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科技创新的认识实践与建议

关于企业科技创新的认识实践与建议
关于企业科技创新的认识实践与建议

关于企业科技创新的认识、实践与建议

一、对科技创新的理解和认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进行科技创新,就是要使科学技术成为我国跨世纪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量”。

创新不同于创造

创新和创造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市场经济概念,重视应用效果;后者是技术研究概念,重在学术特色!

成功的企业家极少是发明专家;成功的企业极少因为一两项发明而发展。我们认识到创新才有出路,同时也认识到科技创新更多的是要做好现有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甚至是简单技术的创造性应用。如变频技术用于空调节电降噪、互联网技术应用在家电控制、GPS技术应用在车辆防盗、电视监控用于红绿灯自动车流量调整等等。

创新要符合市场

我们国家实行的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创新”要想发挥其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作用,就必须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紧紧围绕市场的发展、市场的需求,否则就会“创新”出一些“样品、展品、”废不品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改革抓企业,发展抓项。目民”营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更要量力而行,把更多的力量放在配合实用的应用项目开发,避免为了创新开发而造项目、避免先研究技术创新后找市场的行为。

创新要综合进行

“创新,包括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及其他创”新对。于民营企业则主要有经营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

科技创新首先在民营企业的三种创新中都存在,但主要是包含技术创新中;其次,民营企业首先是生存、其次是发展。经营是企业的龙头,管理是企业的保障、技术是企业的工具。民营企业作为一个有机的经济组织单,单抓好技术创新,很难推动民营企业的发展。很难想象一个民营企业,没有创新经营的观念、科学合理的创新管理体系,怎么能开展并借助科技创新成长、发展

创新要不断进行

“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必须不断前进,不断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创新是个过程,创新本身就应该不断创新。民营企业的科技创新要根据市场变化的要求、企业发展的要求不断持续、深入进行下去!

二、科技创新在企业的应用

1995年以前,公司回兰州之前,在西安获得航空部、解放军总后的多项科研奖励;成果涉及军地各行各业,企业在西安第一个高新技术开发区名列前茅。本公司在兰州注册成立后,通过多方自筹资金3百多万元,保持较高的科研投入,取得了一些成绩。如列在国家信息产业部、科技部重点扶植项目清单上的“手机短信息平台、”“数据库管理系统。”手机短信息平台早在2002 年就投入甘肃气象局天气预报应用,在气象系统内2 次获奖。公司自主研发的“STDB数据库系统”在2005 年获得省科技厅推荐申报国家创新基金,专家给予很高评价,科技查新的结论是国内空白、国际领先;并获得省、区科技部门的资助。但是总体上看,自从公司迁回兰州,市场渠道生疏,未能很好适应“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短缺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大变革,科技成果转化率水平一直较低,企业发展不理想。

从2003年10 月开始,我们首先进行经营创新,从一个单纯科研型民营企业向经营型科研民营企业过渡。科技创新的第一步是迈向市场,实现工程应用。通过发挥自身的工程技术优势、管理优势,获得了数十项综合应用系统集成工程项目,年产值由原来的每年不超过40万元增加到2005年的300 多万元。利润总额增加约2 倍。

2006年初,我们对前期的创新工作进行了总结,分析目前面临的严峻局势如下:

近年来系统集成项目竞争逐渐白热化,毛利润率不断降低,已无利可

图;工程项目投入大、周期长、技术含量低、不可持续发展、售后服

务成本高;不适合我们这样的高科技民营企业;社会分工细化、专业

化,我们的综合实力不足以抵御专业公司的竞争;

一个高技术民营企业一边拿出主要精力参与低水平的市场竞争,一边挤出时间、资金进行高技术产品研发投入,用业务和项目的结合来养活科研。放弃自身的优势,以自己的市场、业务推广的弱项去参与一般性的商业竞争,最后的结果是科研投入不足、市场竞争乏力,自身优势渐渐退化。

要么就蜕变成一个商贸企业,要么通过科技创新手段找到新的业务增长点。否则企业将被淘汰。我们的结论是坚持走高新技术产业兴企的路子,调整创新方向,继续前进。具体措施如下:

不再参与低技术水平、小规模、高投入、低利润的系统集成项目竞争;

对个别确实有前途、符合国家科技发展方向、企业优势明显的项目积极

申报各类政府科技扶持,多种渠道多种方式筹措资金,以项目养项目,

在减轻企业科研投入包袱的情况下,通过调整规模、提高效率、突出重

点等措施,相对大大提高科研投入的强度;

抓好几个金额大、周期短、技术含量高、前期投入少、售后服务少的特

色产品,如LED电子显示屏、语音教学设备等准工程类产品,扬长避

短,提高自身的特殊竞争力,获得良好的投入产出;

开展综合创新,放下架子、开拓思路、以市场为导向、以发展为目的,

用适当的方式(如技术参股),开展适度的多种经营(如装饰工程、特

种养殖业及其关联产业),用科技创新应用推动企业发展,以企业发

展增强科技创新的后劲。

加大科技创新应用开发力度,结合市场,利用一切机会寻找发挥自身科

技成果、科技创新能力的机遇,不急不躁,冷静细致,凝聚力量,等待

时机,看准机会后,全力投入,通过一、两个真正好的产品项目,实现

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三、对政府推动科技创新的意见建议

我们企业对于政府部门在推动科技创新的作用的总的建议是: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积极发挥政府的指导、协助、鼓励作用,发挥政府在系统管理协调、资金信用等方面的优势,在协助规范企业守法经营的基础上,维持一个公平、良好的

市场环境,尽可能帮助民营企业“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才能,为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合理选择扶持项目

民营企业的发展由它的企业文化、企业产业结构、企业的各种管理系统决定。在这方面政府能起的影响作用比较小,要想推动科技创新,政府最好通过确定自己的标准,合理选择值得优先扶持的民营企业、项目,特别是要按照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而不是项目的技术难度、学术水平高低。

目前学术界的造假现象不断曝光,科技创新项目中的造假现象、伪科学现象也在所难免,政府在确定扶持项目时要多方论证,防止类似“手机防辐射、“卡太”阳能节电空调”等伪科学项目占用有限的科技扶植资金资源。

做好牵线搭桥工作

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主要问题在于科研成果、科技开发能力和市场脱钩,所谓成果可能不是在市场急需的情况下,由开发者的兴趣或少数人对市场的理解开发的,当然难以转化。科技创新没有找到目标!没有目标无法前进,只能盲目前进,更谈不上动力,不可能有大的成绩。如果政府部门能出面做“红,让娘有”技术能力、不了解市场需求的“供,方和”了解市场,急需要通过科技创新得到或完善新产品的生产经营者“需方”见面,一定会很快找到科技创新的着力点。

政府部门出面会带来以下诸多好处,一是,政府牵头,对双方来讲省却了许多猜忌,容易合作;二是,政府掌握信息丰富全面,获取资源宣传广告成本低、效率高;三是,政府是双方都信任的中立者,没有利益纠葛,必要时能向第三方投资者(如银行)提供有说服力的意见,让合作多了一种保障。

提高科技扶持资金效能

一直以来困扰民营高科技企业科技创新投入的主要问题之一是由于地位尴尬、融资渠道不畅,造成资金不足,影响高新技术成果的研究和宣传推广。绝大多数高技术产品的前期投入要求很大,没有一定资金投入,即便有了好的科技创新项目,民营企业往往坚持不到成果回报的那一天。一些科技公司为了生存,放弃自身的科技优势,以自己的市场开拓、业务推广的弱项去参与一般性

的商业竞争,最后的结果是科研上不去,经营没有优势,科技人才进不来、留不住,这是多数民营科技企业最终变成民营商贸企业甚至倒闭的重要原因造,成我们的“科技一条街”变成了“电脑一条,街科”技街没有应有的科技创新能力。

当然,国家能拿出的科技扶持资金是很有限的,为了能更好的发挥有限的资金,我们冒昧提出以下两个想法,仅供参考。

1、“放大镜”

能获得科技资金扶持的企业显然应该是有资信的企业,是否可以通过和中小企业担保中心合作,或者利用类似的机制和银行合作“,放大”使用有限的科技扶持资金,更好、更有力地推动科技创新。

2、“滚雪球”

发挥科技孵化器的作用,改无偿扶持为合股注资,完成孵化后必要时转让退股,既能强化监管,又能让有限的资金不断滚动增加,有效循环使用,让科技创新的成果带来的效益带动、催生更多的科技创新成果。

我们热切期望,政府能给一些有较强科技创新能力、有大量科技成果、有长期发展历史、有一定经营规模、正规化管理运作的民营企业提供科技扶植资金支持,使之能集中精力,保持科技投入,进而依靠充分发挥高新技术研发能力,带动地方一大批急需新技术、新产品的企业共同发展,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甘肃驰达通用电子有限公司

2006年8月14日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