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菜制作和亚硝酸盐含量测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泡菜制作和亚硝酸盐含量的检测

实验教案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课程名称

上交日期

泡菜制作和亚硝酸盐含量的检测

授课学生:普通高中高三学生

授课类型:实验授课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泡菜制作的原理、方法,尝试制作泡菜;

2.在泡菜制作过程中,深入理解乳酸菌的作用机理。

3.尝试用比色法测定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变化,讨论与此相关的食品安全问题。

二、学情分析

泡菜,古称葅,是指为了利于长时间存放而经过发酵的蔬菜。泡菜历史悠久,流传广泛,几乎家家会做,人人吃,甚至在筵席上也要上几碟泡菜。班级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来自城市,对泡菜的制作工艺缺乏一定的了解,但是对这古老的制作工艺有着浓厚的兴趣,在老师的带领下,动手动脑,会积极主动去获取新知识。而对于来自农村的孩子,对泡菜制作有着一定的了解,但是对泡菜的制作原理的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低。通过对泡菜制作原理以及技术的学习,学生能够锻炼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加强对日常生活的关注程度。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制作泡菜并测定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

教学难点: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本次实验的重点为泡菜的腌制,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只要求知道原理,具体操作视学校具体情况而定。

四、课时安排

2课时(制作泡菜和亚硝酸盐含量测定)

五、任务安排

1.课前以学习小组形式调查泡菜的种类,了解泡菜的制作原理与方法,做好准备;

2.第1课时,组织学生制作泡菜;

3.第2课时,分小组实验,测定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泡菜的制作

课时安排:1学时

(一)实验原理

乳酸菌是异养厌氧型,属于原核生物,是能从葡萄糖或乳糖的发酵过程中产生乳酸的细菌的统称,常见的乳酸菌包括乳酸链球菌和乳酸杆菌,后者可用于制作酸奶。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葡萄糖分解成乳酸,使泡菜呈现酸味。 泡菜发酵过程的时间、温度、食盐的用量等都需要适合,温度过高、食盐用量不足10%、腌制时间过短,容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 泡菜的发酵过程可以分为发酵前期、发酵中期、发酵后期。

发酵前期:蔬菜刚入坛时,表面带入的微生物,主要是以不抗酸的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等较为活跃,它们进行异型乳酸发酵和微弱的酒精发酵,产生较多的乳酸、酒精、醋酸和二氧化碳等,二氧化碳以气泡从水槽内放出,逐渐使坛内形成厌氧状态。此时乳酸菌和乳酸的量比较少,为泡菜初熟阶段,菜质咸而不酸、有生味。

发酵中期:由于前期乳酸的积累,pH 下降,厌氧状态形成,乳酸杆菌开始活跃,此时乳酸积累量可以达到0.6%~0.8%,pH 降至3.5-3.8。大肠杆菌、酵母菌、霉菌等的活动受到抑制。这一期为完全成熟阶段,泡菜有酸味且清香品质最好。

发酵后期:乳酸积累达1.2%以上时,乳酸杆菌的活性受到抑制,发酵速度逐渐变缓甚至停止。

实验流程示意图表现如下:

原料加工 修整、洗涤、晾晒、切形

冲洗 盐水冷却 泡菜盐水

加入调味料装坛 发酵

成品 测定亚硝酸盐含量

(二)实验材料、试剂及用具

实验原料:大白菜;

实验配料:生姜、蒜、辣椒、茴香、食盐、蔗糖、料酒、凉开水、白酒

制作工具:泡菜坛或者其他容器(自带)、塑料薄膜、细绳、菜刀、砧板(三)实验步骤

前期准备:

1.全班每2人为一组,共同进行实验,事先要求学生自带泡菜容器(可以是塑料罐、玻璃罐);

2.采购大白菜、生姜、蒜、辣椒等实验材料;

3.实验桌上各材料的摆放。

实验操作:

1.坛的清洗:将泡菜坛洗净,并用热水洗坛内壁两次;

2.配制盐水:泡菜盐水按清水和盐为 4∶1 质量比配制煮沸冷却备用;

3.菜的切洗:洗净大白菜菜叶,用凉开水冲洗后切成3~4cm长的小块,放入容器内;

4.装坛,加佐料:大白菜装至半坛时放入蒜瓣、生姜、香辛料等佐料(根据个人口味确定加入佐料的数量),并继续装至八成满。如果希望发酵快些;将蔬菜在开水中浸1分钟后入坛,再加上一些白酒;

5.盐水浸泡:倒入配制好的盐水,使盐水浸没全部菜料;

6.密封发酵:盖上泡菜坛盖子,并用水密封发酵(自带容器的铺上塑料薄膜,用细绳系好,确保无氧环境,加盖),阴凉处自然条件下放置一至两周。(四)注意事项

1.泡菜腌制过程中要注意无氧环境的保持,防止未密封而造成的杂菌污染;

2.操作时不能加入生水,防止杂菌污染;

3.容器中不能有油渍,否则易造成泡菜腐烂;

4.坛子内壁必须洗干净,然后把生水擦干,或干脆用开水烫一下也行。(五)思考与讨论

1.我们常见的泡菜坛的坛口是突起,且坛口周围有一圈凹形托盘,你觉得这样的

设计有什么样的好处?

(水封,保持无氧环境,防止杂菌污染。)

2.泡菜腌制过程适量白酒有何作用?

(抑制杂菌污染及调味。)

3.某人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因操作不当泡菜腐烂,可能由什么原因造成?

(坛口封闭不严,导致乳酸菌的生长繁殖受到抑制,促进了需氧腐生菌的生长和繁殖)

4.泡菜制作中通常加入适量蔗糖糖,当蔗糖浓度过高时,你觉得会发生什么情况(蔗糖浓度过高导致细菌质壁分离,活性降低或死亡)

5.泡菜坛内有时会长出一层白膜,你觉得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酵母菌的生长)

6.泡菜中的辣椒,蒜,姜,葱除了调味之外,还有什么作用

(杀菌,促进消化酶分泌的作用)

亚硝酸盐含量的检测

课时安排:1学时

(一)实验原理

亚硝酸盐为白色粉末,易溶于水。当人体摄入的亚硝酸盐总量达到0.3 g~0.5 g时,会引起中毒,达3g时会引起死亡。国家规定肉制品中亚硝酸盐含量需小于30 mg/kg,酱腌菜中亚硝酸盐含量需小于20 mg/kg。

蔬菜含有大量硝酸盐,在腌制过程中,硝酸盐容易被转化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有致癌作用。腌制时间过短,容易造成亚硝酸盐含量增加。一般在腌制10天后,亚硝酸盐的含量开始下降。

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会发生重氮化反应后,再与N-1-萘基乙二胺偶联形成紫红色产物。将经过反应显色后的待测样品与标准液比色,即可计算出样品中的亚硝酸盐含量。

(二)实验材料、试剂及用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