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歌唱中的声情并茂

合集下载

浅析声乐演唱中如何做到“声情并茂”

浅析声乐演唱中如何做到“声情并茂”

浅析声乐演唱中如何做到“声情并茂”【摘要】:唱歌是一门需要全身心都参与的表演艺术,声乐作品是写词者情感的表达和寄托,作为演唱者要想把一首歌唱好,在演唱时需要做到“声情并茂”,这就要求演唱者充分运用脑、心、身,把发声和情感二者结合起来达到声情并茂的效果,在本文中探讨了几个关于在演唱时如何做到声情并茂的技巧。

【关键词】:声乐;演唱技巧;声情并茂引言对一个歌唱者来说,做到“声情并茂”是每个歌唱者都想达到的一种艺术境地,因为声乐作品是写词者情感的寄托,这就需要演唱者能够将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准确的表达出来。

事实上,演唱者需要掌握唱歌的技巧,然后在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进去,才能把一首歌内涵表达出来,给观众带来一场真正的听觉盛宴,会让听众感同身受。

为了让大家在声乐演唱中对“声情并茂”运用有更深的理解,对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描写:第一方面声乐演唱中“声音”与“情感”之间的联系,第二个方面是探讨声乐中“声情并茂”的演唱技巧。

一、声乐演唱中“声音”与“情感”之间的联系在唱歌艺术中,声音与情感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声音是音乐的根本之所在,是表达感情的重要途径;情是声音的表达的内核,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中情显得尤为重要,只有真情实感的表演才能受到大家的认可和欢迎,所以只有达到声情并茂,才是真正的唱歌艺术。

就像写文章一样,只有用感情写出来的文章才能够感动人,使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样的文章才能吸引更多的读者来阅读。

声乐也一样,情感就是作品中的灵魂,在进行演唱时传递音乐中的情感是其关键所在,只有这样的一场演唱才值得听的。

对于声与情的侧重点在现实生活中会有不同的意见,但是大多数的演唱家都会将声与情放在同等位置,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不然演唱就会失去了他本身的意义。

“以声传情,寓情于声”这是我国古人对歌唱的智慧总结,对于声乐演唱来说同样适用,音乐灵感的产生总是来源于生活,而后在将自己的情感和感悟融入声乐作品中,进而赋予声乐作品更为深厚的意蕴,使得声乐作品更加有意义更富有韵味。

浅议声乐演唱中的“声情并茂”

浅议声乐演唱中的“声情并茂”
( 一1 行 变换 时 , 要 尽 量 减 少 口 腔 等
其它结 构部 位 的突变 , 在 过 度 时 动 作 必
须 平 衡 ,声 音 的 变 换 才 能 非 常 地 轻 微 ,
才能形成 连贯歌 唱 的效果。
以 说 演 唱 者 只 有 不 断 地 努 力 提 高 和 完 善 自 己 的 歌 唱 技 巧 , 用 心 灵 去 感 受 生 活, 才 能 二 度 创 造 出真 正 的 艺 术 。 我 们 只 有 将 自 己在 生 活 中 的 阅 历 、 情 感 、 感 悟 融入 到歌 唱表演 中 , 将 情 感 和 技 巧 完 美 地 统 一 , 才 能 带 给 人 们 最 美 妙 的 歌 声, 同时 , 这也是 歌唱 表演艺 术的真 谛。
发 出和 生 理 机 构 相 关 , 要 想 发 出 正 确 的 唱音 , 一 定要 在 思 想 上准 备 好 , 当 思 想 的根 源 是 正 确 时 , 生 机 部 分 才 会 作 出正 确 的反应 , 发 出正确 的唱音 。 第三 , 在 进 行 声 乐训 练 时 , 声 音 一定 要 连 贯 , 在 演 唱时 , 声 音 不连 贯 , 其 唱 出 来 的 歌 声 必
要 表 达 的 思 想 情 感 充 分 地 表 现 出 来 。所
乐 演 唱 的 基 础 ,情 感 是 音 乐 演 唱 的 内 涵。 所 以 在 演 唱 的 过 程 中 首 先 是 要 以 声
传 情 ,把 真 正 的情 感 传 达 给 观众 ( 听 众) 。 那 么 如 何 才 能 在 演 唱 过 程 中 准 确
— —l l 音不 雪 乐论 I 亡 坛 工

浅议声 乐演唱 中的“ 声情并茂’ ’
■康 华 伊 陕 西省汉 中市歌 舞剧 团有 限责 任公 司

声情并茂:声乐作品的歌唱处理浅析

声情并茂:声乐作品的歌唱处理浅析

SONG OF YELLOW RIVER 2020/ 19这个要求层次非常高,是比较难但又是必须做的。

一个想要取得成功的歌唱演员或者教师,都必须把此问题解决。

列宁曾经说过:“真正跨过一步就是谬误。

”这个道理放在歌唱中同样适用,不仅适用,而且可以说,它会直接关系到作品创作和表演的成功与否。

人的思想感情丰富多彩,有喜、怒、哀、乐方方面面,比如说,悲伤这种感情,在处理时掌握也是有多重形态的:黯然神伤、声泪俱下、哽咽难语,演唱出来的效果全然不同。

如民歌改编歌曲《小白菜》的“唱”,就是如泣如诉的,歌曲中主人公小白菜对自己命运的无奈之情,通过旋律的扩充不断增强,会马上将人们带入一片幽怨、悲伤与愤怒之中。

民族歌剧《洪湖赤卫队》选曲《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是主人公韩英满蓄着悲痛与仇恨哽咽难语的回忆,让每个人的心灵感到震撼;以湘昆音乐为素材而创作的艺术歌曲《斑竹泪》,要求声音柔和且富有戏剧性,歌词先把人们带入布满了如诗如画的意境,又向人们交代了一桩惊天动地的历史事件,是声泪俱下的“悲歌天地和”。

在表现喜悦情感的处理上,《阿瓦尔古丽》展现出浓厚的新疆维吾尔族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歌唱的就是像花儿一样美丽的姑娘:黑黑的眼睛,弯弯的睫毛,歌声婉转如戈壁流淌的清泉,舞姿轻灵好似天山盛开的雪莲,生命如花般绽放在心上。

如果不将这样形象的“度”把握住,该作品也是绝对唱不好的。

三、声乐作品演绎的三个要点表演艺术是二度创作,是表演者对作品的再创作。

那么,既然是二度创作,在这里赋予歌唱者诠释作品以一定的自由,是更好地表达作品的“养料”。

在这个前提之下,歌唱者对作品就会有较自由、不拘束的理解和艺术处理,有时可能会突破作品原定的速度、力度等表情符号的圈定,这是二度创作的必然性。

(一)歌曲开头要做到“先声夺人”成语“先声夺人”的意思是指,先张扬自己的声势以压倒对方,比喻做事抢先一步。

在歌唱中,正如“先声夺人”的意思一样,唱好全曲的第一句尤为重要,歌曲一开始就要把听众的耳朵紧紧抓住。

浅析美声音乐表演里的“声情并茂”技巧

浅析美声音乐表演里的“声情并茂”技巧

浅析美声音乐表演里的“声情并茂”技巧美声音乐表演是一种运用声乐技巧和情感表达的艺术形式。

在表演中要求歌手能够用完美的技巧表达出丰富的情感,使观众在听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歌手的情感。

这就是所谓的“声情并茂”。

本文将就此主题进行探讨,分析美声音乐表演中常用的“声情并茂”技巧。

要做到“声情并茂”,歌手需要具备良好的声乐技巧。

美声音乐表演强调歌唱技巧的完美,包括音准、音色、音域等方面的要求。

歌手必须能够准确无误地唱出每一个音符,保持音色的柔美和稳定,同时要有较宽广的音域。

只有掌握了这些基本的声乐技巧,才能更好地表达情感。

因为技巧的掌握将为歌手提供更多的表达手段,使其能够更准确地传达所要表达的情感。

要做到“声情并茂”,歌手需要深入理解歌曲的情感内涵。

美声音乐表演之所以能够给人以强烈的情感感染,就是因为歌手能够深入理解歌曲的情感内涵,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表演中。

通过对歌词和曲调的分析和理解,歌手能够更好地把握音乐的情感变化,使之更加逼真地表达出来。

歌唱过程中,歌手需要根据歌曲的情感变化来调整自己的声音和表演方式,从而使声音与情感相呼应,给观众带来更真实、更深入的情感体验。

要做到“声情并茂”,歌手还需要注重表演技巧的运用。

美声音乐表演注重声音的美感,但同时也需要结合动作和形体表达来增强音乐的表现力。

歌手在演唱过程中可以运用一些表演手段,如眼神、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以增强表演效果。

通过手势的运用和舞台表现力的展示,歌手能够更好地强调歌曲的情感,使之更加生动、更具感染力。

要做到“声情并茂”,歌手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美声音乐表演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形式,要完美地将声音和情感融合在一起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歌手需要不断地练习和磨砺,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技巧和表演能力。

歌手还需要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以便更好地将情感融入到歌曲中。

只有付出更多的努力,歌手才能够真正地做到“声情并茂”,使观众在听歌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歌手的情感。

浅谈歌唱中的“声情并茂”

浅谈歌唱中的“声情并茂”

S ca S i c Q atr ) o i ce e( u r l l n ey
( n rl o 6 Ge ea N . 9)
浅 谈 歌 唱 中 的“ 情 并 茂 ’ 声 ’
杜Hale Waihona Puke 勇 ( 阳师 范 高 等 专 科 学 校艺 术 系 , 贵 贵州 贵 阳

50 0 ) 5 0 8
们 述 说 着 一 件 与 己 无关 的 事 情 一 样 , 象 在 练 声 , 听众 一 种 淡 漠 感 ; 好 给 而有 的 演 唱 者 却 能理 智 地 、 满 感 充
情 地 投 人 到 作 品 的思 想 内 容 与 艺 术 氛 围 中去 , 观 众 ( 让 听众 ) 分 感 受 到 艺 术 的 魅 力 而 激 动 不 已 。 以 上 充 所 提 到 的 两 种 不 同演 唱方 法 , 者 是 拘 泥 于 发 声 方 法 而 置 感 情 于 不 顾 , 者 则 注 重 歌 曲 的 内 在 思 想 感 前 后 情 , 音 却 不 容易 带 动 起 来 。这 就 是 我 国 民族 传 统 唱法 中所 重 视 的“ 情 带 声 ” 演 唱 方 法 。 声 以 的 “ 情 并 茂 ” 源 于 生 活 , 生 活 中人 类 各 种 感 情 的 集 中 、 炼 、 化 和 再 现 。 “ ” 指 人 的 内 心 、 声 来 是 提 美 情 是 思想 、 心境 、 想 、 格 之 内 涵 ; 声 ” 是 对 这 种 思 想 、 感 、 心 活 动 的 艺 术 表 达 。通 过 这 种 带 有 内涵 理 性 “ 则 情 内
要 : 歌 唱 中 的 “ 情 并 茂 ” 着 重 讲 述 演 唱 方 法 、 演 唱技 巧 与 艺 术 表 现 恰 到 好 处 地 揉 合 在 一 起 , 在 注 意 声

歌唱中的“声情并茂”与“字正腔圆”

歌唱中的“声情并茂”与“字正腔圆”

歌唱中的“声情并茂”与“字正腔圆”摘要:音乐不仅是形式的东西,而且是某种内在性的东西。

音乐是最善于表现人们情感,引起情感共鸣的艺术形式。

歌唱家应该是能够发展到足以响彻整个剧场的音量和魅力,应该声音甜美,音高准确,具备“有人情味”的演唱,有正确“字”“情”的结合,使音乐作品有淋漓尽致的表现。

歌唱中的“声情并茂,字正腔圆”说明了这个道理。

可以说,歌唱是语言与音乐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表演艺术。

艺术必须是以艺术家的真实情感体验为基础,是真情实感恰如其分的表现。

歌唱是发自内心的情感,是人类情感的语言,它所表达的感情是来自于歌者对实际生活的体验。

关键词:歌唱艺术语言情感音乐不仅是外在的,形式的东西,而且是某种内在性的东西。

音乐是最善于表现人们情感,引起情感共鸣的艺术形式。

歌唱家应该是能够发展到足以响彻整个剧场的音量和魅力,应该声音甜美,音高准确,具备“有人情味”的演唱,有正确“字”“情”的结合,使音乐作品有淋漓尽致的表现。

歌唱中的“声情并茂,字正腔圆”说明了这个道理。

1 歌唱的语言要“字正腔圆”歌唱是用人声唱出的带有语言的音乐,是语言与音乐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表演艺术。

1.1语言是歌唱艺术的造型基础和创作核心歌唱自诞生之日起,就与语言相伴,语言是歌唱艺术的造型基础和创作核心。

在歌唱艺术的整体创造中,无论是歌词和音乐的创作,还是歌曲的演唱,都始终贯穿着语言的因素和作用,也都始终离不开对语言的体验、感受和表现。

古人在《尚书·尧典》中曰:“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

”又在《礼记乐记》中云:“歌之为言也,长言之也;说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也。

”这些都深刻地揭示了语言与歌唱的关系。

在歌唱艺术中,诸如作品的曲调美,演唱的声腔美以及由曲调与演唱所体现出来的歌唱艺术的风格特征、民族特征等审美因素,甚至包括演唱中的呼吸、咬字及音色、力度的变化等,都与语言的自然语调、韵律,及其在不同情感体现中的变化与表现紧密相联。

浅析歌唱中的声情并茂——以《洪湖水,浪打浪》为例

浅析歌唱中的声情并茂——以《洪湖水,浪打浪》为例

82夏艺文:浅析歌唱中的声情并茂一、歌唱中的情感表现在歌唱中,情感是音乐的灵魂,是声音的根本。

歌唱的审美是以真情实感为基准的,而缺乏真情实感的歌唱是无法感染人心的。

表情是用来传情达意的。

在歌唱中想要塑造一个富有表现力的人物角色,歌者必须要精准地把握人物表情的变换与表达。

形体包括人体的姿态和肢体动作等,在人物角色塑造中,主要用于协助表演者更好地诠释角色形象与性格。

因此,在演唱中,要将形体之美与人物角色的内心情绪有机结合,从而使得人物角色更加形象、更加动人情绪是主体对事物所产生的一系列的主观体验。

情态,指的是歌者在演唱时的心理状态和肢体活动的情形。

歌者需要在舞台上随着剧情推进呈现出角色情感的不同层次与情态变化,这一点对歌者在情感表达与人物性格塑造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二、歌唱中的声情并茂歌唱时的情感是要通过声音来进行释放与表达。

发声所包含的呼吸、身体支持等,都是情感表达所需的必要条件。

而观众所能直观感受到的情感与感染力,也是通过声音所传递出的。

因此,歌唱是一门声音的艺术,没有声音技巧的歌唱就没有专业性和艺术性可言。

要做到以情带声,歌者需要在歌唱前就酝酿情感,并应做好相关工作。

此外,歌者自身还应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感受力,以便能够更快更准确地投入到情感表达中。

在歌唱中,如何将“声”与“情”做到有效结合,需要歌者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与较高的歌唱技巧。

但在实际歌唱中,往往会出现诸多问题。

因此,声音与情感的融合是值得深思的问题,笔者主要从以下两点来探讨。

(一)融入剧情与人物角色。

民族歌剧《洪湖赤卫队》创作于1958年,由梅少山等作词,张敬安、欧阳谦叔谱曲,音乐素材主要取自于湖北江汉平原一代的民歌《襄河谣》以及其原型天门小曲《月望郎》。

其中,《洪湖水,浪打浪》是剧中女主人公韩英的经典唱段,描绘了洪湖的秀丽风光及人民幸福生活之景。

在唱段《洪湖水,浪打浪》中,不仅有对洪湖美好景色的赞美,还有着洪湖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过上幸福生活的内心喜悦。

浅析美声音乐表演里的“声情并茂”技巧

浅析美声音乐表演里的“声情并茂”技巧

浅析美声音乐表演里的“声情并茂”技巧美声音乐是一种强调歌唱技巧和表演效果的声乐表演艺术形式。

在美声音乐的演唱过程中,艺术家通常会运用一些技巧来实现“声情并茂”的效果,使歌曲更加传神和感人。

本文将对美声音乐表演中的“声情并茂”技巧进行浅析。

咬字清晰、发音准确是美声音乐表演中非常基础且重要的技巧之一。

清晰的咬字和准确的发音才能使观众听得明白,也能更好地传达歌曲的情感和意境。

艺术家需要通过良好的发声技巧和发音训练,使每个音节都能被表达得清晰、准确无误。

音色的变化是表现“声情并茂”的关键。

美声音乐表演中,艺术家经常会运用不同的音色来传达不同的情感和情绪。

柔美的音色可以表达出温柔、柔情的感觉;明亮的音色可以表达快乐、充满活力的情绪;暗沉的音色可以表达出悲伤、忧郁的情感。

艺术家需要通过音乐感知力和表现力,灵活运用音色的变化来增强歌曲的表现力。

节奏的处理也是美声音乐表演中的一个重要技巧。

美声音乐的演唱通常是伴随着伴奏进行的,艺术家需要准确地把握歌曲的节奏,与伴奏协调合作。

通过合理的运用演唱节奏,可以增加歌曲的动感和层次感,使其更加生动有趣。

情感的表达也是“声情并茂”的关键。

艺术家在演唱时需要通过声音携带情感,使观众能够感受到歌曲所传达的情感。

可以通过运用音色、音量、音高、音频延长等手段,来增强歌曲的感染力和感人程度。

舞台表演也是美声音乐表演中的一项重要技巧。

艺术家在演唱时需要充分利用舞台的各种元素,如舞台布景、灯光、服装等,来增强歌曲的艺术效果。

通过合理的舞台布置和表演动作,艺术家可以更好地传达歌曲的情感和意境,使演唱更具视觉冲击力。

美声音乐表演中的“声情并茂”技巧包括咬字清晰、发音准确、音色的变化、节奏的处理、情感的表达和舞台表演等方面。

艺术家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演唱技巧和表演能力,才能真正实现“声情并茂”的效果,使观众得以沉浸在美妙的声乐世界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歌唱中的声情并茂
作者:郑奇峰
来源:《商情》2008年第35期

【摘 要】声乐是一门表演艺术,要通过歌唱者内心对歌曲内涵的理解而表达出来,是要
歌唱者通过自身音乐素养和对作品进行深入的挖掘后才能表达出来的。因此,作为一名歌唱
者,应该从多方面的素养来丰富自己,来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音乐素养。本文初步探讨了如
何在歌唱中做到声情并茂的问题。

【关键词】歌唱 声情并茂 歌唱者 作品

歌唱中的声情并茂,是歌唱的声音与歌唱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内容要达到和谐一致,不仅要
有动听的声音还要有动人心弦的情感。声乐艺术的特点就是用美的声音、清晰的语言来表达真
情实感的。歌唱是一门用声的艺术,是十分重视歌唱感染力的艺术,是用人声嗓音来体现人类
情感的一门艺术。人声嗓音对于歌唱者来说是基础、是根本,可以说无声就无歌,也就更谈不
上情感了。

歌曲是因为字音而发声,而发声则根据感情而表意,正所谓“声为情役,腔为情设”“情之
所至,音之所生”。离开了“声”,“情”便成了无矢之的;离开了“声”,声乐教学就无法实现,当
然我们的演唱也就更无法实现了。有了美好的声音使人感到悦耳,有了真挚感情的歌声就更加
动人了。歌唱者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做到在歌唱中声情并茂。


一、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

现代声乐生理和心理研究证明,歌唱是一个统一的运动,是发声器官等诸多方面的运动。
为了达到科学准确的发声方法,就要对每一项声音技巧明确它的规范要求。人体各大呼吸器
官,如呼吸器官、发声器官、共鸣器官、咬字器官这四大器官,是歌唱发声中的主要功能系
统。这些发声的器官对于歌唱者能否唱好一首歌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们之间更是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有机、合理、能动地结合在一起。在歌唱中,人体的发声器官必须协调运作、合理
搭配后才能做到用最少的力气和最节省的呼吸获得流畅、自如、美妙的歌声,才能唱出圆润
的、有色彩的、优美动听的歌声。就像演奏家在演奏每首歌曲时,都要根据词曲的要求不断地
调整呼吸的强弱,声带的长短、薄厚,共鸣腔体的大小、长短以达到不同的音高、音量、音色
方面的要求。歌唱又是一种大脑训练、思维训练、歌唱器官的训练。这就要求歌唱者用听觉、
视觉、感觉去观察、摸索适合自己的学习之路,需要有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训练方法结合起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来,才能日臻完善,才能达到理想的境界。明白了这个道理,声乐训练就会少走弯路,获得声
乐歌唱各种技能训练的高效益。所以,歌唱者只有用科学的发声方法才能演唱好一首歌曲,只
有将人体这庞大的“乐器”掌握好了,才能唱出美的声音,才能将每一个作品发挥到最好。


二、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声乐演唱中的成败不仅与纯熟的歌唱技巧有关,它还关系到一个歌唱者的表演心理(心理
素养)问题,心理素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声乐演唱的成败。就像有些人在平时能够很好地表演
一首歌,可是一上台就情况大变。一般表现为,脸色发白、手发抖、腿发麻、口干舌燥,在歌
唱中也出现了气息上浮、节奏不稳、忘记歌词,甚至有走音离调的现象发生,从而导致本来真
实的水平得不到很好的表现。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歌唱者的心理素质不好,出现了怯场的现
象。心理素养和声乐表演是密切相关的,它作用于声乐表演的始终,在声乐表演中歌唱者就可
以深刻的体会到它的存在。所以说,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才可以保证歌唱者的正常发挥,
甚至是超常发挥。那么歌唱者就要在平时进行实践。

首先,要学习模拟场景,循序渐进。先是几个同学同时上台表演,随后渐渐减少上台人
数,最终发展为独唱。这样的训练,时间长了就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其次,要靠教师教导。一方面,在心理认识上,教师会根据学生自身的不同条件和气质而
进行因材施教。另一方面,在和谐民主、轻松自如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可放下包袱,大胆发表
自己的见解,以锻炼勇气。

再次,要技巧纯熟。技巧的纯熟程度是表演过程中过度紧张情绪的关键。俗话说,“艺高
人胆大”,只有将技巧练的纯熟了,歌曲熟练了,歌唱者才能心不慌,才能够发挥出稳定的、
最好的歌唱水平。

最后,要做好嗓音的保健。正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歌唱者只有对自己的嗓音多
加保护,那么在歌唱时就能将最好最美的声音展示给听众。

总而言之,“声情并茂”不是一种自然现象,它是一种有意识的心理作用的产物。只要我们
具备了健康的、良好的心理素质,我们就会有最好的心理状态去面对歌唱,就不会出现怯场等
现象,才能会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情感,才会将自己最美的一面展示给大家。


三、了解作品的风格特征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掌握了作品的情感基调后,了解作品的风格特征也是必不可少的。那么就要从作品的表现
风格来看。因为任何作品都有它不同的时代特征,从而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而歌唱者要想
真正深入地去理解它,就要从客观的历史角度去把握作品的音乐风格。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
理解作者的意图,才能更好的为作者“传情达意”。如,舒伯特的歌曲《魔王》,舒伯特是当时
知识分子的典型,其作品与他生活的痛苦、压抑密不可分,但是这不仅仅是他个人情感的体
现,它还反映了当时整个时代,反映了当时奥地利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苦闷、压抑的心情,
带有很强的社会性。而且,当时也正是法国资产阶级第一次革命失败,第二次革命正在酝酿,
正处于革命的低潮时期。也就在此时,舒伯特创作了《魔王》,这首歌的内容写的是父亲与死
神争夺病重的儿子,可是最后儿子却死在了父亲的怀里。在整个歌曲中有四个不同的角色,那
么,就要求歌唱者在演唱时特别的去理解和体会这四个人的心情和感受,这样才能把它完美地
展现给大家。所以,如果没有对作品时代背景和作品风格的了解,歌唱者就不能准确地表现出
作品的内涵,也就没有声情并茂的艺术创造可言了。

歌唱的真正价值是利用正确的发声技巧生动地表达歌曲作品的思想内涵,以声情并茂的表
演去感染听众。事实证明,歌唱中的声情并茂对能够完美地表达一首作品是至关重要的。而在
自身的音乐素养和对作品背景的深入感悟、挖掘词义、曲调的情感处理上,更是要很好的掌
握。歌唱者一定要在歌唱中将其准确、生动、鲜活地表现出来。这不仅有助于音乐旋律的发
挥,而且也可以达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的艺术创造基础。

声情并茂,作为歌唱艺术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它对于任何时代、任何种类
的表演都是普遍实用的,同时更是声乐表演达到至善至美境界的切实保证。歌唱者只有做到了
声情并茂的重要性,才能完整地表达人的思想感情,进而引起共鸣!歌唱是重视情感的,所
以,歌唱者要赋予歌曲以生命的活力,只有声情并茂,两情相通了才能达到艺术的最高境界。
这样的歌唱才能使人类高尚的情感得到充分的表达,使歌者和听众得到情感的交流和分享,才
能使歌唱艺术显示出永恒璀璨的魅力!


参考文献:
[1]许讲真.歌唱语言艺术[M].大连:大连出版社,1992.
[2]徐小懿.声乐演唱与教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6.
[3]邹本初.歌唱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作者单位:陕西延安职业技术学院)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