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作业答案

社会学概论作业答案
社会学概论作业答案

《社会学概论》课程作业评讲(1)

重庆电大远程教育导学中心文法导学部

名词解释题

一、社会学

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的第一章第二节的“社会学的定义”这一知识点。

2.常见错误:混淆了“社会学”和“应用社会学”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在答题时张冠李戴。

3.提示答案或解题思路、方法:

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二、系统

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的第一章第二节中的“什么是社会学”这一知识点。

2.常见错误:同学们在回答本题时,常常因为回答不全面而失分。

3.提示答案或解题思路、方法:

系统是指相互联系的要素的复杂的组合。一个系统本身,具有组织的复杂性、整体性,组织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依存性和互感性。社会学把社会作为一个系统、一个整体看待。当代社会学愈来愈多地采用现代系统方法和观点来研究社会。

三、应用社会学

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的第一章第三节的“应用社会学的定义”这一知识点。

2.常见错误:没有搞清楚,社会学学科内容按其知识结构划分,分为三大类,包括:理论社会学、应用社会学和经验社会学(即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3.提示答案或解题思路、方法:

应用社会学是指把社会学的理论知识(包括观点、方法、原理以及一些新的研究结论),应用于社会实际生活、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研究,如对家庭、教育、犯罪、宗教、社会工作等方面的研究。

四、人本主义心理学

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第二章第一节中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含义”这一知识点。

2.常见错误:回答不全面。

3.提示答案或解题思路、方法:

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反行为主义倾向的心理学流派。1962年正式成立人本主义心理学分会。认为行为主义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人的外部行为倾向,是把有人性的人类降低到了动物的和计算机的水平。主张心理学必须说明人的本质特性,人的内在情感,潜在的智能、目的、爱好、兴趣等人类经验的一切方面。他们也反对古典心理分析学,自称为心理学的第三阵营。

五、社会交往

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第三章第一节中的“什么是社会交往”这一知识点。

2.常见错误:回答不完整。

3.提示答案或解题思路、方法:

社会交往是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团体与团体之间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进行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活动。

六、群体交往

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第三章第一节中的“社会交往的类型”这一知识点。

2.常见错误:回答不完整。

3.提示答案或解题思路、方法:

群体交往是指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的活动过程。

简答题

一、试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的几个论点。

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的第一章第一节的“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观”这一知识点。

2.常见错误:未对要点进行一定的说明;没有进行总结性的归纳。

3.提示答案或解题思路、方法: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的论点,可以归纳为三点:

第一,社会是人们交往的产物,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第二,人的社会区别于动物社会的特征是劳动。

第三,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是与自然有重大区别的特殊领域。

总之,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人们按照自己不断增长和提高的劳动和生活的需要,创造性的结合成不同社会关系,进行不同社会活动的生活共同体。

二、试述社会交往的意义。

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的第三章第一节的“社会交往的意义”这个知识点。

2.常见错误:没有首先回答社会交往的含义。

3.提示答案或解题思路、方法:

社会交往是指个人、个人与团体、团体与团体之间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进行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活动。

社会交往的意义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

第一,社会交往有利于个人成长。

第二,社会交往是文化传播的手段。

第三,社会交往是社会构成与发展的基础。

三、试对时尚进行评价。

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的第三章第四节中的“时尚”这个知识点。

2.常见错误:回答不全面。

3.提示答案或解题思路、方法:

时尚为众人一时所尚,因而非常规性、甚至突发性成为其重要特点。时尚所崇尚的是新出现的某种事物,但不一定是新生事物,被社会认同的有价值的就可能保留下来,而大多数时尚是短暂的。

时尚具有以下功能:

(1)时尚可以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和物质需求,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愉快。

(2)时尚作为对惯常行为模式的偏离,其流行可能会给社会带来清新的空气,使社会生活变得生动活泼。

(3)对落后观念的冲击,可能导致社会生活方式的革新。

(4)在商业社会中,时尚可刺激消费、活跃经济。不健康的时尚会出现负效应。污染以致毒化社会空气,炫耀消费造成浪费。

论述题

试述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

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的第一章第三节中的“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这一知识点。

2.常见错误:回答不全面,没有从总体上说明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

3.提示答案或解题思路、方法:

总体上,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是一般社会科学和哲学的关系。历史唯物主义给我们提供了研究大量的、长远的社会生活、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论点、基本方法、基本理论,但是历史唯物主义本身,并没有、也不企图代替关于社会的各方面现象的具体研究科学。

具体来说,有以下三个方面:

(1)历史唯物主义是社会学研究的哲学基础,是社会学研究的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

(2)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有区别的:历史唯物主义是一门哲学的历史观,是从哲学的角度研究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属于哲学的范畴;而社会学则是对社会现象运用自己特有的方法进行具体研究,是一门具体的社会科学。

(3)社会学的科学研究成果,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源泉之一。

其实,简单的说,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就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它们之间因为研究对象的不同因此有区别。而它们之间又有联系,即社会学的研究成果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而历史唯物主义的丰富和发展又为社会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社会学概论》课程作业评讲(2)

重庆电大远程教育导学中心文法导学部

名词解释题

一、冲突

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的第三章中的“冲突的定义”这一知识点。

2.常见错误:回答不完整。

3.提示答案或解题思路、方法:

冲突是指人与人或群体与群体之间为了各自获得共同珍视的目标而采取的斗争、压制、破坏,直至消灭对方的相互作用方式。

二、人的社会化

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的第四章第一节中的“人的社会化的涵义”这一知识点。

2.常见错误:同学们在回答本题时,常常因为回答不全面而失分。

3.提示答案或解题思路、方法:

人的社会化是指一个从出生,从一个不知不觉的生物个体的人,经过不断地学习知识、技能和社会规范,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社会需要,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社会性,把自己一体化到群体中去,从而使社会不断延续和发展下去的基本过程。

三、环境

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的第六章第一节中的“社会组织与环境的关系”这一知识点。

2.常见错误:回答不全面,没有回答环境的组成。

3.提示答案或解题思路、方法:

环境是指围绕着人这个主体的,占据一定空间和时间的,构成主体存在条件的种种物质实体或社会因素。人的环境,大致上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方面。

四、家庭

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第五章第二节中的“家庭的含义”这一知识点。

2.常见错误:回答不全面,没有回答家庭在社会中的地位。

3.提示答案或解题思路、方法:

家庭是建立在婚姻和血缘关系之上的、成员之间亲密合作、公共生活的群体。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

五、科层制(官僚制)

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的第六章第三节中的“科层制的涵义”这一知识点。

2.常见错误:回答不完全。

3.提示答案或解题思路、方法:

科层制(也称官僚制)是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根据纯粹理想型观点提出的社会组织内部职位分层、权力分等、分科设层、各司其职的组织结构形式及管理方式。

六、手段

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第六章第二节中的“手段的涵义”这一知识点。

2.常见错误:回答不全面,没有认识到这实际上是一种观点。

3.提示答案或解题思路、方法:

目标链是将组织目标分层、并把目标的达成看成是分目标的积累过程的一种观点。这种观点认为,任何一种目标都需要用一定的手段来实现,而这些手段也就成为下一层级的次目标,按层级以此类推,就会产生更为具体的目标。达致下层级目标实际上是为实现上层级目标准备了手段,这样除最高层目标之外的所有目标同时又是手段,这样被分解的目标就成为一个手段—目标链。

简答题

一、试述社会组织与环境的关系。

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的第六章第一节的“社会组织与环境的关系”这一知识点。

2.常见错误:回答不全面,没有解释“社会组织的环境”这个名词的含义。

3.提示答案或解题思路、方法:

社会组织的环境是影响组织生存、运行和变化的各种社会因素的总和。主要指组织的外部环境,即影响组织的外部因素。

二者之间的关系是:

(1)由于社会组织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部分,因此,它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和发展。

(2)从结构的角度看,就是要有专门的部门处理同环境的关系。

(3)环境变化将引起组织结构的变化;社会组织的变化也将对环境发生一定的影响。

二、社会组织具有哪些具体要素?

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的第六章第一节的“社会组织的要素与结构”这个知识点。

2.常见错误:没有对要点进行一定的说明。

3.提示答案或解题思路、方法:

(1)通过一定手续加入的成员。社会组织的第一要素是拥有一批能够为实现社会组织的目标做出贡

献的成员。

(2)固定的目标。对内,固定的目标反映了该社会组织在社会分工体系中的位置和它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社会职能;对内,它是团结、聚合其成员共同奋斗的旗帜。

(3)规范性的章程。

(4)权威的领导体系。

(5)必要的物质基础。

三、试简述社会制度的特征。

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的第九章第一节的“社会制度的特征”这一知识点。

2.常见错误:没有对要点进行一定的说明。

3.提示答案或解题思路、方法:

一般有如下一些基本特征:

(1)普遍性。即从人们现在能够看到的社会或能够发掘到的古代人类社会遗迹,已经认识到普遍存在着社会制度;

(2)变异性。制度是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

(3)相对稳定性。即社会制度是相对稳定的、规范化的社会结构之一;

(4)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制度不可避免地要打上阶级的烙印。

论述题

试述科层制的特点,并对其功能进行分析。

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的第六章第三节中的“科层制的特点及功能分析”这一知识点。

2.常见错误:同学们在回答这道题时,没有回答出科层制的含义。

3.提示答案或解题思路、方法:

科层制是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的社会组织内部职位分层、权力分等、分科设层、各司其职的组织结构形式及管理方式。

科层制的主要特征是:

(1)内部分工,且每一成员的权力和责任都有明确规定。

(2)职位分等,下级接受上级指挥。

(3)组织成员都具备各专业技术资格而被选中的。

(4)管理人员是专职的公职人员,而不是该企业的所有者。

(5)组织内部有严格的规定、纪律,并毫无例外地普遍适用。

(6)组织内部排除私人感情,成员间的关系只是工作关系。

科层制一方面具有提高组织效率的功能;另一方面又产生降低组织效率的负功能。

这就要求尽量发挥其功能而避免其负功能,即通过组织内部的分工和制定规则来促进组织运行,但又

不造成对组织成员积极性、主动性的限制。

注意:同学们在回答本题时,要理解以下的内容:科层制作为一种组织和管理方式,对无规则低效率的传统管理方式来讲是一种进步。它可以推动、保障组织和机构的顺利运行,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科层制的最大优点在于高效率。但是,韦伯的科层制不是现实的,而是纯粹理想型的,实际上,首先,组织成员既非经济人、也非机械人,他们作为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有多种需求;其次,组织所处的环境在发生变化,环境常常向组织提出新的需求;另外,任何规则都不可能精细到无所不包的程度,甚至例外情况总有发生。这就使得科层制在实际上往往束缚了人的积极性,影响组织效率。

《社会学概论》课程作业评讲(3)

重庆电大远程教育导学中心文法导学部

名词解释题

一、农村社区

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的第七章第二节中的“农村社区的涵义”这一知识点。

2.常见错误:同学们在回答本题时,常常因为回答不全面而失分。

3.提示答案或解题思路、方法:

农村社区也称乡村社区,指的是以农业为主要活动聚集起来的人们生活的共同体。它可以是一个小的村落,也可以是由几个毗邻的村落组成的社会区域。

二、家族

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的第五章第三节中的“家族的含义”这一知识点。

2.常见错误:回答不全面。

3.提示答案或解题思路、方法:

是由两个以上有血亲关系的家庭组成的社会群体。它是家庭关系向外推延所形成的亲属关系体系。家族包括父族同宗亲属、母族同宗亲属、妻族的亲属。它与家庭的不同在于不以同居共财为限。在传统的农村社会,家庭是基本的社会群体。

三、城市化

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的第七章第四节中的“城市化的含义”这一知识点。

2.常见错误:同学们在回答本题时,常常因为回答不全面而失分。

3.提示答案或解题思路、方法:

一般说来,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改变其居住地,从农村迁入城市的过程。从更深层的意义上来讲,城市化又是农村人生活方式的变化。

四、逆城市化

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的第七章第四节中的“逆城市化的含义”这一知识点。

2.常见错误:回答不全面。

3.提示答案或解题思路、方法:

逆城市化是指城市中的企业向农村地区转移、城市居民迁往农村地区的现象。逆城市化使得城市人口相对减少,城市人口比重降低。

五、阶级外部的游离化

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的第八章第二节中的“阶级的起源与定义”这一知识点。

2.常见错误:回答不完全。

3.提示答案或解题思路、方法:

阶级外部的游离化是指在社会的基本阶级集团之外,由于社会阶级分化的不断活动,一些从社会基本阶级分离出来,独立存在的次一级阶级集团,它们游离于社会基本阶级之外,但还不同程度地依附于基本阶级进行活动。

六、社会制度

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的第九章第一节中的“社会制度的涵义”这一知识点。

2.常见错误:大多数同学只回答社会学研究社会制度着眼的中观尺度这个概念;或者只回答社会制度的三个层面的涵义,而不指出社会学中所研究的社会制度是哪一个层面的。这都是不完整的回答,造成了失分。

3.提示答案或解题思路、方法:

社会制度有宏观、中观和微观之分。

1.宏观上,指一个国家的总的社会经济制度;

2.中观上,指重要的社会生活领域中的社会关系及行为规则系统;

3.微观上,指具体的办事规则。

社会学研究社会制度着眼于中观尺度,认为社会控制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社会需要,在一定的历史和现实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及与此相联系的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

简答题

一、简述人口问题的实质。

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的第十一章第二节中的“人口问题的实质”这个知识点。

2.常见错误:回答不全面。

3.提示答案或解题思路、方法:

人口问题的实质是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不相适应。

通俗说法是“人口”与“人手”的关系问题。“人手”反映了人的创造性劳动的一面,“人口”反映了他作为消费者的一面。

在人口中劳动者少、消费者多,入不敷出即产生人口问题。这种入不敷出可能由多种因素造成:一是人口劳动人口相对不足;二是劳动人口未能充分就业;三是资源匮乏,不能实现劳动力与资源的有效配置。人口问题一般表现为人口数量多,人口相对过剩。实质上,这也与人口素质低有关。因此,人口问题也是人口数量与素质失调造成的。

二、什么是社会保障?

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的第十二章第一节的“社会保障的涵义与内容”这个知识点。

2.常见错误:回答不完整。

3.提示答案或解题思路、方法:

社会保障也叫社会安全,是国家和社会依照法律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予以保障的制度。

三、简述社会保障的特点。

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的第十二章第一节的“社会保障的涵义与内容”这个知识点。

2.常见错误:没有对要点加以一定的说明。

3.提示答案或解题思路、方法:

社会保障作为维护社会成员生命安全及社会安定的手段,具有如下一些重要特点:

(1)经济保障;(2)社会性;(3)合法性;(4)人道主义。

论述题

论述城市社区的组织结构。

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的第七章第三节中的“城市社区的结构”这一知识点。

2.常见错误:回答不全面。

3.提示答案或解题思路、方法:

由于城市的经济活动不像农业生产那样可以在小范围内进行,而是需要多方面多层次的合作才能完成。所以严格的分工合作需要较为严密的产业组织。另外,城市的复杂性要求对它的运行进行有效的管理,这就要求建立能保证城市正常运行的城市管理组织。

城市社区的组织主要包括经济组织、行政组织、文化教育组织等城市居民人事职业活动的工作单位,也包括他们得以安身立命的家庭。

与农村社区相比,城市社区的组织不但复杂多样,而且正规得多。

各种社会活动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使得各种社会组织之间也发生了这样那样的联系,城市成为各级各类组织组成的综合组织体系,而城市社区成为一个高度组织化了的社会共同体。人们的活动在组织之中进行,甚至城市社会的运行主要表现为各类组织的相互作用。

《社会学概论》课程作业评讲(4)

重庆电大远程教育导学中心文法导学部

名词解释题

一、习俗

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的第十章第二节中的“习俗”这一知识点。

2.常见错误:回答不全面。

3.提示答案或解题思路、方法:

习俗是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逐渐形成并共同遵守的风俗、习惯。

二、违规行为

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的第十章第三节中的“违规行为的含义”这一知识点。

2.常见错误:没有搞清楚,违规行为就是越轨行为。

3.提示答案或解题思路、方法:

违规行为即越轨行为,是个体或群体违反其所应遵守的社会行为规范的行为。它是针对具体条件下的既定的社会行为规范而言的,它是对社会或群体所期望的角色行为的偏离。

三、环境问题

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的第十一章中的“环境问题的含义”这一知识点。

2.常见错误:同学们在回答本题时,常常因为回答不全面(没有回答出环境问题的构成)而失分。

3.提示答案或解题思路、方法:

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与其生存环境关系失调而造成的社会问题。环境问题包括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原生环境问题是自然界本身存在的因素对人类生存带来的不利影响以致威胁,次生环境问题是被人改变了的自然环境反过来对人类造成的严重威胁。当今,人类关注更多的是次生环境问题,即人类的活动带给自己生存的影响。

四、社会保险

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的第十二章第一节中的“社会保险”这一知识点。

2.常见错误:回答不全面。

3.提示答案或解题思路、方法:

社会保险是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在劳动者或全体社会成员中因年老、疾病、伤残人员或由其他原因

而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生活发生困难时,向其提供物质帮助、保证其基本生活需求的保障制度。

五、社会救济

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的第十二章第一节中的“社会保障的内容”这一知识点。

2.常见错误:回答不完整。

3.提示答案或解题思路、方法:

社会救济也称社会救助,是国家和社会向贫困者提供最低水平生活需求的物质援助,增强其社会生存能力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六、抽样调查

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的第十五章第一节中的“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体系”这一知识点。

2.常见错误:回答不完整。

3.提示答案或解题思路、方法:

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的一种,在从研究总体中抽取部分对象(样本)进行调查,并企图用样本资料来推测或代表总体情况的调查方法。

简答题

一、简述马克思主义社会变迁理论。

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的第十三章第一节的“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变迁理论”这一知识点。

2.常见错误:没有对要点进行一定的分析。

3.提示答案或解题思路、方法:

(1)社会的变迁,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的经济基础发生变动而引起的。

(2)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

(3)马克思说,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也改变生活方式,也就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

(4)当社会的上层建筑所维护的是先进的经济基础或瓦解的是腐朽的经济基础时,它对社会起推动作用。相反,当它所维护的是腐朽的经济基础或破坏的是先进的经济基础时,它对社会发展就起着阻碍作用。这就是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二、简述社会现代化的内容。

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的第十四章第一节中的“社会现代化的内容”这一知识点。

2.常见错误:没有对要点进行一定的分析。

3.提示答案或解题思路、方法:

(1)经济现代化。

(2)政治现代化。

(3)文化、科学技术现代化。

(4)城乡社区现代化。

(5)群体组织现代化。

(6)人的现代化。

三、简述科瑟尔的功能冲突论。

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的第十六章第四节中的“冲突理论”这个知识点。

2.常见错误:回答不全面。

3.提示答案或解题思路、方法:

科瑟尔是美国著名社会学家。他的冲突论所强调的社会冲突的功能,主要是从结构功能观点的框架之内来讨论社会冲突。

他主张社会体系内每一部门都是相互关联的,但在这种关联里,一定会出现有紧张、失衡和利益冲突等现象。不过冲突也有助于巩固一个松散的具有结构性的团体。在一个似乎出现失去整合的社会,如果同另一社会发生冲突,很可能又会成为一个整合的核心。

论述题

论述观察法的特征与类型。

1.考核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的第十五章第三节中的“观察法”这一知识点。

2.常见错误:没有审题,没有注意到本题共有两个问题:一是观察法的特征;二是观察法的类型。没有对要点进行必要的分析和说明。

3.提示答案或解题思路、方法:

特征:

观察法调查者通过耳闻目睹收集和积累具体、生动的感性资料的方法。

科学的观察具有以下特征:

(1)观察者必须有一定的研究目的或假设,有目的的去观察。

(2)观察者事先划定了一定的观察范围,包括观察内容和空间。

(3)实地观察要有系统、有组织地进行,即事前要有详细的观察计划方案。

(4)对观察到的情况要客观地记录。

(5)对观察到的现象和结果,必须通过验证才能下结论。

类型:

(1)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

调查者亲身加入到调查对象所处的社会群体之中“成为”其一分子,直接参与该群体的活动,同时又保持着客观态度进行观察,以获得资料的方法称参与观察。非参与观察是调查员以旁观者的身份对调查对象进行观察的方法。参与观察了解资料深入、细致,调查者受约束多。非参与观察受约束少,了解情况比较表面。

(2)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

结构式观察是按照事先制定好的观察计划进行的观察。其特点是观察过程标准化,获得的资料比较系统,非结构式观察则事先对观察范围和程序不作严格规定,而依现场的实际情况随机决定的观察方法。前者适用于对调查对象有较多了解,调查对象较为稳定的情况。后者则常用于对调查对象了解不多的情况。

本题在教材上有明确的答案,得分率比较高。

社会学概论网上作业题目(有答案)

任务1 单项选择 1/32)、“不同的社会成员或社会团体为了各自获得同一目标而进行的相互作用方式”指()(2分) A、冲突 B、顺应 C、竞争 D、合作 (2/32)、人类社会与动物社会的本质区别是()。(2分) A、语言 B、直立行走 C、思维 D、劳动 (3/32)、在人的个性的形成过程中,生理、心理因素都以()为中介发挥作用。(2分) A、主观因素B、社会因素C、客观条件D、自然环境 (4/32)、社会学把社会作为一个系统整体来看待,一个社会群体不是个人的累加而是()。(2分) A、数量规模的体现 B、个人关系的总和 C、结构的总和 D、关系的集合 (5/32)、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产生于()年代。(2分) A、19世纪30年代 B、19世纪60年代 C、19世纪40年代 D、19世纪50年代 ( 6/32)、“工作安定”属于哪种需要。()(2分) A、生理的 B、自尊的 C、安全的 D、归属的与爱的 (7/32)、文化是指()。(2分) A、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 B、人类创造的所有财富 C、人类学到的科学知识 D、人类遵循的行为规范 (8/32)、()翻译斯宾塞的《社会学的原理》定名为《群学肄言》。(2分) A、康有为 B、严复 C、吴文藻 D、费孝通 (9/32)、马克思认为,()是其他一切交往的基础。(2分) A、经济交往 B、国际交往 C、政治交往 D、人际交往 (10/32)、人的社会需要产生的最基础、最原始的条件是人的()。(2分) A、物质需求 B、生存需要 C、生理需求 D、规则需求 (11/32)、马斯洛于1943年出版的《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了()。(2分) A、需要层次论 B、宏观需求理论 C、激励理论 D、社会需求理论 (12/32)、从一岁半到六七岁的阶段。该阶段,作为能够进行思维活动的人来说,是开动和运转思维机器进行实际运算操作的准备阶段,是()。(2分) A、感知运动阶段 B、形式运算阶段或命题运算阶段 C、前运算阶段 D、具体运算阶段

2019春社会学概论形考任务1参考答案

2019春社会学概论形考任务1参考答案 单选题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 1、一个人同时担当了几种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难以协调、这种现象称为() A.角色扮演 B.角色冲突 C.角色中断 D.角色失败 【本题分值】:3【本题得分】:3 【老师评分】:【老师评语】: 【学生答案】:B 2、“人生在世,吃穿二字”的人生观是哪种人生观?() A.享乐主义 B.权力主义 C.悲观主义 D.乐观主义 【本题分值】:3【本题得分】:3 【老师评分】:【老师评语】: 【学生答案】:A 3、不同的社会成员或社会团体为了各自获得同一目标而进行的相互作用方式是指() A.冲突 B.竞争 C.合作 D.顺应 【本题分值】:3【本题得分】:3 【老师评分】:【老师评语】: 【学生答案】:B 4、中国社会学的创始人是() A.严复 B.康有为 C.梁启超 D.陈千秋 【本题分值】:3【本题得分】:3 【老师评分】:【老师评语】: 【学生答案】:B 5、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需要重新走进课堂,拿起书本,这种现象是()

B.特殊社会化 C.重新社会化 D.继续社会化 【本题分值】:3【本题得分】:3 【老师评分】:【老师评语】: 【学生答案】:D 6、“镜中自我”是谁提出的() A.米德 B.库利 C.布卢默 D.托马斯 【本题分值】:3【本题得分】:3 【老师评分】:【老师评语】: 【学生答案】:B 7、以下哪种活动属于社会交往() A.朋友谈心 B.观众看电影 C.顾客的摩肩接踵 D.乘客之间的前拥后挤 【本题分值】:3【本题得分】:3 【老师评分】:【老师评语】: 【学生答案】:A 8、从六七岁到十一二岁是儿童思维发展的哪个阶段?() A.形式运算 B.具体运算 C.感知运算 D.前运算 【本题分值】:3【本题得分】:3 【老师评分】:【老师评语】: 【学生答案】:B 9、人类社会与动物社会的本质区别是() A.语言 B.思维 C.劳动

(2014版)社会学概论网上作业题参考答案

社会学网上作业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参考答案 一、填空 1、孔德《实证哲学教程》 2、社会管理和社会控制功能社会批评功能教育功能 二、选择 D 三、名词解释 社会学:它是指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的具体科学。 四、简答 答:社会学的认识功能: (1)向人们提供科学的社会知识,告诉人们社会现象是什么、为什么和 将来怎么样。 (2)社会学不仅提供现成的社会知识,而且通过提供社会学的视角、 社会学的方法,帮助人们获得新的社会知识。 社会学的实践功能: (1)社会学在帮助人们掌握科学的社会知识基础上,进而帮助人们维护 和改善现存的社会结构、社会制度、改革那些不利于社会发展的 社会体制方面从而避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使自己的社会行动更 加合理,更加符合规律性。 (2)社会学以自己的研究成果,对科学的管理社会和制定正确的社会政 策提供有根据的、经过论证的实际建议,为改革开放服务,为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第二章参考答案 一、选择 1、B 2、B 3、B 4、A 5、C 6、B 7、B 8、C 二、填空 1、指导与被指导 2、圣西门 3、整合 4、传统型权威个人魅力型法理型 5、托夫勒奈斯比特 三、名词解释 社会学“本土化”:就是社会学中国化,也就是建立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

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 四、简答 1、韦伯提出划分社会分层结构的三重标准: (1)经济标准,指个人在经济市场中的机会,即收入和财富的多少。 (2)政治标准,即权力。 (3)社会标准,即声望。 2、(1)研究理论的模式化; (2)研究过程的程序化; (3)测量工具的精确化。 五、论述 (1)情感方面:情感性——情感中立。 (2)义务方面:扩散性——专一性。 (3)规范方面:特殊性——普遍性。 (4)地位方面:先赋性——自致性。 (5)利益方面:集体——个人。 第三章参考答案 一、选择 1、C 2、B 3、A 4、C 5、B 6、B 7、C 8、A 9、D 10、A 11、ABCD 12、C 13、D 二、填空 人口环境文化劳动 三、名词解释 1、社会制度:它是建立在一定生产方式之上的社会结构,它反映一定的社会关系及其模式和规则,是社会行为的规范体系。 2、文化濡化:由于传播使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元素相互接触,其中一种文化吸收或采纳了另一种文化元素,并且使之与主文化协调起来,最终成为主体文化中的一部分。 3、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依靠某种媒介,通过个体交往形成的信息和情感、能量和物质、思想和行为交流的有机渠道。 四、简答 1、(1)他认为个人应服从社会,社会必须制约个人的需要。 (2)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人和其他动物不同,并不仅仅满足于生理上的需要。因为满足不会解决需求,只激起更大的欲望。 (3)在协调运行的社会中,社会对个人倾向施加限制。这样所有社会成员就有了共同的目标,社会得以稳定有序。 (4)如果打乱社会秩序,社会对个人意愿的控制就会失效,社会就会放任个人自行其是。涂尔干将此称为“失范”。 (5)失范的存在和发展对社会的安定和发展是不利的。 2、(1)从历史上看,最原始和最早出现的关系是人们在满足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自身生命生产中产生的关系,这就是家庭中的关系。家庭中的关系是最典型的初级社会关系。

社会学概论网上作业一答案

社会学概论网上作业一答案 社会学概论作业1 讨论内容:如何认识社会 讨论主题:如何认识社会?要求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社会理解的方式和途径,得出应该从哪些角度认识社会。(要求条理清晰,字数不低于800字。) 社会学以社会为研究对象,它研究的是社会现象,社会和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决定了社会学研究领域的广泛性。 答:1、社学学中的“社会” 社会的涵义:第一,社会是由有意志的个体组成的,社会是人们共同生活的结合体,社会是人的社会。第二,社会是有意志的个体通过互动而形成的,社会是一个互动的体系,共同的兴趣和结合在一起带来的利益是人们结成社会的深层原因。第三,社会是由相关的社会关系积累,连结而成的,社会是社会关系的体系,这些社会关系是在具体情况下人们共同生活的规范。 2、社会的类型 社会实在论,认为社会是实在的,是客观存在的,社会是由各种规范和制度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外在于个人,超越个人,并对个人具有强制性。社会实在论认为社会并不简单地是个体之集合,而是客观存在的东西,是真实存在的实体。 社会唯名论,认为个人和个人行动是实际存在的,个人及其行动相对于社会来说是先在的,社会只是个人行动的产物或互动的形式;对社会的认识是以对个人的认识为基础的,认为社会的目的最终也是为了认识个人。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社会唯名论坚持还原论观点,即要研究社会就必须去研究个人。 3、社会的类型:宏观社会的类型:马克思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先生为基础将社会分为原始、奴隶、封建、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社会。 4、具体社会的类型: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如家庭,家族;以地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生活共同体,如邻里,村落,城镇,社区;以业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社会,各种经济组织,政治组织,教育卫生组织,宗教组织等,还有因兴趣而形成的各种非正式群体等。 5、社会的特点 1.多样性,社会的多样性表现于宏观社会和具体社会之差异,还表现于人们的社会活动的多样性和组合方式的多样性 2.复杂性,人类社会与动物群体相比有十分明显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是由组成社会的人的复杂性所决定的 3.变动性,社会是变动不居的,这种变动性表现为社会形态的更替、社会制度的翻新,也表现为社会运行机制的变化乃至于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的变化。(要结合实际) 社会学概论作业2 讨论主题: 材料一: 现代社会,网络已经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而且在所有的上网对象中,青少年是很重要的一个上网群体。网络本身是高科技的产物,网络不断地扩张的工具主义、操作主义目前已在挤压着人文精神的生存空间。当今青少年的人文意识本来就比较薄弱,在工具主义、操作主义的影响下,他们原有的关于传统的、艺术的、伦理的意识可能会被进一步的消解,并且会诱发产生科学技术崇拜,造成在文化和价值观上的片面社会化。专家认为,当今的独生子女青少年的价值理性、人文精神确在衰退。1999年全国各省“状元考生”填报志愿,就表现出崇拜工具理性,轻视价值理性的倾向。在考入北大的状元考生中,没有人报著名的哲学系,报其他文科系的也极少,大多数报了与计算机、金融、信息等相关的专业。从社会的

社会学概论作业答案

第一次作业 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每题2分) 1.中国社会学的起始人是() A.严复 B.康有为 C.梁启超 D.陈千秋 正确答案:B 2.由父母和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 A.主干家庭 B.联合家庭 C.核心家庭 D.其他家庭 正确答案:C 3.第二次断乳是指青少年() A.心理上的矛盾 B.心理上脱离各方面的监护 C.心理上的紧张 D.心理上与父母对立 正确答案:B 4.人们通常把围绕着某一社会地位而形成的一组角色叫做() A.角色丛 B.复式角色

精选文库 C.先赋角色 D.实际角色 正确答案:A 5.马斯洛认为在不同时期内各种需要对行为的支配力量是不一样的,支配力量最大的那种需要叫()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优势需要 D.归属与爱的需要 正确答案:C 6.人的一生都在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技能的社会化,称作() A.继续社会化 B.再社会化 C.特殊社会化 D.反社会化 正确答案:A 7.以下哪一种活动不是集体行为() A.同事一起春游 B.赶时髦 C.抢购 D.球迷闹事 正确答案:D 8.符号相互作用论的开创者是() A.库利

精选文库 B.林顿 C.托马斯 D.米德 正确答案:D 9.文化是指() A.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 B.人类学到的科学知识 C.人类遵循的行为规范 D.人类创造的所有财富 正确答案:D 10.“老年保险”属于哪种需要() A.归属与爱的需要 B.生理的需要 C.安全的需要 D.自尊的需要 正确答案:A 二、多选题:(共5题每题3分) 1.马克思认为人类需要历史发展经历()阶段。 A.生存 B.享受 C.发展 D.生理 正确答案:ABC 2.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包括:( )

社会学概论网上作业

1 社会学正式出现于(C ) A.人类社会出现时 B.十三世纪 C.十九世纪三十-四十年代 D.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2 社会学的创始人:(A ) A.奥古斯特·孔德 B.斯宾塞 C.马克思 D.马克斯·韦伯 3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B ) A.人类历史的全过程 B.现实的、具体的社会整体 C.过去了的社会 D.当今世界上还存在的各种原始部落 4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社会的本质是(C ) A.个人的集合,只是个空名 B.客观存在的实体 C.社会关系的总和 D.聚集到一起 5 中国古代儒家所传说和向往的最高社会理想是:(A ) A.社会

B.小康社会 C.理想国 D.和谐社会 6 首次提出实证一词的思想家:(C ) A.孔子 B.马克思 C.孔德 D.韦伯 7 第一次使用社会学一词是在(A )一书中 A.《实证哲学教程》 B.《社会学原理》 C.《社会学方法论》 D.《经济与社会》 8 《自杀论》的作者是(C ) A.奥古斯特·孔德 B.斯宾塞 C.迪尔凯姆 D.马克斯·韦伯 9 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B ) A.迪尔凯姆和马克斯·韦伯 B.帕森斯和默顿 C.科赛和达伦多夫

D.库利和米德 10 社会学在中国的恢复和重建工作在(D) A.1952年8月 B.1958年6月 C.1978年12月 D.1979年3月 11 社会学在中国的恢复和重建后,对中国社会学产生较大影响的社会学家是(B ) A.晏阳初 B.费孝通 C.景汉 D.本文 12 下列属于评比性文化的是(D ) A.庆典方式 B.拜访方式 C.礼仪禁忌 D.科学技术 13 组成文化的最小的单位是( A) A.文化特质 B.文化特质丛 C.文化丛 D.文化模式

国开《社会学概论》形考任务题库汇总

答案+我名字 社会保障具有多重功能,其中包括保障民生、促进经济发展、维持社会秩序等功能。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2 正确 获得4.00分中的4.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艾兹奥尼将社会组织分成强制性组织、功利性组织和规性组织等三类。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3 正确 获得4.00分中的4.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业缘群体是现代社会最主要的社会群体形式之一。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4 正确 获得4.00分中的4.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初级社会群体成员之间主要的互动方式是面对面的、直接的互动,这种交往是暂时性的。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5 正确 获得4.00分中的4.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不是一种社会规。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6 正确 获得4.00分中的4.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关于社会的特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多样性 B. 综合性 C. 复杂性 D. 变动性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题目7 正确 获得4.00分中的4.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根据越轨行为的特征,越轨行为分为正向越轨和负向越轨行为。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8 正确 获得4.00分中的4.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解释越轨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其发展过程的理论是() A. 失理论 B. 手段-目标论 C. 亚文化群体论 D. 标签论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题目9 正确 获得4.00分中的4.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原来承担多种功能的某一社会单位变为承担单一功能的多个单位,以及诸社会单位由地位相同变为地位相异的现象是()。 A. 社会分化 B. 基于自然因素的分化 C. 垂直分化 D. 水平分化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题目10 正确 获得4.00分中的4.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一个人因为在公司基层岗位表现突出,被晋升为领导岗位,因此需要到总公司接受岗前培训。这种现象我们称为()。 A. 特殊社会化 B. 重新社会化 C. 再社会化 D. 继续社会化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题目11 正确 获得4.00分中的4.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家长制会极促进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意识。 选择一项: 对 错 题目12 正确 获得4.00分中的4.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行为科学的管理理论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主不应把人看作被动的,而应该努力启发人的积极性。 选择一项: 对 错

社会学概论作业

社会学概论作业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一、名词解释 1、社会有机体论 是英国社会学家斯宾赛提出的社会理论。这种理论认为社会同生物一样也是一种有机体,但社会不是简单的有机体,而是“超有机体”。 2、社会进化论 是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首先提出的社会学理论。他认为宇宙的各个部分,不管是有机的或无机的,社会的或非社会的,都受进化定律的支配。 3、结构功能理论 状态和规范是影响行动的两个同等重要的因素,在行动过程中,人们在确定目标和手段时有一定的选择自由,但这种自由受两方面的制约,社会文化中的价值规范对这种选择进行指导和调节,环境状态则为行动提供机会或障碍。 4、交换理论 是指主张人类的一切行为都受到某种能够带来奖励和报酬的交换活动的支配,因此,人类一切社会活动都可以归结为一种交换,人们在社会交换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也是一种交换关系。 5、社会结构 一般是指社会诸要素之间在互相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 6、基本社会化 是“生物人”通过社会文化教化,获得人的社会性,获得社会生活资格的过程。 二、简答

1、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是什么 答:1、社会变革的需要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期不仅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鼎盛时期,而且也是它的矛盾明显暴露的时期。一些思想家强烈要求在资本主义制度内寻求这种社会变革,但是现实的社会需要是社会学产生的直接根源和关键因素。2、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 14-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自然科学方面取得了极大的发展,沉重地打击了上帝创世说和各种非科学学说,开拓了人们对宇宙的新认识,为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更深远、广大的空间。3、社会经验研究的积累 在17-18世纪思辨的历史哲学发展的同时,在自然科学实证研究的启示下,经验的社会研究也有了较大发展。这种研究的兴起出于社会管理的实际需要,首先是从社会统计发展出来的。其次,是对社会问题的专题调查研究积累了一些社会研究出经验和资料,社会研究为社会学的诞生提供了重要的内容和方法。 2、简述社会学创立和形成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1.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代表人物奥古斯特·孔德 孔德是第一个提出”社会学”概念并创立社会学的人,被人们称为社会学之父. 理性发展三个阶段:神学阶段、哲学阶段和实证阶段。社会发展三阶段:军事阶段、过渡阶段和工业阶段。 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和比较法。他对社会学的贡献,在于他在科学分类中提出了建立社会学的构想,明确了从整体角度研究社会的秩序和进步,提出了社会学研究的实证主义方法论和四种基本研究方法。还存在着两大缺陷,一是唯心主义,二是形而上学赫伯特、斯宾塞

社会学概论形考任务

社会学概论— 任务1 一、单项选择题 (1/32)、人类社会与动物社会的本质区别是( D、劳动)。 (2/32)、在人的个性的形成过程中,生理、心理因素都以(B、社会因素)为中介发挥作用。 (3/32)、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产生于(A、19世纪30年代)年代。(4/32)、需要层次论是谁初次提出的。( B、马斯洛) (5/32)、人类学习和积累知识的能力是优于其他动物的,原因是(D、人能进行思维活动)。 (6/32)、对于某些遭受身心损伤不能进行正常社会生活的一些人们而进行的特殊措施的社会化过程,是(C、特殊社会化)。 (7/32)、马克思认为,(A、经济交往)是其他一切交往的基础。 (8/32)、一个人同时担当了几种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难以协调,这种现象称为(C、角色冲突) (9/32)、社会学把社会作为一个系统整体来看待,一个社会群体不是个人的累加而是(C、结构的总和)。 (10/32)、“镜中自我”是谁提出来的。(C、库利)

(11/32)、一位业务经理与职员、总经理、其他业务经理等人建立不同的角色关系,叫做(B、角色丛)。 (12/32)、以下哪种关系属于次级社会关系。(A、工作单位中的同事关系) (13/32)、文化是指(B、人类创造的所有财富)。 (14/32)、作为实证科学的社会学是从(A、实际调查研究)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15/32)、人从出生到一岁至二岁左右的阶段。此阶段是靠感官、知觉的活动来了解外界、适应外界,以取得个人的生存目的,是(A、感知运动阶段)。 (16/32)、“工作安定”属于哪种需要。(C、安全的) (17/32)、从一岁半到六七岁的阶段。该阶段,作为能够进行思维活动的人来说,是开动和运转思维机器进行实际运算操作的准备阶段,是(C、前运算阶段)。 (18/32)、“得到支持和友爱”属于哪种需要。(A、安全的) (19/32)、人的需要的满足方式和满足的可能具有(C、客观现实性)。 (20/32)、(D、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是建立在个人和社会不可分割的整体观的哲学基础上的,个人和社会是辩证的统一。 (21/32)、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指明(B、人的需要)是产生社会交往的根本原因。(22/3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是从人的(A、需要)出发,探讨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理论。 (23/32)、以下哪种活动属于社会交往。(A、朋友谈心)

最新社会学概论网上作业满分答案

2017社会学概论-任务4 (100分!) 、单项选择题(1/32)、个人、家庭或群体在其所属的社会中不及常态生活生活条件和享受的状态此为()。(2分) A、绝对贫穷 * B、相对贫穷 C、短期贫穷 D长期贫穷 (2/32)、提出“停止增加世界人口,限制工业生产发展,把地球资源的消耗量减少八分之七”是()中的观点。(2分) A、《人类的目标》 B、《人类处在转折点》 C、《超越浪费的时代》 * D《增长的极限》 A、贝尔 (3/32)、“后工业社会”论是由谁提出的()(2分)

B、弗兰克 C、达伦道夫 D奈斯比特 (4/32)、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以方法技术为人服务的专业,其发展主要表现为()。(2 分) A、经济的发展 B、物质文明的进步 C、政府的足够重视 * D工作对象、工作方法的发展(5/32)、认为国际贸易是西方发达国家剥削非西方不发达国家的一种途径的观点是哪种社会现代化理论。()(2分) A、社会趋同论 * B、依附理论 C、“后工业社会”论 D全球发展理论 (6/32)、社会保险属于()。(2分) A、社会救助

B、社会福利 C、人身、人寿保险 *D社会保障的一项内容 (7/32)、资源缺乏、自然条件恶劣的农村,残病者组成的家庭很可能陷入()状态(2分) A、相对贫穷 B、个案贫穷 C、短期贫穷 *D长期贫穷(8/32)、在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的人,从事某种劳动或工作,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以维持生活的活动是指()。(2分) A、充分就业 'B、不充分就业 * C、就业 D隐性失业 (9/32)、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门的助人活动和专业是产生于()的西方社会。(2分)

社会学概论形考答案

社会学概论形考答案单项选择题题型描述 1、 迪尔凯姆的代表作 A . 《自杀论》 B . 《社会学原理》 C . 《实证哲学教程》 D . 《社会学讲义》 【本题分值】:10【本题得分】:10 【老师评分】:【老师评语】:

【学生答案】:A 3、 社会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独立为一个经验学科,始于A . 17世纪初 B . 18世纪初 C . 19世纪初 D . 20世纪初 【本题分值】:10【本题得分】:10

【老师评分】:【老师评语】:【学生答案】:C 5、 被誉为“社会学之父”的是 A . 斯宾塞 B . 奥古斯特.孔德 C . 伏尔泰 D . 马基雅维利 【本题分值】:10【本题得分】:10 【老师评分】:【老师评语】:【学生答案】:B 6、

下列不属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的是A . 社会制度 B . 社会互动和社会变迁 C . 社会结构和功能 D . 政治现象和政治原理 【本题分值】:10【本题得分】:10 【老师评分】:【老师评语】: 【学生答案】:D 7、 社会学的基本问题

社会与个人的关系 B . 政府与个人的关系 C . 个人与个人的关系 D . 社会与市场的关系 【本题分值】:10【本题得分】:10 【老师评分】:【老师评语】:【学生答案】:A

文献研究的最大优点是 A . 它能研究其他方法不能研究的对象 B . 它可以在资料库中搜索材料 C . 它可以不用实地调查 D . 它的研究成本比较低 【本题分值】:10【本题得分】:10 【老师评分】:【老师评语】: 【学生答案】:A 9、 当前我国社会学研究最突出的中心议题是A .

社会学概论网上作业测评答案

社会学概论网上作业测评答案 属于哪种需要。 安全的 )第四卷中提出来的。 《实证哲学教程》 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家庭形态。 血缘家庭 由父母及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 核心家庭 一位教师与学生、校长、图书馆员、校医人员等人建立不同的角色关系,叫做角色丛

第二次断乳是指青少年 心理上脱离各方面的监护 下列不属于集体行为的基本特征的是 突发性 与正式组织相比,初级社会群体的主要特征是人际关系密切 以下哪种活动属于社会交往 朋友谈心 一词源于 中国

一般而言,家庭具有哪些功能 经济功能 生物功能 抚育和赡养功能 休息和娱乐功能 以下属于次级社会群体的是 机关 政党 军队 学校 根据互动的性质,合作性的社会互动可以分为适应 模仿 同化 暗示 以家庭亲属关系为标准,家庭可以分为

核心家庭 主干家庭 扩大家庭 联合家庭 社会化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家庭 学校 同辈群体 大众传媒 下列关于初级社会群体的特征,说法正确的是初级社会群体往往是自然形成的 成员之间具有多重角色 一般是靠非正式的控制来维持 成员关系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 按照成员之间的互动特点,社会群体可以分为初级社会群体 次级社会群体

人进行社会化的生物基础有哪些 人有脑力劳动的条件 人有较长的生活依赖期 人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人有较强的语言能力 复式角色是围绕着某一社会地位而形成的一组角色。 错误 理反应。 正确 角色丛是一个人同时承担两个或两个以上角色的情况。 错误 。 正确 业学会和期刊,都是出现在美国。

正确 婚姻关系是家庭的本质关系。 错误 次级社会群体是由面对面互动所形成的,具有亲密的成员关系的社会群体。 错误 集体行为是指人们进行社会交往而形成的一些散漫的、初步的、群众性的活动。正确 的概念,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库利提出来的。 正确 核心家庭是指由一对夫妻及其未成年子女或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正确 下列不属于正式组织的是

2016年社会学概论网上作业答案

2016社会学概论网上作业答案 (1/32)、第二次断乳是指青少年() (2分) ?A、心理上的矛盾 ?B、心理上与父母对立 ?C、心理上脱离各方面的监护 ?D、心理上的紧张 (2/32)、从一岁半到六七岁的阶段。该阶段,作为能够进行思维活动的人来说,是开动和运转思维机器进行实际运算操作的准备阶段,是()。 (2分) ?A、感知运动阶段 ?B、形式运算阶段或命题运算阶段 ?C、前运算阶段 ?D、具体运算阶段 (3/32)、人的需要的满足方式和满足的可能具有()。 (2分) ?A、阶级性 ?B、自然约束性 ?C、客观现实性 ?D、社会制约性 (4/32)、中国社会学的起始人是()。 (2分) ?A、严复 ?B、陈千秋 ?C、康有为 ?D、梁启操 (5/32)、以下哪种关系属于次级社会关系。() (2分) ?A、工作单位中的同事关系 ?B、血缘关系 ?C、家庭关系 ?D、地缘关系 (6/32)、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指明()是产生社会交往的根本原因。 (2分) ?A、社会发展 ?B、人的需要 ?C、个人发展 ?D、组织生存 (7/32)、马斯洛于1943年出版的《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了()。 (2分) ?A、需要层次论 ?B、宏观需求理论 ?C、激励理论 ?D、社会需求理论 (8/32)、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产生于()年代。 (2分) ?A、19世纪30年代 ?B、19世纪60年代 ?C、19世纪40年代 ?D、19世纪50年代 (9/32)、人类社会与动物社会的本质区别是()。(2分)

?B、直立行走 ?C、思维 ?D、劳动 (10/32)、在人的个性的形成过程中,生理、心理因素都以()为中介发挥作用。 (2分) ?A、主观因素 ?B、社会因素 ?C、客观条件 ?D、自然环境 (11/32)、“不同的社会成员或社会团体为了各自获得同一目标而进行的相互作用方式”指() (2分) ?A、冲突 ?B、顺应 ?C、竞争 ?D、合作 (12/32)、()是建立在个人和社会不可分割的整体观的哲学基础上的,个人和社会是辩证的统一。 (2分) ?A、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B、米德的符号相互作用论 ?C、库利的“镜中自我”理论 ?D、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 (13/32)、对于某些遭受身心损伤不能进行正常社会生活的一些人们而进行的特殊措施的社会化过程,是()。 (2分) ?A、再社会化 ?B、继续社会化 ?C、特殊社会化 ?D、重新社会化 (14/32)、在角色扮演过程中,一个人因同时担当两种或两种以上角色,这些角色又对他提出相互矛盾的要求时所出现的现象是() (2分) ?A、角色扮演 ?B、角色失败 ?C、角色中断 ?D、角色冲突 (15/32)、一个人同时担当了几种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难以协调,这种现象称为() (2分) ?A、角色扮演 ?B、角色失败 ?C、角色冲突 ?D、角色中断 (16/32)、“得到支持和友爱”属于哪种需要。() (2分) ?A、安全的 ?B、自我实现的 ?C、归属与爱的 ?D、自尊的 (17/32)、“镜中自我”是谁提出来的。() (2分) ?A、米德

兰大网络教育社会学概论作业及答案

内容: 个人社会化的特点是() A、主动性 B、自觉性 C、互动性 D、强制性 学员答案:D 正确性:正确 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 岗前培训是( )的重要表现 A、预期社会化 B、继续社会化 C、发展社会化 D、再社会化 学员答案:A 正确性:正确 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 年轻一代用新知识新观念影响前辈的过程是( ) A、正向社会化 B、负向社会化 C、非社会化 D、特殊社会化 学员答案:B 正确性:正确 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 美国学者林德布洛姆提出的公共政策模型是()。 A、渐进主义模型 B、理性主义模型 C、规范最佳模型 D、政治系统模型 学员答案:A 正确性:正确

内容: 交际场合一般人们之间的距离应保持( ) A、18英寸以内 B、18英寸到4英尺 C、4英尺到12英尺 D、12英尺以上 学员答案:C 正确性:正确 题号:6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 个性的中心内容及形成和发展水平的标志是( ) A、人格的完善程度 B、自我的完善程度 C、道德的完善程度 D、学习的多少 学员答案:B 正确性:正确 题号:7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 ( )首先修正了理性决策模型中的绝对最优标准,提出了具有相对性的满意化决策准则,从而提出了被人们称为有限理性的决策模型。 A、查尔斯.林德布洛姆 B、戴维.伊斯顿 C、拉斯韦尔 D、西蒙 学员答案:D 正确性:正确 题号:8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 ()是社会教化的起点,是个体遇到的第一个社会化的执行者,也是极其重要的执行者,个体社会化成功与否与家庭的父母教化有直接的关系。 A、家庭 B、学校 C、同辈群体 D、大众传播 学员答案:A

社会学概论形考任务1_

一、单项选择题(共10 道试题,共40 分。) 1. 最早提出社会依附理论的社会学家是() A. 普雷毕什 2. 1838年()首次使用“社会学”这个概念,标志着社会学的正式创立。 B. 孔德 3. 符号相互作用论的开创者是() B. 米德 4. 以下()活动不是集体行为。 C. 春游 5. 与正式组织相比,初级社会群体的主要特征为() C. 人际关系密切 6. 一群为了维护自身权益进行维权斗争的妇女属于()。 C. 群体 7. 提出社会分层三个标准的社会学家是()。 D. 8. 有人借改革之机,假公济私,有所谓“你有政策、我有对策”,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 () C. 制度化逃避 9. 把越轨行为的原因归结为社会结构各部分间的不整合、不一致,这种越轨行为的理论 是() B. 标签论 10. 本原的社会制度包括()和婚姻家庭制度。

B. 经济制度 二、多项选择题(共8 道试题,共40 分。) 1. 社会学产生的条件包括()。 A. 社会历史条件 B. 科学发展条件 C. 思想理论根源 2. 社会学研究的程序一般包括()。 A. 选择课题 B. 拟定计划 C. 实施调查 D. 分析总结 3. 根据被调查对象的人数划分,可分为()。 C. 个别访谈 D. 集体访谈 4. 问卷法主要有()类型。 A. 封闭式问卷 B. 开放式问卷 5. 当代中国社会学研究的新进展()。 A. 发展理论与中国现代化研究 B. 小城镇与社区发展研究

C. 中国社会分层研究 D. 中国社会保障研究 6. 当代中国社会学研究的新进展()。 A. 发展理论与中国现代化研究 B. 小城镇与社区发展研究 C. 中国社会分层研究 D. 中国社会保障研究 7. 根据收集资料的内容划分,访谈可分为()。 B. 一般性访谈 C. 深度访谈 8. 孔德把社会学区分为()两部分。 A. 社会静力学 D. 社会动力学 三、判断题(共 5 道试题,共20 分。) 1. 斯宾塞认为社会进化与生物进化相似。 B. 正确 2. 斯宾塞是社会唯名论者。 A. 错误 3. 韦伯是社会学之父。 B. 正确

社会学概论作业(一)

社会学概论作业(一)Array上交时间: 收缴人:班主任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社会学? 2.群学 3.在中国第一个讲解社会学的是,他翻译的斯宾塞的社会学也叫做。 4.1838年10月,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在他的第四卷中正式提出了社会学这个词。 5.社会学按其知识结构,可分为、、三大类。 6.社会学产生的社会背景是什么? 7.马克思主义是怎样定义社会的? 8.社会学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9.简述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 第二章人的社会需要 1.什么是社会需要? 2.本能 3.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创始人,他在一书中首次提出了论,成为行为科学激励理论的主要理论之一。 4.人的社会需要是在人自身的、和外在环境条件的结合下,通过而产生的。 5.最早提出本能是人的内在能力理论的是英国心理学家,在年。 6.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7.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8.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是什么? 9.社会需要理论的社会学意义是什么?

第三章社会交往 1.什么是社会交往? 2.如何解释“镜中自我”? 3.人际关系 4.社会关系 5.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德把人的自我意识划分成三个阶段:、、。 6.冲突最显著的特征是,通常包括与。 7.人际关系有两个明显的特征:和。 8.简述马克思主义的交往理论。 9.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是什么? 10.引起集体行为的原因是哪些? 11.社会关系与人际关系的联系与区别。 第四章人的社会化 1.什么人的社会化? 2.环境 3.什么是内化? 4.什么是角色的确定? 5.皮亚杰学派把儿童的思维发展概括为四个阶段:、、和。 6.人的生存环境包括和。 7.人是社会化生物基础包括、、和。 8.简述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9.什么是个性?个性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社会学概论--形考任务.

社会学概论--形考任务 任务1 客观题共30题(满分6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 第1题. 社会一词源于()。 A. 中国 B. 美国 C. 英国 D. 德国 第2题. 人类社会与动物社会的本质区别是()。 A. 语言 B. 思维 C. 劳动 D. 直立行走 第3题. 孔德在哪部著作中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个新名词。 A. <社会学研究> B. <社会学原理> C. <实践哲学教程> D. <社会学方法的规则> 第4题. 中国社会学的起始人是()。

A. 严复 B. 康有为 C. 梁启超 D. 陈千秋 第5题. 文化是指()。 A. 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 B. 人类学到的科学知识 C. 人类遵循的行为规范 D. 人类创造的所有财富 第6题. 需要层次理论是谁初次提出的。() A. 弗洛伊德 B. 莱格 C. 米德 D. 马斯洛 第7题. 工作安定属于哪种需要。() A. 生理的 B. 安全的 C. 归属的 D. 自尊的

第8题. 镜中自我是谁提出来的。() A. 米德 B. 库利 C. 布卢默 D. 托马斯 第9题. 以下哪种活动属于社会交往。() A. 朋友谈心 B. 观众看电影 C. 顾客的摩肩接踵 D. 乘客之间前拥后挤 第10题. 不同的社会成员或社会团体为了各自获得同一目标而进行的相互作用方式指()。 A. 冲突 B. 竞争 C. 合作 D. 顺应 第11题. 符号相互作用论的开创者是()。 A. 库利 B. 林顿

D. 米德 第12题. 一位教师与学生、家长、图书馆员、校医院人员等人建立不同的角色关系,叫做()。 A. 复式角色 B. 角色丛 C. 实际角色 D. 自致角色 第13题. 一个人同时担当了几种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难以协调,这种学现象称为()。 A. 角色扮演 B. 角色冲突 C. 角色中断 D. 角色失败 第14题. 以下哪一种活动不是集体行为()。 A. 赶时髦 B. 抢购 C. 春游 D. 球迷闹事 第15题. 人生在世,吃穿二字的人生观是哪种人生观()。

社会学概论作业

社会学概论作业(一) 上交时间: 收缴人:班主任 第一章 绪论 1.什么是社会学? 2.群学 3.在中国第一个讲解社会学的是 ,他翻译的斯宾塞的社会学也叫做 。 4.1838年10月,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 在他的 第四卷中正式提出了社会学这个词。 5.社会学按其知识结构,可分为 、 、 三大类。 6.社会学产生的社会背景是什么? 7.马克思主义是怎样定义社会的? 8.社会学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9.简述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 第二章 人的社会需要 1.什么是社会需要? 2.本能 3. 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创始人,他在 一书中首次提出了 论,成为行为科学激励理论的主要理论之一。 4.人的社会需要是在人自身的 、 和外在环境条件的结合下,通过 而产生的。 5.最早提出本能是人的内在能力理论的是英国心理学家 ,在 年。 6.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7.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8.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是什么? 9.社会需要理论的社会学意义是什么? 学 号: 姓 名: 得 分: 教师签名:

第三章社会交往 1.什么是社会交往? 2.如何解释“镜中自我”? 3.人际关系 4.社会关系 5.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德把人的自我意识划分成三个阶段:、、。 6.冲突最显著的特征是,通常包括与。 7.人际关系有两个明显的特征:和。 8.简述马克思主义的交往理论。 9.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是什么? 10.引起集体行为的原因是哪些? 11.社会关系与人际关系的联系与区别。 第四章人的社会化 1.什么人的社会化? 2.环境 3.什么是内化? 4.什么是角色的确定? 5.皮亚杰学派把儿童的思维发展概括为四个阶段:、、和。 6.人的生存环境包括和。 7.人是社会化生物基础包括、、和。 8.简述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9.什么是个性?个性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最新社会学概论形考作业(答案)

人只有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他的智力、心理、行为才能得到正常发展;如果离开了人所特有的社会生活条件,处于某种动物生活环境中,那只能发展到动物那样的水平,永远达不到人的智力水平,产生不了人的情感。一个人从一无所知的婴儿成长为社会的有用之才,需要一个较长时期,在此期间,他要学习社会最基本的知识、技能,掌握社会的各种必要的规范,以此指导自己的行动,而社会也会以多种不同的方式千方百计地对个人施加影响,使其符合社会的需要。 家庭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 在人类历史上,家庭教育曾经是个体社会化的主要途径。尤其在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使得一个家庭就是一个生产单位。因此,家庭教育往往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的主要形式。家庭是儿童生活成长的基地,是个人进行社会化的最初场所,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的行为方式,是儿童社会化的直接模式,正像人们所说的,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在影响人的社会化的全部因素中,毫无疑问,家庭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社会化因素,因为儿童在家庭中生活的时间最长,从他们接受教育的顺序来看,也是首先接受家庭环境的影响,然后才是幼儿园、学校的影响。从孩子身上可以看出父母的品格。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在孩子的思想深处留下深深的印记。幼小的儿童往往以父母作为自己模仿的榜样和模式。例如,把妈妈当作妻子和女人的象征,把爸爸当作丈夫和男子的象征,逐步形成自己的基本概念。而父母在家庭中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范型,他们的喜悦或沮丧,他们表达自己情感的愿望和机会,他们的相互爱慕、争吵、合作、竞争和冲突,甚至习性爱好,也都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他逐渐形成了对人、对社会的看法。 学校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 在现代社会中,将儿童从家庭引向社会的第一架桥梁,毫无疑问,属于学校。学校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向社会成员系统传授价值观念、社会规范、生活技能、科学知识的制度化机构。当儿童进入学龄期后,学校的影响便取代家庭上升到首要地位,成为最重要的社会化因素。 作为社会化机构,学校的重要性首先表现在它在较长的时间内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教育,而这种长期的系统的教育对儿童的社会行为的塑造在现代社会中是无以替代的。现代社会的正规教育时间,一般长达9年至16年,在这期间,学校除了向学生传播各种知识与技能,在不同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还会充分利用学校来为自己培养接班人,引导和鼓励学生尊重既有的社会和政治秩序,力求向学生传授长期以来形成的情感和价值规范。其次,学校的重要性还在于它有着独特的、完整的结构,它是社会的雏型。实际上,每个学校都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微型社会,有其独特的地位、角色、文化、价值标准、传统甚至仪式或礼节,儿童在这里扮演着学生、同学、朋友等各种社会角色,并在课堂里和其他公共场合与老师、同学、校长等进行着各种形式的互动。所有这些,都对学生了解社会、发展自我和人格,规范合乎角色的社会行为模式起着重要的作用。 同伴团体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人的社会化具有重要影响的诸因素中,同龄群体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同龄群体影响日趋重要,甚至有可能超过父母和教师的影响。同伴团体一般是指由年龄相近、社会地位相当的一群人自愿组成的交往团体,年级相同的一群儿童自愿组成的交往团体,是自发形成的,没有任何来自外界的权威和为社会所赞同的目标,是儿童自由组成的,同伴之间相互平等地选择朋友,没有强制性的组织关系,来去自由,可以按自己的兴趣活动,可以不顾成人的规定,有团体自己的一套“价值标准”。它的成员可以探讨家庭和学校所禁忌的问题,发展家庭和学校所不允许的关系。 工作单位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 职业为纽带的基本社会关系、社会地位、生活经济状态、人生(职业)目标对个人有着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