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教学策略探究-体验式作文教学

合集下载

小学中年级体验式作文教学我有妙招

小学中年级体验式作文教学我有妙招

小学中年级体验式作文教学我有妙招作文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作文不仅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

对于小学中年级的学生来说,作文教学往往存在一些难点和问题,比如学生表达能力有限,缺乏故事情节的构建能力,缺乏写作经验等。

如何在小学中年级进行体验式的作文教学,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是每个语文老师都面临的挑战。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了一些妙招,下面我就分享一下我的体验式作文教学方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想象力作文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学生缺乏写作题材的问题。

他们常常抱怨“我不知道写什么”、“我没有故事可写”,这时候老师们就需要以创设情境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在教学中我会用绘本故事、动画片、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一个个鲜活的情境,然后提出一些问题或者任务,让学生们基于这些情境进行写作。

通过引导学生感悟情感、体验生活,激发他们的写作灵感,帮助他们构建属于自己的写作素材。

二、引导表达,培养语言能力在小学中年级,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够成熟,需要老师在作文教学中给予适当的引导。

我常常会通过举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使用更加丰富、生动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我会指导学生如何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丰富表达,也会给学生提供一些优秀作文的范文,让他们模仿学习。

通过不断的引导和反复练习,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会得到有效提高。

三、鼓励体验,培养写作习惯作文教学最重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习惯。

在我的教学中,我会定期组织一些写作主题活动,鼓励学生在课外也要多多进行写作体验。

可以参观博物馆、图书馆等地方,然后写下自己的感受和体验;也可以参加一些作文比赛,让学生们看到自己写作的进步和收获。

通过这些体验,学生们会逐渐形成写作的习惯,提高写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四、评价指导,促进成长在体验式作文教学中,评价和指导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正本清源-体验式作文教学的实践

正本清源-体验式作文教学的实践

面 签上 自己的 名字 ,5 分钟 后看 谁获 取 的签 名最 多 。 (二 ) 开 放 式 对 话 请 同学结合 刚才 的体验活 动 ,谈 谈 自己获取签名 的经历和感 受 。 (三 ) 体 验 之 思 充 满 人性 的作文 提 示 语 : 教 师 提 示 : 同学 们 在 “ 取 签 名 ” 的活 动 中 ,其 中 一定 有难 获 忘 的 瞬 间经 历 , 也 一 定 有 自己独 特 的 感 悟 ,请 写 一 个 片 断 把 这 些 体 验 和 感 受记 录 下 来 ,具 体 可 参照 “ 路 导航 ”( 思 自由选 择提 示 项 目,可 不必 面面俱到 ) 更希望你 能有大胆 的创新, , 期待着分享你精彩的表达, 加油 ! 根 据 思 路导 航 ,进 行 记叙 文 片 断 写作 练 习 。 l用 一 句 话 概 括 这 次 活 动 。 2请 写 一 个 比 喻 句 ,形 容 一 下 活 动 现 场 的气 氛 。 3当我走近 他 ( )的时候 …… 她 4… … 我 终 于 获 得 了 第 一 个 签 名 5请结合 活动写一句 话,其 中要 用上 “ 找”这一个词语 。 寻 6这次活动 使我感受 到了… …
(四 ) 交 流 展 示 (五 ) 结 语 真 情来 自于 感动 ,真知 来 自于感 悟 ,真 实的体 验是释 放真情 获 得 真 知 的 最 佳 途 径 。“问渠 哪 得清 如 许 , 为 有 源 头 活 水 来 ” 丰 富 的 生 , 活 经 历 就 是 我 们 写 作 的 源 头 活 水 ;“ 事 洞 察 皆学 问 , 人 情 练 达 即 文 事 章 ”独特的思考感 悟不但是写 作的需要 更是我们成长 的必须,愿我们 在表达 中饱享 文字带给我们的愉悦 ,更 能渐悟生命本 身的美丽和深邃 。 板 书: 记 叙文片段 写作

体验式教学策略探究

体验式教学策略探究

体验式教学策略探究引言体验式教学策略是一种注重学生参与和实践的学习方式,是一种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体验和探究来促进学习的方法。

这种策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更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记忆效果。

本文将从体验式教学策略的定义、特点、优势和实施方法等方面进行探究,旨在深入了解这种策略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

一、体验式教学策略的定义体验式教学策略是一种注重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和实践来进行学习的方法。

在这种策略下,学生通过感受、观察、实践和探究来获取知识和技能,而非仅仅依靠教师的讲解和传授。

体验式教学注重学生的感官体验和亲身参与,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更加深入和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1. 学生参与度高体验式教学策略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探究,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学生在体验式教学中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可以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 学习效果好由于体验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因此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亲身实践和体验,学生往往更容易理解和记忆知识,从而能够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3.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体验式教学策略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实验和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参与实践和探究,学生能够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式教学策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更愿意去学习和探究,从而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2. 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体验式教学策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实践和体验中获取知识和技能,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在这种策略下,学生更容易产生学习的目标和动力,更容易取得学习的成就感。

1. 创设情境在进行体验式教学时,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讲述故事、设计游戏等方式来创设情境,从而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体验式教学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实效性提升的对策

体验式教学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实效性提升的对策

教学反思教学篇誗高效课堂体验式教学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实效性提升的对策李科(无锡市南长实验中学,江苏无锡)体验式教学对传统初中语文教学是一种创新模式,要打造良好的语文教学环境,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实现初中语文教学实效性。

因此,研究体验式教学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实效性提升对策十分重要,不仅是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需要,也是初中语文践行新课程改革思想理念的需要,更是素质教育理念实施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需要。

一、体验式教学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实效性提升的价值(一)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体验式教学思想理念的提出,为初中语文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动力,推进了初中语文教学实效性的提升,培育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进而实现初中语文育人教育价值。

在初中语文课程教学中开展体验式教学,其重在解放学生自身,将学生置身于教学体验中,在体验中感悟知识,对语文课程知识进一步深入理解,以此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在初中语文课程体验式教学中,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并且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学习水平,彰显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二)为学生提供思维空间在传统初中语文教学中,重视语文教材知识的传递,忽视学生思维、情感、能力的启迪,使学生语文知识学习停留在形式上。

而体验式教学运用到初中语文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思维活动的空间,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使学生在体验中增强对语文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

例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课程知识中,教师为学生开展体验式教学,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为导向,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性学习,让学生一同思考文中主人公的性格及人物思想情感的变化,并在小组合作中提出问题,激发思维,进一步理解语文课文内涵。

二、体验式教学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实效性提升策略(一)情境激发,明确主体素质教育理念下,教学方法生成的形式呈现多元化,在众多教学方法中,情境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法,能够运用到语文体验式教学中,并且起到良好的教育成效。

体验式作文教学的操作策略

体验式作文教学的操作策略

体验式作文教学的操作策略作者:李宝成来源:《读写算》2013年第44期体验式作文教学是对传统的作文教学的变革,构建的是一种新的作文教学理念,它的本质特征就是重视学生多种生活与阅读体验、经验的积累,并通过作文教学与训练将这种模式扩展到日常生活中来,将生活体验、阅读体验与作文写作紧紧结合,从而大大扩展了作文写作的空间,夯实了写作的基础,解决了作文写作的源头问题。

体验式作文教学真正实现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落实“大语文”教学的设想,为作文教学开辟了新路。

本文是在体验式作文教学理论探讨已经取得一定进展的基础上对具体操作策略问题的进一步研究,目的在于寻找可操作性的方案,为作文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寻找方向。

体验式作文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有以下几个部分。

(一)指导学生“心入”生活,多角度多层面地体验生活生活是作文的源头活水,“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要学会写文章,就要先在观察生活这一关上认真下功夫,进而感受体验生活。

观察生活的关键在于不但要能在极其普通、极其平凡的事物中发现一般人所看不到的新鲜的生动的东西。

怎样才能“身入”“ 心入”生活呢?(1)要善于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热爱生活。

我们要让学生留心生活,能尽情地体验生活的甘苦,进而唤起热爱生活的情感,通过多种途径来丰富学生的生活。

比如,带领学生走进自然,亲近自然;鼓励学生发展课余爱好;让学生趁课余空隙或节假日之闲,就某些问题作一些调查访问,广泛地接触社会,接触各类人物……总之,利用各种各样的手段和方法,努力使学生超越自己生活的狭小圈子,去感受生活的丰富。

(2)以活动“心入”生活,深切体验生活。

教师要善于有目的、有计划地和学生共同开发真实生活中的作文资源,精心设计一些主题活动,开展综合性语文学习,引导学生心入生活,深切体验生活。

比如,在“母亲节”到来之际,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我为母亲献孝心”活动,可以为母亲作一件事,可以给母亲一件礼物,也可以给母亲写一封信等等,相信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会对亲情有更深切的体验、理解和感悟。

体验促感悟,下笔如有神——浅谈作文教学中的体验式学习

体验促感悟,下笔如有神——浅谈作文教学中的体验式学习

【 关键词 】体验
感悟
知识
技能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0 0) 7 0 0 —0
受 到相 应 的刺激 , 能激 活其 原来 积 累的经 验 , 就 使其 进入 到联 想 的某 种 情境 中从 而产 生体 验 。如果 我们 不 引导学 生进 行反 思 ,学
明题 那 么简 单 ,说散 就散 了 , 谁知 道他 们 当初有 多 么相爱 呢? 这 始终 是一 道 无解 的题 。 ”在 现今 社会 家庭 破 裂 、 异 的大背 景下 , 离 学生 们提 及父 母 的婚姻 , 又有 多少 是津 津乐 道 的呢?学 生用 口头
打 拼记 》 ,给 了我一 些 在作 文教 学 中引 导学 生选 材 的新 思路 ,文
学 园 l C D MY AE A
21 0 0年 第 7期
体验促感悟 ,下笔如有神
浅谈作 文教 学 中的体验 式学 习
许 海燕 新 疆乌鲁木 齐市第二 十九 中学
【 摘 要】 所谓体验式学习,是对以往接受性学习的重大突破 ,是一种符合时代精神和当代青少年身心发展的教学方式。它泛指学
生得 到 的可 能只 是一 种直 观 的感受 , 且这 些宝 贵 的生活感 受会 而 很快 在学 生们 “ 意识 ” 无 的粗 心大 意 中流失 掉 。 我们 的实 践 中 , 在 采用 的反 思形 式 主要 是在 学生 有 了直观感 受 后 , 置说 话或 讨论 设
【 中图分类号 】G 3 62
与童话 的差 距 , 那也 就 等于从 正 面证 明爱情 并 非书 中所讲 得那 么 完 美 。看 过 了父母 失败 的婚 姻 ,反 而使 我容 易警 醒 ,做 了这 么久 的旁观 者 , 多少 少也 明 白 了不 少 ,其 间持 续不 间断 的争 吵 ,小 多 到碗 筷 、衣 物 的清洗 、电视 的 占有权 ;再 到周末 去看 谁 的家人 , 最后 甚 至提 及财 产 的分割 、 子 的抚养 权 ,其 实爱情 并非 数学 证 孩

体验式教学策略探究

体验式教学策略探究

体验式教学策略探究
体验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体验学习活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下面将探究体验
式教学策略。

体验式教学注重学生的亲身参与和实践操作。

学生通过亲身参与课堂活动,如实验、
调查、讨论等,来感知和理解知识。

这种亲身参与和实践操作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
学习动力,使他们对所学知识产生强烈的体验感受,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

体验式教学提供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

教师在体验式教学中更多地扮演引导者和指
导者的角色,而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
制定学习目标和计划,并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

这种自主学习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
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体验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在体验式教学中,学生往往以小组形式进
行学习活动,通过合作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

这种团队合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沟
通能力和协作能力,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体验式教学注重学生的反思和总结。

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参与实践活动,还要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和总结。

学生可以通过讨论、写作、制作作品等方式,记录和表
达他们的学习体验和收获,并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总结。

这种反思和总结可以加深学生对所
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初中作文教学的现状和有效实施策略探究

初中作文教学的现状和有效实施策略探究

初中作文教学的现状和有效实施策略探究作者:徐应华罗朝霞陈小春来源:《科学教育导刊》2013年第06期【摘要】初中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受到教育界学者的普遍关注,学生的写作能力作为语文能力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本文对初中学生写作水平和初中教师作文教学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体验式作文教学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实施路径进行了初探,研究形式是多样化的,只有积极地参与体验式作文的教学实践活动,才能摸索出一条科学合理的体验式作文教学道路,还需要在以后的作文教学中不断地思考和探究,敬请各位专家指正。

【关键词】初中作文教学现状体验式作文教学资源的开发有效实施策略初中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受到教育界学者的普遍关注,学生的写作能力作为语文能力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事实上,写作历来就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点和难点,写作活动是最能体现学生语言智慧和综合表达素质、完整的精神活动的创造性实践。

然而,当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作文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写作能力普遍偏低,存在作文难教、学生厌写、教学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成为语文教师难以逾越、难啃的“硬骨头”。

本文分几个部分深入剖析初中作文教学的现状,并提出一种有效提高作文教学水平的实施策略。

1.学生写作水平现状1.1 学生写作效率低下、缺乏写作动力。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学生乐于生活的动力源泉,表现自我、展示自我是每个孩子都愿意并积极去做的事情。

然而,目前学生写作积极性差,缺乏写作动力,通常是为了完成任务应付了事;写作目的不明确,就文写文,功利性太强,很少有学生认识到写作是可以服务生活的。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考试制度的影响,学生写作动机严重偏离,唯一目的就是应付考试,仅仅追求高分作文,为了在作文写作中获得高分,通常是生搬硬套地模仿现有“作文大全”中的优秀作文,死记硬背,凑成一篇作文应付交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百度文库 1 初中作文教学策略探究----体验式作文教学 在全市“体验式作文教学”课题开题会上的讲话 福建省去年高考作文给了两幅图,左边是一个圆,旁边写着“我规范,我稳定,周长短,面积大”。右边画着一个不规则多边形,旁边写着“我新颖,我多变,周长长,面积小”。有一位考生作文得了满分,题目是《8,18,28》。大体意思是这样:8岁那年,我图画不及格,老师说天是蓝的,云是白的,你怎么全画成绿的呢?我心里不服气,因为我戴着爸爸的绿色眼镜呢。但是我听老师的话,因为老师说的一定都是真理。18岁那年,我经过高考的打磨,已经没有任何棱角,我变成了一个规范的圆。现在我28岁,我去幼儿园接我的女儿,女儿哭着跑过来说:“老师说我画的不好,天是蓝的,云是白的,你怎么全画成黄的了,可我戴着爸爸的黄色眼镜呀。”我不禁潸然泪下,为我不再拥有的那个不规则的多边形。 读过这篇文章,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篇文章所反映的不正是我们当前作文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吗?当我们批评学生作文无病呻吟的时候,当我们感叹学生的作文缺乏创意的时候,我们是否想过,造成这种局面,给学生思维上锁的不正是我们自己吗? 我们究竟该怎样教作文? 俗话说得好,“条条大路通罗马”,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也一定有多种途径。体验式作文教学只是其中的一种。但不管采取哪种思路和方法,都只是切入点和侧重点不同,其中所蕴含的作文教学的规律应是相通的。 一、生活是写作的唯一源泉 当写出这句话时,我突然觉得有点尴尬,试看当今世面上流行的各种中考满分作文集,有多少是真正来自生活的呢?不是屈原投江,就是荆轲刺秦王,要么就是堆砌上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百度文库 2 些华丽的词藻,大段地引用古诗词,空发感慨和议论。为什么中学生不喜欢写生活?究其原因,是老师对作文的审美标准出现了偏差。很多老师都认为写历史人物和引用古诗词的学生,一定读了不少书,有所谓的文化底蕴,作文中显示出一定的文化色彩,应当得高分。而写生活的作文,取材往往千篇一律,要么是与同学闹别扭,要么是生病父母送自己去医院,往往缺少新意,不容易拿高分。而初中生是最善于模仿的,于是就出现了对这种所谓的“文化作文”趋之若骛的现象。殊不知,任何一种作文一旦形成模式之后,就缺少生机与活力了。评委如果接连看上几百篇风格雷同的文章,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审美疲劳,也就很难给高分了。作文原本是个性化的思维产物,应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如果将学生的写作置于模式化的桎棝之中,势必要扼杀学生的创造力,作文教学也就走进了死胡同。 中国文学传统里向来主张书写生活,杜甫、白居易都堪称这方面的典范。《语文课程标准》也有“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以及“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这样的表述。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体验式作文教学把观察和体验生活作为写作的起点。 生活是无限广阔的,外出旅游、上网浏览、看电视、参加各种活动、逛公园、爬山郊游等都能开拓学生的视野;生活又是琐碎的,妈妈的一句唠叨、邻居的一声问候、朋友的一个眼神、陌生人的一个微笑也都会给学生带来一丝心灵的颤动。但为什么学生还会感到无话可说呢?《语文教学通讯》上曾发表过黄本荣老师的一篇文章----《作文,魂系何方》,他在文中说:“今天的学生不是没有生活,而是没有在看似普通的生活中发掘出他们的情趣和意义;不是生活不够丰富,而是不会在看似普通的生活中去感悟体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百度文库 3 它们的动人之美;也不是生活太单调,而是我们做老师的没有手把手地教会他们采撷生活浪花的本领。” 老舍先生曾经说过:“最熟悉的,不管多平凡,总是最亲切的,亲切就可能产生出最好的作品来。”这是老舍先生的经验之谈,正如他在《想北平》中写道:“面向着积水潭,背后是城墙,坐在石头上看水中的小蝌蚪和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这才是一种真正的激情,一种语文的本色,是我们同学写作文的一种正常心态,考场作文也不例外。 下面这篇作文中的情节可能大多数人都遇到过: 我到学校的浴室洗澡,里面黑漆漆的,“停电了,不是灯坏啦?”没人回答,人们在脱在穿,在整理衣物,全摸着黑,我不吱声了,也摸黑脱衣服,解鞋带。“哟,怎么不开灯呀?”再后面进来一位问。没人吭声,人们都在忙着各自的事----黑着灯,得倍加小心。突然,“啪”的一声,灯亮了,晃得人眼有点儿晕眩。“你们这些人,摸着黑怎么不开灯?”刚进来的那个初二的小丫头尖着嗓子喊,原来灯并没有坏,只是一茌茬的人来人去,纳闷、询问,就是没人去试一下。我想着,不禁哑然失笑。生活中不是常有类似的事吗?一次见到人们都推左边一扇门进出,便以为右边一扇锁着;不经意触到右边一扇:哟,原来它只是虚掩。 作者从生活中的一件小事阐释了一个哲理----生活中的思维定势往往使我们只能打开一扇门,而失去了许多成功的机遇。作文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当我们用各种自以为有效的作文教程去指导学生的时候,是不是也犯了想当然的错误。 二、感悟是学生写好作文的重要前提 在写作的三个要义认识水平、思维能力、表达形式中,认识水平是同学最弱的环节。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百度文库 4 现在很多老师都注重学生的阅读和积累,让学生背诵大量的古诗词、名言警句,也阅读了许多的时文佳作,这是非常好的。但有了积累不一定就能写出好文章,有些善于思考的学生在读过之后,从中汲取了作者的观点,提升了认识,写作水平自然而然地上去了。但大部分学生只是在脑子里堆积了一些素材而已,只要不能转化为自己的认识,这些素材只是一些死的知识。如许多学生在读了《小故事,大智慧》这套丛书之后,将里面的故事整个搬到自己的作文中,唯独没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认识。 要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就要培养学生思考生活的习惯,探索深化感悟的途径,开浚思维能力的通道。也就是以熟悉的生活、感兴趣的事物为窗口,认识社会,感悟人生,丰富感情,深刻思想,锤炼思维和语言,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做人的品味。这是我们作文教学应遵循的规律。例如写感恩,可以感恩自己喜欢的一部经典、感恩熟悉的大自然,感恩母亲做的布鞋,感恩父亲灯下无言的陪伴,感恩祖父那没有兑现的承诺,感恩生活给予的那根鱼刺……无论写什么都必须是你熟悉的,只有熟悉才能写的深刻。 对话也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初中生人生阅历尚浅,对生活也往往缺少深刻的感悟,老师的点拨至关重要。体验式作文教学中的交流环节就是通过师生、生生的对话来提升学生的认识,加深学生的感悟。当学生对父母的呵护视而不见的时候,你是否能拨动他们感动的心弦;当落叶飘零、秋虫呢喃的时候,你是否让他们意识到时光悄悄流逝,秋来春已归去;当他们吟经诵典、赏读名著时,你是否引导他们把经典当作镜子,从中照到自己的生活,提升自己的认识。这样的对话才是有启迪意义的对话,教师的作用也就在于此。 具体地说,一是要让学生学会换一种角度认识事物,学会辩证地看问题。有位同学从吃鱼这件小事中选取一个细节: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百度文库 5 我喜欢吃鱼,唯独不喜欢鱼刺。 热腾腾的水煮鱼用烫了金边儿的盘子盛着,悠悠地透着红辣椒的几分香甜,喷香喷香的气味扑鼻而来,早已悬在半空的筷子对准了鱼腹上白白嫩嫩的那块肉,插下去,轻轻一旋,夹起一大块儿,便往嘴里送。鱼肉刚刚碰到嘴唇----哎呀,有刺!我不得不恼怒地把鱼刺儿挑出,再一点儿一点儿吃下去,生怕被鱼刺扎疼。 从这个细节中,他对生命有了这样的感悟: 想吃鱼,就不要怕潜藏的鱼刺;爱生命,就不要怕暗藏的挫折。如果怕鱼刺,吃到的只能是鱼尾那平淡的一口;如果怕挫折,生命只能像一潭寂静的死水…… 二是善于“以小见大”、“小题大做”。这次作文比赛有不少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佳作,有的通过“一杯茶的回报“表达了对外公的感激;有的借用童年的一句童谣“金钩钩,银钩钩,谁骗人,是小狗”抒发了对祖父的深切怀念;有的用书信的形式描绘了“大山妈妈”的宽容和美丽……但也有一些同学的作文内容空洞,满纸都是这样的排比句: 感恩你的父母,是他们把你带到了这个世界,让你感受到阳光;感恩你的老师,是他们把你带进知识的殿堂,让你品尝学习的奥妙;感恩你的朋友,是他们让你的世界充满欢乐,让你感受到友情的美好;感恩你的对手,是他们激发你不懈的斗志,让你品尝成功的喜悦。 在生活中感恩,感恩你身边的人,因为他们让你受益终生。 的确,世界上值得感恩的人太多了,如果选择一个对象具体地写岂不更好。 三是通过研究性阅读,深化认识。北京高考作文命题组的组长王大绩老师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一枝一叶一盆土”。这盆土就是学生的生活和积累,但是只有土没有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百度文库 6 和肥,照样长不出枝叶开不出花。水和肥就是学生的认识和感悟。北师大附中有一个学生叫周婉琪。他痴迷海子,不仅读了海子的所有作品,了解海子的生平,连关于海子作品的赏析文章他也尽数浏览,走在路上与同学谈的是海子,晚饭桌上与父母交流的也是海子,高考前写了十几篇作文无论什么题目无一例外他写的也都是海子,海子就是他的那一盆土,就是靠的这一盆土,他在高考中作文得了满分。当然,一个学生如果能有一百盆土,当然是件好事,但是如果没有水和肥,也就是没有对生活的感悟,那即便是拥有再多的土,也只是一片寸草不生的沙漠。 三、锤炼语言是彰显文采的最佳途径 如果说认识和感悟是作文的思想和灵魂,那么语言就是其载体。没有细腻的动作描写,朱自清就不可能将父亲的背影烙在每一位读者的心里;没有生动传神的人物形象刻画,文学画廊中也不可能留下“孔乙已”“阿Q”“奥楚蔑洛夫”等一系列典型形象。 评价作文语言的标准之一是准确,先把话说明白,把事说清楚,没有错字、病句等硬伤; 之二是恰当,语言是为主题服务的,如果游离于主题之外,即使语言再华丽,也是空洞的; 之三是具体,要“言为心声”,切忌套话连篇,无病呻吟。如许多学生在写父母时都有类似这样的话:“我应该感谢我的父母,感谢他们对我的培养,感谢他们对我的无私付出,感谢他们的一路陪伴,感谢他们的细心呵护,使得我能够顺利成长。”一看就是空话。 之四是生动,善于借用多种表达方式和修辞方法提高语言的表现力。修辞一定不要滥用,有的同学一篇作文中有三四个段落都是排比句,却没有一点具体的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