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治疗应激性胃溃疡治疗效果观察对比分析
西咪替丁胃内灌注治疗危重儿应激性溃疡的疗效观察

西咪替丁胃内灌注治疗危重儿应激性溃疡的疗效观察
龙飞舞;向阳
【期刊名称】《医学临床研究》
【年(卷),期】2004(021)003
【摘要】应激性溃疡是危重疾病的严重并发症,急性危重症发生应激性溃疡大约占7%~14%,如不及时有效治疗,常导致死亡。
本院采用西咪替丁胃内灌注给药治疗危重儿应激性溃疡,疗效满意,结果现报道如下。
【总页数】2页(P318-319)
【作者】龙飞舞;向阳
【作者单位】湖南省益阳市中心医院,湖南,益阳,413000;湖北省巴东县人民医院儿科,湖北,巴东,444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5.741
【相关文献】
1.奥美拉唑和西咪替丁在危重儿应激性溃疡治疗中的应用探讨 [J], 苏丹丹
2.洛赛克和西咪替丁治疗危重儿应激性溃疡的疗效对比 [J], 何莉军
3.西咪替丁胃内保留治疗新生儿急性胃黏膜出血6O例疗效观察 [J], 侯彬兰;王安发;张永东
4.西咪替丁预防危重儿应激性溃疡出血 [J], 姚春蓉;张颖
5.凝血酶鼻饲治疗危重儿应激性溃疡疗效观察 [J], 何晃养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奥美拉唑预防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效果观察_王斯亮

奥美拉唑预防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效果观察王斯亮(大余县人民医院,江西大余341500)摘要:目的:探讨奥美拉唑对预防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作用。
方法:对两组各66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例分别应用奥美拉唑和西咪替丁预防应激性溃疡出血并进行对照观察。
结果:奥美拉唑组中有4例出现应激性溃疡出血,发生率为6.1%。
西咪替丁组中有16例出现应激性溃疡出血,发生率24.2%。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奥美拉唑比西咪替丁更能有效地预防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
关键词:奥美拉唑;西咪替丁;应激性溃疡;重型颅脑损伤中图分类号:R651.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5779(2012)06-0926-02应激性溃疡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积极有效地预防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是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成功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我科2009年1月至2012年4月间共收治13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用奥美拉唑和西咪替丁对其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预防作用进行了对照研究,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所有132例病例为我科2009年1月至2012年4月间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住院患者,其中,男73例,女59例;年龄18 72岁,平均(42.0ʃ17.3)岁,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 )<8分。
入科后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奥美拉唑组和西咪替丁组,每组66例。
1.2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诊断标准(1)重型颅脑损伤发病后1 14d 内出现呕血、从胃管内抽出鲜血或咖啡色胃液,且胃液隐血试验重复>3次均为强阳性;黑便,粪隐血试验强阳性[1]。
(2)排除颅底骨折及口鼻出血被吞咽。
(3)排除既往有消化性溃疡、肝病、出血性疾病等病史。
1.3治疗方法两组病例均给予吸氧、脱水降颅压、控制血压、营养脑细胞、防治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支持治疗,需要留置胃管患者,予持续胃肠减压。
奥美拉唑与雷尼替丁在应激性胃溃疡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奥美拉唑与雷尼替丁在应激性胃溃疡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对应激性胃溃疡患者分别施以奥美拉唑治疗和雷尼替丁治疗的疗效。
方法:选择于2022.6~2023.5就诊于我院的应激性胃溃疡患者72例为分析对象,随机方法分组分析,36例予以雷尼替丁治疗者纳入对照组,36例予以奥美拉唑治疗者纳入试验组,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
结果:相比对照组,试验组临床疗效明显较好,P<0.05;相比对照组,试验组治疗后胃液PH值、胃泌素水平明显较好,P<0.05。
结论:对应激性胃溃疡患者分别施以奥美拉唑治疗比雷尼替丁治疗效果更好,值得推广。
关键词:应激性胃溃疡;雷尼替丁;奥美拉唑在临床上应激性胃溃疡为一种发病率较高的消化内科疾病,具有较多的致病原因,比如严重创伤、休克、脑血管意外、脑外伤等,以十二指肠、胃出血、糜烂、溃疡等为主要表现,一般控制不及时,极易发生胃穿孔,对患者生命造成威胁[1]。
为改善患者预后,需对该病积极、尽早治疗。
针对该病在临床上以药物治疗为主,而选择一种有效性和安全性较高的药物至关重要[2]。
奥美拉唑、雷尼替丁为常用的药物,哪种药物效果更佳值得研究。
本研究选择于2022.6~2023.5就诊于我院的应激性胃溃疡患者72例为分析对象,进一步确定两种药物的临床疗效,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于2022.6~2023.5就诊于我院的应激性胃溃疡患者72例为分析对象,随机方法分组分析,36例予以雷尼替丁治疗者纳入对照组,年龄,(46.28±3.28)岁(21~76岁),性别,20例男,16例女;36例予以奥美拉唑治疗者纳入试验组,年龄,(47.10±4.05)岁(22~75岁),性别,19例男,17例女。
评估可比性:对比试验组和对照组数据结果P>0.05,可开展比较研究。
1.2方法2组患者入院后均予以胃黏膜保护剂、止血、止痛、抗感染等治疗。
对照组:雷尼替丁,口服用药,每次150mg,每天2次。
应激性胃溃疡的治疗观察及分析

感染、 止 血 药 止 血 及 保 护 胃黏 膜 屏 障等 治 疗 在 基 础 治 疗 的 基础上 , 研究 组 患 者将 4 0 mg 奥美拉唑溶于 5 %的 葡 萄糖 溶 液
2 5 0 m l 内进 行 静 点 , 2次 , d ; 对 照组则采用 6 0 0 m g西 咪 替 丁 溶
于5 %的葡 萄 糖 溶 液 2 5 0 m l 内进 行 静 点 . 2次 , d进 行 治疗 1 w
摘要 : 将我科 2 0 1 1 年 7月 ~ 2 0 1 2年 1 0月 收 治 的 8 6例 诊 断 为 应 急 性 胃溃 疡 患 者 临 床 资 料 作 为 研究 对 象 . 并 随 机 分 为 采用奥美拉唑治疗的研究组 ( 4 6 例) 及 采 用 西 咪 替 丁进 行 治 疗 的对 照组 ( 4 0例 ) , 对 两 组 的治 疗 效 果 进 行 统 计 学 分 析 处 理 并 进行 对 比。 结 果治 疗 后 , 研究 组 患 者显 效 2 3例 , 有效 l 9例 , 总治 疗 有 效率 为 9 1 1 3 0 %. 且平 均 止 血时 间 为2 6 . 1 h : 对 照组 显 效 1 7例 , 有效 1 2例 , 总有 效 率 为 7 2 . 5 %, 平 均 止血 时 间 为 4 2 . 3 h 。 两 组 间 治疗 有 效 率 及 平 均 止 血 时 间均 具 有 显
[ 2 ] 张旭波. 布地奈德雾化 吸入治疗 ̄ I , J L 肺 炎效 果观察 [ J ] . 中国现代 医生, 2 0 1 0 , 4 8 ( 3 5 ) : 1 9 8 — 1 9 9 .
[ 3 ] 孙京电, 杨宇平, 刘秋梅. 氧 气 驱 动 布 地 奈 德 混 悬 剂 炎 5 6例 『 J ] . 实 用 儿 科 临 床 杂
小剂量持续静滴奥美拉唑治疗应激性溃疡疗效观察

机分 为 实验 组 ( 组 ) 和 对 照组 ( A B组 ) 。A组 应 用 4 g国产 奥 美 拉 唑 , 以 3 3mgh速 度 持 续 静 滴 。 B组 以 4 0m . / 0
mgh速度静滴国产奥美拉唑 ,2 d / 次/ 。两组患者均每 2h 1 胃液 p 测 次 H值 ,并观察 胃肠减压器 中是否有咖 啡色
L i - n I a j ,Z O i ,S N S i h n ,Z N a, Z N i-i ( eat n fN u o g n er- Jn u H U J n U h- o g HA G S i HA G Bnbn D p r a z meto erl y ad N uo o srey T e f l t ugr , h A fi e optl fMe i l o eeo C i s epe A me oi F r ,Taj 0 1 2 h a i a dH si ao dc C lg f  ̄n ePo l S r dP l e oc a l e c e i i 30 6 ,C i ) nn n
a u i e fc f me r z l y c n i u s s ll ou n u i n i ra i g SU i b te h n t a ih u u t o e p t f to c e o p a o eb o t e ma — l me i f s n te t s e t rt a h t w t s a me h d. n v o n l Ke o d : 0me r z l ;S r su c r mal o u ;C n i u s yW rs p a oe te s le ;S l v l me o t e ;Th r p e fc — n ea y f t e
奥美拉唑的药理作用分析与临床疗效观察

中国农村卫生2018年12月第24期总第150期China's rural health,December 2018,No.24,Total No.150 28奥美拉唑的药理作用分析与临床疗效观察陈平娥(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杨桥殿镇中心卫生院 331800)【摘要】目的:研究奥美拉唑对药理作用和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医院收治的92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患者。
对照组患者使用雷尼替丁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奥美拉唑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分析奥美拉唑的药理作用。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3.91%,两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对于胃溃疡等相关疾病的治疗,使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更为理想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奥美拉唑;药理作用;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61X(2018)12-0028-01胃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胃黏膜受损超过黏膜肌层,临床症状主要包括嗳气、反酸、上腹痛等,同时核能并发胃穿孔、幽门梗阻、便血、呕血等。
该病的主要病因是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酸分泌过多等,奥美拉唑是治疗该病的常用药物,能够对细胞壁中的质子泵选择性抑制,减少胃酸分泌[1]。
奥美拉唑在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治疗中效果显著,具有溃疡愈合率高、愈合速度快、止痛效果好等优势。
基于此,本文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医院收治的92例胃溃疡患者,研究了奥美拉唑的药理作用和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医院收治的92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患者46例,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在24-72岁,平均年龄为(40.8±3.6)岁;观察组患者46例,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在23-70岁,平均年龄为(40.2±3.3)岁。
奥美拉唑在应激性胃溃疡治疗上的疗效分析

奥美拉唑在应激性胃溃疡治疗上的疗效分析发布时间:2023-02-28T07:20:05.366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33期作者:刘冬梅[导读] 分析奥美拉唑在应激性胃溃疡治疗上的疗效刘冬梅辽宁电力中心医院消化内科辽宁沈阳110006摘要:目的:分析奥美拉唑在应激性胃溃疡治疗上的疗效。
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应激性胃溃疡患者纳入本次实验,入选病例均来自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加用西咪替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各项临床指标、生活质量。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0%)较对照组(77.5%)更高,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更短,PH值较对照组更高,胃泌素水平较对照组更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更高,组间比较P<0.05。
结论:对应激性溃疡患者给予奥美拉唑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且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应激性胃溃疡;奥美拉唑;西咪替丁应激性胃溃疡是一类常见的消化内科危急重症,其起病急、病情危重,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需尽早进行治疗[1]。
本次实验选取我院在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80例应激性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就奥美拉唑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现作如下具体总结。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将我院收治的80例应激性胃溃疡患者纳入本次实验,入选病例均来自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
观察组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18—75岁,平均(44.1±10.6)岁。
对照组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18—77岁,平均(43.6±10.2)岁。
统计学分析显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上述基线资料的差异不显著,P>0.05,本次实验可行。
1.2方法两组均给予抗感染、止血、补液、使用胃黏膜保护剂等常规治疗。
注射用奥美拉唑控制胃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注射用奥美拉唑控制胃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分析胃溃疡出血患者中奥美拉唑的治疗的效果。
方法:对我院2020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胃溃疡患者40例为对象,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20例、观察组2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满意度为95.00%、对照组满意度为55.50%,数据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胃溃疡出血患者中采取奥美拉唑治疗,可提升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奥美拉唑;胃溃疡出血;临床效果;观察;研究胃溃疡作为一种常见的内科疾病,常见症状包括:便血、呕血等,为改善患者的不良症状,应采取科学的治疗手段。
本文将对奥美拉唑在为溃疡出血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20年2月~2021年2月我院40例胃溃疡出血患者为对象,随机将全部患者分成20例对照组、20例观察组,平均的年龄45.4岁。
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纳入标准:经诊断,所有患者符合胃溃疡出血标准。
排除药物过敏者、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以及恶性胃溃疡患者。
1.2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将800~1200mg西咪替丁+酚磺乙胺静脉滴注,持续治疗3d。
观察组采取奥美拉唑治疗:将40mg奥美拉唑+100ml生理盐水注射治疗,每日2次,持续治疗3d。
1.3效果评定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借助焦虑评分量表和抑郁评分量表评估患者的不良情绪,调查均在治疗前与治疗后实施,评分越低说明患者情绪改善作用越明显。
1.4观察指标本次选本院自拟量表调查分析2组患者满意度,总分100分:95分-100分,即非常满意;85分-94分,即满意;0分-85分,即不满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治疗应激性胃溃疡治疗效果观察对比分析
发表时间:2017-06-23T10:11:24.743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第8期作者:耿丹
[导读] 胃溃疡是消化内科较常见的疾病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们生活习性的改变,其发病率的逐年上升。
大庆市人民医院黑龙江大庆 163000
摘要:目的:观察奥美拉唑和西咪替丁治疗应激性胃溃疡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来我院就诊的应激性胃溃疡患者5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的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咪替丁治疗,观察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总有效率观察组92.86%,对照组85.7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的静脉血胃泌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应用奥美拉唑优于西咪替丁治疗应激性溃疡,临床效果较好。
关键词:奥美拉唑;西咪替丁;应激性溃疡;临床效果
胃溃疡是消化内科较常见的疾病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们生活习性的改变,其发病率的逐年上升。
胃溃疡的发病因素包括日常行为、身体素质、饮食结构、工作压力等多种因素。
应激性溃疡则属于临床上的一种急危重症,常继发于烧伤或各种创伤,其临床特征为在原发病基础上突然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出现呕血或黑便等临床表现,临床上往往需要给予及时治疗,否则会造成严重后果,甚至致使患者出现生命危险。
本文通过对本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消化科收治的应激性胃溃疡患者56例进行分类治疗,探讨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治疗应激性胃溃疡的疗效。
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来我院就诊的应激胃溃疡56例患者进行分类治疗,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
观察组男16例,女12例,其年龄为16~70岁,平均年龄为(38.5±10.4)岁;对照组男17例,女11例,其年龄为14~73岁,平均年龄为(37.7±12.2)岁。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基础治疗,主要包括葡萄糖、止血药物以及黏膜保护药物。
观察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应激性胃溃疡,将600 mg 的奥美拉唑加入5% 葡萄糖250 mL 进行静脉滴注,每日2 次;对照组采用西咪替丁治疗,将40 mg 的西咪替丁加入250 mL 5% 葡萄糖进行静脉滴注,每日2 次。
持续治疗1 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相关症状以及治疗效果。
1.3疗效评价:疗效评价标准,显效:患者可在48 h内停止呕血,Hb停止下降,黑便消失,胃镜检查提示出血停止;有效:患者在
48~72 h内停止呕血、黑便消失,胃镜显示出血停止;无效:72 h内出血未得到控制,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
有效率=显效+有效率。
根据患者的临床止血效果将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显著、有效和无效。
48 h 内止血者为效果显著,48 ~72 h 止血者为有效,而72 h 后止血或未止血者判定为无效。
总有效率为(显著例数+ 有效例数)/总例数× 100%。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采用SPSS16.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χ2 检验,以P < 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表1 两组患者止血时间及静脉血胃泌素水平的比较
注:P <0.05
3 讨论
应激性胃溃疡多见于一些常见的临床急性病症中,主要包括内源的机体严重烧伤和感染等急性创伤和外源性的非甾体类药物服用。
其主要机制是胃黏膜的血流供应不足以及黏膜保护机制破坏使得胃酸的侵蚀性增强,从而出现急性胃溃疡。
患者多有呕血、黑便等症状,起初除有轻微的上腹疼痛甚至无痛,无其他明显症状,因此其临床诊断多采用内镜检查,避免贻误患者病情。
奥美拉唑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对胃壁细胞的质子泵有强效的抑制作用,使得胃酸分泌减少,有利于溃疡面愈合。
另外奥美拉唑对胃黏膜的血液循环也有一个改善作用,使黏膜下的血流加快,快速的新陈代谢有利于黏膜的恢复。
患者在出现应激性溃疡时,需要为患者提供一个酸碱度较高的环境才能有利于血小板发挥凝血功能,有利于凝血因子启动凝血机制,并且奥美拉唑是通过选择而非竞争性抑制胃壁细胞的质子泵三磷腺苷酶活性,其药物作用时间依赖于质子泵三磷腺苷酶活性的抑制时间,具有作用快、时间长的优点,同时有相关报道显示长期用药无不良反应,并且其溃疡复发率低。
西咪替丁是一种H2受体拮抗药物,对胃酸的分泌有抑制作用,进餐后服用西咪替丁能够显著减少胃酸的分泌量,但是西
咪替丁的作用时间较短,停药后胃酸分泌很快就恢复用药前状态,因此西咪替丁药物治疗的一年复发率显著高于奥美拉唑。
研究结果表明,在治疗各种原因引发的应激性胃溃疡的临床应用中奥美拉唑的疗效优于西咪替丁。
与西咪替丁比较,奥美拉唑可更有效地缩短止血时间,降低胃酸水平,调节胃内的环境,利于溃疡的愈合,减少患者的身体和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鞠纪玲,李廷,秦绪英.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在应激性胃溃疡治疗中的临床探讨[J].中国伤残医学,2014,6(22):162 -163.
[2] 詹瑾.奥美拉唑与西米替丁在应激性胃溃疡治疗中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1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