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的定义和公式

合集下载

深海教育历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学基础》考题分析第一章

深海教育历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学基础》考题分析第一章

经济学基础
【例题16:2013年单选题】已知某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是0.5,当价格 为每台32元时,其销售量为1000台。如果这种商品价格下降10%,在其他因 素不变的条件下,其销售量是()台。 A.950 B.1050 C.1000 D.1100
【答案】B。 【解析】考核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需求价格弹性系数0.5=需求量变动率/价格变动率10%,可得需求量变动率为5%, 即商品价格下降10%,销售量增加5%。原来的销售量为1000台,增加5%后的销售量=1000×(1+5%)=1050台。
经济学基础
5.替代品的价格 (1)替代品是指使用价值相近,可以相互替代来满足人们同一 需要的商品,如煤气和电力 (2)一般来说,商品的需求与替代品的价格成同方向变化。
经济学基础
6.互补品的价格 (1)互补品是指使用价值上必须互相补充才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 商品,如:汽车和汽油、家用电器和电。 (2)一般来说,商品的需求与互补品的价格成反方向变化
【答案】A 【解析】通过本题掌握导致供给曲线及需求曲线位移的因素。
经济学基础
第三节、均衡价格 【本节内容】 【知识点一】均衡价格的含义 均衡价格是市场供给力量和需求力量相互抵消时所达到的价格水平,即供给 量和需求量相等时的价格,此时的供求数量为均衡数量。
在实际生活中,供求十分活跃,经常发生变化,所以任何市场上供求平衡都 是偶然的、暂时的、相对的。
【答案】A 【解析】需求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变动率/价格变动率。弧弹性下,变动率的分母用平均数。 本题中,需求量相比于2010年8月下降了12% 。 2010年需求量*(1-12%)=88000.所以2010年需求量=88000/(1-12%)=100000. 平均需求量=(88000+100000)/2= 94000 弧弹性下需求量变动率=(100000-88000)/94000=12.766% 平均价格=(40+32)/2=36 价格变动率=(40-32)/36=8/36=22.22% 弧弹性下需求价格弹性系数=12.766%/22.22%=0.57 【注】本题若考核点弹性,价格变动率=8/32=25%;需求量变动率为12%。点弹性=12%/25%=0.48则应选择B选项。

微观经济学第二章答案

微观经济学第二章答案

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一.名词解释1.需求价格弹性[解析](1)需求价格弹性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其弹性系数等于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处以其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如果用e d 表示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用Q 和Q ∆分别表示需求量和需求量,用P 和P ∆分别表示价格和价格变动量,则需求价格弹性公式为:d e Q P P Q ∆=-∆g 。

(2)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主要有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强度。

商品的替代数目和可替代程度、商品用途的广泛性等,另外,时间、地域差别、消费习惯、商品质量等也会影响需求价格弹性。

(3)需求价格弹性与商品销售总收益有密切的关系。

如果价格弹性大于1,即商品富有弹性,则其销售总收益与价格是反方向变动,即销售总收益随价格的提高而减少,随价格的降低而增长;如果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即商品是缺乏弹性的,则该商品销售总收益与价格变动是同方向的,即总收益随价格的提高而增长,随价格的降低而减少。

2.需求收入弹性[解析](1)需求收入弹性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消费者的收入变动程度,是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收入变动的百分比之比。

如果用e M 表示需求的收入弹性系数,用I 和ΔI 分别表示收入和收入的变动量,用Q 和ΔQ 分别表示需求的量和需求量的变动量,则需求收入弹性公式为:eMQ II Q∆=∆g。

(2)在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既定的前提下,可以通过需求收入弹性来判断商品是正常商品还是劣等品。

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系数为正值,即e M>0,表示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此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则该商品就是正常品。

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系数是负值,及e M<0,表示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此种商品的需求反而下降,则该商品为劣等品。

需求收入弹性并不取决于商品本身的属性,而取决于消费者购买时的收入水平。

3.蛛网模型[解析]蛛网模型是一个动态模型,其考察的是价格波动对下一个周期产量的影响,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均衡的变动,它通常用来分析市场经济中某些产品价格与产量之间的关系,这些产品具有这样的特点,即本期产量决定本期价格,而本期价格决定下期产量。

浅谈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理论及其应用

浅谈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理论及其应用

浅谈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理论及其应用发布时间:2021-03-16T11:30:39.887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1月作者:高金城陈凯薇[导读] 微观经济学中有许多关于弹性的理论,比如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理论、需求的收入弹性系数理论等,而这些理论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篇文章笔者主要以商品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理论为主,介绍它的概念、计算方式及种类,进行相关分析并得出商品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是可以帮助企业判断两产品间的关系及企业间的关系,同时可以清晰的了解到分析商品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有利于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和调整企业战略。

广州工商学院作者:高金城陈凯薇摘要:微观经济学中有许多关于弹性的理论,比如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理论、需求的收入弹性系数理论等,而这些理论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篇文章笔者主要以商品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理论为主,介绍它的概念、计算方式及种类,进行相关分析并得出商品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是可以帮助企业判断两产品间的关系及企业间的关系,同时可以清晰的了解到分析商品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有利于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和调整企业战略。

关键词:价格理论交叉价格弹性系数应用一、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系数的概念及其计算商品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是指一种商品的价格相对变化与由此引起的另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的相对变化的百分比。

一般而言,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是可以通过公式计算出来,其公式可以表示为商品X的需求数量的相对变动率除以商品Y的价格的相对变动率,它是指商品Y 的价格变动引起商品X的需求数量相对变动的弹性系数,这个数值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或者零。

商品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这个指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有时候我们并不需要通过计算它的具体数值,仅凭个人的主观感觉也是能够感受某种商品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系数的大概数值的大小,譬如说,汽油的价格上涨了,由于汽油的价格上涨导致司机减少对汽车的使用,从而减少汽车对汽油的依赖程度,因为对于汽车而言,汽油是汽车的必需品,汽车必须在有汽油情况下才能够正常行驶工作,因此说明汽车对于汽油这种商品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就是比较小的,为负数。

需求弹性理论

需求弹性理论

求量( )。2011.1
A.增加4% B.增加2%
C.减少4%
D.减少2%
2.如果一种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0.5,价格由1元上升到1.04元会导致
需求量( )。2012.01
A.增加4% B.增加2%
C精选.可减编辑少pp4t %
D.减少2%
19
5 .如果需求的价格弹性为 1/3,价格上升30%时需求量将( )。2010.1
城镇 农村
1989 54.5 54.8
1997 2002 46.6 37.7 55.1 46.2
精选可编辑ppt
2003 37.1 45.6
练习
10
需求交叉弹性
1.含义: 一种商品需求量变动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2.计算: 弹性系数(Ecx)= 需求量变动比率 = △Qx/Qx
价格变动的比率
A.增加10%
B.减少 10% C.增加90%
D.减少 90%
6.某种商品的需求弹性系数为1.5,当它降价10%时,需求量会 增加多 少?2009.7/2005.7
解:已知Ed=1.5,△P/P=10%,根据计算弹性系数的一般公式:
Ed
Q/Q P/ P
△Q/Q=Ed×△P/P=1.5×10%=15%
精选可编辑ppt
20
7.某种化妆品的需求弹性系数为2.5,当其价格由20元下降为15元
时,需求量会增加多少?假设当价格为20元时,需求量为2000瓶,
降价后需求量应该为多少?2003.1
解:(1)根据公式:
Ed =
△Q/Q △P/P
将已知数据代入上式:
2.5
= △Q/Q (15-20)/20
△Q/Q=2.5×o.25=62.5%,即需求量增加62.5%。

价格弹性需求计算公式

价格弹性需求计算公式

价格弹性需求计算公式
价格弹性是互联网行业营销重要课题,它指消费者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

计算价格弹性需求十分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把握客户需求,提高企业效率。

本文以价格弹性需求计算公式为切入点,讨论其应用在互联网行业的作用。

价格弹性需求计算公式的核心思想是根据客户的反应,通过计算出购买量的变化,来判断客户对价格的弹性程度。

其计算公式为:弹性需求=Δ购买量/Δ价格* 价格。

这一计算公式既可以帮助企业发现客户对价格的可接受范围,有效控制价格,又可以用来对价格进行调整,从而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需求。

此外,价格弹性需求计算公式还可以帮助企业充分了解竞争对手的价格,提前做出应对措施,保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营销中,企业可以根据商品的价格弹性来确定促销策略,以及设定合理的价格策略,从而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消费需求,提升销量,实现企业目标。

从上述可以看出,价格弹性需求计算公式是互联网行业营销中重要的工具,能够为企业提供洞察客户需求的途径,从而帮助企业采取正确措施,及时应对市场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微观经济学计算公式(最全)

微观经济学计算公式(最全)

微观经济学计算公式第二章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1)需求函数 线性需求函数 供给函数 线性供给函数 弧弹性公式点弹性公式(2)需求的价格弹性:弧弹性21211212211221121212.2/)(2/)(/)(/)(//e Q Q P P P P Q Q P P P P Q Q Q Q P P P Q Q Q P P Q Q d ++--=+-+-=--=∆∆=(3)需求的价格弹性:点弹性QP dP dQ P dP Q dQ d e ⋅-=-=/ (4)需求弹性的几何意义(以线性函数为例,如右图1)AFFOAC CB OG GB OG CG CG GB Q P dP dQ e d ===⋅=⋅-= (1)供给的价格弹性点弹性:弧弹性:(2)需求交叉价格弹性:(3)需求的收入弹性:P Q s γδ+-=()P f Q d =P Q d βα-=()P f Q =s y xx y x x y y e ⋅∆∆=∆∆=/yx dx dy x dx y dy e ⋅==/价格变化的百分比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QP dP dQ P dP Q dQ s e ⋅==/2/)(2/)(21122112P P P P Q Q Q Q P P Q Q e s+-+-=∆∆=xyy x y y x x Q P dP dQ P dP Q dQ xy e ⋅==/yyx xxy P P Q Q e ∆∆=QM dM dQ M dM Q dQ Q M M Q M e ⋅==⋅∆∆=/第三章 效用论(1)边际效用的表达式(2)消费者均衡条件(3)消费者剩余(4)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 (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 )(5)预算线( budget line )(6)均衡的条件第四章 生产论(1)短期生产函数:(以劳动可变为例)K 不变,L可变,则(2)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3)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K L f Q ,=L ,K 均可变,可互相替代()dQ dTU Q Q TU MU Q =∆∆=→∆lim 0I X P X P X P n n =+++Λ2211λ====n n p MU P MU P MU Λ2211()000Q P dQ Q f CS Q -=⎰dxdy x y MRS x xy =∆∆-=→∆0lim 212122112P I X P P X X P X P I +-=+=2112P PMRS =()K L f Q ,=()K L f TP L ,=L TP AP L L =dLdTP L TP MP L L L=∆∆=(4) 等产量线:(5) 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 )(6) 等成本线(7) 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1、既定成本条件下的产量最大化2、给定产量的成本最小化3、利润最大化可以得到的生产要素组合利润最大化一阶条件根据上两式,可得:(8)特例—柯布-道格拉斯(C-D )生产函数 规模报酬递增 1>+βα 规模报酬不变 1=+βα 规模报酬递减 1<+βα()0,Q K L f Q ==dLdKL K MRTS L =∆∆-=→∆0lim KLL MP MP dL dK L K MRTS =-=∆∆-=→∆0lim r cr w K rKwL c +-=+=rwMP MP MRTS K L ==rw MP MP MRTS K L ==()()()rK wl K L f P K L +-⋅=,,π00=-∂∂=∂∂=-∂∂=∂∂r K fp K w LfP L ππr wMP MP Kf L fK L ==∂∂∂∂βαK AL Q =第五章 成本论(1) ⒈由短期总产量推导短期总成本函数由短期生产函数:可Q 得要素L 的反函数从而短期成本函数可写成下式(2)成本分类总成本TC 总不变成本TFC 常数=TFC总可变成本TVC平均总成本AC :平均不变成本AFC :平均可变成本A VC :边际成本MC :(3)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①边际产量与边际成本之间的关系由 得可见:边际产量与边际成本两者呈反向变动关系;总产量与总成本的凸凹性相反,且二者都呈在拐点(此时边际量取得最值) ②平均产量与平均可变成本之间的关系由可见,平均成本与平均产量之间两者是反向变动的;当平均产量取得最大值时,平均成本取得最小值。

价格弹性与需求弹性

价格弹性与需求弹性价格弹性和需求弹性是微观经济学中用于衡量市场上商品或服务对价格变动和需求变动的敏感程度的重要概念。

了解价格弹性和需求弹性对于企业决策和市场分析至关重要。

本文将讨论价格弹性和需求弹性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一、价格弹性的定义与计算方法价格弹性是指市场上商品或服务需求对于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当价格弹性大于1时,称为需求的弹性;当价格弹性小于1时,称为需求的不弹性;当价格弹性等于1时,称为需求的单位弹性。

计算价格弹性的一种常用方法是使用价格弹性公式:价格弹性 = (需求量变化百分比)/(价格变化百分比)例如,当某商品的价格上涨10%,而相应需求量下降15%,则价格弹性为-1.5。

二、需求弹性的定义与计算方法需求弹性是指市场上商品或服务需求对其他因素变动的敏感程度,如收入变化、替代品价格变化和相关商品价格变化等。

常用的需求弹性类型包括收入弹性、替代品弹性和交叉弹性。

计算这些弹性的方法与计算价格弹性类似,都是通过比较需求变化百分比和其他因素变化百分比来得出的。

三、价格弹性与需求弹性的应用与重要性1. 进行定价决策了解市场对于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可以帮助企业在定价策略上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如果市场对于价格变动的弹性较大,企业可以通过调整价格来增加市场份额。

相反,如果市场对于价格变动的弹性较小,企业则需要更加谨慎地调整价格,以避免对需求的影响。

2. 预测市场变化价格弹性和需求弹性可以帮助企业预测市场上商品或服务的需求变化。

如果市场对于价格变动的弹性较大,企业可以根据价格变化来调整生产和供应量。

如果市场对于价格变动的弹性较小,企业则需要更加关注其他因素对需求的影响。

3. 优化产品组合了解市场上商品或服务的需求弹性,可以帮助企业优化其产品组合。

如果某个商品的需求弹性较高,企业可以推出更多的类似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

相反,如果某个商品的需求弹性较低,企业则可以考虑减少相关产品的供应。

第三章 弹性理论

第三章 弹性理论前面的分析表明,商品的供求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当这些因素变化后,商品的供求会相应变化。

但是,当这些因素变动一定量的时候,商品的供求数量会变动多少呢?在经济学中,弹性理论成为测度和反映这种变化程度的重要工具。

弹性理论最早由19世纪法国经济学家古诺提出。

后来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完善了弹性公式,并将其发展为一个完整的理论。

20世纪以来,弹性理论在西方经济学中有了很大发展,并被广泛运用于实际经济分析。

本章介绍的弹性理论包括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及弹性理论的运用。

第一节 需求弹性需求弹性(elasticity of demand )是用来表示影响需求的各种因素发生变动后,需求数量所变动的程度大小的概念。

由于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是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相关商品的价格。

因此,需求弹性主要有三种,即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和需求的交叉弹性。

一、弹性的一般定义一般说来,只要两个经济变量之间存在着函数关系,我们就可用弹性来表示因变量对自变量的反应的敏感程度。

弹性(elasticity )的一般公式为:()()百分比自变量的变动率百分比因变量的变动率弹性系数=弹性系数表达的含义是,自变量变动一定的程度(用比例或百分比表示)所引起的因变量变动的程度之比值。

如设两个经济变量的函数关系为)(X f Y =,则具体的弹性公式为:yx xy x x y y e ⋅∆∆=∆∆=(3.1)式中,e 为弹性系数;△x 、△y 分别为变量x 、y 的变动量。

若经济变量的变化量趋于无穷小时,弹性的公式还可表示为:yx dx dy x dx y dy xx y xe ox ⋅==∆∆=→∆lim(3.2)通常将(3.1)式称为弧弹性公式,将(3.2)式称为点弹性公式。

从弹性的一般定义公式中可以看出,弹性是两个变量各自变化比例的一个比值,所以,弹性是一个具体的数字,它和自变量与因变量度量单位无关。

二、需求的价格弹性1、需求的价格弹性定义需求的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需求价格弹性的定义

需求价格弹性的定义
是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百分比的比率。

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它反映了商品需求量变动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的敏感程度。

不同商品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反应的敏感程度不同,需求价格弹性就不同,一般用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来表示其弹性的大小。

公式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的相对变动/价格的相对变动
由于商品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因而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为负值,在实际运用中,为方便起见,一般将负号省略。

如E d=1.8,其含义是价格每上升1%,会引起需求量下降1.8%,或是价格每下降1%,会引起需求量上升1.8%。

价格需求弹性公式

价格需求弹性公式价格弹性公式是一种从宏观分析而来,可以用于衡量顾客对价格变化的反应。

它可以确定顾客对价格变动的弹性,并用于了解价格政策和产品战略之间的关系。

以下是价格弹性公式的各个要素:一、定义:价格弹性公式是指衡量消费者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以求得其反映程度的一种数学公式。

用此公式可以确定消费者对价格变动的弹性系数,并用于推断出价格政策和产品战略之间的关系。

二、公式:价格弹性公式的精确的数学表达式是:弹性系数= (变化后的价格-变化前的价格)÷(总需求量的变化量)÷(变化前的价格)该公式采用百分比衡量,以求得消费者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

其中,弹性系数可以在-1和+1之间变化,其中:(1)若弹性系数取负值,表明需求变化量大于价格的变化量,所以消费者会因为降价而提高消费量;(2)若弹性系数取正值,表明价格的变化量大于需求变化量,意味着消费者会因为提价而减少消费量;(3)若价格弹性系数取0,表明价格和需求量都不再发生变化。

三、运用:价格弹性公式为企业提供了更好地把控和思考价格策略的方式。

企业可以根据价格弹性来更加精准地制定调整价格的方案,从而取得更佳的销售业绩。

(1)对于旺季产品,当价格弹性较大时,企业可以提高价格来获得较高的利润;(2)对于普通家用品,当价格弹性较小时,企业可以降低价格或让消费者享受更多折扣优惠;(3)对于企业新推出的产品,当价格弹性为0时,企业可以通过促销活动来提高产品的销量和知名度。

四、总结:价格弹性公式是一种测算消费者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的公式。

企业可以根据价格弹性的结果,来精准调整价格策略和产品战略,以获得最佳的收益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