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知识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知识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知识点概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一门重要的历史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进程、重要事件和人物,以及其中的历史意义和启示。以下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知识点的总结,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这门课程。

一、中国近现代史的起源

中国近现代史起源于1840年鸦片战争,这一事件标志着中国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在此之前,中国是一个封闭的、以农业为主的社会,经历了长达数百年的闭关锁国。鸦片战争后,中国遭受了列强的侵略和割地,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结构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二、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

1、清朝末年

清朝末年是中国近现代史的开端,这一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清政府在列强的压力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但这些改革均未能拯救中国于水深火热之中。

2、中华民国时期

中华民国时期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然而,辛亥革命并未完成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解放,中国仍旧处于军阀混战、列强割据的状态。

3、新中国成立

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这一时期,中国经历了抗美援朝、土地改革、三反五反等社会运动,完成了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基本建设。同时,中国也经历了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政治运动,这些运动对于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政策,这一政策使得中国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三、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1、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是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战争,标志着中国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这一事件对于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推翻清朝统治的一次革命运动,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辛亥革命对于中国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变化。

3、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战争,中国人民进行了长期的艰苦抗战,最终战胜了日本侵略者。抗日战争对于中国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4、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次重要政策,使得中国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这一政策对于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中国近现代史的教育意义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进程、重要事件和人物,以及其中的历史意义和启示。学习中国近现代史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的现实问题,培养其对于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总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知识点是复杂而丰富的,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深入理解和探索。通过对于这些知识点的掌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现实问题,为其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

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知识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知识点 一、五次侵华战争 1、鸦片战争:近代史开端,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 3、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 ,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形成。 5、日本侵华战争(抗日战争):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东北沦陷。 1937—1945年,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中国抗战开始。 二、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 1、割地: ①英国《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 ②俄国割占领土多,共割去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③日本《马关条约》割去台湾、澎湖列岛等。 2、赔款 ①《南京条约》赔款2100万元 ②《马关条约》赔款2亿两白银 ③《辛丑条约》赔款4.5亿两白银

3、攫取中国的特权 ①《南京条约》:规定了协定关税权。 ②《马关条约》:日本首先取得开设工厂的特权。 ③《辛丑条约》:赔款多;体现清政府完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三、列强侵华罪行 1、两次洗劫北京: ①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洗劫并焚烧圆明园。 ②八国联军侵华期间,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2、镇压中国人民革命: ①成立“洋枪队”(华尔),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②组成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运动; ③抗战利后,美国扶蒋反共 3、制造大屠杀: 抗日战争期间,1937年日本制造了南京大屠杀。 4、制造事变:1931年九·一八事变(沈阳);1937年七七事变(北京卢沟桥); 四、人民的反抗 1、人民群众的斗争 ①洪秀领导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太平天国运动 ②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

考研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

考研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 随着考研热的不断升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报考研究生,而中国近代史纲要是所有历史学专业考研的必修科目之一。掌握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不仅是历史学专业考生的必修内容,也是提高我们历史文化素养的重要手段。因此,本文将着重介绍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以帮助考研历史学专业的同学更好地备考。 一、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 1.鸦片战争和中国对外关系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引起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也改变了中国的对外关系。在这次战争中,中国军队的现代化程度明显不及外国军队,战败后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逐渐陷入半殖民地化的境地。 2.洋务运动与自强思潮 洋务运动是指自甲午战争后,光绪皇帝发动的,旨在学习西方技术、开展工业和加强国防的一系列活动。自强思潮是因应洋务运动而产生的,其主要思想是要摆脱外来势力的控制,加强国家的自主能力。 3.戊戌变法和百日维新 戊戌变法是1898年庚子事件后光绪帝为奋发图强而开展的一次大规模综合改革。百日维新则是在戊戌变法基础上,清

政府实行的一次政治、经济、文化的大变革。然而,这两次变法均未得到成功,反而引起了当时传统势力的强烈反弹。 二、近代中国的政治发展 1.晚清政治体制 晚清政治体制的特点是皇权霸道。清政府通过设置官僚、分科设置、民众管理、海防重兵,保障皇权和封建领主阶级的利益。 2.辛亥革命和建立共和国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政治事件,标志着中国摆脱了数千年封建帝制的束缚。1912年,中国成立了第一个共和国,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开辟了新的道路。 3.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又一次重大事件,中国人民在这场战争中付出了极高的代价,但最终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则是在战争胜利后展开的一场广泛的社会主义革命,其目标是实现经济独立和政治民主,建立社会主义的民主共和国。 三、近代中国的文化变迁 1.五四运动和思想解放 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思想解放和文化变革的重要标志,标志着中国传统文化逐渐被西方思想所取代。 2.文化大革命和思想的批判与反思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要内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要内容 中国近现代史是指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历史,包括近代和现代两个时期。这一时期的历史波澜壮阔,经历了无数的变革和风云,这篇文章将会概述中国近现代史的主要内容。 一、近代时期 1. 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的开端,它标志着封闭的中国开始走向半殖民地化。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军队被英国军队打败,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割让了香港,赔款等。 2. 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它反对清朝的统治,主张建立“大同世界”。该运动的领袖洪秀全推崇基督教思想,呼吁平等、公正、仁爱,虽然运动最终失败,但是它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深远。 3.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尝试变法的重要事件。光绪帝下令进行变法,试图推进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改革,但是由于内外部各种因素的干扰,变法最终失败。

4.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革命,它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标志着中国逐渐结束了封建专制的历史,进入了新的时代。 二、现代时期 1. 战争 中国近现代史的现代时期充满了战争和动荡。其中,最重要的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重要历史事件,它打破了“中国不可能战胜日本”的谎言,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2. 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中国现代史上的又一次巨大变革,它由邓小平提出,旨在推动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进程。改革开放的成功,极大地提高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国际地位。 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是江泽民提出的一种重要思想,他认为中国共产党的代表是先进社会生产力的代表、先进文化的代表、先进群众的代表。这一思想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思想指导。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点整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点整理 上篇综述(1840-1919) 1、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2、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3、14-15世纪欧洲地中海沿岸城市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4、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生产需要的两大前提:一方面少数人积累大量的货币财富,另一方面劳动者丧失生产资料变成自由出卖劳动力的无产者。 5、中国近代史的起点: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6、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和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7、中国近代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与其中国封建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8、论述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书p13)(同见思考题第一页)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下,他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 第六,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力的生活。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及其特征,是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扩大,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结合的加深而逐渐形成的。 9、近代中国新生的两个阶级: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 10、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名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11、简答题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第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第一,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制度,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争得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第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整理(个人整理精华)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整理 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 主要矛盾是:1.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2.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历史任务是:1.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2.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如何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的落伍 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是自给经济,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这种小农经济限制生产力的发展,对新的生产方式具有较强的排斥力和抵抗力。中国封建政府还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在社会内部,缺乏促使工业迅速发展和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的有效机制,造成封建经济发展的迟滞。 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和大程度上抑制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生机和活力。 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保守性日益增强,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融入佛教、道教和法家思想,实行文化专制统治。 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是社会前进缓慢甚至迟滞,并造成不可克服的周期性政治经济危机。 18世纪的中国走到了封建社会的末世,危机四伏,而且闭关锁国,固步自封,而工业革命使许多西方国家迅速强大,因此中国与新兴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拉开了很大的差距。近代中国社会因此而落伍了。 3.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过程 列强通过迫使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领土,勒索巨额战争赔款,并享有一系列的特权,使中国丧失了主权,进而在中国形成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局面,使中国社会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态: 《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勒索白银2100万银元,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5个港口城市为通商口岸,规定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的税率,要有中英两国“秉公议定则例,是使中国丧失了海关自主权;《天津条约》又开放了10个口岸,规定外国商船可以自由在各通商口岸转口,而不需要重新课税,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北京条约》割九龙半岛南端的九龙司,开放天津;《中葡会议草约》规定葡萄牙“永驻管理澳门”。《马关条约》割去中国台湾和澎湖列岛,勒索白银2亿两,规定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办工厂。中俄《爱晖条约》、中俄《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中俄改定条约》以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等共侵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辛丑条约》规定,外国军队有权在北京使馆区和北京至大沽、山海关一线包括天津、唐山等12处“留兵驻守”,勒索到4.5亿两白银,强迫清政府作出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反对它们的组织的承诺,并规定清政府各级官员如对人民反抗斗争“弹压惩办”不力,“即行革职,永不叙用”。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中美《望厦条约》取得并扩大了领事裁判权的范围。 这些条约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使资本帝国主义渗透入中国社会,使中国社会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局限 意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笔记完整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笔记完整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笔记 一、晚清时期 1. 外国列强进一步侵略中国,导致战争的爆发(如中法战争、中英战争等)。 2. 军阀混战加剧,文化上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出现维新派、戊戌变法。 3. 中国各地爆发了多次农民起义,其中太平天国起义和义和团运动比较具有代表性。 二、辛亥革命 1. 清朝的衰落和西方列强强大的压力使得晚清社会内部弱点尤其显现,革命气氛日益高涨。 2.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随着各地的响应,革 命蔓延至全国。 3. 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三、北洋政府时期 1. 正式宣告成立于1912年,国父孙中山为致力于建立新中国 而努力。 2. 胡耀邦改革开放的积极的政策,被誉为"北洋新政"。 3. 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成立,它在北洋政府时期是中国革命 的一个主要力量。 四、国共合作 1. 1927年国共两党因政治因素产生矛盾,爆发了一系列大规

模的战争(如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 2. 共产党与红军由此逐渐发展壮大,1927年在井冈山创建革 命根据地。 3.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国共两党进行援助,共同抗击日本 侵略。 五、抗日战争 1. 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侵略军向全国发动进攻,抗战爆发。 2. 国民党政府和中国共产党把抗日战争作为崇高的民族大义来看待。 3. 1945年8月日本正式宣布投降,抗战获得完全胜利。 六、国共内战 1. 1946年重开战争,1949年共产党取得全国性胜利。 2.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结束了国共 内战。 3. 国共内战结束以后,中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总结

1、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清政府派耆英、伊里布与英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条约规定:①、割让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废公行,开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个通商口岸;④、协定关税。《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2、中日《马关条约》:1898年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与清政府李鸿章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条约规定:①、割让台湾岛及附属各岛和澎湖列岛;②、赔款2亿两白银;③、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新的通商口岸;④、允许外国人在华投资设厂(商品侵略→资本侵略)。《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3、中——八国联军(英、俄、德、法、美日、意、奥)《辛丑条约》:1901年,清政府与八国联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条约规定:①、赔款4.5亿两白银,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10亿两;②、外国军队可以在大使馆区和山海关沿线常驻;③、永远禁止中国人反抗外国势力;④、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1、帝国主义控制中国; 2、封建统治者阶级统治中国; 3、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受到破坏,但封建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4、资本主义虽然渗入,但未成为主流经济; 5、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6、人民受压迫最深(三座大山:帝国,封建,(官僚)资本主义); 三、洋务运动要点及其评价: 1、洋务运动:清政府于1861.1~1895.4间开展了一场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洋务运动,中央代表人物为奕 ,地方代表人物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其内容主要有:①、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一批军工企业。如江南制造总局等。②、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了一批民用企业。如轮船招商局等。 ③、创建新式陆海军。如:南洋、北洋、福建三只海军。④、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洋务运动虽然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它却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客观上对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2、要点:(1)、时间:1861.1~1895.4;(2)、人物:奕 ,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3)、宗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4)、口号:1861~1872“自强”,1872~1895“求富”;(5)、内容:①、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一批军工企业。如江南制造总局等。②、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了一批民用企业。如轮船招商局等。③、创建新式陆海军。如:南洋、北洋、福建三只海军。④、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6)、评价: ①、肯定:洋务运动虽然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它却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客观上对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②、否定: a.封建性:洋务派企图以吸取西方近代先进的技术为手段,来达到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的目的。 b.买办性:洋务官员所办的企业都依赖外国,以企图依赖外国达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知识点整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大全第一章反对外国 侵略的斗争 制)占主导地位。基本生产结构是:小农经济。小农经济的特征是: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政治上:高度中央极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也被称作“大一统中央极权制”)。 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社会结构上: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核心是宗族家长制。 2、四次次大的侵略战争及其之后所签不平等条约 第一次中英鸦片战争的时间和所签订的《南京条约》及其陆续签订的《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签订的《天津条约》(与英法美俄)和《北京条约》(与英法),中日甲午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的《辛丑条约》。这些都有划时代意义。 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94年日本在中国的旅顺大屠杀、1900俄国制造的“江东六十四屯”惨案。 通商口岸:第一次鸦片战争开五口(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第二次鸦片战争及其后所签《北京条约》开天津。 中国资产阶级的来源:一些买办、商人、地主、官僚、手工业者等。 中国资产阶级的分层:官僚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中国近代社会的开端:鸦片战争及其《南京条约》等的签订。 近代中国社会的社会性质和两大矛盾: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前一对是最主要矛盾。 中国人民在近代史上最早的反侵略武装斗争: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领导台湾人民抗击日本占领台湾的人:黑旗军首领刘永福。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殉国的将领: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江南提督陈化成。 甲午海战中殉国的将领:北洋舰队统帅丁汝昌、管带邓世昌、林永生、刘步蟾等。 近代中国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林则徐。 魏源的《海国图志》中提出的主张: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中国早期维新思想家:马建忠、王韬、郑观应等。 中国人民族意识觉醒开始普遍觉醒是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后。 严复在《救亡决论》中最先喊出“救亡“口号。 孙中山在兴中会成立时喊出了振兴中华的时代最强音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金田起义:1851年1月,洪秀全率领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省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颁布,是天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和社会改革方案。 年失败。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换言之,缺乏先进的阶级的领导。 “求富”。 镇压国内农民起义,同时有抵御外国侵略的目的。 括出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洋务派举办的民用企业的形式和性质:形式:官办、官督商办(采用最多的形式)、官商合办。性质:基本上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 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中日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 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康有为(旗手)、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 “公车上书”:1895年,康有为等在京赶考的举人(由各省派公车送京赶考)向皇帝上书,要求拒绝与日本议和并变法。 宣传变法的理论文章: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著作;梁启超《变法通义》,谭嗣同写了《仁学》,严复在翻译赫胥黎的《天演论》等。 维新派与守旧派辩论的问题及其实质: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学堂。实质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守旧派的代表人物:洋务派官僚张之洞,写有《劝学篇》是对抗维新变法的代表作。 “百日维新”: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未开始标志,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为结束标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知识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知识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1.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这一思想体系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 2.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这种制度使得皇帝拥有绝对的权力,而百姓则无法参与政治。 3.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逐步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破坏了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结构,使得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状态。 4.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时进行军事侵略。外国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进行了多次军事侵略,加剧了中国社会的动荡。

5.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导致了中英《南京条约》、《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6.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导致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加剧了中国的危机。 7.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导致了《马关条约》的签订,割让了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 8.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导致了《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陷入了更深的危机。 9.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抢劫并放火烧毁圆明园,这一事件引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

10.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南京条约》,这一事件标志着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 11.1841年5月,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反映了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意识。 12.1885年3月,爱国将领冯子材打败法军,取得镇南关大捷,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反侵略精神。 13.19世纪70至80年代,中国陷入严重的“边疆危机”,德国将山东划入势力范围,福建成为日本势力范围,加剧了中国的危机。 14.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从中国内部而言主要是社会制度腐败及经济技术落后,这限制了中国的发展。 15.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林则徐,他在反对鸦片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知识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1.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2.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3.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逐步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时进行军事侵略。 5.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南京条约》、《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 6.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7.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 8.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 9.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抢劫并放火烧毁圆明园。 10.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南京条约》。 11.1841年5月,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 12.1885年3月,爱国将领冯子材打败法军,取得镇南关大捷。 13.19世纪70至80年代,中国陷入严重的“边疆危机”,德国将山东划入势力范围,福建成为日本势力范围。 14.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从中国内部而言主要是:社会制度腐败及经济技术落后 15.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林则徐。 16.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17.1843年,魏源编成《海国图志》。他在书中写道:“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抽夷而作。”魏源所说的夷长“长技”主要是指西方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 18.1895年,严复在《救亡决论》一文中响亮地喊出“救亡”口号。严复翻译的《天演论》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激发了人们的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 19.甲午战败的原因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与经济技术落后。 20.简述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按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只有通过革命争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以后,中国人民才有可能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逐步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

大一近代史纲要必背知识点

大一近代史纲要必背知识点近代史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部分,对我们了解过去、理解现在和展望未来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大一学生,学习近代史的基础知识是我们对历史发展的第一步。以下是大一近代史纲要中必背的知识点。 一、工业革命及其影响 工业革命是近代史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重要事件之一。它标志着人类从传统农耕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开始。此时期的英国是第一个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主要标志是纺织业的机械化生产和蒸汽机的发明。工业革命带来了许多影响,包括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城市化的加速、科技发展的推动等。 二、殖民扩张与反殖民主义运动 殖民扩张是近现代历史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欧洲列强通过探险、交易和战争,建立了广大的殖民地。在此期间,欧洲列强通过殖民地提供的资源和市场来发展自身经济,并且往往以统治和剥削的方式对待殖民地居民。而在殖民统治下,反殖民主义运动也逐渐兴起。例如,印度的独立运动和中国的五四运动都是针对殖民统治的反抗行动。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意义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近代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战争之一。它爆发于1914年,涉及到世界各大洲的许多国家。战争导致了大规模的人 员伤亡和财富损失。此次战争也加速了欧洲列强的崩溃和国家体 制的变革。此外,第一次世界大战也是国际体系演变的重要转折点,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四、二战及冷战格局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近代史中最具规模和威力的战争之一。由于 法西斯独裁势力的侵略行为,战争爆发于1939年。大战期间,发 生了许多大规模的战役和战斗,导致了数百万人的伤亡。战争结 束后,新的国际秩序迅速形成,美国和苏联成为了两个超级大国。这两个国家的对立和矛盾最终导致了冷战的爆发。冷战时期,世 界分为两个阵营,分别由美国和苏联领导,直到苏联解体才结束。 五、中国近代史的嬗变 中国近代史作为一个独特的部分,涵盖了从晚清末年到建国初 期的重大历史事件。这段时期包括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辛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知识点汇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知识点汇总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夺取新胜利 1党的十七大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和成功经验,科学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阐明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进一步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和战略部署。 2新时代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 三。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这些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是坚持这条道路和理论体系。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取得的十大成就 ①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 ②人民生活水平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③经济结构调整和对外开放取得重大进展。 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稳步推进。 ⑤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⑥民族和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落实。 ⑦祖国统一大业取得重大进展。 ⑧国防和军队建设迈出新步伐。 ⑨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 ⑩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实施。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制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行动纲领:党的十六大确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

个重要含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加强党员先进性教育,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伟大的历史转折 1“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已成为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高度评价真理标准问题,全面分析当前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拉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 全面改革开放 1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张,制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纲要。 2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决定。 三。形成多层次的“沿海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陆”格局。 4全面整党。 5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决定。 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 ①社会制度腐败 ②经济技术落后 ③经济技术落后是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但根本原因是社会制度的腐败 民族意识的觉醒 ①“向外国人学习,提高掌握外国人的技能”的思想和早期的改革思想。林则徐成为近代中国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人。魏源编纂了《海国图志》,提出了“向洋学习,控制外国人”的思想。 ②救亡图存,振兴中华。1895年,严复在《论救国》一文中提出了“救国”的口号。

中国近代史纲要2023版知识点

我国近代史纲要2023版知识点 一、清朝的衰落与近代我国的开端 1. 清朝的内患外患 2. 科举制度的困境 3. 外国列强的入侵 4. 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 二、辛亥革命与民主革命的探索 1. 辛亥革命的爆发 2. 中华民国的成立 3. 与民主革命思潮 4. 的影响 三、国民政府的建立与北洋军阀混战 1.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2. 国民政府的建立 3. 军阀混战与统一战争 4.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四、抗日战争与国共内战 1. 日本侵华与我国抗战的爆发 2. 八路军新四军的抗战活动

3.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4. 国共内战的蓄势待发 五、新我国的成立与社会主义建设 1. 人民的胜利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3. 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初步探索 4. “”运动与“文革”运动 六、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 改革开放的决策和实施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 3. 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的成就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和传承 七、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1. 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 2.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伟大成就 3.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4.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我国梦 我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要篇章,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百年奋斗的光荣与梦想。在学习和探索我国近代史的知识点时,我们不仅

要理性客观地审视历史事件和人物,更要从中汲取前人的智慧和教训,坚定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和自豪。希望我们能够加深对我国近 代史沧桑巨变的理解,不断积淀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我国梦。我国近代史作为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要篇章,承载着百年 奋斗的光荣历程和激情梦想。在探索我国近代史的过程中,我们不仅 要理性客观地审视历史事件和人物,更要从中汲取前人的智慧和教训,坚定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和自豪,不断加深对我国近代史的了解,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我国梦。 一、清朝的衰落与近代我国的开端 清朝的内患外患是造成其衰落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清朝晚期,国力衰退,内忧外患,经济困难,科举制度的困境也加剧了清朝的衰败。科 举制度造成士人仕绅之间的社会关系僵化,社会上层精英的畸权现象 严重。与此外国列强的入侵也严重加剧了清朝的内忧外患。 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表明了我国近代史的开端。这一运动试图通过变 法和维新,振兴中华民族,实现自强自立。维新变法的兴起意味着我 国社会对于封建体制的动摇,为近代我国的政治改革奠定了基础。 二、辛亥革命与民主革命的探索 辛亥革命的爆发标志着我国封建帝制的覆灭,开创了我国民主革命的 新纪元。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封建帝制,宣告了封建专制的结束,使 中华民族迈出了向近代文明的步伐。辛亥革命也为中华民国的成立奠

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总结

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总结综述风云变换的八十年 1. 鸦片战争(1840年)——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2.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3.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鸦片战争钱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其一,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其二: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4. 近现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矛盾,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状况。①中华民族与资本—帝国主义的矛盾;②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③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④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⑤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各集团派系的矛盾;⑥各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争夺的矛盾。其中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主义的矛盾。 5. 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机器关系: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 1858年签订《瑷珲条约》,割去黑龙江以北60万平方公里的领 土;1860年,签订中俄《北京条约》,割去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领土;1864年强迫清政府签订《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去中国西北44万平方公里领土;1881年,通过《改订伊犁条约》和5个勘界议定书,割去中国西北7万多平方公里领土。俄国共侵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2. 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去中国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和澎湖列岛。 3. 《辛丑条约》是赔款最多的条约。 4. 资本帝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包括: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 5. 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和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 6. 甲午中日战争后俄、德、法三国又以干涉还辽“有功”为由,要求租借中国港湾作为报酬。

中国近代史纲要2023版知识点

中国近代史纲要2023版知识点 摘要: 一、前言 二、中国近代史的时间界定 三、中国近代史的主要内容 四、中国近代史的意义和影响 五、结论 正文: 一、前言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苦难和挑战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探索和奋斗的历史。在这段时间里,中国经历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到新民主主义的转变,经历了从封闭到开放的过程,也经历了从落后到进步的变革。 二、中国近代史的时间界定 中国近代史通常是指从鸦片战争(1840 年) 开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 年) 为止的这一段历史时期。 三、中国近代史的主要内容 中国近代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鸦片战争及其影响: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它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国家。 2.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农民起义,它对中国社会和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尝试通过学习西方技术来振兴国家的运动。 4.戊戌变法: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它试图通过改革来挽救国家危机。 5.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革命,它推翻了清朝统治,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6.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思想启蒙运动,它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7.抗日战争: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它是中国人民为保卫国家独立和尊严而进行的一次伟大斗争。 四、中国近代史的意义和影响 中国近代史是中国人民探索和奋斗的历史,它对中国社会和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段历史不仅让我们了解了中国近代的社会和政治状况,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人民的勇气和智慧。同时,这段历史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让我们懂得了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努力,才能使国家变得更加强大和富强。 五、结论 中国近代史是中国人民探索和奋斗的历史,它对我们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知识点整理

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国近代史的一部分,它是中国从外来入侵到抗日战争结束的一段历史,其时间跨度从清朝末年的1840年到1949年。近现代史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发展,也见证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向现代社 会转型的过程。 纲要重点知识点整理如下: 一、清末民初: 1、洋务运动和西化改革:洋务运动是19世纪末清政府为了抵抗外来势力和开放国门,吸收外国科学技术以改善民生而发起的新式政治运动。西化改革是清朝末年向西方学习的 一系列改革措施,旨在改变传统的封建社会,实现现代化的目标。 2、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鸦片战争是1840年清政府为了反对英国滥用鸦片贩卖而 发动的反抗运动,结果清政府败北,失去了香港。太平天国运动是19世纪中叶由洪秀全 领导的一场起义运动,旨在推翻清政府,实现太平天国的理想,但最终以失败告终。 二、清朝灭亡: 1、宣统维新:宣统维新指的是清末宣统皇帝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旨在维护清朝 统治,改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状况,但最终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2、洋势力的进犯:洋势力的进犯指的是19世纪末外国列强为了争夺中国的利益而发动的入侵,其中包括美英、俄、日、法等国家,他们利用武力、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瓜分中国的领土,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三、中国民主革命: 1、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指的是中国大学生发起的一场民主革命运动,旨在反对帝国 主义,推动中国进步,改革传统的封建社会,实现民族解放和民主自由。 2、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的一场民主革命,旨在推翻清政府,建立民主政治, 改革传统的封建社会,实现民主自由。 四、共产党建政: 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先进阶级、无产阶级及其他劳动人民为实 现中国人民解放而建立的一个政党,它在1921年7月1日正式成立。

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梳理总结

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梳理总结 绪论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1、在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要地位。 2、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牢固结合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 3、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4、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其核心是宗族家长制,突出君权、父权、夫权。 5、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6、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一方面巩固和维系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稳定和延续,另一方面也使其前进缓慢甚至迟滞,并造成不可克服的周期性的政治经济危机。 7、资本主义产生需要两大前提:一是少数人积累大量财富;二是,劳动者丧失生产资料变成自由出卖劳动力的生产者。 8、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标志着世界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9、中国近代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等5个港口城市为通商口岸。 10、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帝国主义和中国民族的矛盾(最主要); 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11、反侵略战争等的失败根本原因:a、社会制度腐败;b、经济技术落后。 12、两大任务:a、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b、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1856年,俄国二战签订《瑷珲条约》,割去黑龙江以北的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2、1860年,中俄签订《北京条约》割去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领土,割让香港对岸九龙半岛南端和昂船洲给英国,开放天津为通商口岸,向俄国开放伊犁、喀什尔等商埠。 3、1864年,中俄签订《勘分西北边界约记》,割去西北44万平方公里领土。 4、1881年,中俄通过《改订伊犁条约》和5个勘界协议书,割去中国西北7万平方公里领土。 5、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去中国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 6、1901年《辛丑条约》规定外国军队有权在北京使馆区等地留兵驻守。 7、1899年,义和团在山东兴起。 8、《天津条约》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开放牛庄、登州、台湾、汉口、九江、南京等十个口岸。 9、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战争。 10、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组织翻译《地理大全》并编成《四洲志》。 11、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12、严复翻译了《天演论》,他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为这种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提供了理论根据。 13、1894年11月,孙中山创立革命团体兴中会。 第二章对中国出路的早期探索 1、1851年1月,洪秀全率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天平天国。 2、《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 3、洪仁轩提出的《资政新篇》是天平天国后期颁布的社会发展方案,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总结

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第一节 中国封建社会的根本特点: 〔1〕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 〔2〕在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3〕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4〕在社会构造上,形成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第二节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外国列强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根底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自然经济的根底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自然在广区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资本主义有所开展,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体,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它的开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它的大局部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外国列强的争斗和间接统治之中,加上中国地域广阔,以及在地方性的农业经济的根底上形成地方割据势力的存在,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开展极不平衡。 第六,在外国列强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后来还加上官僚资本主义〕,中国的广阔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地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第三节 三元里抗英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 第二章 第一节 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第二节 1.洋务派局部成员:奕訢、曾国藩、鸿章、左宗棠、之洞、坤一,恭亲王奕訢是清朝统治集团中倡导洋务的首领。 2.洋务派举办洋务是从近代军用工业着手的。 3.洋务事业: 一是兴办近代企业。〔曾国藩支持、鸿章筹备的江南制造总局;鸿章在设立的金陵机器局。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派办的第一个规模较大可称之为近代军事工业的兵工厂。最重要的官督商办民用企业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XX电报局和机器织布局。〕 二是建立新式海陆军。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