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清文学期末复习资料汇编

元明清文学期末复习资料汇编
元明清文学期末复习资料汇编

元明清文学

名词解释

台阁体:台阁体是明代前期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代表作家有杨士奇、杨溥、杨荣,他们都是台阁重臣。其创作内容均以粉饰太平、歌功颂德为主旨,风格雍容华贵、典雅工丽。除朝廷诏令奏议外,多属应酬、题赠或应制、颂圣之作。这种文风垄断了当时的文坛。

茶陵派:明代前期以茶陵人李东阳为首的一个诗歌流派,更多地重视诗歌的语言艺术,对诗的声律、音调、结构、用字等有细致的研究。较强调对诗文独立审美精神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台阁体”及其末流浅弱的诗风,而在散文创作上,则与台阁体没有太大的差别。

茶陵诗派:从明成化到弘治年间,台阁体诗文创作趋向衰落与消退,这一时期对文坛有着重要影响的则是茶陵诗派。茶陵派以李东阳为主。李东阳提出诗学汉唐的复古主张。他的有些作品摆脱了台阁体的束缚,表现出更为广阔的生活视角,刻画了作者个人的真情实感。

前七子:明中期的李梦阳、何景明、王九思、王廷相、康海、边贡和徐祯卿七人的文学群体,他们一方面反对台阁体空洞冗踏的文风,强调诗歌的情感特征,反映重大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希望通过对古法的学习,来恢复古典诗歌的审美理想和审美特征

后七子:嘉靖中期,以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徐中行、梁有誉、吴国伦和宗臣的后“七子”起来抨击“台阁体”,他们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以复古口号相号召,本欲纠正“台阁体”的流弊,但多泥古未化,重在模拟,成就不大。

唐宋派:嘉靖年间,以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和归有光为代表的文学流派。他们主张诗宗初唐,文宗北宋,理论上的建树主要在散文方面。他们认为复古派的文章死摹秦汉,既不通顺又无生气。所以他们只主张复唐宋之古,特别是北宋欧阳修、曾巩诸大家。

公安派(公安三袁):公安派是晚明时期受李贽影响而出现的一个反复古的文学流派,因其代表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兄弟三人是湖北公安人而得名。他们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这种重个性、贵独创、强调表现自我的性灵说,就成了公安派论文的核心。在文学上还主张反对形式主义和拟古主义,在思想上反对封建礼教和儒家道统。他们的作品抒发个性、挥洒自如、清新流畅。

李玉:清代戏剧家,是苏州派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有“一、人、永、占”以及《清忠谱》等,并且编定了《北词广正谱》。他的作品以明亡为界限,前期以描写人情世态为主要内容。

后期多描写历史上的政治斗争事件或从明末苏州社会生活中取材。

“一人永占”:指明清之际戏曲家李玉在明末写的四部传奇,即《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在当时文坛上颇负盛名。其中以《一捧雪》、《占花魁》成就较高。

桐城派:清代最著名、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创始人方苞,刘大槐继之,姚鼐集大成,他们都是安徽桐城人,因而得名。他们继承了古文传统,提出“义(文章内容)法(文章作法)”主张,提倡“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并重,还提出为文“八要”,进一步概括出文章的阳刚和阴柔两大类风格,散文创作也取得可观成就。桐城派由清初发端,兴盛于中叶,余绪直至晚清。

格调说:所谓“格调说”就是用唐诗的格调去表现封建政治和伦理思想,实际上是让诗歌为封建政治和伦理道德服务。为达此目的,沈德潜认为在表现上要恢复儒家“温柔敦厚”、“忠正和平”的诗教传统,使诗歌“去淫滥、以归于雅正”。并用唐诗的格调将这种意图落到实处。

肌理说:清代作家翁方纲提出“肌理说”。所谓肌理说包括以儒学经典为基础的“义理”和结构辞章方面的“文理”。翁方纲的肌理说实际上就是要求以学问为根底,以考证来充实诗歌内容,使义理和文理统一、思想和文辞和谐,从而达到法度灵活、内容质实的要求。

索隐派:又称旧红学派,所谓索隐、即探索幽隐,也就是发掘被小说表面故事所掩盖的“本事”。其实不过是穿凿附会,用“猜谜”的方法把小说中的人物、情节比附、印证当时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从而评定《红楼梦》的意义和价值。代表人物主要有王梦阮、沈瓶庵、蔡元培、邓狂言等。代表作品如蔡元培的《石头记索隐》等。

脂评本:脂评本是《红楼梦》的一个重要的抄本系统,这个版本系统共八十回,除正文外,大多附有各种形式的批注,批注者的署名以脂砚斋和畸笏叟为多,因此简称为“脂评本”或“脂本”。如有“脂残本”,“脂怡本”;“脂戚本”。

小说界革命:是晚清文学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1902年,梁启超创办《新小说》杂志,并发表了《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一文,正式提出了小说界革命的口号,重点论述了小说界革命之必要,指明小说界革命的中心意图是“改良群治”,认为“欲新民,必自新小说始”。它适应了晚清社会文化与文学求新求变的内在要求,促进了新小说的诞生和兴盛,取得了比诗界革命、文界革命更大的成功。

评点派:一些关心《红楼梦》写作及爱好《红楼梦》者采用评述、评点的方法,以探索《红楼梦》内容、本事或阐述其思想、艺术价值。这些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采用随笔、杂记、论赞的方式逐条论述;另一类是逐回评点,并附在《红楼梦》的各种本子上。这些人成了旧《红》学中较有代表性的一大派别,代表人物主要有脂砚斋、王雪香、张新之、姚燮等人。

问答

明初期诗文创作概况?

明代前期的诗文创作实际上可分为两个阶段:明初阶段和永乐至成化阶段。明初作家大多经历了元末社会的大动乱,因此他们的作品蕴涵着比较充实的现实内容,有着恢弘的境界与慷慨的意气,在风格上也表现了雄浑雅正的气度,其中宋濂、刘基以散文创作见长,高启则在诗坛独领风骚。他们作为首开风气的一代宗师,对明代诗文影响甚大。永乐至成化年间,台阁体长期把持文坛,诗文创作呈现出沉寂和衰退的格局,台阁体雍容典雅,粉饰升平,体现出上层官僚的精神面貌和审美意趣,但内容空虚,缺乏生气。在此之后,以李东阳为首的茶陵派起而思变,虽未能完全冲出台阁体的藩篱,但对台阁体的弊端也有所匡救,其转捩诗风、导流七子之功是不容抹杀的。

归有光的散文创作在内容和艺术上的特点?

答案一:归有光写得最出色也是最富于文学意味的文章,是那些描写日常生活、家庭琐事的抒情记叙文。内容上,他把这些细琐题材引入一向是载道言志的古文中来,使散文创作更贴近生活,为文学园地开拓了新的领域,并以此树立起在明代文坛的特殊地位。在艺术上,他善于从眼前景、日常事落笔,不避琐屑,即事抒情,在简明雅洁中表达出真挚深沉的情感,亲切动人;善于在记叙中嵌入最不被人经意的、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而这些细节又恰恰是凝结着作者对亲人全部恋念之情的意象和事物,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善于用平淡语、家常话写儿女情、家务事,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出语自然却余意无穷,造成了“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的艺术效果。代表作品有《项脊轩志》。

答案二:归有光反对拟古,多从形式着眼,并未达到内容上的真正革新。他的作品以散文为主,十之八九为经解、题跋、议论、赠序、寿序、墓志、碑铭、祭文、行状以及制义之作,其中有些作品表现了对当时政治的不满,有些作品表现出对人民的同情,但也有不少作品内容空洞,思想陈腐。在若干记叙、抒情散文中,能做到"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王锡爵《归公墓志铭》)。其艺术特色是:①即事抒情,真切感人。如代表作《项脊轩志》,以"百年老屋"项脊轩的几经兴废,穿插了对祖母、母亲、妻子的回忆,并抒发了人亡物在、世事沧桑的感触。所回忆者人各一事,均属家庭琐事,但极富有人情味。

②注重细节,刻绘生动。如《项脊轩志》写景,发扬了唐宋文的优良传统,确非前后七子所及。③篇幅短小,言简意赅。他的散文名作,如《项脊轩志》、《先妣事略》、《思子亭记》、《女二二圹志》等,均未超过千字。《寒花葬志》为悼念夭殇小婢而作,全文共112字,但以两个细节勾勒婢女形象,写出庭闱人情,极为凝炼。④结构精巧,波折多变。如《宝界山居记》由太湖风景写到宝界山居,又对比唐代王维之辋川别墅,并对王维发了议论。《菊窗记》,

从洪氏之居的地势、风景写到古人仲长统与陶渊明,夹叙夹议,跌宕多姿。

归氏散文多写身边琐事,未能充分反映明代社会矛盾。但他在《备倭事略》、《昆山县倭寇始末书》、《蠲贷呈子》等文中,刻画了倭寇入侵后昆山一带"屋庐皆已焚毁,□聚皆已罄竭,父母妻子半被屠刳,村落之间哭声相闻"的惨状。在《书张贞女死事》、《张贞女狱事》文中,揭露了恶霸横行、吏治腐败的现实。在《送恤刑会审狱囚文册揭贴》、《九县告示》、《乞休申文》等文中,表达了自己为民请命的心怀。在《可茶小传》、《鹿野翁传》等传记文里,勾勒了一些普通人物的形象。在《己未会试杂记》、《壬戌纪行》等纪行文中,记载了当时一些民情世态,这些作品,也还具有一定社会意义。(以上网络)

答案三:内容方:多表彰孝子节妇之文,其中写关于作者家世、亲人的文章最出色。这些文章尽管境界不高,社会意义不强,但较少道学家气味,感情自然真挚。这些为亲人所写的回忆文章具有情境绵长的意境,他的一些记事散文能即事抒情,不避琐屑,在简明雅洁中表达出深挚的感情,题材虽小却能历久不减其感人的力量。艺术上,他擅长在记叙中嵌入不经意的细节,以唤起对往事的忆念。善于捕捉生活中最能代表人物关系和感情的瞬息,用清淡的笔触描绘出来,写的饶有诗情画意。其写作手法的最大特色是含蓄。(自编)

清初苏州派创作的主要特点?

苏州派戏曲在题材上跳出了写儿女私情的狭隘圈子,贴近世俗人生,关注时事政治;在思想上揭露黑暗现实较为有力,具有鲜明的伦理教化指向;在人物塑造上,富于平民色彩,许多下层人物以正面形象活跃在舞台上。在艺术上,苏州派戏剧家能紧密结合舞台实际,戏剧冲突紧张、集中,结构周密、紧凑,熟谙音律,曲辞通俗,演出效果好。苏州派以其成功的创作实践推动了戏曲艺术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清代文学在整体上表现的主要特色?

第一:清代文学中各种样式、各种体裁最为完备,而且都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就。

第二:创作的繁荣与文学理论的繁荣密切相关。

第三、清代社会,政治文化及文化思想的复杂性决定了清代文学复杂、多变的特征。

第四、文学观念的变化,也显示出清代不同于以往各朝的特色。

晚晴小说繁荣的原因及主要成就?

原因:第一,印刷工业的进步和新型报刊的大量涌现,为小说的及时、大量发表提供了广阔的园地。

第二,除了历史方面的原因外,还有政治斗争的需要,读者的要求,以及封建旧小说题材内容的千篇一律以致于失去读者的兴趣而没落。

第三外国小说的引进和小说理论的繁荣。以及“小说界革命”口号提出及获得热烈响应。

成就:题材相当广阔,完全摆脱了旧小说只写帝王将相、英雄豪杰、才子佳人、神仙鬼

怪的题材范围,而是将广阔的现实社会作为描写的对象。较好的作品如李伯元《官场现形记》、吴沃尧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和刘鹗的《老残游记》以及曾朴的《孽海花》。

资产阶级改良派提出的小说理论?

第一、改变了传统的小说观念。建立科学的小说概念。

第二、充分肯定小说的作用。肯定小说的社会功能,认为它可以“新道德、新宗教、新政治”乃至新一国之民。

第三、对小说创作理论进行了有益繁荣探讨。

《长生殿》的思想内容?

《长生殿》是以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政治为背景来描写唐明皇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悲剧。

作者在《长生殿》中对李、杨两人既歌颂又批判。歌颂的是“精诚不散”的至情,而批判的是“逞侈心而穷人欲”的昏庸。

《长生殿》把《牡丹亭》中所表现的那种生死爱情,从青年男女恋爱生活阶段带进已婚后的夫妻阶段,它继《西厢记》“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口号之后,又进一步提出了天长地久的夫妻爱情理想。

《长生殿》比以前描写李杨爱情题材的作品,更为详尽、深刻、细致、全面地描写了李杨二人爱情的成熟过程。不单纯写了这种“帝王家罕有”的爱情本身的热烈程度,而且还突出了表现了这种爱情成长的广阔的历史背景。

《长生殿》中所讴歌的”真情、至情“,除了作为”生死情”的爱情外,还包含了“看臣忠子孝,总有至情”的忠臣之情。

《儒林外史》的思想内容?

一、对科举制度的批判。它虽以明代为其背景,但实际上反映的乃是清代的现实。以科举制为出发点,揭发了整个社会的腐朽和罪恶。其矛头集中与科举制的产物——官僚制度,科举制的副产品——乡绅和假名士,以及与科举制互为表里的封建礼教等方面。

二、

三、对官僚、乡绅和假名士的揭发。科举制不仅造成了官僚制度的腐朽,而且制造了一批又一批横行乡里的地主。

四、

五、对八股制艺和封建礼教的抨击。这些官僚、豪绅、假名士、假诗人都是八股取士的必然产物。通过八股科举所选拔和熏陶出来的人才,只能是一些不学无术的草包。封建社会一方面用八股科举培养奴才,另一方面又以封建礼教、程朱理学来维系世道人心。

《儒林外史》的艺术成就?

第一、

第二、是我国第一部社会小说完全取材于现实,而无任何因袭部分。因此作家主体性空前加强,作家个人风格鲜明突出。

第三、它高超的富有民族特色的讽刺艺术。作者摄取生活中那些司空见惯的现象,不加评论的抖露出来,事物的可笑、可鄙、可恶和不合理的本性跃然纸上。善于采用含蓄、婉转的讽刺手法。

第四、特殊的长篇结构。没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中心事件,而是通过故事的传递,人物的相互衔接,较大场面的组织,前后呼应等艺术手段,使全书联缀绾合,从而构成一个艺术整体。

第五、

第六、语言风格。全书基本上采用普通汉语,善于用白描的手法来描绘人物,语言精练含蓄,质朴辛辣,没有过多的游词,而余韵自在。

《桃花扇》中李香君的形象?

她是爱情的主角,又是体现作者政治理想的正面人物。因此她被描写一个聪明、艳丽、温柔多情而又爱憎分明、头脑清醒的秦淮名妓,一个热爱祖国、关心政治、敢于斗争、不怕牺牲的妇女形象。她是一个直接投入政治斗争的妇女,她不单自己在斗争中立场坚定、爱憎分明,而且还能促使复社君子侯方域由动摇到坚定。这个形象反映了中国妇女威武不屈、贫贱不能移的优秀品质。

《桃花扇》对历史题材的处理?

第一、书中的人物事件,大部分都有史料根据,真实性达到无关重要细节可证与野史的程度。

第二、然而,它又不是一本毫无选择、有闻必录的书。作者不满足于历史的真实,而追求一种很高的艺术的真实。例子史可法的沉江·····这些改动,都是为了服从主题思想和人物性格发展的需要。尊重历史真实,但为了更高的艺术真实,又敢于突破历史真实,并把作家意识到的历史评价贯串其中:这就是孔尚任处理历史题材的态度。

第三、当然并不是所有改动都是成功的。比如“跋扈将军”左良玉的形象就写失败了····《红楼梦》对传统手法的打破?

一、

二、典型形象和典型人物上。不仅塑造典型人物的数量上,而且还表现在它使一大批典型人物无不具有高度的复杂性、鲜明的个性和充分的真实性。传统手法中好人则一切都好,坏人反之。《红楼梦》打破了这种写法,对肯定的人物,肯定中有否定,对否定人物,否定中有肯定。

常用相互烘托、对照的办法来突出人物性格,尤其在关系密切、互相接近的人物中,作者总是极力表现他们彼此性格之间的很大差异。特别注意对下层人物的刻画。首先能做到将奴仆下人与贵族主子在艺术上一视同仁,一样精心刻画。奴仆获得了独立的社会意义。

三、对日常生活和细节的描写。打破了传奇性的传统的束缚。他继承了《金瓶梅》的传统而突破了它那自然主义的写法。它所选用的日常生活细节大多具有丰富的美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内容,常常是一种诗意与哲理的形象结合。采用了内心独白方式以代替心理分析,使心理描写内容大为增加。作品还从各个不同的方面来渲染、烘托人物性格。

四、面面相通的网状结构。突破了中国传统的单线结构的方式,采用各种线索齐头并进、交相连结又相互制约的网状结构。一主线:宝黛爱情的产生、发展及其悲剧结局。二、贾府由盛到衰的过程。

五、语言也如火纯青。经过作家的再创造,形成一种洗练自然、准确精美、明白晓畅、色彩鲜明、具有浓厚生活气息和强烈感染力的文学语言。书中人物语言虽多,但无不符合人物声口,反映人物个性,而又能变化千万,表现丰富性和多样性。

贾宝玉的形象?

一、追求平等和自由,尊重个性。贾宝玉性格的核心是平等待人,尊重个性,主张各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活动。在他心里,人只有真假、善恶、美丑的划分。他憎恶和蔑视世俗男性,亲近和尊重处于被压迫地位的女性。他说过“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二、热爱女性、尊重女性、崇拜女性,对女性有博爱之心。《红楼梦》反复写了贾宝玉热爱女性、尊重女性、崇拜女性,对女性有博爱之心这些特征,有时还用神话(如神瑛侍者与绛珠仙草的故事,“太虚幻境”的描写)和夸张的笔墨(如“抓周”试志,对刘姥姥信口开河信以为真)渲染强调这一特征。他还没有出场之前,别人就介绍了他七八岁时说的孩子话:“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骨肉。”

三、思想叛逆。

贾宝玉否定封建主义社会秩序,但思想上并没有达到否定君权和族权亦即封建主义统治权的高度。一方面他步步发展自己的叛逆思想,完全倾向着被压迫者并且支持他们;他坚持着与林黛玉的爱情,迫切要求婚姻自主;

性格最突出的特点是所谓的“多情”与“意淫”。

请以张岱为例论晚明小品文的创作成就?

古代文学 元明清文学试题及答案

韩山师范学院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考试试题(A卷)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1.《水浒传》的全书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 2.明初杂剧作家40多人,以_________、________为代表3.首用魏良辅改进后的昆腔演唱的传奇是梁辰鱼的_______ 4.吴江派代表人物沈璟作有传奇17种,合称_________ 5.全面而系统地论述戏曲创作和表演的第一人是_________ 6.《窦娥冤》以东海孝妇为原型,东海孝妇的故事最早见于西汉刘向的_________卷五之_________《贵德》7.《桃花扇》的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_ 8.《红楼梦》的版本分为“脂本”与_________两大系统。9.元杂剧的文学要素分为_________与_________两部分10.红楼梦的研究学派大致有小说批评派、____、____三派11《三国演义》所根据之史书是陈寿的《三国志》与___的12.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白话长篇小说是: ____ 13.“小说”这一名称最早见于_________的_________篇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单选多选不定)1.《三国演义》具有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然而历史上对曹刘双方的倾向却常有变化。下列哪些作品与《三国演义》同样具有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 A.陈寿《三国志》 B.习凿齿《汉晋春秋》 C. 朱熹《通鉴纲目》 D.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2.下列哪些作品属于关汉卿的公案剧:() A.《窦娥冤》 B《蝴蝶梦》 C. 《鲁斋郎》 D. 《哭存孝》3.下列哪些作品属于古南戏当中的负心戏:()A.《赵贞女》 B.《王魁》 C.《状元张叶传》 D.《张协状元》4.《三国演义》版本众多,其中《三国志通俗演义》是:A.嘉靖壬午本 B.万历至天启年间的诸本C.毛宗岗本 D. 崇祯本 5.下列哪些作品属于明末清初的白话短篇小说()A.《石点头》B《欢喜冤家》C《西湖二集》D.《六十家小说》6.小山乐府是()的作品 A. 贯云石 B. 张养浩 C. 乔吉 D. 张可久 7.王士禛倡导() A. 神韵说 B. 格调说 C.性灵说 D. 肌理说8.《四声猿》最能代表徐渭的杂剧艺术成就,其中()当属四部之冠 A《雌木兰》B.《狂鼓史》 C. 《玉禅师》 D. 《女状元》9.下列哪些作品属于河北作家群的创作() A《看钱奴 B.《柳毅传书》 C.《张生煮海》 D.《老生儿》10.清初各类小说中,数量最多的是() A. 才子佳人小说 B.历史演义小说 C.英雄传奇小说 D.世情小说 三、名词解释(共10分) 1.拟话本 2.戏曲 3.明传奇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简述元杂剧剧本的形式 2.简述《牡丹亭》的戏剧冲突3.简述《三国演义》的战争艺术 4.简述《西游记》幽默讽刺与诙谐有趣的风格 五、论述题(共30) 1.论崔莺莺 2.试论《红楼梦》的悲剧意蕴 韩山师范学院二00六学年度第二学期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A)一、填空题(每空分,共10分) 1.珠串式链式结构 2.朱权、朱有燉 3.《浣纱记》 4.《属玉堂传奇》5.李渔 6.《说苑》、《贵德》7.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8.程本9.唱词、宾白 10.索隐派、考据派11.裴松之、《三国志注》12.《金瓶梅》13.《庄子》《外物篇》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单选多选不定,多选题多选少选俱不给分) 1. BC 2. ABC 3. ABCD 4. A 5.ABC 6.D 7.A 8.B 9.AB 10.A 三、名词解释(共10分) 1.(3分)拟话本:明代中叶以后,随着话本小说的流行,一些文人在润色、加工宋元明旧篇的同时,开始有意识地模仿“话本小说”的样式而独立创作一些新的小说。这类白话短篇小说有人称之为“拟话本”。从鲁迅起,一般又将“三言”之后的白话短篇小说都归属于“拟话本”一类。 评分标准:时间,文人模仿、独创,白话短篇小说,鲁迅的归类必须全部具备,缺一项扣1分 2.(3分)戏曲:中国传统戏剧形式。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杂技等各种因素而以音乐和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戏剧。 评分标准:传统戏剧形式,各种因素、主要表现手段必须全部具备,缺1项扣1分 3.(4分)明传奇:是在宋元南戏基础上,兼取北曲杂剧的成果发展而成戏曲形式。其特点如下:一、情节繁多、篇幅长至四五十出以上;二、传奇分出,每出标写题目;三、南北合套普遍;四、建立了南九宫或十三调的音乐体系;五、角色分工更细,被统称为江湖十二角色。 评分标准:如何发展而来,各条特点必须全部具备,缺一项扣1分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1)结构体制:四折一楔子构成一本,个别例外。(2)文学要素:唱词与宾白两部分,唱词为主,曲以抒情,白以叙事。 (3)音乐体制:一人主唱,一折一宫调,四折不相重复,每折曲牌数不等 (4)角色体制:旦、末、净、杂四大类 2.“内在型冲突形态”,着重表现了人与生存环境的矛盾冲突 评分标准:每一小点2分,每一点简略扩充各3分3.(1)选取重点(2)侧重人物(3)斗智为主(4)表明倾向(5)虚构夸张 评分标准:每一点1分,每点简略扩充各1分 4.(1)、以戏言寓诸幻笔,具嬉笑讽刺、幽默诙谐风格。 (2)、幽默诙谐有一定的世情情调。(3)《西》幽默诙谐的突出表现: 评分标准:每一小点2分,一二点简略扩充各1分,第三点简略扩充2分 五、论述题(共30) 1.(15分)略(1)热情、大胆追逐爱情。(2)聪明、灵慧、狡鮚、(3)美丽、

古代文学--元明清文学试题及答案

韩山师范学院2006 学年度第二学期 考试试题(A 卷) 一、填空题(每空0.5 分,共10 分)1.《水浒传》的全书结构是。2.明初杂剧作家40 多人,以、为代表3.首用魏良辅改进后的昆腔演唱的传奇是梁辰鱼的4.吴江派代表人物沈璟作有传奇17 种,合称5.全面而系统地论述戏曲创作和表演的第一人是6.《窦娥冤》以东海孝妇为原型,东海孝妇的故事最早见于西汉刘向的卷五之《贵德》7.《桃花扇》的主题是: 8.《红楼梦》的版本分为“脂本” 与两大系统。 9.元杂剧的文学要素分为与两部分10.红楼梦的研究学派大致有小说批评派、、三派11《三国演义》所根据之史书是陈寿的《三国志》与的12.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白话长篇小说是:13.“小说”这一名称最早见于的篇二、选择题(每题1 分,共10 分,单选多选不定) 1.《三国演义》具有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然而历史上对曹刘双方的倾向却常有变化。下列哪些作品与《三国演义》同样具有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 A. 陈寿《三国志》 B. 习凿齿《汉晋春秋》 C. 朱熹《通鉴纲目》 D.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2.下列哪些作品属于关汉卿的公案剧:() A.《窦娥冤》B《蝴蝶梦》C.《鲁 斋郎》D. 《哭存孝》

3.下列哪些作品属于古南戏当中的负心戏:() A.《赵贞女》 B.《王魁》 C.《状元张叶传》 D. 《张协状元》4.《三国演义》版本众多,其中《三国志通俗演义》是:A《雌木兰》B.《狂鼓史》C.《玉禅师》D. 《女状元》 9.下列哪些作品属于河北作家群的创作() A《看钱奴B.《柳毅传书》C.《张 生煮海》D. 《老生儿》 A. 嘉靖壬午本 B. 万历至天启年间的诸本 C. 毛宗岗本 D. 崇祯本 10.清初各类小说中,数量最多的 是()1.论崔莺莺 2.试论《红楼梦》的悲剧意蕴 5.下列哪些作品属于明末清初的白话短篇小说() A.《石点头》B《欢喜冤家》C《西 湖二集》D. 《六十家小说》A. 才子佳人小说B. 历史演义小说 C. 英雄传奇小说 D. 世情小说 三、名词解释(共10 分) 6.小山乐府是()的作品 A. 贯云石 B. 张养浩 C. 乔吉 D. 张可久 7.王士禛倡导() A. 神韵说 B. 格调说 C. 性灵说D. 肌理说8 .《四声猿》最能代表徐渭的杂剧艺术成就其中()当属四部之冠1.拟话本2 .戏曲3 .明 传奇 四、简答题(每题10 分,共40 分) 1 .简述简述元杂剧剧本的形式 2 .简述《牡丹亭》的戏剧冲突 3.简述《三国演义》的战争艺术 4.简述《西游记》幽默讽刺与诙谐有趣的风格 五、论述题(共30)

世界史读书笔记

世界史读书笔记 导语:在中国出土的青铜器也很多,铜与锡来自何处?走笔至此,想起一个中国城市,名叫无锡,市内还有一山,名叫锡山,这是很有意思的。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世界史读书笔记文章,仅供参考! 世界史读书笔记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我阅读了《失落的国度》这本书。西琴这部《失落的国度》,探讨的主要是印第安文明与苏美尔文明之间关系。他认为美洲的文明仍然只是苏美尔文明在美洲的一个分支,同样是由阿努纳奇人建立的。他非常精确地将阿努纳奇人到达美洲的时间定在了公元前3113年,这是玛雅最后一个纪元开始的时间。这些来自中东蓄须人来到这里,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即是挖矿,一个是金矿,一个是锡矿。前者用于解救尼比鲁星的生态危机,这也是阿努们来到地球的主要目标;后者则用于制造青铜器。其实人类采用青铜本身就是件很奇怪的事,在不知金属冶炼为何物之时,竟能掌握复杂的青铜冶炼工艺,且在全世界遍地开花,真是够神奇的。人类对于工具的采用,一般先是从简单的、容易得到的、不脱离自然形态的物件开始,像青铜这样如此复杂,需要融化两种金属,还得按照一定比例的合金,人类会进行长久的探索才能得到。人类却尚在蒙昧时期,刚从石器时代进入金融时代,就得到如此坚硬

的合金,如无外力的帮助,是令人难以想象的。 在中国出土的青铜器也很多,铜与锡来自何处?走笔至此,想起一个中国城市,名叫无锡,市内还有一山,名叫锡山,这是很有意思的。无锡何以名,最流行的一种说法是此地本产锡,一直开采到汉代,锡矿枯竭,是称无锡。无论如何,无锡与锡有关是基本可以定论的,且现在无锡确已无锡。难道此处之锡都用作制作青铜去了吗?中国还有一处盛产锡,那就是云南的个旧,现在仍然还在产。吊诡的是,此两处皆非中国青铜文化的中心,而是处于边缘地带,作为青铜文化中心的中原,则并不产铜与锡。那么就有一个问题,这些矿石是如何运至中原的?想想当时的运输条件,真是个艰巨的工程。当然,这是题外话。不过,如果有人做一点研究,会取得很有趣的成果的。 回过头来再说《失落的国度》。书中还有一处让我感触颇深的是美洲的巨石文化,随处可见的石制建筑,很是让人惊叹。特别是在蒂华纳科,这座位于的的喀喀湖边的神秘高原之城,巨大而坚硬的石头像豆腐一样,被人任意地切割,砌成各式各样的形状,堪称鬼斧神工。即使以现今的技术,亦不一定能达成。那么数千年前的印第安人,是以何种手段做到的呢?总不会像现在一些研究者认为的,也如埃及金字塔那样,是由数以十万计的平民,以肩挑背扛的方式,一点一点地砌成的吧?其实,类似的奇迹在美洲这块神秘的大陆

世界现代史读书笔记

世界史读书笔记 书名:《发现——二战中的谜团真相》 学生姓名:易丹 年级:2010级 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专业:历史教育 班级:2班 学号:2010030238

读书笔记 ——《发现——二战中的谜团真相》 秦叔宝(原名陈孝威著章节大意: 第一章:天上的会议室——决战秘闻 揭秘协约国主要领导人在会议桌上的决策,一个个决定着千万人生死的决议从他们手上悄无声息的发出。这是个没有硝烟的战场,这是智慧的较量。 第二章:地下的发报机——间谍秘史 讲诉二战时期各国间谍的英雄史诗,他们的身份、任务、贡献大揭密。第三章:幕布后面的枪声——战役内幕 揭秘二战中几大著名事件的历史真相,抛开人们惯常所知的,展现给你不为人知的一面。 第四章:铁甲威龙——武器揭秘 揭秘二战中各种特种武器大揭密,高科技、高威力、高价值的新型武器,从核潜艇到航母再到超级密码、电子对抗等等,讲诉很多我们所不知道的核武器的故事。 第五章:将帅终结者——将帅之死

讲诉二战中主要的战争罪犯、日德意领导人以及主要将领的死亡秘密,揭秘他们最后生命的内幕。 第六章:谁动了我的黄金——藏金之谜 揭秘二战中同盟国大量的财富的来源以及去处。 第七章:加里森赶死队——特种部队 揭秘二战中各种特种兵作战情况,他们对战争的贡献以及他们的最终归宿。 第八章:爱因斯坦的沉默——核秘闻 讲诉二战中核研究的各种秘闻,揭秘美国“曼哈顿工程”、爱因斯坦的功过以及美对日广岛、长崎投原子弹的最终原因。 第九章:枪炮上的玫瑰——花边故事 揭秘二战中各国领导人的绯闻趣事。 文章线索: 本书以谜团为线索,对二战中的秘密进行描述,本书强调谜团更强调真相。本书从九个方面对涉及二战中的诸多鲜为人知的事实进行了详尽的描述,以记录的方式呈现了二战中的谜团极其真相。 观感:

元明清文学试题(一)及答案要点

元明清文学试题(一) 一、填空 1、元杂剧一般是一本_________折。 2、公安派提出的主要主张是“_________,_________”。 3、晚清道、咸时期,与龚自珍齐名的作家是_________。 4、睢景臣《高祖还乡》:“一面旗白胡阑套住个迎霜兔”。这是指仪仗队中的___________旗。 5、《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选自____________编的《警世通言》。 6、夏完淳《别云间》:“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南冠”意为__________。 7、《圆圆曲》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 8、《狱中杂记》的作者方苞是清代重要古文流派____________派的开创者。 二、选择 1、在元散曲作家中,()是成就最高、最有影响的一家。 A.关汉卿 B.白朴 C.马致远 D.张可久 2、反对前后七子拟古主义最有力的文学流派是( )。 A.唐宋派 B.竟陵派 C.公安派 D.茶陵诗派 3、李渔的戏曲理论,见于所著( )。 A.《词综》 B.《闲情偶寄》 C.《剧说》 D.《花部农谈》 4、在清代词坛上,( )的词作,有部分作品兼有秦(少游)、柳(永)风调。 A.朱彝尊 B.陈子龙 C.纳兰性德 D.陈维菘 5.《西厢记诸宫调》的作者是( ) A.关汉卿 B.王实甫 C.董解元 D.马致远 6.汤显祖的名作《牡丹亭》属于( ) A.传奇 B.南戏 C.杂剧 D.院本 7.《登太白楼》的作者王世贞是( ) A.宋代人 B.元代人 C.明代人 D.清代人 8.以骈体文著称的清代作家是( ) A.袁枚 B.张岱 C.陈子龙 D.汪中 9.《席方平》中主持正义的神是( ) A.九王 B.郡司 C.城隍 D.冥王 10.《少年中国说》的作者是( ) A.秋瑾 B.龚自珍 C.梁启超 D.张维屏 三、名词解释。 1散曲2.前七子 五、赏析 1默写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并分析本曲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2就关汉卿的《南吕·一枝花谈谈你对作者创作情况的了解和认识 不伏老 (南吕·一枝花) 关汉卿 [尾]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我也会围棋、会蹴趜、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徒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魂丧冥幽。天哪,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 3默写《西厢记·长亭送别·碧云天》一段曲词,并就此分析其蕴涵的思想内容。

中国古代文学史(元明清文学)试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元明清文学)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元杂剧作品,取材于唐传奇的是( ) A.《赵氏孤儿》 B.《张生煮海》 C.《墙头马上》 D.《柳毅传书》 2.《陈州粜米》是( ) A.历史剧 B.爱情剧 C.公案剧 D.家庭伦理剧 3.元代“四大传奇”的共同创作倾向是( ) A.针砭时事,揭露现实的黑暗 B.颂扬男女之情的浪漫美好 C.展示人生的变幻无常 D.宣扬道德教化 4.关汉卿的性格和为人特点是( ) A.理想高远,希冀隐逸 B.风流倜傥,桀骜不驯 C.勇猛刚强,杀富济贫 D.修身养性,洁身自好 5.现存的寺公大师创作的《醉义歌》在辽诗中是( ) A.最长的诗 B.最短的诗 C.最早的诗 D.最晚的诗 6.《张协状元》对后来传奇作品的开创性贡献是( ) A.创造戏剧中诗的意境 B.创制以生、旦为主而各领一条线索的剧情结构 C.追求词藻华美 D.采用民歌的朴素风格,并含有滑稽表演的片断 7.明初高启的诗歌风格是( ) A.清新 B.沉郁 C.典雅 D.豪放 8.明代“前七子”的文学主张是( ) A.文道合一 B.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C.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D.引古人之精神,以接后人之心目 9.宋濂散文成就最高的是( ) A.写景散文 B.传纪文 C.序文 D.寓言 10.关于《西游记》的主旨,鲁迅提出的说法是( ) A.玩世主义说 B.游戏说 C.诛奸尚贤说 D.滑稽说 11.明代长篇小说《木寿杌闲评》是( ) A.历史演义 B.英雄传奇 C.神魔小说 D.世情小说 12.吴江派戏剧理论的核心是( ) A.注重合律侬腔 B.推崇语言本色 C.强调场上之曲 D.注重文采才情 13.沈德潜的诗歌创作主张是( ) A.师法汉魏 B.师法唐诗 C.师法宋诗 D.兼学唐宋 14.陈维崧的词风是( ) A.师法柳永,以赋为词 B.师法周邦彦,典雅精工 C.师法姜夔、张炎,清空婉约 D.师法苏轼、辛弃疾,豪放苍凉 15.下列文学主张中,与晚明公安派思想相近的是( ) A.性灵说 B.神韵说 C.格调说 D.肌理说 16.《荡寇志》的题材类型是( ) A.历史演义小说 B.公案小说 C.讽刺小说 D.英雄传奇小说

元明清文学模拟试题 二 及答案

元明清文学模拟试题(二) 神木中学语文组:王秀萍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 1.(),简称“科”,指的是元杂剧中的动作、表情的舞台提示,或指舞台效果。 2.《窦娥冤》的情节是从民间流传的“()”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3.现存宋金时期惟一完整的诸宫调作品是董解元的《》。 4.良辰美景奈何天,()。 5.马致远的[双调·夜行船]《秋思》,被称作“()”。 6.“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是()对《三国演义》中刘备的评语。 7.《水浒传》中大闹野猪林、拳打镇关西的英雄好汉是()。 8.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又名《》。 9.《西游记》人物塑造的特点是()三位一体。 10.现存最早的话本小说总集是《》。 11.清代小说中尊定了我国古典讽剌小说基础的是《》 12.标志我国古典小说现实主义艺术发展高峰和总结的清代小说是《》。

13.《桃花扇》的作者是()。 14.朱权着的《》对研究元及明初杂剧有重要价值。 15.魏良辅的《》是关于昆曲的重要着作。 16.清初苏州派的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李玉,他与朱素臣等共同创作的《》刻画了颜佩韦等五个下层市民形象。 17.沈德潜的诗歌理论主张是()。 18.开常州词牌之风的词人是()。 19.《少年中国说》的作者是()。 20.明末小品文成就最大的作者是()。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1.《救风尘》、《谢天香》、《金线池》三剧的主角都是()。 A.商人妇 B.村姑 C.妓女 2.元末杨维桢以诗得名,其乐府诗多揭露社会黑暗,竹枝词则饶有民歌风味,当时人称他的诗歌为()。 A.铁笛体 B.东维体 C.铁崖体 3.金圣叹评点过的明代着名长篇小说是()。

古代文学--元明清文学试题及答案

韩山师范学院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考试试题 (A 卷)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1.《水浒传》的全书结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明初杂剧作家40 多人,以_______ 、_______ 为代表 3.首用魏良辅改进后的昆腔演唱的传奇是梁辰鱼 的_______ 4.吴江派代表人物沈璟作有传奇17 种,合称 5.全面而系统地论述戏曲创作和表演的第一人是6.《窦娥冤》以东海孝妇为原型,东海孝妇的故事最早见于西汉刘向的_________ 卷五之 ________ 《贵德》 7.《桃花扇》的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_ 8.《红楼梦》的版本分为“脂本”与_________ 两大系统。 9.元杂剧的文学要素分为_________ 与 ________ 两部分 10.红楼梦的研究学派大致有小说批评派、_____ 、___ 三派 11《三国演义》所根据之史书是陈寿的《三国志》 与___的 12.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白话长篇小说是: 13.“小说”这一名称最早见于_________ 的 _________ 篇 二、选择题(每题 1 分,共10 分,单选多选不定) 1.《三国演义》具有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然而历史上对曹刘双方的倾向却常有变化。下列哪些作品与《三国演义》同样具有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 () A. 陈寿《三国志》 B. 习凿齿《汉晋春秋》 C. 朱熹《通鉴纲目》 D.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A.《窦娥冤》B《蝴蝶梦》C.《鲁斋郎》D.《哭存孝》 3.下列哪些作品属于古南戏当中的负心戏: () A.《赵贞女》 B.《王魁》 C.《状元张叶传》 D.《张协状元》 4.《三国演义》版本众多,其中《三国志通俗演义》是: A.嘉靖壬午本B?万历至天启年间的诸本 C.毛宗岗本D. 崇祯本 5.下列哪些作品属于明末清初的白话短篇小说 () A.《石点头》B《欢喜冤家》C《西湖二集》D.《六 十家小说》 6.小山乐府是( )的作品 A. 贯云石 B. 张养浩 C. 乔吉 D. 张可久 7.王士禛倡导( ) A. 神韵说 B. 格调说 C. 性灵说 D. 肌理说8 .《四声猿》最能代表徐渭的杂剧艺术成就, 其中( )当属四部之冠 A《雌木兰》B.《狂鼓史》 C.《玉禅师》 D.《女状元》 9.下列哪些作品属于河北作家群的创作( ) A《看钱奴B.《柳毅传书》 C.《张生煮海》 D. 《老生儿》 10.清初各类小说中,数量最多的是( ) A. 才子佳人小说 B. 历史演义小说 C. 英雄传奇小说 D. 世情小说 三、名词解释(共10 分) 1.拟话本2.戏曲3.明传奇 四、简答题(每题10 分,共40 分) 1 .简述简述元杂剧剧本的形式 2.简述《牡丹亭》的戏剧冲突 3.简述《三国演义》的战争艺术 4.简述《西游记》幽默讽刺与诙谐有趣的风格 2.下列哪些作品属于关汉卿的公案剧:( 五、论述题(共30)

元明清文学试题一

元明清文学史试题一 一、填空(计10分) 1、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称________与《赵氏孤儿》两部元代戏剧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 2、清代洪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_________代表了清代戏曲的最高成就。 3、明清神魔小说成就最高的是吴承恩的《西游记》。成就仅次于《西游记》的是许仲琳的__________. 4、《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分别代表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四种类型,即历史演义小说、_______________、神魔小说和世情小说。 5、__________在当时被视为“开国文臣之首”,以文才长期受到朱元璋的宠信。 6. 侯方域、魏禧和汪琬并称“清初古文三大家”,侯方域文以文气见长,富有激情,行文纵横恣肆,人称_________;魏禧为文强调“积理炼识”,“有用于世”,长于议论,人称“策士之文”;汪琬文疏淡迂回,雍容尔雅,人称儒者之文。 7.杨维桢在元末被视为文坛的领袖,他的诗歌受李贺影响很深,追求新异,往往流于怪诞,其诗被称为_________。 8、清代诗歌创作中,“神韵说”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_。 9、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 ________________! 10、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_______________,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三、联线题(人物形象与作品、作品与作者联线,计10 分) 1.人物形象与作品 赵五娘《桃花扇》 桃杌《婴宁》 柳遇春《琵琶记》 王子服《窦娥冤》 李香君《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2.作品与作者 《汉宫秋》汪中《西湖七月半》李梦阳《解佩令·自题词集》朱彝尊《哀盐船文》张岱《石将军战场歌》马致远 三、名词解释(计20分) 1、临川四梦 2、章回小说: 3、拟话本: 4、桐城派 四、作品分析题(计12分)

吴于廑《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吴于廑《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笔记和典型题详解第1章人类的史前时代 一、人类的起源 1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 (1)地球发展分期 ①分为五代: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a.最原始的生物出现在太古代的地层。 b.元古代末期出现了原始的腔肠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等多细胞生物。 c.古生代,原始的脊椎动物发展成鱼类。鱼类中一支演化成为两栖动物。两栖动物中的一支又演化为爬行动物。爬行动物的一部分演化为恐龙。 d.中生代,最早的哺乳动物及鸟类在已出现。 e.人类起源于新生代。 ②每个代又分为若干纪,每个纪又分为若干世。 a.新生代第三纪分为古新世、始新世、渐新世、中新世、上新世;是哺乳动物发达的时代。b.第四纪分为更新世和全新世。 (2)人类的产生 ①第三纪的始新世开始出现最早的灵长类。到了渐新世,从原始的灵长类中又先后出现了猴类和猿类,最早的人类就是从古猿演化而来的。 ②人类在自然界动物界,现代人在动物界属于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动物纲,灵长目,人科,人属,智人种。 (3)对现代类人猿的认识 ①包括长臂猿、猩猩、大猩猩和黑猩猩。它们的骨骼、肌肉和内脏器官的排列方式,胚胎发

育的过程、血型都和人类相似。这是其他任何动物所没有的。 ②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证明,人类和现代类人猿有着亲缘关系。 ③现代类人猿并不是人类的祖先,它们也不可能进化成人。人类的祖先是某种早已灭绝的古猿。 2从猿到人的过渡 (1)理论支撑 ①1859年英国学者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揭露了生物进化的规律。1871年他又出版了《人类起源与性的选择》,指出人类和现代的类人猿出自共同的祖先。 ②1876年恩格斯写了《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 a.揭示了人类起源和人类社会产生的规律,提出了劳动创造人的理论。 b.提出了关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三个科学概念:“攀树的猿群”、“正在形成中的人”和“完全形成的人”。 (2)从猿到人的过程 ①现在所知的最早的古猿是原上猿,1911年、1966~1967年在埃及法雍先后多次发现化石,后者命名为埃及古猿。 ②比埃及古猿更晚的化石古猿是森林古猿,1856年首次发现于法国,后来在欧、亚、非三洲陆续皆有发现。 ③森林古猿后来分化出巨猿、西瓦古猿和腊玛古猿,其中腊玛古猿可能是最早的从猿到人过渡期间的生物。 ④在腊玛古猿之后出现了南方古猿。这是已经可以确定的从猿到人的过渡期间的生物。 ⑤从猿到人过渡期间,学会了制造工具,意味着出现了自觉的能动性(人和动物最重要的区别),标志着从猿到人过渡时期的结束,进入了完全形成的人的阶段。

元明清文学试题及答案要点

元明清文学试题(一) 一、填空 1、元杂剧一般就是一本_________折。 2、公安派提出的主要主张就是“_________,_________”。 3、晚清道、咸时期,与龚自珍齐名的作家就是_________。 4、睢景臣《高祖还乡》:“一面旗白胡阑套住个迎霜兔”。这就是指仪仗队中的___________旗。 5、《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选自____________编的《警世通言》。 6、夏完淳《别云间》:“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南冠”意为__________。 7、《圆圆曲》的作者就是_____________。 8、《狱中杂记》的作者方苞就是清代重要古文流派____________派的开创者。 二、选择 1、在元散曲作家中,( )就是成就最高、最有影响的一家。 A、关汉卿 B、白朴 C、马致远 D、张可久 2、反对前后七子拟古主义最有力的文学流派就是( )。 A、唐宋派 B、竟陵派 C、公安派 D、茶陵诗派 3、李渔的戏曲理论,见于所著( )。 A、《词综》 B、《闲情偶寄》 C、《剧说》 D、《花部农谈》 4、在清代词坛上,( )的词作,有部分作品兼有秦(少游)、柳(永)风调。 A、朱彝尊 B、陈子龙 C、纳兰性德 D、陈维菘 5、《西厢记诸宫调》的作者就是( ) A、关汉卿 B、王实甫 C、董解元 D、马致远 6、汤显祖的名作《牡丹亭》属于( ) A、传奇 B、南戏 C、杂剧 D、院本 7、《登太白楼》的作者王世贞就是( ) A、宋代人 B、元代人 C、明代人 D、清代人 8、以骈体文著称的清代作家就是( ) A、袁枚 B、张岱 C、陈子龙 D、汪中 9、《席方平》中主持正义的神就是( ) A、九王 B、郡司 C、城隍 D、冥王 10、《少年中国说》的作者就是( ) A、秋瑾 B、龚自珍 C、梁启超 D、张维屏 三、名词解释。 1散曲 2.前七子 五、赏析 1默写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并分析本曲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2就关汉卿的《南吕·一枝花谈谈您对作者创作情况的了解与认识 不伏老 (南吕·一枝花) 关汉卿 [尾]我就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您钻入她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我玩的就是梁园月,饮的就是东京酒,赏的就是洛阳花,攀的就是章台柳。我也会围棋、会蹴趜、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您便就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徒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则除就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魂丧冥幽。天哪,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 3默写《西厢记·长亭送别·碧云天》一段曲词,并就此分析其蕴涵的思想内容。

元明清文学习题集

第六编元代文学 一、单项选择题 1、"元曲四大家"是指() ①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白朴 ②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 ③王实甫、白朴、马致远、郑光祖 ④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郑光祖 2、《窦娥冤》中揭示出产生窦娥悲剧的根本原因是() ①高利贷的残酷剥削②张驴儿之流为非作歹 ③桃杌之辈贪脏枉法④天地(即社会)的黑暗腐败 3、赵盼儿这一戏剧人物见于() ①《拜月亭》②《调风月》③《救风尘》④《望江亭》 4、"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这是《西厢记》中交口称赞的一支曲子。其中"晓来谁染霜林醉"一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①比喻②拟人③借代④夸张 5、"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西厢记?长亭送别》)中的"大中车儿"是指() ①大车②小车③大大小小的车④不大不小的车 6、李千金这一戏剧人物见于() ①《墙头马上》②《梧桐雨》 ③《汉宫秋》④《拜月亭》 7、有"曲状元"之称的元曲作家是() ①关汉卿②王实甫③白朴④马致远 8、《赵氏孤儿》的作者是() ①高文秀②康进之③纪君祥④杨显之 9、《赵氏孤儿》中刻画最突出的一个英雄形象是() ①赵朔②程婴③韩厥公④孙杵臼 10、《倩女离魂》的作者是() ①乔吉②宫天挺③秦简夫④郑光祖 11、在元末四大传奇中成就最高者是() ①《荆钗记》②《白兔记》 ③《拜月亭》④《杀狗记》 12、[山坡羊]《潼关怀古》的作者是() ①白朴②张养浩③刘时中④睢景臣 13、元散曲作品流传最多的作家是() ①马致远②白朴③张可久④乔吉 14、元代有一位散曲作家曾创作了两套[端正好]《上高监司》,反映了现实内容,扩大了散曲的题材范围。这位散曲作家是() ①马致远②刘时中③白朴④睢景臣 15、元散曲作家睢景臣的代表作是() ①[般涉调?耍孩儿]《庄家不识勾栏》 ②[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 ③[正宫?端正好]《上高监司》 ④[般涉调?耍孩儿]《借马》

华中师范大学世界史考研真题汇集(2003-2018年)

华中师范大学世界史考研真题汇集 (2003-2018年) 一、世界古代中世纪史 (一)、名词解释 1.金字塔(2003) 2.埃赫那吞改革(2004、2005) 3.埃及象形文字(2004) 4.汉谟拉比法典(2003) 5.楔形文字(2005) 6.琐罗亚斯德教(2005) 7.巴比伦之囚(2014) 8.波斯帝国(2003) 9.哈拉巴文明(2003) 10.吠陀时代(2014) 11.印度种姓制度(2005) 12.印度教(2004) 13.荷马史诗(2014) 14.希腊化时代(2004) 15.西欧城市自治运动(2003) 16.伊斯兰教五功(2003) 17.查士丁尼(2004) 18.日本大化改新(2005) 19..幕府统治(2004) 20.德里苏丹国(2005)

(二)、简答题 1.简要说明原始宗教产生的基本原因和基本表现形式。(2001) 2.法老建造金字塔基本原因(2001) 3.根据汉谟拉比法典的主要内容分析其所反映的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2004) 4.简述大流士改革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实质(2004) 5.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在古代的发展变化(2003) 6. 简述早期佛教的基本主张及佛教在东南亚的传播(2004) 7.简要归纳古希腊城邦基本特征。(2001) 8.简述雅典民主政治特点(2005) 9.试述斯巴达的社会结构和政治制度(2003) 10. 简述斯巴达的政治制度(2005) 11. 试分析共和国时代罗马扩张的影响(2003) 12.简述格拉古兄弟改革的主要内容(2005) 13.概述早期基督教教义的演变,并分析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的原因(2004) 14.十字军东侵的历史背景和影响(2014问答) 15.试分析阿拉伯文化繁荣的原因及其历史地位(2004) 16.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历史地位(2014问答) 17.概述莫斯科公国反抗蒙古统治的斗争及俄罗斯统一国家形成的过程(2004) 18.简述莫斯科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过程(2005) 19.试述日本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2003) 20.试析古代史上生产力较为落后的民族常能征服较先进地区的原因,并举两个以上例子加以说明。(2001)

元明清文学模拟试题及答案[1]

元明清文学模拟试题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 1.元杂剧的角色,可以分为末、旦、净、()四个大类。 2.《汉宫秋》写的是汉代()的故事。 3.枯藤老树昏鸦,()。 4.《三国演义》中,“温酒斩华雄”、“单刀赴会”的英雄是()。 5.汤显祖的《南柯记》出自于唐人李公佐的小说《》。 6.徐渭著有《》,是第一部研究南戏的著作。 7.明末著名通俗文学家冯梦龙加工编撰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世称“三言”。 8.《金瓶梅》的书名分别指书中人物潘金莲、()、春梅三人。 9.《醒世姻缘传》又名《》,写的是冤冤相报的两世姻缘的故事。 10.《镜花缘》的作者是()。 11.“红学”是指研究《红楼梦》的一种专门学问,“五四”前的代表是()。

12.明末清初,在苏州形成的一个戏曲流派是()。13.()的诞生,标志着花部对雅部的胜利。 14.清前期提倡肌理说的诗人是()。 15.清前期推崇南宋姜夔、张炎词风的代表词人是()。16.王士禛诗歌理论的主要主张是()。 17.代表清骈文最高成就的作家是()。 18.清前期词风近似南唐二主的著名词人是()。19.《病梅馆记》的作者是()。 20.倡导诗界革命的诗人是()。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1.关汉卿的性格和为人特点是()。 A.理想高远,希冀隐逸 B.风流倜傥,桀骜不驯 C.勇猛刚强,杀富济贫 2.杂剧《西厢记》共有()。

A.三本二十折 B.四本二十一折 C.五本二十一折 3.属于汤显祖《牡丹亭》中的人物的是()。 A.杜丽娘 B.杜十娘 C.李香君 4.关于《西游记》的主旨,鲁迅提出的说法是()。A.玩世主义说 B.游戏说 C.诛奸尚贤说 5.《聊斋志异》的文体类型是()。 A.文言长篇小说 B.文言短篇小说 C.白话长篇小说

古代文学--元明清文学试题及答案

韩山师范学院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 考试试题(A卷)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1.《水浒传》的全书结构是。2.明初杂剧作家40多人,以、为代表 3.首用魏良辅改进后的昆腔演唱的传奇是梁辰鱼的 4.吴江派代表人物沈璟作有传奇17种,合称 5.全面而系统地论述戏曲创作和表演的第一人是 6.《窦娥冤》以东海孝妇为原型,东海孝妇的故事最早见于西汉 刘向的卷五之《贵德》7.《桃花扇》的主题是:8.《红楼梦》的版本分为“脂本”与两大系统。 9.元杂剧的文学要素分为与两部分10.红楼梦的研究学派大致有小说批评派、、三派 11《三国演义》所根据之史书是陈寿的《三国志》与的 12.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白话长篇小说是: 13.“小说”这一名称最早见于的篇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单选多选不定) 1.《三国演义》具有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然而历史上对曹刘双方的倾向却常有变化。下列哪些作品与《三国演义》同样具有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 A.陈寿《三国志》 B.习凿齿《汉晋春秋》 C. 朱熹《通鉴纲目》 D.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2.下列哪些作品属于关汉卿的公案剧:()

A.《窦娥冤》B《蝴蝶梦》 C. 《鲁斋郎》D. 《哭存孝》 3.下列哪些作品属于古南戏当中的负心戏:() A.《赵贞女》 B.《王魁》 C.《状元张叶传》 D.《张协状元》4.《三国演义》版本众多,其中《三国志通俗演义》是: A.嘉靖壬午本 B.万历至天启年间 的诸本C.毛宗岗本 D. 崇祯本5.下列哪些作品属于明末清初的白话短篇小说() A.《石点头》B《欢喜冤家》C《西湖二集》D.《六十家小说》 6.小山乐府是()的作品 A. 贯云石 B. 张养浩 C. 乔吉 D. 张可久 7.王士禛倡导() A. 神韵说 B. 格调说 C.性灵说 D. 肌理说8.《四声猿》最能代表徐渭的杂剧艺术成就,其中()当属四部之冠 A《雌木兰》B.《狂鼓史》 C. 《玉禅师》 D. 《女状元》 9.下列哪些作品属于河北作家群的创作() A《看钱奴B.《柳毅传书》C.《张生煮海》 D.《老生儿》 10.清初各类小说中,数量最多的是() A. 才子佳人小说 B.历史演义小说 C.英雄传奇小说 D.世情小说 三、名词解释(共10分) 1.拟话本2.戏曲3.明传奇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简述元杂剧剧本的形式2.简述《牡丹亭》的戏剧冲突3.简述《三国演义》的战争艺术

行测常识判断重点知识世界史大事记知识点(历史文化)

行测常识判断重点知识:世界史大事记知识点(历史文化) 2011-11-24 17:19 来源:91up公务员考试平台 1、四大文明古国: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中国 2、两希文化:希腊、希伯来 3、斯巴达克起义前73 罗马 4、日本大化改新 646 日本由此进入封建社会 5、十字军东征 1095—1291 基督教对伊斯兰教的战争。 6、新航路的开辟 15-17世纪;麦哲伦航球旅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7、宗教改革文艺复兴 16-17世纪 8、17—18世纪启蒙运动彼得大帝改革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640)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 9、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兴起于英国蒸汽机 10、日本明治维新 19世纪下半叶 文艺复兴 一、指导思想:人文主义 二、表现: a.但丁:《神曲》,是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新时代最初一位诗人 b.乔托:欧洲绘画之父 c.彼特拉克:人文主义之父,以“人学”对抗“神学” d.薄伽丘:《十日谈》 e.美术三杰: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米开朗琪罗的《大卫》 拉斐尔的《西斯廷教堂》,被称为“画圣” f.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以“人”的眼光研究政治学说,提出“强权政治”理论。 三、国别

①英国:莎士比亚的戏剧四大悲剧:《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哈姆雷特》 四大喜剧:《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皆大欢喜》《第十二夜》 ②法国:拉伯雷,鼓励人们成为“全知全能”的人,《巨人传》 ③德意志:伊拉斯谟,以人文主义精神批判和考订基督教经典,《愚人颂》 ④西班牙:塞万提斯《堂吉诃德》 启蒙运动 1、性质:欧洲资产阶级发动的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2、思想原则:天赋人权、人民主权、三权分立、自由平等、契约自由、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3、代表:①霍布斯:代表作《利维坦》;提倡社会契约建国,君权人民授予 ②洛克:代表作《政府论》;提倡君主立宪,主张分权 ③孟德斯鸠:代表作《论法的精神》;提倡三权分立 ④卢梭:代表作《社会契约论》;提倡天赋人权、人民主权 ⑤狄德罗:百科全书派代表人物,第一部法国《百科全书》主编。 文学彩虹 一、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第一部词典是:尔雅 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 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搜神记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第一部断代史:汉书 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典论·论文》(曹丕) 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刘勰的《文心雕龙》 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钟嵘的《诗品》

新版山东大学世界史考研经验考研真题考研参考书

考研是一项小火慢炖的工程,切不可操之过急,得是一步一个脚印,像走长征那样走下来。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几乎从来没有在12点之前睡去过。也从来也没有过睡到自然醒的惬意生活,我总是想着可能就因为这一时的懒惰,一切都不同了。所以,我非常谨小慎微,以至于有时会陷入自我纠结中,像是强迫症那样。 如今想来,这些都是不应该的,首先在心态上尽量保持一个轻松的状态,不要给自己过大的压力。虽然考研是如此的重要,但它并不能给我们的人生下一个定论。所以在看待这个问题上不可过于极端,把自己逼到一个退无可退的地步。 而在备考复习方面呢,好多学弟学妹们都在问我备考需要准备什么,在我看来考研大工程,里面的内容实在实在是太多了。首先当你下定决心准备备考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知识准备、心理准备、学习习惯做好学习计划,学习计划要细致到每日、每周、每日都要规划好,这样就可以很好的掌握自己的学习进度,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另外,复试备考计划融合在初试复习中。在进入复习之后,自己也可以根据自己学习情况灵活调整我们的计划。总之,定好计划之后,一定要坚持下去。 最近我花费了一些时间,整理了我的一些考研经验供大家参考。 篇幅比较长,希望大家能够有耐心读完,文章结尾处会附上我的学习资料供大家下载。 山东大学世界史初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或(203)日语 (660)历史综合 参考书目: 《木糖英语真题手译》2021版 周启迪主编:世界上古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孔祥民主编:世界中古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复试科目:世界史专题 ◇参考书:世界史专题:《世界史》,吴于廑、齐世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1.中国通史2.世界通史 跟大家先说一下英语的复习吧。 学英语免不了背单词这个难关,词汇量上不去,影响的不仅是考试成绩,更是整体英语能力的提升;背单词也是学习者最感到头痛的过程,不是背完了转身就忘,就是背的单词不会用,重点单词主要是在做阅读的时候总结的,我把不认识不熟悉的单词全都挑出来写到旁边,记下来反复背直至考前,总之单词这一块贵在坚持,背单词的日程一定要坚持到考研前一天。 因此,学会如何高效、科学地记忆词汇,养成良好的记单词习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