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菊花周年生产技术
金丝皇菊生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

湖南省林业地方标准《金丝皇菊生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金丝皇菊生产技术规程》起草组2023年6月《金丝皇菊生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2022年元月,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下达了《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22年第一批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的函,湖南省地方标准《金丝皇菊生产技术规程》的制定由湖南省林业局提出,湖南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由湖南省园艺研究所负责起草。
二、目的意义金丝皇菊(DendrCmthemafnOrifoIiUm)属菊科、菊属、平瓣小菊品种,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
金丝皇菊生长力强,萌发能力强,姿态高雅,且能傲霜开放,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可普遍用于布置高雅庭院、会所,也是花园布置的良好材料,还可用作切花。
金丝皇菊具有较高饮用价值,其花朵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和大量黄酮类化合物,与其他饮用菊花相比,其性较平,茶性温和清润,对饮用人群体质无特殊要求。
长期饮用可预防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适合中老年人和预防流行性结膜炎人群。
金丝皇菊食用方法很多,可鲜食花朵也可食干花,花瓣晾至半干可腌制成菊花酱,或煮菊花粥、蒸制菊花糕,拌入糯米加酒曲,可发酵酿成具有“长寿酒''美称的菊花酒。
据药典记载,金丝皇菊性凉,味甘,有生津润喉、清热散风、明目解毒、减弱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抗菌消炎、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抗辐射、解酒等功效;对火旺、眼睛干痒,湿寒引起的肢体疼痛有疗效,进而对现代人普遍出现的“手机病”“电脑病”也有一定疗效。
近年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广大市民对农业和农村的向往意愿不断增强,特别是美丽乡村建设和田园综合体建设等乡村振兴计划的实施,休闲农业和旅游农业等新兴产业的落地,要求园艺植物具备观赏、食用和药用等多种功能,因此,观赏性强且经济价值高的金丝皇菊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多地乡村推动农旅融合发展的特色农业产业项目。
金丝皇菊在湖南地区适应性强,适合大规模培育,形成了多个金丝皇菊种植和加工产业项目,不但能满足湖南茶用菊的市场需求,还能帮助当地农民就近就业增收。
【国家标准】DB11T 1146-2014 花卉产品等级 盆栽菊花

状,有轻微损伤。
轻微损伤。
≥140
120≤主枝长度<140
100≤主枝长度<120
1
DB11/T 1146—2014
分类 大菊类
产品类型 独本菊 多头菊 案头菊
表 1 盆栽菊花产品类型(续)
特征描述 每盆一株,一株一花的中国传统大菊品种栽培形式。 每盆一株,多个分枝,开花三朵以上的大菊品种栽培形式。 在小规格盆具中,进行矮化栽培的独本菊,以株小花大为主要特征。
5 产品等级
5.1 评价原则
象,无损伤。花朵大小一 现象,无损伤。花朵大小比 和损伤。花朵大小比较一
致、分布均匀,开花整齐一 较一致、分布均匀,开花整 致、分布比较均匀,开花比
致。
齐一致。
较整齐。
主枝修长,侧枝分布均匀, 主枝较长,侧枝分布比较均 主枝较长,侧枝分布比较均
枝叶饱满,疏密适当。叶 匀, 枝叶比较饱满,疏密适 匀, 枝叶比较饱满。叶色
片有轻微黄化,无明显脱落。
根部状况
根系健康,基质外部无死根, 根系较健康,基质外部无明 根系基本正常,基质外部有
无扎地现象。
显死根,有轻微扎地现象。 少量死根,无严重扎地现象。
病虫害及损伤状况
植株整体无病虫危害症状, 有轻微虫害症状,无病害症 有轻微的病虫危害症状,有
无损伤。
状,有轻微损伤。
轻微损伤。
ICS 65.020.20 B 62 备案号:44487-2015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 1146—2014
花卉产品等级 盆栽菊花
Grade of flower products potted chrysanthemum
2014 - 12 - 17 发布
菊花的栽培管理及养护技术

安徽农 学通报 , A n h u i A g r i . S c iB u l 1 . 2 0 1 3 , 1 9 ( 1 9 )
.
菊花 的栽培管理及 养护技术
吴 鹏
( 天津市滨海新 区大港林果种苗站 , 天津 3 0 0 2 7 0 )
摘
要: 从 品种选 用与栽种 前准备 、 定植与肥 水管理 、 病 虫害防治等方 面对 菊花的栽培 管理技 术进行介 绍 , 并从摘
时, 第二 次是在分 枝长约 l O c m时 , 可起到控 制植株 高度 、 避
免倒伏 、 促 进侧枝 生长 , 延长花期 的作用 。枝叶 的修 剪是为 了给菊花塑造外形 , 在剪枝 时应 留强 去弱 , 剪掉病 虫枝 、 瘦弱
耐 弱碱 , 因此要将菊花栽种在 干燥通 风、 地势较高 、 背风向阳 的地方 , 且土质蓬 松 、 地力肥沃 , 土壤 中含有丰 富的腐 殖质 , p H值在 6 . 5 7 . 9 的砂 质壤土 。种植前要对 栽种土地 进行修
整, 深翻土墒 , 细化 土质 、 清 理垃圾 、 挑拣石 块 , 深 沟高畦 、 做
当控水 。施肥 原则应掌握“ 少施勤施 ” , 肥料 以氮 、 钾肥为主 , 定植 时应施 足基肥 ; 孕 蕾期要 停施 氮肥 , 增施 钾肥 , 每7 d 施 加 一次 ; 生 长旺盛 阶段应 肥料 ; 进入生殖生长期后 , 为 了促进花芽分花 可停 止施肥 , 待
斑病和蚜 虫发病期 较长 , 需要定 期喷洒杀 菌剂 ; 进入生 殖期 菊花 容易 发生 白粉病 , 可 喷洒波 尔多液 或代 森锌 稀释 液防
治, 每7 d 喷一 次 , 并 时时观察 花蕾颜 色 , 待颜 色透亮 后 即可
停 止使 用 , 此 病 如果 不 及 时 防治会 危 害花 蕾 , 影响 菊 花质 量 。蚜 虫的 防治可 喷洒 鱼藤精 , 还可 利用蚜 虫对 黄 色趋 向 的特性 , 在黄 色的塑 料薄 板表 面涂上 机油 或捕 鼠胶 进行诱
课件菊花ppt

▪ 繁殖:分株及播种。 ▪ 分株:多采用此法,使用生长3年以上的植株,
切花菊:供剪切下来插花或制作花束、花篮、花 圈等的菊花品种。此类品种多花型圆整,花色 纯一,花颈短而粗壮,枝干高,叶挺直。
▪ 花坛菊:布置花坛及岩石园的菊花,常用株 矮枝密的多头型小菊。
依菊花舌状花的瓣形分类
匙瓣
畸瓣
管瓣
桂瓣
平瓣
平 瓣 型
火树银花不夜天 管瓣型
畸瓣型
蟾宫桂色
桂瓣类
洹河之光
▪2 菊花的种类与品种
依栽培和应用方式分类
案头菊
独本菊
立菊
盆栽菊
大立菊
盆景菊
嫁接菊
悬崖菊
造型艺菊
切花菊
花坛菊
▪ 案头菊:一株仅开一朵花,株矮,株高20㎝ 左右,花多大,常陈列在几案上欣赏。
▪ 独本菊:一株只开一朵花,养分集中,能充 分表现品种优良性状,故又称品种菊。
▪ 立菊:一株着生数花、,又称多头菊。
7.花中珍品山茶
8.水中芙蓉荷花
9.金秋娇子桂花
10.黄金花卉水仙
世界四大切花
月季
菊花
康乃馨
花中四君子
菊花的应用
1、食用:由屈原“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句
《范村菊谱》有个“金饭”的记载,现在民间喜食的菊花名菜名点还 有菊花脑、菊花蟹、白菊元贝羹等。
2、饮用:我国自汉代起,宫廷中在重阳日就开始饮用菊花酒,菊花久
芽苗,选一个好的脚芽苗,其余的扔掉,待 选好的长到15㎝时,将其扦插。
▪
▪ 秋养
▪ 8月上旬---将老本剪掉---每20-30天填2,3次 土—每7天施1次稀薄的麻酱渣水。
▪ 香石竹 ▪ 学名:Dianthus caryophyllus
木本嫁接菊的无土栽培与盆景制作技术

现代农业科技2023年第9期林业科学木本嫁接菊的无土栽培与盆景制作技术黄振石峰(枣庄职业学院,山东枣庄277800)摘要为克服用土壤进行小菊、芙蓉菊扦插育苗与栽培的弊端,从砧木与接穗无土基质扦插育苗、芙蓉菊无土栽培、芙蓉菊盆景制作、芙蓉菊嫁接造型、嫁接菊盆景养护5个方面总结了木本嫁接菊的无土栽培与盆景制作关键技术,以期为提升木本嫁接菊盆景的轻质化栽培和艺术鉴赏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木本嫁接菊;扦插育苗;无土栽培;盆景制作;造型中图分类号S682.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23)09-0132-03DOI:10.3969/j.issn.1007-5739.2023.09.037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芙蓉菊(Crossostephium chinense(L.)Makino)属菊科芙蓉菊属常绿亚灌木状白叶植物,原产于我国广东等地[1]。
芙蓉菊全草内含蒲公英赛醇、蒲公英赛酮、艾菊素、草蒿素、多糖和黄酮类化合物等多种药用成分[2-4],具有独特香气,可降压、解暑,是颇具利用价值的天然药用植物之一。
芙蓉菊兼具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生态功能。
因四季常青、萌芽力强、主根发达、抗旱、耐瘠且枝干苍老奇特、易于提根造型而适于制作树桩盆景,或作为园林绿化、盐碱地改良的植物资源[5-6],现已在广州、上海等地广泛种植,用于布置花坛、花境或制作盆栽观赏等[4]。
因此,芙蓉菊是药赏两用的珍稀植物资源,推广应用的前景广阔。
研究表明,芙蓉菊嫁接小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易于亲和而成活,由此制作木本嫁接菊盆景,可提高其观赏价值和艺术鉴赏水平。
其中,做好小菊、芙蓉菊的扦插育苗与栽培管理是成功培育嫁接菊的前提。
在传统的嫁接砧穗育苗及其栽培养护过程中,芙蓉菊与小菊主要采用土壤育苗与栽培方式,存在地下病虫危害严重、土壤理化性状难以控制、叶片易受泥土污染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嫁接菊盆景的商品价值。
菊花的种植技术和栽培方式

菊花的种植技术和栽培方式一、留种:菊花开谢后,地上部分枯萎,宿根到明年春天能萌发大量新梢,可作插穗进行繁殖。
一般品种可以露地越冬,但一些优良品种耐寒性弱,应在室内越冬。
留种越冬有两种方法:一是留根;二是存芽。
留根越冬的可剪去地面枝叶,把土面清理后浇一次透水,放在有阳光的冷室中以0℃左右为宜。
存芽越冬的将茎干离土面10厘米处剪断,地栽的将残株覆土,盆栽的将盆或脱盆埋土,使残干露出3―4厘米以通气。
越冬温度不能高于5℃,气温过高,往往长出许多细长纤弱的黄芽,既无利用价值,又影响母株的冬眠。
越冬期间,要做好排水、防寒、浇水等工作。
到翌春3月,剪去老秆并做好松土、除草、施肥,以促新芽生长,准备扦插。
二、扦插:扦插时间因栽培目的不同而有区别。
普通栽培,即留花4—7朵的一般在春夏季扦插。
江南地区以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好,此时正值霉雨季节,扦插生根快,须根又多。
据试验,4月份扦插的,40天后生根,5月份扦插的,28天后生根,6月份扦插的,15天即可生根。
培养独本菊的一般在秋冬季扦插;培养大立菊和悬崖菊的大多在秋季扦插。
扦插方法:选宿根萌发的健壮新枝,横截面要实心鲜绿的,剪7―10厘米长的顶枝,具3―4个节间,剪口在节下0.3厘米处,去掉基部的两片叶,上面叶片也可剪去部分。
插壤用4份粗砂、3份砻糠灰、3份园土混合。
插入深度为全长的1/3,先用竹签打洞,插后压紧,浇透水,置扦插盆于阴处,初插3天浇水要足,以后保持湿润良口可。
生根后可移至阳光处,长到5―7片叶时,便可上盆。
三、上盆定植:盆土可用腐叶土4份、园土4份、河砂2份混合,择阴天或多云天上盆,忌雨天定植。
家庭培养菊花为了省工,上盆后不再换盆。
用直径20厘米的瓦盆,施足含磷多的基肥,只填土至花盆2/3的深度,待立秋后再填肥土至距盆口4厘米处,以利浇水。
上盆后要浇透水,置阴处3―5天后,再见阳光。
四、水肥管理:盆菊在整个生长季节中,应节制浇水,并给予充足阳光,促成矮壮叶茂株型。
菊花的栽培管理及养护技术

菊花的栽培管理及养护技术菊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花色丰富,可分成黄、白、红、紫、粉等几个色系,又分为大型花和小型花。
色彩清丽、姿态高雅、香气宜人,观赏价值特高。
菊花可做成切花、盆花、大立菊等多种,主要以盆花为主。
随着人们对花卉消费意识的重视,现在切花、盆花已成为花卉消费的热点。
1. 生态习性菊花原产于我国,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适应性很强,分布地域广,从华南到华北都有栽培。
菊花为阳性喜光花卉,适宜在气候凉爽、通风透光的环境中生长。
最忌水湿,土壤湿度过大则生长不良,若夏季雨水过多形成土壤积水,则易烂根死亡。
要求中性、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排水透气性良好的砂质壤土。
有一定耐寒力,但地上部分不耐0 c以下低温。
菊花大多数为短日照植物,即光照时数大于临界周期才开花,有明显的日照界限。
另一部分类型受光照影响不大,长日照、短日照条件下均可开花,经培育后,可在需要时间开花。
2. 繁殖方法菊花的繁殖方法有多种,即播种繁殖、扦插繁殖、分株繁殖、嫁接繁殖、压条繁殖和组织培养。
2.1 播种繁殖播种繁殖多在杂交培育新品种时使用,一些优良多为重瓣,不能自然结实,需人工授粉。
播种可于春季3-4 月进行,种子较小,可掺少量细沙,撒播于苗床内,覆土要少,然后用薄膜覆盖,以保温保湿。
种子发芽适温10-15C, —般7-10天就可出苗。
出苗后撤去覆盖物,当幼苗长至3-4 片真叶时移植一次,同时剔除病弱苗,苗高8 厘米即可定植于花盆或田间,如播种早当年即可开花。
2.2 扦插繁殖扦插繁殖主要采用芽插、嫩枝插、叶插和叶芽插。
在这里只介绍芽插和嫩枝插。
2.2.1 芽插以从土壤下面萌发出来的脚芽作繁殖材料, 脚芽应选择长势丰满、健壮的。
把脚芽下部叶片剥去,按株行距4 厘米插于温室内的扦插床中或花盆中,插好的菊苗放到5-8C的环境下,春暖后栽于室外。
2.2.2 嫩枝插此法应用广泛,多在4-5 月剪取8-10 厘米的枝条作为插穗,剪口的中心应为绿色而充实的嫩枝,枝条要除去大部分叶片,仅留上部2-3 枚小叶,并剪去2/3-1/2 ,以防蒸腾作用过强,导致插条失水,使扦插失败。
菊花的繁殖与栽培技术

菊花的繁殖与栽培技术菊花的繁殖与栽培技术一、分株:夏菊通常在9月下旬分株,秋菊于11月至翌年3月分株,寒菊于4-5月分株较为合适。
分株苗的缺点是易于传染母株病毒;下部叶片脱落,开花之后的生长势减弱。
其优点是育苗初期一般生长迅速。
分株要选择无病、健壮的母株,将健壮苗从母株上切取下来,植于苗床或箱盆之中培养。
要注意的是,选取茎短缩、叶重叠呈莲座状的冬芽,需要维持0℃左右的低温30天,才能打破莲座。
否则,即使定植在温室里,也不生长。
二、扦插:用于扦插的菊苗顶芽长到15-18厘米时,将其上部剪取6-8厘米,用作插穗。
侧芽也可用作插穗。
插穗要去掉下部叶片后插入基质中,大的叶片剪掉一半,以减少蒸发。
通常使插穗带有3-4片展开叶为宜。
扦插能以少量母株繁殖大量的菊花幼苗,而且新生的根系发达,生长强健。
通常对于8、9月开花菊和秋菊的促成栽培,先是加强越冬母原的肥水管理,在2-3月选取发育良好的顶芽扦插;秋菊的普通栽培,在5-6月扦插;晚秋菊和寒菊的普通和抑制栽培在6-8月扦插。
三、组培:菊花是国内花卉组培率先获得成功的一种花卉,目前已可以顺利地用于生产。
1、材料准备:接种材料取菊花老根抽生的新枝嫩芽,或在当年扦插成活的植株上取其嫩茎,洗涤、漂清。
先用0.1%的吐温浸泡2-3分钟,脱去嫩枝表面的绒毛,然后用70%的酒精进行表面消毒,浸泡30秒,再在10%的漂白粉溶液中消毒8-10分钟,然后用无菌水漂洗6-7次。
接种时将材料切成0.5-1厘米长的小段。
2、培养过程:在室温25℃左右、并用日光灯加光8小时的恒温室中培养,经2周左右可陆续产生愈伤组织及绿苗,一个月后经过转移,绿苗继续丛生、伸长,再经转移增殖或转移到1-4毫克/升的培养基上,可长根完全,形成完整植株,即试管苗。
3、试管苗移栽:将试管苗取出,洗去附着在苗上的培养基,移栽到蛭石基质中,浇灌清水,成活率很高,近百分之百。
在蛭石中生长10天左右即可移入培养土中进行常规栽培,植株健壮,开花良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盆栽菊花周年生产技术
盆栽多头菊花是一种重要的装饰性花卉。
因其花朵较大、花朵繁密、色彩鲜艳,可以形成较大色块的植物景观,且花期相对较长,开花后管理相对简单,在大规模的花卉布置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另外,盆栽菊花花期较长,管理简单,在无土栽培条件下可以在不同种植地区间交流,近年来在花卉市场上也受到消费者青睐。
在引进盆栽菊花品种的同时引进相关的种植技术资料,对迅速丰富花卉装饰材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完善盆栽菊花种植技术,实现周年规模化生产,可以为中国传统菊花的改型栽培提供技术依据,对于弘扬中国传统菊花文化具有更为积极的意义。
中国传统的菊花盆栽种植技术,费时费力,不适宜规模化和产业化生产。
目前,我国盆栽多头小菊的品种单一,产量较低,花期主要集中在秋季。
国际上盆栽菊花的种植技术较为成熟,品种类型丰富,花期多样,其栽培生产和销售等环节的管理程序也相对完善。
但引进品种的栽培特性与国内种植地的栽培条件存在差异,无法达到育种人提出的品种特性,特别是无法在国内组织规模化生产。
通过研究解决了如下技术关键:种苗的快速繁殖和育苗技术;周年光照调控开花技术;生长过程中营养调控技术;栽培过程中病虫害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