 , 同 时 伴有夏 秋 旱 。其 次 , 地 表 水 资 源 分 布不 均 并 缺
黑 龙 江农 业科 学 2 0 1 4 ( 3 ) : 1 3 2 ~1 3 4
H e i l o n g j i a n g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
瓣
齐 齐 哈 尔 市水 稻 生产 现状 及 发 展对 策
李 敏, 马 波。 胡继 芳 , 柴丽 丽 , 杨 莹
一
齐 齐 哈尔市 现 有 耕 地 约 2 3 3 . 3万 h m , 水 稻
种 植 面积 由 1 9 4 9年 的 4 1 6 0 h m 增长到 2 0 1 2年 的 2 5 . 7 万 h m , 增加 约 6 1倍 , 总产 2 6 8 . 9万 t , 突 破历史 最 高水 平 。齐 齐 哈尔 水 稻 种 植 十 分 广泛 , 从黑龙 江 省第一 积 温 区的泰来 县 到第 四积 温 区的
我国优质水稻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比美国、 日本 、 大 利 亚 、 澳 印度 等 国家 都 要 晚口 。 着 我 国粮 4随 1
食生产 能力 的大幅 度 提 高 , 米 品 质差 的 问题 目益 突出 , 稻 已 经成 为水 稻 生 产 发 展 的 主要 障碍 。 表现 在 : 方面 , 国加 一 我
入 WI 后 , 质差 的 稻米 很 难打 人 国 际 市场 ; 一 方面 . ' O 米 另 随
13 优 质 水 稻 生 产 的 第 3次 发 展 .
近 年 来 , 国稻米 市 场连 续 出现 了 优 质米 供 不 应 求 、 我 普 通 米 供 大 于 求 、 质米 过 剩 积 压 的局 面 I 目前 生产 上 推 广 劣 l l 。 应 用 的水 稻 优 质 品种 , 由于 各 地气 候 、 壤 、 理 水 平 的 差 土 管
现 代农 业 科技
21 第 2 0 0年 3期
农 村经 济学
我 国优 质 水 稻 生产 现 状 及 发展 对 策
牛 兆 国
( 林 省 通 化 市 农 业 科 学 研 究 院 , 林 通 化 15 0 ) 吉 吉 3 0 7
摘要
关键 词
随 着人 们 生 活水 平 的提 高 , 们 对稻 米 的 生产 不仅 要 求其 产 量 高 , 人 更要 求质 量好 , 因此 水稻 优 质 米 的 生产发 展 势在 必行 。 回顾
19 9 0年 , 国粮 食 总产 量 达 到 45 我 . 2亿 t人 均 占有 量 为 .
3 52k , 1 8 9 . g 比 9 8年 分 别 增 长 l .%和 91 1 由于 当 年 我 33 .%『 ] 。
国粮食 生产 取 得 大 的发 展 , 上 1 8 加 9 9年 开始 的国 家宏 观 经 济 治理 整顿 , 食消 费 没 有大 的增 加 。 粮 因此 粮食 总 量 已能 基 本满 足 需要 。9 1 19 19 - 9 2年 出现 的 第 2次 卖粮 难 , 得 19 使 93 年 我国 再次 重视 优质 水稻 的 研究 与 生产 。 9 2年 6月 , 19 国务 院在 广东 省 召 开 全 国发 展 高 产 优 质高 效 农 业 经 验 交 流会 。 国 务 院副 总 理 田纪 云 参加 会 议 并 讲话 。 议 提 出 要农 、 、 会 林 牧、 、 副 渔业 全面 发 展 , 高产 、 质 、 走 优 高效 的路 子 , 抓 住 有 并
泸州市纳溪区丰乐镇优质稻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泸州市纳溪区丰乐镇优质稻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摘要水稻是丰乐镇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1 666.67 hm2。
经过多年的发展,稻米品质差、种植水稻效益不高已成为水稻生产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
该文在分析丰乐镇发展优质稻生产的必要性和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优质稻生产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优质稻;必要性;生产现状;对策;四川泸州;丰乐镇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2-0292-02泸州市纳溪区丰乐镇地处川南盆地腹部丘陵地区,位于纳溪区城东13 km,海拔高度365 m,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日照时数1 100~1 150 h,光资源较为稳定,年平均气温17.3 ℃,是典型的农业大镇。
全镇常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 733.33 hm2,产量2.1万t。
水稻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1 666.67 hm2,总产1.3万t,分别占全年粮食面积和总产的 68.14%、 73.33%。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政策的作用下,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加之推广杂交水稻优良品种和地膜覆盖育秧、合理密植等配套栽培技术,全镇水稻生产单产和总产连年增加,为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水稻生产出现了品质差、价格低、库存积压、农民卖谷难和种粮效益低等诸多问题,影响了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
在新形势下,提高种粮农民的收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粮食安全,是丰乐农业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1发展优质稻生产的必要性1.1是发展丰乐农业的需要丰乐镇地处四川盆地南部边缘与云贵高原过渡地带的丘陵区,地质构造年代较轻,无煤铁,缺乏其他矿产资源。
同时,乡镇企业起步晚,技术装备简陋,发展高精尖的电子和机械等工业难度较大。
只有遵循丘陵地区农村经济的特点,充分立足于农业的自然优势,因地制宜确定产业取向,即遵循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种、养、加”之路开发区域经济,才能符合边远丘陵地区的实际[1]。
2022年江苏水稻总体生产情况回顾

2022年江苏水稻总体生产情况回顾2022年,江苏省水稻生产紧紧围绕粮食平安的目标,切实转变水稻生产进展方式,仔细组织实施超级稻示范推广、水稻跨越方案、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等重大科技项目,加大稻作科技集成创新与示范推广力度,强化生产技术指导服务,大力推动高产技术普及化,水稻生产稳定进展。
(一)面积、单产和总产呈“三增”形势1、面积基本稳定。
据江苏地方统计调查局数据,全省水稻实收面积自2022年以来已连续四年稳定在3300万亩以上,2022年统计上报面积为3348.8万亩,较上年增6.72万亩,13个市合计面积为3352.9万亩,较上年增10.7万亩。
其中苏北五市、苏中三市、苏南五市水稻实收面积分别为1801.2万亩、883.9万亩、667.8万亩,分别占全省水稻面积的53.7%、26.4%、19.9%。
2、总产持平略增。
自2022年以来全省稻谷总产已连续四年稳定在1700万吨以上,2022年统计上报全省稻谷总产1770.9万吨,较上年增9.79万吨。
据13个省辖市统计上报总产达1868.6万吨,较省上报总产高97.9万吨,较上年增106.2万吨,其中苏北五市、苏中三市、苏南五市水稻总产分别为991.7、503.9、373.0万吨,分别较上年增48.39、19.82、38.02万吨,分别产5.1%、4.1%和11.4%。
你可能感爱好的关于水稻的讨论报告:2022-2022年中国水稻种衣剂行业市场进展现状及投资前景猜测报告2022-2022年中国水稻专用有机肥行业市场进展现状及投资前景猜测2022-2022年中国杂交水稻种子行业市场进展现状及投资前景猜测报2022-2022年水稻种衣剂市场行情监测及投资可行性讨论报告2022-2022年水稻专用有机肥市场行情监测及投资可行性讨论报告查看更多报告3、单产小幅增长。
2022年全省水稻统计上报单产为528.8公斤,较上年仅增1.9公斤,其中粳(糯)稻单产536.03公斤,较上年增1.33公斤,杂交籼稻亩产490.3公斤,较上年增7.17公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一 3
舭确 墟
展, 也使 中国的大米逐步失去了国际优质米市场。
211 题论 01 专 述 .
技术 、 稻无公 害生产 技术 、 稻/ 米间作套 种技术 水 水 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但是 ,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 , 粮食市场的部 等 。 别是水稻旱 直播技术 经过两年 的试 验示范 已取 特 分 开放 , 水稻 的品质 日益受 到 重视 , 其是 龙 头企业 得成功 的经验 , 可大面积示 范推广 。 尤 今后
专题论述 21. 01 1
摩i j 2 龇 础i
优 质 水稻 生产现状 与发展 趋势
金 梅 香
( 南省 郑州市农 业技 术推 广 站 郑 州4 0 0 ) 河 5 0 7
水 稻 是世 界 上 最 主要 的两 大 粮 食 作 物 之 一 , 其 市场 竞争 能力 的优 势 。 栽培 面积 总产 量仅 次 于小 麦 。全 世界 近 3亿 人 口以 2 栽 培 技 术 选 进 O 稻米 为主食 。 稻种 植五 大洲 均有分 布 , 主要 分 布 水 但 为 配套 水 稻 “ ” 量 的提 高 , 产 配 套 技 术 的研 究 生 在亚 洲 。中国是 世界 水稻 生产 大 国 , 稻种 植 面积居 也 以高产 为核 心 。随着 推广水 稻 品种特性 的变迁 , 水 经 世界 第二 位 , 总 产居 世界 第 一位 , 然 水稻 在 国 际 过 五个 阶段 的变 革 ,生 产模 式 也从 适 当密 植 向旱 育 但 虽 贸易 中占有 率极 低 , 成功 地养 活 了世 界 1 的人 口。 稀植 转化 , 足量 施 肥 向科学 施 肥转 化 ; 精耕 细 作 但 / 4 从 从 随着 温饱 问题 的解 决 ,人 们 对稻 米 的质 量要 求 提 出 的高 产栽 培 向抛秧 直 播 等轻 型 节本 的高产 栽培 模 式 了更 高 的标准 ,国家也 通 过各 种方 式 来促 进 优 质米 转化 。如今 优 质栽培 技术 , 有机 栽培 技术 正成 为水稻
国种 植最 早 , 据河 渡 新石 器 时代 遗 址 出土 的稻 谷 , 造”“ 根 、吨粮 田” “ 、丰收计划” 等项 目, 向农 民示范推广
中国的水稻 种植 已有70 0 0 年历 史 ,品种最 多至 1 9 和 培 训 高 产 栽 培 技 术 ,使 中 国 的水 稻 平 均 单 产 从 95
的发展 。
栽培技 术 的新热 点 。 栽 培 技术 推 广 一 直 受 到重 视 , 从组 织 、 策 、 政 资
水 稻 在 国内上 下 五千 年 的历史 中 ,养 育 了炎黄
子孙 , 成为中华民族引以 自 的农作物之一 。 豪 它在中 金上 获得 支持 和配套 。中 国组 织实 施 了“ 中低 产 田改
可 以直 接收 购稻谷 的政策 正在 掀 起优 质米 生产 的新 5 我 国加入WT O后水稻发展趋势 高潮。 中 国加入 WT 后 稻 米 是 唯一 受 益 的粮 食 作物 。 O
3 河 南稻 米 生产 现 状
原 因 : 1f 界稻 米 生产 9 %在 发 展 中 国家 ;2 稻米 ( )t i 5 ()
高、 总产量 占世 界水 稻 总产 量3 .%(99 比第 二 位 和发展 也存 在一 定 的问题 。 42 19 )
的印度高出5. 7 %,单产是世界平均单产 的1 5 。 2 1 生产规模 小 3 .倍 . 6 技 术最 先进 、 先实 现 杂交 三 系配套 、 最 最先 建立 两 系 生产规模小是 中国水稻的特点 ,虽然大陆有 国
种植制 种技术 。栽 培 区域广 , 北至 北 纬5 。7的黑 龙 有农场 、农垦农场和发达地区的现代化园区等水稻 32
江 漠河地 区 , 高至海 拔26 9m的云南 宁 蒗县 。 5
规模 生 产基地 。但 8%的稻 米生 产是 由l 多个 规模 0 亿
水 稻 是 中 国 的第 一 大 作 物 , 占粮 食 总 产 量 的 较 小 的农 户来 承 担 的 , 小 的农户 只有 几分 地 。 使 最 这 3 .%, 88 各级政 府 对水 稻生 产一 直十 分重 视 。经 过 5 得 机械 化耕 作推 广 缓慢 , 产 资料 浪 费 , 0 生 生产 成本 居
1 品种 选 育领 先
在计 划 经济 的政 策 下 ,稻 米产 业 化涉 及 到多 个
为 提高产 量 “ 高产 ” 直 是水 稻 育种 的最 主 要 目 部 门和 多个行业 。 业 部 门负责水 稻 品种选 育 , 培 一 农 栽
标。 三次水稻育种革命 , 奠定了中国在世界水稻生产 技术 的推广及水稻的生产 ,粮食部 门负责稻谷 的收 的领先水平。2 世纪9年代开始 的超高产水稻育种 购 、 O O 加工 和 销售 。 由于粮 食 部 门混 收 、 混储 且 简单 将 杂交稻的三系变两系、 转基因水稻的育成走 向优质 、 稻谷分为籼糯、 粳糯 、 早籼、 晚籼 、 早粳、 晚粳等 , 收购 高产 、 多抗的新 品种选育道路 , 使高产成为优质稻米 时 只重 质量 ,不 管 品质 ,这 样就 抑 制 了优 质米 的 发
余年水稻科学家的努力 ,在解决人 民温饱问题 的基 高 , 种植 品种多样 , 难于实施集 中连片和统一品种种 础上 , 实现总产量平衡生产 , 年年有余 , 目前我 国水 植 , 不利 于优 质米 的产业 化发 展 。
稻生 产 的优 势 主要表 现在 以下 两个方 面 :
22 生产 加工脱 节 .
年编 目入库 的水稻 品种 资源 已达7 7份 , 1 0 目前 每年 15 年 的21 h 提 高 到 19年 63 h 远远 高 9 90 ,5t m , / 99 . t m , 4/
种植 面积在 1 0 m 以上 , 00 0h 品种 超过 4 0 。产 量最 于其他 国家 的水稻 平 均单 产 。但 是我 国水稻 的生产 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