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1.在我们学习、生活中所涉及到的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人体正常体温约为40℃B.八年级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 C.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 D.中学生的平均质量约为50g

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一江春水向东流B.星光闪闪C.海水奔腾D.春风拂面

3.用一把刻度尺测某一物体长度时,一般要测三次或更多次,这样做的目的是()

A.减小观察刻度时,由于视线不垂直而产生的误差

B.减小由于刻度尺不精密而产生的误差

C.减小由于读数时,估计偏大或偏小而产生的误差

D.避免测量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4.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5.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俗话说“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B.“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的D.声音在真空中不可以传播6.下列是对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热现象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汽化现象

B.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了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的露珠,这是液化现象

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

7.下列图像中,属于晶体熔化的是: ( )

8.关于紫外线的主要作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

B.能杀死微生物

C.能使荧光物质发

光 D. 能进行遥控

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要使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调节的方法是()A.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

B.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

C.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

D.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

10.一块铁块的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情况是()

A.将它熔化成铁水B.从地球运到月球C.把它轧成薄铁片D.磨掉铁块一个角

11.以下是小洋学习了关于“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知识后,总结出的关于实像和虚像的一些特点,其中错误的是( )

A.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B.虚像可以是正立的,也可以是倒立的C.实像一定能用光屏承接D.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12.一杯牛奶喝掉一半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量变小,密度不变B.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C.质量变小,密度变小D.质量不变,密度变小

13.下列几种镜子:①平面镜;②凸面镜;③凹面镜;④凸透镜;⑤凹透镜。

其中能使光线会聚的有()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③、⑤;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0分)

14.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速度m/s,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是m/s。

15.水的密度是kg/m3 ,它表

16.下列四个句子:①这首歌调子太高,我唱不上去;②引吭高歌③他是唱高音的④请勿高声喧哗其中“高”是指响度的是_ ;其中指音调的是。

17.正常眼睛的明视距离一般为25cm,若小明的明视距离明显小于25cm,那么小明是眼(填“近视”或“远视”),应配带透镜矫正。18.若一个身高1.6m的人站在竖直挂置的穿衣镜前0.5m处,则此人在镜中的像高是______m,若此人远离平面镜,则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9. 一束与镜面成60°角的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反射角的大小为;一束光垂直射到水面上,入射角为,折射角为。

20.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传播的,坐在电影院内不同位置的观众都能看到银幕上的画面,是由于光发生了(选填“镜面”或“漫”)反射。

21.站在平静的池塘旁,可看到岸边大树的倒影和水中游的鱼,树的倒影是光

的现象,水中鱼是光的现象,所看到的都是(填“实像”或“虚像”)

22.在调节托盘天平时,首先将天平放在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零刻线处,若此时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右边,应把平衡螺母向(填“左”或“右”)调,使横梁平衡。

三、作图题:(每图2分,共6分)

23.如图所示一条光线斜射到水面,请完成光路。

24.完成下图中所示的透镜光路图。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计28分)

25.如图9所示,小凡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他的操作如图A所示,其中错误之处

是。

(2)纠正错误后,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B所示,沸点为℃,说明此地的气压(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

(3)分析图C所示图像,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的特点

是:。

26. 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

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则此凸透镜焦距约是__________ 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并将三者的中心大致调在

_________ 。

(3)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乙),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___ 的实像(填“放大”或“缩小”);__________ 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若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蜡烛的像,说明u f(选填“>”、“=”或“<”)。

27. 小永同学为了测量食用醋的密度,进行以下实验:如下图所示

(1)测液体密度的实验原理____________ ___。

(2)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零刻度处,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

(3)接下来进行以下3项操作:

A.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醋的总质量m1;

B.将待测醋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醋的总质量m2;

C.将烧杯中醋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醋的体积V;

以上3项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由图甲、乙可知,量筒中醋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g,体积为_______________ ㎝3,醋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__ kg/m3。

五、计算题(28、29小题各6分,30小题8分共20分)

28. (共6分)一辆小轿车在笔直的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1.8km,轿车上的速度表如图7所示,在此过程中:(1)轿车速度为多少km/h?合多少m/s?

(2)若轿车以速度表的指示速度匀速行驶,从平凉汽车站到西安总站

(全程378km)需要多长时间?

29.(共6分)我们平时喝的瓶装矿泉水空瓶50g,装水后总重550g,则:(1)矿泉水瓶的容积是多少? (2)若用该矿泉水瓶来装家庭常用的酱油,装满后至少能装多少g的酱油?

(ρ矿泉水=1.0×103kg/m3 ,ρ酱油=1.1×103kg/m3)

30.(共8分)将一钢球放入盛有100mL水的量筒中,水面上升到150mL处。又用天平称出该球质量为237g。(ρ钢=7.9×l03kg/m3 ρ煤油=0.8×l03kg /m3)

求:(1)此钢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2)若为空心的,空心部分体积是多少?

(3)在空心部分注满煤油,那么钢球的总质量为多少?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2×13=26分)

(完整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上)物理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1.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少噪声的是15 题,每题2 分,计30 分) ( ) A.改进汽车发动机的性能使它的振动减弱 林 B.在居民楼靠近马路的一面植树造 C.用手捂住耳朵D.禁止在市区燃放烟花爆竹 2.当大象进行交流的“声音”是次声波时,人类就听不到大象的 ( ) “声音”,这是因为A.次声波的频率大于20000Hz B .次声波无法传到人耳 C.大象发出的声音太小D.一般来说,人耳不能感觉到频率低于20Hz 的声音3.下表列出了部分金属的熔点和沸点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在标准大气压下),根据表中的数据,下物质水银金铜钢钨 熔点(℃) -39 1064 1083 1515 3410 沸点(℃) 357 2500 2360 2750 5900 A.金块在钢水中不会熔化B.因为钨丝的沸点比较高,所以电 灯里的灯丝是用钨丝制成的C.表中所列出的金属,沸点都可 以用水银温度计测量D.在一40 ℃时,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 测量温度 4.关于自然界的水循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吸热液化成小水珠 () B.冰山上的积雪只能先熔化,再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 C.江湖河海中的水吸热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 D.积雪放热熔化成水归入大海 5.如图1 所示,取一只一次性纸杯,在杯底中央扎一个小孔,用一 层塑料薄膜蒙住杯口,将小孔对着窗外远处的景物,在薄膜上观 察到窗外景物的像是( ) A.正立、等大的C.倒立、缩小的B.正立、缩小的D.倒立、放大的 6.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画面,你将看到排列有序的三色发光区域是( ) A. 红、绿、蓝B.红、黄、蓝C.红、黄、紫D.黄、绿、紫 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红外线是人眼能看见的光( ) B.紫外线是人眼不能看见的光 C.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D.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8.目前光污染越来越严重,白亮污染是普遍的一类光污染,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都能造成白亮污染,形成白亮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 ) A.光有能量C.光的折射B.光的反射D.光沿着直线传播 9.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大小取决于( ) A.物体到镜面的距离B.物体的大小 C.平面镜的大小D.观察者的位置 10 .岸边的柳树,在地上出现的树影和在水中出现的倒影,这二者的成因 A.都是光的折射引起的 B.都是光的反射引起的 ( )

八年级上册期末物理试卷附答案

八年级上册期末物理试卷附答案 一、选择题 1.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向上推活塞时,吹出的哨音音调会改变 B.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C.敲击8个相同瓶子时,从左往右声音的音调逐渐变高 D.正在发声的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2.一般来说,大礼堂四周墙壁都做的凹凸不平像蜂窝状,这是为了 A.提高装饰效果B.增强声音的响度 C.减少声音的反射D.增强声音的反射 3.对下列现象解释正确的() A.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会“模糊”,这是液化现象 B.夏天刚开始吃冰棒时会感觉“粘”舌头,这是舌头上的水遇冷凝华造成的 C.用久的灯泡壁会变黑是因为钨丝先熔化后凝华 D.舞台上用干冰制造白雾是利用干冰汽化吸热,使空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 4.下列对时间、长度的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初中女生800m跑的时间约为1.5min B.普通家庭房间门的高度一般大于3m C.教室中使用的普通日光灯管的长度约为3m D.完整播放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要的时间为50s 5.如图甲所示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水沸腾时温度计的读数,图丙中的a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象。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由图乙可知,当地大气压高于标准大气压 B.图乙温度计的示数是98℃ C.水沸腾过程中,持续吸热,温度不变 D.若只增加水的质量,则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应该是图丙中的c 6.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小芳同学在玻璃板前放一只点燃的红色蜡烛A,再另取一只未点燃的红色蜡烛放在玻璃板后面,与A的像重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纸板在蜡烛B附近可以承接到蜡烛A的像 B.小芳能看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是由于光的反射 C.红色蜡烛吸收红光,反射其他色光,所以看起来是红色 D.蜡烛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取决于蜡烛A的大小 7.有一次,小明上学前取自己的眼镜时,发现自己的近视镜和爷爷的老花镜混在一起,外形完全一样,如图所示,小明要想找出自己的眼镜,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用手摸镜时,中间厚边缘薄的是近视眼镜 B.拿着镜片近距离看书本上的字,把字放大的是近视眼镜 C.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后能呈现一个大光斑的是近视眼镜 D.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能呈现一个明亮小光斑的是近视眼镜 8.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C.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D. 用s t/越小,表示运动越快。 t/也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且s 3. 某同学在上学去的路上,用s 2.1的速 m/ 8.0的速度走完前一半路程,又用s m/ 度走完后一半路程,则他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 s .0 D. s 2.1 96 m/ 0.1 C. s m/ 8.0 B. s m/ m/ 4.当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共住地球村……”的男声演唱时,小明和小亮齐声说:“是刘欢在演唱!”他们作出判断的依据是:不同演员声音的()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声速不同 5、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能够完成这个探究目的的是() A 把罩面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闹钟的铃声明显减小 B 用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声音变高 C 用发音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水面水花四溅 D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观察纸屑的跳动情况 6、“镜中花,水中月”的现象说明了()

A 、A 点 B 、B 点 C 、C 点 D 、 E 点 图2 10.检查视力时,人与视力表的距离要求为5m ,由于医务室房间太小,医生首先将视力表贴在一面墙上,然后在对面墙上正对着视力表挂一大平面镜,视力表到镜子的距离为3m ,检查视力时( ) A .人应面对镜而坐,人与镜的距离为2m B .人应面对镜而坐,人与镜的距离为2.5m C .人应面对视力表而坐,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2m D .人应面对视力表而坐,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3m 11. 在河岸上用手电筒照向平静的河面,进入水中的光( ) A. 速度变小,光路向下弯折。 B. 速度变小,光路向上弯折。 C. 速度大小,传播方向都不变。 D. 速度变小,传播方向不变。 12.关于凸透镜成像及成像规律的应用,有以下几种说法:(1)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2)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原理制成的;(3)幻灯机是利用当物距大于2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4)集邮爱好者观察邮票用时若一时找不到放大镜,可以用老花镜代替。正确的是( ) A .(2)(4)正确 B .(2)(3)正确 C .(1)(4)正确 D .(1)(2)正确 13.一个瓶子最多能装下500 g 水,则这个瓶子能装下500 g 的下列哪种物质 ( ) A.酱油 B.酒精 C.煤油 D.汽油 14. 一瓶水喝掉一半后,剩下的半瓶水 ( ) A.质量减小,密度不变 B.体积减小,密度变大 C.体积不变,密度减小 D.质量不变,密度减小 15.有甲、乙两金属块,甲的密度是乙的2/5,乙的质量是甲的2倍,则甲的体积是乙的( ) A .0.2倍 B .0.8倍 C .1.25倍 D .5倍 16、一只钢瓶内储有压缩气体,气体密度为ρ,若从瓶中放出一半质量的气体,则瓶内剩余气体的密度将( ) A .变为2ρ B.变为ρ/2 C.仍然为ρ 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 1.在下列数据后面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5 ______; (2)一辆满载货物的卡车匀速行驶的速度约为38 _______。 2. 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钢管的一端,乙同学在长钢管的另一端敲击一下,甲同学听到了两次响声,这两次呼响声是声音分别通过_______、_______传入甲同学耳朵的。 A B C D E O F F 2f 2f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 八年级物理 满分:100分时间:8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座位号、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或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关于误差与错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误差就是测量时,受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B. 测量时通过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是可以消除误差的 C. 通过改进测量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D. 裁判秒表测量100米短跑时,听到发令枪的声音才开始计时,得到的结果属于测量 错误 2.成语“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 A. 响度大 B. 音调高 C. 音色美 D. 频率高 3.下图中所示的现象或情景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烛焰经“小孔”成像手在灯光下形成影子用照相机拍摄景物演员对着镜子画脸谱 A B C D

4.下图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 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B. 水面的倒影 C. 夏天树荫下的光斑 D. 水中的“筷子”5.早晨爸爸开车送小明上学,在路口看见了红灯,停车等待。小明看着车窗外旁边的汽车,突然他感觉所坐的车向前移动,急忙向爸爸喊停车,爸爸说车没动。若爸爸判断正确,则爸爸和小明分别选的参照物可能是 A. 地面、旁边向后移动的汽车 B. 地面、旁边向前移动的汽车 C. 旁边向后移动的汽车、地面 D. 旁边向前移动的汽车、地面 6.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个物体同时、同向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 A. 甲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B. 乙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C. 在第2 s末,甲、乙具有相同的速度 D. 在前2 s内,甲、乙所走的路程相等 7.炎热的夏季,在无风的环境中,剥开冰棒纸后,可以看到冰棒周围会冒“白气”,小明和小强分别画出如图的甲,乙两幅图描绘冰棒周围冒“白气”的情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图甲描绘符合实际,“白气”属于凝华现象 B. 图乙描绘符合实际,“白气”属于液化现象 C. 图甲描绘符合实际,“白气”属于升华现象 D. 图乙描绘符合实际,“白气”属于汽化现象

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扬声器播放音乐时,放在纸盒上的小纸片会不断地跳动。这个实验是用来研究() A.声音产生的原因B.声音传播的条件 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D.乐音与噪声的区别 2.英语听力测试时,监考老师经常将窗户关上,避免外界环境干扰,“关窗户”是为了 () A.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减小声音的传播速度 3.如图所示,严寒的冬季,将热水泼向空中,立刻变成冰凌。与此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现象相同的是() A.荷叶上水珠消失B.山头上浓雾弥漫C.潮湿的衣服结冰D.草叶上有霜产生4.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下列估测接近实际的是() A.焦作市7月份的平均气温约16°C B.我们所用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50cm C.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币一元币直径2.5mm D.小明上学步行的速度约为4km/h 5.关于下列图象,解释正确的是()

①说明了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变化特点②说明了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③说明了非晶体融化的温度变化特点④说明了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6.从下面左侧列出的各种现象中,在右侧找出对应的物理知识。其中错误 ..的是()A.早晨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人就可以看到它——光的直线传播 B.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光的折射 C.我们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光的反射 D.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光带——光的色散 7.关于凸透镜和凹透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焦距越小,对光的折光本领就越强 B.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焦距越小,对光的发散作用就越小 C.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两个焦点,且都是实焦点 D.经过凸透镜和凹透镜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 8.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下列图中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原理图正确的是() A.甲和乙B.甲和丙C.乙和丙D.丙和丁 9.在体育测试过程中,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A.跳远测试时,必须选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进行测量 B.小明在50m测试中看到旁边的看台向后运动,选取的参照物是跑道 C.百米赛跑比赛中,计时员听到发令枪声开始计时 D.1000m测试小明的平均速度为5m/s、小亮的成绩是240s,小明更快 10.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照了一张照片,如图是手机扫描物品上的二维码,登录网址、查看物品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八年级上册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将钢尺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相同,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钢尺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此处“不同”是指声音的 () A.响度B.音色C.音调D.速度 2.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主要项目之一,下列措施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A.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 B.规划时,工业区与居住区离得很近 C.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消声器 D.城市街道两旁和空地多种草、多植树 3.下列物态变化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冬天,户外的人呼出“白气”是汽化现象 B.饮料中的冰块体积逐渐变小是升华现象 C.衣柜中樟脑球过一段时间变小是熔化现象 D.冬天教室玻璃窗户上的冰花是凝华现象 4.对下列物理量数值的估计,最接近实际的是() A.同学们使用的一本八年级的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2kg B.通常情况下骑行自行车的速度约为1m/s C.10元人民币的长度约为14cm D.人的脉搏跳动60次的时间约为4分钟 5.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和乙都是晶体

B.甲的熔点是50°C C.2~6min时,甲温度不变,所以没有吸收热量 D.8min时,甲和乙的熔点相等 6.2018年7月28日,我国多地天空再现“月全食”奇观,“月全食”的行成涉及了一个重要的光学规律。下列实例也涉及该规律的是() A.雨后彩虹B.筷子在水面折断C.手影游戏D.斑马在水中倒影7.截面为正方形,中空部分为椭圆形的玻璃体如图所示,则这个玻璃体 A.可以看做两块凹透镜 B.可以看做一块凸透镜 C.对图示光束具有会聚作用 D.穿过玻璃杯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成像规律中,将蜡烛放在凸透镜前适当位置,调节光屏位置得到凊晰的像。把眼镜片放在烛焰与凸透镜之间,如图所示,屏上的像变得模糊,调节光屏的位置,适当靠近凸透镜,光屏上又可以得到清晰的像,则该镜片() A.是凹透镜,属近视眼镜B.是凹透镜,属远视民镜 C.是凸透镜,属近视眼镜D.是凸透镜,属远视眼镜 9.如图所示,嫦娥五号上升器与轨道器返回器组合体交会对接成功后,确认“上升器”处于静止状态,选取的参照物是()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1.下面哪个是物理学基本量的组合?( ) A. 功率 B. 速度 C. 加速度 D. 动能 答案: B 2.压强的公式是( )。 A. P = F/S B. P = F × d C. P = W/t D. P = E/Q 答案: A 3.工作的单位是( ) 。 A. 焦耳 B. 牛 C. 瓦特 D. 瓦时 答案: A 4.在一根金属线材中,电荷通过它时,线材会发出哪种波动? A. 音波 B. 电波 C. 热波 D. 光波 答案: B 5.电动机中,哪个部分转动? A. 定子 B. 绕组 C. 磁极 D. 动子 答案: D 6.若用小于焦耳的单位来表示能量,则它应为( ) 。 A. 千焦 B. 千瓦时 C. 瓦时 D. 焦 答案: D 7.晶体管常被用于制作( )。 A. 音响 B. 电视 C. 电脑 D. 线路板

8.防雷针的原理是( )。 A. 将人体内部的电荷释放到地上 B. 将云中的电荷释放到地上 C. 防止地电流产生 D. 防止气压的变化 答案: B 9.下列物体中,哪个物体的密度最大? A. 银块 B. 泡沫塑料块 C. 大理石块 D. 木块 答案: A 10.下列哪一组机械工作都是由摩擦力造成的? A. 滑轮工作 B. 螺丝拧紧 C. 车子行驶 D. 打钉子 答案: D 11.光可以分为( )种。 A. 3 B. 4 C. 5 D. 6 答案: D 12.下列能量中,哪一种能转换成电能? A. 热能 B. 光能 C. 动能 D. 化学能 答案: D 13.下列哪个单位不是力的单位? A. 牛 B. 阿秒 C. 磅 D. 千克力 答案: B 14.卖气球的人在气球中加入氢气会发生什么? A. 气球会浮空 B. 气球会下沉 C. 气球会放出光 D. 气球会发声 答案: A 15.数学符号“Δ”表示哪个物理量的变化? A. 速度 B. 加速度 C. 动量 D. 能量

初二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附答案

初二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附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开,这个实验现象主要说明了() 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B.发出声音的物体在振动 C.声音是一种波D.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2.噪声是四大污染之一,对人类的身心健康都有严重的危害。以下关于减弱噪声的方法正确的是() A.城市里种树植草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在教室外工地上施工的声音太大影响听课,同学们带上耳罩是最合理的减弱噪声的方法C.在城市里有的地方装上噪声检测仪可以减弱噪声 D.高架桥两侧安装隔音屏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3.下列自然现象中,要吸收热量的是() A.寒冬屋瓦上霜的形成B.初夏广场上雾的形成 C.深秋草木上露的出现D.早春河面上冰的消融 4.下列对常见物理量的估计符合实际的是() A.本考场内课桌的高度约为80dm B.一个鸡蛋悬浮在盐水中,所受浮力约为2N C.本考场内的空气质量约为15kg D.本考场内的气压约为1×105Pa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蒸发和沸腾都需要吸收热量,且都发生在液体表面 B.液体凝固时,不断放出热量,但温度可能保持不变 C.把一块-10℃的冰放到0℃的房间里,冰会慢慢地熔化 D.利用干冰汽化吸热,可以使长途运输中的食品降温保鲜 6.如图中甲乙丙丁四幅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A.甲图中装在玻璃鱼缸中的金鱼看上去变大 B.乙图中日晷用影子计时 C.丙图中调节坝上的风雨廊桥在水中形成倒影 D.丁图中手影摆出动物造型 7.如图所示,虚线框内为一透镜,MN为透镜的主光轴,O是透镜光心,a(双箭头)和b (单箭头)是射向透镜的两条光线.已知光线a通过透镜之后与MN交于P点,光线b通过透镜之后与MN交于Q点.由图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透镜是凸透镜,距离OP小于焦距 B.透镜是凸透镜,距离OP大于焦距 C.透镜是凹透镜,距离OQ小于焦距 D.透镜是凹透镜,距离OQ大于焦距 8.如图是患有近视眼的小明检查视力时的情景,小明通过观察视力表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来完成检查。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关于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可能会改变 B.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和它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拔河比赛中甲队获胜,但比赛中甲队对乙队的拉力等于乙队对甲队的拉力D.跳水运动员蹬跳板时,他对跳板的力和跳板对他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2、如图所示,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在弹性限度内用手水平向右拉伸弹簧的另一端,下列有关“弹簧形变产生的力”描述正确的是() A.手对弹簧的拉力 B.弹簧对手的拉力 C.墙对弹簧的拉力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3、如图所示,将高度和材料完全相同的实心长方体A、B放在水平桌面上.A、B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A、FB,压强分别为pA、pB,下列关于它们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F AF B,p A=p B C.F A>F B,p A

F B,p A>p B 4、如图所示小车做变速直线运动时,车内悬挂的小球和杯中水面在某一瞬间的情况,其中符合物理规律的是() A.B.C. D.

5、下列物体的受力分析,错误的是() A.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 B.挂在天花板上的小球C.静止在斜面上的木块D.被细线拉住的氢气球 6、如图所示,将鸡蛋浸入容器里的盐水中,鸡蛋所受浮力的施力物体是 () A.盐水B.鸡蛋C.容器D.地球 7、右图是电阻甲和乙的图像,小明对图像信息做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当甲两端电压为0.5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3A B.当乙两端电压为2.5V时,其电阻值为10Ω C.将甲和乙串联,若电流为0.3A,则它们两端的电压为2V D.将甲和乙并联,若电压为1V,则它们的干路电流为0.4A 8、生活中常用“引吭高歌”“低声细语”来形容声音,这里的“高”“低”描述的是声音的() A.音色B.音调C.响度D.频率 9、以下物理规律无法用实验直接验证的是() A.牛顿第一定律 B.欧姆定律 C.光的反射定律D.焦耳定律 10、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将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时间:60 分钟分数:100 分)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 1、小明用调好的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时,在天平的右盘加了几个砝码后,指针还是稍微偏左.再放入质量最小的砝码,指针又稍微偏右,接下来操作正确的是() A.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左调 B.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移 C.取出最小的砝码,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右调 D.取出最小的砝码,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移 2、如图所示,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 A 拉至位置B,在这个过程中,力F 的大小将() A.不变B.变小C.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 3、在商场内乘坐电梯上升时,乘客说自己是静止的,该乘客所选的参照物是() A.上升的电梯B.地面C.商场内的收银员D.货架上的商品 4、下列几种情况中能使受到浮力变大的是() A.潜水浸没在水中后继续下潜C.从水银中取出铁球放入水中 B.轮船由长江驶入大海D.人由浅水区走向深水区 5、如图是把一副眼镜放在太阳光下,在地面上看到的情形,由此可以判断镜片是()

A.凸面镜B.凹面镜C.凸透镜D.凹透镜6、以下关于力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C.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B.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有关 7、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 t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4s 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B.4s 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C.0~4s 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m/s D.3s 时甲在乙的前方 8、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满了两种不同的液体,把甲乙两球分别轻轻放入两杯液体,最后处于图所示状态.甲、乙排开液体的重力相等,甲、乙所受浮力相比() A.甲所受浮力更大B.乙所受浮力更大 C.甲、乙所受浮力一样大D.不知道液体密度无法比较浮力大小 9、如图所示是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1g 的某液体的体积—温度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4℃时,液体密度最小B.温度升高,液体密度不变 C.1℃时液体的体积比5℃时的大D.由1℃升高到8℃,液体体积一直变大10、在体育测试过程中,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A.跳远测试时,必须选用分度值为1mm 的刻度尺进行测量 B.小明在 50m 测试中看到旁边的看台向后运动,选取的参照物是跑道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及完整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及完整答案 (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未煮过的汤圆沉在水底,煮熟后漂浮在水面上,则此时汤圆() A.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比未煮过的小 B.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比未煮过的小 C.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比未煮过的大 D.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比未煮过的大 2、下列物体的受力分析,错误的是() A.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 B.挂在天花板上的小球C.静止在斜面上的木块D.被细线拉住的氢气球 3、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传播途中控制噪声的是() A.在摩托车发动机上安装消声器B.在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隔音幕墙C.在学校附近安装喇叭禁鸣标志D.机场的地勤佩戴有耳罩的头盔 4、甲、乙两同学质量之比为10:9,甲同学重588N,则乙同学身体质量和重力分别是() A.529.2kg,529.2N B.54kg,588N C.54 kg,529.2N D.66.7kg,653.3N 5、图是同一弹簧两次受力的情景.通过此实验可以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A.大小有关B.作用点有关 C.方向有关D.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 6、太阳光与水平面成30°角斜射在地面上,若用平面镜使太阳光沿竖直方向反射,则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A.一定为75° B.一定为30° C.可能为60° D.可能为15°7、掷实心球是某市的中考体育加试项目之一,掷出去的实心球从a处出手后,在空中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球最终停在水平地面e点处(不计空气阻力).则实心球() A.在a处重力势能最小 B.在b处动能为零 C.在a、b、c三处机械能相等 D.在d处动能为零 8、如图所示,吊在天花板下面的电灯处于静止状态,如果吊线突然断开的同时,所受外力全部消失,则电灯将() A.竖直向下匀速运动B.竖直向下加速运动 C.保持原来静止状态D.竖直向上匀速运动 9、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图象分别描述了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A、B的运动情况,根据图象得出的信息错误的是() A.B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 B.A物体作变速运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物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如图所示,在测物体长度时,有以下几种方式,其中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2.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B.经过6 s,甲在乙前面1.2 m处 C.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 D.以乙为参照物,甲向东运动 3.如图所示,同学们自制一件小乐器,在8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中装有不同高度的水,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8个玻璃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A.音调 B.振幅 C.音色 D.响度 4.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地影响了我们的身心健康,我市为了改善市民的生活环境,创建宜居文明城市,采取了多项措施。下列措施中主要用于降低噪声污染的是 A.修建人工湖和湿地公园B.倡导市民低碳生活、绿色出行 C.高楼大厦减少使用玻璃幕墙D.市区道路设置禁止汽车鸣笛标志 5.如图所示的图象能描述物体凝固成晶体过程中温度变化情况的是 A B C D

6.如图所示物态变化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 A.雾凇的形成B.河水成冰C.樟脑丸逐渐变小D.露珠的形成7.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太阳光经过凸B.手影的形成C.水中铅笔看起D.塔在水中形成倒影透镜形成光斑来变弯折 8.如图所示,平面镜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一支直立的铅笔从平面镜前40 cm处,以5 cm/s 的水平速度垂直向平面镜匀速靠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铅笔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大 B.经过2 s,铅笔与它的像之间的距离变为20 cm C.铅笔的像相对于平面镜的速度为10 cm/s D.若平面镜顺时针转至图中虚线位置,铅笔的像将与铅笔垂直 9.如图是照相机的成像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要在胶片上成缩小的像,物距必须大于2倍焦距 B.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虚像 C.要使胶片上的像变大,只把镜头后缩就可以 D.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凹透镜 10.学习了密度知识后,李红想测出项坠密度,制作如下实验计划: ①把托盘天平放在桌面上,游码移到称量标尺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②将项坠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读出此时液面示数; ③将项坠放在左盘中,往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读出质量; ④在两桶内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此时液面示数; ⑤根据实验数据计算项坠的密度。测量项坠密度的实验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③④②⑤B.①④②③⑤ 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④③⑤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请将每题中唯一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在括号中)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固体、气体、液体都能发声 B.声波能使结石粉碎,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C.小华听到了火山爆发和地震时产生的次声波 D.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都是相同的 2.热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都很常见,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汽化现象 B.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细小的露珠,这是液化现象 C.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这是升华现象 D.深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 3.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其中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是() A.光的色散B.手影游戏C.矫正舞姿D.镜中邮票 4.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一个学生的质量约为50 g B.小明上学时步行的速度大约是4.5km/h C.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是26dm D.人的正常体温范围是35℃~42℃ 5.天平、温度计、刻度尺、量筒是我们实验中常用的基本测量仪器,下面是一些同学对这四种仪器的操作和使用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A.调节螺母使横梁平衡B.铅笔的长度为2.50C.测水的温度D.测固体的体积 6.红外线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下列关于红外线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电视遥控器是靠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遥控的 B.红外线能透过透明物品,而不能透过不透明物品 C.红外线和可见光一样,也能发生反射现象 D.钞票上隐藏的荧光标记在红外线的照射下会显现出来 7.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B.色散后的各种色光可混合成白光 C.月亮是天然光源D .能从不同方向看清物体是光的镜面反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测试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测试试卷含答案2篇 第一篇: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测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1. 将1660千米表示为标准单位是_____。 A. 16.6×10^5米 B. 1.66×10^5米 C. 1.66×10^6米 D. 1.66×10^7米 答案: C 解析: 1660千米= 1660×10^3米= 1.66×10^6米 2. 一个物体的质量是25千克,其重力为________。 A. 245.15N B. 2450N C. 245N D. 24.15N 答案: B 解析:重力的计算公式为G = m×g,其中m为物体的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代入数值计算得 G = 25千克× 9.8m/s^2 = 2450N。 3.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质量和体积是物质的两个基本属性 B. 牛顿第一定律是质量的物理量度的基本原则 C. 在重力作用下,物体不受到阻力的情况下,其自由落体过程中其速度逐渐增大 D. 动能定理告诉我们,物体的速度的改变越大,物体所受动能越大。答案: B 解析:牛顿第一定律是质量的物理量度的基本原则,其表述为“物体的质量越大,所受的力越大”。其他选项中,质量和体积是物质的两 个基本属性是错误的,自由落体过程中速度逐渐增大是受到重力加速 度的作用,并非是“不受到阻力”的情况。 4. 两个物体的质量分别是3kg和6kg,分别位于A点和B点上。若A和B之间的距离为10m,则它们之间的引力大小为________。 A. 0.15N B. 0.15×10^9N C.

1.5×10^-9N D. 1.5N 答案: D 解析:引力的计算公式为F = G×(m1×m2)/r^2,其中G为引力常数,m1和m2为两个物体的质量,r为两者之间的距离。将数据代入计算得 F = (6kg × 3kg) × G / (10m)^2 = 18 G / 100 = 0.18G,由于选 项中没有给出引力常数G的数值,因此可以认为G≈10,故选项D为正确答案。 5. 下列哪个不是受力分析方法中应用最广泛的方法? A. M-S图法 B. 力的分解 C. 夹角分解 D. 推拉计 答案: B 解析:受力分析方法中应用最广泛的方法是力的分解,因为通过将一 个力分解为若干个分力,可以简化分析过程,方便计算。其他选项中,M-S图法(作图法)是一种绘制物体所受合力和合力矩构成的平衡多边形来分析受力情况的方法,夹角分解是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分力的方法,推拉计是一种测量拉力和推力的仪器。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 6. 电阻的位移方程为U=I×R,若电阻R为10欧姆,电流I为2安培,则通过该电阻的电压U为________。 答案: 20伏特 解析:根据电阻的位移方程U = I × R,将给定的电阻R和电流I 代入计算得 U = 2安培× 10欧姆 = 20伏特。 7. 动能定理可以表示为K = 1/2mv^2,其中K为物体的动能,m 为物体的质量,v为物体的速度。当一辆质量为500千克的汽车以12 米/秒的速度行驶时,其动能为________。 答案:3.6×10^4焦耳 解析:根据动能定理 K = 1/2mv^2,将给定的质量m和速度v代入计 算得K = 1/2 × 500千克× (12米/秒)^2 = 36000焦耳。 8. 以下关于杠杆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杠杆平衡是指杠杆两端受到的力的平衡状态 B. 杠杆只存在两类,一类是一端固定的杠杆,另一类是两端都可以移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卷(附有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卷(附有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控制噪声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下面一些关于控制噪声的措施所能起到的作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体育馆、剧院的内墙要用吸音材料来装饰是为了防止噪声产生 B.在城市中禁鸣汽车喇叭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 C.在飞机旁边工作的人员要佩带有耳罩的头盔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2.如下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拱桥倒影 B.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C.钢笔错位 D.树林间的光线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B.乐器发出的声音是乐音,不可能是噪声 C.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最快 D.一般根据歌声的响度来判断歌手是谁 4.夏天扇扇子,会使人感到凉快的原因是( ) A.使人体周围的空气温度降低 B.加快人体的血液循环 C.加快人体周围的空气流动,使人身上的汗蒸发加快 D.通过扇扇子这种运动,使心灵平静,心静自然凉 5.要使人的眼睛看到物体,其必要条件是( ) A.物体是光源 B.物体上有光射入眼睛 C.物体和眼睛在一条直线上 D.只有白天才能看到物体 6.如下图所示,A、B、C、D四种物质熔化或凝固规律的图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种物 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熔化过程 B.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示的是熔化过程 C.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 D.丁种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 7.如右图所示,蜡烛的烛焰能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的像,此像的特点是(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放大的虛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综合试卷含答案

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综合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中秋佳节,人们以敲锣打鼓、吹唢呐等方式来营造热闹喜庆的场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锣、鼓的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而唢呐的声音不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人们通过音色来分辨锣、鼓、唢呐的声音 C.唢呐做成喇叭形状可以提高声音的音调 D.锣、鼓、唢呐的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2.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鸣喇叭”,从有效控制噪声的角度分析是属于()A.控制噪声源B.控制噪声的传播途径 C.保护受噪声影响者D.控制噪声的音调和音色 3.下列发生了物态变化的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 A.太阳出来,大雾散去 B.从冰箱拿出来的茶叶变潮湿了 C.春天来了,冰雪消融 D.冬天外面冰冻的衣服变干了 4.关于某中学生的估测,下列数据合理的是() A.身高约为160dm B.立定跳远成绩为5m C.步行速度约为1m/s D.脉搏正常跳动60次所用时间约为1s 5.在气温是0℃的情况下,把装有冰水混合物的小金属盆,置于装有0℃的酒精的大盆中(如图),在两盆液体中各插一支温度计甲和乙,用电扇吹酒精液面一段时间后,内盆仍为冰水混合物,外盆仍有许多酒精,在此过程中() A.内盆中,冰与水比例不变

B.内盆中,冰所占比例增加 C.甲温度计的示数低于乙温度计 D.甲、乙温度计的示数相等 6.如图所示,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放大的字 B.水中倒影 C.钢笔错位 D.水面处“折断”的铅笔 7.很多人喜欢在汽车的中控台上放置香水,其实这是非常危险的.香水的主要成分是易燃酒精,如图所示为四瓶相同的香水,透明的玻璃瓶盖形状各异,其中在阳光下最容易引发火灾的是 A.B.C.D. 8.在图中,图甲是来自远处的光线经某人眼球折光系统的光路。下列关于该人远、近视眼的判断及矫正所需配戴的眼镜镜片的选择,正确的是() A.近视眼;乙B.远视眼;乙C.近视眼;丙D.远视眼;丙 9.在水库的平静水面上,某同学坐在航行的游艇内,若说他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湖岸B.游艇C.湖水D.岸边的树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选择题部分 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1.如图所示是国产歼﹣15舰载战斗机在山东舰航母甲板上起飞的情景。 如果说该舰载战斗机上的飞行员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海岸 B.该歼﹣15战斗机 C.该飞行员 D.山东舰航母 2.“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是李白 《夜宿山寺》中的诗句,诗中的“高”是指声音的 A.音调高 B.音色好 C.响度大 D.频率快 3.嫦娥五号是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的中国探月工程三期发射的 月球探测器,也是中国首个实施无人月面取样返回的月球探测器。嫦 娥五号将采集的月球表面样品从月球带回到地球的过程中,月球表面 样品的质量 A.变小 B.不变 C.变大 D.无法确定 4.“足球进校园”活动的开展,使同学们越来越喜欢足球运动,同时也锻炼了身体。以下情景 描述中能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形状的是 A.被踩在脚下的足球变扁 B.足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 C.足球在空中沿弧线飞行 D.守门员抱住飞来的足球 5.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6.下列措施中,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是 1题图 3题图 A.地上的树影 B.“变大”的眼睛 C.水中“变胖”的鸡蛋 D.平面镜中人的像 5题图

A.道路两旁种植大量树木 B.机场工作人员佩戴耳罩 C.高速公路两旁安装板墙 D.开会前把手机调到静音 7.如图所示的措施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机械安装滚动轴承 B.防滑手套内侧凹凸不平 C.自行车把手的条纹 D.汽车轮胎上装有防滑链 8.如图甲所示,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图乙中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9.很多动物的器官进化成了适应生存的特征,下列几种动物的器官能减小压强的是 10.如图所示,是一束光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发生折射的光路图,其中所用透镜属于凸透镜的是 11.如图所示,小新沿水平方向推装满书的木箱,但是箱子太重没有推动。 那么小新对箱子的推力 甲 乙 A B C D 8题图 空气 水 A. B. C. D. 10题图 A B C D 7题图 A.骆驼宽大的脚掌 B.大象锋利的牙齿 C.啄木鸟很尖的嘴 D.刺猬全身长满刺 9题图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如图所示,管中液体处于静止状态,外界大气压为1标准大气压,测量准确无误,则下面能反映大气压值的是() A.B. C.D. 2、有四个容量均为200ml的瓶子,分别装满酱油、纯水、植物油和酒精,那么装的质量最多的是(ρ酱油>ρ纯水>ρ植物油>ρ酒精)() A.纯水B.酱油C.酒精D.植物油 3、右图是电阻甲和乙的图像,小明对图像信息做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当甲两端电压为0.5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3A B.当乙两端电压为2.5V时,其电阻值为10Ω C.将甲和乙串联,若电流为0.3A,则它们两端的电压为2V D.将甲和乙并联,若电压为1V,则它们的干路电流为0.4A 4、用橡皮筋、回形针、棉线、小瓶盖、牙膏盒、铁丝、钩码和刻度尺等,做一个如图所示的橡皮筋测力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刻度可以标在牙膏盒上 B.可以把回形针上端当作指针 C.可以利用钩码拉伸橡皮筋标注刻度 D.不同橡皮筋做的测力计量程都相同 5、如图是足球运动员踢足球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球被脚踢出去,说明只有球才受到力的作 B.脚踢球使球飞出去,说明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 C.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D.空中飞行的足球,若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一定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6、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示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关系的是() A.B. C.D. 7、关于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心的足球没有重心 B.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C.将质地均匀的木球的中心挖去后,木球的重心就消失了 D.物体受到的力全部都作用在重心上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