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复习资料

城市道路复习资料
城市道路复习资料

城市道路

一、填空题

1.当相交道路等级不一致时,城市平面交叉口的设计年限应取。2.道路设计年限包括两层含义,即道路交通量设计年限和道路设计年限。3.一个有信号灯控制的平交路口,假设绿灯时间为55s,黄灯时间为5s,则一个信号周期的时间是。

4.停车视距由三项距离组成:反应距离、安全距离和。

5.对道路通行能力影响最大的点是。

6.交通安全标志中,三角形符号的含义为。

7.我国快速路服务水平分A~F六个等级,设计时,主线和匝道采用的级别为。8.停车车位布置形式中最好的一种是。

9.中央分隔带开口端部的形状,常用的有两种:半圆形和。

10.交通广场宜采用的照明形式是。

11.城市区域性的交通干道,起广泛连接城市各部分及集散交通作用的道路是。12.城市道路可设最大超高值比一般公路要小,其主要原因是。13.在交叉口的立面设计中,当相交道路的等级和交通量都不相同时,则。14.不属于道路平面线形的是。

15.安全标志中,圆加斜线所代表的含义是。

16.选择路拱横坡大小时,需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排水有利;二是。17.城市道路中,交通标线的颜色通常是。

18.同一行驶方向的车辆向不同方向分开的地点,称为。

19.目前我国城市道路设计规范是按方法计算道路通行能力。

20.容易造成市中心交通压力过大的路网布置形式是。

21.高架道路通行能力最小的控制路段为。

22.道路线形设计中,要求设置最小纵坡的的原因是。

23.对于城市快速路,同向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为。

24.道路网密度定义中,道路中心线总长度是指。

25.机动车交通量大,非机动车多的城市道路应优先考虑的横断面形式是。26.对于无中间带的新建道路,常采用的超高过渡方式是。

27.城市道路的排水制度可分为合流制排水系统和两种。

28.城市快速路平面线形中最大直线长度为。

29.道路起、终点间的实际长度与其空间直线距离之比值称为。

30.国内外经验一般认为平曲线转角≤应属小转角弯道。

31.非机动车道设计时多以作为标准车型。

32.适用于多路交叉的平面交叉口形式是。

33.可用于城市次干路以下道路的加宽过渡方式是。

34.圆曲线最大半径的最大值不宜超过。

35.城市道路设计中,行车视距主要考虑。

36.交通标志三要素是指标志的颜色、符号和。

37.城市道路平面设计时,一般不轻易采用的半径是。

38.在坡道式停车库设计中,单位停车位占用面积最小的是。

39.城市道路的设计小时交通量,通常选用。

40.城市道路的主干路上,平面交叉口的适宜间距是。

二、选择题

1.关于快速路出入口位置的选择,其中观点正确的是()A.出入口一般应设置在主线行车道的右侧

B.出入口附近的平曲线、竖曲线必须采用尽可能大的半径

C.一般情况下,应将出口设置在跨线桥等构造物之前

D.入口应设置在主线的上坡路段,以便速度过快的车辆利用上坡减速

2.关于车道的通行能力和车速间的关系,说法不正确的观点是()A.车速增加,通行能力随之增加

B.车速降低,车道可容纳更多车辆,通行能力随之增加

C.通行能力起初随车速增加而增加,车速超过一定数值后,通行能力反而降低

D.通行能力起初随车速降低而增加,车速降低到一定数值后,通行能力反而降低三、名词解释题

1.设计车速2.服务水平3.道路建筑限界

4.分流制排水系统5.辅路6.服务交通量

7.环形平面交叉

四、判断说明题

1.最能反映一个城市交通拥挤程度的指标是道路网密度。

2.为保证道路有足够的宽度,设计小时交通量应采用最大高峰小时交通量。

3.道路路拱横坡大小的选择应考虑排水有利和行车舒适两方面因素。

4.道路设置超高的目的是全部或部分抵消离心力,提高汽车在曲线上行驶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5.人行横道一般可布置在停车线至少1m处,并尽量远离交叉口,以使行人过街安全。6.一条道路设计过多的车道对提高通行能力的效果并不大,对于一般的道路车道数以不超过4~6条(双向)为宜。

7.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共同组成城市道路系统的干道网。

8.一条道路的通行能力,始终是随着车速的增加而增大的。

五、简答题

11.道路照明器的平面布置方式有哪些?

4.选择平曲线半径主要考虑哪些因素

3.简答路肩的作用有哪些?

8.中间带的作用有哪些?

10.简答设置锯齿形街沟的目的及怎样设置锯齿形街沟?

6.简答和公路与其它道路相比,城市道路具有哪些特点?

2.环形放射式路网为分散过于集中的市中心区的交通,可采取哪些措施?

5.城市道路纵断面设计中,常见的制约纵断面设计标高的控制点有哪些?

12.交叉口进口道设置专用右转车道的方法有哪些?

1.交叉口进口道左转车道的设置,可采用哪些方法?

7.有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方式有哪些?各自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9.简答平地整体式城市快速路的横断面包括哪些部分

六、计算题

1.如右图,假设已知某竖曲线%11

=i ,%32=i ,R =8000米。请计算: ①竖曲线要素;

②若要求切线长为100米,求半径R 。(10分)

2.如右图,平曲线半径R =600米,?=30α。(不设缓和曲线)请计算:

①圆曲线的几何要素

②若要求外距为22米,试求圆曲线半径。

3.如右图所示为某一圆曲线,设其半径为r=300m,道路中心线转角为15o,试计算圆曲线要素。(6分)

设计纵坡从纵断面图拉坡后分别得1.5%、1.0%,试计算竖曲线各要素。(6分)

一、填空题

1.等级高道路的设计年限2.路面结构3.120s 4.制动距离5.冲突点6.警告7.C级和D级8.前进停车、前进出车9.弹头形10.高杆照明11.城市次干路12.道路标高要和两侧建筑物相协调13.主要干道的纵、横断面均维持不变,次要道路的纵坡应随主要干道的横断面而变,次要道路的横断面应随主要干道的纵坡而变

14.竖曲线15.禁止16.行车舒适17.白色或黄色

18.分流点19.车头时距20.放射环式路网21.匝道连接点

22.满足排水要求23.6倍车速24.全部道路的总长度25.四幅路26.绕内侧边缘旋转27.分流制排水系统28.20倍车速29.非直线系数30.7°31.自行车32.环形平面交叉33.直线过渡34.10000m 35.停车视距36.形状37.设超高最小半径38.错层式停车库

39.第30位小时交通量40.800~1200m

二、选择题

1.ABC 2.ABD

三、名词解释题

1.设计车速:也称计算行车速度,是指道路几何设计所依据的车速。也就是当路段上各项道路设计特征符合规定时,在气候条件、交通条件等均为良好的情况下,一般驾驶人员能安全舒适行驶的最大行车速度。

2.服务水平:是描述交通流的运行条件及汽车驾驶者和乘客感觉的一种质量标准,是道路使用者从道路状况、交通条件、道路环境等方面得到的服务程度或服务质量,如可以提供的行车速度、舒适、安全及经济等方面所得到的实际效果与服务程度。

3.道路建筑限界:为了保证城市道路上车辆与行人的交通安全,在道路上一定高度和宽度范围内不允许任何障碍物侵入的空间界限。

4.分流制排水系统:是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分别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各自独立的管渠内排除的系统,排除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系统称为污水排水系统,排除雨水的系统称为雨水排水系统。

5.辅路:是为解决快速路两侧单位及街区机动车与快速路主路交通出入联系而设置的道路,同时承担沿线非机动车与行人交通,设计车速≤40km/h。

6.服务交通量:是在通常的道路条件、交通条件和管制条件下,在已知周期(通常为15min)中,能保持规定的服务水平时,车辆(或行人)能合理地期望通过一条车道或道路的一点或均匀路段的最大小时流率。

7.环形平面交叉:是一种以路口中心岛为导向岛,进入车辆一律逆时针绕行,无需信号

控制,实现右进右出,依次交织运行的平面交叉口形式。

四、判断说明题

1.×判断理由:城市道路的交通问题不能简单的用某一个或几个指标来说明,应是一个涉及到城市诸多方面的大系统的综合效益的反映。

2.×判断理由:设计小时交通量通常采用“第30位小时交通量”,而非最大小时交通量。

3.√判断理由:设置路拱的目的是有利于排水,但路拱横坡值过大会使行车舒适性下降,因此设置路拱要考虑排水和行车安全舒适两方面因素。

4.√ 判断理由:车辆在曲线上行驶会产生向外侧的离心力,修建超高后,可用车辆重力沿水平向的分量来全部或部分抵消离心力,因此此题正确。

5.×判断理由:人行横道应尽量靠近交叉口,而不是远离。其目的是缩小交叉口面积,使车辆尽快通过交叉口。

6.√判断理由:当一个方向车道数达到4-5条时,通行能力将折减50%以上,因此对于一般性道路,车道数以不超过4~6条(双向)为宜。

7.×判断理由:城市道路系统的干道网由城市快速路和主干路构成,不包括次干路和支路。

8.×判断理由:通行能力起初随车速的增大而增大,但当车速增大到某一数值后,通行能力反而减小。

五、简答题

1.道路照明器的平面布置方式有:单排一侧布置、单排路中布置、双排对称布置、双排交错布置。

2.选择平曲线半径主要考虑:道路的等级、设计车速、地形、地物。

3.路肩的作用如下:

1)由于路肩紧靠在路面的两侧设置,具有保护及支撑路面结构的作用。

2)供发生故障的车辆临时停放之用,有利于防止交通事故和避免交通紊乱。

3)作为侧向余宽的一部分,能增进驾驶的安全和舒适感,对保证车速十分必要。

4)提供道路养护作业、埋设地下管线的场地。对未设人行道的道路,可供行人及非机动车使用。

5)精心养护的路肩,能增加道路整体的美观。

4.中间带的作用有:

1)将上、下行机动车流分开,既可防止因快车驶入对向行车道造成车祸,又能减少道路中心线附件的交通阻力,从而提高通行能力;

2)作为设置交通标志牌及其它交通管理设施的场地;

3)种植花草灌木或设置防眩网,可防止对向车辆灯光眩目,还可起到美化环境的目的;

4)设于分隔带两侧的路缘带,由于有一定宽度且车道线划分醒目,既引导驾驶员视线又增加行车所必须的侧向余宽,从而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路缘带

对行车部分的路面结构还可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5.设置锯齿形街沟的目的是在纵坡较小路段能排水通畅,解决路面排水问题。

道路中线纵坡度小于0.3%时,可在道路两侧行车道边缘1~3m的范围内设置锯齿形街沟。设计时,保持缘石顶面线与道路中心线的纵坡设计线平行,交替地改变缘石顶面线与平石(或路面)之间的高度,即交替地改变缘石标高,在其低凹处设置雨水进水口,并使进水口处的路面横坡放大,在两进水口之间的分水点处的横坡减小,使车行道两旁平石的纵坡度跟着进水口和分水点标高的变动而变动,这样街沟底路面边缘的纵断面就变成锯齿形。

6.1)功能多样,组成复杂;

2)行人、非机动车交通量大;

3)道路交叉口多;

4)沿路两侧建筑物密集;

5)景观艺术要求高;

6)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影响因素多;

7)政策性强。

7.设置多中心、将某些放射环线止于环线上、实行交通管制,禁止某些车辆进入市中心。

8.城市道路纵断面设计中,常见的制约纵断面设计标高的控制点有:城市桥梁、铁路跨线桥、铁路道口、平面交叉口、滨河路的最高水位、沿街建筑物的地坪标高等。

9.1)在直行车道中分出一条专用右转车道;

2)加宽进口道,新增一条右转专用车道;

3)交叉口进口道设右转专用车道时,右侧横向相交道路的出口道应设加速车道10.平面交叉口进口道专用左转车道的设置方法有:

1)在直行车道中分出一条专用左转车道;

2)压缩较宽的中央分隔带,新辟一条左转专用车道,但缩减后的中央分隔带的宽度至少为0.5m,其端部宜为半圆形;

3)进口道中线向左侧偏移,新增一条专用左转车道;

4)加宽进口道以便新增一条专用左转车道。

11.方式有三种:

1)绕中间带的中心线旋转;

2)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

3)绕各自行车道中线旋转。

中间带宽度较窄时,可采用1)法;各种中间带宽度都可以采用2)法;对于车道数大于4条的公路可采用3)法。

12.包括快速机动车道、变速车道、集散车道、紧急停车带、中间带、两侧带、辅路和

人行道或路肩等。

六、计算题

1.①竖曲线要素:

4m

.000061/802/80m

2/6012/160m

20.00008%

2%1%32212=======?===-=-=R T E L T R L i i ωω

②1000020.0/0102/2=?==ωT R m

2.① 圆曲线的几何要素: 6m .852.66356.1872269m .24)12

03(sec

007)12(sec 52m .3660070318018056m .1872030072=-?=-==-?=-==??=

==?==L T J R E R L tg Rtg

T απαπα ② 65m .623)

115(sec 22)12(sec =-=-=α

E

R

3.切线长m R T 5.395.7tan 3002tan

0=?==α 弧长m R L 5.7818015300180=?

==παπ 外距m R E 6.2)15.7(sec 300)12

(sec 0=-?=-=α

超距m L T J 5.02=-=

4.坡度差025.0%5.1%112-=--=-=i i ω

竖曲线长度m R L 500025.020000=?==ω

切线长m L T 2502/== 最大竖距m R E 5625.18

025.02000082

2=?==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