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胶与化学脱胶精干麻纤维性能对比

合集下载

第三章_植物纤维(2)

第三章_植物纤维(2)

19
(5)抗紫外线性 含有能吸收紫外线的化学物质。
大麻纤维中还含有十多种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的微量元素。 2009年11月16日,在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物资油料部中国工程院院 士周国泰工作室,正在展示床上用品“四件套”:两个枕套,一张床 单,一条被罩。标价:19860元。 “这是什么面料做的?看上去如此高贵典雅,手感这般滑爽!价格 定得这么高……”参观者议论纷纷。周国泰说:“这套床上用品,用的 是一种新的面料,它是用大麻纤维做成的”。自古以来,大麻,都是 用来搓麻线纳鞋底、织麻袋、做麻绳的,能做成这样柔软的面料?凭 手感,细度、强力、柔软度,不亚于棉、丝绸、羊绒啊!真是大麻做 的吗?不可思议。就连日本、德国等长期从事大麻开发的几位专家也 不大相信,把产品带回国去用DNA技术检测后,才心服口服。 面对人们疑问的目光,周国泰作出肯定的回答。他说:“大麻纤 维,经棉型化技术处理,各项品质指标都能达到棉花纤维的性能,可 以做成服装面料,还可以与棉、毛、丝、羊绒、化纤等纤维进行混纺 ,在保留了大麻纤维纺织品挺括、凉爽、吸湿散湿快等优点的同时, 手感外观可以保持麻型风格、也可以实现滑、挺、爽的夏季面料风格 、还可以实现滑糯柔软类似羊绒面料的风格,而且染色性能很好,不 掉色。” 20 现正推广无毒大麻。
(2) 细度 亚麻工艺纤维截面约10-20根单纤维。越细强 度越高,断头率越低。
13
亚麻工艺纤维
14
(3)强度 断裂比强度4.4cN/dtex(小于苎麻)。 (4)色泽 好:银白淡黄、灰色;差:暗褐、赤色。 (5)吸湿性 较好。织物4.5h可阴干。 (6)抗菌性 较好。
15
四、黄麻 单纤维长度很短,一般1-2.5mm,采用工 艺纤维纺纱。
22
(2)罗布麻纤维的保健功能 罗布麻纤维经江苏微生物所分析检测,对大肠 杆菌、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抑 制作用。罗布麻纤维制成的内衣具有明显的抑 菌功能。 罗布麻纤维服装的降压功能在94年得到上海 高血压研究所的正式认定,其平均有效率为 86%。

生物脱胶苎麻纤维性能研究

生物脱胶苎麻纤维性能研究

3 8
2 3 工 艺 .
中国麻业
P A TF E S N R D C ¥ L N I R DP O U T B A
Q鱼 生箜 鲞箜 墨 பைடு நூலகம்塑
2 3 1 工艺流程 : . .
原麻 准 备 —] 菌种 培 养 一
I + 细菌脱胶 _ + 煮炼 _
拷麻_ + 漂、 洗 _ + 给油_ + 脱水 酸、
钟 安 华
( 武汉科技 学院, 湖北 武汉 4 0 7 ) 30 3

要 : 用一种 简便 、 应 廉价 的 细菌脱胶 方 法对 苎麻 进行 脱胶 , 究脱胶 后 的 苎麻 纤维性 能 。 研 结
果表 明 , 苎麻 细 菌脱胶后 残胶 率 18 % , . 2 达到 了脱胶要 求 。且松散 了苎麻 纤 维横 截 面组 织 结构 , 对
在 4 ℃条件 下 , 荡培 养 4 0 振 8小 时 , 出苎麻 , 取 用水 冲洗 后观察 其脱 胶效 果 。
() 3 煮炼 :.% N O 1 磷酸 三钠 , 力 为 2g c 浴 比 1l , 炼 时间为 2小 时 。 0 6 a H,% 压 k/ m , :0 煮 和工业 上
纯化 学脱 胶 比较 , a H量 由原来 的 5 降到 了 0 6 , a H量大 大 降低 。 NO % .% N O
维普资讯
20 0 6年第 2 卷第 1 8 期
中国麻业
P A TF B R N R D C S L N I E SA D P O U T
文章编 号 :6 1 5 22 0 )1— 0 1 0 17 —3 3 (0 60 00 — 1
生物脱胶 苎麻纤维性能研 究
1,A 1 H C—N A a C缓 冲液 , 乙醇 。 2 14 试 剂 : .. 果胶 粉 、 果胶 酶 、 维素酶 、 氧化钠 、 酸 、 纤 氢 硫 草酸钠 、 酸钠 、 酸 铵 、 、 碳 草 苯 无水 乙醇 、 氯 化钠 、 氯化铁 、 酸 。 盐

青桐韧皮化学脱胶与纤维性能分析

青桐韧皮化学脱胶与纤维性能分析

青 桐 韧 皮 化 学 脱 胶 与 纤 维 性 能 分 析
李长 龙 ,刘 琼 ,孙 瑞 霞 ,王 宗乾
( 安 徽 工 程 大 学 安 徽 省 纺 织 面料 重 点 实 验 室 ,安徽 芜 湖 2 4 1 0 0 0 )
摘 要 为充 分 开 发 利 用 当地 纤 维 素 纤 维 资 源 , 采 用 化学 脱胶 工艺 制 备 了青 桐 纤 维 , 并 对 其 韧 皮 成 分 进 行 了分 析 , 测试分析了青桐纤维在干 、 湿 态 下 的多 项 物 理 力 学 性 能 ; 借 助 扫 描 电镜 、 X R D对 纤 维 的 外 观 形 貌 , 结 晶度 和 取 向 度 进行了研究 , 对 比分 析 了纤 维 的聚 集 态 结 构 。 结 果 表 明 , 青 桐韧皮 纤维素含 量大 于 6 3 %, 果 胶 质 和 脂 蜡 质 含 量 较 高, 经化学脱胶处理后青桐纤维残胶率 为 4 . 2 %; 纤维截面近似椭 圆, 没有空 腔, 纵 向有沟槽和横 节 , 具 有 较 高 的 初
p h y s i c a l a n d me c h a n i c a l p r o p e r t i e s i n b o t h d r y a n d we t s t a t e s ,a p pe a r a n c e, c r y s t a l l i n i t y a n d o r i e n t a t i o n d e g r e e,a n d a g g r e g a t i o n s t r uc t u r e we r e e x a mi n e d u s i n g S EM a n d XRD .T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 t h a t t h e c o n t e n t

剑麻叶片化学脱胶与纤维含量快速测定_陈伟南

剑麻叶片化学脱胶与纤维含量快速测定_陈伟南

2012年第34卷第3期中国麻业科学PLANT FIBER SCIENCES IN CHINA125文章编号:1671-3532(2012)03-0125-06剑麻叶片化学脱胶与纤维含量快速测定陈伟南,陶进转*(农业部剑麻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广东湛江524022)摘要:本文研究了高温高压蒸煮和微波辅助加热高压对剑麻叶片进行脱胶的方法,探讨了剑麻叶片最具代表全叶纤维含量的部位。

结果表明:两种脱胶方法的反应时间分别为40min和12 min,整个脱胶过程分别是100min和15min;剑麻叶片的横向中段20cm,纵向次中部总宽度为1/ 4L部位的纤维含量可代表全叶的纤维含量。

通过选取叶片中代表性部位,采用脱胶时间较短的微波辅助高压脱胶法可在较短时间内测定剑麻叶片中的纤维含量。

关键词:高温高压蒸煮;微波辅助加热;高压;剑麻;脱胶;纤维含量中图分类号:S563.8文献标志码:AChemical Degumming on Sisal Leaves and Rapid Test of FiberContent from SisalCHEN Wei-nan,TAO Jin-zhuan*(Inspection and Testing Center for Sisal and Products,Ministry of Agriculture,Zhanjiang,Guangdong524022,China)Abstract:In this paper,the sisal degumming methods of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pressure cooking and microwave assisted heating with high pressure were studied.The typical part of sisal blade in which the fiber content could be the closest to that of the whole blade’s was discuss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action time of the two degumming methods were40min and12min,but the time of the whole degumming processes needed100min and15min respectively.The typical fiber content part was transversely around20cm and longitudinally1/4width of sub-central of the whole blade. The fiber content of typical sisal blade parts tested by using the degumming method of microwave assisted heating with high pressure that costed less degumming time.could represent the fiber content of a whole blade.Key words: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pressure cooking;microwave assisted heating;high pressure;sisal;degumming;fiber content剑麻又名西沙尔麻,龙舌兰科龙舌兰属,原产于中美洲,是一种多年生麻类作物。

麻类生物脱胶技术开发与应用方案(一)

麻类生物脱胶技术开发与应用方案(一)

麻类生物脱胶技术开发与应用方案一、实施背景随着中国纺织业的快速发展,麻类作物作为一种具有优良性能的天然纤维,被广泛应用于服饰、家居等领域。

然而,当前麻类脱胶技术存在环境污染大、资源消耗高、生产效率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麻类纺织产业的发展。

因此,开发高效、环保的麻类生物脱胶技术对推动麻类纺织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二、工作原理麻类生物脱胶技术主要利用微生物酶的生物催化作用,对麻类纤维进行高效脱胶。

具体来说,该技术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适合的微生物酶:根据麻类纤维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特点,筛选出能够高效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酶。

2.优化微生物酶的发酵条件:通过控制发酵温度、湿度、营养物质等参数,提高微生物酶的生产效率和活性。

3.生物脱胶工艺流程:将微生物酶与麻类原料混合,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发酵,使纤维素在微生物酶的作用下分解为可溶性糖类,从而实现脱胶。

4.残胶处理:将脱胶后的溶液进行分离、洗涤、干燥等处理,得到精制麻纤维和可利用的残胶物质。

5.纺织加工:将精制麻纤维进行纺织加工,得到各类麻制品。

三、实施计划步骤1.开展市场调研:了解当前麻类纺织品的市场需求和主要生产工艺,明确生物脱胶技术的开发方向和目标。

2.筛选微生物酶种:通过实验室筛选和优化,确定适合麻类纤维生物脱胶的微生物酶种。

3.建立生物脱胶工艺流程:根据优化的微生物酶发酵条件和脱胶工艺参数,建立完整的生物脱胶工艺流程。

4.调试设备与设施:根据工艺要求,选购或改造适合生物脱胶工艺的设备与设施。

5.试制样品:按照建立的工艺流程进行小批量试制,对试制品进行性能检测和评估。

6.中试生产:在试制样品成功的基础上,进行中试生产,进一步验证工艺流程的稳定性和可行性。

7.产业化推广:根据中试生产的结果和市场反馈,制定产业化推广计划,将生物脱胶技术应用于麻类纺织生产中。

四、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各种麻类作物的脱胶加工,包括但不限于亚麻、大麻、黄麻等。

同时,该技术还可应用于其他具有类似纤维结构的天然或人造纤维材料的脱胶加工。

麻类作物如何加工及注意事项

麻类作物如何加工及注意事项

麻类作物如何加工及注意事项麻类作物初步加工方法麻类作物初步加工是指麻类生长成熟后收获、剥制、汉麻或脱胶,到制成熟麻(精纤维)的全过程。

麻类纤维大都是韧皮纤维,它们是由纤维素及其伴生物—半纤维素、木质素、果胶、脂肪和蜡、水分、矿物质等共生于麻皮韧皮层,组成植物体的坚韧骨架。

一般在麻茎上剥取的麻皮就是这类物质组成的纤维束层及其表皮、角质层、木栓组织等包覆组织的总称。

因此显得粗硬。

这种粗麻皮除少数直接用于制作绳索等用途外,必须经过剥制或脱胶等过程,才能作为纺织原料,以及制作渔网、麻线等。

麻类初步加工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产量、品质和使用价值,因不同种类、不同用途以及当地条件和习惯等而有不同的加工方法。

主要有生物脱胶、化学脱胶和机械脱胶等方法。

生物脱胶生物脱胶是利用微生物分泌的果胶分解酶,使生麻中除纤维以外的物质溶解或分离的过程。

在自然界中许多细菌和真菌,都能分泌出一种果胶酶,称为果胶分解菌,它们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因此各种麻类都有它最优良的果胶分解菌品种。

生物脱胶的方法可分为露浸法、堆积发酵法、冷水浸渍法、温水浸渍法、人工培养细菌法和酵素浸渍法等。

冷水浸渍法是利用天然水域和麻皮上细菌分泌的酵素进行脱胶的,广泛用于汉制红麻、黄麻、大麻等,是利用天然河、湖、池沼及人工建筑汉麻池驱麻。

化学脱胶麻类的化学脱胶,主要是使韧皮纤维中所含非纤维素物质和半纤维素、果胶、木质素、脂肪及蜡等溶解于碱或酸溶液并漂白、通氯,使非纤维素分子和纤维素分离,从而使精麻适于纺织。

化学脱胶过程,一般先将原料放于碱液中在高压或常压下蒸煮,再经过打纤、浸酸、水洗、脱水、浸油软化和去色,最后日晒或烘干。

化学脱胶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机械脱胶主要是利用机械的作用使麻茎的包覆组织(韧皮纤维作物)或叶肉(叶纤维作物)与维分离的加工过程。

如兰麻的初加工,一般先剥取麻皮,再刮去麻壳和部分胶质,即可供手工织造。

目前已有多种类型的机械用于脱胶。

大麻生物酶[推荐]

大麻生物酶[推荐]

大麻生物酶--化学联合脱胶工艺研究温桂清孙小寅郝风鸣【摘要】本文选用了果胶酶和纤维素酶进行大麻生物酶脱胶,比较了这两种酶的脱胶效果.并在生物酶脱胶的基础上进行化学脱胶,确定了大麻生物酶――化学联合脱胶的工艺条件。

【关键词】大麻生物酶脱胶化学脱胶目前,在我国大麻脱胶主要采用化学脱胶工艺。

但是化学脱胶不但耗水、耗碱多,污染严重.而且处理时间较长。

现在环境污染问题为全球所关注.生物技术在麻类脱胶上的应用已引起人们的重视。

本文选用了生物酶,再辅以化学处理,进行大麻脱胶工艺研究。

1 大麻原麻化学成分测试所用大麻原麻由宁夏亚麻纺织印染厂提供。

产于宁夏。

由于大麻纤维目前无国家标准.因此采用国家标准GB5889-86苎麻化学成分分析方法测试大麻的化学成分。

测试结果见表1。

2 主要脱胶工艺2.l 预处理工艺工艺条件为:H2S04浓度3g/L,温度60℃,时间1.5 h,浴比1:14。

2.2 生物酶脱胶工艺试验中选用的果胶酶为无锡酶制剂厂产品.主要应用于食品加工。

选用的纤维素酶为宁夏夏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产品,主要用于织物风格调理,也可消除麻类织物的刺痒感。

根据酶制剂生产厂提供的使用说明书.选择最佳的pH值和温度。

浴比为l:14。

通过正交试验确定酶的种类、时间、浓度对脱胶效果的影响及最佳工艺条件。

通过多次不同的浓度、处理时间及比例的摸索试验后,初步确定酶处理时较合适的各因素的水平见表2。

根据选定的因素和水平,选用正交表L16(4S)。

2.3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与纤维可纺性能相关的因素,主要有纤维(束)的长度、细度和强度,也与晶体结构和纤维束中残余胶质的成分、含量有关。

因此选用纤维细度、束纤维强度、断裂伸长率和残胶率等性能指标评价生物酶脱胶效果,由此确定最佳生物酶脱胶工艺。

进行正交试验分析,根据综合比较,确定最佳工艺条件见表3。

从表3(比例为1:0)可以看出,用果胶酶、纤维素酶及不同比例两种酶混合进行脱胶,果胶酶脱胶效果最佳。

脱胶工艺对汉麻纤维抗菌性能的影响研究

脱胶工艺对汉麻纤维抗菌性能的影响研究

脱胶工艺对汉麻纤维抗菌性能的影响研究曹森学;杜晗笑;郑振荣;杜换福;赵海霞【期刊名称】《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年(卷),期】2017(034)003【摘要】实验发现汉麻纤维经过染整加工后,会使汉麻纤维的抗菌性能显著下降.为获得经脱胶后仍能保持其优良抗菌性能的加工工艺,采用不同的预处理和脱胶方式对汉麻纤维进行处理,通过振荡法测试汉麻纤维的抗菌性,观察分析菌落数.结果表明:经过预酸处理后再经酶-化学联合脱胶对汉麻纤维抗菌性影响小.通过正交实验方法找到对汉麻纤维抑菌性影响最小的工艺方案,即预处理硫酸1 g/L,酶脱胶果胶酶1 g/L,化学脱胶氢氧化钠10g/L.【总页数】5页(P69-73)【作者】曹森学;杜晗笑;郑振荣;杜换福;赵海霞【作者单位】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院,天津 300387;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院,天津300387;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院,天津 300387;天津市先进纺织复合材料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387;山东滨州亚光毛巾有限公司,山东滨州 256600;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院,天津 30038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123+.3【相关文献】1.汉麻纤维/聚乳酸混炼流变性能的影响研究 [J], 王玉;陈立成;陈美玉;来侃2.汉麻纤维的生物酶与化学法联合脱胶工艺的研究 [J], 赵欣;赵彦松;罗晶琨3.汉麻纤维的超声波/双氧水脱胶工艺研究 [J], 李志刚4.抗菌剂改性纤维素物料及其抗菌性能(Ⅱ)--改性纤维素物料抗菌素的释出及其抗菌性能 [J], 柯捷里尼科娃N E;侯永发;帕纳林E F;库吉娜N P;李淑秀;扎伊金娜N A5.两种脱胶工艺对构皮纤维上染性能的影响研究 [J], 付玮康;OLIMOV Khamdamjon;荆愈涵;李炜;刘静;奚柏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生物脱胶流程。接种:每锅装麻量500 kg,为 挂式麻笼,时间15rain;发酵:不通I风,发酵时间8 h,温 度为35—36。C;灭活:锅内气压t9.6 N,3 g/L氢氧化 钠,时间l h。
收稿日期:2009-07-31:修回日期:2009~11一03 作者简介:张含飞(1984-),女,浙江嵊州人,在读硕士自.f究生,主要从 事纺参C工艺和产品质i£的研究。
2010年3月·第∞啦·第3期
V01.38 No.3.2010
SHANGHAI TEXTILE SCIENCE&TECHNOLOG、,上海纺织科技I
标准与测试
145
表1 几种纤维胶质成分和残胶的分析

3.1纤维的力学性能
名称 原麻 生物麻 化学麻
脂蜡质 1.29 0.97 O.37
水溶物 8.40 O.56 C·.22
3纤维的物理性能
表2两种精千麻纤维的力学性能比较
项目
生物麻 化学麻
断裂强力 平均值/cN CW%
67.079
14.767
57.273
14.929
断裂伸长
平均影11111% ev,%
1.115
12.02
1.272
16.395
断裂伸长率 平均值/% CW%
3.718
12.02
4.Z42
16.395
断裂功 平均值/rnJ CV/Fo
the姗ie study property and microstructure.The result shows that
flbers7 residual gum which degummed by biological treatment is
higher
8山触friction than that by Chemical treatment。but it is of increased strength with flexibility,crimp elasticity and
表6两种精于麻的硬条测试比较m昏/g
名称 生物麻 化学麻
1’ 15.74 1.82
20 9.8l 4.28
3, 14.64 2.05
由表6可见,生物脱胶精干麻的并丝率远比化学 脱胶精干麻的要大,但在梳理后差别不大,即存在假硬 条。在测试过程中,这些假硬条用手就能分散开。原 因可能是化学方法去除胶质比较彻底,仅在梳子梳理 下就可以使纤维充分分散,而生物脱胶去除胶质不够 彻底,部分纤维粘连在一起,从而形成硬条。在生物脱 胶中加强敲麻和洗麻工作能减少硬条的产生。 3.7纤维的红外光谱
O.327
24.79
O.318
23.194
初始模量 平均值/cN·dtex“
CⅣ%
163.5
20.733
152.9
35.893
由表2可见,生物脱胶精干麻的断裂强力、断裂功 和初始模量都比化学脱胶精干麻大,相应的断裂伸长 与断裂伸长率比化学脱胶精干麻小,但不匀率也小。
生物脱胶纤维强力高的原因可能是原麻不经过预酸处 理和化学试剂煮练,对纤维损伤较少。生物脱胶处理 条件温和,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纤维的原有性能。 3.2纤维的柔软度
property improved.
Key words:“lmie;degummed raⅫLie;chemical degumming;property;comparision
利用微生物进行苎麻脱胶具有纤维损伤小、能耗 少、环境污染轻和经济效益高等优点…。本文从化学 成分、物理性能和微观结构上对生物脱胶和化学脱胶 的苎麻精干麻纤维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两种脱胶方法 的本质区别,从而揭示精干麻的性能特征对纺纱加工 的影响,以利于更好地控制生物脱胶工艺,得到稳定的 精干麻质量。
麻纤维的软硬程度用规定长度、规定质量的麻纤 维在一定条件下的挠度表示,一般用弯曲法和加捻法 进行测定。加捻试验中,纤维柬至断裂时加捻的圈数 为断裂捻回数,捻回数愈多,则表示纤维愈柔软。表3 是两种精干麻纤维的柔软度测试结果。按照GB/T124 黄、洋(红)麻纤维柔软度试验方法,测试仪器为 Y331A型纱线捻度仪。但考虑苎麻强力大的特点,本 实验采用的试样为lO根纤维,为便于取样和测试方 便,纤维之间的细度差异不大,左右夹持器之间的距离 为10 em。每种纤维测20组,取平均值。
纤维卷曲使纤维间的机械缠结增加,有利于纤维 加工中的成网、成条性口j。表5是两种精干麻纤维的 卷曲性能测试结果。测试仪器为YG362B型卷曲弹性 仪,每个试样每种方法测20根。
袭5两种精干麻纤维的卷曲弹性测试比较

项目
平均值
CI,
卷曲度 3 59 l:j.84
生物职 卷曲 回复牮 1.64
20.33
果胶 7.80 0.90 0.95
半纤维素 木质素
13.13
1.84
2.16
O.55
2.08
O.37
残胶率
3.9 2.73
由表1可见,:生物脱胶精干麻各种成分含量和残 胶率都比化学脱胶的稍高,但相差不大,可以满足麻纺 工艺对精干麻质量的要求。半纤维素在残胶中约占 40%,因此在脱胶过程中要注重对半纤维素的去除。
万方数据
(3)敲麻4—5圈,给油剂为中国纺科院的合成 油,其余工序指标与常规脱胶工艺相同。 1.2.2化学脱胶工艺
化学脱胶工艺:浸酸_+水洗-+一次煮练_水洗-+ 二次煮练_水洗_÷酸洗-十水洗-+精练_水洗一给油一+ 脱水_+烘干。具体参数如下:
(1)浸酸:l%H2SO。, h,浴比l:12,50℃; (2)一煮:5%NaOH,4%Na2Si03,1.5 h,浴比
测试仪器为NEXUS一670型傅里叶变换红外一拉 曼光谱仪,测试结果见表3。
在3 400 cm。1附近有宽而强的吸收峰,认为是由一OH 基的伸缩振动吸收引起的,2 900 cl'n叫附近的中强吸 收峰是由于一CH的伸缩振动吸收,l 370 clrn。1附近的 中强吸收峰为一CH。的弯曲振动,1 057 cm。1认为是 一OH基的弯曲振动,1 100 cm。1附近认为是0一C—O 的伸缩振动峰,这些是纤维素纤维的特征吸收峰H J。 另外化学处理过的苎麻红外谱图中l 640 cm。1的弱吸 收峰可以认为是样品的吸湿作用所致,可以考虑是否 是由于生物的作用消耗水分,而生物脱胶处理过的样 品中2 900 cm。1发生了少许偏移,可能是生物生命活 动产生一些新的物质对原先2 900 cm叫的基团造成影 响,可能是生物脱胶在该位置有所体现。
(1.College of textile,Donghua University,Sh鲫gIlai 201620,China)
(2.Yuanjiang Mingxing Ramie Co.,Ltd.,Yuanjiang 413100,China)
Abstract:The r£Ⅱ嫡e fiber degummed by biological and Chemical t.reatment is compared in respect of chemical constituent,physical
卷曲 弹性率 45.87
15.15
卷曲度 2.69 19.72
化学麻 卷曲
回复率
1.08
20.40
卷曲 弹性率 40.73
12.82
从表5可见,生物麻的卷曲度、卷曲回复率和卷曲
I上海纺织科技SHANGHAI TEXTILE SCIENCE& 戳纠^,OLOGy
46I
标准与测试
垫!里生兰星:蔓塑塑:蔓呈塑
表4两种精干麻纤维的摩擦因数比较
项目
绞盘为金属辊 绞盘为橡胶辊 绞盘为苎麻纤维辊
动摩擦因数
生物麻
化学麻
O.3 9lD5
O.2987
O.4288
0.3252
O.2603
O.2303
静摩擦因数
生物麻
化学麻
0.4350
0.3388
O.5594
O.5084
O.3422
0.3038
由表4可见,生物精干麻的摩擦因数比化学精干 麻高,在纺纱过程中,纤维抱合力好,容易成卷成条,利 于纺纱的进行和改善成纱条干。 3.4纤维的卷曲性能
苎麻纤维强度和模量在天然纤维中居于首位,但 由于伸长率低,断裂功小,加之弹性回复性能差,因此 苎麻织物的折皱回复能力差,织物不耐磨,穿着刺痒。 表2是两种精干麻纤维的强伸度实测结果。测试仪器 为Ux一06E型电子单纤维强力仪。参数设置:隔距 30 lnln,拉伸速度20 ram/rain,预加张力0.196 cN。测 试环境:温度200C 4-2。C,相对湿度65%±2%。每个 试样随机抽取50根,取平均值。
度要求,但在染整的前处理工艺中有退浆、煮练、漂白、 丝光等工序,能去除这种颜色,不会影响最终的产品质 量。因此可以取消次氯酸钠漂白这道工序,对白度不 再进行检测和考核。 3.6硬条
硬条和并丝是衡量精干麻脱胶质量的重要指标,
也是影响苎麻成纱质量的指标之一。对硬条的考核目 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本实验采用方法为取一定质量 的纤维,用梳子梳理整齐,每个试样梳理次数相同,用 手分出单根纤维和并丝,用并丝的质量百分比来表示。
l脱胶工艺 1.1原料
原麻来自沅江明星麻业有限公司,其中生物脱胶 在厂里完成,化学脱胶在实验室中进行。 1.2脱胶工艺 1.2.1生物脱胶工艺
原麻扎把一预处理_÷接种一发酵一灭活一水理或 拷麻_+水洗一给油一脱水一烘干一精干麻。
(1)菌种为T85—260,斜面培养时间12—16 h,温 度35℃;扩培发酵罐200 L,温度34—35℃,风量0.3 —0.6 m3/rnin,罐压30 kPa,时间5—6 h。
l:12,1000C;
(3)二煮:12%NaOH,4%Na2Si03,2%NasP3010, 2 h,浴比l:12,1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