鲟鱼养殖技术

鲟鱼养殖技术

介绍

鲟鱼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美味食品,也被称为“水中珍珠”。鲟鱼肉质鲜嫩,口感细腻,是高档餐厅和家庭食品的宠儿。鲟鱼养殖在国内已经发展多年,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养殖产业。

环境要求

鲟鱼适合在清澈、流畅、富含氧气的水体中生长,水温适宜在18-22℃之间,酸碱度在pH值7.0-8.0之间。鲟鱼对水质的要求比较高,需要对水质进行严格的监测和控制。

鲟鱼品种选择

常见的鲟鱼品种有大西洋彩虹鲟、俄罗斯鲟、白鲟等。不同品种的鲟鱼需要不同的养殖环境和技术,养殖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鲟鱼品种。

鱼苗选购

鱼苗的选购是鲟鱼养殖的关键。优质的鲟鱼苗具有以下特点:体型匀称、有银色光泽、鳞片丰满、活力旺盛、没有明显的疾病等。在选购鲟鱼苗时,要选择经验丰富的养殖专家或者正规的养殖场,确保购买到的鱼苗健康、无病无害。

养殖池

鲟鱼的养殖需要专用的养殖池。养殖池可以用水泥或塑料板材等材料进行制作,大小适宜为10-30平方米不等。池底应该平整,以方便清理和养鱼。池壁可以采用圆弧形,避免鱼苗被卡住。同时,池内还需要设置进水口、出水口、氧气机等设施。

鲟鱼的饲料需要多种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

化合物等。常见的养殖饲料有粒料和浮料两种,可以根据养殖对象的不同进行选择。饲料的投喂要均匀,每天次数为3-4次,注意不要过量,否则会污染水质。

养殖技术

1.种苗放养

先在清洗干净的养殖池中放入适量的活性池泥,再放入鲟

鱼种苗。在放苗的同时,要注意充足的氧气供应和水温的调控。种苗放养后2-3个小时后,开始进行首次喂食。

2.种苗管理

鲟鱼的生长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查和管理,包括清理水池、

调节水质、反复拍水、增加饲料中的蛋白质和钙等。在夏季和秋季,还需要注意防范蓝病毒感染。

3.鲟鱼采收

一般而言,鲟鱼可以在18-24个月左右进行采收。采收时

首先要将鲟鱼进行麻醉或者嗜睡状态,然后再进行捕捞、分拣和称重等步骤。采收后,应立即将鲟鱼宰杀、清洗,以保证鲟鱼的品质和口感。

养殖注意事项

•保持水体清洁,定期检测和调节水质。

•饲料投喂要均匀,避免过量。

•养殖池要保持卫生,给鱼提供一个适宜生长的环境。

•定期检查鲟鱼健康状况,防止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注意掌握养殖技术,提高养殖效益。

鲟鱼养殖是一项需要技术和经验的产业,需要充分了解鲟鱼的生长过程和特点,同时掌握专业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方法。通过科学、规范的养殖方式,可以获得高品质的鲟鱼产品,实现养殖效益的不断提高。

鲟鱼养殖技术大全

鲟鱼养殖技术大全 一、鲟鱼网箱养殖 1.水体要求 选择水质清新、无污染的水库、湖泊和河流,要求水体面积较大,应在100亩以上,水深**好在5米以上,底质为泥沙或沙泥均可。水体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水温能保持在4~28℃之间,水中溶氧达到5毫克/升以上。 网箱应设置在避风向阳、水面宽阔、水深4米以上、水流畅通、溶氧量高、水质适宜的区域。同时应注意避开水上交通要道,但要临近陆上交通便利的地方。 2.网箱规格与制作 鲟鱼养殖网箱多为双层网箱,制作材料为聚乙烯或聚氯乙烯网片,大网箱规格为3米×4米×2.5米,小网箱规格为3米×2米×2米,网目依鱼种的大小而定。为避免饲料流失,在网底缝上密眼筛绢布作食台。网箱可用浮式,也可用沉式,一般静水水体用浮式网箱,流动水体用沉式网箱。浮式网箱用浮桶支撑,用绳索固定于岸边,可随水位波动而升

降;沉式网箱用竹排固定,并用支脚固定在水底。一般每4个网箱为一组,每组网箱间隔2米以上。 3.幼鱼放养 利用网箱养殖鲟鱼,只能养殖成鲟,而不能用于育种。放养鱼种规格应在20厘米以上,体重在20~50克。要求幼鱼体质健壮,摄食能力强。网箱放养密度。 4.饲养管理 (1)投饵管理利用网箱养殖鲟鱼成鱼,一般都使用全价人工配合颗粒饵料。饵料粒径视鱼体大小而异,一般在2~6毫米。根据水温变化、天气变化、水中溶氧变化、鱼的活动情况及鱼的增长状况,随时调整日投喂次数和投喂量。在投喂饵料时,应坚持少量多次原则,并保证每次投喂时间在15~20分钟,以提高饵料利用率,确保每尾鱼都能吃到饵料。 (2)日常管理坚持每1~2天清刷网箱1次,及时排除箱内残饵、排泄物,保持网箱清洁卫生,保证箱内外水体交换。经常检查内外箱网衣及框架是否有破损,如有破损,应及时修理,以防逃鱼。定期对箱内鱼体进行消毒,每10~15天用2~3毫克/升漂白粉泼洒消毒,以防感染疾病。

鲟龙鱼饲养的方法

鲟龙鱼饲养的方法 1、池塘条件:池塘要有良好的进排水系统,鱼池的面积以3―5亩为宜,其形状长方 形为好。池底的淤泥小于10厘米。如是水泥流水池其面积50―300米不限。池深2米。 2、对水质的要求:溶氧要求大于5毫克/升,PH值6.5到8.0之间。需要注意的是鲟鱼对氯特别敏感,即使水中有微量的氯离子也会导致鲟鱼死亡。 3、鱼种放养:池塘在放养前进行生石灰消毒,每亩用10公斤左右,然后干塘日晒。 于放养前二周注水,水深为2米。鲟鱼的放养密度和其个体大小有关,一般规格在 300―500克,每亩放500尾。鲟鱼的承受水温为1―30℃,生产商品鲟鱼的最适水温为20―24℃,秋冬季水温最好不低于4―6℃ ,夏季池塘水温超过26℃时,应及时注新水。 4、饲养管理:实行定时、定点、定量的投喂原则,日投饵率3%,以后随着鱼体长大,逐渐减少投饵率,当鱼达到1公斤以上时,日投饵率不超过1%。由于鲟鱼怕光,所以投喂时间为每天黎明和黄昏各一次。每半月加喂鱼健康2号、淡水鱼多维和酶制剂等,以提高 鲟鱼的抗应激能力和免疫能力、加快鲟鱼生长。 鲟鱼个体大,寿命长,性成熟晚。大多数鲟鱼在天然环境中性成熟年龄为10年以上,雄鱼比雌鱼早3-4年成熟。史氏鲟成熟年龄一般是雌鱼9-10年,雄鱼7-8年。 鲟鱼对产卵场的要求非常严格,它们在自然环境下有时溯河上千公里寻找合适的产卵场,如果雌鱼洄游到产卵场的道路被坝切断,找不到适合的产卵环境,雌鱼的卵泡就会退 化吸收。 由于人工养殖条件与天然环境差异很大,在人工养殖条件下鲟鱼要达到性腺发育成熟 要采用人工调控温度、光照,水流等环境因子,配合生理诱导等技术达到性腺发育成熟。 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可用人工配合颗粒饲料饲养。 承受水温为1—30℃,生产商品鲟鱼的最适水温为20—24℃,秋冬季水温最好不低于4—6℃。对水质的要求:溶氧要求大于5毫克/升,PH值6·5到8·0之间。 鲟鱼的耗氧率属于顺应型,即水环境溶氧量高时,它的耗氧率也高;随着水中溶氧的 下降,其耗氧率也随之下降。 鲟鱼的耗氧率和窒息点均高于常规养殖鱼类,仅次于鲑鳟鱼,这就对养殖水环境提出 了较高的要求,一般水中溶氧量应保持在6-8毫克/升,以保证顺利生长。 鲟鱼对外界影响的反应迟钝。养殖中除沿池壁和池底游动外,很少做剧烈活动,消耗 在运动中的能量很少,因此,饲养过程中的饲料系数相对较低。

鲟鱼养殖条件 鲟鱼养殖技术

鲟鱼养殖条件鲟鱼养殖技术 鲟鱼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鱼类,也是目前世界上现存鱼类形体最大的一种。对于这种比较名贵的鱼种,很多人都只是听说过,真正见到的人却不多。不过随着人们对于鲟鱼价值的开发,市场需求不断增大,也有不少人开始人工养殖鲟鱼。下面我们将为大家介绍一下养殖鲟鱼的一些条件和技术。 鲟鱼养殖条件 一、池塘条件 池塘规格为4亩,塘底为沙质,每口塘设有独立进排水口及固定投饵点,投饵点底部为水泥混凝土底,并抹光滑,面积以6-8平方米为宜,上面设有遮荫网。水源为自流山涧水,周年水温在18-24℃,且水量充沛,水质清新、无污染。有独立的供水,能不定期地补充新水,并可以充分地排水。

二、放养条件 放养前对养殖池彻底清洗,安装好拦网,并用浓度30-50毫克/米3高锤酸饵溶液进行消毒,消毒后清洗池子,放水待放苗。选择元病无伤、健壮活泼、规格整齐的苗种放养,体长为10-15厘米,每亩放养600-1000尾。 三、饲料条件 养定后第三天开食,喂食泥鳅小虾和鸡肉。泥鳅太大要切段改刀,以嘴大小能一下轻松吸进去的大小为主。 鲟鱼养殖技术 1、投喂量与投喂方法具体根据天气的情况有所变动。投饵量,前期按鱼体重的5%-7%投喂,后期按鱼体重体重的4%-5%技喂,具体可根据摄食情况而定。日投饵2-4次。每次投喂时定时、定量将饵料均匀投撒于池中。 2、水质管理水质要求清新,每天排污1次,透明度保持在30厘

米左右。苗种阶段每隔7天清池1次,成鱼阶段15天清池1次,保持池内清洁及水流畅通。水位苗种阶段保持在0.3-0.4厘米,成鱼阶段为0.4-0.6厘米。水位交换苗种阶段3-4次/小时,成鱼阶段2-3次/小时。养殖期间溶氧在6.68-10.48毫克/升,pH值7.78-8.56,平均温度10.1-22.3°C为宜。 3、日常管理随时观察鱼活动及摄食情况,及时清除残饵应,每天做好天气、水温、投饵、防病及鱼类生长抽查情况记录。 鲟鱼常见病害的防治 一、鲟鱼车轮虫病 病症与病因:病原体为车轮虫。因病原体在鱼体和鳃耙上寄生过多而引起鱼体衰弱、游动迟钝、不摄食、生长缓慢,严重时大量死亡。 防治方法:用5%的食盐水浸泡1小时左右,然后采取流水饲养有较好疗效;此外,也可用15%-25%浓度的福尔马林溶液浸泡,但不能使用硫酸铜。

鲟鱼养殖方法

鲟鱼养殖方法 鲟鱼一般养殖在水域面积大的水库、湖泊和河流中,鲟鱼适合生长在水面宽阔微流水、水质无污染、水深要达到5米以上的水域中。鲟鱼具有生长快,养殖周期短,适应性强、经济利益高等特点,所以养殖者颇多。 水域和网箱选择 目前养殖者养殖鲟鱼主要以网箱为主,网箱一般为双层,大多采

用聚乙烯或聚氯乙烯网片制成,网箱的规格根据养殖者的规模而定,长宽高通常有10米*4米*4米、6米*4米*4米等。网目根据鱼的大小来定,鱼不会逃跑即可。为了保证水体的水质,一般放尾重30~50克的鲟鱼,网目大小1.5cm左右即可,网箱的箱底要用绢纱缝上,避免饲料流失。 网箱一般是框架浮动式,可根据水温波动而自由升降。网箱应在养殖鲟鱼前提前放入池内,让藻类附生,这是为了防止鱼种进去时损失身体。鲟鱼应养殖在水域宽阔、水深5米以上、水质无污染的水域中。这样使鲟鱼达到最高产,为养殖者提供更高的经济效益。 合理放养 鲟鱼一般适合在春季和冬季放养,放养的鱼种必须是体质健康、无伤无病、规格统一的。一般每平米网箱放养的密度为:体重在40g 左右的鱼种放养80尾左右,放养时用食盐水对鱼体进行浸洗,保证鱼体干净无污染。

科学投喂 鲟鱼的饲料应选择全颗粒饲料进行投喂。饲料需达到以下标准:蛋白质的含量要达到40%左右,其中动物蛋白质的含量要在15%以上,脂肪要在9%以上,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在30%左右,还需要有适量的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等。饲料投喂根据鱼口裂的情况投喂1/2为好。 鱼种在放入网箱2天之内不要投喂,让其适应网箱环境。2天之后进行投喂,日投喂量6次左右。进入正常饲养阶段,日投喂量3次,时间分别是早、中、晚,坚持少量多次的原则,保证每尾鱼都可以吃到饲料,而快速生长。投喂还应根据天气、水温、溶氧变化和鱼的摄食情况进行合理调整,科学投喂。 加强管理 网箱需要配备专人进行看护,坚持每天几次巡箱,并做好气温、水温、投喂等日常记录。仔细观察鲟鱼每天的活动和生长情况,当个

鲟鱼养殖技术

鲟鱼养殖技术 鲟鱼是一种大型名贵经济鱼类,属于鲟形目、鲟科、鲟属。它的肉厚、骨软,全身都可食用。实践证明,人工淡水养殖的体重在2kg以下的活体,其肉质优于三文鱼。它的软骨具有抗癌和补钙的作用;鳃具有清热解毒的特殊功效;鱼油具有治疗烫伤的特效。长期使用鲟鱼对久治不愈的腰伤、胃病和脱发等病,均有显著疗效。用鲟鱼的卵加工而成的鱼籽酱,味道鲜美,价格昂贵,是珍贵的高档食品。鲟鱼具有极高的滋补作用,也被当作一种观赏鱼类。 鲟鱼的养殖在我国始于九十年代初。生产实践证明,它具有生长迅速、饲养周期短、适应能力强、投喂方便、消费市场广阔、经济价值高等优点,现已成为我国又一个淡水养殖名贵品种。 鲟鱼身体呈纺锤形,向后较细,腹部较平,吻突出呈锐三角形或矛头形,口小,下位,嘴唇具有皱褶,形似花瓣,躯干具五行骨板,背部为黑褐色或棕灰色,腹部银白色。鲟鱼是底栖冷水性鱼类,适应温度为14~25°C,对水中的溶氧要求明

显高于四大家鱼。当水温在18~22°C时,水中溶氧如能保持 6mg/L,鲟鱼的食欲旺盛,生长迅速,饵料系数低。 鲟鱼的养殖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但也需要注意环境保护和科学管理。在养殖过程中,要控制水质,保证水中溶氧充足;科学投喂,避免过度喂养导致水质恶化和鱼类生长缓慢;加强疾病防治,避免疾病传播和死亡率上升。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鲟鱼养殖将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鲟鱼是一种适应性较强的鱼类,能在PH值为6.5~8.5的 水域中生存,但最适宜的PH值范围为7.0~8.0.性情温和的鲟 鱼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体长4cm以前喜欢沿着池壁游动,4cm 以后则分散到池塘底部觅食。幼鱼在摄食时较为集中,但不会上浮到水面抢食,饱食后会离开。鲟鱼为肉食性鱼类,75cm 以下的幼鱼主要以底栖动物和水生昆虫及其幼虫为食,成鱼则除了索食这些之外,还以小型鱼类、虾类为食。在池塘养殖条件下,鲟鱼主要摄食摇蚊幼虫和枝角类。鲟鱼的生长速度较快,最大个体重达100kg以上。在人工养殖条件下,水温在18~ 22C范围内,用人工配合饵料饲养,两个半月体重可达50g, 3个月可达100g,6个月可达500g,12个月可达1500g以上。鲟鱼的产卵盛期在5~6月份,适宜产卵的水温为17C。

鲟鱼养殖技术及注意事项

鲟鱼养殖技术及注意事项 一、养殖条件 1. 池塘 养殖商品鲟鱼,要求池塘表面光滑、牢固,面积在50~200米 2 , 能保持水深1~1.8米。在省海洋与渔业厅的支持下,我们对鳗池进行了全面地改造,池壁和池底进行硬化处理,设置独立的进、排水口,配备水车式增氧机,并搭建饵料台和遮阳棚。 2. 水源 采用山溪水,水质良好无污染,水体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另外,打机井6口,以便冬天给池塘加水保持水温。 3. 苗种。杂交鲟从湖北购进,有西杂鲟和大杂鲟两种。 二、实验方法 在山区鳗池人工调控下试养鲟鱼,观察其生活习性,做好养殖日志,研究养殖技术。水质用水质分析仪、水银温度计、电子称等测定。鲟鱼成分检测委托检验检疫技术服务中心检测。 1. 清塘消毒 在投放鱼种前一个月蓄水1米深,浸泡多日后换水。池底先用高锰酸钾溶液刷洗,再用生石灰120千克/亩或菜籽饼20千克/亩消毒,经60目筛绢过滤进水,浸泡3~4天后把池水排出。放养鱼种前十天,池塘加水到80厘米深,再用含氯消毒剂0.1毫克/升消毒。

2. 苗种放养 选择健康无病害的鲟鱼种,体长11~12厘米,一般放养密度为15尾/米2.放养时间既要考虑水温适宜,又要考虑成鱼上市。苗种运输前1~2天应停止投喂,运输时选用水产苗种专用运输车,5~7桶/车,每桶放入体长11~12厘米的鱼种3 500~5 000尾。运输途中要随时注意水温的变化,运输时间控制在18小时以内,并向桶内输入氧气。放养前两天用10条左右鱼种放入网箱中试水,如鱼种活动无异常,即可放养。放养时,测量桶内水温和池塘水温接近后,在桶中放入食盐,使浓度达到2%,10分钟后再将苗种放入池塘中。我们在4月份投放5万尾,5月份投放4万尾,7月份投放2万尾,分养在21口池塘中。 3.饲料的选择与投喂 池塘养殖以投喂配合饲料为主,鲟鱼苗种刚下塘时,尚未形成在固定地点摄食的习惯,要及时驯化。可将饵料投放在饵料台上,以提高利用率,也便于日常观察。杂交鲟有夜晚趋光的特性,夜间驯化时可在靠近饵料台的地方加以照明。投喂应坚持“少量多餐”的原则,饵料要适口,粒径不能过大或过小,一般以鱼口裂的1/2为好。苗期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8%左右,每天投喂3~4次,并视具体情况随时调整投喂量。养殖1个月后,每天投喂两次,早、晚各1次,日投喂量占鱼体重的2%,以鲟鱼吃八成饱为准。这样在适温条件下经过4~6个月的生长,鲟鱼便可长成0.8千克/尾以上,9个月可达1.5千克/尾以上,达到商品鱼规格。在鲟鱼体重达到0.5千克以上后,笔者在饵料中加入陈皮、山楂、大蒜、食母生进行投喂,效果很好。 4. 日常管理

鲟鱼养殖技术

鲟鱼养殖技术 介绍 鲟鱼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美味食品,也被称为“水中珍珠”。鲟鱼肉质鲜嫩,口感细腻,是高档餐厅和家庭食品的宠儿。鲟鱼养殖在国内已经发展多年,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养殖产业。 环境要求 鲟鱼适合在清澈、流畅、富含氧气的水体中生长,水温适宜在18-22℃之间,酸碱度在pH值7.0-8.0之间。鲟鱼对水质的要求比较高,需要对水质进行严格的监测和控制。 鲟鱼品种选择 常见的鲟鱼品种有大西洋彩虹鲟、俄罗斯鲟、白鲟等。不同品种的鲟鱼需要不同的养殖环境和技术,养殖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鲟鱼品种。 鱼苗选购 鱼苗的选购是鲟鱼养殖的关键。优质的鲟鱼苗具有以下特点:体型匀称、有银色光泽、鳞片丰满、活力旺盛、没有明显的疾病等。在选购鲟鱼苗时,要选择经验丰富的养殖专家或者正规的养殖场,确保购买到的鱼苗健康、无病无害。 养殖池 鲟鱼的养殖需要专用的养殖池。养殖池可以用水泥或塑料板材等材料进行制作,大小适宜为10-30平方米不等。池底应该平整,以方便清理和养鱼。池壁可以采用圆弧形,避免鱼苗被卡住。同时,池内还需要设置进水口、出水口、氧气机等设施。

鲟鱼的饲料需要多种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 化合物等。常见的养殖饲料有粒料和浮料两种,可以根据养殖对象的不同进行选择。饲料的投喂要均匀,每天次数为3-4次,注意不要过量,否则会污染水质。 养殖技术 1.种苗放养 先在清洗干净的养殖池中放入适量的活性池泥,再放入鲟 鱼种苗。在放苗的同时,要注意充足的氧气供应和水温的调控。种苗放养后2-3个小时后,开始进行首次喂食。 2.种苗管理 鲟鱼的生长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查和管理,包括清理水池、 调节水质、反复拍水、增加饲料中的蛋白质和钙等。在夏季和秋季,还需要注意防范蓝病毒感染。 3.鲟鱼采收 一般而言,鲟鱼可以在18-24个月左右进行采收。采收时 首先要将鲟鱼进行麻醉或者嗜睡状态,然后再进行捕捞、分拣和称重等步骤。采收后,应立即将鲟鱼宰杀、清洗,以保证鲟鱼的品质和口感。 养殖注意事项 •保持水体清洁,定期检测和调节水质。 •饲料投喂要均匀,避免过量。 •养殖池要保持卫生,给鱼提供一个适宜生长的环境。 •定期检查鲟鱼健康状况,防止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注意掌握养殖技术,提高养殖效益。

鲟鱼养殖技术

鲟鱼养殖技术 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威胁不断增大,而鲟鱼也受到了严重影响。虽然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但是鲟鱼的数量仍不断减少。为此,人们开始采取养殖鲟鱼的方式来保护鲟鱼的生存,维持一定的数量。而养殖鲟鱼不仅能够帮助鲟鱼的保护,还能够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 首先,要想成功养殖鲟鱼,就需要有良好的环境条件,这些环境条件包括水温、水质、溶氧量等指标。水温是鲟鱼养殖的关键因素,它需要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才能最佳的生长。水质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一般来说,鲟鱼需要偏碱性的水质,而节制有机物的含量也能够保证鲟鱼的健康成长。此外,溶氧的含量也不容忽视,它直接影响鲟鱼的呼吸,如果溶氧量不足,则会影响鲟鱼的成活率。 其次,养殖鲟鱼需要很好地维持水体环境,以维持养殖质量。这一般包括清洁水体,除去水体中的灰尘和其他杂质,维护水量,及时添加水以调节水体环境,更换池水,使养殖质量不断提高,以及控制水里面的病原体,以保证鲟鱼的健康成长。 此外,养殖鲟鱼的食物也是值得考虑的一个问题。目前,鲟鱼的食物主要是天然的贝壳、虾米和新鲜的植物营养物质,但是为了更好地营养鲟鱼,也可以添加一些增强鲟鱼健康的营养物质,比如维生素。 最后,该技术还涉及一些其他技术,比如繁殖技术、冷冻存储技术、药物殖技术等,这些技术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强鲟鱼养殖的效果。

综上所述,养殖鲟鱼需要切实准备,除了优良的水体环境外,还需要一定的营养技术、繁殖技术以及其他相关技术,才能够确保鲟鱼的健康成长,保护鲟鱼的生存和日益减少的数量,更重要的是提供可观的经济回报。此外,人们也应该注意保护鲟鱼的环境,减少对其的威胁,以确保鲟鱼的长期生存。

鲟鱼养殖技术详细介绍:中华鲟的养殖技术

鲟鱼养殖技术详细介绍:中华鲟的养殖技术 一、鱼苗培育 1、苗种培育池可用圆形玻璃缸制成或采用正方形的水泥池。直径3~5m,深1.5m, 池底坡为6%~8%,水泥池壁和底部贴瓷砖。水深0.6加0.9m,水温控制在20~29℃之间。进水采用喷淋和直接注水,排水为中心溢排水,根据水质及鱼苗情况每隔2~3d吸底排污 1次,及时清除死鱼,每7~10d放水洗池1次。 2、刚受精的仔鱼在体形和犯罪行为上变化很大,处在体表及卵黄体温向鳃体温迁移 阶段,此时须要供给充裕的氧气。通常可以在水泥池内置放气泡石,自动定时开关间隔充 气增氧,并使溶氧量维持在6mg/l以上。氨、氨在0.5mg/l以下。中华鲟在犯罪行为上要 经历垂游、平游而过渡阶段到底栖于生活,故应及时展开圈养和驯食。始喂食饲料为市售 活水蚯蚓或浮游动物等活饵,喂食时用高锰酸钾或食盐消毒,每天投过喂食3次;在体长 超过4~9cm,体重超过1~4g时。必须顺利完成从活饵至协调饲料的食性驯养。协调饲料前期用软颗粒,后期用软颗粒。饲料应当具有以下特点:(1)颗粒大小适合,前期直径为 1.5mm,后期逐渐减小至3mm;(2)水中定形时间仅约1~2h;(3)营养成分合理,蛋白质含量低,具淡鱼腥味。其中粗蛋白含量在38%~45%、粗脂肪6%、灰分10%、粗纤维1%,微量 元素相对较低。 二、鱼种培育 使用已驯养转口的中华鲟,尾重5~10g,体长10~15cm。水质建议无污染的江河水,ph值7.2~8,透明度20~40cm.经结晶过滤器后采用。水温维持在10~32℃,当高于10℃或低于32℃时,用锅炉或深井水孔曜。采用增氧泵维持水中溶解氧在6mg/l以上,水交换量不大于10l/min。定期冲洗鱼池,及时去除死鱼和污物。协调饲料成份为:鱼粉55%、 花生粕20%、面筋15%、烫酵母4%、鱼油2%、食盐1%、维生素及微量元素3%。协调饲料 中首先必须考量蛋白质的含量,实验说明蛋白质对幼鲟的生长影响**,其它依次为脂肪、糖、纤维素。每天投过喂食3次,投过喂食量视水温、天气、水质、鱼体大小、密度等有 效率掌控。 三、中华鲟的营养需求和饲料 有关中华鲟的营养市场需求和饲料的研究还不多,这主要由于人工养殖的历史长,规 模大,传统的养殖以天然饵料居多,以培育鱼种捕捞为主要目的。1995年以来,中华鲟苗种培育技术获得突破,中华鲟的养殖已经引发了人们的注重。近年来,中华鲟研究所等单 位已陆续积极开展了中华鲟营养市场需求和饲料方面的研究。 1、中华鲟的营养需求 ①蛋白质。中华鲟就是肉食性鱼类,以动物性蛋白质为主要蛋白源。中华鲟饲料中蛋 白质的适合含量和拉沙泰格赖厄县含量已经通过一些营养学试验展开了初步研究。通过蛋

中华鲟鱼淡水养殖技术方法

中华鲟鱼淡水养殖技术方法 中华鲟鱼是我国珍贵的淡水鱼类资源之一,因其稀有性和重要的经济价值而备受关注。为了保卫和繁育中华鲟鱼,人们通过不息探究和实践,总结出一系列适合中华鲟鱼淡水养殖的技术方法。 起首,选择合适的养殖场地特殊重要。中华鲟鱼对水质的要求较高,要选择水质澄莹、无污染的水域作为养殖场地。同时,要充分深思水源丰富、水流适合的特点,以保证水生态环境的稳定。 其次,控制养殖水温是中华鲟鱼淡水养殖的关键。中华鲟鱼对水温的要求较为严厉,适合的水温范围为18℃-22℃。因此,在养殖过程中,需要依据季节和气候变化,实行相应的降温或加温措施,保持水温在适合范围内。 第三,合理投喂是中华鲟鱼养殖的重要环节。中华鲟鱼是肉食性鱼类,以小鱼、虾、虫等为食。养殖者可以依据鱼的进步阶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饲料进行投喂,并注意合理搭配饲料种类和投喂时间,以满足中华鲟鱼的营养需求。 此外,合理管理水质也对中华鲟鱼养殖至关重要。养殖者应定期检测水质指标,如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等,准时调整和改善水质,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和污染。定期更换部分养殖水,保持水体清洁和新颖,有助于中华鲟鱼的健康进步。

最后,准时防治疾病也是中华鲟鱼养殖的重要工作。养殖者应定期观察鱼群的进步状况和行为习性,一旦发现异常,要准时实行措施进行诊断和治疗。同时,加强养殖环境卫生管理,缩减病菌的滋生和传播,预防疾病的发生。 总之,中华鲟鱼淡水养殖技术方法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养殖者的阅历和科学管理水平。通过选择合适的养殖场地、控制水温、合理投喂、水质管理和疾病防治等方面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提高中华鲟鱼的养殖效益,增进其数量的增加和保卫。同时,这些技术方法的不息完善和创新,也将为中华鲟鱼的淡水养殖事业提供更多的进步机遇。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