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药材质量的影响因素

合集下载

浅析影响中药汤剂质量原因

浅析影响中药汤剂质量原因

3 9
维普资讯
光 明中 医第 l 7卷 第 1 0 0
20 0 2年 第 3湖
影 响 中 药 汤 剂 疗 效 的 因 素 之 我 见
田 文 山 东 省 桓 台 县 妇 幼 保 健 医 院 ( 5 4 0) 260 关键 词 : 剂/ 汤 疗效
郝 子 鑫 山 东 省 桓 台 县 索 镇 医 院 ( 5 4 0 26 0 )
( 稿 H 期 :0 .6.4) 收 2 01 0 2
为肺痿 , 何 以辨为 肺痈 ?答 日:肺痿 肺 痈 , 今 ” “ 其 症 相 似 , 质 不 同 , 脉 可 鉴 。 《 匮 要 略 方 其 其 ”金 论 ・ 痿 肺 痈 咳 嗽 上 气 病 脉 证 治 》 : 咳 唾 脓 肺 云 “
血 , 数 虚 者 为 肺 痿 , 数 实 者 主 肺 痈 。 《 帝 脉 脉 ”黄 内经 ・ 问 ・ 论 》 : 五 脏 因 肺 热 叶 焦 , 为 素 痿 云 “ 以 痿 蹙 。 肺 叶焦 腐 , 亡 而 气 竭 , 其 脉 数 而 虚 , ” 热 故
而 肺 痈 者 , 也 肺 热 , 肺 叶 不致 焦 腐 , 其 热 虽 但 以 毒蓄结 , 壅血瘀 , 脉数而 实。 热 故
2 操 作 间 和 煎 器
中 的 主要 形 式 。 汤 刺 凭 着 它 配伍 灵 活 、 制备 简
单 、 收 迅 速 、西 药 剂 不 可 替 代 的 作 用 。但 是 笔 者 从 综 合 性 医 院 的 实 际 了 解 到 : 方 而 由 于从 事 一 中医药工作 的人 员缺 乏 , 一方 面 , “ 合” 另 就 综 二 字 不 重 视 , 社 会 上 “ 医不 如 西 医 ” “ 受 中 、 中药 不 如 西 药 ” 偏 见 影 响 , 为 发 展 中 药 不 能 为 的 认 医 院 带 来 良好 的 社 会 效 益 与 经 济 效 益 。 由 此 出现 了 中药 保 管 贮 存 条 件 差 、 备 落 后 、 理 设 管 不 正 规 、 度 不 完 善 等 现 象 , 重 影 响 了 汤 剂 制 严 的治 疗 效 果 。 现 就 对 影 响 汤 剂 疗 效 原 因 做 如

影响中药制剂质量的因素及控制措施研究

影响中药制剂质量的因素及控制措施研究

影响中药制剂质量的因素及控制措施研究摘要:中药制剂是我国传统中医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中药制剂过程中,药品质量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这就需要对中药制剂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控制。

因此,文本将针对影响中药制剂质量的因素及控制措施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中药;制剂质量;影响因素;控制措施前言:中药制剂是通过中医理论的相关知识,将中药材加工制作成为药剂。

在我国的药品行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当前的中药制剂中,主要包括中药成方、协定处方、单味药等不同制剂类型。

这就需要在中药制剂过程中保证药品的质量。

1、影响中药制剂质量的因素1.1质量标准因素在中药制剂工作中,需要对中药的质量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价。

而随着现代中医药的不断发展,我国逐渐形成了准确的中药制剂质量标准。

当前,我国在中药制剂中主要以《中国药典》以及相关内容作为中药制剂的质量标准[1]。

并在传统的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基础上,逐渐增加了设备检验以及化学成分检验等微观方面的质量评价标准,能够对中药制剂的质量进行更加准确的测量。

因此,这些质量标准也成为影响中药制剂质量的重要因素。

但是,随着我国中药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现有的质量测定标准已经无法满足中药制剂对质量标准的需求,很多检验标准无法真正、全面的反映出中药制剂的客观质量。

在我国现行的相关标准中还存在很多未收录的药物和中药制剂。

这些问题都成为限制中药制剂质量控制工作的重要因素。

1.2技术工艺因素中药制剂的相关工艺技术是影响中药制剂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而中药制剂的工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中药制剂的研究工作,另一方面是中药制剂进行大量生产的阶段。

在这两个阶段都需要引入先进的技术,保证中药制剂的质量[2]。

首先,在中药制剂的研究工作中海存在研究方式的不足,造成研究成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较低。

其次,在生产环节还缺乏相对成熟的制作工艺。

这些情况都会对中药制剂质量产生影响。

1.3药材质量因素药材是中药制剂最为核心的材料,是影响中药制剂质量的关键因素。

中药材质量问题思考

中药材质量问题思考

155医学食疗与健康2018年5月中医中药中药材质量问题思考李双俊洛南县林业局 陕西 洛南726100[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249(2018)05-155-02近年来,在各国医学领域,人们对我国独特中医药认识都在不断提高,国家也高度重视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加大扶持力度,中医药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致使源头环节中药材的需求量逐年上升。

但由于各种原因,野生中药材资源破坏严重,中药资源蕴藏量逐渐减少,珍稀品种面临资源的稀缺与灭绝,人工种养的中药材品质下降,影响现代中药可持续发展。

受经济利益的诱惑,部分经营者为了获得较高的利润,使用不正确产地生产手段,在中药材生产的源头环节中去杂不净、干燥不达标及掺假等,以提高产量降低质量。

因此源头环节中药材的质量问题凸显,在患者保健、治病的过程中,中药剂量越来越大,疗效越来越不明显,出现“中药危害了中医的现象”。

“质量是药材的生命,也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基础”,发展现代中药必须把中药材质量放在重要位置。

下面就本人在工作中发现的中药材质量存在的问题进行浅析:1 实际工作中发现的中药材存在的问题1.1 目前中药材的生产途径有两种:野生和栽培。

人工栽培主要是药农分散种植,种植技术粗放,再加上盲目扩大种植范围,造成种质不佳,品种混杂,种质特性退化的情况。

另外,在栽培中滥施农药、除草剂,过量使用化肥,造成中药材中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偏高,成为影响中药材质量的重要原因之一。

1.2 产地初加工不规范,非药用部位掺入太多,以及药用部位区分不清;人为掺假,以此充彼,以次充好:本人曾发现以槐树根切片掺入苦参中出售;以油菜根掺入板蓝根出售;车前子中掺入沙子等等。

像这样医生用药时精心计算出的用药剂量,如何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1.3 杂质太大,灰尘含量严重超标:如:仙鹤草、蒲公英、茵陈等全草类药材,在产地采收时带入了大量的泥土,甚至石头,而在销售的过程中是不经过水洗的。

中药材及饮片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中药材及饮片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CJCM 中医临床研究 2014年第6卷 第30期 -109-DOI:10.3969/j.issn.1674-7860.2014.30.049中药材及饮片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Analysis on factors of quality of Chinese medicine and Herbal Pieces李 敏(河南省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450000) 中图分类号:R2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860(2014)30-0109-02【摘 要】目的:伴随经济全球化趋势,我国商品营销越来越趋向连锁集约化等国际模式转变,这也带动了药品经营行业的蓬勃发展。

本文着重分析了影响中药材及饮片质量因素,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

【关键词】中药材;饮片质量;影响因素【Abstract】Objective: With the tren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pattern in our country commodity marketing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ntensive in the chain, which drive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pharmaceutical trading industry.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of the quality of medicines and pieces in order to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measures.【Keywords】Herbal Pieces; Quality influence; Analysis on factors我国药品零售市场规模逐渐增长,药品零售企业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协助努力下,大多都依法经营,诚信经商,但受诸多因素影响,在经营和管理上也存在许多问题,给人民群众用药安全与健康带来隐患。

影响中药材质量因素分析

影响中药材质量因素分析

影响中药材质量因素分析作者:杨立娟,鲁艳红,刘国峰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10年第01期[摘要] 中药材质量直接影响治疗疾病的效果,引种药材要选择地道药材,选择正确方法加工中药材,注意贮存、保管好中药材,抓好每一个环节,使药材质量有保证,才能在临床上取得满意的疗效。

[关键词] 中药材;质量;因素[中图分类号] R286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1(a)-093-01长期以来,中药材质量的降低是困扰中医临床的一大难题,直接影响了治疗效果。

如何才能提高药材的质量,笔者现就种植、采收、加工、贮存等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1非地道药材造成质量降低由于某些中药材的缺乏,各地对地道药材进行广泛的引种。

在引种的过程中有不少成功的事例,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某些引种药材在改变了环境、生长条件、广泛应用化学肥料甚至应用某些植物生长激素的情况下,出现了微量元素含量的改变、有效成分降低、药材形状、气味改变等一系列问题。

如家种丹参形状改变,野生丹参断面木部维管束,呈纤维性,表皮和皮层与木部的重量比约为1∶6;家种丹参断面木部维管束不明显,不呈纤维性而质地柔韧,表皮和皮层与木部的重量比约为1∶15。

而丹参的有效成分隐丹参酮主要集中在表皮。

所以,在不同的气候、土壤和生物等环境下,植物体内的化学成分也发生变异,其组成和含量可有很大不同。

这点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切不可在不顾环境的条件下,盲目引种他地的药材,这样会降低药材的品质[1]。

2 采收时机不当使药材品质下降适时采收中药材,对保证中药材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药用植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其有效成分的含量是不同的。

所以,在采收中药材时,不但要追求药材的产量,更要注重药材的质量。

例如,甘草在秋季采挖。

但有实验证明,其所含的甘草甜素在开花前期为10%,在生长末期(秋季)甘草甜素仅含3.5%,相差近3倍。

再如薄荷,在花蕾期挥发油含量近3%,花后期挥发油降到1.5%,但药材总产量却增加l倍多,药农则往往在花后期采割,这就大大降低了薄荷的质量。

浅析吸湿对中药饮片质量的影响

浅析吸湿对中药饮片质量的影响

中药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是发挥预防、治疗疾病的物质基础。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药饮片作为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医药理论基础的指导下,经独特加工方式制备成可供中医治疗的直接药物,其优劣将直接影响药物疗效的好坏,因而必须保证中药饮片的质量水平[1]。

本文主要围绕中药饮片吸湿等问题进行探讨,从而在中药饮片的干燥、存储及后续制备过程提供指导。

1 中药饮片高吸湿性的原因吸湿是指物质在一定湿度环境下,空气中的水分子因亲和力作用与物质表面结合,再进入物质内部与空白“吸湿位”物理键结合直至平衡的过程[2]。

中药饮片具有强吸湿性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大部分中药原料本身含吸湿性强的淀粉、粘液质、多糖等成分,内部成分引湿性强,如牡丹皮(又称粉丹皮)、天麻等,内含大量淀粉粒,吸湿后易导致断面变色。

第二,中药饮片大部分细胞结构是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组成,含有大量羟基、羰基基团,该结构是引起中药吸湿的活性部位。

第三,在加工炮制过程中常加入具有吸湿性的辅料(蜜、盐等),辅料沉积于饮片表面,改变了饮片的吸湿性。

第四,中药饮片的包装材料多采用聚乙烯、聚丙烯、聚酰胺等塑料膜作为封装膜,其通透性差、包装封口不严,易导致中药饮片出现潮解、变色、霉变、风化等问题。

目前,中药饮片包装仍存在封装标准欠考究、包装材料无标准、包装装量差异大、包装技术单一等问题[3]。

第五,在贮存、运输过程基金项目:江西省卫生计生委中医药科研项目(2017A309);江西省科技厅应用研究培育计划项目(2018BBG78053);江西省卫生计生委中医药科研项目(2019A079)作者简介:郑宇,本科,主管药师。

研究方向:临床药学。

E-mall :*******************通信作者:宋小玲,硕士,主管药师。

研究方向:临床药学。

E-mall :***************浅析吸湿对中药饮片质量的影响郑宇1,2,龚明2,郑龙金3,魏伯翠2,宋小玲21.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 南昌 330004;2.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西 南昌 330006;3.江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西 南昌 330004[摘要]中药饮片作为中药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优劣直接影响中医临床疗效。

中药材及饮片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中药材及饮片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中药研究·收稿日期:2013-07-30基金项目: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12RJZA080)作者简介:李硕(1981-),女,医学硕士,讲师。

研究方向:中药品质评价与资源开发。

通信作者:李敏(1962-),女,医学学士,教授。

研究方向:中药品质评价与资源开发。

Tel :139******** E⁃mail :028limin@中药材及饮片质量影响因素分析李 硕1,2,李 敏2,李成义1,杨扶德1,王明伟1(1.甘肃中医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2.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 610075)摘要:通过对中药材及饮片质量现状的研究,从药材品种、产地、采收时间、产地加工、炮制、储存养护等方面,分析各因素对中药材及饮片质量的影响,论述中药质量评价标准的研究近况,为保证中药材及饮片质量和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影响因素;质量标准中图分类号:R282.7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3-8450(2014)03-0078-05 中药材及饮片的质量优劣关系到中医临床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生命安全。

如品种混乱、盲目引种、栽培技术不规范、在药材种植中滥用生长调节剂、产地加工中过量熏硫等,均严重影响了中药材及饮片的质量和安全性,也损坏了中药的国际声誉。

我们对影响中药材及饮片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对中药质量标准研究现状进行总结,为保证中药材及饮片的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提供参考依据。

员摇影响中药材及饮片质量的因素1.1 药材品种中药品种繁多,由于个别本草记载沿袭有误,地区用语、使用习惯不同,类同品、代用品和民间用药等不断出现,使得中药的同名异物、同物异名、一药多基原情况普遍存在,有的来源于同属不同种,有的甚至不同属或不同科,结果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疗效也不尽相同。

不同的品种,主要化学成分或有效成分含量差异很大,少则数倍,多则几十倍,导致中药材及饮片质量参差不齐。

影响中药饮片质量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影响中药饮片质量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影响中药饮片质量的原因与对策分析作者:蒋玲霞袁玉鲜张晓军来源:《职业》2020年第10期摘要:中药饮片是中药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提高中药饮片质量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现今,中药饮片市场仍存在质量差异大、加工炮制不规范、标准不完善、监管存在漏洞等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中药现代化进程。

本文全面分析了当前中药饮片存在的质量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以期更好地为提高中药饮片质量、推动中药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药饮片质量问题道地药材发展中药事业,对于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生态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着中药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国内外对中药的需求呈现多层次的持续增长,中药饮片市场的规模也在逐年扩大。

《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我国中药产业持续发展,但质量标准体系不够完善,质量检测方法及控制技术落后,生产工艺及制剂水平较低,创新能力弱。

因此,提高中药饮片质量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关键因素。

一.影响中药饮片质量的因素(一)药材因素1.基源差异中药饮片的基源差异导致同一药名来源于不同生物体,如《中国药典》收载的川贝母有4个基源种:卷叶贝母、暗紫贝母、梭砂贝母、甘肃贝母。

周宜等人研究了上述4个基源品种川贝母的镇咳、祛痰功效后表明,川贝母镇咳、祛痰作用以暗紫贝母功效最为突出。

可见,同一药材,由于基源品种不同,其作用强度与内在质量存在差异。

2.产地差异中药材讲究道地性,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

道地药材的质量与道地产区的气候、土壤、光照、生物分布等密切相关,如吉林的人参、云南的三七、河南的山药。

余文霞对不同居群铁皮石斛的表型性状、SSR指纹图谱及多糖含量进行研究,发现差异显著。

由于药材供需矛盾的出现,一些经营企业盲目引种,使得中药材道地性逐渐丧失,中药饮片质量下降。

3.采收不得时中药大多为植物药,内部有效成分的含量、药性强弱与生长年限、生长周期、采收季节等关系密切。

我国现有的药材采收期以固定日期居多,但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形态和内部成分随气候表现出不同的规律,药材的采收时间应适时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药材质量的影响因素亚平、安平、雷振宏、丹、贾学思(振东道地药材开发 047100)摘要:药材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临床疗效的好坏,及患者生命的安全。

中医药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没有高品位的药材质量做后盾,或是走不出国门,或是走出去而受贬斥。

而药材质量的提高,涉及到药材的种质、栽培、采收、加工、仓储、流通等多个环节。

所以,深入探讨影响药材质量的因素,全方位、多环节地采取提高药材质量的措施,是提高中医药的生命力、推动中医药向国际化发展的关键一步。

关键词:药材;质量;影响因素Analyze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quality of medicinal materialsHAN Ya-ping,LI An-ping,LEI Zhen-hong,ZHAO Dan,JIA Xue-si(Shanxi Zhengdong Daodi Drugs Development Co.,Ltd.Changzhi,Shanxi,047100)Abstract: The pros and cons of medicinal materials quality,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stand or fall of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and the safety of the patients' lif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 go abroad to the world, without the backing of the high quality of medicinal materials, or can't walk out, or go out and be disgraced. And the quality of medicinal materials, involves the medicinal germplasm, cultivation, harvesting, processing, storage, distribution, and other links. So, explor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n the quality of the medicinal materials, comprehensive, more link to tak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medicinal materials, is to improve the vital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 key step to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development.keywords :medicinal materials;quality;influencing factors1 种质1.1 药材的种子退化对药用植物而言,种子的质量决定了该品种的品质,其对药材的安全性、稳定性及有效性都会有所影响 [1]。

种质资源在药材良种繁育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优良品种的选育是保证药材质量的基础。

随着对中药材需求量的日益增加、对药用植物自然生存环境的破坏和过度采挖,部分药材的野生资源日益枯竭,人工栽培品种不断增多,发展药材人工栽培是今后药材生产的必由之路。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人工栽培的中药材近百种,由于栽培技术还比较落后,20多年来我们对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保存研究不力,致使有的栽培品种消失了。

我国药用植物优良品种选育、繁殖,推广工作做得太少 [2],导致许多优良品种的种子种苗严重退化,已从根本上影响了中药材的质量 [3]。

1.2药材的遗传变异生物体遗传物质的改变,会导致变种、变型等种变异的发生,从而产生次生代产物的多型性 [4]。

1.3 药材的品种混杂中药品种繁多,由于记载、沿袭有误,地区用语、使用习惯不同,类同品、代用品及民间用药等不断涌现,导致中药的同名异物、同物异名、一药多名等现象普遍存在,有的来源于同属不同种,有的来源于不同品种的同一药物,可能在性味、功用、成分、药理方面相近或相同,但也可能完全不同;有的甚至不同属或不同科,结果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疗效也大不相同 [5]。

2 栽培2.1药材的产地环境古人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把产于某个特定地区的某种中药材,且临床证明其质量优于种其它产地的药材,谓之“道地药材”。

《神农本草经》云:“土地所出,真伪新,并各有法”,强调了区分产地、讲究道地的重要性。

《用药法象》指出:“凡诸草木昆虫,产之有地,根叶花实,采之有时,失其地则性味少异,失其时则气味不全”[6]。

道地药材品种之优,与其生长的土壤成分、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条件密切相关。

生长环境的变化,势必造成药材中有效成分含量的变化 [7]。

传统用“道地药材”来衡量中药材质量,与现代科学理论相吻合。

研究人员对产地不同的多种中药材进行对比分析,已证明中药材产地不同,如土壤、水质、日照、雨量、生物分布等也不同,其质量也不一样 [8]。

2.2 药材的栽培技术国药材市场的主流产品多是栽培品种,故加强药材的栽培研究,是保证药材质量的重要环节。

药材栽培的每一细节若偏离了科学性,都会使药材的质量受到影响,因此深入栽培研究,就要从药材的选地整地、播种时间、栽培方式、灌溉条件、肥料种类、施肥方法、病虫防治等方面进行研究,以制定科学的栽培技术参数,保证药材质量。

目前,大量药农为了减少用工、降低成本,使用除草剂;为了获得高产、增加收入,根类药材大量使用壮根灵。

病虫害的防治基本采用化学药剂。

因过量施用农药,导致一些中药材的安全性得不到保证,同时,土壤结构也遭到破坏,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

3 采收3.1 药材的采收时间中药材种类繁多,其最佳采收期也不尽相同,适时合理采收是保证药材质量、产量和效益的关键 [9]。

“正月茵二月蒿、三月茵当柴烧”,充分说明中药材的采收时间与中药材的有效成分密切相关。

因为中药材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有效成分含量不断发生变化。

一般来说,根类药宜于早春或深秋采收,茎、叶类药宜于夏季采收。

思邈云:“夫药采取,不知时节,不以阴干暴干,虽有药名,终无药实,故不依时采取,与朽术不殊”。

氏之言,指出了不同采集季节对药材化学成分也有影响。

此外,不同采集月份、日期、时辰对药材质量都有影响。

但目前,不少人采集中药违背科学规律,侧重经济效应,如2014年的“抢青”现象,造成药材质量下降,影响临床疗效和用药安全。

3.2 药材的药用部位药材质量的优劣,取决于其有效成分的含量,不同的药用部位有不同的成熟期,各个时期的有效成分含量也不尽相同 [10]。

3.3 药材的生长年限药材生长年限的长短与其所含化学成分的量有着密切的关系,生长年限不同,其所含有效化学成分的含量差异明显。

4 药材的产地加工药材的产地初加工环节在药材的采收加工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药材采收后若不及时加工处理,很容易霉烂变质,严重影响药材质量和临床疗效。

故除少数品种鲜用外,大部分药材需在产地进行初步加工,以保证药材的质量,便于储藏和运输 [11]。

多数药材的产地加工是分散加工,随采药随加工。

尤其是近些年来各地药农越来越多,一些人不懂产地加工技术或是一知半解、道听途说,导致加工出来的药材不符合用药要求,出现了各种质量问题,直接影响中药材的质量及疗效,不容忽视 [12]。

5 其他5.1 药材的仓储条件药材的贮藏和保管问题在药库管理中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合理贮藏和保管应该提升到新的高度,进一步规和标准化,是保证药材质量的前提 [13]。

贮藏时间、温度、湿度等因素往往会对中药材所含的有效成分产生影响,特别是导致中药材的化学成分发生化学反应而分解、失效、变质等。

一般来说,中药材所含有效成分损失的量与贮藏时间成正相关,即贮藏时间越长,损失量也就越大。

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因霉烂、虫蛀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达数千万元,严重妨碍着中药事业的发展。

因此,尽快解决中药材因贮存而造成的品质下降问题,已成为中药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5.2 药材的炮制加工炮制,可以增强药物功效、改变药物性能、消除或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及烈性,利于储存和保存药效,是提高药材质量的台阶。

然而,因为炮制方法不统一,炮制工艺的参数缺乏科学依据,炮制质量没有统一标准,导致药农、药贩炮制药材以“利”为主,主要考虑“三省一高”,即省火、省力、省辅料、高利润,很少考虑如何改进工艺、提高饮片质量,使得部分药材在被美化卖相、抬高价格的同时,原有成分遭到破坏,药材疗效无法得到保障。

5.2 药材的市场流通目前,在中药材销售市场,一些不法商贩为了谋取暴利,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现象时有发生;还有的在药材中掺入大量杂质,或将提取过有效成分的废弃药材掺入正品中出卖,这往往成为中药材质量低下的又一源头。

影响中药材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上述几个方面外,还有煎煮服用不得法、配伍不合理等,均致临床疗效大打折扣。

为了确保中药材的质量,国家要加大对药材基源的研究,对不符合规定的地区习惯用药坚决予以纠正;制定统一的药材标准,并且细化量化,便于对照监督;要加强对中药材提高质量和保证质量的分析研究,结合现代科技,提高保质水平;在执行《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 (G A P )》中,必须强调原产地原则,强化全过程的监测和管理,依法严格标志管理和使用,避免盲目大种植面积、不适当的引种、缺乏科学性的栽培和采收,切实做好中药材品种及适宜种植地区配套、中药材产地环境保护工作,促进中药材重金属和农药残留控制方法等规化建设;同时,还要加强对药材采购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从而保证中药材的质量。

参考文献[1] 文吉,敏,黄博,等. 中药材种子种苗市场现状及对策探讨[J].中国现代中药,2012,14(3):5-8.[2] 黄坚航.影响中药材质量的因素[J].海峡药学,2005,17(3):189-192.[3] 童丽姣,银香,王鑫波.浅谈影响中药质量的原因及对策[J]. StraitPharmaceutical Journal,2008, 20(2):107-108.[4] 金璟研.浅谈影响中药材质量的几种因素[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7):211-212.[5] 敏.中药材及饮片质量影响因素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4,6(30):109-110.[6] 德煜.浅析中药材产地对质量影响[J].中国中医药现代教育,2012,1(上)第10卷(01):80-81.[7] 王珏.剖析影响中药材质量的因素[J].传统医药,2002,11(4):66-67.[8] 培勋.试析影响中药材质量的若干因素[J].中药天地,2000,9(5):33-34.[9] 丁立威. 适夏季采收10种中药材[J].中草药,2012(5):57-58.[10] 何荣杰,毅.影响中药材质量下降的因素[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29):164.[11] 高宾.中药材产地加工环节的质量控制[J].传统中医药,2014(1):43.[12] 京生,璐瑒.产地加工-保障中药材质量的第一关[J].传统中医药,2010,10(上):46-47.[13] 庆.医院中药材库房管理小议[J].中国现代医生,2013,5l(16):133-137.作者简介:亚平(1985-),女,人,硕士,从事中药材种植和研发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