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指导策略
内科学(心血管病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内科学”学科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100201)(2015版)一、培养目标1、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努力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遵纪守法,品行端正,作风正派,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科学道德。
2、在掌握内科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诊治技能和临床思维的基础上,掌握现代实验方法及技能,具有从事内科学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具有严谨的科研作风、良好的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交流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及撰写论文。
4、具有健康的心理和体魄。
二、研究方向1、心血管病学2、内分泌与代谢病学3、消化系病学4、呼吸系病学5、肾脏病学6、血液病学三、学习年限与时间安排1、学习年限: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基本学制为3年。
研究生在校修业年限(含休学、保留学籍、延期毕业)最长不得超过6年。
2、学习时间安排:第一学年第一学期学习学位课程,第二学期至第三学期学习专业课和专业英语,进行必要环节培养及学位论文研究为两年半。
四、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学位课程最低应修满至少25学分。
硕士研究生应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本专业的培养方案确定所修课程,并列入个人培养方案。
类型课程编号课程名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公共必修课GB1501 自然辩证法概论18 1 秋季GB15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36 2 秋季KB1503 英语(含读写、听力)96 6 秋季专业必修课KB1504 专业课80 5 春季KB1505 专业英语32 2 春季选修课KX1506 医学统计学64 4 秋季KX1507 医学文献检索与利用24 1.5 秋季KX1508 科研思路与方法学16 1 秋季KX1509 临床病理学32 2 秋季KX1510 临床流行病学24 1.5 秋季KX1511 临床药理学32 2 秋季KX1512 医学影像学32 2 秋季KX1513 医学免疫学24 1.5 秋季KX1514 基因工程学24 1.5 秋季KX1515 分子生物学概论24 1.5 秋季KX1516 医学实验动物学24 1.5 秋季KX1517 统计分析软件SPSS应用16 1 秋季专业课为内科学,共80学时,5分。
预防医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预防医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专业代码:1004,授医学学位)一、培养目标1.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严谨、求实、创新、进取的科学态度和作风以及独立从事学了可续研究的能力。
2.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3.在本学科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二、研究方向(一)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学科、专业代码:100401,本专业设置如下研究方向:1.传染病流行病学2.慢性流行病学3.重大疾病预测预警4.健康促进与绩效评价5.社会因素与健康6.生物统计学方法及其应用(二)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学科、专业代码:100402,本专业设置如下研究方向:1.环境与工业毒理学2.环境污染的分子流行病学3.环境相关疾病与职业性疾病研究4.饮水安全与健康危害评价5.环境医学监测新技术6.劳动生理与工效学(三)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学科、专业代码:100403,本专业设置如下研究方向:1.食物营养与健康2.营养膳食与慢性病3.营养流行病学4.分子营养学(四)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学科、专业代码:100404,本专业设置如下研究方向:1.生殖健康研究:研究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对妇女生殖健康和儿童身心健康的作用机制与保健对策,研究危害妇女和儿童的各种常见疾病的流行特征、早期筛查方法和适宜技术、预防措施和治疗原则。
2.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研究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机制、现状、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和预防策略。
3.社区妇幼卫生服务与管理:主要开展社区妇幼卫生服务的需求和利用研究,探讨其作用机制。
(五)卫生毒理学,学科、专业代码:100405,本专业设置如下研究方向:1.神经毒理学:选择常用农药为受试物,采用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从分子水平探讨农药对神经系统毒作用的机理。
本方向是毒理学与神经生物学的交叉领域。
2.分子与生化毒理学:主要运用现代生物化学、酶学及生物物理学方法和技术,研究外来化合物在体内生物转化、转运及代谢解毒的特点。
医学教育与评估方法的教学设计

05
医学教育课程设计实例
基础医学课程整合与优化
整合课程内容
将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基 础医学课程进行整合,避免内容
重复,提高教学效率。
优化教学方法
采用案例教学、PBL教学等以学 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
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强化实践教学
增加实验、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
实时收集学生反馈
通过问卷调查、面对面交流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 建议。
定期分析教学效果
对收集到的反馈信息进行深入分析,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之处。
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根据分析结果,对教学内容、方法、进度等进行及时调整,以提高教 学效果。
追踪毕业生表现,持续改进课程设计
跟踪毕业生职业发展
医学知识
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及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和 实践技能。
临床技能
具备扎实的临床操作技能 和独立处理常见病、多发 病的能力。
职业素养
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树 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 思想。
掌握临床实践与沟通技巧
临床实践
通过实习、见习等实践教学环节,积累临床经验,提高临床 实践能力。
沟通技巧
学习与病人及其家属的沟通技巧,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提 高医疗服务质量。
应用场景
SP可以应用于病史采集、体格检查、沟通技能等方面的评估,为医学生提供真实的临床 环境,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临床技能。
优点与局限
SP具有真实性高、可重复性好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成本较高、难以完全模拟真实病情 等局限性。因此,在使用SP进行评估时,需要充分考虑其适用范围和限制条件。
04
教学设计原则与策略
医学教育课程开发:六步法_笔记

《医学教育课程开发:六步法》阅读记录目录一、内容综述 (2)1.1 课程开发的重要性 (3)1.2 六步法概述 (3)二、第一步 (5)2.1 确定课程目标 (5)2.2 分析学生需求 (6)2.3 调研教师和其他利益相关者需求 (7)三、第二步 (9)3.1 明确课程目的 (10)3.2 设定具体、可衡量的课程目标 (11)3.3 确保课程目标的可行性 (12)四、第三步 (12)4.1 按照逻辑顺序组织课程内容 (13)4.2 确定各章节和单元的主要内容 (14)五、第四步 (15)5.1 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16)5.2 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 (17)5.3 利用现代教学技术辅助教学 (19)六、第五步 (20)6.1 准备教学资源 (21)6.2 进行课程试讲与修改 (21)6.3 正式开展课程教学 (22)七、第六步 (24)7.1 设立评价标准和方法 (25)7.2 收集学生反馈与评估 (26)7.3 根据评价结果进行课程修订 (28)八、结语 (29)8.1 总结六步法在医学教育课程开发中的应用 (30)8.2 对未来医学教育课程开发的展望 (31)一、内容综述第一部分:导论。
主要介绍了医学教育课程开发的重要性、背景以及面临的挑战。
阐述了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为后续的内容打下了基础。
第二部分:需求分析。
书中强调了需求分析在课程开发中的关键作用,通过对教育市场、学生需求、医学领域发展趋势等多方面的分析,确定课程开发的目标和定位。
第三部分:课程设计。
在这一阶段,书中详细介绍了如何设计医学教育课程,包括课程内容的选择、组织、编排以及教学方法的选择等。
强调了课程设计的原则和方法,确保课程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第四部分:资源建设。
书中讨论了教学资源在课程开发中的重要性,包括教材编写、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
提出了资源建设的策略和方法,确保课程的顺利实施。
第五部分:课程实施。
这一阶段主要关注如何将设计的课程付诸实践,包括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过程的组织、教学方法的应用以及教学评估等。
临床医学创新型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存在问题与解决策略

临床医学创新型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存在问题与解决策略本文首先论述了建设好一支临床医学创新型导师队伍,使其培养出具有国际水平的医学研究生的重要性,然后分析了目前影响临床医学创新性导师队伍建设的凸显问题,最后提出了创建临床医学创新性导师队伍的策略:建立完善的临床医学导师队伍遴选机制;加强临床医学导师队伍培养体系;完善临床医学导师队伍激励政策;加强临床医学导师团队建设,选拔学科领头人;明确岗位意识,推动临床医学导师责任制。
总之,建立高质量的创新型临床医学研究生导师队伍对研究生培养意义重大。
[Abstract] This article firstly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of building a team of clinical medical innovative instructors to train international medical graduate students. Then it analyzes the prominent problems that currently affect the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ve clinical instructors,and finally proposes strategies for creating a team of innovative clinical mentors:establishing a comprehensive selection mechanism for clinical medical instructors;strengthening the training system for clinical medicine instructors;improving incentives policy for clinical medicine instructors;strengthening team building for clinical medical instructors,selecting discipline leaders;defining post awareness and promoting the responsibility of clinical medical instructors. In short,the establishment of a high-quality innovative team of clinical medical graduate supervisor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graduate students training.[Key words] Clinical medicine;Innovative tutor team;Selection mechanism;Incentive policy依據教育部数据,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177万,比2015年增多12.1万人,增幅7.3%,2017年在职研究生初次纳入统考后(教育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类分别编制和下达研究生招生计划),导致2017年研究生报名人数大幅增加,达到201万,增幅为13.6%。
上海市毕业后医学教育管理平台现行毕业后医学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上海市毕业后医学教育管理平台现行毕业后医学教育的问题与对策一、毕业后医学教育现状毕业后医学教育是整个医学教育体系中一个重要的阶段,是继医学基础教育后,结合岗位工作需要、加强专业培训、充实专业知识、培养独立从事专业技术工作能力的医学教育,是院校教育过渡到继续医学教育的桥梁。
我国目前毕业后医学教育的主要形式有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
(一)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对初级临床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的毕业后医学教育的一种培训制度,是毕业后医学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合格临床医师的重要环节。
通过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为造就一支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扎实专业知识、全面临床能力的临床医师队伍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国目前实行的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主要内容为政治思想、职业道德培训、临床实践培训和理论培训,一般五年为一个周期,分二个阶段。
第一阶段(2~3年),培训对象参加本学科及相关科室的医疗工作,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进行严格的临床工作训练,学习和掌握本学科基本诊断、治疗技术以及相关专业技能,同时学习有关医学理论和外语、计算机应用等,巩固和提高专业知识,成为能独立从事本学科工作的住院医师;第二阶段(2~3年),为专业定向培训,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进行专业定向培训,进一步学习和掌握本学科临床专科工作的各种技能,能担负住院总医师工作,达到人事部、卫生部《临床医学专业中、高级技术资格评审条件》中规定的主治医师的基本要求。
(二)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我国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还处于探索阶段,它是对高等院校医学专业本科毕业后拟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医师进行毕业后医学教育的一种培训制度,是培养合格全科住院医师的重要途径。
通过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造就一支具备全科医学思维能力和诊疗策略,在社区卫生服务专业队伍中发挥技术骨干作用,能向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以人为中心、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融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生技术服务为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主力军。
医学生导师指导记录

医学生导师指导记录标题:医学生导师指导记录引言:医学生在其专业培训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而作为医学生导师,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指导记录是确保他们顺利成长和培养职业能力的关键之一。
本文将深入探讨医学生导师指导记录的重要性、常见的指导方法以及为学生提供持久支持的策略。
我们还将分享我对这一主题的观点和理解。
第一部分:医学生导师指导记录的重要性在医学生的职业发展中,导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他们负责指导学生,帮助他们理解医学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并培养他们的职业道德和领导能力。
导师指导记录起着桥梁作用,以确保有效的沟通和在学生和导师之间形成共识。
导师指导记录可以帮助记录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的进展和成就,为日后评估和职业发展提供参考。
第二部分:常见的医学生导师指导方法1. 个人会议:导师与学生定期进行面对面的指导会议,探讨学生的学习需求、职业目标和学术进展。
导师会提供反馈和建议,并协助学生规划学习计划和课程选择。
2. 监督实习:导师会对学生在临床实习中的表现进行观察和评估,并提供即时的反馈和指导。
这些观察记录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强项和发展领域,并通过实践经验增加自信心和熟练度。
3. 导师评估表:导师可以使用评估表对学生的技能和知识进行评估。
这些评估表的设计应全面覆盖医学生的各个方面,包括学术知识、临床技能、沟通能力等。
导师会根据评估结果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
第三部分:为学生提供持久支持的策略1. 建立良好的导师-学生关系:良好的导师-学生关系是有效指导记录的关键。
导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和需求,并与他们建立起开放、互信的沟通渠道。
2. 针对学生个体化需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风格和需求。
导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化需求,灵活调整指导方法和计划,确保对每个学生都给予充分的关注和支持。
3. 促进自主学习:导师应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实践,并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寻求解答。
通过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将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发展,并持续增长知识。
临床医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探讨

◁教学与科研管理▷临床医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探讨∗李振华ꎬ吴志坚(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科教部ꎬ湖南省郴州市423000)㊀㊀ʌ摘要ɔ㊀本文分析了研究生培养过程中 双轨合一 模式下ꎬ专业型研究生科研思维和科研能力培养存在的如何平衡专业型研究生临床规培轮转工作与科研的关系ꎬ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高质量地培养学生科研能力ꎬ如何摆正专业研究生临床技能训练与科研能力培养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ꎬ并进一步提出解决措施及应对策略ꎬ为专业型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提供借鉴ꎮ㊀㊀ʌ关键词ɔ㊀临床医学ꎻ专业型ꎻ研究生ꎻ双轨合一ꎻ科研思维ꎻ科研能力㊀㊀ʌ中图分类号ɔ㊀R197㊀㊀ʌ文献标识码ɔ㊀B㊀㊀ʌ文章编号ɔ㊀1672-4232(2021)02-0072-03㊀㊀ʌDOI编码ɔ㊀10.3969/j.issn.1672-4232.2021.02.020㊀㊀2014年教育部等六部委联合发文ꎬ要求从2015年起在全国全面推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双轨合一 培养模式[1]ꎮ从此ꎬ研究生的培养进入了一个全面崭新的阶段ꎮ 双轨合一 培养模式是培养优秀临床医学人才的一次重大创新ꎬ是学校教育和岗位培训的结合ꎬ能够简化复杂的医学教育体系ꎬ既节省了学生的时间ꎬ又有利于他们的就业ꎬ对推动医学教育的改革有重要意义[2]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经过实践发现新的 双轨合一 培养模式ꎬ虽然解决了专业型硕士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两者培训内容的重复问题ꎬ但同时也产生了新的问题ꎮ按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案ꎬ要求专业型硕士需在临床轮转33个月ꎬ就会导致专硕的科研能力有所下降ꎮ因此ꎬ如何平衡专业型研究生临床规培轮转工作与科研的关系ꎬ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高质量地培养学生科研能力ꎬ如何摆正专业研究生临床技能训练与科研能力培养的关系是并轨以后需要解决的问题[3]ꎮ1㊀临床专业型研究生科研中的问题1 1㊀学位课程设置不完善从2015年开始ꎬ很多高校安排研究生利用暑假时间在学校集中学习一个月的学位课程ꎬ在这一个月内要学习临床科研设计与科研写作㊁医学统计及SPSS应用㊁医学信息检索与应用㊁自然辩证法等7门课程ꎮ而在2015年以前ꎬ研究生的理论知识学习一般应为3个多月的学习课程ꎬ现压缩为暑假的1个多月课程ꎬ必将导致课程学习质量受到影响ꎬ不能为之后的临床工作提供良好的理论指导[4]ꎮ并且这种填鸭式的教学ꎬ导致学生学习负担过重ꎬ学习效果不佳ꎬ科研理论知识不扎实ꎬ很多学生在以后的毕业论文设计中问题突出ꎮ1 2㊀科研训练时间不足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需要轮转33个月ꎬ一般在毕业当年3月份盲审ꎬ5月份答辩ꎮ期间研究生还要进行开题报告ꎬ中期考核ꎬ出科考试ꎬ年度考核ꎬ毕业结业考核ꎬ研一第1年需要进行执业医师考试ꎻ所以研究生在院期间ꎬ临床任务相当繁重ꎬ预留给其做科研的时间就更加有限ꎮ首都医学科大学附属北京宣武医院曾对在培的 专硕 进行调研:发现31 4%的研究生认为并轨后自己的科研能力得不到足够的训练ꎬ在工作中尽管用人单位对自己的科研能力有所要求ꎬ但是研究生阶段所学的东西明显不足ꎬ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学习[5]ꎮ1 3㊀专业型导师自身科研素质不佳导师的科研素养㊁临床能力和实践经验直接影响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ꎮ专业导师由于长期忙于一线ꎬ虽然临床经验丰富ꎬ但无暇顾及科研ꎬ没有足够的时间阅读文献ꎬ科研力量相对薄弱ꎮ因此ꎬ很多临床医学专业导师为了让学生顺利毕业ꎬ只能让其开展临床病例资料分析方面的课题ꎬ很少涉及甚至不敢涉及细胞分子及分子生物学方面实验ꎬ导致学生毕业论文水平不高ꎬ也会影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6-7]ꎮ1 4㊀学校对临床专业研究生毕业要求降低很多高校对专业型研究生的毕业要求有所降低ꎬ不再做发表学术论文的硬性规定ꎮ从而导致研究生毕业论文质量不高ꎬ撰写科研论文的能力差ꎻ甚至一些专业型研究生认为ꎬ只要掌握临床基本技能就能达到国家培养要求ꎬ而忽略了科研思维及能力的培养ꎮ27 现代医院管理㊀2021年4月第19卷第2期㊀ModernHospitalManagementꎬApr.2021ꎬvol.19ꎬNo.2∗基金项目: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院内课题(N2014-024)2㊀提高临床专业研究生的科研能力2 1㊀巩固科研理论课程研究生来院后ꎬ我院科教部针对专业型研究生科研理论知识不扎实的情况ꎬ统一集中开设了SPSS应用课程ꎬ如科研设计与写作㊁循证医学等ꎮ请老师利用周末或者晚上给研究生进行授课ꎬ并且不断优化改进课程结构和授课形式ꎬ在以后的学习中还将采用网络授课㊁视频授课等形式ꎬ让学生能灵活利用自己的空闲时间学习ꎬ以此来提高专业型研究生的科研理论知识ꎮ2 2㊀开展读书报告会及学术沙龙针对专业型研究生ꎬ医院每2周开展一次学术沙龙ꎬ每次安排2名学生汇报本专业的学术进展情况ꎬ其他研究生进行提问ꎮ鼓励导师㊁教研室以及科室开展读书报告会ꎬ检验学生阅读文献的情况ꎬ导师针对学生在阅读文献中遇到的问题和理解不透彻的地方予以纠正ꎮ医院鼓励学生多参加学术会议ꎬ要求3年间必须参加20次以上的学术会议ꎬ并且要在学术会议记录本上记录ꎮ特别是每年医院请专家来院讲解如何撰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㊁SCI论文写作㊁科研成果申报㊁医学伦理等科研相关学术讲座时ꎬ要求研究生必须参会ꎬ并且作为其中期考核及毕业考核指标之一ꎮ鼓励学生多参加本专业的学术会议及年会ꎬ一方面可以感受专业领域的学术氛围ꎬ学习专家前辈的职业精神ꎻ另一方面可以看到自己的努力方向和自己的责任所在ꎮ通过多元化的学术交流形式ꎬ不仅可以为研究生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ꎬ更有利于提高研究生的科研水平[8]ꎮ2 3㊀做好开题报告研究生第三至第四学期ꎬ科教部组织学生分专业进行开题ꎬ每组开题会请7名高级职称或者博士学历专家进行指导ꎬ聘请的开题组成员包括本专业专家㊁二级学科专家及统计学专家ꎬ共同对开题报告中的问题进行探讨ꎬ指导研究生完善好课题设计ꎬ用好统计学方法ꎬ提高课题申请书撰写能力ꎮ2 4㊀读研期间要求发表相关学术论文一些高校对专业型研究生毕业要求有所降低ꎬ不再做发表学术论文的硬性规定ꎬ但是我院为了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及论文写作能力ꎬ培养既具临床思维及诊疗能力的医生ꎬ又具有一定科研思维及研究能力的科研工作者ꎬ要求其在读研期间必须发表一篇学术论文ꎬ鼓励发表核心期刊以上的论文ꎮ医院对发表了SCI论文的研究生ꎬ优先推荐学校评选优秀毕业生及国家奖学金ꎻ对当年培养的研究生ꎬ有获得国家奖学金或省级优秀毕业研究生的导师ꎬ次年在分配研究生招生指标时予以优先考虑ꎮ2 5㊀做好论文盲审工作为不断提高毕业论文质量ꎬ从2012年起我院实行毕业论文盲审制ꎬ科教部每年3月都会收集当年毕业研究生的论文ꎬ每篇论文将送至3位省外专家进行盲审ꎮ3份送审论文有至少2份评分通过的ꎬ予以申请答辩ꎻ只有1份通过的ꎬ则再加送1份给专家进行盲审ꎬ如果通过则同意申请答辩ꎬ如果不通过ꎬ则要求研究生对论文进行修改ꎬ半年后再申请盲审及答辩ꎻ如果3份均不通过ꎬ则要求毕业论文进行修改ꎬ半年后再重新申请盲审及答辩ꎮ通过院外专家论文盲审ꎬ提高了导师及学生对毕业论文的重视程度ꎬ并且极大地提升了毕业论文的水平ꎮ2 6㊀做好论文答辩工作由导师聘请5位专家进行论文答辩指导ꎬ并且要求导师聘请的专家全部具有高级职称ꎬ至少有1名校外专家ꎬ三分之二以上具有导师资格ꎮ改变原来答辩会走过场的局面ꎬ专家会针对论文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ꎬ对毕业论文未达到要求者ꎬ答辩委员会集体审议不予以通过答辩ꎬ要求严格按照专家意见修改后ꎬ半年后再重新申请答辩ꎮ通过论文开题㊁查重㊁盲审㊁答辩等程序ꎬ层层对毕业论文严格把关ꎬ确保论文质量ꎬ以提升研究生科研思维及能力ꎮ2 7㊀鼓励学生申报项目或者参与导师项目鼓励研究生申报省级及校级创新引导项目ꎬ并且多参与导师主持的各级科研项目ꎮ掌握课题申请书的撰写ꎬ对设盲㊁随机化分组㊁医学伦理问题及数据分析统计等各个环节均有一定的了解[9]ꎬ导师在这一过程中ꎬ要全程进行指导ꎬ确保研究的安全性及研究质量ꎮ2 8㊀免费为学生提供文献检索平台㊁实验室等硬件设施㊀㊀我院购买了中国知网㊁百链云图书馆㊁超星读秀㊁临床医学知识服务系统等文献检索平台ꎬ将全部账号告知研究生ꎬ研究生可免费查阅文献ꎮ我院还投资3000余万元ꎬ建设了转化医学研究所ꎬ引进了基因测序仪㊁流式细胞分选仪㊁激光共聚焦显微镜㊁全自动磁性分选仪等科研仪器设备ꎻ还建有400平方米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室㊁200平方米的标准PCR实验室㊁4个细胞培养室㊁生物安全二级病毒学实验室㊁微生物实验室㊁机能学实验室㊁生物芯片实验室以及能存放40万份冷冻标本的标本库ꎬ研究所所有的设备都对研究生免费开放ꎮ2 9㊀严格导师遴选ꎬ提高导师科研素质研究生导师必须具有丰富的科研经验和创新意识ꎬ在所研究领域取得过一定的成就ꎬ拥有自己的科研方向和科研课题ꎬ才能够时刻保持先进的科研精神和理念ꎬ言传身教地帮助研究生树立正确的科研意识[10]ꎮ科研思维和科研能力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容ꎬ注重科研思维和科研能力培养是研究生教育区别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的主要特点ꎬ在科研思维和科研能力培养过程中ꎬ导师无疑是研究生的指路人ꎮ导师应该培养研究生科研思维ꎬ端正其科研态度ꎬ在科研课题开展过程中给予研究生指导ꎮ因此ꎬ必须严格导师筛选流程ꎬ把有较强科研能力的教师纳入导师队伍[11]ꎮ我院在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中ꎬ对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研课题或者课题经费充沛的导师ꎬ优先给予指标ꎻ对无课题无经费的导师ꎬ暂停招生ꎮ通过一定的奖惩制度ꎬ来优化导师队伍ꎬ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ꎮ2 10㊀采取双导师制ꎬ培养研究生科研素养专业型研究生相比学术型研究生在临床时间更多ꎬ科研相对薄弱ꎮ传统的研究生教育ꎬ一般采用的是单一导师培养模式ꎬ这种方式培养的学生虽然可能在科研或者临床实践方面 技高一筹 ꎬ但是综合能力不强ꎬ使学生难以适应以后的工作ꎬ由此推出的 双导师制 不仅可以优化导师队伍结构ꎬ还能提升学生科研能力ꎬ锻炼临床实践应用能力等[12]ꎮ我院专业型研究生采取双导师制ꎬ即一位主导师(临床导师)ꎬ一位副导师(科研导师)ꎮ由临床导师负责研究生的轮科㊁临床技能的培训及考核ꎻ由科研导师与主导师一起指导专业型研究生的科研ꎮ我院科研导师为转化医学研究所的专职科研人员ꎬ大部分有海外留学的工作经历ꎬ具有丰富的基础医学科研工作经验ꎬ能规范地指导研究生进行科研实验操作ꎬ扎实地掌握科研基本方法ꎮ研究生利用休息时间到研究所在科研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操作ꎮ并且科研导师与临床导师的合作ꎬ还能带领学生在临床中发现科研问题ꎬ将问题转化为课题ꎬ使得科研课题更接地气ꎮ通过双导师指导ꎬ使专业型研究生既具有扎实的临床技能ꎬ又掌握了一定的科研基础ꎬ不仅开拓了研究视野ꎬ也提高了科研效率ꎬ保证了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13]ꎮ3㊀结语在研究生阶段加强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㊁提高科学素养ꎬ是我国培养高层次㊁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重要举措之一ꎮ培养既具有扎实医学专业技能ꎬ又有科研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ꎬ不但能提高医学生的竞争力ꎬ而且对医学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ꎮ本文结合我院实际情况ꎬ对 双轨合一 模式下如何提高专业型研究生科研能力进行了探讨ꎮ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ꎬ我院专业型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ꎬ2017年至2019年我院培养了77个专业型研究生毕业ꎬ共发表了87篇学术论文ꎬ其中SCI论文3篇ꎬ核心论文31篇ꎬ在导师指导下联合获得专利2项ꎬ获得省级优秀毕业生2人ꎬ校级优秀毕业生6人ꎮ相信通过不断的摸索和创新ꎬ 双轨合一 专业型研究生将会更好地适应我国的发展ꎬ适应社会对医学的需求ꎮ参考文献[1]㊀教育部ꎬ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ꎬ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教研2014 2号[S].2014-06-30.[2]㊀杨云ꎬ何爱丽ꎬ刘捷ꎬ等.内科学硕士研究生与规范化培训并轨培养教学改革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ꎬ2017ꎬ19(5):371-372.[3]㊀麻婷婷ꎬ滕秀飞ꎬ杨延超ꎬ等.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专业型硕士培养并轨的探讨[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ꎬ2017ꎬ34(4):438-440.[4]㊀王微微ꎬ苗延巍ꎬ刘爱连.医学影像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技能与科研能力培养探索[J].现代医药卫生ꎬ2019ꎬ35(12):1886-1888.[5]㊀李越ꎬ赵研ꎬ陈丽芬ꎬ等.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的优势㊁劣势㊁机遇及风险分析[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ꎬ2016ꎬ36(3):460-463.[6]㊀夏维.医教协同背景下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研究[J].继续医学教育ꎬ2019ꎬ5(33):29-30. [7]㊀徐林林ꎬ谢小连ꎬ陈加祥.医学院校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双导师制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ꎬ2016ꎬ18(7):590-592. [8]㊀刘亮ꎬ张艳. 双轨合一 模式下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探析[J].卫生职业教育ꎬ2017ꎬ35(20):16-17.[9]㊀王生才ꎬ邰隽ꎬ张杰ꎬ等.浅谈科研能力训练对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必要性及措施[J].继续医学教育ꎬ2019ꎬ33(1):28-30.[10]㊀焦伊胜ꎬ杨文超ꎬ马宁耶ꎬ等.论妇产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J].卫生职业教育ꎬ2019ꎬ37(12):5-6. [11]㊀杜英林ꎬ白文娅ꎬ滕秀飞ꎬ等.对 双轨合一 模式下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能力培训的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ꎬ2019ꎬ37(13):3-5.[12]㊀张静静ꎬ付玉荣ꎬ伊正君.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 双导师 制建设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ꎬ2017ꎬ35(20):19-20.[13]㊀包秀丽ꎬ刘婷婷ꎬ张利民.眼科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科研能力培养模式探讨[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ꎬ2017ꎬ39(S1):355-358.通信作者:李振华(1983-)ꎬ女ꎬ硕士研究生ꎬ副主任医师ꎻ研究方向:科教管理ꎮ收稿日期:2020-05-18修回日期:2020-07-13(编辑㊀张瀚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理论与管理・ DOI:10.3969/J.ISSN.1008—7249.2010.09.034 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指导策略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年9月,12(9
赵永忠 , 漆志平 , 何松青 , 罗伟生。△ (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桂林541001; 桂林医学院附 属医院肝胆外科; 通讯作者)
摘要: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医学的高速发展,医学研究生需要系统、全面地掌握各个领域的知识,这对我国医学研究生教 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注重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科研学习和医德教育三方面阐述了医学研究生教育指导的策略和 心得。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临床实践;科研; 医德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7249(2010)09—0948—03
医学研究生作为医学高层次学员,其学习课程 专业性强。目前这些学员年龄差异很大,其社会阅 历、生活经验、处世哲学、人生观等亦不尽相同,这就 形成了既单纯又复杂、既幼稚又老练、既封闭又开放 多元的群体。近几年,由于招生改革,学员本科毕业 后直接攻读研究生,因而其年龄呈越来越年轻的趋 势。然而,这些学生临床经验欠缺,没有经历过系 统、正规的专科临床医学教育。虽然他们可能有较 好的医学理论知识,却存在与临床实践严重脱钩的 窘境。针对医学研究生以上特点,我们重点从以下 几方面进行指导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 注重临床实践能力的培 l 医学研究生临床学习阶段是培养研究生实践能 力的重要环节…,教学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 决于带教老师能否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解决临床实践中 遇到的各种问题,为研究生毕业后胜任本职工作创 造有利条件。 由于我校的医学研究生来自全国不同等级的医 院和医学院校,从事的专业不同,专业水平参差不齐 等,我们根据学生的自身能力对他们采用了分层次 教学,确定了研究生期间临床学习目标,主要分三 步:临床初期(约1—3个月)、I临床中期(约3—5个 月)及临床后期(约3—5个月)。临床初期的教学 目标:通过临床初期的实习,使医学研究生既对自己 专业有比较系统、深入的了解,又能掌握必需的专业 基础知识,从而减少了误诊和漏诊,提高了救治水 平。临床中期教学目标:通过临床中期的学习,掌握 患者的全面、综合性治疗,为患者综合治疗打下基 础。临床后期教学目标:通过具体的病例,讲解临床 科研设计方法和实施临床科研选题,为他们今后的 临床科研工作奠定基础。 在贯彻分层次教学的过程中,注重科学临床思 维的培养。医学研究生进行临床实习之前,大多为 死记硬背的书本知识,没有透彻的理解与融会贯通,
一旦进入临床,面对大量的临床信息往往不知所措, 原有的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已远远不能适应新的需 要。研究生的l临床带教是联系专业基础课与临床学 习之间的桥梁,是一种特殊的教学形式。在学习过 程中,带教老师要使学生由原有的思维模式向临床 思维模式逐步过渡,使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充分应 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学会对临床复杂表象进行思路 清晰、富有逻辑性的思考,得出符合实际的结论,帮 助学生运用、验证、巩固已学过的理论知识,激发学 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建立知识的横向联系,促进临 床思维模式的形成,同时为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和 行为规范打下基础。 实习过程中的教学查房制度是非常重要和不可 忽视的。我们从4个方面进行教学查房准备:①选 择典型病例。需要典型或疑难的病例,典型病例阳 性体征明显,有鉴别意义,这样便于学生掌握,而疑 难病例又能促使研究生用科学的现代医学方法去思 考。②诊疗思维培训。讨论前一周让研究生将所涉 及此病例的知识进行复习,归纳并灵活的应用到病 例之中,结合现代循证医学对该病的认识及最新医 学理论、临床研究进展,对病例进行综合分析。③标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 9月, 准规范的体格检查。研究生准备完毕后,由临床医 师主持,带领研究生对病人进行规范的体检,由学生 自己操作,对阳性及阴性体征进行床前鉴别并掌握。 ④讨论总结。先由研究生将准备好的病例进行分 析、讨论,最后由高年资医师对此病例进行总结,并 进行正确分析及治疗。 我们在研究生临床带教中,注重促使研究生完 成“两个转变”。①尽快完成从学生到医师的角色 转变。研究生进入临床工作,代表着医师的形象,而 其缺乏社会经验,仅有理论知识,没有临床经验,很 难处理医患之间各种复杂的问题,在无法得到患者 信任的情况下,不能取得患者的配合,临床实习效果 也无法保证。因此,我们要求研究生熟练掌握所学 的消化内科理论知识,同时规范他们的行为举止,对 患者有爱心和耐心,理解患者的痛苦,牢固树立“以 人为本”的服务理念。②在学习方法和思维模式上 加以转变 ,即尽快实现由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的 学习模式向解决问题的应用模式转变,由以前的单 一纵向思维模式向有横向联系的临床思维模式转 变。在临床实习工作中,诊治患者始终是研究生的 核心任务。因此,在临床教学中,通过询问患者病 史、查体了解相应的检查结果,获得第一手资料,并 进行综合分析整理,确定患者存在的问题。运用所 学的知识进行有条理的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讨论确定诊断,找出最佳的处理办法,从而锻炼 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近年的临床带教工作证明, 通过分层次教学,结合临床实际工作,狠抓研究生临 床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生毕业分配至新工作单位 后,能很快胜任临床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掌握科研方法和选题技巧 21世纪是以创新为特征的时代,许多重大科技 突破是多学科、多领域知识体系有机运用与研究的 结果。在研究生教育中坚持定期的学术活动十分必 要,创新成果的产生,通常是多人合作的结晶。因 此,我们借鉴国内学者的经验,努力为研究生搭建交 流合作平台,举办各种形式的学术活动[3]。 学术活动主要采取学术讨论会、学术讲座和学 术报告会。①举办多层次具有专业特色的学术讨论 会,如科室每周举行病例讨论,让研究生针对典型病 ・949・ 例提出自己的诊疗方案,再集体讨论,确定可能的最 佳方案。实践证明讨论式的学习方法,可以加强学 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并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 性 j。②定期进行学术交流,主要有两种形式:一 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即请与本专业相 关的教授讲解新进展、新技术,传授内镜操作技巧, 或邀请相关专业知名专家进行专题讲学,让学生与 专家就科研课题设计与科研方法进行面对面的交 流,拓展学生知识面,增加了知识信息量。此外,尽 可能抓住机会让研究生多出去参与多种形式的学术 活动,开拓其科研思路。二是坚持用外语进行专题 讲座,选择正在研究的相关内容,或是相关学科或领 域的研究现状等,提高研究生外语水平,特别是专业 外语水平。③定期开展学术报告会,会议内容主要 结合研究生各阶段的研究成果和论文进展,举行论 文开题、课题中期考核、毕业论文答辩等。通过学术 报告会,增进了学术交流,活跃了学术思想,促进了 学术争鸣。通过开展以上多种形式的学术活动,有 助于帮助研究生突破长时间钻研一个狭窄领域而形 成的思维局限性及思维定势,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 问题,培养倾听不同观点的习惯。学术活动不仅是 激发研究生创造性思维的最佳途径,还能为研究生 营造一种奋发向上的氛围。 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特点与大学本科阶段有很大 的差异,体现在其学习内容不仅局限于书本,往往需 要通过图书馆或网络查找有关文章,阅读大量文献 资料,充分了解本专业的学术动态,通过学习与分析 的过程来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选题并完成相应的 课题设计,学习有关的实验技术,掌握临床科研的基 本方法,进行相关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这些技能的 掌握要求临床研究生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采 取主动学习的方式,获取更多有用的知识。
3加强医德素质教育 医学研究生的教育是培养现代医学高层次人 才,创新能力是其最重要的特质。现代医学创新人 才必须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①具有医学科学、 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三维知识结构;②具有获 取新知识、掌握新技术、解决新问题的能力;③具有 独特的个性、坚强的意志和健全的人格品质特征。 ・950・ DOI:10.3969/J.ISSN.1008—7249.2010.09.035 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年9月.12(9
发挥学科优势与特色,推进青年教师培养 张文光, 吴镇聪, 张 俐 (福建中医药大学骨伤学院,福州350108) 摘要: 高校青年教师作为教学、科研一线的生力军,担负着越来越重要的责任与使命,是高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的重要人 力资源,青年教师富有创造力,又处于事业的起步阶段,特别值得关注。以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重点学科建设为个案,通
过实证分析,阐明发挥学科优势与特色对推进青年教师培养的意义,探索推进青年教师培养的现实路径,以期为推进青年教
师培养寻找一个新视角。 关键词:青年教师;学科建设;优势;特色; 中医骨伤科学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8—7249(2010)09—0950—04
近年来,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科学学科建 设取得了显著成绩,随着学科发展,青年教师在学科 建设中将要承担更繁重的工作,在学校成功更名为 中医药大学,并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过程中,如何 通过学科建设平台,加快青年教师培养是我们面临 亟待解决的课题。
1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科学专业青年教师队 伍的整体现状
当前,随着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科学专业
的快速发展,中医骨伤科学专业的青年教师队伍人 数不断增加,学历层次显著提高,队伍结构不断得到 优化。他们普遍经过较高层次的正规教育和系统培 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思维活跃,创新意识较强, 具有较强的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有着积极的进取 精神。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上的
一些消极现象给青年教师思想造成了较大困惑,青 年教师队伍中目前也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急功近利,心态浮躁面对当前的经济转轨、 社会转型、多元文化的交融碰撞,一些负效应对高校
此外,医学研究生研究和服务的最终对象是人,因而 除了以上素质外,还应具备良好的医疗道德。良好 医德是医务工作者素质的重要体现 J。现代化的 医疗道德中已引入自主、竞争、平等、公平等思想,同 时其一些负面影响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 等也影响着医务工作者。有少数医务工作者片面追 求物质利益,有的甚至唯利是图,给患者开出一些不 必要的药物和检查,加重了患者的物质负担和精神 压力,这些行为与良好的医疗道德原则相悖。在临 床医学施教中,我们要求医学研究生不仅学习专业 知识和技能,而且注重加强医德和素质教育,切实做 到医德医风教育常抓不懈。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 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利用我们医院的优 良传统和作风,严格管理和监督;通过带教老师自身 的良好医德医风,言传身教,教育学生珍惜学习机 会,培育良好的职业道德;要求研究生每天查房,节 假日也不例外,一切以患者为中心,视患者为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