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的定义和公式
西方经济学公式大全

●微观经济学部分一、弹性的概念:(国务院不喜欢弹性,所以一般不会出题) 需求的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⑴点弹性:e x,p =其中:dPdQ为需求量在价格为P 时的变动率 当e x,p =0时,需求完全弹性;当0<ex,p <1时,需求缺乏弹性;当e x,p =1时,需求具有单位弹性;当1<ex,p <∞时,需求富有弹性;当e x,p =∞时,需求完全弹性⑵弧弹性:e x,p = ⑶需求的收入弹性:e m <1:必需品;e m >1:奢侈品;e m <0:低档品。
二、需求函数:——消费者需求曲线 三、效用论——无差异曲线的推导: 1. 效用λ===2211P MU P MU …… 2. 收入是确定的m :收入约束线3. 等效用下的两种商品的相互替代——商品的边际替代率:RCS 1,2=RCS 2,1 ※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RCS 1,2=12X X ∆∆-QPdP dQ Q P ⋅⇒⋅∆∆P Q 2121X X P P P X ++⋅∆∆)(P f y =4. 消费者决策均衡时的条件(消费者均衡)——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的切点E⑴公式表示 :px 1+px 2=m⑵图形表示:X ’2四、生产论——生产函数:1. 短期生产函数(只有一种可变生产要素,一般指劳动):⑴ 生产函数基本形式: ——比较消费者需求函数y=f (P) ⑵ 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常见生产函数其中:A :现有技术水平;α:劳动对产出的弹性值;β:资本对产出的弹性值⑶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平均产量最大→边际产量为0。
即: AP L =MP LMP L =0如图所示,第Ⅱ阶段为合理投入区。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一种可变要素投入到其他一种或几种不变生产要素上))(2211λ==P MU P MU X X 2 AB *1X 1UEβαK AL K L f y ==),(),(K L f y =⑷平均生产函数(投入变量以L 为例):LyAP L =(其中y 为生产函数的各种形式) ⑸生产要素价格(工资率)与商品价格的关系(仍以劳动作为可变要素):P ·MP L = r L 2. 长期生产函数(所有生产要素都可变):⑴ 等产量曲线——比较无差异曲线 ⑵ 边际技术替代率:dLdK RTS K L -=, ⑶ 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由等产量曲线的定义,每单位成本购买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边际产量都相等,则有:,E 点的确定为:或例题1:厂商的生产函数为322124K L y =,生产要素L 和K 的价格分别为1=L r 和2=K r ,求厂商的最优生产要素组合。
交叉弹性

目录
01 弹性系数
02 关系
基本信息
交叉弹性是指此商品价格的变动对相关商品需求量的影响程度,或者相关商品需求量对此商品价格变动的反 应程度。
弹性系数
弹性系数
某种商品对另一种商品交叉弹性大小的大小可以用交叉弹性的弹性系数来表示。这种弹性系数为某种商品需 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动的百分比的比值。以Ecx表示X商品对Y商品的交叉弹性,△Qx/Qx表示X 商品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Py/Py表示Y商品价格变动的百分比,则X商品对Y商品的交叉弹性的弹性系数计算公 式为:
Ecx =(△Qx/Qx)/(△Py/Py)=△Qx/△Py·Py/Qx
关系
关系
图1交叉弹性 商品之间的相关关系可以分为两种,一种为替代关系,一种为互补关系。如果两种商品之间 可以互相替代以满足消费者的某一种欲望,则称这两种商品之间存在替代关系,这两种商品互为替代品。如果两 种商品必须同时使用才能满足消费者的某一种欲望,则称这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这两种商品互为互补 品。如果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则一种商品的价格和他的替代品的需求量之间成同方向变动,相应的需 求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正值。如果商品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则一种商品的价格与他的互补品的需求量之间成反 方向变动,相应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负值。若两种商品不存在相关关系,则意味着其中任意一种商品的需 求量都不会对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做出反应,相应的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0。
不同关系之间产品的交叉弹性图示见右图1。
谢谢观看
价格弹性和需求弹性的概念

价格弹性和需求弹性的概念价格弹性和需求弹性是微观经济学中重要的概念,用来衡量价格对需求的影响程度。
价格弹性指的是某种商品或服务的需求量相对于价格变动的敏感性,而需求弹性则是指需求量相对于相关因素变动的敏感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价格弹性和需求弹性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应用。
一、价格弹性的概念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是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当价格发生变化时,需求量会相应变化,但变化幅度是有差异的。
如果需求量对价格变动非常敏感,那么价格弹性就大;反之,如果需求量对价格变动不敏感,价格弹性就小。
二、价格弹性的计算方法计算价格弹性的常用方法是利用需求量和价格之间的百分比变化来衡量。
具体而言,价格弹性的计算公式为:价格弹性 = (需求量的百分比变化)/(价格的百分比变化)。
根据计算结果,价格弹性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完全弹性、完全不弹性和部分弹性。
如果价格弹性大于1,那么需求量对价格的变动非常敏感,属于完全弹性;如果价格弹性等于1,需求量对价格的变动不敏感,属于完全不弹性;如果价格弹性介于0和1之间,那么需求量对价格的变动有一定程度的敏感性,属于部分弹性。
三、需求弹性的概念需求弹性(Elasticity of Demand)是指需求量对除价格外的其他因素变动的敏感程度。
除了价格之外,需求量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收入、替代品的存在以及个人偏好的变化等。
需求弹性的概念就是为了衡量需求量对这些因素变动的敏感性。
四、需求弹性的计算方法计算需求弹性的方法与计算价格弹性类似,都是利用需求量和其他因素之间的百分比变化来衡量。
需求弹性的计算公式为:需求弹性= (需求量的百分比变化)/(其他因素的百分比变化)。
需求弹性也可以分为完全弹性、完全不弹性和部分弹性。
如果需求弹性大于1,那么需求量对其他因素的变动非常敏感,属于完全弹性;如果需求弹性等于1,需求量对其他因素的变动不敏感,属于完全不弹性;如果需求弹性介于0和1之间,那么需求量对其他因素的变动有一定程度的敏感性,属于部分弹性。
需求价格弹性和总销售收入的关系

5.需求价格弹性和总销售收入的关系(1)如果E d>1,即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减少,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增加。
销售收入与价格变动成反方向变动趋势。
【例题19:单选题】假设某商品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为2,当商品的价格为1时,销售量为10,厂商的销售收入为10;当商品的价格上升10%时,商品的销售收入为().A 8.8B 10C 12D 7.6【答案】A【解析】当商品的价格上升10%时,商品的销售量下降20%,此时商品的价格为1.1,商品的销售量为10*(1-20%)=8,商品的销售收入为8.8.显然提价后,厂商的销售收入下降了。
(2)如果E d<1,即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增加,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减少。
销售收入与价格变动成同方向变动趋势。
【例题20 】假设某商品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为0.5,当商品的价格为1时,销售量为10,厂商的销售收入为1×10=10;当商品的价格上升10%时,商品的销售量下降5%,此时商品的价格为1.1,商品的销售量为10*(1-5%)=9.5,商品的销售收入为1.1*9.5=10.45.显然提价后,厂商的销售收入上升了。
(3)如果E d=1,即需求单位弹性的商品,价格变动不会引起销售收入的变动。
【综上】企业对于需求富有弹性(即需求弹性系数大于1)的商品适用实行薄利多销的方法。
【例题20:2012年单选】通常情况下,生产者通过提高某产品单位销售价格而增加其销售总收入的前提条件是该产品的()。
A.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大于1B.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大于1C.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小于1D.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小于1【答案】 D【解析】通过本题掌握需求价格弹性与销售收入的关系【例题21 :2011年多选题】决定某种商品需求价格弹性大小的因素主要有( )A .该种商品的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B .该种商品的生产周期长短C .该种商品的生产自然条件状况D .该种商品在生活消费中的重要性E .该种商品的用途多少【答案】ADE【解析】通过本题掌握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点总结(打印版)

消费者消
费者总是可以作出,也只能作
出下面三种判断中的一种:
①对 A 的偏好大于 B;
完备性
②对 B 的偏好大于 A;
③对两者偏好无差异
注:完备性保证消费者总可以
把自己的偏好准确的表达出
来。
假定有 A、B、C 三种组合,如
果消费者对 A 的偏好大于 B,
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曲线,在这条
曲线上的所有各点的两种商品组合带给消费者
的满足程度是完全相同的,消费者对这条曲线上
各个点的偏好程度是无差异的。
在同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可以绘制出无数条
无差异曲线,每一条都代表不同水平的偏好。由
一组描绘某个消费者偏好关系的无差异曲线构
成的图形称为无差异曲线图。
第一章 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一节、市场需求
(一)需求的含义
1、需求: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
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
量。
需求的构成要素有两个,二者缺一不可。一是购
买的欲望;二是购买的能力,即有支付能力。
2、市场需求:在一定时间内、一定价格条件下
和一定的市场上所有的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
弹性就越大。
相对的。 (二)均衡价格模型的应用
最高限价
含义 目的 影响
由政府为某种产 品规定一个具体 的价格,市场交 易只能在这一价 格之下进行。属 于政府对市场的 干预措施。 保护消费者利益 或降低某些生产 者的生产成本。 最高限价低于均 衡价格,因此会 刺激消费、限制 生产,导致供给 减少、需求增加, 结果是市场短
收入水平的提高,其需求量反而减少。 三、供给价格弹性
1.供给价格弹性的定义和公式 是指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供给
2023版经济学原理名词解释

2023版经济学原理名词解释第一章1.稀缺性:社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不能生产人们希望用油的所有物品与劳务2.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3.效率:社会能从稀缺资源中得到的最大利益4.平等:讲这些资源的成果平均地分配给社会成员5.机会成本: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6.理性人:能系统而由母的的尽最大努力去实现目标7.编辑变动:对现有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8.激励: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9.市场失灵: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10.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11.市场势力:单个人或者一小群人不适当地影响市场价格的能力12.生产率:每一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动数量经济学十大原理L人们面临权衡取舍2、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3、理性人考虑边际量4、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5、毛衣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6、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7、政府又是可以改善市场结果8、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9、当政府发行了过多的货币时,物价上升10、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事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第二章要点1.循环流向图,见书20o在这个模型中,经济由两类觉得这,家庭和企业组成,2.物品与劳务市场上,家庭是买者,生产要素市场上,家庭是卖者3.生产可能性边界:一个图形,标明在生产要素和生产技术既定时,一个经济所能生产的产出。
大炮与黄油4.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他们如何在特定市场上相互影响5.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现象6.关于世界的表述有两种类型:一,实证表述:描述性的,关于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表述;二,规范表述:关于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表述第四章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L某种物品与劳务的买者与卖者组成的一个群体2、竞争市场:有许多买者与卖者,以至于一个人对市场价格的影响微乎其微的市场3、完全竞争的市场具有的两个特征:可供销售的物品是完全相同的;买者与卖者众多以至于任何一个买者或卖者无法影响市场价格,此时他们被称为价格接受者4、垄断者:一些市场只有一个卖者,由他决定价格5.需求量:买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该种物品的数量6.需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上升,该物品的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7.需求曲线:把价格与需求量联系一起的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8.市场需求:所有个人对某种特定物品或劳务的需求的总和9.需求变动: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为去求增加,向左移动为需求减少10.影响需求量的因素:价格11.影响需求的因素:收入,相关物品的价格,嗜好,预期,买者数量12.供给量:卖者愿意并且能够出售的该种物品的数量13.供给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物品价格上升,该物品的供给量增加,一种物品价格下降,该物品供给量减少14.供给变动:供给曲线向右移动,为供给增加,供给曲线向左移动,为供给减少15.影响供给的因素:投入品的价格,技术,预期,卖者数量16.分析均衡变动的三个步骤:一,确定该事件是使供给曲线移动还是使需求曲线移动,还是两者都移动;二,确定曲线移动方向;三。
微观经济学计算公式

微观经济学计算公式1.需求弹性①弧弹性计算②弹性的中点计算公式③点弹性2.需求收入弹性:3.需求交叉价格弹性4.短期成本①总成本(TC)= 固定成本(TFC)+ 可变成本(TVC)②平均成本(AC)= TC/Q③平均固定成本(AFC)= TFC/Q④平均可变成本(AVC)= TVC/Q⑤边际成本(MC)=d TC /d Q= d TVC /d Q6均衡条件Qd = Qs7边际替代率MRS =8总效用最大化 = = …… = = λ预算线:I = P1Q1 + P2Q2 消费者均衡时MUx/Px=MUy/Py9.边际产量:MP = d TP/d L 平均产量:AP =三阶段生产函数第一阶段【0,MP=AP】【MP=AP.MP=0】【MP=0,无穷大)10.给定成本,求产量最大;给定产量,求成本最小MP L/w L= MP K/r, wL+ rK=C 捷径 L=K=Q11.平均收益AR = = P 边际收益MR ==d TR /d Q12 利润最大化的条件:MR=MC13收入或利益最大化TR=PQ,满足一阶导数为0 ,即MR=014厂商的停产点:P =AVC的最低点求出AVC,再一阶导等于0 二阶小于0即可15.垄断厂商边际成本定价,即MC=P=AR政府限定的价格为收支相抵的价格,即P=AR=AC,或TR=TC16.假设垄断厂商面临两个分割的市场1和2,厂断厂商在两个市场上的最大利润原则为:MC=MR1=MR2(Q=Q1+Q2)列出方程组,解Q1 Q2代入需求函数得到:P1 P2两个市场的收入分别为:TR1 = P1Q1TR2 = P2Q2总利润=TR1+TR2-TC TC是关于Q1 Q2的函数第一章引论1.经济学是研究各种稀缺资源在可供选择的用途中进行配置的社会科学。
2.机会成本:把该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以后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大利益。
3. 1、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2、如何生产?3、为谁生产?4.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是研究在市场经济制度下个体单位的经济行为。
需求弹性分析

Q=0.3313P-0.8176 Y0.9635
当时的人均收入可假定为每月35元,按每个职工负担一 个家庭成员计算,副食品每人每月为2.5元,每季人均 消费猪肉约为4.3千克。
25
需求的价格弹性Ep=-0.8176, 需求的收入弹性Ey=0.9635。 根据需求的价格弹性,价格上升1%,猪肉需求将下降 0.8%左右,因此当价格上升30%时,需求将下降24% 左右。原来每季人均消费为4.3千克,现将下降24%,即 减少1.035千克猪肉的消费; 根据需求的收入弹性,收入上升1%时,猪肉的支出会 增加 0.96%,现在收入因补贴而上升了2.5/5=7% , 那么猪肉的支出将增加6.8%左右。原来每季消费4.3千 克,现应增加0.29千克猪肉的消费。
11
2、需求缺乏弹性 ︱E ︱ < 1
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小于价格变动的比率。 例:面粉Ed=0.5,P1=0.2元/斤,Q1=100斤 , TR1=P1*Q1=0.2*100=20元 如价格下调10%,数量则增加5%, P2=0.2 –0.2*10%=0.18元/斤, Q2=100+100*5%=105斤 TR2=P2*Q2=0.18*105=18.9元 TR2 –TR1=18.9–20= -1.1元 TR2 <TR1,表明面粉价格下跌,总收益减少。
对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 ︱E ︱ < 1,
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小于价格变动的比率。 价格上调,总收益增加, 对生产者有利; 价格下调,总收益减少, 对生产者不利。
14
小结:价格弹性的应用 (1)∣Ep∣﹥1的情况。这类商品适宜采取薄利 多销的竞争策略。 (2)∣Ep∣﹤1的情况。这类商品可采取适当提 价的策略。 (3)∣Ep∣﹦1的情况。企业可针对不同情况, 采取灵活的价格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的定义和公式
需求交叉价格弹性是指一种商
品价格的相对变化与由此引起的另
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变动之间的比率。
掌握公式:Eij=商品i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商品j价格的相对变动
2.掌握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的类型
(1)i、j两种商品为替代品时,则Eij〉0。
如不同品牌的冰箱、空调、彩电之间,公路货运与铁路货运之间,猪肉与鸡蛋之间等等
(2)i、j两种商品为互补品时,则Eij〈0。
如皮鞋与西裤,组合音响与CD唱片,电器设备与电力等等。
(3)Eij=0时,说明i、j两种商品是无关的。
A商品对B 商品的需求交叉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