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形密闭电石炉(矿热炉)开炉试车方案及总结

矩形密闭电石炉(矿热炉)

开炉试车方案及总结

一、开车准备

1.1 电石生产工艺介绍:

电石生产工艺是以石灰和焦炭按一定比例混合,通过加料设备进入到电石炉内,通过施加在电极柱的小于500V直流电向电石炉内供电,电石炉内混合炉料在电极柱之间的电弧热的作用下反应生成电石和炉气(一氧化碳),反应生成的电石周期性的出炉至电石锅内,通过搬运系统经冷却后送至破碎系统的生产过程。

电石炉副产物炉气,经空冷段、水冷段、强制通风冷却、除尘后,将合格排放标准的电石炉气经气柜缓存后送至气烧石灰作为石灰生产的燃料气。电石生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O+3C==CaC₂+CO↑-465kJ;

电石生产工艺流程框图见图1。

图1:电石生产工艺流程框图

主要从密闭型矩形电石炉试生产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等两方面进行总结。

1.2原辅料准备:

(1)原材料准备:

电石炉生产过程中,其原材料主要为为石灰、焦炭和电极糊。其电石生产所需的原材料物化性参数分别见表1、表2和表3。

表1、石灰规格表

表2、焦炭规格表

表3、电极糊规格表

(2)辅料准备:

电石生产过程除原料外,还需电极壳、直供电及水电气等公用工程介质用于辅助生产。

(3)人员准备:

电石生产工艺属高危生产行业,根据设计和电石生产经验要求,人员方面需设立管理团队、技术团队、操作团队、维保团队等。

(4)技术文件准备:

电石生产属冶金生产工艺,属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所以根据法律法规及行业要求试生产之前必须编制完成技术

规程、操作规程、开车方案(含开车过程中的应急处置预案)等。

二、试生产过程

电石炉的带料试车可分为如下几个步骤。

(1)装炉。

电石炉的装炉过程就是在炉内从底层依次为:

电极糊、启动缸、颗粒焦炭、混合料等顺序步骤进行物料装填,这个过程中电极糊厚度、启动缸大小和深度、颗粒焦炭的粒度及装填深度以及混合料的配比等均有严格的要求。

(2)电极焙烧。

电极的焙烧是电石生产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电极焙烧是从电极糊添加到电极焙烧结束的一整套过程,这其中对电极糊物化参数及添加步骤等均有严格的要求。

(3)通电生产。

因电石生产是以电极柱之间的电弧热对物料进行加热至1800~2000℃时,通过化学反应生成电石的过程,所以电石炉在第一次通电时通过间歇通电,逐步将炉料温度提升至反应温度后进行正常的电石生产操作。

(4)出炉。

待电石炉持续通电运行一段时间后具备出炉条件,此时电石炉内电极端头周围已形成较大的电石熔池,电石出炉就是将出炉口与电极端头的熔池打通,将炉内的电石顺势流出电石炉的操作。

(5)搬运。

出炉的电石盛放在特制的电石锅内,通过围绕电石炉的驱动装置将电石锅送至电石冷却厂房一侧,再通过起重机将热电石锅搬运至冷却通道进行48h或更长时间的冷却过程。

三、存在的问题分析

(1)装炉。

在电石炉装炉过程中,因作业空间较小,厂房内空气流通不畅,在人工装炉过程中焦炭粉尘的扬尘严重影响到了人员身体健康和对作业现场形成了粉尘爆炸的隐患。

改进措施:

在装炉作业中利用机械或者通过已有的设备去辅助装炉,同时可以在生产厂房内增加除尘装置或者换气装置,此类装置

在正常生产时也可用于电石炉气的排放,使生产的生产环境更加安全。

(2)电极焙烧。

因该电石炉设计产量大且为矩形结构,国内以及全球上无类似产量及形状的电石炉,所以在电极柱设计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在开车过程中电极柱频繁出现硬断事故,分析得出结论:电极柱设计存在缺陷,其中的电极壳的技术参数、电极柱的技术参数等均不适用于该电石炉的正常生产运行。

改进措施:

a.电极壳制造时材质厚度自0.8mm升级至1.0mm;

b.提升焊接质量和焊缝检测频次与方式;

C.缩短通电电极焙烧的时间间隔,用于减小电极焙烧过程温差变化;

d.调整电极糊的物化参数。

(3)通电生产。

在电石炉按计划进行了通电生产时,出现了电极柱与炉盖间刺火现象、炉盖冷却水管破损、翻电石等现象。初步分析得出的结论:

因电石炉设备设计存在缺陷,造成本应在电极柱端头形成电弧的现象变成了料面以上与炉盖之间产生电弧现象,这一变化直接引起炉盖设备烧损、炉盖冷却水水管烧损。分析得出结论,

一是因为电极柱导电夹设计与炉盖上方,致使电能通过导电夹至电极端头后形成回路的电阻大于电极料面位置的电阻,发生短路现象;

二是电极柱与炉盖之间的安全距离过小,造成电能在电极柱与炉盖之间击穿空气出现刺火现象。

改进措施:

a.将电极柱导电夹部分移至炉盖下方,以缩短电极柱工作端长度的方式降低其电阻。

b.增加炉盖与炉盖之间和炉盖与电极柱之间的绝缘部件和大小。

(4)出炉。

该项目在现场安装有出炉小车(出炉机器人)用于进行出炉操作,在实际生产运用时此“机器人”频繁罢工,其中液压系统故障、转动臂机械故障、电气系统故障等频频发生。

经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因为电石炉出炉口区域温度过高且有电磁辐射,常出现电石飞溅造成电气设施烧损、液压系统仪表受电磁干扰工作异常、因温度高造成机械设备润滑不畅等原因。

改进措施:

a.增加对电气设备的防火及防电磁辐射设施;

b.更换不受电磁干扰或受电磁辐射干扰较小的仪表;

c.加大设备的润滑油添加频次以及更换润滑方式等。

(5)搬运。

搬运系统由出炉轨道链条和冷却通道起重机组成。电石自出炉口排出后盛放在电石锅内,电石锅由电石锅小车在轨道链条的驱动下带出出炉口位置到冷却通道位置。

然后由冷却通道起重机吊至冷却通道支架上进行冷却的过程。

该搬运系统根据设计是全自动化无人值守运行模式,因出炉系统不正常,导致溢出的电石烧损轨道电气控制线路和电石炉的电磁辐射影响仪表正常工作,导致轨道运行不正常;

冷却通道起重机是因为轨道运行不正常,导致无法全自动运行,必须进行人工操作。

改进措施:

a.将易烧损部位的仪表更换安装位置及增加安全防护措施;

b.更换不受电磁干扰或受电磁辐射干扰较小的仪;

C.将行车运行系统与轨道系统进行独立控制,减少其关联程度从而降低故障频次。

电石炉的生产工艺及其关键设备分析

电石炉的生产工艺及其关键设备分析 摘要:电石俗称卡石。电石的分子式为CaC2,分子量为64.10。其工业产品为灰色、黄色、棕色或黑色固体,其中紫色最为丰富。一般来说,电石是指在电炉中以2,000℃加热的热和生焦形成的工业电石。除了大多数电解质外,电石还 含有少量其他杂质。 关键词:化工设计;电石炉;工艺流程;生产设备; 前言 近年来,我国电石生产技术的使用稳步提高。从国外发展的角度来看,木炭生产主要使用封闭式窑,大大提高了生产力,减少了能源消耗。但是,大多数电炉仍然开着。开放式电炉作为我国使用的传统设备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鉴于当前的经济发展,传统的电石炉在市场上没有竞争力,因此生产密闭电石炉是当前的趋势。 一、电石炉生产原理 1.碳化钙的反应机理 电石是用耐热电弧炉中的热炭制成的。作为工业生产的一部分,煤是由石灰石和碳材料的混合产生的,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氧化钙和碳首先在高温下反应; CaO+C=Ca+CO (1) 钙蒸汽同固态碳又发生如下反应∶ Ca+2C=CaC2 (2) 反应是一种二元系统,其中有两种气体,即气体状态下的Ca和CO。反应状态不仅取决于温度,而且取决于气体中钙和一氧化碳之间的任何压力值。只有在

钙蒸气压力高、一氧化碳压力低的情况下,才能在低温条件下形成氯化钙。第二 种方法:随着材料下降,温度会升高。钙和氧化钙在达到适合其成分的温度时, 迅速熔化成氯化钙和高热氧化钙。当氯化钙含量约为20%,温度约为2,000 c时,会发生以下反应: CaO+3C=CaC2+CO (3) 伴随着振动现象,反应迅速发生,熔解物质中的CaC2成分迅速增加,电炉 电极下端形成反应区。在该区域,最终反应与原料成比例,氯化钙扩散到窑底并 释放出来。电极所需的热量在整个反应阶段产生,电极产生的电弧和电流由炉内 材料产生的电阻提供。 2.关于电石炉电气理论 矿热炉的基本电气原理类似于灯泡。电力通过电阻式介质传输。根据第一焦 耳定律,电能可以转化为热能,但电炉的电阻不是欧姆。除了电阻,还有感应和 电容器。因此,在电阻和电感耦合电路中,既有能量消耗,也有能量转换。电阻 z阻抗、电阻r和电感x之间的关系,在电阻电路中,由电源产生的所有能量都 由电阻消耗。也就是说,抵抗会吸收主动力。在感应电路中,感应不消耗能量, 能量在感应和电源之间交换,即感应吸收无功。在电阻和电感串联电路中,既有 能量消耗又有能量转换,因此既有有功功率p又有无功功率q,它们与表观功率 s的关系可以用图表示。 二、生产原材料 1.石灰 石灰是生产封闭式电炉的重要原料,其生产选择对于保证封闭式电炉的高质 量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因素。在一些生产工艺中,原煤的氧化镁含量相对较高,

(整理)宁夏岩鑫冶炼有限公司4×31500KVA密闭矿热炉及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可研报告

宁夏岩鑫冶炼有限公司4×31500KVA密闭矿热炉及资源综合利用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化化工科学技术研究总院

二○一○年十一月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名称及建设地点 1、项目名称:4×31500KVA密闭矿热炉及资源综合利用项目 2、建设地点: 宁夏吴忠市金积工业园区 1.2 主办单位基本情况 1、主办单位名称:宁夏岩鑫冶炼有限公司(简称岩鑫公司) 2、项目建设地点:金积工业园区 3、企业性质:有限责任公司 4、法人代表:白成林

第五章生产工艺技术方案 5.1、电石生产技术方案 5.1.1电石生产技术方案的选择 (1)国内外电石生产技术概括 目前国际电石生产技术全面领先应属德国。它主要是有密闭炉、陶瓷管干法净化或泰森洗气机湿法净化,炉气可做燃料、化工原料、也可去烧气烧石灰窑。 我国自86年以来国家计委曾组织化工部,机械部先后引进了挪威的埃肯组合式把持器密闭炉(含空心电极,计算机),埃肯的干法布袋净化系统等先进技术,并对引进的电石生产技术进行了改进,目前国内电石生产技术主要以德国肯公司技术为主,其主要技术特点为: A、环形加料机 它的作用是把料胶带输送机送来的炉料分送到每个炉顶料仓。它是当前电石炉上最好的给料装置,连续给料,给料能力大,能使上料系统自动化;比皮带机给料简单,设备少、易管理;比多斗环形给料机可靠,检修工作量少。 B、加料装置 由12个炉顶料仓和13根料管组成,每个料仓上均设上、下料位计,上料料位计用于求料,下料料位计用于报警,料位不能低于下料位,以防煤气溢出。料仓中心设一料斗,能把电石炉需要的校正料较早地通过料管送到位。每根料管上、下均设一道手动针形阀门,供检修时切断料流。13根料管包括7根相间料管、6根边缘料管,把炉料加到电炉中心和电极周围,满足冶炼要求。相间料管位于磁场较强部位用防磁钢制造,减少铁损。料咀为水冷料

矿热炉的基本原理

引用矿热炉的基本原理、构造及部分参数 引用 ycmsol 的矿热炉的基本原理、构造及部分参数 摘要: 本文就矿热炉短网实施无功就地补偿的增产及降耗从理论上作出了阐述,指出了实施短网无功就地补偿应注意的相关技术问题,阐明了中国冶金设备总公司矿热 炉短网无功就地补偿设备的特点。 关键词: 矿热炉短网无功就地补偿 一原理用途 矿热炉又称电弧电炉或电阻电炉。它主要用于还原冶炼矿石,碳质还原剂及溶剂等原料。主要生产硅铁,锰铁,铬铁、钨铁、硅锰合金等铁合金,是冶金工业中重要工业原料及电石等化工原料。其工作特点是采用碳质或镁质耐火材料作炉衬,使用自培电极。电极插入炉料进行埋弧操作,利用电弧的能量及电流通过炉料的,因炉料的电阻而产生能量来熔炼金属,陆续加料,间歇式出铁渣,连续作用的一种工业电炉。 矿热炉主要类别、用途

工业余热是指钢铁、石化、建材、有色金属的工业生产线中产生的大量余热。而余热发电技术就是指利用企业的高品位热量进行回收,并集中转化为电力供企业自用的技术。我国一直将利用余热发电作为节能降耗、实现循环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给予了大力支持,目前我国的余热发电技术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但在铁合金、电石里领域中,烟气余热以及其他余热综合回收发电技术仍比较欠缺。 日前,矿热炉余热回收利用发电技术方案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国家能源办、钢铁研究总院、国家发改委以及各行业协会的领导和专家共同讨论了由西安瑞驰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开发,针对铁合金、电石等领域的余热发电技术。铁合金、电石等领域的余热回收发电由于量大面广,一直不为大家重视,该技术填补了这一空缺,提高了余热回收率,降低了成本。 当前,节能减排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而铁合金行业又正是典型的高能耗行业,在这一行业里推广余热回收发电技术有利于降低企业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不久前国家三部委发文取消了高耗能企业的优惠电价,对铁合金行业的电价优惠,自2007年10月20日起全部取消。在用电成本增加的情况下,铁合金企业余热回收发电项目的投资回收期将进一步缩短,该项技术将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密闭电石矿热炉电工参数及几何参数的计算方法

密闭电石矿热炉电工参数 及几何参数的计算方法 短网结构形式的改进 在以往的电石炉短网设计中,变压器二次侧输电长度较长,其中包括补偿器、短网铜管及通水电缆。短网过长,二次侧电压下降,压差变大,无形中增加了功率的损失。 因此在短网设计中,尽量缩短短网长度,在满足运行和维修的条件下,使变压器尽量靠近炉子,将变压器抬高,使变压器出线标高和短网母线标高一致,以减小母线不必要的垂直部分,缩短短网长度。 结合三台单相变压器出线端子布置,通过对电石炉主体框架结构进行调整,使变压器出线端更加接近电极,短网、母线补偿器取消,仅剩通水电缆,这样就有效地缩短了短网长度,减少了功率无功损耗,变压器平台布置见图1。

图1 变压器平台布置图 以25500kVA 密闭电石炉为例,原变压器二次侧输电短网长度为11.6m(包括补偿器、短网铜管、通水电缆),土建结构调整后,短网铜管、补偿器取消,长度减少,仅为 5.7m 的通水电缆。 根据多年来经验数据和仪表测量,短网每增加延长1m,二次电压下降0.5V,则?V=(11.6-5.7)×0.5V=2.95V,减少电压下降损耗:

则三台单相变压器每小时损失电能198*3=594kW·h,年损失电能594*24*330=4704480kW·h。 从以上计算结果估算40500kVA密闭电石炉每小时纸约节电943kW·h,年节约电能943*24*330=748560kW·h,折标煤7468560*0.35*0.001=2614tce。 工艺操作制度的控制改进 在电石生产中,电石炉的电参数设定为电石炉最基本的工艺参数,需要根据原材料的不同情况进行调整,采用碳材和采用碳材分别作为原料,则两种原料的配比方案及电炉工艺参数也不尽相同。 工艺条件决定了电炉如何进行操作,自动化装置为电炉生产创造了很好的控制条件,解决了人为的不确定因素。合理的使用工艺电气参数是电石炉高效运行最基本的先决条件。 电石炉的设计先确定年产量,再确定负荷即变压器容量,然后确定电极直径、极心圆、炉膛等几何参数,因各家条件不一,设备参数选择也略有不同[27]。如何合理使用工艺电气参数,首先应定量的分析生产数据,确保电气仪表、数字声光显示准确无误,密闭炉相对于内燃式电炉而言不能够直观看到炉内的实际情况,所以炉况的判断是依据电气仪表的数据分析得出的,对操作人员来说,仪表就是他们的眼

密闭电石炉(矿热炉)冶炼生产工艺过程、反应过程、料层结构分析

密闭电石炉(矿热炉)冶炼 生产工艺过程、反应过程、料层结构分析 1、电石炉冶炼的工艺过程: 在电石炉电弧热和电阻热的作用下,电石炉内形成自上而下的温度逐渐变化的高温反应熔池体系,随着反应的进行,生成的液态电石向下运动,并在底部的熔融层进行聚集,在其高温辐射层的上部分区域,生成的高温气体不断搅动熔池体系,并上浮扰动上层的物料进行运动,促进原料的接触,反应持续高效进行。 (1)配料。 正常工作时自动进行,非正常工作时现场手动进行。炉料配比: 碳素原料或生石灰炉前配比可由原料质量、产品要求及炉况等需要,调整计算机程序。 (2)装料。 炉料经称量、运输设备装至四层环形料仓,通过料仓及下料管送至电石炉中,随炉料消耗靠重力连续加料。 (3)操作。 电石炉操作可按电极电阻操作,也可按电极电流操作。良好的操作决定于炉内热度的保持,最佳热度由操作电流和电压条件决定,电炉熔池的温度以保持在2000〜2200℃为宜。 炉内反应主要发生在电极端头周围的熔池内,熔池壁和炉衬

间的炉料起主要耐温绝热作用。 对入炉原料的成分、粒度、湿度和配比按有关规定,定期检查,必要时增加频次,以免造成炉料波动造成的电极电流或电阻波动,影响电石炉稳定运行、电极消耗过快和电石质量不稳定。 电极端头至炉底距离的期望值为1.3〜1.5m,其最佳距离要根据自身工艺条件,由经验确定。 (4)电极调节。 电极调节由升降油缸移动电极而实现。电极调节应与变压器的电压级选择相结合,以获得理想的电极头位置和电石炉负荷。电石炉采用自焙电极。电极柱由充满电极糊的电极壳组成,新开炉电极端头焊有启动电机壳。电极壳可传输大部分电极电流。 电极调节方式为:以电极电流或操作电阻为标准,由操作电脑点动及操作柜旋钮手动操作。 (5)炉气的主要成分及性质。 密闭的电石炉在其运行过程当中所产生化学反应工艺气体不会泄露到大气当中,同时密闭电石炉外部大气中的气体也不会进入到炉内。 密闭电石炉内部经过化学反应之后所产生的都是有害气体,这些有害气体主要是:CO、CO2、H2、CH4等。 电石炉运行之后所产生的这些有害混合气体如果暴露到空气中就会发生爆炸。 因此,必须做好密闭电石炉的维护工作。炉气的主要成分是

矩形密闭电石炉(矿热炉)开炉试车方案及总结

矩形密闭电石炉(矿热炉) 开炉试车方案及总结 一、开车准备 1.1 电石生产工艺介绍: 电石生产工艺是以石灰和焦炭按一定比例混合,通过加料设备进入到电石炉内,通过施加在电极柱的小于500V直流电向电石炉内供电,电石炉内混合炉料在电极柱之间的电弧热的作用下反应生成电石和炉气(一氧化碳),反应生成的电石周期性的出炉至电石锅内,通过搬运系统经冷却后送至破碎系统的生产过程。 电石炉副产物炉气,经空冷段、水冷段、强制通风冷却、除尘后,将合格排放标准的电石炉气经气柜缓存后送至气烧石灰作为石灰生产的燃料气。电石生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O+3C==CaC₂+CO↑-465kJ; 电石生产工艺流程框图见图1。

图1:电石生产工艺流程框图 主要从密闭型矩形电石炉试生产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等两方面进行总结。 1.2原辅料准备: (1)原材料准备: 电石炉生产过程中,其原材料主要为为石灰、焦炭和电极糊。其电石生产所需的原材料物化性参数分别见表1、表2和表3。 表1、石灰规格表 表2、焦炭规格表 表3、电极糊规格表

(2)辅料准备: 电石生产过程除原料外,还需电极壳、直供电及水电气等公用工程介质用于辅助生产。 (3)人员准备: 电石生产工艺属高危生产行业,根据设计和电石生产经验要求,人员方面需设立管理团队、技术团队、操作团队、维保团队等。 (4)技术文件准备: 电石生产属冶金生产工艺,属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所以根据法律法规及行业要求试生产之前必须编制完成技术 规程、操作规程、开车方案(含开车过程中的应急处置预案)等。 二、试生产过程 电石炉的带料试车可分为如下几个步骤。 (1)装炉。 电石炉的装炉过程就是在炉内从底层依次为: 电极糊、启动缸、颗粒焦炭、混合料等顺序步骤进行物料装填,这个过程中电极糊厚度、启动缸大小和深度、颗粒焦炭的粒度及装填深度以及混合料的配比等均有严格的要求。 (2)电极焙烧。 电极的焙烧是电石生产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电极焙烧是从电极糊添加到电极焙烧结束的一整套过程,这其中对电极糊物化参数及添加步骤等均有严格的要求。

矿热炉(电弧炉)电极压放困难、电极过烧、电极消耗过快原因与处理办法(附14个案例详解)

电极压放困难、电极过烧、电极消耗过快 原因与处理办法 (附14个案例详解) 1、电极压放困难 电极压放困难是指液压系统压力正常的情况下,电极压放不下来。 1.1电极压放困难的原因 ①电极筒生锈,与导电元件粘死了。 [案例]某电石厂25500kVA密闭电石炉,安装后两年多没有启动,电极筒生锈严重,启炉时,液压系统压力正常,压放缸夹钳夹紧力也正常,后来打开防护屏,拆下接触元件,发现电极筒与元件全部生锈粘死了。后来把所有的元件元件全部拆洗,并在电极筒筋翅上滴上机油,才使电极压放下来,等电炉开正常后所有老电极筒用完,到新电极筒时电极就很容易压放下来了。 ②电极把持系统不绝缘,致使电极筒刺坏漏糊,凝固后把底部环与接触元件和电极筒粘死,压放不下来。 [案例]某电石厂33000kVA密闭电石炉,运行四年多来电炉没有大修过,三相电极绝缘系统严重老化,电炉送电过程中就发现防护屏内打弧,不时有火星冒出,不一会三角区防护屏内产生大量的黄烟,并开始着火。发现情况后,立即停电,打开炉门检查,发现底部环以上漏糊,后来把接线改成星型接法最低档送电十几个小时,糊不漏了,但电极又压放不下来,停炉后打开防护屏检查,发现防护屏内底部

环以上,全部是烧硬的电极糊,几组元件烧坏,电极筒铁皮、筋翅烧烂,电极筒、接触元件、底部环和电极糊粘接成一体。后来将电极糊全部掏出,电极绝缘全部检修完才恢复正常。 ③电极过烧,致使电极筒、接触元件烧坏,挂在底部环上压不下来。 [案例]某电矿30000kVA电石炉运行两年多,一直大电流(90一120kA)、低电压操作(相电压50一60V),有功功率低(15000一17000kW),功率因数小(0.5以下),电极工作端长度过长(2.3m以上) ,三相电极轮流出现过烧、卷铁皮、烧筋翅、烧元件而电极压放不下来等各种事故。后来采用另一种操作模式,将电流控制在75kA以下,二次电压开到95V以上,有功开到25000kW以上,存在的各种电极事故都得以解决。 ④压放缸夹紧力不够,夹钳磨损。压放油缸的夹紧力不够,夹钳磨损后,压放电极时,夹紧缸的夹钳在电极筒筋翅上打滑,电极压放不下来。 ⑤导电元件夹紧力过大,超过电极自重和压放缸的摩擦力,造成电极压放不下来。 [案例]某电石厂25000kVA电石炉,在压放电极过程中发现电极每次的实际压放量比设定的20mm都长出5一8mm,甚至达到30mm。原因是导电元件夹紧力不够,导致电极下滑造成电极软断事故,后来打开防护屏,调整导电元件的夹紧力,结果不按设备检修规程调整,夹紧力调得过大,送电后又导致电极压放不下来,打开防护屏后再重新调整了一次,电极才压放下来。

33000KVA电石炉开炉方案

33000KV A电石炉开炉方案 本方案是为新疆圣雄能源开发有限公司33000KV A密闭电石炉开新炉而制定,鉴于电石炉送电后变化因素较多,本方案所规定的具体细节可在执行中视炉况变化做适当调整。开炉阶段如无异常情况,从送电之日起在20日内结束。 一、准备工作 1、设备验收:电石炉上料、三相电极、液压设备、仪控制备、供水、供气等设备经单机、联动、投料试车合格,由110KV受电始端至电极接触元件以及烧穿系统验收合格后方可开炉。 2、原材料准备:电极糊、焦炭、石灰、电石锅、烧穿器炭精棒、出炉用圆钢、堵子等。 3、电极壳末端用8-10mm厚钢板焊接封闭,电极壳末端向上约1.5m钻?5mm孔,孔距200mm均布。 4、制作开炉启动缸:在对正三相电极炉底上部制作三个开炉用启动缸,钢板厚度约3-6mm,?1600×1500。启动缸之间用?20圆钢相连,相间不少于2根。 5、砌筑假炉门 三相电极相对应出炉嘴至电极中心砌筑假炉门,材质为粘土砖,由炉衬内侧砌筑至启动缸处,假炉门内侧几何尺寸为:宽×高=250×500mm,假炉门中心置?200mm,长约3m圆木,用黄泥密封。 6、装炉 (1)炉体底部平铺焦炭厚度为150mm,粒度5-25mm。

(2)启动缸内装满焦炭,粒度5-25mm。 (3)炉体内其余部位装入混合料,石灰:焦炭=100:65±2。 (4)装炉祥见附图。 7、压放电极长度:底部环下部2100mm。 8、电极壳内装入粒度为50-100mm电极糊,装入高度为把持器上约4m处。 二、试送电 1、电炉变压器经试送电,无短路、断路、连电等现象后,可进行送电。 2、用电焊机低压侧对变压器二次系统进行反送试验。 3、将三相电极吊起距料面400mm,电压使用一档V=79.5V,送电5分钟,观察馈电设备及其他设备有无联电刺火现象。 4、经空载试验设备无连电、发红现象后,可进行第二次试送电。将三相电极降至距料面150mm,电压升至35档V=248.5V,试送电5分钟。在此期间详细观察馈电系统,炉盖设备、液压系统及管路系统有无连电刺火及发红现象。经检查试送电合格后,可进行焙烧电极工作。 三、烘炉及焙烧电极 1、变压器一次侧为“Y”型接法,高压侧电压为63510V,按此接法进行送电。 2、封闭备用烟囱,打开粗气烟囱阀,炉盖检查门对称打开三个,电炉与粗气烟囱连通,冷却水、压缩空气投放运行并正常工作,电极

引起密闭电石炉(矿热炉、电炉)漏水事故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方案

引起密闭电石炉(矿热炉、电炉) 漏水事故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方案 一、总则: 分析清楚漏水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找到相应的措施,对密闭电石炉的安全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密闭电石炉漏水导致安全事故的原因: 1、物的不安全状态: 密闭电石炉的相关部件因接触高温,需要通水进行降温保护,部件损坏后电石炉漏水是非常常见的现象,主要损坏部位为接触元件、底环、水冷护屏、加料柱、中心炉盖、炉盖和炉气水冷蝶阀等。 漏水进入电石炉内,会在炉盖层带来潜在的喷料和燃爆危害,危及人的生命和健康安全。 (1)、水遇高温剧烈膨胀: 电石是由石灰和炭材在电极供电达到2000℃左右的高温下反应,生成熔融的液体产品: CaO+3C=CaC₂+CO↑-111.3kcal; 如果水发生汽化,在标态下,体积膨胀1244倍,而电石炉的表面料面温度达到700℃,则体积膨胀4433倍,如果到了2000℃的液态电石熔池,则膨胀10356倍。 因此一旦漏水到达炉内的料面以下,水因发生相变剧烈膨

胀,就可以将高温的石灰、炭材和电石喷射出来,形成激烈的喷料事故。 (2)、水发生反应生成可爆燃气体: 水与高温的碳接触,发生以下反应: H₂O +C=H₂↑+CO↑; 而如果深入熔池接触到产品电石,则反应生成乙炔气: 2H₂O+CaC₂=Ca(OH)₂+C₂H₂↑; 上述3种气体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为: C₂H₂,2.1%〜80%; H₂,4.0%〜75%; CO,12%〜74%。 因爆炸极限范围宽,很容易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在电石炉高温的条件下,发生爆燃,同时带着炉料喷出炉外。 2、人的不安全行为: 对于密闭电石炉漏水,人的不安全行为会导致或加剧事故的发生。 (1)、人员在非安全状态下实施作业: 一是电石炉漏水后,为了查清漏水点,往往需要人去观察。不少企业采取的是人处于安全风险下的方法,即停炉一段时间抽负压后,就安排人打开炉门,通过肉眼观察找到漏水点,然后再关闭漏水的管路阀门,进行检修恢复。

电弧炉(矿热炉)电极插入深度影响因素与判断方法+电炉平衡操作和出炉操作技术及控制措施

电弧炉(矿热炉) 电极插入深度影响因素与判断方法+电炉平衡操作和出炉操作技术及控制措施 一、出炉操作技术及控制措施 (1)圆钢捅入炉内,感觉炉风很疏松,圆钢上粘有较厚的电石时,说明炉温高,电石质量高,炉内畅通。 (2)炉内疏松,圆钢粘电石较薄,说明电石质量不太高,但炉内还是畅通。 (3)如果炉内坚硬,甚至夹住圆钢上粘的电石较薄或夹杂生料,说明炉温低,炉内不畅通,有塌料现象。 (4)圆钢捅不到深处,说明炉内产生隔墙,这种隔墙可能是生料夹杂电石而凝结在炉底,或其他杂质黏结在炉底。 (5)炉眼捅不进,但可从上面捅进去,俗称打吊眼,说明炉底温度低或积渣多。有时也可能由于炉眼烧得不好而引起。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要想把生产搞好,除了炉上正确掌握操作外,出炉操作也是很重要的。 例如:炉眼烧得不好,打不开炉眼,找不到正炉眼,有时候把炉眼里口烧得很大,不好堵眼等等。 都会导致出炉不正常,特别是在密闭电石炉上,如果炉子出得不好,导致炉不畅通或局部积存电石过多,最后会出

现翻电石现象,而密闭炉又最怕翻电石。所以要间隔相当长的时间才出一次炉。 加强对出炉的管理还包括对出炉设备的日常维护上面,出炉设备若是没有维护好,会严重影响出炉从来导致生产的不稳定。 电石炉出炉轨道的定期修整,出炉小车的定期维修可以有效的避免小车掉道及电极流地对出炉带来的影响。 通常出炉时间应该依照电石炉的容量来决定。 二、矿热炉平衡操作方法 进出平衡就是指电石生成量与出炉量的平衡,它们对电极位置和炉内温度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在电石生产过程中,如果对炉子管理不当,往往导致炉子操作情况失常。 一会儿出不来电石,一会儿又出得过多,造成加料量和出炉量不平衡。只有当加料量和出炉量达到平衡时,电石炉就好操作了。 密闭电石炉是自动连续加料的,炉料靠自重自由下落,但会出现粘料结壳阻碍均匀布料、外三角形成溶洞,而熔洞内无法补料,发生进出不平衡。 生产高质优产的电石,电炉运行必须环绕高炉温进行,如果违背了高炉温,则达不到预期效果。 而加料量和出炉量不平衡是违背高炉温的原则的,它不

40500KVA密闭电石矿热炉达标、达产工艺管理控制措施与实施方案

40500KVA密闭电石矿热炉 达标、达产工艺管理控制措施与实施方案 一、对电石炉电极系统改造 (1)、调整电极柱下部导电铜管的分布,将变压器出线端电流较大的出线端子及较短的导电铜管与极心圆外侧接触原件 相连;将变压器出线端电流较小的出线端子及较长的导电铜管与极心圆内侧接触原件相连。 克服由于各电极间电荷相互吸引,而使电极上靠近电流中心区电流偏大的现象,均衡各接触原件间电流的分布,从而降 低电极上接触原件的最大电流,避免电流大的接触元件烧毁。 (2)、接触元件在原长度630mm上增加100mm,增大其导电面积,减小电流密度;接触原件由原来的4组碟簧夹紧装置增加为5组碟簧夹紧装置。 (3)、接触元件加长100mm,为保证电极升降时电极把持器位置不变,电极柱下部铜管缩短100mm。 (4)、电极底环由铸造结构改为整体锻造结构,增加底环材质的致密性,从而提高底环的使用寿命;同时调整底环循环水 进出口的位置,将底环吊挂位置与循环水进出口的位置隔离开,使底环更便于安装及检修,同时增大通水量,增强绝缘效果。 (5)、调整电极柱下部水冷护屏的水道布置形式及受力结构,增加水冷护屏不锈钢板的厚度,彻底改变水冷护屏绝缘易

失效的问题,提高其使用寿命。 二、加强原料质量管理 1、对白灰质量的管理; (1)、公司拥有3台产能50万t的麦尔兹白灰窑。通过加强白灰窑工艺管理,白灰生过烧由过去的15%下降到8%以内,同时对不合格的出炉白灰及时外排另行处理。 (2)、严格控制进场石灰石质量,CaO≥52%,MgO≤1%,粒度控制在40mm~70mm,合格率达到90%以上,做到车车取样化验。通过对矿山的考察,取样分析来确定矿点,选择破碎筛分装置先进,信誉好的供货商合作。 (3)、建设了两座1800t储量的混凝土白灰筒仓库,解决了棚储带来的风化和环保问题,通过出窑白灰交替入两个库,多点出库的运行方式,达到预均化目的,为电石炉配料的准确率打下良好基础。 2、对兰炭的质量管理; (1)、以选择发热量高、灰分低、挥发分高、无矸石、粒度均匀、含面料少、出油多、干馏后兰炭机械强度高、价格合适的原煤为宗旨。 对不同品质的原煤,分开堆放搭配入炉。严格进场煤的化验,确保煤质的质量。 XXX公司拥有3台总产能60万t的焦化炉。对原水涝焦工艺,进行了干法熄焦和自动化改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矿热炉介绍及分析

一、矿热炉简介 矿热炉又称电弧电炉或电阻电炉,亦称还原电炉或矿热电炉,电极一端埋入料层,在料层内形成电弧并利用料层自身的电阻发热加热物料;常用于冶炼铁合金见铁合金电炉,熔炼冰镍、冰铜见镍、铜,以及生产电石碳化钙等;它主要用于还原冶炼矿石,碳质还原剂及溶剂等原料;主要生产硅铁,锰铁,铬铁、钨铁、硅锰合金等铁合金,是冶金工业中重要工业原料及电石等化工原料;其工作特点是采用碳质或镁质耐火材料作炉衬,使用自培石墨电极;电极插入炉料进行埋弧操作,利用电弧的能量及电流通过炉料的因炉料的电阻而产生能量来熔炼金属,陆续续加料,间歇式出铁渣,连续作业的一种工业电炉;同时电石炉、黄磷炉等由于使用状况和工作状态相同,也可以归结在矿热炉内,但是由于黄磷炉的纯阻性负载情况,因此也有将黄磷炉归结到电阻炉的说法; 根据矿热炉的结构特点以及工作特点,短网的损耗占据了系统自身损耗的70%以上,而短网是一个大电流工作的系统,最大电流可以达到上万安培,因此短网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矿热炉的性能,由于短网的感抗占整个系统的70%以上,不论是高烟罩开放式炉、矮烟罩半密闭式炉还是全密闭式炉的短网系统的感抗均较大,基于这个原因,矿热炉的自然功率因数很难达到以上,绝大多数的炉子的自然功率因数都在~ 之间,较低的功率因数不仅使变压器的效率下降,消耗大量的无用功,浪费大量电能,且被电力部分加收额外的电力罚款,同时由于电极的人工控制以及堆料的工艺,导致三相间的电力不平衡加大,最高不平衡度可以达到20%以上,这导致冶炼效率的低下,电费增高;因此提高短网的功率因数,降低电网不平衡就成了降低能耗,提高冶炼效率的有效手段;如果采取适当的手段,提高短网功率因数,改善电极不平衡度,将可以达到:A、降

密闭电石矿热炉出炉操作技术规程

密闭电石矿热炉出炉操作技术规程 一、总则: 1、电石炉生产是一个多变量、非线性、强耦合、时变及随机干扰性较强的复杂过程。 2、其中出炉的过程是相当重要的一个过程。 二、工艺原理: 1、电能由变压器和导电系统经自焙电极输入炉内,石灰和碳素原料在电阻电弧产生的高温(2000~2200℃)下转变成电石。冶炼好的电石每隔一小时左右从炉口出炉一次。 2、生成电石需要大量的热来完成。热量的来源就是靠输入的电能转换和炉内碳材的燃烧,所以电炉内的温度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电石的质量和产量。 3、同时它也是一个可逆反应,这就是我们不能总把电石长时间留在电石炉内的原因。 三、平衡操作: 1、进出平衡就是指电石生成量与出炉量的平衡,它们对电极位置和炉内温度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2、在电石生产过程中,如果对炉子管理不当,往往导致炉子操作情况失常。 3、一会儿出不来电石,一会儿又出得过多,造成加料量和出炉量不平衡。只有当加料量和出炉量达到平衡时,电石炉就好操作了。 4、密闭电石炉是自动连续加料的,炉料靠自重自由下落,但会出现粘料结壳阻碍均匀布料、外三角形成溶洞,而熔洞内无法补料,发生进出不平衡。 5、生产高质优产的电石,电炉运行必须环绕高炉温进行,如果违背了高炉温,则达不到预期效果。 6、而加料量和出炉量不平衡是违背高炉温的原则的,它不仅造成电炉变为低炉温,而且会使电极波动不稳定。

7、需要我们关注的是:电极的不稳定,直接造成生料进入已冶炼好的液体电石中使电石变稠,进一步增加出炉难度、损失大量热能使电极位置更高,被迫减少炉料投入,使炉内所有炉料变红产生支路电流恶化炉况。 8、电流由变压器输出通过导电线路输入电极,至炉膛内一定位置产生电弧,发生热能熔化炉料反应生成电石。 9、一般来说,电极的位置适当,熔池温度就高。而电极位置太高,热量散失多,炉温就下降。 四、电极在炉内的三种情况: 1、电极与炉底太近,则电极周围的坩埚壳吃料口小,炉料不易进去,这样热效率就低了。同时反应区的一氧化碳不易排出,易引出喷料带出热量。 2、所以我们在强调电极入炉的时候并不是指强行使电极深入,那样的结果是拔苗助长。电石炉已经生产半年有余,操作工多次发生这样的错误。 3、电极与炉底距离适当,炉料可以经过一定的预热熔融等过程,热量得到充分利用,可达到高炉温、高产的目的。在这个时候我们又会犯错误,那就是高度的放松。 4、这样的炉况给我们一个“爽”的感觉,我们一般会犯以下几个错误: ①、随意加负荷或者为了节电随意降负荷。 ②、出炉痛快了不加节制出空为止。 ③、过分追求操作电阻烧坏炉墙。 5、电极与炉底距离过大,硬壳延长到近于炉底,出炉时炉眼很难打开,同时料面与电极端的距离又短,炉料的预热不够,还有大量生料落入熔池,电极伸入炉内很浅,因而热损失大。 6、此时,我们要检查原料、出炉量,在很多时候需要将炉眼内生料带出甚至干烧。如果发生这种情况说明炉子工况已经很坏。 7、从上面三种情况可以看出,电极控制在适当的位置是十分重要

矿热炉(电炉)冶炼生产降低电极及电极糊消耗的方法与控制措施(浅谈怎样降低电极及电极糊消耗?)

矿热炉(电炉) 冶炼生产降低电极及电极糊消耗的方法与控制措施(浅谈怎样降低电极及电极糊消耗?) 1、总则 电石炉是生产电石的主要设备,在电石炉内由电极电弧发出的高温使炉料熔化,在2000-2200℃反应生成电石。 电石炉电极管理是电炉操作的中心任务,电极糊的消耗量是综合衡量电炉运行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造成电极糊消耗偏髙的因素主要有电极糊的产品质量、电极管理、电石炉工艺操作管理、原料质量、电石产品质量、电石炉运转率等方面的影响。 电石生产所用的连续自焙电极是由装入电极桶的电极糊,经熔化、焙烧致密化而形成的。 电极糊作为自焙电极的唯一重要填充原料,在电石炉中边焙烧边不断消耗,能够在3000℃左右的高温环境中连续工作,具有非常良好的导电、导热等性能,同时还具有较好的耐腐蚀和较高的机械强度。 降低电极糊的消耗量,不单是降低电极糊消耗的指标问题,还直接反映了电石炉操作管理的整体技术水平,更主要的是对整个电石生产的综合效益和高效安全运行有着重要的

意义。 2、提高电极糊质量 电极糊生产的原料配方主要以无烟煤、冶金焦、石墨碎、石油焦和沥青焦等为原料,以沥青及煤焦油为黏结剂进行生产。 它的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电极的焙烧质量和消耗指标,更是影响到炉子的安全平稳运行。 合理控制电极糊的产品质量,确保电石炉长期稳定运行。 采用高含碳量、低挥发分、低灰分、低气孔率的电极糊,同时通过选择替代原料,改进原料配方,合理掺加石油焦、石墨碎等,提高电极糊的质量,以满足大型矿热电炉的需要。 在电极糊中添加粒度为8mm〜20mm,添加比例约为20%的残极、碳棒,可有效提高电极糊耐压强度与体积密度,同时降低电阻率和灰分; 用蒽油替代危废品煤焦油作为黏结剂可以降低电极糊的软化点; 在电极糊中添加不超过2%的添加剂,可以降低糊料黏度,提高电极糊的塑性和降低电阻率在实际生产应用中,要全面地考察电极糊内在的质量,充分与供货商技术人员沟通,根据炉子的容量、工艺水平、装备、操作水平等,参照

电石矿热炉产能及产量提升设计方案与电极入炉插入深度控制措施及方法

电石矿热炉 产能提升设计方案与电极入炉深度控制措施及方法 一、电石矿热炉产能提升: XXX电石厂有12台电石炉,每台电石炉用三台单相变压器供电,单台变压器容量为9000KVA,共9000× 3=27000KVA;总负荷为27000KVA×12=324000KVA。 电石炉用电由220KV两台主变供电,每台变压器接带6 台电石炉负荷,每台主变压器额定38.5KV电压时负荷为180000KVA,两台变压器38.5KV电压时总负荷为360000KVA,35KV电压时为163800×2=327600KVA, 12台电石炉额定总需求负荷为27000KVA×12=324000KVA。 按照表1设计要求电石炉变压器制造时可超额定负荷20%长期运行,但是实际运行时,电石炉总负荷324000KVA超20%为388800KVA,已经超过变压器的额定负荷,显然主变压器设计时未考虑电石炉变压器设计负荷要求,在原设计中,电石炉总负荷限制在额定负荷324000KVA以下。

表1、主变分支回路的实际参数和目前的运行参数单台变压器额定负荷9000KVA(超额定负荷20%能长期运行),一次电流257A(相电流),角接运行时额定线电流为257×1.732=445A,三台电石炉满负荷电流为445×3=1335A,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分支电流报警值为1300A,额定电流为 1350A。 三台电石炉满负荷运行时电流1335A大于供电分支设定报警值1300A,小于设计电流值1350A。 受供电设备额定负荷的影响,实际运行中,每台电石炉只能运行在27000KVA以下,考虑到电石炉操作电流引起的三相不平衡,电石炉负荷实际达不到额定的27000KVA。 主变的限制,已成为电石炉负荷提升的一个制约点;另外一点,电石炉变压器运行时功率因数0.95,档位达到3档甚至2档运行,变压器在负荷不超27000KVA,有功功率最高可提高到25650KW,这时,变压器已基本达到上限,这是制约电石炉负荷提升的另一个原因,两方面制约了电石炉负荷的进一步提升。 电石提升产能,必然要利用现有的条件,提升档位,开满负荷,以输入更多的能量来提升产量,但如何提升负荷正是需要我们现今研究解决的问题。 根据公式P=UIcosΦ,提升负荷势必要从提升电压、提升电流、提升功率因数三个方面来进行考虑,在之前的内容中

矿热炉(电炉)冶炼生产降低电极及电极糊消耗的方法与控制措施(一)

矿热炉(电炉)冶炼生产 降低电极及电极糊消耗的方法与控制措施(一) 1、加强电石炉工艺操作管理 1)、电石炉运行炉况对原料质量、配料准确度很敏感,所以提高原料品位,降低杂质、水分、控制粒度、减少白灰生过烧,氧化镁含量,粉化面子是电炉冶炼的基础。 物料入炉前要增加混合料质量控制点,提高配料合格率。 提高炭材的质量,选择高含碳量、低灰分、低水分、低二氧化硫、低挥发分,粒径合理的炭材,合理调整炭材配比;当炭材中所含挥发分指标偏高时,则对电极的侵蚀速度加快,直接影响着电极糊的消耗指标。 2)、定期处理料面,增加炉料电阻,控制料面髙度,有利于电极入炉深度,不要大幅度调整配料指标,杜绝副石灰操作和明弧操作,拉炉作业等不良习惯。 加强出炉操作,维护好炉眼,不随意调整炉眼位置,按时开炉及时封堵。 保持电炉稳定运行,尽量减少运行中打开观察门探测电极工作长度和处理料面硬壳和积灰的频次,避免大量空气进入炉内燃烧,造成炉子一氧化碳浓度降低,电极外表皮严重

氧化脱落。 避免设备漏水事故和频繁的停炉,破坏炉子电极的正常焙烧秩序,造成了电极的过烧结、易发生电极硬断。 3)、电石生产成绩的好坏,取决于电石炉的参数,设备完好性,原料的质量,操作和维修水平。 其中电炉的参数最为重要。电石炉的参数包括电气参数,电炉几何参数和电气几何等参数。 通过炉子运行才能检验参数设计的合理性,存在的参数缺陷,有的可以调整,有的就难以改造,主要靠操作来弥补设计上的不足。 从电流、电压等工艺因素调节,采用合适的流压比,闭弧生产。 通过提髙炉料比电阻,达到设计运行功率。 维持电石炉在高炉温、高质量、高配比状态下运行时,炉内炭材充足,电极的消耗相对较少;反之,则造成炉内严重缺炭,产品质量低,电极糊消耗速度加快。 4)、好的工艺需要好的装备做支撑,炉体部分,电极部分,出炉系统,上料系统、DCS系统、液压系统、电仪系统、安全消防报警系统、除尘净化系统等做到计划检修,固定巡检,处于设备完好状态。不断提髙设备运转率。 5)、在操作管理中建立高负荷、高配比、高质量、高炉温、低消耗的密闭式电石炉操作管理体系,解决密闭式电石

81MVA密闭式电石炉水冷烟道设计与换热计算

81MVA密闭式电石炉水冷烟道设计与换热计算 摘要:本文以某工程81MVA密闭式电石炉炉气参数为依据,对输送高温炉气的 水冷烟道进行了结构设计和分析,并给出了冷却水系统设计方案,最后通过对水 冷烟道的传热方法和机理进行分析和研究,对水冷烟道每个回路的换热过程进行 了编程计算,最终得出该水冷烟道每段及每一回路所需的冷却水量,为工程设计 和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意见。 Design and heat transfer calculation of water cooled flue in 81MVA closed calcium carbide furnace Ruan Xiang-zhi (WISDRI Engineering and Research Incorporation Limited) Abstract:In this paper,based on the gas parameters of a 81MVA closed type electric stone furnace,the structure design and analysis of the water cooled flue for transporting high temperature furnace gas are carried out,and the design scheme of the cooling water system is given. Finally,the heat transfer method and mechanism of the water cooled flue are analyzed and studied,and the heat transfer in each loop of the water cooled flue is overheated. The program is programmed and calculated. The water cooling water required for each section and each loop of the water cooled flue is finally obtained,which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and guidance for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ject. 1.前言 电石工业作为氯碱行业的上游产业,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当下,市场需求 量逐年增大。我国电石生产装置基本上是三相连续式圆型电炉,但多数为中、小 型半密闭和开放式电石炉,炉气中大量CO和高温余热都不能得到有效的回收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1]。而国家对环保标准的提高和行业发展的要求,使越来越 多的密闭式电石炉投入生产运行[2-3]。2014年国家对新建电石生产装置炉气余热 处理方式设置了准入规定[4]:电石炉炉气必须100%回收和综合利用,鼓励用于 生产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技术成熟的情况下,新建和改扩建电石生产装置必须 对显热和余热进行回收利用。 在密闭电石炉生产过程中副产大量的炉气,炉气温度正常工况约600~800℃,极端工况约1100℃,且烟气中粉尘含量较高,普通的钢材无法直接输送。所以考 虑采用水冷烟道将电石生产时炉内产生的炉气经济安全的导入后续余热回收系统。 本文主要探讨适用于电石炉炉气的水冷烟道结构设计以及换热计算和分析。 2 烟气参数 本文所采研究81MVA电石炉炉气参数如下: 额定烟尘流量: 30000Nm3/h; 烟尘进口温度: 600℃~800℃; 极端工况温度: 1100℃; 烟尘出口温度: ~500℃; 烟尘含尘浓度: ~8g/m3; 冷却水供水温度: 32℃; 冷却水回水温度(正常工况): 42℃; 电石炉尾气的主要特征:因电石生产间歇出炉、检修、停电等因素,所以尾 气量波动而不平稳;温度波动不稳定,当电石炉出现喷、蹋料时,瞬间最高时可 达1100℃以上;尾气含有微量焦油,具有粘、轻、细不易捕集的特点[5]。

电石矿热炉电气控制及操作原理、电流与电压控制方案

电石矿热炉 电气控制及操作原理、电流与电压控制方案 一、电石矿热炉电气控制及操作原理: 矿热炉的电气基本原理类似于灯泡的原理。电通过一种具有电阻的介质传送。 根据定律,电能可以转变为热能,但电石炉电阻不是欧姆电阻,除电阻外,负荷也有电感和电容。 因此,在电阻和电感串联的电路中,既有能量的消耗又有能量的转换。 阻抗Z,电阻R,感抗X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图1来表示: 图1、阻抗三角形 在电阻电路中,电源输出的能量全部被电阻消耗。也就是说,电阻吸收有功功率。 在电感电路中,电感不消耗能量,在电感和电源之间进

行着能量的互换,即电感吸收无功功率。 在电阻和电感串联的电路中,既有能量的消耗又有能量的转换,所以既有有功功率P,又有无功功率Q,它们与视在功率S之间可以用图2表示。 图2、功率三角形 功率因数,在电阻和电感串联的电路中,有功功率的大小不仅和电压、电流的大小有关,而且还和它们之间的相位差(即功率因数COSΦ))有关。 从功率三角形也可以看出,有功功率P和视在功率S的比值等于功率因数cosΦ中。功率因数较低的负荷工作需要较多的无功功率。 譬如,电灯、电炉、电熨斗之类的功率因数cos=1,说明它们只消耗有功功率。 异步电动机的功率因数比较低,一般在0.7-0.85左右,说明它们需要一定数量的无功功率。 因此,对于发电厂来说,就必须在输出有功功率的同时

也输出无功功率。 在输出的总功率中,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各占多少,不是决定于发电机,而是取决于负荷的需要,即取决于负荷的功率因数。 二、电石矿热炉电流与电压控制: 关于电流和电压的控制,经过实践,电石炉电流电压控制直接影响电石炉运行状况,但电石炉电流电压如何控制才算合适? 资料给出了工程列线图,如图3所示,列线图依据 R=P/3I²公式进行绘制,辅助计算公式: 图3、125500KVA电石炉工程列线图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