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马虎型员工案例

做事马虎型员工案例
做事马虎型员工案例

做事马虎型员工案例

【案例1】

我部门有这样一位员工,他有自己的优点:平时工作认真负责,服从安排,对待工作也有热情,也有冲劲;但是就有一点:马虎,丢三落四,顾此失彼,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良好的时间管理,缺乏科学的流程设计,或者说生活中就是一个马虎的性格,当处身于紧张的工作环境中,更容易出现工作差错.

就拿找书打包的工作来说吧:在分配工作前强调了要注意所找图书的定价,册套,数量;找包时要清点数量等事宜,他也认可,说"没问题".但是我去抽查时,发现有错的总是他,而且每次差错率位居榜首.

为此事没少费心思和精力,每次谈话都能够很畅快地进行.因为他认错的态度相当地好,从来不狡辩或找理由,也认同部门的制度,罚款也交了不少.每次谈话或罚款也只能维持一段时间不出错,时间一长,又是外甥找灯笼――照舅(旧).

我认识到这样的员工,很可能在学校就有这样的习惯了,要他马上更正过来似乎不太可能.于是我试着用心去观察这位员工的一些优点(对待工作也有热情,也有冲劲),并在这些优点上大做文章.平时工作中一旦表现出来就不失时机进行表扬,同时强调如果注意一些小细节,工作就会更出色.并且在工作当中对他特别'关照',加强监督力度,一发现犯错误就及时指出.很快,这位员工似乎进步了不少,于是我又把所有工作都流程化和制度化,强制执行,也取得了很好效果.

如今,这位员工不但克服缺点,也成了我部门一名得力干将.

【案例2】

《细节决定成败》曾经走俏中国经管图书市场,验证了一个道理:做事细心、注重细节的人才能有所成就。

1.优缺点剖析:我部门某员工L,计算机操作比较熟练,接受新事物和适应能力也较快。但是另一方面,因年纪较小,有时比较心浮气躁,做事经常一心两用,比较马虎,给人的感觉是缺乏责任心,比如经常出现错别字,统计信息出现错误等等。多次说教,见效不明显,因此遭到营销系统的不少投诉。

2.对症下药:首先,实行自检,结合工作实际让其巩固目录、标书制作流程,让他自己总结经常出现的流程上的问题,写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反复学习;其次,校对监督,实行内部小组制,由其相应组员给其校对,指出其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主管再做检查,然后在每周一次的工作总结会上及时把出现的问题告诉其他人。最后,对其必要的思想教育,曾经多次私下与其沟通过,要求其端正工作态度,工作中应该应以较为积极的成熟的心态投入去,要多吸取工作经验和教训。同时分析清楚出工作责任心和利益关系,强调个人成就感在工作中的动力作用。

3.开花结果:一开始其初入部门懵懵懂懂,每个单子都不敢让其独立,都须旁人指点。经过一两个月的熟悉工作和自我总结,慢慢渐有好转,基本能改变工作态度,工作责任意识加强,保证犯错误较少。

4.经验总结:工作中永远是对事不对人。找出问题员工的关键问题所在,以比较耐心的态度指导业务工作,以比较积极的心态引导思想动态。

5.自我提升:发现问题必须及时解决,同时部门内部需相互总结交流工作心得,有利于提高个人能力与部门总体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