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题材纪录片的文化梳理

历史题材纪录片的文化梳理
历史题材纪录片的文化梳理

历史题材纪录片的文化梳理

历史题材纪录片的文化梳理

一、在“纪录”与“虚构”之间

从纪录片的内容来看,具有两方面的文化含义:一是纪录片所拍摄的是人类自身某一阶段特定的经济、文化、生活的活动及其现象,如法国纪录片《尼期景象》;中国纪录片《同里印象》等。

一是影视手段与叙述语言对某一事件和人物活动的访问调查。

如朗兹曼的口述体纪录片《浩劫》;我国纪录片《话说长江》等。

在纪录片中,“历史”是主客观结合的对已发生行为的叙述,包括该行为本身。

“历史”是人类文明社会中的一个事件,纪录片是对这一事件的揭示,也是对这些事件的保存、描述和研究。

弗拉哈迪、格里尔逊、伊文思、里芬斯塔尔、让·维果、朗兹曼等创造了一种反映人类历史,并真实再现人类在自然历史进程的影像方式,去实现人们对过去事件与事实的影像阅读。

作为关注人类生存状态与生存文化事件的纪录片创作者,弗拉哈迪不同于卢米埃尔,也不同于汇编性纪录片创作者格里尔逊,他独创了一种别具风格的非剧情片类型。

弗拉哈迪的独特电影风格归因于两个原因的结合:坚决的独立自主以及浪漫主义的视野。

他以探险艺术家自称,此种模糊的自我界定使别对他有多样的诠释,而他的作品也不适用于类型上的归类,包括像写实主义片型、民族学志电影或纪录片等传统名字可谓都不适用。

弗拉哈迪介于虚构与非虚构之间,既出于写实主义注重事件现场的边缘,同时又具备了社会学、民族学、历史学和人类学影片制作中关注事件的原状性与文献性的特点;应该说他的纪录片首先而且最多的是对历史事件与人在自然中的生存状态进行了记录和搬演。

弗拉哈迪的影片反映了他对自然与人类历史的基本看法,如他的作品中的大自然美、原始住民生存传统与生存方式、人与自然的冲突的原生态、困境中的家族、对过去的向往以及边缘人在特定环境中的生存状态等,这些都是人类的历史事件在影像中的杰出反映与纪录。

弗拉哈迪在用影像反映远离现代城市与文明的原始住民生活的同时,也使这一影像成为了当时原始住民的文化、历史和生活的历史文献。弗拉哈迪强调人与自然关系中的艰巨性,但却不是悲观地看待人在自然中的弱者处境。

他将人在自然中的艰难处境置于人的家族依偎式的和睦美满的爱中,父子、夫妻、族人之间,形成一种特有的亲情文化关系及其影像视

境,这本身就是最具历史价值的人类生活的影像文献。

弗拉哈迪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具有一种保持与纪录当时人类历史与文化状态的影像作用。这种历史影像活动在叙事方式上无论是描述还是安排,仅仅是影像的一种叙事的策略与手段,他更多地是以关注人类生存历史事件及生存原状形态为最终目的。

弗拉哈迪的人本主义信仰还在于他更倾向于卢梭式的人性追求,以简单质朴的事件及纪录片中脱离尘世的美丽动人的影像,让观看者进入那个事实上已经不存在了的历史事件与时期。当然,他所采用的叙事手段都是介于纪录与虚构之间。

弗拉哈迪一方面注重事件现场的搬演,一方面又想向都市现代人描述他所钟情的人类学历史故事,因此,虚构与纪录共同存在于他的作品中。

弗拉哈迪的纪录片创作在两个方面对历史题材纪录片有很深的影响。一是注重纪录片的前期拍摄,而不是事后的后期剪辑,注重事件现场的事件与空间的完整性,长镜头和具有空间纵深的现场形态的深焦镜头。

历史题材纪录片都具有两个方面的特点:注重事件现场,同时又创造性地处理现实,也就是当事人的见证、历史文献和影像后期处理相结合。从弗拉哈迪到格里尔逊到伊文思都是这一类型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二、在“历史”与“表现历史”间阅读

关于历史题材纪录片最早应追溯到前苏联时期宣传片的创作传统。从这类为国家政治服务的纪录片的创作背景来看,当时的西欧正是出于各种不同的文艺思潮纷至沓来的时期,在美学上处于对现实认知剧烈变革的时期,是各种现代派思潮如立体主义、意识流和未来主义等文艺思潮大行其道影响巨大的时期。

这一切都为艺术创作和纪录片的影像解构现实提供了不同于以往的多元化思维方式,电影不再是现实生活的照相与蜡像,而是可以按照导演的意志与主题进行多角度改造组织的一种影像艺术。

这个时期的电影主要就是纪录片的创造,它的任务与主要功能就是纪录当时的社会现实主义及其变革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因此,关注历史现实和表现历史也成为影像社会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并成为每一个有着历史眼光纪录片导演的使命。

与美国弗拉哈迪式的“纪录”与“虚构”相比,苏联的纪录片更多地承担了国家的政治使命,是一种担负国家政治宣传和历史使命的媒介形式。

纪录片的代表导演有:杜甫仁科、爱森斯坦和吉加·维尔托夫。其中维尔托夫是这一纪录片的重要理论家和实践者。

吉加·维尔托夫更强调纪录片材料时空的剪辑与重组形式,弗拉哈迪注重事件现场的搬演;维尔托夫倾向于他所追究的未来派元素,强烈依附摄影机的眼睛—镜头元素,也就是依赖后期剪辑来完成纪录片的创作。

应该说,我们现在要研究的历史题材纪录片,从纪录片的类型、风格、影像语言来界定,都属于吉加·维尔托夫所开创的纪录片类型,是属于政治性的或文化教育性的宣传片,是一种反映国家政治与经济的历史现状、事件的“主流文化的普及到主流文化的张扬”的纪录片类型。

最早在影像资料片的基础上进行“影像的历史写作”的还有艾斯菲尔·苏勃的创作。她的纪录片创作继承并保持了纪录片的历史纪事和资料汇编的特点,她深受爱森斯坦和维尔托夫的影响,她的纪录片的目标是高度的影像叙事水准和在民众与社会之间建立的相互理解与信任。

应该说,艾斯菲尔·苏勃是最早而且最成熟的运用汇编性叙事方式,来反映历史事件的纪录片创作者。她只是采纳了爱森斯坦的叙事结构,重视事件材料之间的形态联系,并重视对作为纪录片基本材料的资料片的研究。也就是说,重组事件的艺术现实是反映人文与历史题材纪录片的叙事特点。

艾斯菲尔·苏勃的伟大之处“在于她选取毛片加以剪接以表达她的观点,但却不会扭曲影片既有的真实性或冲击力。”苏勃对汇编性纪录片的理解与定义,影响了伊文思、“工人电影与摄影联盟”、以及《时代的前进》、《我们为何而战》、《二十世纪》等影片的创作及其制作人的编导思想。

追溯早期纪录片的原创基础和创作历程,可以看到一些电影先驱的主要创作特点对苏勃的影响—卢米埃尔的现实主义原则、弗拉哈迪在现场重建对象现实的艺术可能、吉加维尔托夫的摄影机眼睛的观察,以及爱森斯坦的蒙太奇语言,共同建立了苏勃审视社会、历史与现实的纪录片原则与基础。

所以,如果说苏勃和图林影响了伊文思等后来的纪录片创作者的话,那么在苏勃之前就是卢米埃尔、弗拉哈迪和爱森斯坦等人创造性地建立了纪录片的美学原则。

三、在“讲坛”与“宣传”之间浮游

约翰·格里尔逊是英国纪录片运动之父,重要的是他向人们介绍了纪录片对社会讲述历史文化的影像功能。

他将苏联纪录片的使命感和服务政治的宣传功能加以发展,并与英国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最终形成了具有特色的英国纪录片运动。

英国的纪录片运动有几个特征:

这一运动及其社会思潮所显示的影像媒介影响和美学形式,体现出了传统的为国家政治服务的倾向。

这种纪录片运动及其思潮代表了当时英国的历史传统、文化面貌和政治局面,因而促进了这一类型纪录片的发展,并成为当代重大事件的现场见证。

通过为产业市场服务,最后转化为为国家政治和政权服务。

格里尔逊及其纪录片更确信题材的当代性与历史性的力量,来源于大众与社会而不是某种电影语言与美学形式。

影响格里尔逊思想的人物有康德、列宁、罗素、李普曼、爱森斯坦和弗拉哈迪等。

格里尔逊在弗拉哈迪的《北方的纳努克》与爱森斯坦的《战舰波将金号》等影像中看到电影语言的另一种可能性,那就是纪录片不仅是作为一种影像艺术,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社会的、公众的媒介力量与见证历史事件而存在。

格里尔逊整合弗拉哈迪与爱森斯坦的理论与实践,认为影像艺术的美学目的是为了形成一种强大的社会传媒力量来见证重大事件,并且只有将这种影像传媒方式用于对大众、社会进行教育,用于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的宣传中,才能获得这种纪录片对题材认知的美学价值和媒介意义。

因此,格里尔逊非常重视纪录片的社会功能与作用,强调这种影像形式的服务性和宣传功能,确信纪录片是“一个严肃而有能力塑造公众意见的媒介”。

在他看来,纪录片不仅是一种影像方式,而“在它背后的基础力量是社会学的而不是美学的”,这实质上界定了纪录片题材方面的意义与地位,纪录片就是代表社会大众参与的意志和具体事件的媒介意义。

纪录片《拖网渔船》的问世,使纪录片开始建立起了优美的摄影、简单而分明的节奏等影像语言体系。

这部纪录片的重要性有几个因素:一是蒙太奇语言与具体生活景观相结合;二是将平民题材与国家历史事件相结合;三是唯美的影像叙事与平凡的生活事件相结合;四是注重事件的发展过程,以及这一过程所体现的英国当代社会与经济的背景。

所以,格里尔逊指出:“纪录片的理念,终究来说,就是把我们时代发生的事以各种可以激发想象力的方式、并比原貌更丰富一些的观察搬上银幕;一方面它的视野虽是新闻式的,但它也可以提升到诗与戏剧的层次。换言之,在清楚的陈述事实中,美学的品质自可因运而生。”这也是对《拖网渔船》的最好解释。

国际社会与民族志学纪录片的创作—代表人物,法国的让·鲁什。他

认为,民族志电影对于西方人来说是重要的,因为它呈现了不同的社会差异。他努力赋予民族志电影一种人性的元素。

《我是一个黑人》,纪录了非洲象牙海岸的首都阿比让郊区一个新兴的城区特雷维什尔,五六个来自乡村的尼日尔青年,他们“像飞蛾被亮光吸引那样为城市生活所吸引”。

这部真实而无拘无束地“反映现实的纪录片”,通过他们的故事,影片揭示了非洲一系列的社会现象:殖民地的剥削、土著的无产阶级化、城市化的弊端、以及西方文化的侵蚀等等。

这部纪录片是“真实电影”理念的第一部重要作品。

他的另一部代表作《夏日纪事》。这是一次街头行动的民生状态的真实调查,充分展示了法国巴黎人当时的一种生活形态与精神状态。鲁什和莫兰一起与他们的调查对象在街头进行交谈,一对小资产阶级夫妇,一位工人,一名大学生,一个曾被驱逐出境的女人。

鲁什的纪录片创作都是建立在对社会风气的观察和聆听的基础上,他过他的纪录片实践,为后人保留并展示了当时法国社会的一种最为典型的面孔。

巴锡尔·瑞特的《夜邮》是搬演与再现式的类型,这部纪录片的题材非常普通,拍摄的是一列从伦敦到格拉期哥的邮政铁路快车。纪录片的叙事是以夜邮工人的工作程序为结构的,跟随邮政列车在列车上的运作实况进行拍摄。其叙事也是以邮政投递的过程来结构的,包括装运、分信、划分路线和最后的投递等。

一方面,纪录片的创作者以现实生活中的事件过程为叙事结构;一方面,又采取搬演手段“以戏剧性的手法来感染平凡的工作”。

《夜邮》的美学力量就在于:第一,运用电影手段将世俗的生活与人物表现得不同寻常;第二,运用声音与画面的语言,与最先进的工业文明成果——火车相结合,使纪录片获得了一种与列车相平行的节奏韵律。

第三,通过电影这一新的影像艺术,不仅强调了完成一份工作的尊严及重要性,同时也强调了现代邮政对每位市民在日常生活上的重要性。

为了表现真实,《夜邮》的创作者强调了搬演与创作的元素。

法国纪录片导演朗兹曼在谈到纪录片创造性地处理素材时就指出,如果有必要就要将事件复活,因为这类影片不是也不可能是纯粹的纪录片,也就是局限于简单地复制事件或者呆板地记录发生了什么事情的纪录片,总之是一种在事件原状态基础上的搬演。

应该说,纪录片政论化,并非是格里尔逊的创新和专利,“而是具有世界性的现象,是时代的产物,”在历史题材纪录片中尤其突出。

在德国,纪录片就成为一种最高的电影形式,对时代与历史做出了截然不同的解释,并发挥了不同反响的巨大作用。

代表人物是莱尼里芬斯塔尔,她的代表作品是《意志的胜利》。在《世界非剧情片批评史》评价该作品:“在本片中,里芬斯塔尔精湛地融合了四项电影的基本元素,光亮、黑暗、声音和无声。也因为本片有其他基本的元素,所以它也不仅止于电影形式的成就。”

这些元素包括:主题的、心理学的及神话上的叙事,而在上述这些元素的相互作用下,里芬斯塔尔已超越纪录片及宣传片作为一个类型的限制。她的艺术就是感知真实状态的本质,并把那个真实时刻的形式、内容与意义转化成电影。

浅析中国纪录片的现状和发展(一)

浅析中国纪录片的现状和发展(一) 摘要]随着中外电视文化交流日益扩大,近年来中国纪录片创作的越来越活跃,并接二连三地在国际上获奖。今天我们的纪录片更多的是如何尽快转换思路,建立和适应市场运作机制。关键词]纪录片中国纪录片未来和发展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以不能虚构情节、不能用演员扮演、不能任意改换地点环境、不能变更生活进程为其基本特性。在人类影像发展史上,纪录片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试图寻求对现实世界的关照与摹写,把人类自身的发展和与自然的抗争以影像的形式再现或表现于世,它对于生活的逼真的批判性与尖锐性更给人类在高速发展的历程中以反思空间。 一、我国当代纪录片的发展回溯与现状 从中日合拍纪录片《丝绸之路》开始,给电视界带来了开放的意识。1982年拍摄的《话说长江》、1984年的《话说运河》成为中国纪录片发展史上最早的高潮,直到1991年的《沙与海》和孙曾田导演的《最后的山神》,先后国内获得亚广联国际纪录片奖的片子。后来又有了像《望长城》这样的佳作,而1993年《生活空间》的推出,将中国纪录片放到了电视的最前沿。正是使传播的内容直接诉诸观感,使传播者全身心、以人的整体进行介入,在更大程度上,能够使得观众有很大的思考和参与空间。 文革时期是我国电影纪录片的盛产时期;1950年的《中华儿女》是新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1963年李俊导演的《农奴》是第一部反映解放前西藏人民非人般苦难生活的影片,于1981年获菲律宾马尼拉国际电影节金鸡奖。几十年来,中国纪录片的内容和形式非常单一,拍摄纪录片的目的不过是为了进行宣传。但是,在过去的两三年中,中国独立纪录片文化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廉价、便捷的摄像设备的普及,商业电视台数量的增加使得越来越多的年轻中国人举起镜头,制作自己的纪录片。 湖北电视台导演张以庆拍摄的纪录片《幼儿园》,在2005年6月的上海第10届国际电视节上获得了“最佳人文类纪录片创意奖”,又于同年12月在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上获得大奖。《幼儿园》的获奖至少向世人证实了,中国的人文纪录片还是可以与世界水平一比高下,特别是在艺术内涵方面,但如果要谈到纪录片的市场运作,以及制作的多样化方面,我国的纪录片整体上就明显存在很多的不足,可以概括为多样化的缺乏、市场化的滞后等问题。二、中国纪录片多样化的缺乏 我们参展纪录片基本都只是采用一些中规中矩的传统拍摄制作模式,与国外的同行相比较,我们在多样化制作方面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而且,制作形式的单一也使得国内的纪录片很难有很大的突破,所以,创造性地使用多元化的元素,是中国纪录片急待加强的工作。好的选题并不能保证是一部优秀的作品。只有实现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一部好的纪录片才谈得上是一部优秀的作品。纵观国内外优秀纪录片创作,在艺术表现上,一方面写实与表意共存。写实,重画面语言,造型艺术,构图精湛,剪辑考究,学院气浓重;写意,取前被众家之长,将文化、历史、社会变迁的理解通过各种技术艺术手段表达出来。另一方面多时空交错,创作类型多元化。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一)纪录片题材选择的多元化视角 近年来的国际获奖纪录片在题材选择上,呈现出创作出多元化的趋势,综观当代国际获奖纪录片从题材上至少可分为四类:发生在当今世界的具有新闻价值的纪录片、已经发生的历史事件、科学文化类纪录片和人类学纪录片;而国际上比较畅销的题材则主要集中在人文、社会、自然与环境三大类型上,它们展示了丰富的各国文化,满足了部分观众追求知识性、趣味性、探秘性的心理需求,将知识性、趣味性、欣赏性和社会性、教育性等有机地融入节目中。 (二)纪录片强化故事性

纪录片市场分析

中国电视纪录片市场化探析 □作者:方韶毅(曾在阳光卫视工作,现为温州瞭望杂志总编助理) 内容提要:本文着重探讨中国电视纪录片市场存在的问题和出路。由于电视纪录片本身的特征决定了它的受众不可能像一般新闻节目、电视剧那么广泛,所以它的市场化进程也显得步履艰难,在电视节目市场地位尴尬。但回顾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创作历程特别是近几年的发展,也颇有检讨之处。作者认为,电视纪录片要加快市场化进程首先须营造良好畅通的制播分离的市场环境,其次纪录片生产要走产业化道路,不管从选题还是营销上都要一种新的思路,而不是过去那种个人化色彩很浓的艺术创作。纪录片首先是一种媒介,其次或者再次才是艺术创作。所以,纪录片生产要符合传媒产业的特征。中国的电视正处在一个新的整合阶段,频道专业化是不可阻挡的趋势,这非常有利于电视纪录片的发展。中国电视纪录片应当有一个比美国“国家地理影片”、“探索发现频道”更广阔的市场。 主题词:纪录片市场化营销 目前,中国电视节目市场主要有电视剧、电视栏目、电视纪录片三种产品。本文探讨的是电视纪录片这种产品的市场现状和问题所在。对于电视纪录片的概念,中国电视界素来把“电视纪录片”和“电视专题片”混为一谈,存在很大争议。这当然不属于本文分析的范畴。但本文所指的电视纪录片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凡符合纪录片基本特性,即以非虚构、纪录手段制作的电视片都在本文探讨之列。扩大电视纪录片的概念外延,有利于这种电视产品的市场化。 一、处境尴尬的中国电视纪录片 一年一度的北京电视周、上海电视周是中国电视节目市场最大的交易平台,从中基本可以看出中国电视节目市场的现状和趋势。为了调查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市场状况,笔者参加了2002年度北京电视周和上海电视周——在北京电视周200多个展位中,纪录片参展单位仅15家左右,被淹没大量的电视剧中,冷冷清清;(1)上海电视周和北京

纪录片分析《故宫》

展望历史的背影 ——纪录片《故宫》第一集——“肇建紫禁城”评析大型纪录片《故宫》全面、客观而又细腻、生动地向我们展现了它的历史。那恢弘的建筑、不为人知的神秘往事,以及那珍贵的文化精髓,都给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的饕餮视觉盛宴。本片为了清晰、客观地将这一伟大奇迹展现给观众,在制作上独具特色。高超的特效、完美的声画处理、精彩的镜头语言,最大限度地满足了观众的需求。 以第一集“肇建紫禁城”为例。它以时间为线索,向我们讲述故宫的修葺过程。紧闭的宫门缓缓打开,镜头慢慢向后拉,由细小的人物一直到俯拍的故宫的全景,瞬时造就了一种大气磅礴的基调。精彩的特效是本片的独到之处之一。片中多次出现电脑特技、三维动画等技术进行历史的还原、情景再现。当历史还原到建文帝朱允蚊与燕王朱棣二人的“靖难之役”时,逼真的特效让我们看到了当时的生产生活水平,空旷的天地下一阵寂寥的箫声奏起,给人十分真实的质感。 大量的推拉镜头、降格拍摄等塑造了独特的视觉效果。在对光线的控制上也把握得独到好处,天空中流动的浮云,表现出了时光的流逝、岁月的沧桑。特技镜头的运用极具运动感,同时又动静结合。 片中还善于制造悬念。伴随那个极具历史厚重感的声音,我们会思考,那大量的木材是如何运送到目的地的?那些沉重的石料又是怎样运输的?片子运用特效将历史还原,俯拍的河流中漂浮着巨大的木材;仰拍众多的采石矿工,逆着阳光……我们可以感受到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与艰辛的付出。通过不同角度对各种工匠的特写,突出了故宫建造工程的浩大与难度。正是因为无数人的自我奉献、牺牲,才有了我国建筑文明史上的奇迹。 本片的声画结合也相得益彰。无论是恢弘大气的乐曲伴随着宏伟的宫殿,还是故宫修葺时急切的鼓点,抑或是制造悬念时那空灵缥缈的中国古典乐曲,无一不使得影片的整体价值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那个极具表现力的解说词,也起到了灵魂般的作用。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在本集中将我国的文化特色充分地体现了出来。故宫,正是我们中华文明的一个缩影,片中将我国的绘画艺术也融入其中,《燕京八景图》中精妙绝伦的景色独具特色,细腻的笔法描绘出当时北京的美景与风情。 这类纪录片的难点之一就是讲述历史事件。时间的跨度、人物、事态的发展很难表现得尽善尽美,本片在这方面做得相对完美,在人物的动作、语气、场面调度上也都显得相当细致。 行文至此,我不禁想起了另外一部大型纪录片一一《大国崛起》。这部纪录片同样是大气磅礴,同样运用电脑科技复原了大量的历史原型,用历史的眼光进行情.景再现。这两部历史题材的纪录片,在价值上平分秋色.表现上却有些雷同。我们会发现,国内所拍摄的宫殿庙宇,通常以开、关门为表现手法,不免有些单一。 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我们感受到了这根深蒂固的封建皇权与沉重的历史。天际的太阳缓缓而落,映红了天空与云霞。《故宫》是一种历史的记载,是一种文明的延续,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当镜头又一次拉出、俯拍故宫全景,我们看到这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宫殿建筑群、世界共同的文化遗产。我们知道,历史的车轮虽已渐行渐远,但文明却犹如一张永不褪色的水彩画,为世人所铭记。

中国纪录片创作的四个阶段

纪录片创作的起步期(1958—1978) 从1958年到1978年,纪录片经历了两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一是北京电视台创办后至文化大革命前的健康成长阶段 二是“文化大革命”期间饱受挫折,在夹缝中生长阶段 纪录片创作初期的基本特征 一、起步期电视纪录片的典型特征之一是从拍摄方式到表现手法都与纪录电影相同,这种状况与当时的电视技术手段尚处于初级阶段密不可分。 二、由于当时苏联是我国各个行业学习的榜样,前苏联纪录电影中流行的创作观念深深地影响着我国电视纪录片的创作 三、以宣传、报道为己任的新闻式纪录片早期的电视纪录片与新闻片也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早期的电视纪录片实际上是以宣传、报道为己任的长新闻片。 四、以现实生活为内容的客观纪录尽管这时期的纪录片创作以模仿为主,缺乏自身特点,但制作者们也开始发现并下意识地发挥电视纪录片的电视特性,注重题材的真实自然与质朴无华,注重细节描写。 总的来讲,这一时期,纪录片的题材面还十分狭窄,艺术形式和手法僵化,公式化、概念化以及形式主义之风在创作中有所体现。尤其是特殊时期,在错误路线的指导下,题材选取受到限制。 纪录片创作的发展期(1979—1990) 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也给电视纪录片创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过去遭到禁止的选题领域如今得到开放,公式化、模式化以及形式主义手法也得到批评和矫正,电视纪录片空前繁荣和发展。短短十余年,中国电视纪录片迎来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发展高潮。 纪录片发展表现 一、纪录片创作发展期的总体特征这个时期的特征显著,较之起步期,纪录片从题材到品种,从作品风格到表现手法都面目一新,纪录片从小众传播走向大众传播。这个时期,纪录片创作突破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题材禁区,形成以风光片和政论片为代表的新格局,主题先行成为突出特征。此外,还出现了《地方台30分钟》、《神州风采》、《人民子弟兵》、《动物世界》等播放纪录片的专栏。 1.以山水风光为代表的广阔题材这一时期的纪录片选材广泛,不断开拓出人文、历史、自然科学等新的创作领域。反映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面貌的纪录片饱含激情,以抒情诗、风情画的手法,纵情歌颂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建设者, 2.以系列片为标志的丰富品类纪录片题材的扩展极大地丰富了纪录片的内容,随之而来的足纪录片体裁形式和品种门类的大发展。从内容上讲,有风光片,人物纪录片,政论片,军事片。从篇幅上看,有短小精悍微型片,也有长达几十集的系列片。从手法上讲,有“歌画配”或“乐画配”的电视音乐片 3.以《地方台50分钟》为代表的众多专栏栏目化播出是电视纪录片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结果。随着电视制作技术的进步和电视覆盖面的日益扩大,电视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4,主题先行风格占据主导地位强烈的宣传意识,浓郁的政论色彩,鲜明的主体意识共同形成了纪录片创作发展期我国电视纪录片的主题先行的纪录风格。宣传教育成为纪录片的基本社会功能。 政论片的盛行是主题先行风格的一个重要表现。 平民化纪录片时期(1993一1998) 背景: 经过前一时期的几次纪录片传播的轰动,加上“纪录片编辑室”、“生活空间”等栏目的开

中国电视纪录片的批判研究

中国电视纪录片的批判研究 上世纪90年代初,一部以长城内外普通人的追踪、采访、记录为线索的纪录片给中国观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它不仅标志着“视觉语言”的到来,而且片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画面语言的彻底运用,给中国纪录片沿袭以久的“画面配解说”的创作形态划上了一个有力的句号。可以说,中国的老百姓,是从《望长城》开始真正认知并开始接纳纪录片的。时间转眼间过去了十几个年头,中国电视纪录片的生产、创作和研究,在数量和质量上均有相当大的提高,05年一部《故宫》赢得了观众的赞誉,在艺术创作和市场开发上都做得比较成功,给时下有些萎靡的国产纪录片带来一线生机。然而,如此凤毛麟角的作品,并不能从根本上使纪录片生产走出低谷。 纪录片被誉为人类的“生存之镜”。在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上,纪录片动态影像和声色并茂的优势是文字、绘画和照相术等传统手段所难以比拟的,一部拥有真实画面语言的纪录片,对人心灵深处的震撼是超过同样分量的报告文学或其他纪实文学体裁的,“真实”是纪录片的标签,也正因为如此中国的电视纪录片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曾经历过“黄金岁月”,在纪录片如火如荼的80年代,《话说长江》、《话说运河》等纪录片播放时的收视率都曾达到30%与同时播出的《四世同堂》、《红楼梦》等热门电视剧不相上下,而纪录片《望长城》则创造出震惊电视界的崭新视听语言,可以说,在80年代电视纪录片不仅是电视界的宠儿,也曾是观众的宠儿,那麽,对比当今电视界日趋边缘化的电视纪录片,问题当然不是出在观众身上。再来看05年这部“叫好又叫座”的的《故宫》,典型的大题材、大手笔、内容详尽、画面恢宏大气,制作方将纪录片技术和艺术的表现手法发挥到了极致,但中国只有一个故宫,我们不能期望每一部纪录片都能有这样的大手笔、大题材等着我们去诠释,电视纪录片要完成向普通人物个体的回归。明确了上述两方面内容,我们也许就看到了中国电视纪录片的未来发展之路,简而言之可归纳为:以人为本、内容为王、深入生活、真实再现。 以人為本,与其他电视节目相比,电视记录片题材来源于真实的人物和事件,它的主题始终是人,是人的本质力量和生存状态,人的生存方式和文化积淀,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对宇宙和世界的思维。电视纪录片题材或有不同但相通的都是通过大环境下个体人物的情节变迁反映主题,达到一种蕴含着人类具有通感的生存意识和生命感悟,生与死、爱与恨、善与恶、同情与反感、生存与抗争、美的追求等等。拿1991年热播的《望长城》来说,作为划时代意义的作品,《望长城》始终关注的是人文主题,将镜头对准普通的中国人,讲述长城上普通人的故事,给观众印象最深也是与长城有关的普通人。带着孩子逛土龙岗却不知道脚下就是长城的李秀云;民间歌手王向荣和他的母亲;统万城惟一的住户马老汉一家等等,关注的是长城脚下人们的生存状态;其后的优秀纪录片莫不如是地以个体人物的生活经历、情感波澜为线索折射大背景下的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因此,电视纪录片的中心线索是人,要以人为本。 内容为王,电视纪录片画面再唯美、特技再逼真、手法再独特,内容缺位也会导致观众缺席,所谓内容为王,首先纪录片题材应是百姓关注、贴近生活、关

纪录片《故宫》观后感

纪录片《故宫》观后感 通过这次《故宫》的观看,我被它博大精深深深震撼了。故宫,这个见证了中国从明朝到清朝,从兴盛到衰弱的建筑物深深的吸引了我。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 故宫,是一座皇家宫殿,也是一座博物馆。凝聚着近600年的宫廷变迁和人世沧桑,积淀了几千年的文化。故宫,以其厚重的内涵,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和社会、历史的里程碑。故宫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也是明清24位皇帝临朝为政和日常生活的地方,是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这里代表了权威,也充满了神秘。 我从没有去过故宫,对他的了解仅限于古装电视剧。午门,藏经阁,乾清宫...都是耳熟能详的名字。通过这次收看了纪录片《故宫》让我对它有了一个全面的深刻的了解。 一座座辉煌的宫殿,雄伟的中远景拍摄。故宫,这座集合了无数工匠心血的建筑群展现在我们面前。一直都很喜欢看这种具有人文风味的纪录片。很高兴,这次能有幸看到《故宫》,自觉收益匪浅。纪录片《故宫》充分挖掘了其中的特别点,整个纪录片分成十二集,分别从紫禁城的肇建,建筑群的建造布局,和其中所反映的中国五千年的礼仪制

度,紫禁城的文物来全面介绍。故宫不紧紧是一个包含大量珍贵物品的建筑。更是中华民族的从兴盛到衰落的见证。 很不愿意提及近代中国的历史,每当在课本上出现或是在电视上播放的时候。我都会尽量避过去。外国侵略者夺走的不仅仅是大量的珠宝、人民的生命、雄伟的建筑物,更是一个民族的尊严!在一些古装剧里,经常会出现故宫的镜头,我时常被他的雄伟所吸引,一直想去故宫亲身体验一下。虽然一直没有机会。但是通过这次的纪录片还是让我对故宫有了很深刻的了解。 故宫始建于公元1406年,是明成祖朱棣始建,在元大都宫殿的基础上兴建。故宫建成后,经历了明、清两个王朝,到1911年清帝逊位的约五百年间,历经了明、清两个朝代二十四位皇帝。是明清两朝最高统治核心的代名词。明清宫廷五百多年的历史,包含了帝后活动,等级制度、权力斗争、宗教祭祀等。当时普通人连走近紫禁城墙附近的地方都算犯罪。 故宫严格地按《周礼?考工记》中“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帝都营建原则建造。整个故宫,在建筑布置上,用形体变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组合成一个整体。在功能上符合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同时达到左右均衡和形体变化的艺术效果。 故宫,一是欣赏丰富多彩的建筑艺术;二是观赏陈列于室内的珍贵的文物。故宫博物院藏有大量珍贵文物,据统

“非遗”纪录片的内容构成价值及其意义

“非遗”纪录片的内容构成、价值及其意义 金震茅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精神性与智慧性的形态方式和活态传承的特殊品格,在人类社会和世界文明的进程中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在世界文化宝库中享有极其崇高的地位。“非遗”纪录片纪录的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是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文化基因。本文梳理中国“非遗”纪录片的内容构成,分析这些具有独特文化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留存和发展中的历史脉络及现实情况,从而揭示“非遗”纪录片对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一)内容:民族瑰宝的影像呈现 “非遗”纪录片纪录的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是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文化基因。“非遗”纪录片用真实的镜头语言纪录下“非遗”项目最质朴和原生态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1)呈现精湛独特的传统表演艺术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文明古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和斗争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表演艺术形式,每种艺术形式又有很多不同的流派和风格,千姿百态,色彩迥异,“非遗”纪录片呈现出了艺术家们精湛的表演技艺和深厚的艺术修养。2008年6月7日国务院公布河北魏县、肥乡县、馆陶县的冀南四股弦与河北邢台巨鹿县的四股弦合并为四股弦,并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纪录片《四股弦》详细反映了四股弦属于板腔体系,兼有曲牌体,其唱腔优美,通俗朴实、诙谐风趣。在表演形式上生动、活泼、粗犷,道白用京白,唱腔真嗓吐字,假嗓甩腔,舒展奔放,朴实高亢,善于塑造各种英雄人物。再如海口广播电视台摄制的13集海口“非遗”系列纪录片对海口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了真实记录,反映了流传于海口地区的“舞虎”、“琼剧”、“海南民歌”、“斋戏”等十几个“非遗”项目的历史、形成和特色,承载着海南深厚的文化底蕴,让受众充分感受到海口“非遗”在表演上神奇而独特的艺术魅力。 (2)纪录富有民族特色的民俗节庆

中国纪录片发展历史(20200630113828)

中国电视纪录片从诞生的1958年开始至今的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根据风格、类型、功 能等彼此关联映照的多种环境因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时期: 1、政治化纪录片时期(1958 —1977年) 这一时期,中国电视纪录片在观念上依附于政治,在形态上则依附于其他的电视节目。 由于受社会政治因素的影响,电视纪录片几乎都染上了政治化色彩。政治化纪录片在语言上 显得空洞,在题材上出现雷同,在风格上则是单一,缺少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人性色彩和人文精神。而由于技术局限和观念作用所导致的声画剥离的影片形态,使得这一时期的纪录片 出现浓重的灌输味。因此,这一时期的电视纪录片虽然负载重要的职能、有着相当的地位,但实际上并没有起多大作用。 2、人文化纪录片时期(1978 —1992 年) 第二时期的纪录片没有了第一时期的政治味道。受社会思潮的影响,人的意识开始觉醒, 原来的英雄主题逐步被人的主题所取代。尽管出现在电视纪录片中的一个个人还不是独立的 个体,而更像是集体的人性化的符号,但是已经和前一个时期的虚幻的英雄全然不同。即使是对民族精神的象征的山河的观照,也赋予了人文的色彩。 由于承载着教化的功能,带有民族象征意义的山川河流以及长城运河等均成为这个时期纪录片的最佳对象和载体。对于民族以及历史等大题材的观照成为这个时期电视纪录片的一大特色。宏大主题的纪录片,需要一种群体性力量,需要群体共同的激情,需要集体创作的机制,这成为这一时期中国电视纪录片的一个特点。 这一时期纪录片开始凸显媒介传播意识,这主要是因为那个时期社会对电视纪录片的功 能性需要所致,是纪录片本体以外因素作用的结果。 3、平民化纪录片时期(1993 —1998年) 第三时期出现了不同题材的纪录片,都把思考、关注的立足点放在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上。纪录片的承载已经改变,意识形态的因素被人文的因素所取代。纪录片美学、哲学的意味加强,而它的社会性功能自然削弱。人的主题、百姓意识、平民化视角这些国际化的纪录 片表征,成了这个阶段中国电视纪录片的主导性观念。这一时期的电视纪录片在题材的选择 上有了国际化的意识,在主题的立意上站在了人类的高度。平时成为这一时期纪录片的主要 创作理念,它的主要特征是要还原事物的本来面貌。这不仅是纪录片在语言形态上回归本体, 更是作为纪录者对纪录对象的姿态的一种转变。 这一时期中国电视纪录片的个体意识也明显增强,表现在纪录片的选材和创作上出现个 人化的倾向。在创作对象个体化的同时,却也不自觉地淡化了他们与社会的关系。 4、社会化纪录片时期(1999 —迄今) 第四时期,市场”和社会责任”是两个核心词汇。市场和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观众和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全面回归社会、走向社会化,成为这一时期中国电视纪录片的一个基本特征。 人虽然仍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主题和关注中心,不过已经悄悄有所调整和变化。首先,是在人的选择上已经不再倾向于封闭环境中的、弱视的、偏远的人群,而是选择主流的、处于 现实中心的、社会化程度高的人群,新闻的因素越来越被某些纪录片所重视;

观新中国成立纪录片有感

观新中国成立纪录片有感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民主法制、科学技术、国防建设、民族团结、文化教育、对外交往各方面取得显著成就。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国家日益繁荣富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一国两制”由构想变为现实,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取得历史进展。 一、过渡时期 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时期:此期从1949年10月—1956年底,是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或转变时期。包括新中国建立、巩固新政权、国民经济恢复、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为中心内容。此时期的社会形态为新民主主义社会。新中国建立以来经历了改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形态,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形态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的两次历史性转变。此时期又分为两个历史发展阶段: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立与初步发展阶段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立与初步发展阶段(1949年10月—1952年底):此阶段最主要的特征是政治上的人民民主专政,经济上以国营经济为主导的五种经济成分并存,面临首要任务是巩固新政权和恢复国民经济。通过三年多的努力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完成,新民主主义秩序初步建立。具体而言:(1)新中国建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及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 (2)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政治经济形势极为严峻复杂,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政权是摆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的主要任务。为此政治上、军事上,祖国大陆统一、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及镇反运动。其中后者被称为建国初期的三大运动,巩固了新政权,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而经济上为了更快地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党和政府又在经济战线上进行了一系列斗争:没受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稳定物价、统一财经,精简机构、整编军队,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到1952年国家财政经济取得了根本好转,国民经济取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经济建设准备了条件。 2、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953年初—1957年底):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及超额完成,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但三大改造后期及“一五”计划后期出现急躁冒进倾向,为以后“左”倾思想、急于求成的错误埋下了伏笔,因如此的高速度给未有建设社会主义经验的中共党人尤其是毛泽东以错觉,因为他们要急于摆脱落后,在中国迅速建成社会主义,超英赶美,一旦在适当的条件下,这种良好的心愿有可能发展成盲目冒进的“左”倾思想。 二、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1956年底至今):分为三大时期: 1、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

《故宫》纪录片观后感

《故宫》纪录片观后感 提起故宫,我们就会想到深红色的宫墙、金黄色的琉璃瓦和极富中国特色的飞檐,可以说是雕梁画栋,梁柱涂金。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故宫》纪录片观后感,欢迎参考,希望帮助到您! 《故宫》纪录片观后感【1】北京有一座城中之城,这就是举世闻名的紫禁城,现在人们叫它故宫。故宫是明、清两代皇帝居住的地方,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有五百多年历史。今年暑假,我有幸参观了这座气势宏大的古代建筑。 从酒店出发经过了几十分钟的颠簸,我们终于来到了故宫。抬头一看,呵!那高高的城墙把故宫紧紧围住,为这座雍容华贵的宫殿增添了几分别致。那朱红的大门,以及大门两旁的石狮子,显得那么古香古色,我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御花园里,古柏参天,每一棵都长得十分茂盛。各式各样的怪石异花坐落在园内。亭台楼阁,池馆水榭,映在青松翠柏之中;假山怪石,花坛盆景、藤萝翠竹,点缀其间。我这儿摸摸,那儿瞧瞧,看得不亦乐乎。 走进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围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一条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上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的大圆珠,建在高

约五米的汉白玉台基上,上挂”光明正大”匾。前后各有三座石阶,衬托以海浪和流云的”御路”.其图雕刻活灵活现,足以反映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智慧与精湛的工艺,阅览之后不得不让人为之惊叹,赞不绝口。太和殿是故宫最大的一座宫殿,又称为”金銮殿”这座大殿在阳光下金碧辉煌,是故宫最壮观的建筑,也是中国最大的木构宫殿。 走出太和殿,走过中和殿、保和殿和乾清门,就来到乾清宫。这是皇帝的寝宫,是皇帝休息的地方。乾清宫既然是皇帝住的地方,就一定不会比其它的宫殿差了。乾清宫是故宫内廷正殿,内廷后三宫之一。乾清宫为黄琉璃瓦殿顶,坐落在单层汉白玉石台基之上。殿内也铺满了金砖,让殿内显得更加金碧辉煌。在殿内的正中央,有一个金色的宝座,宝座后面有屏,而在屏的两边,设有两根粗粗的金柱。古代的劳动人民的智慧也不低,宝座两头还有暖阁。乾清宫的确很酷吧? 再往前走,就来到了御花园。园内建筑多数倚靠着围墙,只有少数精美造型的亭台搭建在园中。其古柏藤萝,皆数百年物,将花园点缀得情趣盎然。各色的石子铺在地上,拼成了900多幅不同的图案,沿路欣赏,趣味无穷。在古代,这里是帝王后妃休息散心的地方,老百姓不得踏入半步,所以,在古代老百姓眼中,这里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紫禁城”.御花园以它古木繁花、亭

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历程资料

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历 程

一 .中国纪录片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请结合各个时期的重要作品展开论述。 1.战争时期的新闻纪录片电影。重要作品1938年《延安和八路军》(袁牧之 导)反映了全国各地抗日爱国青年从四面八方来到延安的情景;重点纪录了毛泽东、朱德和八路军其他高级指挥员的风采,以及延安的自然风貌与社会风貌、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等。那时的人力物力严重匮乏,纪录片发展速度缓慢。 2.建国初期的起步阶段(1958~1966文革前)这阶段是对新闻纪录电影的延 续,传播渠道主要是电视。主要创作人员有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八一电影制片厂。主要任务:报道社会主义建设的新事物和新成就。主要形式:电视纪录片和新闻片。作品有《收租院》(北京电视台拍摄)重大意义1.突破了“报道型”新闻纪录片的僵化模式2.开创了以文学性见长的散文体纪录片3 既有“宣传教育”的思想性,又有艺术的生动性 3.十年动乱时期的纪录片(1966~1978)被极左路线和帮派压制和束缚的时 代,公式化,概念化,题材严重狭窄手法严重僵化。状态:在夹缝中顽强生存。优秀作品《深山养路工》吉林省铁岭地区一支活跃在深山峡谷中的铁路养路队,十几年如一日坚守岗位,爱护国家财产,保证铁路运输安全。本片运用老工人的同期声讲话,以多种蒙太奇手法,制造了戏剧性效果,具有生动感人的表现力。《放鹿》《下课以后》《太行山下新愚公》等。 4.纪录片的初步繁荣(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末)1,纪录片开始栏目化 1978年9月30日央视《祖国各地》1989年《地方台50分钟》2.作品数量多,内容广,形式多样。内容:人物,城市风光民俗宗教历史文化等。形式:散文式,抒情诗式音画式调查报告式等。3.出现了系列化,长篇化的

大型高清纪录片《故宫》实录

大型高清纪录片《故宫》拍摄及前/后期制作简介 [作者:中央电视台刘新] 十二集高清电视纪录片《故宫》,是我国第一部全部采用高清电视技术制作的大型电视纪录片。《故宫》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以后,受到了观众的广泛好评与高度评价。《故宫》以全新的电视创作理念、上层的电视画质和声音效果等,为广大观众讲述了故宫的历史故事,充分显示了当今中国高清电视的制作水平,被称为中国电视技术发展的里程碑之作。 从1999年10月1日拍摄制作《99年国庆阅兵》开始,中央电视台的高清电视技术的引进和运用已经走过了六年的时间。在这六年的时间里,先后拍摄、制作了《99年澳门回归》、2000年以后的春节联欢晚会、《2004年度中法文化年-雅尔紫禁城音乐会》、《正大综艺》栏目的多个国家的专辑等,通过高清电视的拍摄和制作,获得了更加优秀的电视作品,其中《正大综艺——芬兰专辑》获得第三届SONY高清杯佳作奖,高清电视纪录片《故宫》的宣传片获得2005年全国数码剪辑大赛三等奖。在高清电视纪录片《故宫》开始拍摄之后,2004年8月,大型高清电视记录片《再说长江》投入拍摄,目前已经进入后期制作阶段。 中央电视台在不断运用高清电视技术的同时,高清电视技术设施也在不断增加和升级,从当初的5套单机加6个讯道的转播车,到现在的10套单机和8讯道电视转播车及两套HDCAM SR 高档拍摄系统,从原来的两套高清对编系统,到目前的20多套高清电视非线性编辑系统,以及具有采集、下载等多种功能的高清“苹果非线网络”系统的建立,使中央电视台的高清电视制作有了更高更新的技术含量。将于2006年1月进入前期拍摄的大型高清电视纪录片《澜沧江——湄公河》,届时不仅有7套单机参与拍摄,还将采用1套具有HDCAM SR系统的最新高清摄像机进行澜沧江流域世界级文化遗产的拍摄。 作为负责中央电视台高清电视技术引进、推广和研究、开发的部门,技术中心录制二部在努力推广高清电视技术的运用同时,我们还进行了高清电视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不仅进行了高清广角镜头和高清录像机的对比测试,并摸索和总结了高清摄像逐帧拍摄等方面的特点和优势,为高清电视制作提供了更加具体的技术支持,其中我们独立拍摄、制作的高清电视专题片《家园》,获得第二届SONY高清杯艺术特色奖;2004年,我们还与广电总局规划院、中央电视台技术管理办公室合作,进行了高清度图像序列标准的拍摄测试,为确立电视画质的检验标准提供了大量

中国纪录片发展历程探析.

传媒史话 中国纪录片发展历程探析● 岳英杰 政治号角,宣讲主流文化 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初期是1958~1966年,这个时期的纪录片发展还不完善,只能称为新闻纪录电影。风格样式单一,人力少,资源不足,纪录片是在很艰难的情况下发展的。当时的纪录片作为政治号角,宣传意图明显,只是一种报道形式,记录着国家领导人出访、考察、社会政治变迁等等政治事件,在这种方针政策下拍摄的佳作有《到农村去》、《周恩来外交风云》等纪录电影。 1978~1990年,纪录片得到了蓬勃发展,改革开放的提出,给中国带来前所未有的生机勃勃,与此同时电视纪录片也有了自己的天地和发展空间。纪录片的题材,作品风格、表现手法都有 着新的发展和影响。纪录片走向大众传 播,出现了系列化、长篇化的创作倾向, 期间主要代表作有《丝绸之路》、《话说 长江》、《望长城》等。这些纪录片篇幅 宏伟,气势浩荡,内容丰富,深深地吸 引亿万电视观众,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 响。 电视纪录片《话说长江》就是1983 年,中国和日本合拍的一部描写长江和 长江两岸人民生活的一部记录片。引起

了中国观众的强烈反响。这是中国观众第一次全面直观地看到了国家的人文地理。①从电视纪录片的艺术性角度来讲, 《话说长江》是中国纪录片历史上的里程碑。为了适应观众的审美习惯,结构上 采用了“章回评书体”;②为了更好地增 强观众的参与意识,在表现手法上增设 了“节目主持人”;为了更好地遵循电视 节目播出的特殊规律,在技术上采用了 篇幅规范化和定期定时播出。《话说长江》,几乎全部都是同期声,拍成都的 茶馆,倒水的声音、小孩打呼噜的声音、说书的讲《三国演义》的声音。这样生动、生活化的纪录片《话说长江》第一次让中国人通过电视感受到了江山的壮丽与秀美,引发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在《话说长江》之后,中央电视台 又拍摄了《话说运河》、《望长城》。《望长城》被认为是纪录片实现突

中国电视纪录片发展现状研究

中国电视纪录片发展现状研究 本文的目的在于研究中国电视纪录片发展现状。新中国成立以来电视纪录片的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新闻纪录、专题纪录、创新纪录、媒 介融合。从研究历史出发通过对当下纪录片生态环境、市场化问题、 话语权三大问题的现状分析归纳出体制内外纪录片发展中共同面临 的问题。世纪在新的传播环境和传播语境下中国当下的电视纪录片依 托传播学的理念从自身改造突破问题寻找出路。关键词电视纪录片市场化问题话语权传播过程引言引言研究缘起在年第届奥斯卡金像奖 提名名单中华人女导演杨紫烨凭借执导的环保题材纪录短片《仇岗卫士》成功入围最佳纪录短片提名。杨紫烨接受采访时说“现在是中国纪录片最好的时代。与“最好时代”不相称的是纪录片现状的尴尬局面翻阅电视报几乎找不到它的身影即使找到了也被安排在午夜等非黄 金时段相亲节目选秀节目竟猜节目……充斥于荧屏成为了老百姓茶 余饭后的谈资。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辉煌相比电视纪录片节目渐渐 冷清甚至已淡出人们的视线。纪录片遇到了怎样的困境把电视台的资源拱手让于其他节目电视纪录片在中国为何会有此境遇它的出路又 在哪里这就是笔者写作的缘起也是重点研究的问题。纪录得益于电 影。年月日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开创了电影的先河,工厂大门》、火车到站》、《婴儿进餐》等影片的公开收费放映使得电影真正走入了人类世 界展示出独有的光影魅力。这些影片就像一幅幅活动的相片带有很大程度的纪实性质。而就在年电影很快登陆中国。上海、北京、香港、

台湾陆续出现电影但放映的都是外国人的影片。直到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老板任庆泰以著名京剧艺术家谭鑫培作为拍摄对象拍下了他表 演定军山》的几个片断观众反响热烈。这预示了中国纪录片的萌芽。 而国际上公认的第一部纪录电影是罗伯特?弗拉哈迪在年拍摄的北方的纳努克》这也是他的第一部电影。直到今天这部电影仍然充满着无穷的魔力被热爱纪录片的专家学者作为研究欣赏图本。原因就在于他开创了纪录片的拍摄手法。纪录片依托电影发展壮大在电影和电视界闯下了一番天地被全世界人民所认同。从年电视发明以后人们就可以足不出户了解世界新闻、博览社会百态。影视合流成了趋势。电视 纪录片应电视技术的成熟、媒体力量的聚合诞生了。美国国家地理频道、探索频道依托纪录片而崛起、发展英国的日本的在世界上在纪录片的专属领域中享有美誉。中国的电视杨紫烨现在是中国纪录片最好时代新浪网? 引言纪录片发从年起步至今已走过了五十三年的历史 现状又是如何呢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选择中国电视纪录片的现状作为 论文的研究对象其目的和意义在于第一新千年已进入第十一个年头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中国电视纪录片自身在承载内容和外在形式上都 表现出个性化、丰富化的特点通过回顾半个世纪的电视纪录史分析出每个时期电视纪录片的共性站在历史的肩头才能更好的审视现在展 望未来。第二电视生态环境与纪录片发展息息相关在市场经济时代纪 录片面临着哪些问题又该如何把握自己的话语权这些问题的探讨是 纪录片现状生存必须面对的课题。第三电视纪录片是一个复杂动态的

大型纪录片故宫分集内容简介

分集内容简介: ** 第一集肇建紫禁城 一座城市兴起的开端; 一个国家转折的焦点。 本集内容是紫禁城建造历史的展示,在历经百年的规划、设计与修建中,也伴随着激烈的**斗争,大的历史震荡,本集将告诉你这座经典的古代历史文化遗存是怎样诞生的。 ** 第二集盛世的屋脊 紫禁城在建后的二百多年里,不仅多次经历了雷雨、失火等天灾的侵害,也历经了一次改朝换代,当时间留在十八世纪时,中国封建**最后的文明辉煌,在乾隆年间宫廷建筑、皇家园林的改扩建中达到鼎盛,奠定了故宫建筑群的最终布局。 ** 第三集指点江山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民若水,君若舟;水可以载舟,亦可以覆舟。” 作为东亚**地理图上的要塞,北京已经占据了前后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自战国时期以来,各朝就在此筑城。中国历史上三个皇朝的都城就在这里。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统治的中枢神经,紫禁城的政务功能,承载国运兴衰。政令由此发出,通过遍布全国的官僚体系实现对广袤国土的管理,同时根据反馈制定新决策。本集以明清政务不同入手,通过明清政务比较来展现中国封建**政务体制的流程,并呈现其中细微的差别以及这种差别产生的巨大的历史效应。 ** 第四集礼治天下 本集表现内容为典章制度。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心,紫禁城是中国封建**最重要的礼仪活动上演的地方,舞台就是以太和殿为主的三大殿。本集是以乾隆一代为主,嘉庆道光为辅的历史线索,展现最重要的礼仪活动,包括:登基大典;大朝会(元旦、冬至、万寿三大节);殿试与传胪;祭祀(天、地、农、祖)。同时,又穿插着英国人斯当东,“他者的眼光”叙事视角。所有的礼仪再现,所有的意义思考,就都包容在一个具有强烈戏剧张力的历史断片中。 ** 第五集皇帝的家 方面的阐述。从生活文物到历史故事,从历史事件到宫廷生活,用客观的角度揭开了宫廷生活的神秘面纱,向人们呈现出紫禁城中最真实的生活点滴。 ** 第六集故宫的玉 古人云:“君子比德于玉。” 玉的风骨与精神已成文化。故宫里的玉沉淀着紫禁城的历史,凝结着爱玉人的生命。这些玉器都是宫廷里的艺人们竭尽巧思,不惜工本,代表着当时最高的工艺水平,也是数代皇帝广收博采所藏的珍品。我们将通过对故宫的玉的拍摄,折射出支撑着那段历史,引领着那些生命的文化与信念。 ** 第七集故宫的陶瓷 瓷器作为中国文化的精华,使得中国文化闻名世界。故宫的瓷涉及到宫廷日常生活及休闲玩赏等各领域的活动,它们蕴含着皇家的艺术性情,显示着皇权的至高无上与尊严,皇家的雍容华贵与典雅。通过对故宫的瓷的展示,又折射出陶瓷的发展演变过程和中国陶瓷文化的内涵。 ** 第八集故宫的书画 故宫是中国绘画收藏、保存与研究最重要的地方,中国宫廷藏画是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气质最生动、最直观的记录者。本集将故宫藏画的汇集、流失与回归和民族的命运、中国文化命脉的发展与延续形成最鲜明的对应。 ** 第九集宫廷西洋风 故宫的馆藏文物并不全是国货,也有相当数量的舶来品,这些舶来品承载着明清时期中国对外交流的点滴脉络,表露着中国封建**最后数百年间泱泱华夏不同寻常的地位,述说着那个时期中华文明和西方文明的交流。“百姓昭明,协和万邦”,是足以令后世自豪的天朝大国形象。 本集线索沿着西方宗教势力渗透的脚步展开,展示了高度发达的封建文明与初步兴起的工业文明的碰撞与冲击,以及透过藩属国贡品的中国风格,考量华夏文明对周边国家的影响。 ** 第十集从皇宫到博物院 明清时期的紫禁城是一座被封建皇权专制紧紧包裹着的宫城,尽管是整个封建国家的运转中枢,执掌着整个**的稳定与发展的运行方向,

中国纪录片历史教学教材

中国纪录片历史

90年代之前 中国纪录片的历史是从西方国家的摄影师来中国拍新闻片开始的。19世纪末,外国摄影师拍摄了义和团和八国联军,同时又拍摄了纪录当时中国社会生活风貌的影片。以后在20世纪初拍摄了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大出丧等新闻片。1911年辛亥革命时期,除日本摄影师拍摄了《辛亥鳞爪录》外,中国摄影师朱连奎等也拍摄了反映武昌起义的《武汉战争》,稍后一些,又拍摄了反映二次革命的《上海战争》。1918年前后,商务印书馆拍摄了一些以时事和风景为内容的纪录短片:《欧战祝胜游行》、《第五次远东运动会》以及《南京名胜》、《西湖风景》等。1924年前后,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孙中山十分重视纪录片的拍摄。他以大元帅的名义下令有关方面给予电影摄影师黎民伟工作上的方便。黎民伟这个时期拍摄了《国民革命军海陆空大战记》等新闻片和纪录片,并在孙中山逝世后,利用已拍的材料汇编为《勋业千秋》。在这个时期,苏联摄影师布留姆等人也在中国拍摄了《伟大的飞行与中国国内战争》、《1927年的上海》等。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电影工作者走出摄影棚,用手提摄影机拍摄了许多具有历史价值的新闻纪录片,并从实际工作中培养起一批专业的新闻纪录电影工作者。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所属的中国电影制片厂、国民党中央宣传委员会所属的中央电影摄影场以及西北影业公司等先后摄制了《抗战特辑》、《抗战实录》等新闻杂志片,纪录片则有《芦沟桥事变》、《空军战绩》、《松沪前线》、《湘北大捷》、《民族万岁》和《华北是我们的》等,也给中国新闻纪录电影事业带来了新的发展。

1953年7月,在北京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摄制新闻片和纪录片的专业机构──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此外,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八一电影制片厂和其它电影厂也拍摄一定数量的纪录像片。新闻纪录电影从业人员的数量和素质都有很大提高,并在少数民族中培养了创作人员,摄制了大量新闻片和长短纪录片。如《百万雄师下江南》、《新中国的诞生》、《红旗漫卷西风》、《抗美援朝》、《中国民族大团结》、《伟大的土地改革》、《早春》、《百万农奴站起来》、《黄河巨变》、《非洲之角》、《在激流中》、《征服世界最高峰》、《先驱者之歌》、《莫让年华付水流》、《我们看到的日本》等,其中有些曾在国内外获奖。中国第一部彩色舞台纪录片是1953年拍的《梁山伯与祝英台》。70年代以后,电视在全国迅速发展和普及,为新闻纪录电影的播映提供了更及时的手段,开拓了更广阔的领域,新闻纪录电影除继续在影院放映外,也大量进入了电视屏幕。 在此期间,台湾国民党系统的“中制”、“台制”和民营的公司等也拍摄了一些新闻纪录像片。较有影响的有《传统小镇──美浓》、《国剧艺术》和《龙的传人》等。香港的某些电影企业也拍摄过一些反映中国抗日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纪录片如《惨痛的战争》等。 90年代以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