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学重点知识整理

职业教育学重点知识整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一章

1、教育

广义:一切能够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身体健康以及形成和改变人们思想意识的过程都可以称之为教育

狭义: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

2、教育的特点

一是:有固定的场所或专门的教师、固定的教师和一定数量的学生

二是:具有特定的培养目标、管理制度和规定的教育内容

3、教育的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

4、职业教育:指在学校内或学校外为提高职业熟练度而进行的全部活动,它包括学徒培训、校内指导、课程培训、现场培训和全员再培训

5、美国着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认为,职业教育就是为从事职业工作做准备的教育

6、职业教育的特性

职业性 - 实践性 - 社会性 - 终身性 - 全民性

7、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为图自强而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培养人才的目的催生了我国近代再早的学校职业教育制度

8、教育思潮

?劳作教育思潮:兴起于德国 - 代表人凯兴斯泰纳

内容:劳作是具有教育价值的个人活动方式

培养服务于国家的有用公民是教育的目标

建立劳作学校,贯彻劳作学校的精神是实施公民教育的最佳手段

?普职整合教育思潮:美国 - 代表人杜威 - 以职业教育与自由教育整合为核心 - 重视人的发展

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

?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思潮:美国

核心:CBET

实践形式:澳大利亚职业与继续教育模式、德国双元制、国际劳工组织的模块技能培训模式(MES)

终身教育思潮:代表人物法国保罗.朗格朗 - 影响是国际性的

内容:P26-27

第二章

1、职业教育的功能

智育 - 德育 - 政治 - 经济 - 社会 - 文化

教育功能:是教育对整个社会的维持和发展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

教育的目标直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在所以教育功能中,育人功能是最为根本的一项

大德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需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在受教育者身上施加影响,培养所期望的政治、思想、道德、法律、心理的素质的教育过程,促使他们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小德育:道德教育

职业教育的德育内容P35

职业道德特点:职业性 - 实践性 - 继承性 - 多样性 - 纪律性

智育功能

职业教育是让受教育者获得从事某个职业或行业所需要的实际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智育着眼于受教育者参加社会生产劳动所必须的职业知识和技能政治功能

政治对职业教育的制约作用:政治决定职业教育的地位 - 受教育者的权利 - 目的和性质

职业教育对政治的维护与促进作用:职业教育维护现实的政治关系 - 影响社会政治生活力量 - 促进一定政治目标的实现

经济功能

指职业教育为发展经济创造良好的基础和条件,培养劳动技术大军,使人们的思想、行为、习惯适应现代经济生活的要求

社会功能

指它对于社会变迁和优化社会阶层结构所能起到的作用,即是指教育对社会变迁的影响以及如何有助于形成现代社会分层,以及个体向上的社会流动。

文化功能

广义:普遍的认知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普遍的把它看做社会的精神文化,即社会的思想道德、科技、教育、艺术、文化、宗教、传统习俗等及其制度的一种复合体

类型:物质文化 - 精神文化 - 规范文化 - 行为文化

职业教育的文化功能:文化传递、保存功能 - 活化文化功能 - 文化选择功能 - 文化交流,融合功能 - 文化更新与创造功能

第三章

1、教育目的

广义:人们对教育活动结果的一种期待,期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

狭义:指一个国家或社会对教育提出的总的要求和标准,即对教育所要造成的人要达到什么样的质量规格

2、教育方针

指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为实现该时期的基本路线和基本任务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总的方针。我国教育法明确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核心和基本内容

职业教育目的内容:发展全面 - 人才层次与类型 - 工作面向及要求

职业教育目的是国家教育目的在职业教育的具体化,是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和总要求

3、确定职业教育目标的现实依据

教育目的是确定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根本依据

社会条件和社会需要时确定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直接依据

受教育者自身条件和合理需要是确定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现实依据

第四章

1、体系

指若干相互关联的客观事物或作为客观事物反映的观念,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一个有序的整体,如工业体系、思想体系、作战体系等

教育体系:指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教育要素所构成的教育系统,包括教育行政系统、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育系统、社会教育系统和采用远程教育手段的教育系统

职业教育体系内涵: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种类型、各种层次、各种形式的教育实施机构以及各级行政管理组织所组成的有机整体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内涵: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要求,满足经济社会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职业教育系统

2、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特点

职业教育分布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相关 - 办学主体多元化,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 - 吸收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与社会力量紧密结合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职业教育吸引力偏低 - 职业教育体制性障碍 - 缺乏法律保障

3、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特征

现代性 - 系统性 - 开放性 - 多元性 - 独立性

4、德国职业教育体系:双元制 - 呈工字形

特点:在学校职业教育层面上,学生通过对不同课程的学习和考试,不仅可以选择职业教育,也可以选择普通教育。在办学上,该体系突出双元特色,即:两种教育机构-学校和企业,两类教学内容-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两种教材-企业实训教材和学校知识教材,学生两种身份-企业学徒和职业学校学生,两类考试-技能考试和资格考试,两类证书-行会考试证书和企业学习证书、学校毕业证书

5、美国职业教育体系:单元制

特点:灵活性 - 开放性

6、英国、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体系

是一种国家统一资格框架想的职业教育体系

特点:涵盖学历教育,对应的不是某一个工作岗位

7、发达国家职业教育体系共同点

注重教育公平 - 注重终身教育 - 注重开放性 - 注重衔接和沟通

第五章第一节职业学校专业设置概述

一、专业与专业设置

(一)专业

广义:指专门人才所从事的特定的业务领域或某一大类职业。

狭义:指教育机构培养专门人才的学业门类。

(二)专业设置

指职业学校专业的设立与调整。所谓“设立”,是指专业的新建与开设,所谓“调整”则是指专业的变更或取消。专业设置是职业学校区别于普通学校的主要标志,是职业教育组织机构的显着特点。专业设置关系到职业学校办学是否坚持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方向性和有效性,也关系到能否适应学生的择业需要,广泛吸引生源,保持专业相对的稳定性。因此,它是“决定一所学校和全国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的基本因素”。

三、专业设置的意义

1.是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有效服务的关键

2.是职业学校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第二节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原则与要求

一、专业设置的基础原则

1.方向原则

2.需要性原则

3.可行性原则

4.动态性原则

5.适度超前原则

6.效益最大化原则

二、专业设置的基本要求

1.必须遵循国家的产业政策

2.必须科学规范

3.要有全局观点

4.要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第三节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程序与方法

一、专业设置的程序

(一)进行社会调查

(二)组织专家论证

(三)进行专业设计 P116

1.职业分析。是专业设置和课程设计的前提和依据,是当今世界范围内颇为流行的一种先进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计的做法。

2.专业设计大概包含以下内容

①确定专业名称②制定专业培养目标③规定修业年限④界定业务范围⑤指出专业教学的主要内容⑥指出专业的专门化方向或专业方向

三、专业设置的方法

(一)新专业设置的方法

1.异质设置法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设置与学校原有的专业性质想去甚远、甚至根本不同专业

2.同质设置法根据自己的专业,设置与学校原有专业相近的专业

3.单质设置法就是一所学校只能设置性质相同的若干专业或一个专业

(二)旧专业拓展的方法

延伸拓展法---复合拓展法---扇面拓展法---滚动拓展法---增补拓展法

(三)专业调整的方法

1.中心放射法就是根据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求,依靠学校的主干专业,辐射出与主干专业相近的专业。

2.基础定向法就是专业设置中分两个阶段进行。

3.综合通用法就是借鉴一些国家“通用教育”的做法,根据产业、行业和职业岗位的分类,采用宽而广的综合方式,设置比较宽广的专业。

第六章职业教育课程第一节职业教育课程概述

二、职业教育课程的类型

1.学科课程也称为分科课程。学科课程以学科基础知识为主,把知识体系以学科的方式进行分类设计的课程,重视系统性基础知识的积累。古代的柏拉图、近代的夸美纽斯、赫尔巴赫都是学科课程的理论奠基人。

2.活动课程

如果以哲学观为标准,课程可以分为:

学科中心课程--学生中心课程--社会中心课程

从其他角度出发,课程还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从是否列入教学计划的角度,可以分为显露课程与隐蔽课程。

从课程的组织方式来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类:

①从课程内容上可分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②从课程内容的性质上可分为工具类课程、知识类课程、技艺类课程以及公关类课程

③从学习规定上分为必修课、限定选修课、任意选修课

④从课程的实施可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

⑤从课程的结构上可分为必修课、选修课、社会实践课等

三、职业教育课程的特点

(一)课程目标的定向性

(二)课程方案设计的适应性

(三)课程内容的实践性

(四)课程模式的多样性

(五)课程实施的开放性

第三节当代职业教育的主要课程模式

三、“双元制”课程模式P139

“双元制”课程模式是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中中等职业教育采用的课程模式,该课程模式中的理论课采用综合课的方法,以职业实践活动为核心,培训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文化基础知识围绕其呈阶梯式上升设计,因此也称核心阶梯课程模式。

“双元制”课程模式的特点

1.职业针对性和职业适应性

2.实践活动在整个课程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

3.详细周密的实践课程计划

四、MES课程模式P141

MES课程模式每个单元都呗制成实施培训用的教学小册子,每本小册子相当于一套完成的微型课程资料,包含6个方面内容:P143

MES课程模式的特点

1.培训大纲与学习单元基于科学的工作任务分析,根据每个岗位具体的任务和技能要求,严格按照工作规范开发成不同的技能模块和相应的学习单元,编制适应工作岗位需要的培训材料。

2.课程弹性大,教材组合灵活

3.以技能为核心

4.具有评估反馈系统,对社会产生和经济的发展有快速反应能力

第七章职业教育教学

三.职业教育教学的特征

(一)教学对象的复杂性

(二)教学过程的实践性

(三)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四)教学场所的开放性

第二节职业教育教学的基本原则 P163

教学原则是人们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和教学实践经验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其基本含义有三方面:①教学原则从属于教学目的;②教学原则有赖于人们对教学规律的认识;③教学原则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的设计与运用起指导作用、

一、实践性原则

二、发展行原则

三、过程性原则

四、直观性原则

五、差异性原则

第四节职业教育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方法

一.职业教育教学的组织形式 P174

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共同活动在人员、程序、时空关系上的组合形式。(一)班级教学

(二)小组教学

(三)个别教学

(四)现场教学

第八章职业学校的教师

第三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素质要求

教师的素质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决定因素,也是衡量一个教师能否胜任本职工作的基本条件。

一、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专业标准及专业知识

(一)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专业标准 P201

1.职业技术专业标准

2.教育专业标准

(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专业知识

1.普通文化知识

2.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

3.教育学科知识

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教育能力

主要包括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教育科研能力、自我发展能力

(一)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教学能力P203

主要包括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评价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育机智等。

(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

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情境的组织、领导、监督和协调的能力,主要包括班级管理能力、课堂管理能力和人际协调能力。

(三)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

职业教育的科学研究是一种以科学理论为知道,运用科学研究方法,提示职业教育规律,解决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问题的活动。

(四)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自我发展能力P204

主要包括:自我认知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

“双师型”教师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种:

①’“双师”=“双职称”②“双师”=“双证”③“双师”=教师+几年的企业(事业)工作实践④“双师”=“双来源”

四、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职业道德

(一)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所需的职业道德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品德的总和。它是教师道德结构中的主体部分,在调节教师道德品质中起重要作用。“德为师之本”,它提高了教师思想品格和道德水准,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核心。

1.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

树立远大的职业道德思想

掌握正确的职业道德知识

陶冶真诚的职业道德情感

磨练坚强的职业道德意志

确定坚定的职业道德信念

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

2.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

“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关爱学生”----教师的灵魂

“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

“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

3.教师职业道德的作业

对教师起调节和教育作用

对学生气榜样和带动作业

对社会起影响和促进作业

4.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试行)对职业学校教师的职业道德规定

爱国守法--敬业奉献--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终身学习

五、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身心素质

包含两层含义:①身心素质,②心里素质

(一)健康的身体要求

教师的身体素质表现为:①反应敏捷、精力充沛;②耳聪目明,声音洪亮;③需要良好的仪表的风度。

(二)健康的心里素质 P208

归纳为①认知品质;②个性品质;③适应能力

第九章

1、职业学校的校长的能力要求

战略思考与规划能力 - 资源整合与运作能力 - 动态管理与组织能力

2、职业学校校长的职业化发展

校长职业化,其要素有二:其一,对校长职业的职业条件进行明确确定,建立校长资格证书制度;其二,构建相应的保障机制,包括校长资格管理制度及配套措施,完善的培训体系等

3、职业化

化”指的是事物动态发展的过程,最终转变成某种性质或者状态

一种职业经过一定的程序逐步形成和被社会认可的过程

4、校长职业化

指校长由一种行政职务向独立的职业转化,由行政权力本位向职业能力本位转换的过程

校长职业化三层涵义:校长职业化是指经由专门训练并获得认证资格,具有管理、经营学校及教育科研、开发学校的职业能力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对教育实施市场行为的管理过程中,校长已不再是政府命令的一种行政职务,而是一种受聘于市场的职业指专业化人才或有志于校长职业者,可以依据其相应的任职条件,通过教育市场获取校长职业;反之,教育机构或办学单位可以按照其办学要求,通过教育市场招聘到符合任职条件的校长,应聘的校长则按照聘约规定的职责要求,凭借职业能力履行管理、经营学校的职责

5、校长的行为准则

敬业是职业化的基本品格

协作是职业化的基础

规范是职业化的标准

创新是职业化的灵魂

6、校长职业化与校长专业化的联系与区别

校长专业化是指校长职业的专业品质和专业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两者是同一条道路的不同阶段,区别仅是侧重点不同。

校长职业化侧重于校长在任职资格与职业管理方面的制度化、规范化

校长专业化侧重于进一步提高校长的专业知识能力,强调校长的专业服务、专业团体建设、专业责任感

共同点:都是强调提高校长治理学校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职业教育学复习资料(重点)(1)

1.职业;是指从业人员为获取生活来源所从事的社会工作类别 2.教育;(广义)泛指社会上一切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的活动(狭义)指学校教育,即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发展人的活动 3.职业教育;是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一种教育 4.职业教育特点; (1)社会性(2职业性(3)实践性(4)实用性(5)技能性(6)终身性(7)大众性 5.职业教育学的发展过程;(1)萌芽阶段(2)独立学科形成阶段(3)完善和发展阶段 6.教育目标; 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往往以培养目标、课程目标等概念充实之 7.职业教育目标;是国家教育目的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具体化,是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要求 8.确定职业教育目标的现实依据; (1)教育法律、法规与政策(2)人才市场的需求及发展趋势 9.… 10.教育制度;是国家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国家的政策法令建立起来的教育体 系及其运行机制 11.职业教育制度;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制度,即针对职业教育而制定的体系制度 11.教育制度的特点;(1)强制性(2)规范性(3)公平性(4)继承性(5)时代性(6)完善性 12.专业;是指高等学校和职业教育学校按照社会分工、学科分类、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状况及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求而分成的学业门类 13.专业设置;是指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专业的设立与调整 14.影响专业设置的影响因素;(1)产业结构、劳动力就业结构对人才的需求(2)社会职业的分类和发展 (3)收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4)教育资源(5)职业资格制度 15.课程; 从广义上说课程是科目、经验、计划、目标、文本假设。本质上看课程是知识的选择和组织 16.职业教育课程;职业教育领域为实现职业教育目标通过知识选择与组织所形成的知识体及其方案。 17.[ 18.职业教育课程的特点;(1)定向性(2)职业性 (3)实践性(4)灵活性 19.主要课程模式;(1)三段式课程模式 (2)能力本位课程模式(3)MES课程模式(4)双元制核心阶梯课程模式(5)职业群集课程模式(6)工作本位课程模式(7)学习领域课程模 式 20.职业课程开发;是指产生职业教育课程方案的全过程,包括职业教育课程目标、职业教育课程内容、职业教育课程组织以及职业教育课程评价等环节。 21.教学;广义的教学泛指人类经验传授和经验获得的一切活动。狭义的教学特指学校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展示的、以共同完成预定任务为目标的多边统一活动。 22.职业教育常用的教学方法;(1)项目教学法(2)引导发现法(3)任务驱动法(4)分层递

职业教育学复习重点

职业教育学复习重点 简答题 一、教育的概念 从广义上来说,一切能够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身体健康以及形成和改变人们思想意识的过程都可以称之为教育;而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以使教育者的身心发生预期的变化的活动 二、职业教育的概念 普通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准备进入某一就业领域以及有效加入职业界的一种手段;终身学习的一个方面以及成为负责任的公民的一个准备;有了利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手段;促进消除贫困的一种方法。 三、教育的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 四、职业教育的特性:职业性、社会性、实践性、终身性、全民性 五、职业教育的功能 (一)对个体发展的功能:德育的功能和智育的功能 (二)对社会发展的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功能、社会功能、文化功能 六、教育目的的结构 (一)内涵:是指教育目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二)要求:一是关于身心素质方面的(核心部分),二是关于对教育要培养出的人在社会价值方面做出的规定(体现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层次结构:第一层是国家规定的教育的目的,反映社会对教育的总要求,对一个国家的各种形式的教育起宏观控制和调节作用。第二层是各级各类学校以国家总的教育目的为指导,根据学校、专业特点制定的各级各类教育的培养目标。第三层次是课程与教学过程目标。 (四)结构特性:教育目的的现实性和超前性 七、确定职业教育目标的现实依据 1.教育目的是确定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根本依据 2.社会条件和社会需要是确定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直接依据 3.受教育者自身条件和合理需要是确定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现实依据

(完整版)职业教育学重点归纳

职业教育学 一填空题 1、我国最早的实业学堂是1866年的(福建船政学堂),这是我国企业办学之始。 2、我国实行(“先培训,后就业”)和(“劳动预备制度”),规定每一个公民就业前都要接受一定时间的职业教育。 3、黄炎培代表中华职业教育社提出:“职业教育的目的:一、谋个性之发展;二、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三、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四、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并将“(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作为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 4、MES是英文(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 )的缩写,是20世纪70年代初期,(国际劳工组织)借鉴德国等国职业教育与培训经验,创立的职业教育理论。 5、职业教育是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个人就业的要求,对受过一定教育的人进行职业素养特别是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为其提供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实践经验的一种教育。 6、(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下设师范院是我国最早的师范学校。 7、(1979)年国务院批准建立天津技工师范学院等四所学校,这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专门为(职业学校)培养师资的高等师范学校。 8、古代职业教育形式“家传世袭制”、“师徒相传制”和“学徒制”。 9、1917年通过的《史密斯—休斯法案》正式确立了美国职业教育体系与制度。 10、能力本位教学理念具有教学目标明确化、教学内容(模块化)、教学组织(个别化)、教学评价客观化的特征。 11、中等职业学校主要包括(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三种类型。 12、教师职业技能是教师必须掌握和运用的,从事教育和教学的基本技巧、方法和能力。一般包括(讲普通话和口语表达技能)、(书写规范汉字和书面表达技能)、(教学工作技能)、(教育和管理学生技能)四项技能。 13、1917年(黄炎培)发起成立中华职业教育社,强烈指出教育不与(职业)沟通教育的问题所在、社会各行各业不能健康发展的问题所在。 14、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一般过程是:(职业岗位分析);学生需求分析;(确定课程目标);确定教学内容;(编制课程文件)。 15、教学模式一般由(理论基础或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活动程序)、师生配合方式、(支持条件)五个因素构成。 16、“中职业教育社”提出了(“劳工神圣”、“双手万能”)的口号。 17、(分析职业能力)是实施能力本位职业教育的第一步,其目的是将一个职业工作划分成若干职责,再将每个职责划分成若干个任务,从而确定对应于各职责的(综合能力(Competence))和对应于各项任务的(专项能力(Skill))并加以分析。 18、职业学校的道德教育重点为(公民道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两部分。 19、美国高等职业教育,即高中后的职业教育主要由(社区学院)承担。 20、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工作,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21、(1681)年拉萨尔在(法)国创立的世界上第一所师资培训学校,标志着师范教育的诞生。 22、我国《教师法》规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 23、职业学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职业教育工作中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是每一个教师对(社会)和(受教育者)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 24、教师的职业道德表现在教师如何对待(职业教育事业)、如何对待(学生)、如何对待(教师集体)、如何对待(自身)四个方面。 25、教师职业技能是教师必须掌握和运用的,从事教育和教学的基本技巧、方法和能力。一般包括(讲普通话和口语表达技能)、(书写规范汉字和书面表达技能)、(教学工作技能)、(教育和管理学生技能)四项技能。 26、教师书写规范汉字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用字规范);二是(书写规范)。 27、班会活动按其性质大致可分为(主题性班会)、(活动性班会)、(知识性班会)、(教育性班会)、节日性班会及学生自己组织的班会六种形式。 28、我国教师资格分为(幼儿园)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初级中学教师资格、高级中学教师资格、(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等七种。

职业教育学知识点梳理

一:职业教育的内涵 是指适应个体发展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在一定的文化水平基础上,培养人们获得一定职业资格,以及继续深造、职业发展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职业素质教育。 二:职业教育的特点 职业性、社会性、实践性、大众性、终身性。 三:学徒制 学徒制是古代社会实施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如道士、和尚、牧师、医生、工匠和商贩等职业人,就是通过学徒制在寺院、道观、店铺、工场等地所培养出来的。 四:中华职业教育社 1917年成立,继续通过集会、讲座、出版活动、职业指导、兴办职业学校等方式,致力于职业教育的宣传和实践工作,为中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五:黄炎培 堪称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奠基人。1926年,黄炎培提出了“大职业教育主义” 六:第七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 2014年6月召开。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七: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合化、职业教育国际化、职业教育终身化、职业教育管理法制化、职业教育办学层次高移化、职业教育全民化、职业教育办学协同化、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八:职业教育的政治功能 政治对职业教育的制约作用、职业教育对政治的维护与促进作用。 九: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 社会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的制约性、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十:职业教育的文化功能 文化传递与保存功能、文化选择与活化功能、文化交流与融合功能、文化更新与创造功能、传递与发展企业文化的功能。 十一:试理解职业教育在现代教育发展中的作用 职业教育是促进中等教育结构调整,加速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的有效手段、职业教育在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职业教育促进了现代教育体系的构件与完善,加快了教育的现代步伐、职业教育是促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必要策略。 十二: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指各级各类职业教育机构培养人才的质量和规格的总体要求,它明确了通过职业教育,把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规定了对受教育者培养的方向、规定与内涵,是职业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也是检验职业教育实践活动是否富有成效的标准。 十三:确定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依据 根本依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与法规、现实依据:社会经济形态及产业结构、基本依据: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的学制、学历、参考依据:国家职业分类与职业技能标准、客观依据:受教育者个体发展的需要。 十四: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的理论基础 终身教育理论、社会人才结构理论、职业分析理论。 十五: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内涵 知、技、意。职业知识、职业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职业意识、职业道德。 十六:如何才能保障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

职业教育学复习-整理版

注意 本复习资料是由班里的一些同学抽时间整理出来的,仅供参考。大家复习时一定要以课本为准,参照老师给的复习提纲,把课本看一遍。如在复习过程中遇到不能自行解决的问题、疑惑,请及时地请教老师(不建议向你的同学求助)。 《职业教育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职业、教育与职业教育 一、名词解释 职业:职业是指从业人员为获取生活来源所从事的社会工作类别。 职业特征:目的性、社会性、稳定性、规范性、群体性。 教育(广义与狭义):广义的教育支社会上一切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的 活动;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即带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 养人、发展人的活动。 职业教育:是指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 壬戌学制:由1922年北洋政府颁布,该学制在中学设职业科,高等职业教育仍称为专门学校。劳作学校: p23 第四段 二、问答题 1、试述我国教育产生发展的历程(各个时期的特点、代表人物及著作) 2、如何理解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和实践?p10 3、如何提高我国职业教育的吸引力?p13 4、如何理解黄炎培先生“凡教育皆含职业之意味”的观点。 第二章职业教育学概述 一、名词解释 职业教育学:是一门研究职业教育的现象,揭示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教育科学。 二、问答题 1、阐述职业教育学发展的阶段以及代表学者的理论和思想。P22 2、职业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方法和意义是什么? 答:对象:(1)职业教育体系内部的各种因素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2)与体系外部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1)从方法论层面上,职业教育学的研究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2)从具体的研究方法层面上,以普遍适用的教育研究方法为基础,充分吸纳关联学科的研究方法。意义:(1)丰富和完善职业教育学学科的理论体系;(2)为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决策依据;(3)有利于解决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职业教育目标 一、名词解释 教育目标: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往往以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等概念充

职业教育学知识点

第三章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第一节确定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依据 一党和国家的法律及教育方案 法律和政策是影响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因素,其内容包括教育的指导思想、人才的培养规格及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1996年颁布并实施的《中华人民某国职业教育法》指出:实施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方针,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 二社会经济形态及产业结构发展的需要 社会经济形态及产业结构是确定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客观依据。 1、社会经济形态的拓展要求职业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竞争意识。 2、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要求各级各类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人才需求 相适应。 3、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需要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培养大量本土化、外向型的 中、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三、学制、学历及国家职业分类与职业技术等级标准 四、受教育者个体发展的需要 这些需要包括:受教育者个体终身学习的需要;受教育者个体就业与创业的需要;受教育者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第二节我国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 培养目标:培养与现代生产力水平及劳动力市场需求相适应的、具有以某种职业资格为核心的良好职业素质与发展素质的中、高级技术应用人才。 一、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的理论基础 (一)社会人才结构模型 发展:“金字塔”型理论模式——“职业带”人才结构理论——“阶梯状”人才结构理论 “阶梯状”理论认为:现代人才结构主要是由于人才的不同系列(类型)、层次、素质要求,以及它们之间的组合比例构成的。不同系列、不同层次技术人员的工

作性质和特点存在质的差异。不同性质的工作岗位有不同系列的人才结构,每一系列人才内部又可以分成从低到高的不同层次,各系列人员之间有交叉,每一系列内部不同层次之间的相互衔接,构成了 一个完整的阶梯人才结构体系。 根据这一理论,我们把社会人才按其生产或工作活动的过程和目标分为四类:学术型 工程型 技术型 技能型 (二)职业分析 职业分析是对从事某种职业所需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分析过程,即对某一特定职业的特质和内容所作的多层次程序分析。 职业分析的方法:任务分析表、艾莫门技术、工作要素法、PAQ职业分析问卷、TTA入门素质分析等等 二、我国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历史沿革与界定 中等专业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具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拥护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立志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逐步树立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相当于高中文化程度,并在此基础上掌握专业现代化生产所需要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实际技能,具有健康体魄的中级技术、管理人员。 技工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社会主义觉悟、必要地技术理论知识、全面的专业操作技能和身体健康的技术工人。 职业中学教育的目标:培养具有社会社会主义觉悟的、有相应文化程度的、掌握一定专业基础知识和生产技能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劳动后备力量和初、中级技术管理人员。 以上学校培养目标的共同点: 1、三类学校都以初中生作为教育起点,培养他们具有高中阶段学历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 2、专业设置的方向基本相同,专业覆盖岗位或工种,而不是一个岗位或一个工

职业教育学新编第三版知识点

职业教育学新编第三版知识点 一、教育的概念 (一)教育的日常用法 作为一种过程;作为一种方法;作为一种社会制度 (二)教育的词源 在西方:“引出”的意思。 在我国:“教”与“学”是词源。 (三)教育的定义 1.从社会的角度定义 广义的:教育是凡是能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所有活动。 狭义的: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更狭义的:教育指思想教育活动。 2.从个体的角度定义

教育等同于个体的学习或发展过程,如“成功地学习知识、技能与正确态度的过程”。 定义的出发点是“学习”和“学习者”。 3.二者的缺陷 社会角度:外在强制过程;过于宽泛(广义的);循环定义(狭义的)。 个体角度:忽视社会影响;外延过于宽泛。 4.定义: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A.实践性 B.耦合过程 C.动力性 D.社会性、历史性、文化性 5.教育定义的方式(谢弗勒):规定性定义、描述性定义、纲领性定义 二、教育要素 (一)教育者 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活动的人。 1.必须有明确的教育目的

2.理解其在实践活动中所肩负的促进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的使命 3.教育者意味着一种资格,是能够根据自己对于个体身心发展及社会发展状况或趋势的认识,来引导、促进、规范个体发展的人。 4.教育者这个概念是对其内在态度和外在行为的一种“规定” (二)学习者 1.使用“学习者”这个概念的原因有两个 “受教育者”将教育对象看做是被动的存在,在实践中是有害的;跟“学生”相比,“学习者”更能概括多种教育对象。 学习者的特征有四个: 不同人有着不同的学习目的; 不同人有不同的学习背景或基础; 不同人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不同; 不同人对于自身学习行为反思和管理意识与能力不同。 三、教育影响

职业教育学试题及知识精华

第五章职业学校教师 一、填空题 1、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工作,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2、(1681)年拉萨尔在(法)国创立的世界上第一所师资培训学校,标志着师范教育的诞生。 3、(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下设师范院是我国最早的师范学校。 4、(1979)年国务院批准建立天津技工师范学院等四所学校,这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专门为(职业学校)培养师资的高等师范学校。 5、我国《教师法》规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 6、职业学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职业教育工作中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是每一个教师对(社会)和(受教育者)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 7、教师的职业道德表现在教师如何对待(职业教育事业)、如何对待(学生)、如何对待(教师集体)、如何对待(自身)四个方面。 8、教师职业技能是教师必须掌握和运用的,从事教育和教学的基本技巧、方法和能力。一般包括(讲普通话和口语表达技能)、(书写规范汉字和书面表达技能)、(教学工作技能)、(教育和管理学生技能)四项技能。 9、教师书写规范汉字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用字规范);二是(书写规范)。 10、班会活动按其性质大致可分为(主题性班会)、(活动性班会)、(知识性班会)、(教育性班会)、节日性班会及学生自己组织的班会六种形式。 11、我国教师资格分为(幼儿园)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初级中学教师资格、高级中学教师资格、(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等七种。 二、选择题 1、下列人员中不属于教师的是(C) A.指导学生实习的人员 B.高等学校中的学生辅导员 C.教育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D.学校学生处工作人员 2、在学生成长发展中教师起(A.) A. 主导作用 B.决定作用 C. 强制作用 D. 3、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A.忠于人民教育事业 B.热爱学生 C.团结同事 D.以身作则 4、提出“师者,人之模范也”的教育家是(D) A.孔子 B.孟子 C.韩非子 D.杨雄 5、最早称教师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人是(C) 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 C.加里宁 D.列宁 6、教师职业产生于(B)

职业教育学知识点汇总

职业教育学知识点汇总 职业教育的内涵 是指适应个体发展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在一定的文化水平基础上,培养人们获得定职业资格,以及继续深造、职业发展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职业素质教育。 职业教育的特点 职业性、社会性、实践性、大众性、终身性。 学徒制 学徒制是古代社会实施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如道士、和尚、牧师、医生、工匠和商贩等职业人,就是通过学徒制在寺院、道观、店铺、工场等地所培养出来的。中华职业教育社 1917年成立,继续通过集会、讲座、出版活动、职业指导、兴办职业学校等方式,致力于职业教育的宣传和实践工作,为中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黄炎培 堪称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奠基人。1926年,黄炎培提出了“大职业教育主义” 第七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 2014年6月召开。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合化、职业教育国际化、职业教育终身化、

职业教育管理法制化、职业教育办学层次高移化、职业教育全民化、职业教育办学协同化、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 职业教育的政治功能 政治对职业教育的制约作用、职业教育对政治的维护与促进作用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 社会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的制约性、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职业教育的文化功能 文化传递与保存功能、文化选择与活化功能、文化交流与融合功能、文化更新与创造功能传递与发展企业文化的功能。 试理解职业教育在现代教育发展中的作用 职业教育是促进中等教育结构调整,加速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的有效手段、职业教育在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职业教育促进了现代教育体系的构件与完善,加快了教育的现代步伐、职业教育是促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必要策略。 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指各级各类职业教育机构培养人才的质量和规格的总体要求,它明确了通过职业教育,把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规定了对受教育者培养的方向、规定与内涵,是职业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也是检验职业教育实践活动是否富有成效的标准。

(完整word版)最新高职院校职业教育学知识归纳

最新高职院校职业教育学知识 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 1、我国最早的实业学堂是1866年的福建船政学堂,这是我国企业办学之始. 2、我国实行(“先培训,后就业”)和( “劳动预备制度”),规定每一个公民就业前都要接受一定时间的职业教育. 3、黄炎培代表中华职业教育社提出:“职业教育的目的:一、谋个性之发展;二、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三、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四、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并将“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作为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 4、MES是英文(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 )的缩写,是20世纪70年代初期,(国际劳工组织)借鉴德国等国职业教育与培训经验,创立的职业教育理论。 5、1917年(黄炎培)发起成立中华职业教育社,强烈指出教育不与(职业)沟通教育的问题所在、社会各行各业不能健康发展的问题所在。 6、职业教育是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个人就业的要求,对受过一定教育的人进行职业素养特别是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为其提供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实践经验的一种教育。 7、职业教育从纵向层次看,可分为(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教育。 8、中等职业学校主要包括(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三种类型。 9、影响人的发展的四大因素是:(遗传)、(环境)、(教育)、(人的主观能动性) 10、教师职业技能是教师必须掌握和运用的,从事教育和教学的基本技巧、方法和能力.一般包括(讲普通话和口语表达技能)、(书写规范汉字和书面表达技能)、(教学工作技能)、(教育和管理学生技能)四项技能.

11、我国教师资格分为(幼儿园)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初级中学教师资格、高级中学教师资格、(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等七种。 12、能力本位教学理念具有教学目标明确化、教学内容(模块化)、教学组织(个别化)、教学评价客观化的特征. 13、(分析职业能力)是实施能力本位职业教育的第一步,其目的是将一个职业工作划分成若干职责,再将每个职责划分成若干个任务,从而确定对应于各职责的(综合能力(Competence))和对应于各项任务的(专项能力(Skill))并加以分析。 14、教学模式一般由(理论基础或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活动程序)、师生配合方式、(支持条件)五个因素构成。 15、教学准备过程中,钻研教学内容要求达到(懂)、(透)、(化)、(深)的程度。 二、解释概念(每题4分,共12分) 1、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是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个人就业的要求,对受过一定教育的人进行职业素养特别是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为其提供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实践经验的一种教育。 2、活动课程 活动课程是从学校培养目标出发,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组织由学生担任主角的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本身就是课程 3、教师专业化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具体说包括教师教育多元化、任职资格明确化、教育教学艺术化、专业活动自由化、劳动报酬合理化五个方面的涵义.

职业教育学.

职业教育学 绪论 1.职业教育学:是关于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学科,它以职业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其任务是揭示职业教育现象中的存在规律,为职业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2.职业教育的一般规律:一是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其中最重要的是职业教育适应并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规律;二是职业教育与受教育者的关系,其中最重要的是职业教育适应并促进受教育者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 3.职业教育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1)职业教育思想的萌芽 1)重视生产劳动教育思想的出现 英国政治家托马斯.莫尔——《乌托邦》(实行公有制的幸福社会)1516年,最早重视生产劳动教育;儿童部分时间在学习理论,部分时间在城市附近的田地实习,每个人至少学习一种手工业,为就业做准备。 康帕内拉1632年《太阳城》(职业教育场所); 英国哲学家贝蒂1647年《给哈特利浦的建议》(建立“语言工场”和“实业专科学校”);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2)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 瑞士教育家斐斯泰洛齐《林哈德和葛笃德》主张学校与手工劳动相联系,学校与工厂相联系;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之间应建立起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关系。 3)进行课程改革 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新和谐”实验区 (2)职业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 19世纪末至第二次世界大战,职业教育学研究确立了自己的研究对象,理论成果日趋丰富并逐渐系统化,从教育学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学科。 1)劳作学校运动——乔治.凯兴斯泰纳 1908年,劳作学校运动开始的标志; 1911年《劳作学校的概念》:一种既能学习掌握初步的生产知识和技术,又能在学生的“内心”树立起劳作的价值观念,并且形成为国家服务思想的学校。 培养目标:性格训练;职业训练 教育方法:知识——经验,技能——生产作业的练习; 教学组织:分组教育(职业种类) 课程改革:重视手工劳动课和体育课 2)杜威的职业教育思想 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重视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强调教育的实用性、生活性。《民主主义与教育》。 职业教育含义:职业教育是使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转化为科学的、熟练运用的技术的一个经常性训练过程。 教学:“从做中学”,即把获取主观经验作为确定教材、教法和教学过程的基本原则; 课程设置:主张将职业教育要和普通教育融合,给学生提供广泛的科学知识。职业学校课程的编定要兼顾知识同实践的结合,自然科学的设置要服务于职业训练、生活自理能力、

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知识点总结

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知识点总结 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涉及职业教育领域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的学科。以下是该学科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 1. 职业教育概述:介绍职业教育的定义、特点、目的和发展历程,以及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形式的区别和联系。 2. 课程设计:探讨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的原则、方法和流程,包括课程目标设定、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课程实施与评价等方面。 3. 教学方法:介绍职业教育常用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以及各种教学方法的适用场景和优缺点。 4. 实践教学:强调职业教育中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探讨实践教学的设计、实施和管理,包括实验、实训、实习等方式。 5. 教学评价与反思:介绍教学评价的原则、方法和流程,以及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和改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6. 教师专业发展:探讨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发展路径,包括教师的教育理念、专业知识、教学技能等方面的提升。 7. 职业教育政策与法规:介绍国家层面的职业教育政策与法规,以及地方层面的实施细则和政策创新,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 8. 国际职业教育比较研究:分析比较不同国家职业教育的理念、模式、课程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异同,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9. 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探讨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职业教育促进就业和创新创业。 10. 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强调职业教育中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性,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职业操守、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的素养。 以上是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掌握这些知识点有助于深入理解职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职业素养。

职业教育学考试全部重点

第一章 1 •职业分类:是以工作性质的同一性为基木原则,采用一定的标准和方法,依抿一定的分类原则.对从业人员所从爭的各种专门化的社会职业所进行的全面系统的划分与归类。世纪50年代,我国编制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简称《大典》)将我国职业归为8大类.66中413小1838个细类(职业)。 4.职业教育的特性:职业性、社会性、实践性、大众:性、终身性o 5•职业教育的发展阶段 D职业教育的萌芽:学徒制是古代社会实施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官员中也承担若一部分职业教育。 2)学校职业教育的产生:从产业革命开始到19世纪末为职业教育的开创阶级。(1866年6丿J由左宗棠奏设的福建船政学堂) 3)国外职业教育的发展:1917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被称为茨国教育史上第二个里程碑的“史密斯一休斯法3 (该法以拨款的方式大大促进「茨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巴洛夫与福斯持是二战后国际职业教育界极具影响力的两位学者。 4)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我国近代第一个正式颁布实施的学制《壬子葵丑学制》,这学制到1922年新学制产生时才彼废止。 中华职业教育社自1917年成立,黄炎培等是我国的职业教育的茂基人、创始人。 1996年5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颁布实施。 6・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解答、论述) 1)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综合化(2)职业教育国际化(3)职业教育终身化(4)职业教育管理法制度(5)职业教育办学层次商移化(6)职业教育全民化(7)职业教育协同化(8)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 第二章 1、论述职业教育在农民工当中的作用(P30〉 2、职业教育促进农民人力资源能力建设:1)促进农民产业总识的筋芽和产业经营能力的提升2)促进农民先进思想和先进文化理念的建立(3)促进农民对自身发展问题的自觉矢注 3、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主要表现 D为经济发展输送技能技术型人才2)促进就业推动经济发展3)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商 3.经济对职业教育的作用 D经济发展水平并制约对职业教育的影响其发展规模和速度纵向发展快2)经济发展水平决定职业教育的内容和方法3)经济发展程序决定和制约职业教育的结构4)经济体系决定职业教育管理休系 4•职业教育与企业文化1聚合企业文化2选择企业3传递、传播企业文化4创新企业文化 第三章 2 •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木内涵:就是培养目标构成的具体内容.也即职业教育目标达成后受教育者所应达到的规格和质最 (D 职业知识素质层而:主要包括个体的职业基础、职业资格.职业适应和职业发展等 (2)职业能力素质层面:主要包括个休的认知能力、操作技能.技术分析和学习潜力。 (3)职业心理素质层面:抬个体顺利完成其所从爭的持定职业所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 职业动机:指个体从爭职业的内在动力与兴趣 职业效应感:抬个体对自己能自己能否适应某种职业的自我评价,包括学习专业理论与实践中过程感受.经验.以及对以后学习程度中可能遇到困难的估讣和迎接挑战的信心 职业价值观:是个体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上的体现 职业道徳观:主要抬个体职业道徳标准的认识和体验包括职业的荣誉感、幸福感、义务感和责任感等职业理想与追求:指个体对将來所从事职业前途与目标的追求与设计・即学生对前景的规划与展望 第四章 1 •构造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木原则(P47考解答题)

最新高职院校职业教育学知识归纳

最新高职院校职业教育学知识归纳 最新高职院校职业教育学知识 答案及评分标准 1.我国最早的实业学堂是1866年的XXX,标志着我国企业办学的开始。 2.我国实行“先培训,后就业”和“劳动预备制度”,规定每个公民在就业前都要接受一定时间的职业教育。 3.XXX代表XXX提出了职业教育的目的,包括:一、谋个性之发展;二、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三、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四、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他将“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作为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 4.MES是英文“Modules of XXX”的缩写,是20世纪70年代初期,国际劳工组织借鉴德国等国职业教育与培训经验,创立的职业教育理论。

5.1917年,XXX发起成立XXX,强烈指出教育不与职业 沟通教育的问题所在,以及社会各行各业不能健康发展的问题所在。 6.职业教育是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个人就业的要求,对受过一定教育的人进行职业素养特别是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为其提供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的实践经验的一种教育。 7.从纵向层次看,职业教育可分为初等、中等、高等职业 教育。 8.中等职业学校主要包括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技工 学校三种类型。 9.影响人的发展的四大因素是:遗传、环境、教育、人的 主观能动性。 10.教师职业技能是教师必须掌握和运用的,从事教育和 教学的基本技巧、方法和能力。一般包括讲普通话和口语表达

技能、书写规范汉字和书面表达技能、教学工作技能、教育和管理学生技能四项技能。 11.我国教师资格分为幼儿园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 初级中学教师资格、高级中学教师资格、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中等职业学校实指导教师资格、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等七种。 12.能力本位教学理念具有教学目标明确化、教学内容模 块化、教学组织个别化、教学评价客观化的特征。 13.分析职业能力是实施能力本位职业教育的第一步,其 目的是将一个职业工作划分成若干职责,再将每个职责划分成若干个任务,从而确定对应于各职责的综合能力和对应于各项任务的专项能力,并加以分析。 2.国家实行劳动者在就业前或上岗前接受必要职业教育制度,这意味着职业教育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就业市场的需要,而不是单纯为了提高个人素质。(√)

职业教育学重点内容

职业教育学重点内容 1.职业的定义:职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是具有一定专业素养的人为了获得一定的回报而从 事的经常性的,专业化的,相对稳定的社会活动。 2.《大典》将我国职业归为8个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1838个细类(职业)。 3.职业教育的概念: (1),“职业教育是给予学生或者在职人员从事某种生产,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分就业前和就业后两类。” (2),“职业教育是专门以职业教育为目的的教育,是使受教育者达到职业资格的获得,保持或转变职业生涯质量的获得与改进的教育。” (3),“职业教育是指在一定普通教育基础上,为适应某种职业需要而进行的专门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教育,是受教育者称为社会职业所需要的应用人才的教育。” (4),职业教育是指适应个体发展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在一定的文化水平基础上,培养人们获得一定职业资格,以及继续深造,职业发展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职业素质教育。 4.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是一种根据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需要,通过适宜的职业教育活动,是受教育者个体的综合职业素质得到和谐发展,成为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活动。 5.职业教育的特性:(1),职业性; (2),社会性;(3),实践性;(4),大众性;(5),终身性; 6.学徒制是古代社会实施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如道士,和尚,牧师,医生,工匠和商贩等职业人,就是通过学徒制在寺院,道观,店铺和工地等场所培养出来的。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等经典著作中也有关于学徒的记载。 7.1866年6月由左宗棠建设的福建船政学堂,用以培养国防需要的造船,驾驶技术人员,是中国最早的技工教育,也是中国最早的职业学校。 8.1917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被称为美国教育史上第二个里程

高等职业教育基本知识点

高等职业教育根本知识 1.什么是高等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开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效劳和治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这种教育坚持“以效劳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开展道路〞,强调对职业的针对性和职业技能培养. 2.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一是职业针对性,这是其本质属性;二是群众性;三是产业性;四是社会性. 3.职业教育之本是什么? 职业教育以人为本,就业是民生之本,因此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 4.以效劳为宗旨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以效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 5.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重点和难点是什么?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核心与难点,重点是师资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 6.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方向和突破口是什么? “以就业为导向〞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方向和突破口. 7.要营造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开展的社会环境,应如何转变观念? (1)转变人才观念,把劳动技能型人才作为珍贵的人才来对待; (2)增强学生思想教育和养成教育,树立劳动荣耀的道德风气,积极开展职业技能、技术竞赛活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职业道德,鼓励学生到生产第一线建功立业; (3)树立先进典型,大力表彰职业教育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宣传职业教育和高素质劳动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形成重视劳动技能、尊重技能人才的良好气氛. 8、职业教育的“三个转变〞和“两个增强〞是什么? “三个转变〞是转变办学思想、转变办学机制和转变办学模式; “两个增强〞是增强职业道德教育和增强职业技能培训. 9.如何熟悉我国高技能人才的作用? 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局部,是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升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0.我国高技能人才工作的目标任务是什么? 加快培养一大批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高技能人才;建立培养体系完善,评价和使用机制科学,鼓励和保障举措健全的高技能人才工作新机制,逐步形成与经济社会开展相适应的高、中、初级技能劳动者比例结构根本合理的格局. 11.高职教育对教师有何要求?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升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在全面推进学生素质教育的同时,教师也要通过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环境建设,全面提升自身素质.专业课教师要深入生产、建设、效劳和治理一线,积极参与技术研发、技术效劳,

职业教育学重点知识整理

第一章 1、教育 广义:一切能够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身体安康以及形成和改变人们思想意识的过程都可以称之为教育 狭义: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方案、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 2、教育的特点 一是:有固定的场所或专门的教师、固定的教师和一定数量的学生 二是:具有特定的培养目标、管理制度和规定的教育内容 3、教育的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 4、职业教育:指在学校内或学校外为提高职业熟练度而进展的全部活动,它包括学徒培训、校内指导、课程培训、现场培训和全员再培训 5、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认为,职业教育就是为从事职业工作做准备的教育 6、职业教育的特性 职业性- 实践性- 社会性- 终身性- 全民性 7、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为图自强而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培养人才的目的催生了我国近代再早的学校职业教育制度 8、教育思潮 劳作教育思潮:兴起于德国- 代表人凯兴斯泰纳 内容:劳作是具有教育价值的个人活动方式 培养效劳于国家的有用公民是教育的目标

建立劳作学校,贯彻劳作学校的精神是实施公民教育的最正确手段 ②普职整合教育思潮:美国- 代表人杜威- 以职业教育与自由教育整合为核心- 重视人的开展 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 ③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思潮:美国 核心:CBET 实践形式:澳大利亚职业与继续教育模式、德国双元制、国际劳工组织的模块技能培训模式〔MES〕 终身教育思潮:代表人物法国保罗.朗格朗- 影响是国际性的 内容:P26-27 第二章 1、职业教育的功能 智育- 德育- 政治- 经济- 社会- 文化 教育功能:是教育对整个社会的维持和开展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 教育的目标直接影响人的身心开展,在所以教育功能中,育人功能是最为根本的一项 大德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需求和学生的身心开展规律,有目的、有方案、有组织的在受教育者身上施加影响,培养所期望的政治、思想、道德、法律、心理的素质的教育过程,促使他们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小德育:道德教育 职业教育的德育内容P35 职业道德特点:职业性- 实践性- 继承性- 多样性- 纪律性 智育功能

职业教育理论与方法重点

1、理解职业的含义与特征; 职业是参与社会分工,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获取合理报酬,作为物质生活来源,并满足精神需求的活动。 三、职业的特征 目的性规定性社会性稳定性规范性群体性可变性 2、理解职业教育的含义与特性; 职业教育是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不同水平的专门知识和专门技能的教育,让受教育者获得从事某个职业或行业所需的实际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 即在普通教育的基础上,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进行有计划、有目的地教育与培训,使他们获得一定的某种专门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从而达到就业或就业后提高的目的。 (一)职业性(二)社会性(三)实践性(四)大众性(五)终身性 3、了解职业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职业教育的萌芽期 时间:原始社会末期——18世纪60年代产业革命前 主要形式:学徒制 一)国外职业教育萌芽期的状况 长时期以来,国外职业教育的形式几乎都是学徒制,即以家庭为生产单位,世袭、家传、子承父业,养子制度,收徒传艺,行会学徒。 欧洲到9世纪才有医学专科学校在意大利创建,比我国晚二三百年,欧洲实科学校则是在17-18世纪才出现,比我国晚了近千年。 (二)我国职业教育萌芽期的状况 1、学徒制。出现一批有名的能工巧匠,广泛收徒传艺,成为各个行业的祖师;他们在传授职

业知识技能的同时,很注意道德修养。 2、艺徒制。朝廷冶铁、盐、制陶等大量行业集结大量优秀的工匠和艺人,其技术知识在师徒之间通过艺徒制传承开来,如唐朝的“掌百工技巧之政”的少府监,掌土木工匠之政的“将作监”。 3、官学。我国自东汉就已开始实施分科教育,鸿都门学是一所专门进行书画教育的艺术专科学校。唐朝从中央到地方则建立了完备的职业教育体系,如中央的律学、算学、书学、医学等专科学校等。 4、私学。春秋时期墨子创办的私学传授木工与器械制造等手工业技能,鲁班不仅发明创造众多,且广收门徒传授技艺。 职业教育的兴起期 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末 主要形式:学校职业教育 (一)国外学校职业教育兴起期的状况 1、背景:产业革命后生产力大发展、新的职业的不断出现并分化 2、动力:资本家竞争的需要;有识之士的倡导。 3、特点:职业教育开始兴起并快速发展,但尚未形成正规的制度,职业教育基本是民间 产业部门管理,政府尚未充分认识到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 (二)我国学校职业教育兴起期的状况 1、背景: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发起洋务运动。以自救,在“自 强新政”的口号下,办起了“洋务教育”。 2、表现: (1)实业教育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2)宣传国外职业教育理论。 (3)兴办职业教育学堂。洋务派开设近代工厂,兴办实业学堂,派遣留学生;维新派兴办商务学堂、蚕桑学堂等。 (4)建立仿日的资产阶级教育制度。 1902年,制订《壬寅学制》,第一次从学校的角度对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作出了系统的规定,但整个职业学校并未形成完全独立的系统,而且并未实施。 1903年的《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是近代中国第一个正式实行的学制,也第一次把实业学堂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校系统明确下来,开创了中国职业学校教育。 该学制明确提出唯实教育,将实业教育分为3级3类。 3级学堂分为:初级实业学堂,学制4年;中等实业学堂,学制5年,分为预科(相当于现在的职业高中)和本科(相当于现在的大专);高等实业学堂,学制3-4年。 3类实习学堂分别为:正式实业学堂、补习实业学堂和实业师范。 职业教育制度的确立发展期 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40年代 (一)国外职业教育的确立发展期的状况 1、背景:19世纪70年代,人类进入电力时代以及无线电技术的出现,对职业教育 提出新的要求。 20世纪初以后,科技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大,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职业教育的繁荣。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