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场的三个特性和两个形象化描述手段

静电场的三个特性和两个形象化描述手段
静电场的三个特性和两个形象化描述手段

深刻理解静电场的三个特性和两个形象化描述手段

上海市大同中学宋淑光

静电场涉及的基本概念比较多,而且又抽象,应加强对它们的理解和应用.

(一)明确静电场的物质特性。静电场是存在于电荷周围的一种特殊物质,是物质的

一种形态,只要有电荷就有电场这种物质,它的存在是通过对放入电场中的电荷受电场力的

作用表现出来的。不管电场中是否放入电荷,但电场这种物质都是客观存在的。

(二)明确静电场的力特性。电场的基本特性是对放入电场的电荷有电场力

的作用。

电场具有力的性质。为了描述这种特性引入电场强度这一概念。

关于电场强度的常用公式有三个:E=F、E=k2和E=U.可从物理意义、引

q r2 d

入过程及适用范围三个方面进行比较.

E = F是电场强度的定义式?引入检验电荷q是为了研究电场的力的性质?实际上场

q

强的大小跟检验电荷的电量q的大小无关,场强大小反映了电场的强弱,由电场本身的性质

决定?这个公式适用于一切电场,包括变化磁场所产生的感应电场.

Q

E=k筈是真空中的点电荷Q产生的场强的决定式,即场强大小跟场源电荷的电量Q

r

成正比,跟离场源电荷的距离r的平方成反比.它是根据定义式 E = F和库仑定律公式推

q

出的.它只适用于点电荷在真空中所产生的电场.

E二仏,其中d是A、B两点沿场强方向的距离.公式反映了匀强电场中场强跟电d

势差的关系?它是在匀强电场中根据求功公式和W电二qU AB导出的?所以这个公式只适用

于匀强电场.

【例1】:如图所示的是在一个电场中的a、b、c、d四个点分别引

入检验电荷时,电荷所受的电场力F跟引入的电荷电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下列是说法正

确的是

A、该电场是匀强电场

q

B、a、b、c、d四点的电场强度大小关系是E d>E b>E a>E c

C、这四点的场强大小关系是E b>E a>E c>E d

D、无法比较E值大小

解答:对于电扬中给定的位置,放入的检验电荷的电量不同,它受到的电场力不同,

但是电场力F与检验电荷的电量q的比值F/q即场强E是不变的量,因为F=Eq,所以F跟

q的关系的图线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该直线的斜率的大小即表示场强的大小,由此可得出

E d>E b>E a>E c。

(三)明确静电场的能的特性。

电荷放入电场后就具有电势能。电场力做功是电势能变化的量度:电场力对电荷做正功,

电荷的电势能减少;电荷克服电场力做功,电荷的电势能增加;电场力做功的多少和电势能

的变化数值相等。引入电势:电场中某点的电势,等于单位正电荷由该点移动到参考点(零电势点)时电场力所做的功。电势用字母如表示> =W A^ =-。电势是相对的,只有选

q q

择零电势的位置才能确定电势的值,通常取无限远或地球的电势为零。电势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但有正、负之分,这里正负只表示比零电势高还是低。

电荷q在电场中由一点A移动到另一点B时,电场力所做的功W AB与电荷量的q的比

值叫电势差电势差,2人8=咚这个物理量与场中的试探电荷无关,它是一个只属于电场的

q

量。电势差是从能量角度表征电场的一个重要物理量。

U AB

电势差也等于电场中两点电势之差B U AB = -U BA,电势差由电场的性质

U B A=?B—?A:BA

决定,与零电势点选择无关。

【例2】如图所示,a、b、c是一条电场线上的三个点,电场线的方向由a到c, a、b

间的距离等b、c间的距离。用U a、5、U c和E a、E b、E c、分别表示a、b、c三点的电势和

电场强度,可以断定

—s --------- i——8—?(A)U a>U b>U c

(B)E a>E b> E c

(C)U a —U b=U b_ U c

(D)E a= E b= E c

分析指导题目中只给出了一条电场线,并不知道电场线的疏密情况,所以不能比较

各点场强的大小,这样选项(B )和(D )不能选。

电场线的方向是从a到c,根据电场线的方向是电势降低的方向,所以U a>U b>U c,这

样选项(A)是正确的。在比较a与b之间、b与c之间的电势差时,虽然a、b间距离等于b、

c间距离,但是场强情况不知,所以无法比较电势差。(C)不选。只有选项(A)是正确的。

【例3】如图所示,在等量异种点电荷的电场中,将一个正的试探

c

电荷由a点沿直线移到0点,再沿直线由0点移到c点。在该过程中,c

检验电荷所受的电势能如何改变?+a o - 解析:根据电场线和等势面的分布可知:试探电荷由a点沿直线移

到O点,电场力先作正功,再沿直线由O点移到c点的过程中,电荷沿等势面运动,电场

力不作功,电势能不变化,故,全过程电势能先减小后不变。

(四)正确区分与电场有关的一些物理量间的关系

W AB)与电场有关的物理量有电场强度(E=F)、电势(? = —A )、电势差(U AB =

q q q

以上公式变型得到:电场力F=Eq、电势能A=qU A、电场力的功W AB=qU AB。不能直接用电场力、电势能、

电场力的功来描述电场,因为这三个量不仅与电场有关,还与放人电场中

的电荷q有关,而电场强度E=F、电势U =—电势差U ABU^仅由电场决定,它与放

q q q

入电场中的电荷无关,故电场强度、电势、电势差是描述电场性质的物理量?都是用比值定

义的。电场力、电势能、电场力的功不仅与电场有关而且还与放入电场中的电荷种类电量大小有关。是由电荷

与电场系统共同决定的物理量。为深刻理解这些比较抽象的量之间的关系,

可以与重力场进行类比从而加深理解。下面列表对比如下:

电场强度与电势是从不同角度描述电场性质的两个物理量.前者是矢量,满足矢量的叠加原理;后者是标量,其大小与零势面的选取有关,故电势有正、负、零之分.

(五)电场线和等势面可以形象地表示出电场的性质,是描述电场的一种形象化手段。

电场线总是出发于正电荷而终止于负电荷,或者从正电荷出发到无穷远处,或从无穷远处到负电荷。电场线不中断,不闭合,任何两条电场线不相交不相切。电势相等的面叫等势面,要牢记以下6种常见的电场的电场线和等势面:

电场线、等势面的特点和电场线与等势面间的关系:

①电场线的方向为该点的场强方向,电场线的疏密表示场强的大小。

②电场线互不相交,等势面也互不相交。

③电场线和等势面在相交处互相垂直。

④电场线的方向是电势降低的方向,而且是降低最快的方向。

⑤电场线密的地方等差等势面密;等差等势面密的地方电场线也密。

注意:在一般情况下,电场线不是电荷的运动轨迹。仅当电场线是直线,不计电荷重力,

电荷无初速或初速方向沿电场线方向时,电荷才会沿电场线运动。

下面再通过几个题目说明对相关概念的理解:

【例4】如图所示,三个同心圆是同一个点电荷周围的三个等势面,已知这三个圆的

半径成等差数列。A、B、C分别是这三个等势面上的点,且这三点在同一条电场线上。

_ ■- 一,—

C两点的电势依次为 $ A=10V和$ c=2V,贝U B点的电势是

解:由U=Ed,在d相同时,E越大,电压U也越大。因此U AB>U BC,选B

【例5】如图所示,将一个电荷量为q = +3 X 10-10c的

点电荷从电场中的A点移到B点的过程中,克服电场力做功6X 10-9J。已知A点的电势为$ A= - 4V,求

B点的电势。

解:先由W=qU,得AB间的电压为20V,再由已知分析: 明电场

力向左,因此电场线方向向左,得出B点电势高。因此

A. 一定等于6V

B. —定低于6V + ABC

C. 一一定咼6V

D.无法确定

向右移动正电荷做负功,说

$ B=16V。

孤立点电荷周围的电场等量异种点电荷的电场

匀强电场点电荷与带电平板

等量同种点电荷的电场

【例6】图中的实线是一族未标明方向的由点电荷产生的电场

线,虚线是某一带电粒子通过该电场区域的运动轨迹,a、b是其轨

迹上的两点。若带电粒子在运动中只受电场力作用,根据此图可作出正确判断的

是____________________

A. 带电粒子所带电荷的符号

B. 带电粒子在a、b两点的受力方向

C. 可以比较带电粒子在a、b两点的速度大小

D. 可以比较带电粒子在a、b两点的电势能的大小

解:带电粒子的轨迹若是曲线,可以判断带电粒子所受的电场力一定指向弯曲的那一侧,从而可以判断带电粒子在a、b两点的速度大小和电势能大小。带电粒子在运动中只受电场力

作用,它的轨迹是曲线,则弯曲的一侧即为受力方向,图中的轨迹弯曲的方向是指向电场线

密集的一侧,则说明带电粒子所受的电场力是指向场源电荷(即题中所说的点电荷),故可以判断带电粒子在a、b两点的受力方向。带电粒子的受力方向确定后,则说明带电粒子离点电荷越远,电势能越大(它们之间为引力),可以判断带电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比在b点

的电势能小,由能量守恒,可以判断a点的速度比b点的速度大。但由于不知道场源电荷的性质,故不能判断带电粒子所带电荷的符号。

综上所述,(B)、(C)、(D)选项正确。

怎样把句子写得生动形象

怎样把句子写得生动形象? 要把句子写得生动形象,就要恰当地使用比喻、夸张、排比、拟人等常用的修辞手法。 一、比喻就是打比方,抓住事物相似的方面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 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使人读后能感到亲切、明白、易懂,留下深刻印象。 被比喻的事物(称为“本体”);②用来作比喻的事物(称为“喻体”);③“比喻词”(像、好像、仿佛等)。 A. 明喻:甲(本体)像乙(喻体)。常用的比喻词有:像、仿佛、好像、好比、象……似的、如同……一般等等。 例如:(1)他哆嗦得像风雨中的树叶。 (2)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B. 暗喻:甲是乙或甲变成了乙。常用的比喻词有:是、变成、成为等等。 例如:(1)地中海沿岸成为西方文明的摇篮。 (2)一个时代的优秀的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的心声…… C. 借喻:不出现本体,也不出现比喻词,直接把本体说成喻体。 例如:(1)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厚障壁了。 (2)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被比喻的事物和用来作比喻的事物必须是根本不同的两类事物,且必须在某一方面有非常相似的特点。 二、拟人是借助想象力,把事物当作人来写,即赋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 等。运用拟人的写法,把事物人格化,能使语言具体、形象、鲜明、生动,增强文章的语言表达力。 拟人这种写法,把事物写得跟人一样有思想,有感情,能说话,能行动,简直和人一模一样。 用描述人的词语来描写事物。如:松影下开着各种小花,招来各色的小蝴蝶——它们很亲热地落在客人身上。 用人跟动物、植物对话的方式来描述事物。如:他只顾跟牛说话,冷不防旁边一头驴伸过嘴来吃簸萁里的料。 完全把事物当成人来写。如:在果园里,苹果树变得神气起来了。它想:‘既然把我从树林里移到果园来,说不定是罕见的树呢。’它傲慢地看着四周一棵棵丑陋的小树桩…… 三、夸张对描写的事物有意识地加以夸大或缩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作者 的感情,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印象。夸张不等于说大话、说谎话。 从数量上进行夸张。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在程度上进行夸张。如: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象半天里起了一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 四、排比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 子或词组,排成一串。这样的句子可以加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静电的特性及危害正式版

Through the reasonable organization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to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to achieve the desired goal. 静电的特性及危害正式版

静电的特性及危害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生产计划、生产组织以及生产控制环境中,通过合理组织生产过程,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预期的生产目标和实现管理工作结果的把控。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1.静电的产生 最常见产生静电的方式是接触分离起电。当两种物体接触,其间距离小于 25×10-8cm 时,将发生电子转移,并在分界面两侧出现大小相等、极性相反的两层电荷。当两种物体迅速分离时即可能产生静电。 2.静电的特点 静电电压高:静电能量不大,但其电压很高。固体静电可达20×104V以上,液体静电和粉体静电可达数万伏,气体和蒸气静电可达10000V以上,人体静电也可达

10000V以上。 静电泄漏慢:由于积累静电的材料的电阻率都很高,其上静电泄漏很慢。 静电的影响因素多:静电的产生和积累受材质、杂质、物料特征、工艺设备(如几何形状、接触面积)和工艺参数(如作业速度)、湿度和温度、带电历程等因素的影响。 3.静电的危害 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静电可能引起爆炸和火灾,也可能给人以电击,还可能妨碍生产。其中,爆炸或火灾是最大的危害和危险。 ——此位置可填写公司或团队名字——

简析中学数学抽象概念的具体形象化

简析中学数学抽象概念的具体形象化 p人认识事物过程一般都是由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肉体感官(眼、耳、鼻、舌、身)直接接触客观外界,引起许多感觉,在头脑中有了许多印象,对各种事物表面有了初步认识,是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和初级形式。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和高级形式,是人们凭借把握到的关于事物的本质、内部联系的认识,理性认识相对于感性认识而言。是指属于概念、判断和推理阶段的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的反映。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由感性认识发展而来的,它表现为一系列的抽象、概括、分析和综合的过程。教学是符号抽象概念定义的综合书属于人认识事物的该机阶段,为了让处于初中年龄阶段特别是初一的学生,作为教师应做好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发展的梯子。 人的记忆方式有形象记忆和抽象记忆,形象感知是记忆的根本。它是指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它是以感性材料,包括事物的形状、体积、质地、颜色、声音、气味等等具体形象的识记、保持和重现形象感知是记忆的根本。它是指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为内容的记忆。人的记忆都是从形象记忆开始的,儿童出生6个月左右就会表现出形象记忆,形象记忆是超大容量和快速且永久性的,每个人都会有这种感觉记忆一幅画和照片比记忆一段文字和符号要容易得度偶且很难忘,而我们的数学一般都是一些符号和文字的组合,所以数学即便是一个很短的公式或一个很短的概念与定义学生都很难记住,所以在给学生讲解数学定义和概念时我一般都把定义变成图形,如轴对称图形,我先用一张纸先画好一个轴对称图形,然后在学生面前展示一系列的轴对称图形,让他们首先在脑中有轴对称图形的形象,然后再拿出事先在纸上画好的轴对称图形讲解轴对称图形的定义,一边讲解一边将纸对折讲解。以后只要我将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时他们就会和我做一样的手势来记忆轴对称图形的定义。 数学思维的发展呈现年龄特征,要经历直观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等阶段,在整个初中阶段学生的数学思维获得徐苏发展,抽象逻辑思维占据优势地位,初一年级学生年龄特征,与思维特征可说是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一个过渡年龄,初一新生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对具体数据比较敏感,如果把具体的数据变成字母他们就理解比较困难了,比如小明买了a个苹果b个橘子我问小明共买了几个水果,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就比较难回答了,对此类问题我在教学是先把a换成3,把b换成2,此时学生都能回答是5个,此时我又会问5是怎么来的呢?学生回答3+2=5,这时我就引导学生现在将3换回a,2换回b,于是他们很快就能答出是a+b个水果。 数学学科中常有许多抽象的概念与定义,初为人师的我每当讲到这些抽象的概念和定义时,看到学生一脸茫然的眼神我都很无奈,比如初一的有理数运算,让刚踏入中学的小学生们很迷惑,其实在有理数的运算中只比小学的混合运算多了一个负数,但对于初次接触负数的学生会感觉负数很抽象,他们不知负数是个怎样的东西,对于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型的初一新生作为老师应该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化,形象思维是对形象信息传递的客观形象进行感受,存储的基础上结合客观的认识和情感进行识别并用一定形式手段和工具创造和描述形象的一种基本思维形式,它要用能为感官所感知的图形,图像,图或形象性的符号去表达,对有理数的运算我借用数轴这个形象的东西,以数轴为载体进行运算,

静电力做功的特点

1、静电力做功的特点:静电力做功与路径无关,与初末位置的电势差有关。即AB AB qU W = 2、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的势能,叫电势能。 3、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pB pA AB E E W -= 电场力做了多少功,电势能就变化多少。 pB pA AB E E W >>,0 (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 pB pA AB E E W <<,0 (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 例:电场力做了J 5+的功,电势能减小了J 5。电场力做了J 10-的功,电势能增加了J 10。 4、设0=pB E ,AB pA W E = (A 点的电势能等于把电荷移动到零势能位置电场力做的功) 5、电势能与电荷量的比值叫电势 q E p = ? 6、电势的单位是伏特,电势是标量 电势与零电势点的选择有关(电势具有相对性) 通常选无穷远处或大地处电势为零 ★ 7、如何比较电势的高低 (1)(根据电场线判断) 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 (2)(根据电势能及电性判断) 若电荷为正电荷,则电势能大处电势大 (q E p =?) 若电荷为负电荷,则电势能小处电势大 (q E p -= ?) 8、电势相同的各点构成的面叫等势面 9、等势面的性质: (1)在同一等势面上移动电荷时,电场力不做功 (2)电场线跟等势面垂直 (3)等势面密处场强大、电场线密 (4)不同等势面在空间不相交、不相切 10、电势差 电场中两点间电势的差值叫做电势差,也叫电压。 B A AB U ??-=,BA AB U U -=,BC AB AC U U U +=

11、静电力做功与电势差的关系:AB AB qU W = (q 与AB W 、AB U 有关,计算时带入正负) q W U AB AB = (定义式) 电势与零电势点的选择有关,即电势具有相对性。电势差与零电势点的选择无关,即电势差具有绝对性。 12、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d U E AB = (适用于匀强电场),d 为沿电场方向的距离。 13、电容:表示电容器储存电荷本领的物理量 (定义式)U Q C =,无关、与U Q C ;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kd S C r πε4= (决定式)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静电场经典例题

静电场练习题一 1、一个挂在绝缘细线下端的带正电的小球B,静止在图示位置,若固定的带正电小球A的电荷量为Q,B球的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θ=37°,A和B在同一条水平线上,整个装置处于真空中,求A,B两球间的距离. 2、如图所示,有一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900 N/C,在电场 内一水平面上作半径为10 cm的圆心为O的圆,圆上取 A,B两点,AO沿电场方向,BO⊥OA,另在圆心处放一电荷 量为10-9 C的正点电荷,求A处和B处场强大小。 3、如图,光滑斜面倾角为37°,一质量m=1×10-2 kg、电荷量q=+1×10-6 C的小物块置于斜面上,当加上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时,该物体恰 能静止在斜面上,g=10 m/s2,求: (1)该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 (2)若电场强度变为原来的,小物块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4、如图所示,真空中,带电荷量分别为+Q和-Q的点电荷A,B相距r, 则: (1)点电荷A,B在中点O产生的场强分别为多大?方向如何? (2)两点电荷连线的中点O的场强为多大? (3)在两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距A,B两点都为r的O′点的场强如何? 5、一试探电荷q=+4×10-9 C,在电场中P点受到的静电力F=6×10-7N.则: (1)P点的场强大小为多少; (2)将试探电荷移走后,P点的场强大小为多少; (3)放一电荷量为q′=1.2×10-6 C的电荷在P点,受到的静电力F′的大小为多少? 6、竖直放置的两块足够长的平行金属板间有匀强电场. 其电场强度为E,在该匀强电场中,用丝线悬挂质量为m 的带电小球,丝线跟竖直方向成θ角时小球恰好平衡, 此时小球与极板间的距离为b,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

2021静电的特性及危害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2021静电的特性及危害

2021静电的特性及危害 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1.静电的产生 最常见产生静电的方式是接触分离起电。当两种物体接触,其间距离小于25×10-8cm 时,将发生电子转移,并在分界面两侧出现大小相等、极性相反的两层电荷。当两种物体迅速分离时即可能产生静电。 2.静电的特点 静电电压高:静电能量不大,但其电压很高。固体静电可达20×104V以上,液体静电和粉体静电可达数万伏,气体和蒸气静电可达10000V以上,人体静电也可达10000V以上。 静电泄漏慢:由于积累静电的材料的电阻率都很高,其上静电泄漏很慢。 静电的影响因素多:静电的产生和积累受材质、杂质、物料特征、工艺设备(如几何形状、接触面积)和工艺参数(如作业速度)、湿度和温度、带电历程等因素的影响。

3.静电的危害 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静电可能引起爆炸和火灾,也可能给人以电击,还可能妨碍生产。其中,爆炸或火灾是最大的危害和危险。 XX设计有限公司 Your Name Design Co., Ltd.

静电场的三个特性和两个形象化描述手段

深刻理解静电场的三个特性和两个形象化描述手段 上海市大同中学 宋淑光 静电场涉及的基本概念比较多,而且又抽象,应加强对它们的理解和应用. (一)明确静电场的物质特性。静电场是存在于电荷周围的一种特殊物质,是物质的一种形态,只要有电荷就有电场这种物质,它的存在是通过对放入电场中的电荷受电场力的作用表现出来的。不管电场中是否放入电荷,但电场这种物质都是客观存在的。 (二)明确静电场的力特性。电场的基本特性是对放入电场的电荷有电场力的作用。电场具有力的性质。为了描述这种特性引入电场强度这一概念。 关于电场强度的常用公式有三个:q F E =、2r Q k E =和d U E =.可从物理意义、引入过程及适用范围三个方面进行比较. q F E =是电场强度的定义式.引入检验电荷q 是为了研究电场的力的性质.实际上场强的大小跟检验电荷的电量q 的大小无关,场强大小反映了电场的强弱,由电场本身的性质决定.这个公式适用于一切电场,包括变化磁场所产生的感应电场. 2 r Q k E =是真空中的点电荷Q 产生的场强的决定式,即场强大小跟场源电荷的电量Q 成正比,跟离场源电荷的距离r 的平方成反比.它是根据定义式q F E = 和库仑定律公式推出的.它只适用于点电荷在真空中所产生的电场. d U E AB =,其中d 是A 、B 两点沿场强方向的距离.公式反映了匀强电场中场强跟电势差的关系.它是在匀强电场中根据求功公式和AB qU W =电导出的.所以这个公式只适用于匀强电场. 【例1】:如图所示的是在一个电场中的a 、b 、c 、d 四个点分别引入检验电荷时,电荷所受的电场力F 跟引入的电荷电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下列是说法正确的是 A 、 该电场是匀强电场 B 、 a 、b 、c 、d 四点的电场强度大小关系是E d >E b >E a >E c C 、 这四点的场强大小关系是E b >E a >E c >E d D 、 无法比较 E 值大小 解答:对于电扬中给定的位置,放入的检验电荷的电量不同,它受到的电场力不同,但是电场力F 与检验电荷的电量q 的比值F/q 即场强E 是不变的量,因为F=Eq ,所以F 跟q 的关系的图线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该直线的斜率的大小即表示场强的大小,由此可得出E d >E b >E a >E c 。

静电场经典题型

库仑定律 如图,a 、b 、c 、d 为四个带电小球,仅两球之间的作用为:a 吸d 、b 斥c 、c 斥a 、d 吸b ,则( BD ) A . 仅有两个小球带同种电荷; B . 仅有三个小球带同种电荷; C . C ,d 小球带同种电荷; D . C ,d 小球带异种电荷; 真空中两个相同的带等量异种电荷的两小球A 和B ,分别固定在两处,两球间静电力为F ,用一个不带电的同样小球C 先和A 接触,再与B 接触,然后移去C ,则A 、B 球间的静电力应为多大?若再使A 、B 球距离增大一倍,则它们的静电力又为多大? 场强叠加 1.如图,用金属丝AB 弯成半径1r m =的圆弧,但在A 、B 之间留出宽度为2d cm =、相对来说很小的间隙将电量93.1310Q c -=?的正电荷均匀分布金属丝上,求圆心O 处的电场强 度。 2910/,N C -?指向缺口 2.两个固定的异号点电荷,电量给定但大小不等。用1E 和2E 分别表示两个点电荷产生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则在通过两点电荷的直线上,12E E =的点( C ) A .有三个,其中两处合场强为零。 B .有三个,其中一处合场强为零。 C .只有两个,其中一处合场强为零。 D .只有一个,该处合场强不为零。 3.如图,P 、Q 是两个电量相等的正的点电荷,它们连线的中点是O ,A 、B 是中垂线上的两点, OA AB =,则( B ) A .A E 一定大于 B E ,A U 一定大于B U 。 B .A E 不一定大于B E ,A U 一定大于B U 。 C .A E 一定大于B E ,A U 不一定大于B U 。

形象化的语言

形象化的语言 如:一个山里的孩子写道:父亲就像一张弓,蓄一生之势要把孩子射出大山! 1、母亲像明亮的太阳,让我看到了光明。 2、母亲像温暖的阳光,让我满怀期望。 3、母亲像参天的大树,让我感觉凉爽。 4、母亲像鼓起航帆,让我顺利的到达彼岸。 5、母亲像点燃的蜡烛,让我看到光明。 6、母亲是大地,我就是小草。 7、母亲是绿叶,我就是鲜花。 8、母亲是金色的灯塔,时刻指明我前进的方向。 9、母亲是遮风挡雨的纸伞,呵护着我幼小的生命。 10、母亲是御寒的冬衣,时刻给我温暖。 11、母亲是使人复苏的动力,是力量的源泉,是前进的风帆。 12、母亲是天边的启明星,总是早早地起来忙碌。 13、母亲是我的闹钟,天天准时把我唤醒。 14、母亲是避风的港湾,让归航的我不再漂泊。 15、母亲是陈年的老酒,让我深刻感受到浓烈的甘醇。 16、母亲是威严的老师,让我学会了怎样做人。 17、母亲是默默的老黄牛,忍辱负重,从不叫苦。 18、母亲是和平的信使,给邻里之间带来了和睦。 19、母亲是不熄的篝火,一直温暖着我们的家。 20、母亲是一眼长流不息的甘泉,让我时刻享受甘甜。 诺言——象开出的支票,不兑现就分文不值。 忠言——象治病的良方,接受者不应品味其甜酸苦辣。 格言——象荒漠的路标,可以把人引向甘泉。 谎言——象无形的腰带,终将缚在说谎者自己身上。 谣言——象漫天的风沙,往往会把谣者的眼睛打瞎。 谗言——象罪恶的冷枪,惯于射向正义者的胸膛。 对于‘语文’这个话题,我们不必解释它的概念是----语言文字或者语言文学,这样解释太枯燥无味,可以以形象的语言来说。如:语文是陶潜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是岳飞‘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的孤寂;是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执着。 欣赏一下语言的魅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语文天生浪漫(节选) 熊芳芳 让我们再次聆听那遥远的声音—“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不稼不穑,胡取禾

物理选修3-1:第一章《静电场》典型例题

【典型例题】 [例1] 如图中虚线表示等势面,相邻两等势面间电势差相等。有一带正电 的粒子在电场中运动,实线表示该带正电的粒子只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 粒子在a点的动能为20 eV,运动到b点时的动能为2 eV。若取c点为零势点, 则当粒子的电势能为一6 eV时,它的动能是() A. 16 eV B. 14 eV C. 6 eV D. 4 eV 解析:因该带正电的粒子从a点运动到b点动能减少了18eV,则运动至c等势面时的动能Ekc=20 eV 一=8eV,带电粒子的总能量E=Ekc+Ec=8eV+0=8eV。当粒子的电势能为-6eV时,动能Ek=8eV一(一6)eV=14eV,选项B正确。 说明:带电粒子只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动能和电势能相互转化,总能量守恒。 [例2] 如图所示,在真空中,两条长为60 cm的丝线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 端分别系一质量均为0.1g的小球A和B。当两小球带相同的电荷量时,A球被光滑 的绝缘挡板挡住,且使OB线保持与竖直方向成60?角而静止。求: (1)小球所带电荷量;(2)OB线受到的拉力。 解析:作B 球的受力分析图如图所示,B受G、F、T三力作用,三力平衡时 表示三力的有向线段依次相接可以组成一个封闭的力三角形。由图可知,该力三角形与几何三角形AOB相似,由于ΔAOB为等边三角形,故力三角形也是等边三角形。 设AB长为l,则(1)由F==mg,得小球电荷量为 Q===2.0×10-6 C (2)OB线受的拉力为T=G=mg=0.1×10—3×10 N=10—3 N [例3] 如图所示,用电池对电容器充电,电路a、b之间接有一灵敏电流表,两极板之间有一个电荷q处于静止状态。现将两极板的间距变大,则() A. 电荷将向上加速运动 B. 电荷将向下加速运动 C。电流表中将有从a到b的电流 D。电流表中将有从b到a的电流

怎样把句子写得生动形象呢

怎样把句子写得生动形象呢? 1.有些事物的形态、颜色、气味、声音、性质、结构及活动变化,用直接叙述的方法, 很难表达清楚,需要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进行描绘,才能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2.把句子写生动,写形象,在语文课本里常见的、也是同学们在作文中常用的方法,除 描写、比喻的手法外,还有拟人、排比、夸张等多种方法。 例如: ?有一位生下来就双目失明的善良少女,多次听人说绿色象征着生命、和平、青春,是最美的颜色。可是,她怎么也捉摸不出绿色的模样,想象不到绿色的形象。 ?于是,她四处求人给她讲:什么是绿色?这个看来容易的问题却难住了不少人。 ?后来,一位有学问的阿姨知道了,亲切而温柔地告诉她:“绿色是春天的颜色,它像春天一样可爱,看着它,心里很舒服,就像春天的阳光照在自己身上一样; 绿色是充满生气的颜色,它在阳光下闪烁着,就像生命在跳动。比方说吧,春天里,人们快乐地唱呀,跳呀,笑呀,朝气勃勃的;绿色是一种十分柔和的颜色,看着它,好像给人一种亲切温柔的感觉,就像你用手去抚摸绸缎一样;绿色,还是一种谦逊 的颜色,春天一到,你到大自然里放眼一看:山绿了,水绿了,田野也绿了,可是,人们总是赞扬花儿多么美丽,然而绿色从不计较这些。啊,这么说吧,绿色就像你 的心地一样,宁静、善良、优美。”双目失明的少女听了阿姨的这番描述,高兴极了,连声说:“啊,我看见绿色了!我看见绿色了!真是太美了!” 这位失明少女为什么说她看见绿色了呢?这就是那位阿姨用生动的语言,巧妙的比喻对绿色的描述,引起了盲姑娘的联想,使她感觉到绿色的存在,想象出绿色的美丽,体会到绿色的温柔。 什么是比喻句 ?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 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比喻句通俗地说,就是为了让读者更明白你要说的意思,把一个很平常的东西说得不一样一点,另类一点,就是把不是的东西比做是的。用另类而形象的句子来打一比方,这样的句子就是比喻句,一般有本体,喻体和比喻词组成,又有明喻、暗喻、隐喻之分。 ?比喻句的作用 ?(1)比喻说理浅显易懂,使人容易接受. ?(2)比喻叙事能化抽象为具体,使事物更清楚明白. ?(3)比喻状物能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深刻的印象. ?(4)起到修饰文章的作用 ?运用比喻句应该注意 ?感情色彩(1)比喻要有感情色彩。更重要的是要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突出事物的特点(2)在习作中,用上比喻的修辞手法,能够突出事物的特点,把事物刻画得入木三分。

关于类比法使抽象概念形象化

关于类比法使抽象概念形象化 现叙述一案例: 一、导体中为什会有大量的自由电子?绝缘体中几乎没有自由电子?教师讲:电子原子核旋转,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电子的本领不一样,绝缘体比之下束缚电子本领更强,很少电子可以挣脱原子核的束缚成为由电子。 教师类:各班的班长自己班的学生的束缚能力一样,自习课时,能力强的班长管的学生会认真做作业,很少有学生认真做作业,类比自由电子,能力弱的反之。 二、流怎样形成? 教师讲:如金属导体在没有电压作用下,它里面自由电子是杂乱无章动的,不能形成电流,一旦在压作用下,这些自由电子便由杂无章运动改为定向动,即形成电流。 教师类比:把你们的室看成一段导体,每个学看成一个自由电子,没有师的管理,你们在教里随便走动,这时不能定向走动?假如教师管理,让们排成一列纵队,围绕室逆时针转圈,这时能不能定向动?三如何依据电流的流向分析常电路和电源短路? 准备知识: (1)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弱。 (2)基本电中的四大元件:电源、线、开关、用电器(电阻)(3)向学生说明这些元件本来都有电阻,而往忽略电源、导线、开关的阻,而不忽略用电器的电阻

(4)电源外部自由子由负极移向正极(物学中规定,电流由正极流负极)。 (5)打比方:流欺软怕硬。 (6)微弱流忽略不计。 1.教师讲:电源短是将导线直接接在电源的端,形成强大电流迅速烧毁电源,甚至发火灾,这是严重电路故障。如图1所示。 教师类比你们都在教室里,现要出去且只前门可走,前门有一个人门,这人很软弱(类比为无电阻)你们蜂拥而出,会不会形成大的拥挤?会不会有危险? 2.教师讲:如果图1电路中接一个白炽灯泡,不会形成强大的电流也不会有危险。如图2示。 教师类比:如守门人很凶,你们只会队而出,会不会形成强大的拥挤?觉安全吗? 3.师讲:如果将一根导线在灯泡的两端(试触法),到灯泡不亮,用电流流向分,电流流到十字路口作的选择是:不经过灯泡,而是道而行。如图3所示。 教类比:你们现在要出教室,前后都开着,前门守门很凶,而后门守门人很软弱,们便不会从前门走,而从后门蜂拥而出,同样会形成强大拥挤。 小结如果这个类比法用得好,后的如①串联电路的局部短路和电短路;②并联电路有电源短路;③电路故障分等难点内容都能够很好的被生掌握,且印象很深

各种静电防护措施,ESD的含义及三种型式

各种静电防护措施,ESD的含义及三种型式 仪表元器件按其种类不同,受静电破坏的程度也不一样,最低的100V的静电压也会对其造成破坏。近年来随着仪表元件发展趋于集成化,因此要求相应的静电电压也在不断减弱。人体平常所感应的静电电压在2-4KV以上,通常是由于人体的轻微动作或与绝缘物的磨擦而引起的。也就是说,倘若我们日常生活中所带的静电电位与IC接触,那么几乎所有的IC都将被破坏,这种危险存在于任何没有采取静电防护措施的工作环境中。静电对IC的破坏不仅体现在仪表元器件的制造工序当中,而且在IC的组装、远输等过程中都会对IC产生破坏。 要解决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各种静电防护措施: 1、操作现场静电防护。对静电敏感器件应在防静电的工作区域内操作; 2、人体静电防护。操作人员穿戴防静电工作服、手套、工鞋、工帽、手腕带; 3、储存运输过程中静电防护。静电敏感器件的储存和运输不能在有电荷的状态下进行。要实现上述功能,基本做法是设法减少带电物的电压,达到设计要求的安全值以内。即要求下式中的电荷(Q)与电阻(R)要小,表电容量(C)要大。V=I.R Q=C.V 式中V:电压,Q:电荷量I:电流C:静电容量R:电阻当然电阻值也不是越低越好,特别是在大面积场所的防静电区域内必须考虑漏电等安全措施之后再进行材料的选取。 静电的防护 一、接地 接地就是直接将静电过一条线的连接泄放到大地,这是防静电措施中最直接最有效的,对于导体通常用接地的方法,如人工带防静电手腕带及工作台面接地等。接地通过以下方法实施: ①人体通过手腕带接地。 ②人体通过防静电鞋(或鞋带)和防静电地板接地。 ③工作台面接地。

静电场典型例题集锦(打印版)

静电场典型题分类精选 一、电荷守恒定律 库仑定律典型例题 例1 两个半径相同的金属小球,带电量之比为1∶7,相距为r ,两者相互接触后再放回原来的位置上,则 相互作用力可能为原来的多少倍? 练习.(江苏物理)1.两个分别带有电荷量Q -和+3Q 的相同金属小球(均可视为点电荷),固定在相距为r 的两处,它们间库仑力的大小为F 。两小球相互接触后将其固定距离变为2 r ,则两球间库仑力的大小为 A . 112F B .34F C .4 3 F D .12F 二、三自由点电荷共线平衡.. 问题 例1.(改编)已知真空中的两个自由点电荷A 和B, 94 A Q Q =,B Q Q =-,相距L 如图1所示。若在直线AB 上放一自由电荷C,让A 、B 、C 都处于平衡状态,则对C 的放置位置、电性、电量有什么要求? 练习 1.(原创)下列各组共线的三个自由电荷,可以平衡的是( ) A 、4Q 4Q 4Q B 、4Q -5Q 3Q C 、9Q -4Q 36Q D 、-4Q 2Q -3Q 2.如图1所示,三个点电荷q 1、q 2、q 3固定在一直线上,q 2与q 3的距离为q 1与q 2距离的2倍,每个电荷所受静电力的合力均为零,由此可以判定,三个电荷的电量之比q 1∶q 2∶q 3为( ) A .-9∶4∶-36 B .9∶4∶36 C .-3∶2∶-6 D .3∶2∶6 三、三自由点电荷共线不平衡... (具有共同的加速度)问题 例1.质量均为m 的三个小球A 、B 、C 放置在光滑的绝缘水平面的同一直线上,彼此相隔L 。A 球带电量10A Q q =,B Q q =, 若在小球C 上外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 ,如图4所示,要使三球间距始终保持L 运动,则外力F 应为多大?C 球的带电量C Q 有多大? 图1 图4

人物形象描写

人物描写 一、人物描写——正面描写 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和心理描写。 1.外貌描写指把人的容貌(脸型、五官)、神情、身体形态、衣饰、姿势、风度等方面的某一部分或几个部分,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述出来。外貌描写,不要求写全貌,它重在表现人物的性格,人的外貌写也叫肖像描写,就是对人物的外貌、特征进行准确、生动、形象的描绘,并通过外貌描写来传神,向读者揭示人物的思想品质、精神风貌和性格特征。其作用不仅在勾画出这个人物的外部面貌,而且是为了以“形”传“神”,即通过人物的某些外部特征来揭示这个人物的性格。它往往着重于人物的面部、身材、服饰,以表现人物的身份、风度、神韵和表情。 外貌描写应注意: 一、写出了人物的外貌特征; 二、展示了人物的心世界。 (1)切忌“脸谱化”.社会是复杂纷繁的,生活中的人物肖像 是多彩多姿的。 (2)切忌“平板化”不能从头到脚,不分主次地描绘人物外 貌。要抓住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特点、心世界的外貌特征,或突 出重点,或以点带面。

(3)切忌“表面化”外貌描写只是手段,塑造人物形象方是 目的。 外貌描写技巧: 1、简笔勾勒特征; 2、运用修辞手法; 3、寄托作者爱憎; 4、借助他人眼睛; 5、相关人物对比; 6、一人几幅肖像; 7、结合其它技法。 ①撑船的是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船是一只尖尖的小船。老头子只穿一条蓝色的破旧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着一根竹篙。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犁《芦花荡》(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②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鲁迅《故乡》(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③少年闰土:“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掏了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完整版)静电危害

静电危害 1.静电的危害形式和事故后果 静电危害是由静电电荷或静电场能量引起的。在生产工艺过程中以及操作人员的操作过程中,某些材料的相对运动、接触与分离等原因导致了相对静止的正电荷和负电荷的积累,即产生了静电。由此产生的静电其能量不大,不会直接使人致命。但是,其电压可能高达数十千伏以上容易发生放电,产生放电火花。静电的危害形式和事故后果有以下几个方面。1)在有爆炸和火灾危险的场所,静电放电火花会成为可燃性物质的点火源,造成爆炸和火灾事故。 2)人体因受到静电电击的刺激,可能引发二次事故,如坠落、跌伤等。此外,对静电电击的恐惧心理还对工作效率产生不利影响。 3)某些生产过程中,静电的物理现象会对生产产生妨碍,导致产品质量不良,电子设备损坏。 2.静电的特性 (1)静电的产生 实验证明,只要两种物质紧密接触而后再分离时,就可能产生静电。静电的产生是迥接触电位差和接触面上的双电层直接相关。 1)静电的起电方式 ①接触--分离起电。两种物体接触,其间距离小25*10-8cm时,由于不同原子得失电子的能力不同,不同原子外层电子的能级不同,其间即发生电子的转移。因此,界面两侧会出现大小相等、极性相反的两层电荷。这两层电荷称为双电层,其间的电位差称为接触电位差。根据双电层和接触电位差的理论,可以推知两种物质紧密接触再分离时,即可能产生静电。 ②破断起电。材料破断后能在宏观范围内导致正、负电荷的分离,即产生静电。这种起电称为破断起电。固体粉碎、液体分离过程的起电属于破断起电。 ③感应起电。例举一种典型的感应起电过程。假设一导体A为带有负电荷的带电体,另有一导体B与一接地体相连时,在带电体A的感应下,B的端部出现正电荷,B由于接地,其对地电位仍然为零;而当B离开接地体时,B成为了带正电荷带电体。 ④电荷迁移。当一个带电体与一个非带电体接触时,电荷将发生迁移而使非带电体带电。例如,当带电雾滴或粉尘撞击导体时,便会产生电荷迁移;当气体离子流射在不带电的物体上时,也会产生电荷迁移。 2)固体静电 固体静电可用双电层和接触电位差的理论来解释。双电层上的接触电位差是极为有限的,而固体静电电位可高达数万伏以上,其原因在于电容的变化。 将两种相接近的两个带电面看成是电容器的极板。可以推知,电容器上的电压U与电容器极间距离d成正比。两个带电面紧密接触时,其间距离d只有25*10-8cm若二者分开为1cm,即d增大为400万倍。与其对应,如接触电位差为0.01V,则(在不考虑分开时电荷逆流的情况下),二者之间U可达40,000V。 橡胶、塑料、纤维等行业工艺过程中的静电高达数十千伏,甚至数百千伏,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很容易引起火灾。 3)人体静电 人体静电引发的放电是酿成静电灾害的重要原因之一。人体静电的产生由摩擦、接触-分离和感应所致。人体在日常活动过程中,衣服、鞋以及所携带的用具与其他材料摩擦或接

类比法使抽象概念形象化分析

类比法使抽象概念形象化分析 初中物理教材中很多科学知识无法用实验演示,教师总是强加塞给学生,使学生很快丧失了学习的趣味性,因为学生头脑中装的物理素材很少。作为教师,应通过类比法让科学道理形象化,形象化的东西摆在学生面前,学生才会真真切切感觉到。初中学生需要的就是这种感觉,有了这种感觉,他们的求知欲才会应运而生,学习趣味会更加浓厚,课堂会更加活跃,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从而提高教学效益,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现叙述一个案例: 一、导体中为什么会有大量的自由电子?而绝缘体中几乎没有自由电子? 教师讲:电子绕原子核旋转,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一样,绝缘体相比之下束缚电子本领更强,很少有电子可以挣脱原子核的束缚成为自由电子。 教师类比: 各班的班长对自己班的学生的束缚能力不一样,自习课时,能力强的班长管理的学生会认真做作业,很少有学生不认真做作业,类比为自由电子,能力弱的反之。 二、电流怎样形成? 教师讲:如金属导体,在没有电压作用下,它里面的自由电子是杂乱无章运动的,不能形成电流,一旦在电压作用下,这些自由电子便由杂乱无章运动改为定向移动,即形成电流。 教师类比:把你们的教室看成一段导体,每个学生看成一个自由电子,没有教师的管理,你们在教室里随便走动,这时能不能定向走动?假如教师管理,让你们排成一列纵队,围绕教室逆时针转圈,这时能不能定向走动? 三、如何依据电流的流向分析正常电路和电源短路? 准备知识: (1)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强弱。 (2)基本电路中的四大元件:电源、导线、开关、用电器(电阻)。 (3)向学生说明:这些元件本来都有电阻,而往往忽略电源、导线、开关的电阻,而不忽略用电器的电阻。 (4)电源外部自由电子由负极移向正极(物理学中规定,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 (5)打比方:电流欺软怕硬。 (6)微弱电流忽略不计。 1. 教师讲:电源短路是将导线直接接在电源的两端,形成强大电流,迅速烧毁电源,甚至引发火灾,这是严重的电路故障。 教师类比:你们都在教室里,现要出去且只有前门可走,前门有一个人守门,这人很软弱(类比为无电阻),你们蜂拥而出,会不会形成强大的拥挤?会不会有危险? 2. 教师讲:如果在电路中接一个白炽灯泡,就不会形成强大的电流,也不会有危险。 教师类比:如果守门人很凶,你们只会排队而出,会不会形成强大的拥挤?感觉安全吗? 3. 教师讲:如果将一根导线并在灯泡的两端(试触法),看到灯泡不亮,用电流流向分析,电流流到十字路口作出的选择是:不经过灯泡,而是绕道而行。 教师类比:你们现在要出教室,前后门都开着,前门守门人很凶,而后门守门人很软弱,你们便不会从前门走,而是从后门蜂拥而出,同样会形成强大的拥挤。 小结:如果这个类比法用得好,后面的如①串联电路的局部短路和电源短路;②并联电路只有电源短路;③电路故障分析等难点内容都能够很好的被学生掌握,且印象很深。 分析这个案例,不难看出:

语言描写形象化举例

语言描写形象化举例 一、情态语言 1.不觉到了六月尽间,这些同案的人约范进去乡试。范进因没有盘费,走去同丈人商议,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道:“不要失了你的时了!你自己只觉得中了一个相公,就‘癞吓蟆想吃天鹅肉’来!我听见人说,就中相公时,也不是你的文章,还是宗师看见你老,不过意,舍与你的。如今痴心就想中起老爷来!都有万贯家私,一个个方面大耳?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泡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趁早收了这心,明年在我们行事里替你寻一个馆,每年寻几两银子,养活你那老不死的老娘和你老婆是正经!你问我借盘缠,我一天杀一头猪还赚不得钱把银子,都把与你去丢在水里,叫我一家老小喝西北风!”一顿夹七夹八,骂得范进摸门不着。 2.孔乙己一到,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有故意的大声嚷道:“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青筋条条淀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二、白描语言 1.胡屠户上前道:“贤婿老爷,方才不是我敢大胆,是你老太太的主意,央我来劝你的。”邻居内一人道:“胡老爹方才这个嘴巴打的亲切,少顷范老爷洗脸,还要洗下半盆猪油来!”又一个道:“老爹,你这手明日杀不得猪了。”胡屠户道:“我那里还杀猪!有我这贤婿,还怕后半世靠不着也怎的?我每常说,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头那张府、周府这些老爷,也没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你们不知道,得罪你们说,我小老这一双眼睛,却是认得人的。想着当年,我小女在家里长到三十多岁,多少有钱的富户和我结亲,我自己觉得女儿象有些福气的,毕竟要嫁与个老爷,今日果然不错。”说罢,哈哈大笑,众人都笑起来。 2、“阿弥陀佛,阿Q ,你怎么跳进园里来偷萝卜!……阿呀,罪过呵,阿唷,阿弥陀佛!……” “我什么时候跳进你的园里来偷萝卜?”阿Q 且看且走的说。 “现在……这不是?”老尼姑指着他的衣兜。 “这是你的?你能叫得他答应你么?你……” 阿Q 没有说完话,拔步便跑;追来的是一匹很肥大的黑狗。这本来在前门的,不知怎的到后园来了。黑狗哼而且追,已经要咬着阿Q 的腿,幸而从衣兜里落下一个萝卜来,那狗给一吓,略略一停,阿Q 已经爬上桑树,跨到土墙,连人和萝卜都滚出墙外面了。只剩着黑狗还在对着桑树嗥,老尼姑念着佛。——鲁迅《阿Q正传》 三、独白 1.现在,在这儿,在这寂寞的要塞里,当我追溯往事的时候,我常常问自己:为什么我不愿踏上命运为我开拓的,有平静的欢乐和心灵的安宁等着我的那条道路呢?……不,我是不可能安于这种命运的!我好像一个海盗船上出生和成长的水手;他的心灵已经习惯与暴风雨和搏斗。一旦把他抛到岸上,那么,不管绿荫蔽天的树林怎样引诱他,和煦的阳光怎样照耀他,他都会感到寂寞的苦闷。他会成天徘徊在海滩上,倾听滚滚波涛单调的细语,眺望烟雾迷蒙的远方:那望眼欲穿的帆影有没有在蔚蓝的大海和云层之间的白色水平线上闪现,起 初像海鸥的翅膀,渐渐地便从流花中分离出来,平平稳稳的飞驶在这座荒凉的码头上……

一、静电的概念及特征

一、静电的概念及特征 静电是因为两种介电常数不同的物质接触、分离、摩擦或因为电场感应,介质极化,带电微粒附着等因素,使得物体之间或物体内部带电粒子扩散、转移或迁移而形成物体表面电荷的集聚,从而呈现带电现象。静电具有以下特征:在带电体电阻小于1016Ω接地时,静电荷能很快泄漏,而一般电路上要求的接地导体电阻不应大于10Ω。静电的产生与空气湿度有密切关系,一般相对湿度在70%以上时,静电积累明显减少;相对湿度在50%以下时,才易引起静电危害。 二、静电的危害 静电的危害具有隐蔽性的特点,很容易被人们所忽视。通常我们把静电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分为两大类,即静电灾害和静电障害。静电灾害是指由于静电放电而引起的大火或爆炸事故,这类灾害往往是突发性的,一次性损失巨大。静电障害是指那些除火灾和爆炸之外,静电所带给人类生活和生产的一切麻烦与障碍,它虽不像静电灾害那般突然爆发,但它给人类财产造成的损失同样是很大的,尤其是在电子行业,今年来,严重影响的电子产品的质量。 三、静电的防护 由于静电具有在106Ω的接地导体下极易泄漏和在干燥的环境下容易累积的特性,通常人们防止静电危害的途径有两种:一是随时将产生的静电荷泄漏掉而不积累,二是设法把静电的绝对产生量减至最低限度。建立一种防止静电危害的良好环境。静电防止和消除的方法一般采取接地泄放静电、增加空气湿度、添加抗静电剂、使用消电器、建立相应的防静电操作规程等。 (一)接地泄放静电 对于导体,可以采用接地的方法来防止静电的累积。接地是将导体通过接地导线将静电荷引入地下,避免电荷越积越多而对地产生高电位。例如电子实验室、大型油罐、桥台、钢轨等就都设有专门的接地装置,以保证与大地良好接触。 若只是单纯考虑向大地导走静电,由于静电电流强度为微安级(10-6A),在保证接地导体造成的电位差小于10V的条件下,一般接地电阻在106Ω下就可以。但是,接地往往不仅仅是要防止静电,为了防止设备漏电而造成人员的电击伤害以及兼作防雷保护等,则接地电阻应按防雷和漏电保护要求设置,即接地电阻应小于10Ω。 对于人体,普通的静电放电不会对人体产生伤害,但在要求防静电的环境,必须穿用专门的防静电鞋。但这还不够,北京理工大学的实验结果表明,只有在穿防静电鞋、穿防静电衣、铺设防静电地板情况下,防静电才是有效的。对于防静电要求较高的场所,还要求工作人员必须佩带与地良好接触的导电镯套。 为了保证防静电和电源供电的安全可靠,必须将防静电接地和电源零线接地严格分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一般采用“一点引出电阻隔离”的接地方法:即从电源主配电箱地线处(该点至大地的接地电阻小于4Ω)直接引出电源零线的同时,在同一点经过1MΩ电阻隔离后引出防静电接地的主干线。该主干线应采用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