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ryday use女性人物象征意义

everyday use女性人物象征意义
everyday use女性人物象征意义

艾丽丝?沃克,美国妇女文学和黑人文学的最杰出代表,也是美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其主要作品有《格兰奇?科普兰的第三次生命》,《子午线》,《寻找我们母亲的家园》,《爱与困惑的交织:黑人妇女的故事》等。其重要的作品是《紫色》,该小说获美国图书界三项大奖———普利策文学图书奖,国家优秀图书奖和全国图书评论奖。

《日用家当》中主要有三女性。一是小说的叙述者母亲,母亲没有受过多少教育,吃苦耐劳却有一定的头脑;二是大女儿迪伊,她漂亮、聪敏,受过大学教育;三是小女儿麦姬,她丑陋笨拙、

性格懦弱、自卑内向。两个姐妹在外表、性格和生活经历等方面天壤之别并形成鲜明对照。故事围绕着几件日用家当展开。在这篇短篇小说中,沃克使用了象征、对比、隐喻和明喻等修辞手法,揭示了由白人强势文化冲击所造成的黑人心灵文化迷失的现象,生动准确地反映了黑人在强势文化冲击下的不同态度。

所谓“象征”,是指用一个具体的事物形象暗示某种不确定的、抽象的意义。这本来是文学写作中的一种修辞技巧。象征主义者把它普遍应用于文学创作中去,从而使它成为一种具有原则性质的创作方法。象征主义者试图通过一种由含混的隐喻来描述结构复杂的联想,传达独特的个人感受。它有两个重要的意义:一是用看得见的符号来表示看不见的事物"二是符号和意义之间的联想性和相关性。象征可以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引导读者加深对作品的深层次的理解。而在这篇小说中,作者通过赋予三位女性不同的象征意义,向读者揭示了这样一个主题:美国黑人应该用发自肺腑的真诚来接受和继承非洲文化与非裔美国黑人文化。

(一)迪伊———黑人文化民族主义运动的象征。

20世纪初,新黑人文化运动诞生。新黑人文化运动利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有利形势,以复兴黑人民间文化遗产、表现种族自我、反对种族歧视和振兴美国黑人文化为主要内容,在保持黑人尊严和个性的前提下以融入美国主流社会为宗旨的文化思想启蒙运动。在这种背景下,60年代黑人文化民族文化运动应运而生。非裔美国人努力重新用新的名词来定义自己的身份。很多黑人都开始了自己的寻根之旅,同时排斥否认充满痛苦和不公的美国黑人伤痛文化。当时“黑人是美的”的口号被到处宣扬。非洲的发型也很流行。但是,很多盲目寻根的黑人们连大西洋贩奴路径都不知道。他们对本民族文化以及遗产的理解还相当肤浅。他们只注重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并没有真正理解文化和遗产的丰富内涵。就像克拉拉(Clara)和英格尔琼克(IngerJunker)在其主编的美国黑人女作家文选《黑玫瑰(BlackRoses)》中对这篇小说所作的注解一样:

“故事中的迪伊参加了黑人文化民族主义运动。这场运动的主要代言人是黑人作家勒罗瓦?琼斯(LeroiJones)。黑人文化主义者强调黑人艺术及文化的发展,并以此推进黑人解放,但是并没有强烈的政治倾向。文化民族主义者们的理念导致了黑人文化的庸俗化,表现在参与者以为穿长袍、

凉鞋,留非洲发型的就是黑人文化。”

[1](p128)

迪伊就是这样的一位女性,在语言和服饰上刻意模仿,盲目追赶潮流。母亲对她的描述就是这种类型:“犹豫不是她的性格……到十六岁她的言谈举止开始形成自己的风格,

她知道什么叫时髦。”[2](p57)

这些个性特征以及她的服饰和言

谈举止就可以准确地将她定位为黑人文化民族主义运动的象征。

现代思想家法农曾对西方统治,文化侵略和种族歧视造

胡忠青,蔡圣勤

(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荆州434020)

摘要:《外婆的日用家当》是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最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这篇小说讲述了由日用家当引起的黑人母亲、大女儿迪伊和小女儿麦姬之间的冲突。从女性主义批评和后殖民主义理论的角度,解读其象征意义,以期使沃克的这一经典得到更好地理解。该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性和完美的艺术性成为美国短篇小说中的经典。

关键词:艾丽丝?沃克;象征;文化民族主义;遗产中图分类号:I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477(2007)04-0144-03

《外婆的日用家当》中女性人物的象征意义

作者简介:胡忠青(1980—),男,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蔡圣勤(1966—),男,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湖北社会科学人文视野?语言?文学

?144

?

成的黑人心灵创伤进行了尖锐的抨击和分析,“在这种殖民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侵略的方式下,黑人无疑成了劣等民族,变成了自我羞辱和灵魂挣扎的一群,他们为了获得白人的另眼相待,挣脱自己劣等民族的枷锁而挤入上等社会,抹去自己与生俱来的黑色身份的耻辱,就在无意中对自己的肤色面貌产生憎恨,从而在灵与肉上都处于一种自卑和自毁的可悲境地。”[3](p17)迪伊没有对自己较浅的肤色产生憎恶,但通过母亲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来,迪伊对母亲这一传统的黑人妇女形象很不满意,她甚至说不会带朋友回家看母亲。深受白人文化浸染的迪伊对有自己民族烙印的母亲这样排斥,甚至以此为愧。承载着家族历史伤痛过去的房子被火烧了。她没有一丝伤心。自卑、丑陋、柔弱的麦姬被大火烧伤,对妹妹,她视若无物。母亲唯一给麦姬的被子,她也要抢去。对于象征着黑人在美国的伤痛文化的妹妹,迪伊的漠视就象征着她对非裔美国黑人伤痛过去的否认和回避。迪伊“活跃在第一世界的文化中,却是具有第三世界的血缘的‘夹缝人’。”[4](p417)她在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文化冲突中的处境是尴尬的,她想带着黑人的自尊和个性进入主流社会,“面对西方人,她处于一种失语和无根状态,却在面对第三世界文化时具有西方人的优越感”。[4](p417)她不清楚最重要的一点:作为一个非裔美国黑人,她应该传承的文化不仅是非洲文化,而且还有黑人在美国的伤痛文化。

虽然她把她曾经引以为耻的母亲和妹妹的形象收进了自己的照相机,对曾经看不起的日用家当爱惜不已,鄙视母亲不懂自己的遗产,以为自己在寻求非洲文化之根,事实上她的做法却与她的目的背道相驰。

第一,她的问候。据HelgaHoel考证,她问候自己母亲的第一句话“Wa-su-zo-tean-o”是乌干达语,乌干达的布甘达族人问安的话,相当于“早晨好!”也可以翻译成:希望你昨晚睡的好。[5](p10)明知道母亲听不懂,还这样问候。可见她的目的只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学识和时髦。

第二,她穿的长裙。她的飘逸、耀眼的长裙确实是非洲的服饰,但是只有东非和穆斯林的妇女才会穿这样的落地长袍。除此之外,就是旅游区专门向游人出售的时髦款式。真正传统的非洲女装应该是两片裙或有明显腰线的裙子。

第三,她新换的名字。按照她的意思是:“我无法忍受照那些压迫我的人的名字给我取名。”可是她的母亲可以把名字的历史追溯到内战以前。母亲是依约翰逊家族祖先和传统给她命名的。迪伊不知道她的来历,想当然地以为名字的来源是白人。而且据HelgaHoel的研究,“WangeroLee-wanikaKemanjo”是拼错的几个东非部落的名字的组合。

第四,她的索要。她要拿走家里还在使用的搅乳器盖子和搅乳棒当装饰品,而且她并不知道这些日用家当的历史。最具讽刺意味的是,对融合了家人感情,象征非洲文化的百纳被,她曾经因为“老掉牙,没个样子”而拒绝,现在却要从麦姬那里抢过来。竟然不知道这两床被子是妈妈和“压迫”她的人一起缝制的。

可见迪伊对新近接纳的非洲文化知之甚少,对现实生活中,他们拥有的美国黑人文化遗产同样的无知。她其实是一大批盲目追随文化主义运动的黑人中的一个代表。他们之间

因为百纳被引起的争论实际就象征着迪伊对文化遗产的困惑。她不知道,真正应该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就应该像对待百纳被一样,把它用到日常生活中并世代相传,不断修缮更新。

(二)麦姬——

—美国黑人伤痛历史的象征。

似乎每一个家庭里面都有一位继承了父母所有优点的孩子,而另外一个孩子总是没有他(或她)聪明、漂亮。麦姬就是那第二个孩子,她没有父辈传承给迪伊那样的基因和运气。她丑陋、自卑、笨拙、柔弱,这些特点也似乎象征着美国黑人的伤痛文化。

象征着黑人伤痛文化的麦姬承受着三重痛苦。其一是奴隶制度带给她的身心痛苦。母亲是这样刻画她的:“你有没有看见过一个跛了腿的动物,比如说一只狗,被一个粗心莽撞的有钱买得起汽车的人压伤后,侧着身子向一个愚昧的对它表示关切的人走去时的样子?”[2](p56)“买得起汽车的人”其实就代表着对黑人实施压迫的白人。母亲暗指麦姬的伤是白人留下的。一场象征着奴隶制度的大火烧伤了她,给她留下了难言的痛。她的伤疤代表所有非裔美国人承受着的奴隶制度带来的伤痛。其二是黑人文化运动对她的漠视和否定。“下巴贴近胸口,眼盯着地面,走路拖着脚。”这很容易使人想起白人影视作品中刻画的黑人女奴形象。受伤害的美国黑人正可拿来作为批判帝国主义文化霸权的有力武器。文化运动的激进分子们却以她为耻,甚至希望她永远躲在不为人知的角落里。迪伊确实是这样做的。从母亲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到,从过去到现在,在妹妹面前,迪伊一直都有优越感。她无视妹妹的存在。从回家到怒气冲冲地离开,迪伊总共和麦姬说了两句话。谈论搅乳棒时,迪伊哈哈大笑着说:“麦姬的头像大象一样。”对于这句没有任何意义的话,我们只能理解为迪伊对麦姬的侮辱。妈妈唯一能给麦姬的是两床旧的百纳被。受过高等教育的姐姐却要据为己有,根本没有考虑可怜的妹妹的感受。可见文化运动的激进分子们对受伤害的妹妹的不在乎也同样表明了他们对黑人的伤痛历史的不在乎。其三是母亲对她的有意回避。从妈妈对于麦姬的态度可以看出来,这一点。为了迎接姐姐,她换了衣服,问:“妈妈,我看上去怎么样啊?”妈妈没有回答她的问题,而是转换话题。妈妈对她的外貌是回避的。在百衲被事件之前,妈妈甚至都没有抱过这个可怜的小女儿。可以想象这个自卑柔弱的麦姬心里的痛。虽然她可能不知道她的伤疤让妈妈想起过去的痛。

在姐姐回来的前一天她就和妈妈一起打扫了院子,还在姐姐回来当天穿了“一件粉红的裙子和大红罩衫。”对于一个从大城市来的,受过高等教育的姐姐,麦姬和妈妈一样是充满期待的。我们不仅可以用心灵感受麦姬的痛楚,同样用心灵可以感受到她对姐姐的期待。她是多么希望权力运动能给自己的困境带来一线改变的希望。但是看到姐姐回来,“麦姬拔腿就要往屋里跑。”“麦姬的手像鱼一样软弱无力,恐怕也像鱼一样冷冰冰吧。”她期待,却很害怕直接面对权力运动。“她用几乎听不见的声音”和姐姐说话,吃过饭后“在厨房里洗碗,故意延迟不愿早出来。”她期待过,却发现文化运动并没有给她带来解决困境的方法。她对迪伊的回避和敬畏就象征着伤痛文化在文化运动面前的无助。文化运动

?145?

对她的漠视也让她的痛苦加深了。

尽管如此,麦姬却是真正懂文化遗产的人。从她对日用家当的了解可以看出来。她可以说出那个搅乳棒的历史。我们还可以从她对姐姐的迁就看出她对遗产的理解和对他人的宽容。“让她拿去吧,妈妈,”“不要那些被子我同样记得外婆。”和迪伊不一样,对麦姬而言,这两床被子母亲家族及所有亲属的永久纪念。迪伊对被子的理解建立在价值和审美上,而麦姬的理解是在血缘和感情上。麦姬继承了黑人的历史与传统,毫无疑问,她就是这个家族文化与传统的最理想的继承人。这也正是为什么沃克在小说的结尾让母亲从迪伊的手中夺过被子,给了麦姬。这是母亲的选择,也是作家本人的选择。

(三)母亲——

—美国黑人大众的代表。

故事中的母亲强壮、能干、勤劳,没有受过多少教育,贫穷但是乐观,是典型的黑人妇女形象,代表着普通美国黑人大众。她对两个女儿的不同态度象征着美国黑人大众对文化运动和伤痛文化的态度。在文化面前,她是一个由迷茫转向清醒的黑人。她迷茫是因为她不知道如何调和与伤痛文化,以及文化运动的关系。她清醒是因为她看清了文化运动,真正理解了文化和遗产的含义,并最终为遗产的归属做了正确的选择。

母亲对迪伊的感情是复杂的。母亲为迪伊的成功,个人能力及姣好的外貌而骄傲,但是却反感她的自私和个人中心主义。尽管如此,母亲还是在前一天做好了迎接女儿的准备。和麦姬一样,母亲也在期待着文化民族主义运动的到来能给自己生活的困境带来一丝改善和希望。“在强烈的太阳光下本来就很难得看清楚他们的面目,”是的,母亲从一开始就不知道文化运动究竟是怎样的运动,所以她一直努力去接近并试图了解她。看到女儿并非传统非洲的打扮,尽管很刺眼,但是她仍然觉得很好看;女儿用乌干达语向她问候,虽然听不懂,她还是接受了;迪伊改了名字,母亲虽然失望,却也努力学着用新名叫她。所有这些都告诉我们,母亲对黑人文化民族主义运动一无所知,却也努力配合并试图去了解她。这毕竟是在困境中等待来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啊。但是当发现迪伊自私地要拿走家里的日用家当却不知道他们的历史和所凝结的情感时,母亲对迪伊这种抛弃传统,盲目寻根的举动彻底失望了。迪伊对文化遗产的肤浅认识也让她无法认同。她清醒了,文化运动给她带不来任何改变。

对待麦姬,这位伤痛文化的象征,妈妈最初的态度是有意忽视和回避。一场象征奴隶制度的大火烧伤了麦姬,也给母亲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伤痛。女儿穿了一件衣服,问妈妈:“我看上去怎么样啊?”实际上她是希望得到妈妈的正视和肯定。母亲回避了她的问题。故事中母亲有这样一句话,“过去我以为她也讨厌麦姬。”母亲对她是失望的,甚至是为她感到羞耻。母亲在百衲被事件之前从未拥抱过可怜的小女儿。可怜的母女俩想相互温暖,却因为那段伤痛的历史而无法靠近。母亲很清楚麦姬的现状是历史留下的烙印,但是在伤痛文化面前,母亲显得很无助。她无法面对,无力驾驭她以及她的同胞们在美国奴隶制、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下所受的痛苦。所以选择了回避。

尽管如此,最终还是麦姬让母亲清醒过来了。“让她拿去吧,妈妈,”“不要那些被子我也能记得迪伊外婆。”麦姬的话给了母亲强烈的震撼,让母亲如梦初醒。“我紧紧盯着她。”“她站在那儿,将一双伤痕累累的手放在裙褶缝里。”母亲终于正视了麦姬,也看到了她的伤痛。在那双伤痕累累的手上,她看到了真正的文化遗产,让她骄傲而不是羞愧的文化遗产。她知道了,盲目迎合权力运动,怯懦逃避伤痛文化也不是一个真正的美国黑人应该做的。麦姬才是家族传统和历史文化的最佳继承人。

沃克不仅把母亲塑造为一个传承历史文化,珍视文化遗产的人,还把母亲塑造成了一个身兼父亲和母亲双重角色的人物。“我能像一个男人一样狠狠地宰猪并收拾干净。”母亲甚至能一个人杀掉并收拾好一头小牛。读者并不知道家里有没有男性人物。沃克在这里是有意让男性缺席的。根深蒂固的男权中心主义存在于大面积的文学作品中,连主流文学中的女性作品也不例外。尽管“男女平等”的口号一声高过一声,黑人妇女们仍然在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下艰难度日。沃克笔下的母亲,可以像男人一样干活,成为家庭的支柱。她刻意凸现了黑人女性的能干,委婉抨击了男权主义。以“妇女主义”为旗帜的沃克有意将性别政治和文化斗争联系起来,表明了一种异乎白人女权主义者的黑人女权主义立场。

艾丽丝?沃克赋予了三位女性人物不同的象征意义,大女儿迪伊象征着美国黑人文化民族主义运动;小女儿麦姬象征着美国黑人的伤痛文化;母亲代表着美国黑人大众。母亲对待两个女儿的态度也象征着美国黑人对黑人文化运动和伤痛历史文化的理解。正如DavidCowart所论,“艾丽丝?沃克辛辣讽刺了60年代黑人意识中对文化的误区,否定了他们的虔诚,特别是对非洲文化的寻根举动,坚定了被忽视的文化价值观。”[6](p11)但沃克的主要目的是挑战黑人文化运动和黑人大众,批判了他们的盲目性,引导他们去理解并尊重自己的美国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IngerJunker,BlackRoses,NewYork:AnchorDoubleday,1987.

[2]张鑫友.高级英语(修订本)学习指南(第1册)[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3]王岳川.后殖民主义与新历史主义文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4]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第2版(增补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Hoel,Helga.PersonalNamesandHeritage:AliceWalker's″EverydayUse″[J].AmericanStudiesinScandinavia,Vol.31-No.1Denmark:OdenseUniversity,1999.

[6]Hoel,Helga.PersonalNamesandHeritage:AliceWalker's″EverydayUse″[J].AmericanStudiesinScandinavia,Vol.31-No.1Denmark:OdenseUniversity,1999.

责任编辑邓年

?146?

简述张洁作品中女性意识的研究

简述张洁作品中女性意识的研究 摘要:张洁是一位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的女作家,随着90年代中期以来女性文学研究地位的不断提升,其作品中的女性意识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者的关注,本文列举并简要分析了研究张洁作品中女性意识的经典性论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可能路径。 关键词:张洁作品女性意识研究两性声音 自1978年凭借《森林里来的孩子》初登文坛,张洁的作品就引起了文坛的广泛关注与争议,仅1978到1987十年间国内对张洁的评论文章就达到了160多篇。这一时期的批评关注点是其作品风格、主题等方面。随着90年代中后期,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不断输入,更多研究者尝试着以这种新的理论来解读女性作家的创作。此时,作为新时期女作家旗手的张洁再次受到了研究界的关注,她的创作也在更大程度上被纳入到了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的范畴,考察其作品中女性意识及其发展变化成为了近十年张洁研究的焦点。 一、张洁作品中女性意识研究现状评述 张洁创作中的女性意识在其作品中的显现程度不尽相同,在《沉重的翅膀》、《谁生活得更美好》、《条件尚未成熟》这类作品中,女性意识呈现隐匿状态,因此女性批评的研究者们更倾向于选取张洁作品中女性意识相对凸显的作品进行研究。著名批评家荒林认为张洁前期代表作品《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和《祖母绿》三篇小说“呈现了作家对女性问题思想的连续深入和统一性,表现了作家对女性新的价值确立的强大热情”。如果说《爱,是不能忘记的》所喧寓的,是一个关于理想爱情与理想男性的神话,那么《方舟》则称得上是一篇预示着理想破灭的“愤世之作”。80年代中期,张洁作品风格转型之巨,不禁让人哗然,此时的张洁以老辣、尖酸的形象极尽讽刺,理想的爱情神话破灭了,理想的男性偶像倒塌了,对此王绯认为,“张洁的审丑意识有着很强烈的性别色彩,在男/女二项对立中,她故意让他们原形毕露,让他们丑态百出。”度过这段偏激、锋利的创作时期,张洁的以其特有的女性姿态书写了两部现实主义作品《红蘑菇》和《她吸的是薄荷味儿的烟》,这两部作品既不同于早期的纯情之作,又有别于她前一阶段的狂怒与怨愤,蕴涵深刻的女性觉悟。有论者曾这样评价到,“此间,张洁的女性书写是在更高一级的层面上对妇女自身和男性弱处的现代审视。”在经历了由“审美”到“审丑”的转变后,张洁的创作逐渐进入了文学”老年期”,此时张洁的心态渐趋平和。随着长篇记事小说《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的发表,张洁自身的女性意识也得到了升华,小说着眼于探索祖孙三代女性绵绵不绝的血缘之爱。批评家徐坤将这篇作品归入了“母亲谱系的梳理与母女关系重新书写”的范畴。 二、张洁研究中两性批评者的不同声音 以女性意识为切入点来研究张洁作品最早可以追溯到1991年董瑾发表的评

中国当代名人励志故事

中国当代名人励志故事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篇一:现代名人励志故事现代名人励志故事夏落整理内容均来自于网络成功的过程,是曲折的的。其实世间上有许多的成功,都是经过了不断地阻碍才能获得的。面对困难,不退缩,不放弃,在遇到困难的时刻,坚持便是进步。有多少让我们艳羡的人,他们人生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过程中的曲折有时候更是我们无法想象到的,让我们一起从那些成功人士的身上学习那些坚韧不拔的精神吧!从他们的身上学习。走向成功的道路。零、《莫言》莫言辍学之后,混迹于成人之中,开始了“用耳朵阅读”的漫长生涯。二百多年前,他的故乡曾出了一个讲故事的伟大天才——蒲松龄。他们村里的许多人,包括

他,都是他的传人,他在集体劳动的田间地头,在生产队的牛棚马厩,在他爷爷奶奶的热炕头上,甚至在摇摇晃晃地行进着的牛车上,聆听了许许多多神鬼故事,历史传奇,逸闻趣事,这些故事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家族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使他产生了强烈的现实感。莫言自述我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着家里唯一的一把热水瓶去公共食堂打开水。因为饥饿无力,失手将热水瓶打碎,我吓得要命,钻进草垛,一天没敢出来。傍晚的时候,我听到母亲呼唤我的乳名。我从草垛里钻出来,以为会受到打骂,但母亲没有打我也没有骂我,只是抚摸着我的头,口中发出长长的叹息。我记忆中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跟随着母亲去集体的地里捡麦穗,看守麦田的人来了,捡麦穗的人纷纷逃跑,我母亲是小脚,跑不快,被捉住,那个身材高大的看守人搧了她一个耳光。她摇晃着身体跌倒在地。看守人没收了我们捡到的麦穗,吹着口哨扬长而去。我

妇女创业现状的分析及几点建议(修改)

妇女创业现状分析及几点建议 姓名:郭俊敏姜伟 摘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业大时代到来之际,越来越多的女性同志也走进了这一行列之中,但由于女性自身存在的问题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女性创业存在一些明显急需解决的问题,本人从女性创业目前存在的现状进行剖析,然后提出为扶持女性创业的几点建议,让女性同志们在有关部门扶持下,能够更好地去创业,创成业,创好业。 关键词:妇女创业现状;政府扶持;小额贷款;创业环境氛围;创业培训,创业带动就业 妇女创业现状分析及几点建议在万众创业、大众创新的创业大时代到来之际,越来越多的女同志走进了创业这一行列中,为更好地分析目前我市妇女创业的现状,找出制约女性创业的关键因素,并能够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为更多的女性投身创业,健康发展提供有效的帮助和促进,有力地促进女性创业发展,我进行了这样一个调查: 2012共参加创业培训1026人,其中女同志203人,创业的有65人;2013年共参加创业培训998人,其中女同志132人,创业的有45人;2014年参加创业培训的共有958人,其中女同志参加创业培训的共有111人,实际创业的只有35人,由此我们的随机抽样中,30%左右的女性在创业,还有70%的女同志没有创业,他们大致的情

况是:其中31%的女同志满足于生活现状,不想有所改变;19%的贪图安逸,怕吃苦受累;20%的宁愿吃低保,也不愿创业。调查中,女性有创业意愿的比男性有创业意愿的低3.6个百分点。创业的女性中大约65%做的都是种植、养殖等技术含量不高的行业,30%的女性开的是夫妻日杂零售店,10%是科技含量较高的技术开发性行业。下面对综合调查问题进行分析: 一、目前妇女同志创业存在问题及分析: 1、创业资金不足,女性创业举步维艰,极大地压抑了她们的创业欲望。 在我们的调查中,关于女性创业资金的主要来源,43%的靠个人和家庭,35.9%的靠朋友,只有21.1%才能靠银行贷款。有72.4%的女性认为“资金短缺”是影响自主创业的第一因素,他们虽然对我们劳动部门可以提供“小额贷款”非常感激,但小贷手续申办程序太繁琐,从培训开始,一直到申报成功,中间涉及环节太多,一般都要到2至3个月才能申报成功。还有信誉担保困难,特别是农村的更是因为担保而不容易办成。是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资金,再好的创意、再好的创新技术也难以化为现实生产力。因此资金短缺问题是困扰女性创业的关键因素。调查中,69.5%的因为资金短缺而未能创业。 2、市场不规范,由于创业环境氛围的影响,女性创业难度加大。 调查中,针对创业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28.6%的女性认为枣阳整个的创业环境氛围也至关重要。访谈中,她们说创业过程存在的

古代名人励志故事集锦三篇

古代名人励志故事集锦三篇 【诸葛亮教子】 诸葛亮(181—234)是西蜀的丞相,他以神机妙算而闻名。他为 子孙的打算,也是算计得比较久远的。他在给哥哥诸葛瑾的信中曾特 意说到他的儿子诸葛瞻:“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 为正器耳。” 诸葛亮担心的是:聪明过早外露,容易自满自足,反而成不了大器。所以他给诸葛瞻起的名字叫做“思远”。他给外甥的信也说: “志当存高远。”这都表明他希望后代有远大的理想和志向。 怎样才能有远大的志向呢?诸葛亮在给儿子的信中指出了两个条件:一个叫静,一个叫俭。他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 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他认为人要有才,就要刻苦学习,要学习就要有志气。还要心静,心不静就不能用心治学。生活太舒适了,也容易分散精力,立不了大志。生活俭朴才是涵养道德的主要条件。 他在给外甥的信中进一步指出:要坚持自己的远大志向,“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这就是说,要不考虑一时的得失, 不贪图生活上的享受,广交师友,不计较个人的恩怨,这样做了, “虽有淹留”也许一时不成功,“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学习 之中有乐趣,也一定会有用的。怕的是“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 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受追求世俗的物质生活和情欲的影响,失 去坚强的信心那就会“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 可见,诸葛亮让子孙生活俭朴,是为了使他们更有出息,其眼光 不能不说“超俗”远大!

【少年李白】 李白的父亲是位商人,做生意赚了许多钱,相当富裕。相传,李 白小时候在四川象耳山读书。有一天逃学下山,经过一条小山涧,见 到一位老奶奶在山洞旁磨铁棒。李白觉得很惊奇,走上前询问,老奶 奶回答说要用铁棒磨针。一根粗铁棒要磨成一根细小的针谈何容易, 但老奶奶信心十足,她说:“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从此以后 李白就打消逃学念头,下功夫读书了。他既学文又习武,专门学习剑术。决心要做一个满腔侠义的“游侠”。 李白幼年时候记忆力特别好。诸子百家,佛经道书,无不过目成诵。据说他五岁就会诵写“六甲”,十岁能读诸子百家的书,懂得了 许多天文、地理、历史、文学等各方面的知识。此外,他还学会了弹琴,唱歌,舞蹈。 一天,李白家中来了一位客人,风流儒雅,气概不凡,是当时很 有名气的文人,这次是到蜀中来做官的。在长安,他早就听说李白的 诗名,这次来到蜀中还未上任就前来访问了。家人带他来到一条河边 的柳树荫下,只见一个年幼的书生,头戴纶巾,佩一把宝剑,正在吟诗,同样是风流倜傥,卓越不群,诗人对这少年的喜爱之情油不过生。他又看了看少年李白的诗稿,先是吃惊,后是赞叹,最后竟是击节拊 掌了,他说:“小家伙的文辞简直可以和司马相如平分秋色啊!好好 写吧,中国第二个屈原就要横空出世了。” 李白自小志趣远大,禀性高洁。当时的读书人要想求取功名,都 去参加进士考试。李白想,大丈夫在世,要做就做个国家栋梁,否则 就一辈子只当一个平民百姓。他常常自比谢安,相信总有一天会“长 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少年时代的诗歌留下来不多,比较早的一篇是《访戴天山道 士不遇》。说的是有一天李白到深山的道观中去寻访一位道士。时值 初春季节,桃花正带露开放,飞瀑流泉,野竹小鹿,山中景色确实美 不胜收。不过道士却始终没有回来,从早晨到下午,一直见不到人影,

论张洁小说《无字》中的女性意识

论张洁小说《无字》中的女性意识 摘要:从《爱,是不能忘记的》到《无字》,张洁一直在寻求一条女性解放的道路。《无字》被她认可为自己最好的作品,是对自己前面作品的总结。确实如此,一部三卷80万言的作品处处可见张洁的人生经验和关于人生及女性命运的思考。本文试图从两性意识、婚恋观念及女性自身的发展等方面探讨张洁作品《无字》中的女性意识。 关键词:张洁《无字》女性意识两性关系婚恋 张洁的《无字》是一部描写女作家吴为祖孙四代的成长和婚恋,揭示二十世纪女性成长的历程及女性意识发展的作品。更以吴为一生的婚恋为主线进而探讨了众多知识女性以及其他女性的婚恋悲剧。女性的梦想与挣扎,控诉了男权制社会中女性的悲惨命运,探讨了悲剧所存在的原因。在痛定思痛的同时,张洁还对女性的未来进行了畅想。这一部三卷80万言的作品处处可见张洁的人生经验和关于人生及女性命运的思考。本文试图从两性意识、婚恋观念及女性自身的发展等方面探讨张洁作品《无字》中的女性意识。 一、两性意识 《无字》对两性意识的探讨,贯穿于整个二十世纪并延伸到二十一世纪,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从墨荷与叶志清到第四代的禅月夫妇,通过她们家族的婚恋描写,作者对整个二十世纪两性意识的发展做了一个完整的梳理。 两性关系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础关系,进入父系社会后,这种关系一直以一种不和谐的姿态出现并长存几千年。即女性只是作为男性的附属品,作为奴隶和生孩子的工具而存在。正如恩格斯所说:“母权制的被推翻,乃是女性的具有世界意义的失败。丈夫在家庭中,也掌握了权柄,而妻子则被贬低,被奴役,变成了丈夫淫欲的奴隶,变成了生孩子的简单工具了。”【1】基于这种不平等关系,女性不得不奋起反抗而掀起全世界性质的女权运动,其中女性文学作品起到很好的先锋作用。张洁是一位很负责任的女性主义作家,以写作的方式从不间断地为寻求一条女性解放之路而努力。《无字》正是这么一部厚实的作品,为寻求一条两性和谐之路而努力探索。 墨荷家族祖孙四代都在寻找自己理想中的好男人。没有婚恋选择自由的墨荷以采榛子,为心爱的“他”留榛子为乐事,并双眼朦胧、两颊羞红地想象着个意

中国现代励志的经典名人故事

中国现代励志的经典名人故事 我们总能从哪些中国现代励志的经典名人故事中学会很多,那么中国现代励志的经典名人故事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现代励志的经典名人故事:黄晓明作为开讲嘉宾,黄晓明首次来到央视《开讲啦》的舞台,手捧一束鲜花,分发给了部分在场的听众。听众热情高涨,欢呼雀跃。这是自《开讲啦》举办以来,第一位给听众送花的嘉宾。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说:“听众早早地就来了,等待是很辛苦的,鲜花代表了我的问候与感谢。” 黄晓明是个偶像派兼实力派的著名青年演员,是许多影迷崇拜的男神,按理,是观众给他献花才是,可他为什么倒过来给观众送花呢?黄晓明说,这就是他,从小被爸妈教育成这个样子,改不了的。拍《中国合伙人》的时候,影片监制看到他对观众的温柔样子,就曾说他最大的问题就是太善良了,太随和了,没有一点棱角,没有太大的性格。言下之意对他是有点恨铁不成钢的味道。黄晓明说他听后真是疑惑了,是不是应该学会抽烟,是不是应该学坏点,所谓的有棱角一点,就是那种面对要求签名的热情观众,愤怒地吼道:“走开,不签!”面对过来做采访的记者,说着说着,一个不高兴,掉头就走。黄晓明摇着头,十分为难地表示:“但那样我是真的做不出来,那样就不是我,每次我的工作人员拦着我,不让我给观众签名的时候,我就会说,人家好不容易等了那么久了,签一个吧,写一个吧,拍一个吧。还有朋

友来求帮忙拍戏,我明明知道那戏那角色不适合我,可一听朋友说你就帮个忙吧,真没办法啦。结果我就帮了,结果果然不出我所料没演好。是的,我对观众对朋友是没有‘棱角’的。但是,在我的人生道路上,我会通过我的电影角色来表现,黄晓明是一个有棱角的人,我可以是《中国合伙人》里的创业青年成东青,可以成为《太平轮》里抗日不要命的“雷疯子”,可以转身为《何以笙箫默》里为初恋固执等待的法律才子何以琛。一个人可以不聪明,但一个人一定要努力,一定要真诚,一定要热情,一定要善良。” 中国现代励志的经典名人故事:马云最近老是有人问我:“现在生意越来越难做,今天上淘宝去开店还有机会赚钱吗?总看到有人在淘宝上做得很好很快乐而且很赚钱,而自己做了个把月却生意一直不好,快坚持不下去了,是不是自己做得太晚了……” 其实做生意从来就没有容易过!起早贪黑,担心受怕,患得患失,忙了一年颗粒无收甚至血本无归,“众叛亲离”都是很自然很正常的事。说生意好做的人基本是吹牛。任何时代做生意都是要冒风险,都是要付出巨大的脑力心力和体力。一夜暴富成名的事基本上是电视剧里的故事,好生意都是需要时间和心血积累打造起来的。花大量时间精力未必生意会好,但不花时间精力是肯定不会有好生意的!淘宝开店也一样。 其实13年前开店还仍然坚持到今天的人并不多。那时候开淘宝店也非常艰难,因为网购的客户很少,物流很差,支付绝对不顺畅。那时候开实体店的人常常笑话开网店的人是异想天开。其实很奇怪,

女性创业就业现状调研报告

女性创业就业现状调研报告 妇女在社会生产、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全面了解我县女性创业就业工作情况,促进我县妇女创业就业工作,近日龙山县妇联走访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部分乡镇、系统妇委会等单位及女性创业者,以召开座谈会和发放调研问卷等方式,对我县女性创业状况开展了调查,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县女性创业就业基本情况 龙山县是国家级重点扶贫开发县,位于湘西北边陲,地处武陵山脉腹地,至今不通铁路,正在建设高等级公路,是一个典型的八山半水一份田,半份道路和庄园的山区农业县。全县共有34个乡镇(街道)462个村(社区)共57.3万人,其中女性人数27.9万,占总人口的48.7%。 近年来,龙山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女性创业就业工作,通过多部门齐抓共管,加大培训服务力度、加大贷款服务力度、加大创业服务力度,使广大妇女创业激情不断高涨、创业能力不断提升、创业途径不断拓宽、创业成效明显。据调查统计,我县共有就业人员32.5万人,其中妇女就业人员14.6万人,就业率达45%,主要从事的行业有社区服务业、家政服务、饮食、宾馆、超市、美容休闲、环卫、零售、维修、运输、医疗保健等工作。自主创业女性人数约1.2万人,主要投资于土家织锦、百合加工、服装、美容、餐饮、等行业。三年来,共为1304名妇女发放小额担保贴息贷款4976.8万元,带动3800余名妇女就业。全县女性创业就业状况具

有以下特点: 1、女性就业结构方面。随着我县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里耶秦简为品牌的旅游服务业的强力推进,女性就业结构有所改善。第一产业就业女性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未发生明显变化,而分布在第三产业中的女性比例上升幅度较大。从就业层次来看,尽管妇女大多集中在一些劳动密集型行业,但在第三产业中一些对人员综合素质要求较高的领域,如金融保险、教育、文化艺术、会计等行业,妇女所占比例逐年上升,就业层次有所提高。 2、女性就业途径方面。采取政府引导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方式就业。据调查,就业女性中通过求职、应聘、录取或考取的比例为21.2%,外出务工的比例为30.3%,自谋职业(农村妇女从事种养殖业)比例为48.2%。 3、女性劳动者素质方面。女性劳动者中,只有小学学历的占18%,初中学历占54%,高中以上学历占28%。城镇女性劳动者的文化素质虽然比农村高,但与岗位要求相比仍然偏低,不适应岗位要求的问题仍比较突出。很多妇女接受的教育有限,因此文化素质偏低就成了多数妇女群体通病。 4、女性自主创业方面。我县自主创业女性比例约占就业总人数的3.8%,比例偏低。女性总的来说比较保守,冒险、创新意识不强,再加上对高新技术的掌握不够,资金的短缺,女性创办的实体规模普遍较小。 二、我县推进女性创业就业的主要做法 1、开展教育培训,增强女性创业就业本领。大力开展

中国古代名人励志小故事

中国古代名人励志小故事 《文天祥少年正气》 南宋末年着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时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才有机会读书。一次,文天祥被有钱的同学误会是小偷,他据理力争,不许别人践踏自己的尊严,终于证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过这件事,更加树立了文天祥金榜题名的志向。 《陈平忍辱苦读书》 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陆羽弃佛从文》 唐朝着名学者陆羽,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的技巧,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把祖国的茶艺文化发扬光大! 《少年包拯学断案》 包拯包青天,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大以后断案如神,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 《万斯同闭门苦读》 清朝初期的着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但万斯同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万斯同由于贪玩,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子,从而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万斯同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万斯同从生气、厌恶读书,到闭门思过,并从《茶经》中受到启发,开始用心读书。转眼一年多过去了,万斯同在书屋中读了很多书,父亲原谅了儿子,而万斯同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万斯同经过长期的勤学苦读,终于成为一位通晓历史遍览群书的着名学者,并参与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编修工作。 《唐伯虎潜心学画》

影视鉴赏网课新版复习资料

影视鉴赏 影视概说 1 【单选题】(A)属于纪实感很强的电影。 A、《三峡好人》 B、《英雄》 C、《小时代》 D 、《杜拉拉升职记》2 【单选题】(B)类电影尤其具有“窗户”功能。 A 、幻想风格 B、现实风格 C、惊悚风格 D 、喜剧风格3 【判断题】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贾樟柯的电影具有社会活化石的作用。(V) 4 【判断题】电影可以说就是我们的生活,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V) 电影就是我们的生活 1 【单选题】关于电影《摇尾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影片内容是总统如何利用影像的力量影响公众 B、这是一部美国电影 C、影片反思了影像与现实间的关系 D、影片采用了纪实的表现方式 2 【单选题】理论家波德里亚认为电影与现实的关系不包括(A)。 A、影像以符号的形式包围着现实 B、影像是现实的反映 C、影像掩盖真实的不在场 D、影像掩盖和篡改现实 3 【判断题】《西蒙妮》讲述的是导演通过电脑技术虚拟出一位完美男主角的故事。(X)4 【判断题】电影就像镜子,因为我们会把电影里的人生和自己进行比较。(V) “影像文化”及其革命性意义 【单选题】根据麦克卢汉提出的“一切媒体都是人体延伸”的观点,电影是人类(A)的延伸。

A、想象 B、触觉 C、视觉 D、听觉 2 【判断题】电影所代表的形象思维,会与逻辑思维相互对立并互补。所以一般形象思维比较好的人逻辑思维就比较差。(X) 3 【判断题】好莱坞电影中“奇观化”法则指的是电影要表现出现实生活中难得一见的东西。(V)4 【判断题】电影具有艺术特质,但不完全等同于艺术的产物,其还会受到技术、市场规律等影响。(V) 影视文化的负面价值 1 【单选题】面对当今的电影,我们应该反思和批判的是(D)。 A、意识形态欺骗性 B、电影的平面化、单面化问题 C、媒体的强势话语霸权 D 、以上都对 2 【单选题】关于“摄影机如自来水”,下列说法有误的是(B)。 A、它是电影理论史上非常有名的一句话。 B、这句话主要是强调摄影师对电影创作的重要性。 C、由法国电影理论家阿斯特吕克提出。 D、意思是运用摄影机语言漂亮流畅地表达思想,叙述故事。 3 【单选题】只有电影(A)的时候,电影才开始被看成是艺术的。 A、有自己的语言方式 B、具有戏剧性 C、被社会大众接受 D 、成为全方位的欣赏 4 【单选题】根据库勒的“游戏冲动说”,能够缓和感性和理性冲动间矛盾的游戏是(B)。 A、阅读和体验 B、艺术创造 C、社会交往 D、辩证思维 5 【多选题】电影中属于文学性的是(BCD)。 A、舞蹈设计 B、对话设计

张洁小说的女性意识浅谈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 L OF SH ANDONG NOR M A L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 ocial S ciences ) 2005年第50卷第2期(总第199期) 2005 V ol.50 N o.2(G eneral N o.199) 张洁小说的女性意识浅谈 3 张 莹1,马 芸2 (1.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成都,610066;2.四川大学文学院,四川成都,610061) 摘要: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张洁彻底告别了热情高歌的理想主义文本,始终坚持一方面用中性眼光观照社会生活,超越女性意识感情,创造一种不分性别的文学作品;另一方面又不断地寻找“女性自我”,用笔记录下女性“成长”的历程。本文分析了张洁真爱理想的演变过程、女性自我的寻找历程,试图梳理出张洁女性意识的变化成长。 关键词: 真爱理想;解构;女性自我;定位 中图分类号: 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73(2005)02-0071-04 3收稿日期:2004-04-19 作者简介:张莹(1965—  ),女,四川成都人,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马芸(1981— ),女,四川峨嵋人,四川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沃林格提出决定艺术活动的“艺术意志”来源于人的应世观物所形成的世界态度,即人面对世界形成的心理态度。沃林格把这种态度界定为“世界感”。所以,个体“世界感”的差异决定了在“艺术活动”中的差异。而女性作为普遍意义的人和纯然的女性在“世界感”上必定是双性的。虽然文学自来不缺关于女性的话题,但长久以来都只限定在男性的视野中。只有在女性作为自觉的书写者,从女性立场出发创作关于女性生活和心理的作品,才形成了真正的女性文学。张洁作为一名女作家,一方面在用中性眼光观照社会生活,超越女性意识、感情,创造一种不分性别的文学作品;另一方面则更是在纯然女性眼光下,观照女性自我世界,创作女性心灵外化的女性文学。像大多数女作家一样,张洁同样将男女情感作为自己女性文学创作的基点,关注着女性的生存状况和心理世界。从第一篇涉及到两性关系的小说《爱,是不能忘记的》开始,张洁始终没有放弃探讨“爱”以及“爱”中的男女两性,尤其是女性。 一 虽然女性对爱有天生的渴望,但几千年的父权制使女性始终处于被统治的地位,自然也失去了追求爱情的权利。事实上,“由于女性意识、女性自我与当时主导意识形态相冲突,因此几十年来始终受到强大压抑和斥责,广大女性除了做与男人同样的人以外,不能有任何女性意识、特质或特定的流露,这种讳莫如深把女性降到‘空洞能指’的最低水平, 其背后深处深藏着那种千百年来顽固不化的传统文化精神 ———对女性的鄙视和忽略”[1](P56) 。而女性主动对爱情、婚姻 的追求更是被主流文学作品所避讳。作为一名女性,张洁必定在生活中感受到了历史、社会对于女性的压制,她开始试图用笔探索女性心理、思考女性问题,延续自“五四”后断裂了的对女性的思考。 张洁的女性文学创作是从女性最初“寻找男性”、“寻找爱”开始的,长久以来压抑在女性心中对于理想爱情的呼唤在张洁的笔下终于喷薄而出。既然女性已经获得了经济上的独立,已不在物质上依靠男性,那么,对于爱情她们更希望精神上的契合,追求心灵价值的美好。这种对精神生活的追求相应地造就了一种“理想男性”的形象。就像《爱,是不能忘记的》中的钟雨和《波希米亚花瓶》中的梧桐,她们一个爱着与自己相处不足24小时,连手也不曾握过的“老干部”,一个爱着不能过年轻夫妇那种生活的简,都在享受精神上的爱。她们从旧式的婚姻中解脱出来,被“老干部”和简强大的“精神力量”所吸引,爱的是“成熟而坚定的政治头脑”、“在动荡中的革命年代里出生入死的经历,他活跃的思想,工作上的魄力,文学艺术上的修养”……这是80年代新女性心目中的男性标准。她们开始自主地摆脱对有金钱、有地位的男性的依附关系,在婚恋问题上有了崭新的价值观念,这是女性在追求自我历程中的一个进步。张洁大胆突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为自己也为女性喊出了“爱”的心声。

妇女就业创业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妇女就业创业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妇女是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半边天”,是建设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镇妇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促进妇女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积极探索新时期行之有效的运作方式,不断深化“双学双比”、“巾帼建功”活动,充分调动妇女投身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妇女的增收致富,促进了农村妇女的创业与再就业,促进了我镇广大妇女素质的提高,努力推动实现妇女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今年,镇委、镇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全民创业就业和文化建设上提出了大胆尝试的新举措。值此为契机,结合工作实际,为了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我镇农村妇女的基本状况及需求,促进她们就业创业,解决她们的实际困难,镇妇联采取发放调查问卷、深入基层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全镇农村妇女就业创业开展了专题调研。通过认真整理所收集的资料,分析存在问题,对今后我镇农村妇女就业创业提出了几点建议和做法。 一、我镇农村妇女就业创业的现状 据调查统计,目前,全镇农村妇女总人数30471,其中就业妇女人数4675人,主要从事工厂、环卫、绿化、家政、美容等; 创业妇女人数301人,主要投资于服装店、毛织加工厂、文具店、果园、个体户等。全镇农村妇女就业创业状况呈如下特点: 1、自主就业创业比例偏低。全镇就业妇女4675人,只占妇女总人

数的37.5%,自主创业妇女301人,占就业妇女总人数的2.4%。并且,妇女就业创业面窄、工种少,其中,就业于工厂和环卫的占总就业人数的68%,就业于美容、家政的占17%,经营个体或企业(自主就业创业)的仅占就业人口的7%。 2、失业率与文化水平成反比。全镇下岗失业的妇女人数为3625人,且她们的文化水平大多数集中在高、初中及以下学历,其中高中学历以上的失业率占5%,高中、初中学历及以下失的业率所占比例高达95%,突显了学历越低失业率就越高的特征。 3、失业率与年龄结构成正比。下岗失业的妇女当中,35岁以下的失业率为15%,36岁—45岁之间的失业率为45%,45岁以上的失业率为40%,呈现出年龄越大失业率就越高的现象。 二、农村妇女就业创业中存在问题的现状及分析 (一)创业意识不强阻碍了妇女就业创业 一是畏难情绪严重,进取意识不强。在调查中,有近55%的妇女对自主创业存在着畏难情绪,思想保守,满足现状,其中有一半以上的妇女担心投资不赚钱,害怕失败,依赖政府思想很浓。二是缺乏主动脱贫意识,不愿接受新事物。“等、靠、要”思想严重,限制了农村妇女外出创业就业的积极性。三是守旧观念重,思想观念有待转变。“以农为本守家园”的保守观念及长期封闭的农村生活环境对大部分的农村妇女造成了思维和心理上的阻碍,依附男子生活、“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思想很重,不愿意走出来创业,走出去就业。 (二)文化素质偏低束缚了妇女就业创业

古代名人励志故事大全精选

古代名人励志故事大全精选 每一个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都是一个动人的小故事,都能给人以启迪,下面这些是为大家推荐的几篇古代名人励志故事大全精选。 王充是我国东汉初年具有唯物主义思想和批判精神的杰出的思想家。 王充少年时代,父亲就去世了。王充竭尽全力奉养母亲,后来到了京城,进太学学习,拜当时着名的学者班彪做老师。他喜欢广泛地阅读,善于抓关键问题,因而进步很快。 王充读书非常专心,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又很强,所以只要读上一遍,就能记住书的主要内容,甚至能够背诵某些精彩的章节。但是,家庭穷困,买不起很多书,为了满足如饥似渴的求知欲,王充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当时的洛阳街上有不少书铺,王充便决定把书铺当做他的“图书馆”,每天吃过早饭后,他就带上干粮,到书铺里去阅读出售的书籍。不分春夏秋冬,不论晴天雨天,他读了一册又一册书,跑了一家又一家书家书铺。就这样,他终于读遍了诸子百家的重要着作,掌握了书中的基本精神。 王充由于出身贫苦,因而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认识,基本上是从劳苦人民实际生活的情况出发的。他在读遍了诸子百家的主要着作之后,对于某些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唯心主义的说教深感不满,下决心给予严厉的批判。于是便集中精力独立思考,着手写书。为了不耽

误时间、不打断思路,他在住宅的门上、窗上、炉子上、柱子上甚至厕所里,都安放了笔、纸,想一点,写一点,走到哪里,写到哪里。经过长时期的努力,他终于写成了充满着批判精神、闪耀着唯物主义光辉的《论衡》。 古代名人励志故事大全精选2:王亚南读书的故事王亚南睡三脚床王亚南小时候胸有大志,酷爱读书。 他在读中学时,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读书,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条脚锯短半尺,成为三脚床。每天读到深夜,疲劳时上床去睡一觉后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脚方向倾斜过去,他一下子被惊醒过来,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读。天天如此,从未间断。 结果他年年都取得优异的成绩,被誉为班内的三杰之一。他由于少年时勤奋刻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杰出的经济学家。 古代名人励志故事大全精选3:余秋雨饿着肚子读书的故事1946年,余秋雨出生在余姚一个普通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本分的基层公务员,而母亲则是一位没落大家族的小姐。在他出生那天,天上一直下着小雨,因此得名叫秋雨。 余秋雨的童年是在余姚县桥头镇(今属慈溪市)度过的,乡村的生活简单、清贫而又快乐。从上海来的母亲几乎是村里唯一的文化人,在村子里开办了一个免费的识字班。儿时的余秋雨跟在母亲身边玩,竟然也认识了不少字。 4岁那年,余秋雨背上书包走进了乡村的小学。小学有一个图书馆,有几十本童话和民间故事,十分诱人。但几十本书怎么能满足得

选修 影视鉴赏课后答案

尔雅网课15年影视鉴赏课后答案1 电影具有“窗户”功能,尤其是()类电影。 ? A 幻想风格 ? B 喜剧风格 ? C 惊悚风格 ? D 现实风格 2 电影就是我们的生活,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 ? 3 某种角度上,贾樟柯的电影具有社会活化石的作用。() ? ? 4 以下哪一部电影属于纪实感很强的电影?() ? A 《杜拉拉升职记》 ? B 《英雄》 ? C 《三峡好人》 ? D 《小时代》

电影就是我们的生活 1 下列关于电影《摇尾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这是一部美国电影 ?B、影片采用了纪实的表现方式 ?C、影片反思了影像与现实间的关系 ?D、影片内容是总统如何利用影像的力量影响公众 我的答案:B 2 下列关于电影与现实关系的说法中,不属于理论家波德里亚观点的是()。 ?A、影像是现实的反映 ?B、影像掩盖和篡改现实 ?C、影像掩盖真实的不在场 ?D、影像以符号的形式包围着现实 我的答案:D 3 电影像镜子,是因为我们把电影里的人生和自己进行比较。() 我的答案:√ 4 电影《西蒙妮》讲述了一个导演通过电脑技术虚拟出了一位完美男主角的故事。()我的答案:× 电影就是我们的生活 1 根据麦克卢汉“一切媒介都是人体延伸”说,电影是人类()的延伸。 ? A 视觉 ? B 听觉 ? C 想象 ? D 触觉

2 电影具有艺术的特质,但不完全是艺术的产物,它还受技术、市场规律等影响。() ? ? 3 美国好莱坞电影的“奇观化”法则指电影要表现出现实生活当中难得一见的东西。() ? ? 4 电影所代表的形象思维,它与逻辑思维相互对立和互补,因此一般形象思维好的人逻辑思维则比较差。() ? ? 影视文化的负面价值 1 电影中不属于文学性的是()。 ? A 人物关系设计 ? B 对话设计 ? C 舞蹈设计 ? D 故事设计 2

张洁笔下的女性形象

张洁笔下的女性形象 [摘要] 女作家张洁以写作具有女性意识和反映女性问题的作品著称, 张洁的小说作 品倾注了对女性的满腔热忱和深切关注,塑造了诸多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张洁作为先觉者,其作品中贯注一气的女性现代意识。张洁为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女性主义文学的现代衍进,作出了杰出的具有开拓性的里程碑意义的贡献,也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建构奠定了扎实的实践基础——这是张洁之于中国女性文学的意义,也是张洁之于中国当代文学的意义。 [关键词] 张洁女性意识女性问题女性形象女性文学 引言 女作家张洁以写作具有女性女性意识和反映女性问题的作品著称,她于1979年发表的第一篇小说《从森林来的孩子》,以清新、流丽的叙述语调而引起注目,她早期的很多作品如《爱,是不能忘记的》、《祖母绿》和《方舟》等,都以女性人物为主人公,写女性感伤、细腻而富于利他精神的恋爱心理,以及单身女性所面临的社会问题。80年代中期以来,张洁的一部分作品有了明显的变化,从诗情的追求转向反诗情,从浪漫诗意转向叙述上夸张的粗鄙化。张洁的一系列小说作品,主要是以塑造女性知识分子的形象为主。 随着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女性文学研究的地位不断提升直至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的一门显学,张洁作为“新时期以来女性文学的旗手” 的地位一再被人提及。近几年出版的几部影响颇大的当代文学史著作便从张洁的文学史地位中凸显出这一点。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指出了“张洁作品的‘女性意识’和作为‘女性文学’的先导地位”,

陈思和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也称“张洁那一路富于勇气的探索,事实上成为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的先导”,王庆生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修订本)则肯定了张洁后期作品“对开拓女性文学的视野、冲决男权话语有其不可忽视的作用”。 与之相应,从女性主义文学的角度研究张洁,考察其作品中的女性意识极其发展演变是近十年张洁研究的焦点之一。著名的女性批评家戴锦华的《“世纪”的终结:重读张洁》一文以诗意盎然的语言、新颖独特的视角和睿智又深刻的观点成为这一阶段张洁研究中最华美的果实之一。她认为张洁的重要作品序列是“一个女性的话语由想象朝向真实的坠落”,并最终“宣告了所谓来自男性拯救之虚妄”①。荒林认为《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和《祖母绿》三篇小说“呈现了作家对女性问题思想的连续深人和统一性,表现了作家对女性新的价值确立的强大热情”②。另一位重要的女性批评家徐坤自觉运用西方女性主义文论解读《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将其归入对“母系谱系的梳理与母女关系的重新书写”—母女的血缘相续“是‘我们’身体的源泉,亦是‘我们’身体未来归处的指向”。 ①戴锦华:《“世纪”的终结:重读张洁》,《文艺争鸣》1994年第4期。 ②荒林:《女性的自觉与局限—张洁小说知识女性形象》,《福建师范大学学报》潜社版)1995年第2期。 论者并由此判断作者的视线从此又重新回到了对女性自身生命的关注.周哗全面回溯了张洁过去二十年的创作中真爱理想建构与解构的全过程,认为这表达了女性对于平等美好男女关系最为坚执的追求,也形象反映了中国女性自我解放的艰难。梁旭东的《新时期女性小说的崛起与张洁的<方舟>》也是较有分量的一篇研究论文,论者肯定了《方舟》在新时期女性小说崛起之初的先驱意义和启蒙意义,并称这篇小说“已经触摸到女性主义的内核” ③。同时,一些论者也指出张洁女性观中的矛盾、局限、欠缺与偏颇之处。牛玉秋

励志人物中国古代十大励志人物故事

励志人物-中国古代十大励志人物故 事 导语:中国古代十大励志人物故事,很多都是大器晚成的名人,看看这些历史名人给我们什么样的励志启示。 1、姜尚 因为年代太久远,姜尚的生卒年不可靠。传说他活了100岁,这毕竟是传说。不过说姜太公大器晚成那是肯定没问题的。很有代表性,也很有传奇性,不过可能没几个人有这样的运气。当然自己的实力也是至关重要的。 姜尚年轻时曾在商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宰牛卖肉,又到孟津(今河南孟津县东北)做过卖酒生意。他虽贫寒,但胸怀大志,勤苦学习,始终不倦地研究、探讨治国兴邦之道,以期有朝一日能够大展宏图,为国效力。直到暮年,终于遇到了施展才华之机。姜尚在辅佐周文王期间,为强周灭商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

内外政策。周文王死后,武王姬发继位,拜姜尚为国师,尊称师尚父。姜尚继续辅佐周国朝政。武王十一年,武王举兵伐纣,在牧野大获全胜。周朝建国之后,姜尚因灭商有功,被封于齐,都城营丘(今日临淄市临淄北)。 中国有句老话“太公八十遇文王”。很可能夸张了。不过我记得在那里看过,说姜尚72岁被拜为国师,可信度就高些。励志人物无论是八十遇文王,还是七十而拜相也好,足以勉励我们每一个人 2、吴承恩 吴承恩其实从小在家乡就小有名气,他小时候勤奋好学,一目十行,过目成诵。他精于绘画,擅长书法,爱好填词度曲,对围棋也很精通,还喜欢收藏名人的书画法贴。少年时代他就因为文才出众而在故乡出了名,然而他的成名作《西游记》却成书很晚。 他生于一个有学官沦落为商人的家族,家境清贫。吴承恩自幼聪明过人,《淮安府志》载他“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

为诗文下笔立成。”但他科考不利,至中年才补上“岁贡生”,后流寓南京,长期靠卖文补贴家用。晚年因家贫出任长兴县丞,由于看不惯官场的黑暗,不久愤而辞官,贫老以终。30岁后,他搜求的奇闻已“贮满胸中”了,并且有了创作的打算。50岁左右,他写了《西游记》的前十几回,后来因故中断了多年,直到晚年辞官离任回到故里,他才得以正式《西游记》的创作。一生穷困的吴承恩,奋尽全力完成中外闻名的《西游记》后,带着悲喜交加的心情,约于万历十年(82岁)离开了人世。 据说吴承恩正式写《西游记》已经是72岁的高龄。各位年龄偏大,在学术、政界、商界均不得志的,可以考虑来写小说,说不定也写成一代大师。 3、重耳 为了避难,43岁的晋文公开始过着流亡的生活,可以说是颠簸流离,尝尽了苦难。这位在外辗转19年才得以回国,随即称霸中原的春秋霸主,他的人生充

不断提升自我做时代新女性-三八节演讲稿

( 三八妇女节演讲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95042 不断提升自我做时代新女性-三Constantly improving oneself to be a new woman in the era

演讲稿| Speech 三八妇女节演讲稿不断提升自我做时代新女性-三八节 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姐妹们:大家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不断提升自我,做时代新女性。 21世纪的新女性,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贤妻良母,也不是男人眼中性格粗犷的女强人,她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角色,她流动在职业女性与贤妻良母之间。 新事业女性,能完美平衡事业与家庭的关系。在新时代环境下,“创业就是创生活”,新事业女性绝不会为事业放弃家庭,她们不仅有蓬勃的事业,更有美满的家庭。我们做为工作在政府基层的平凡女性,肩负着完成党委、政府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还要照顾好家庭,上到老人生活起居,下至孩子入学教育,都需要我们一一过问。近两年“一创双优”活动开展以来,我们工作忙了,时间紧了,强度大了,工作和家庭事务相互交织,错综复杂。但我们在新形势面前,不畏艰辛,努力工作。展示了新时代女性良好的精神风貌! 新社交女性,能传递善美提升品位。会分享成就价值,懂的从别人的分享中汲取营养,也会将自己的爱与别人分享。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我们机关女性工作常常在村里,多年来我们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广泛接触群众,了解他们的疾苦,倾听他们的呼声,我们深深知道,在我们广大农村,还有很多很多的农 第2页

中国古代励志故事精选

中国古代励志故事精选 1、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 、包拯包青天,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大以后断案如神,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 、西汉时期,有一个特别有学问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时候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凿通了邻居文不识家的墙,借着偷来一缕烛光读书,终于感动了邻居文不识,在大家的帮助下,小匡衡学有所成。在汉元帝的时候,由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推荐,匡衡被封郎中,迁博士。

、柳公权从小就显示出在书法方面的过人天赋,他写的字远近闻名。他也因此有些骄傲。不过,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没有手的老人,竟然发现老人用脚写的字比用他手写的还好。从此,他时时把“戒骄”记在心中,勤奋练字,虚心学习,终于成为一代书法大家。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