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歌唱中的呼吸
浅谈歌唱的呼吸技巧与共鸣训练

呼气 肌 群 的均 匀 的 对 抗 力 。
④ 声 门靠 拢 振 动 产 生 的 均匀 的挡 气 作 用 。 ⑤ 歌 词 中辅 音 ( 称 子 音 或 声 母 ) 也 的阻 气 力 量 。
如 果 我 们 把 手 放 在 上 腹 部 或 下 肋 骨 处 , 一 句 在 起 音 、 音 或 者 语 气 较 强 的 辅 音 时 , 以 明 显 感 觉 跳 可 到声 带 靠 拢 振 动 时 对 于 呼 吸 支 持 部 位 的 反 作 用 力 。 由于 上 述 的 五种 力 量 的 协 调 作 用 , 证 了歌 唱用 声 保 时呼吸支持的有力 、 定和均匀 。 稳 歌 唱 时 的用 气 绝 不 是 一 边 唱 一 边 收腹 , 恰 相 恰 反 , 唱用气时 , 部呼吸器官( 括横 膈膜 、 腹 ) 歌 全 包 小 要 有 一 种 扩 张 的 , 不 是 收 缩 的 感 觉 ( 意 不 要 僵 而 注 死 ) 这 种 扩 张 感 觉 立 即会 使 歌 唱 者 处 于 非 常 舒 适 。 的状 态 中 : 1 防 止 喉 咙 关 、 、 等 紧 张 ; 2 解 除 () 卡 压 () “ 气” 泄 、喉 音 及 一 切 用 力 的 动 作 心 理 ; 3 ( )防 止 提 肩 、 僵 、 脖 子 等 错 误 动 作 产 生 ; 4 小 腹 及 两 肋 胸 伸 () 间 肌 肉 的扩 张 感 觉 ,能 使 身 体 处 于 轻 松 灵 活 之 中 , 并 能 排 除 来 自任何 部 位 的 紧张 。 正 确 的 用 气 感 觉 是 把 全 部 吸 进 去 的气 , 部 都 全 变 成 声 音 流 出来 。从 心 理 意 识 来 讲 , 气 是 在 每 个 呼 句 尾 的最 后 一 、 拍 ( 际 上 从 开 始 在 天 性 驱 使 下 二 实 自行 用 气 ) 进 行 。 呼 气 的 感 觉 在 于 小 腹 、 才 两肋 肌 肉 、 及 横 膈 膜 的 收 缩 , 他 呼 吸 器 官 还 是 要 保 持 以 其 原来 的 感 觉 , 时 的 呼 气 作 用 一 则 保 持 声 音 丰 满 圆 这 润 , 继续进行 ; 则排 除余气 , 出肺 内空间 , 并 二 腾 以 便 吸 进 下 一 口气 。 歌 唱 中 因 作 品 不 同 , 品 的 风 格 和 感 情 基 调 不 作 同 , 一 首 歌 当 中不 同 的 段 落 、 同 的 句 子 的感 情 在 不 色彩 也 是 千 变 万 化 的 。 这 就 是 说 , 以上 所 述 的 呼 在 吸 的基 本 方 法 上 , 吸还 要 灵 活 、 动 , 别 在 个 性 呼 机 特 唱法 当 中有 很 多 关 于 用 气 的 特 殊技 巧 。 偷 气 : 音 乐的进行 当 中 , 在 因音 符 移 动 的 速 度 较 快 或 歌 词 中 字 的 密集 , 句 子 进 行 时 只 有 一 个 极 在 短 的时 间 补 充 气 息 。这 种 气 口往 往 安排 在 弱 拍 。偷 气 时 动 作 要 小 , 情 要 连 贯 , 听众 不 觉 察 时 就 完 感 在 成 了动 作 。 提 气 : 旋 律 以 较 宽 的 音 程 , 较 强 的力 度 向 在 用 高 音 区 进 行 时 ,腹 部 及 时 向上 收 缩 配 合 声 带 的 张 力 , 高音强烈 、 满地 唱出。 将 饱 沉气 : 当旋 律 在 中 高 声 区进 行 时 突 然 沉 降 到 低 声 区 , 需 要 这 个 低 音 有 分 量 , 是 横 膈 膜 急 速 下 又 于 降 , 部展开 , 腹 以得 到饱 满 的低 音 。 停 气 : 了 风 格 和 感 情 的 需 要 , 民 歌 和 戏 曲 为 在 的 拖 腔 中 某 些 非 重 拍 的 十 六 分 休 止 符 只 能 停 顿 声 音 , 能 吸气 , 为停 气 。 不 称 顿 气 : 拖 腔 中 由 于 民族 地 方 风 格 或 戏 曲 风 格 在 的需要 , 加上 一些 装饰 音 或 在 拖 腔 的 每一 音 符 上 都
浅谈民族唱法中的呼吸方法

浅谈民族唱法中的呼吸方法摘要:文章指出如果要达到声情并茂地歌唱水平,不但需要培养自信心、审美情趣、表现欲和创造欲,同时还要具备科学合理的呼吸方法,才能逐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文章就民族唱法中的呼吸方式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民族唱法呼吸训练方法民族唱法的声乐理论有2000多年的历史,“字正腔圆”这个原则是正确的。
“以字行腔”的中国民歌乃至戏曲、曲艺、说唱等艺术的行腔方法,也得因“曲”而“宜”。
肖黎声先生有段话:“可以说,中国民族唱法是一种注重咬字,强调以字带声、以字传情的唱法,其中咬字是行腔的灵魂,咬字是行腔的手法。
”可以说,民族唱法的行腔吐字更注重语言的韵味与语感,语气、气息的运用讲究与字音、词意、感情、表演的融合,“字领腔行,腔随字走”,因此运用自由灵活,气息的深浅完全根据作品的需要来定,声音音色讲究甜美清亮,行腔吐字一般比较靠前,鼻咽腔为口腔的着力点,不追求音量,以鼻腔咽腔口腔共鸣为主,也掺人头腔共鸣,咬字讲究字的韵味和过程,声音在行腔吐字的过程中发出。
1、民族唱法概述及发展民族唱法,是我国人民根据自身的审美习惯,根据汉语言的发音吐字,在戏曲唱腔,民歌自然唱法的基础上,吸收西洋美声唱法的优点,把演唱民歌和民族风格特色较强的歌曲作品时所采用的声乐技巧统称为民族唱法。
近年来,我国在继承传统民歌唱法的精华上,大胆吸收欧洲美声发声法,具有音域宽广、声音圆润明亮、咬字发音亲切动人、演唱风格淳朴优美等特点。
用这种中西结合的方法既能演唱中国民族风格很强的作品,又能演唱具有一定难度的创作歌曲和歌剧唱段。
中国唱法的美声标准,在声音观念上要求“甜、圆、亮、水”。
2、呼吸方式在民族唱法中的作用呼吸是歌唱的动力,正确的歌唱呼吸对于歌唱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没有结实的歌唱气柱,没有正确的气息支持,就很难获得优美、动听的歌声。
在歌唱实践和教学实践中应该把歌唱呼吸的掌握和运用放在首位。
民族唱法、美声唱法在歌唱呼吸的基本方法上是一致的,要求胸腹式联合呼吸方法。
浅谈声乐歌唱中气息正确的呼吸方式

呼吸系统 ( r e s p i r a t o r y s y s t e m )是 执 行 机体 和 外 界 进 行 提 上 来 。我 们要 将气 息 比作 海 水 ,将 声音 比作 渔 船 ,风 平浪 静 时
管 、支 气管 、肺 脏 以及 胸腔 、膈肌 ( 又称 横膈 膜 )、腹肌 等 组成 的演 唱时 )水也 必须 将渔 船 吸在 浪 尖 上 ,而不 能 脱离 ( 即气 息和 我 们 都说 正确 的发 声训 练 是 将 平 常用 在 声 带上 的力 量转 移
与 呼吸 系 统相 关 的各肌 肉群 ,他 们 的运 动也 关 系到 呼吸 的 能力 ,
和 右 肺 ,左 右 肺 由于 纵 膈 的 隔 离 , 其 两 边 的腔 室 也是 相 互 隔 离 越 大 ,打 上去 的 高度 就会 越 高 。没有 经 过 呼吸 训练 的 人 ,常 常唱
的,所 有 左侧 压 缩 的气 体并 不会 跑 到右 边 ,只会 压 缩左 边 的肺 , 横 膈膜 很 有韧 性 ,肺 部压 力 过大 时将 导 致 向下 去挤 压腹 腔器 官。 歌 时 ,脸 红脖 子粗 的 ,青 筋 直暴 ,歌 声僵 直 ,高音 上 不去 ,低 音 下不 来 等等 ,都是 与气 息 支 持点 有关 。反之 ,我 们 掌握 了呼吸 方
识 和 学 习
也 就 是要 保持 住 腔体 使其 不 断 的产 生 良好 的共 鸣效 果 ,所 以必须 五 、歌 唱 中气息 与身 体肌 肉的协 调配合 呼 吸 是歌 唱 的基 础 ,歌 唱 中身体 各 部位 的肌 肉协 调是 否合 理
关 键 词 : 横 膈 膜 ;腹 肌 ; 肋 骨 ; 协 调 配 合 ; 反 作 用 力 ; 弹 力 在 唱 的过 程 中永 远保 持吸 气 的状态 。
唱歌的呼吸方法有哪些

唱歌的呼吸方法有哪些歌唱的呼吸是平时生理呼吸的夸张和放大行为,它更是艺术,是要随着歌曲的需要灵活运用的。
那么就让小编我来告诉你们一些唱歌呼吸的方法吧?下面就让店铺给大家分享一些唱歌的方法吧,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唱歌的呼吸方法一慢吸慢呼法按照歌曲的节奏,缓缓吸气,略停顿后,缓缓呼出。
气息松弛,呼气时要均匀而有节制。
这种呼吸法多用于演唱前或演唱的间奏中,调整气息和稳定情绪。
急吸缓呼法按歌曲的要求,要唱得连贯一些,声音不能一股子地出来,急吸气后,缓缓呼出。
这是歌唱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急吸多用在开口唱歌前,或每一乐句前,缓呼则用在歌唱中。
缓呼的缓慢度,由歌曲的乐句长度要求决定,有控制地呼出。
缓吸急呼法这种呼吸的方法,是根据歌曲中特殊标记的吸气符号,缓缓地深深地吸气,略停顿后,再根据下一乐句强音符号的要求,将气息急速强力呼出。
注意呼气时腹肌和横膈膜急速而又弹性的抽搐动作。
唱歌的呼吸方法二急吸急呼法这种呼吸法,特殊用在表现歌曲演唱中的激动或紧张的情绪。
揉气法联想用手揉肚子,缓慢的将气息呼出。
这种用气的方法,适用于表达细腻感情的歌曲,一个乐句一呼吸。
送气法联想用手摁响的胶皮娃娃。
用手摁下的速度要快要用气。
这种用气的方法适用于表达比较刚烈的歌曲,与揉气法正好形成鲜明的对比。
收气法联想渐渐远去的扶摇直上云天的一缕炊烟。
这种方法适用在歌曲结尾时,字尾归韵的弱收上。
多用于表达思念情感的歌曲。
唱歌的呼吸方法三停气法联想气息中断片刻后,再继续流动。
适用于演唱音断意不断的歌曲,比如欲言又止,比如哭泣中,泣不成声。
顿气法联想在歌唱中,腰与腹同时弹动一下。
这种用气的方法,适用于歌唱中强调的字与装饰音。
弹气法与顿气法相同,都是腰与腹同时用弹动的感觉。
不同之处在于弹气法师整个歌曲或长句中运用,可以使歌曲在演唱中的力度和长度进一步加大。
抢气法抢气法要求很短的瞬间完成吸气的动作。
抢气允许瞬间的停止,哪怕歌谱上没有休止符号。
另外抢气允许有吸气的声音,有时甚至故意这样处理,目的在于强调某一感情色彩。
浅谈歌唱中的呼吸

浅谈歌唱中的呼吸作者:刘素芳来源:《艺术教育》2013年第07期【内容摘要】呼吸可以说是歌唱的原动力,是歌唱的基础,没有好的呼吸方法就唱不出好的声音。
歌唱的呼吸指的是气息对声音的控制与支持。
文章对歌唱中的气息对抗、呼吸的控制与支持以及气息力度对歌唱发声、共鸣及音色的影响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歌唱呼吸呼吸是歌唱发声的原动力,没有呼吸就发不了声。
没有正确的呼吸方法与控制就唱不好歌。
古今中外有许多著名声乐教育家认为,歌唱是呼吸的艺术,谁懂得了呼吸就懂得了歌唱。
一首歌曲的艺术处理,如速度的快慢,力度的强弱,声音的连顿,情绪的欢乐、悲伤、愤怒等变化都与呼吸的控制密不可分。
然而,在声乐教学与声乐实践活动中,我们常会出现气息僵硬、随意换气、憋气、提气、漏气等现象,发出的声音僵直、虚散、空洞、流动性差,使得演唱不能达到预期的艺术效果。
究其原因,这些现象均是因为呼吸方法掌握不当所造成的。
一、歌唱中的气息对抗歌唱发声与日常说话的声音是不一样的。
歌唱发声不仅要求声音悦耳、动听,而且要求演唱者通过对呼吸的控制、共鸣的调节以及音色的虚、实、明、暗的变化来表达歌曲的思想情感。
因此,歌唱发声与平时说话不一样,它是依靠胸、腹腔吸气肌肉群的收缩把自然气息控制起来,使气息形成集中而有力度的一股气流,从而使吸气与呼气形成对抗。
其实,歌唱中的气息对抗与我们日常生活中打喷嚏时的气息感觉是一样的。
人在打喷嚏前自然会吸入大量的气息,喷嚏打出时会有一股有力的气流急速呼出,这是因对抗而产生的力的作用。
声乐教师在讲气息对抗时会采取搬钢琴的方法让学生体会气息对抗的感觉。
人在搬钢琴时自然会屏住一股饱满的气息,会感觉到腰腹腔的扩张感,这时要继续保持这种扩张的作用,否则是无法搬动钢琴的。
当然,在歌唱中是不能用那么大的力度的,不然气息会僵住。
歌者只要用适当的力度保持这个支点,使得颈部、舌根、下颚肌肉放松,便能发出明亮、悦耳的声音。
保持这个力度要靠吸气肌肉群持续不断地工作来抗拒呼气肌肉群的压力,若是胸廓塌陷、腹部松弛,气息就会失去控制。
浅谈歌唱的呼吸

我们 就必 须清楚 地知 道 ,在歌 唱呼 吸时需 要 调动
作者简介 : 郭伟(9 2 )男 , 18 一 , 江苏扬 州人 , 助教 , 硕士 , 研究方向为声 乐表演
第2 期
郭 伟 :浅谈歌唱的呼 吸
8 1
歌 唱 的呼 吸是 建立 在 E常 呼 吸基 础上 的。 日 t 常 的 呼 吸 完 全 是 一 种 下 意 识 的动 作 ,是 人 的本 能 ,而 歌 唱的 呼吸 必须 经过 后 天 的严 格训 练 才 能
关键 词 :呼吸 ;歌 唱
中图分 类号 :J 1 . 6 61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 编号 :17 — 1 2 2 1 )2 0 8 — 3 6 1 0 4 (0 0 0 — 0 0 0 哪些 呼吸器 官 和肌 肉群 以及 歌 唱呼 吸 的方法 。
( )歌 唱的呼 吸器 官和肌 肉群 一
即 呼气发 音 。吸 了气 马 上 就是 唱 ,歌 唱 时要
# 侨大学 音乐舞蹈学院 , 福建 厦 门 3 12 ) 60 1
摘 要 :呼吸是 歌 唱 的基 础 ,呼吸是 发 声的原 动 力 。许 多歌 唱 家把 控 制好 呼吸 作 为歌 唱成 功
的秘诀 。作 为歌 唱 者 第一件 要做 的 事情 就是 学 习正 确 的呼 吸 方法 。没 有 良好 的歌 唱 呼吸 ,就 不会 有优 关动 听 的歌 唱 。 由此 可见 ,掌握 正确 的 呼吸 方 法是 歌 唱者 首要 打 好 的基 本功 ,呼 吸方 法掌握 的好 坏 ,直接影 响歌 唱者 的 声音质 量 。
明 白在歌 唱 呼吸时需 要积 极调 动身 体 的哪 些器 官
命 ,为我们提供氧气 、排出废气 ;另一个则是为 我们的讲话起动力作用 。 作 为歌 唱 中的呼 吸 ,它与我 们 日常生 活 中 的
浅谈歌唱中的呼吸方法

歌声 ,是运用人体 内的气息慢慢地震 动声带 ,按照其所 要求 之 “ ”的高低 、长短而发 出的声 音。因此 ,在说 到歌 音 唱时 ,必须注意如何 呼 、如何吸 。呼吸是人体发声 、歌 唱的 动力 ,也是歌唱艺术 的基础 ,发声方法 的正确与否 ,呼吸起 决定性 的因素。 日常生活 中, 在 人们 通过说话 交流思想感情 , 在说 话过程 中一般距 离较近时所需音量 较小 ,从而所 用的气 息量 就较浅 ,声音缺 乏气息支持 , 没有 力量 ,传不远 ,连续 用 嗓时间久 了 ,嗓音 容易疲劳 、嘶 哑。这种说话 的呼吸方法 若用 于歌唱 ,就显得 不能胜任 了。因为歌唱时面对 的往往是 大庭 广众 ,须将 歌声 传至每个角落 ,因而要求声音既 要有 一 定 的音量 ,又要有力 度的变化 ,要有长 时间 的歌 唱能力 ,在 我国古代声乐理论 中就有 “ 善歌者必先 调其气” 的论述 ,在 我国民族传统 唱法 中 ,也认为气息是歌 唱的基础 ,并要 求将 吸入的气息根据 歌曲的需要有控制地 、均匀地呼 出。为此在 歌唱时,必须保存 于肺部 以供应歌唱所需要 的足够 的气息 ,不 能让气息 由于呼出而减少支持的压力 ,并且 ,歌唱者必须保持 气息进入肺部的呼气状态 , 并使 由口鼻进入 的气息与肺部送出 的气息 ,在膈肌处汇合 ,由上 、下两股气流的对抗平衡 ,使膈 肌起 到支持歌唱气 息的作用 ,这就是声乐教学中常说 的 “ 横膈 膜的支持作用 ” ,当横膈膜起到这样 的作用 时 ,呼吸才真正成 了歌 唱发声的动力 。 由此可见 , 呼吸对于一个歌 唱者 的重要性 。 呼吸是 人的一种 自然的生活本能 , 吸气是人体 的一种 自动的 、有节律 的运动 首先 ,人体 的呼吸气官 ,是 由胸 腔 中的胸廓 、肺脏 、膈 肌 ( 横膈膜 ) 构成 ,从而使胸 腔在呼气肌 肉群 、吸气肌 肉 所 群及膈肌 的通力合作产生缩小 与扩大胸腔 的呼吸运 动。一是 胸腔构造 :在人体胸腔前 面的正中央有一根剑形 胸骨 ,它与 后背脊椎 的一部分胸椎 , 十二对肋骨连成一个 胸廓 ,围护 把 着里面 的心 脏和肺 ,通过 吸气 使胸腔扩大 ,两肋 扩大 。二是 肺 的构造 :在胸腔里 ,左 、右各有一个肺 。三是膈的构造 : 胸腔底部有 一层大而扁 的肌肉筋腱组织 ,它 的边缘与胸廓下 部边缘及腹 壁密切结合生 长 ,使胸腔与腹腔 分隔 ,这就是膈 肌 ,也称 做横隔膜 ,它在 歌唱发声 的呼 吸运 动 中,作用极为 重要 ,它的运动状态是 :横膈膜放松时 ,像 个倒扣的盆底 , 由于它松 弛时向上拱 成半圆形 , 而压缩 了胸 腔空间的容积 , 从 将肺里 的空气压 出体 外 , 成了呼气 运动 ; 形 当横膈膜收缩时 , 形状 由半圆形改 为扁平形 ,从而 ,使胸 腔底部随之扩大 ,空 气气 压变小 ,在体外 大气 压 的作用下 ,空气被压进肺里 ,形 成 了呼气运动 ,于是 ,横膈膜松弛 与收缩循环不停地运 动 , 就形成 了人赖 以生存 的呼吸运动 。正 确的训练 ,可 以使 这种 呼吸运 动为歌唱发声提供足够 的动力 。 般来说 ,人的 日常生活中 ,呼吸主要靠胸腔呼吸器官的 运动就足够 了, 因为这种维持生命 的呼吸运动较浅 , 主要在上 胸部 ,然而 ,歌唱发声 的呼吸是一种深呼吸运动 ,随时都要对
浅谈歌唱的呼吸与气息控制

\
CA MN H A HR I CI G N
文史艺术
浅谈歌唱的呼吸与气息控制
李 亚鸽
( 郑煤集 团文工 团, 河南 郑州 42 7 ) 5 3 1 中图分类号 : 1 T 6文献标识码 : 6 A
摘要 : 人类赖以生存 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是“ 吸”在歌唱艺术 中, 呼 , 它更是 一个 重要 的环节, 它是歌 唱的动力源泉 。歌唱者要 有意识地 去吸 气, 并把所吸入的气息分配在要发 出的一定数量 的声音上 , 而每 个音都要有特定 的高度 、 长度 、 强度 关键 是人体的一种生理机能 ,那么究竟正确的歌唱是怎么 呼吸的呢?歌唱理论 发展到今天 , 可 说是百家争鸣 , 眼花缭乱 。 作为一个歌唱者 , 想要从 中 掌握真正正确的理论实在太难了 , 许 多人相信了一些错误的理论并成为作俑者 ,使得声乐理论更加 错乱迷离 。所以, 我尽量用最简白的语言来阐述正确的歌唱方法
一
吸气方法 , 也就是歌唱中的气息保持和运用。 大家哥 0时曾会有 欠 _昌 这样 的体会 : 歌唱中经常感到气短 、 不够 用 , 气 越唱越 憋 , 很吃
力。 这与不会运用气息和保持吸气状态歌唱有关, 虽然吸气吸得
很深 , 一唱起歌来 , 但 气息很快就浮上来了, 或是很决就跑光了 , 应该怎样保持和运用吸入 的气息呢? ( 在歌唱时要保持叹气的状态。歌唱中容易出现的气息 一) 不够用和憋气现象 , 除了与吸气状态保持不住有关 , 还有一点就 是与气息不放松有关 。 歌唱 中气 需要被控制 , 以保持气 息通畅 持久的使 用 , 但如果气息被 过份 的控制 , 则会引起呼吸气官 、 呼 吸肌肉群僵便, 便导致气息无法畅 通, 难以持久 。那怎样才能做 到吸入的气息即能保持又不僵硬呢?最好的, d g ̄ 2 u 2 AZ? , b_ *叹 气, 这里所说的放松是对过份僵持而言的。 叹气是指用吸气的感 觉, 而不是把体内的气全部呼 出去。 叹气动作是我们生活中的习 惯动作 , 人人都会做 , 而且比较容易找到放松的感觉。在积极兴 奋 的气息保持 中, 不可忽略用叹气的感觉来歌唱 , 这样气息不仅 有深度 , 自然 、 也会 放松 、 。在使用吸气状态进行歌唱时 , 流畅 要 注意声音不能脱离呼吸 ,否则就会气声脱节 ,难 以保持住呼吸 了。 也就是演唱中的叹气状态是和保持吸气状态同时存在的 , 两 方缺一不可。 在保持叹气状态歌唱时 , 如果能感觉到腰腹部嘭张 而不僵 , 胸部扩张而不憋 , 气息有控制的流出, 这样就是找到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歌唱中的呼吸
一、呼吸的重要性
呼吸是唱歌发声的动力和基础。
发声的准确,音质的优美及歌曲情感的表达,都与呼吸密切相连。
在歌唱方法的学习中,必须掌握好气息的运用和呼吸的技能技巧,依靠恰到好处的气息支持和科学的呼吸方法,完美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
早在一千年前,我国唐朝《乐府杂录》中就有“善歌者,必先调其气”的论述。
由此可见,呼吸是打好歌唱基础和进行歌曲艺术表演的重要环节。
二、呼吸器官
呼吸器官包括鼻、咽、气管、肺脏、胸腔、膈肌(又称横膈肌)、腹肌等。
呼吸器官中的气管,是一条有弹性的圆形管子,上接喉腔,下通肺脏,是气息进出的通道。
肺是人体内气息的容器,在胸腔内分左右两边。
肺里有许多粗细不一的支气管,细支气管末端有肺泡,这些肺泡吸气时扩张,吸气时收缩。
膈肌(又称横膈肌)是参与呼吸运动的肌肉,故称呼吸肌肉。
膈肌位于胸腔和腹腔之间,把胸腔和腹腔分隔开来。
顶部中心是中心腱,周围是肌肉纤维,膈肌向上隆起,形成左底右高的圆顶。
吸气时,由于膈肌收缩,中心腱往下降低,气息便吸进肺部,胸腔扩大;呼气时,膈肌放松,中心腱上升,胸肌缩小(指胸腔垂直径缩小)回到原来位置,使肺泡内空气呼出。
三、唱歌中的站姿
两脚不能顶太紧,应稍稍分开一点,要站直,平衡一点,两腿不要绷,腰部固定,双肩放松稍靠后一点,颈部放松。
特别是在唱歌时不要用力,让喉部放松,脸部下方稍往后带一点,面部略带微笑,眼睛自然平视,不发呆,站得挺拔,脊椎一定要感觉朝上朝下延伸。
四、胸腹式呼吸方法
胸腹式呼吸方法,是一种运用胸腔、两肋、膈肌(横膈肌)及腹肌,共同控制气息的呼吸方法。
这种呼吸法,在我国优秀的戏曲唱法和近代欧洲唱法中被较普遍采用。
它的主要优点是:①全面调动了歌唱呼吸器官的能动作用,使胸腔、横隔膜和腹肌互相配合,协同完成控制气息的任务。
②用于吸气时,下降横膈肌和张开肋骨同时并用,使胸腔全面扩大,气息的容量大,有较高的气势,而且稳劲。
③控制气息的能力强,呼气均匀,有节制,并能对呼气时势的强弱进行调节,使声音的高、底、强、弱的变化控制自如。
④有明显的呼吸支点,能音域扩大,声音纯净,刚柔并用,声音统一,符合歌唱时声音的变化要求。
胸腹式呼吸法运用的两个基本环节是吸气和呼气。
(一)吸气
吸气的方法是:把嘴张开,不要张得太大,稍张一点,鼻、嘴同时吸气(先学快吸)在太阳穴两边感觉往下吸,似“一竿子到底”一下就吸到小腹,这种感觉找好了小腹、肋骨、胸部、背部、肺部都是扩张的,横膈膜是拉开的,脐上是鼓出来的,保持住,肋骨似橡皮筋向外拉。
另外,吸气时,横膈膜下降,使胸底部向下伸展,同时胸腔两肋张开,使胸腔全面扩大,因胸腔和肺部扩大,外界空气即吸入肺内。
歌唱时,气要吸得深一些,而且要在最自然的状态中完成,要不紧张、不僵硬,吸气的量要根据乐句的长短和歌曲情绪的要求来决定。
吸气过多了,会造成紧张,使声音失去灵活性;吸气时要柔和、平稳、避免发出响声。
用鼻子吸气合乎正常卫生,这对喉头有保护作用,但在演唱较快的乐句时,也可以用口和鼻一道吸气,或单独用口来抢吸。
如“急吸缓呼”,这种快速短促的吸气,正是歌唱中气息所需要的。
这种气息瞬间积极地吸入,立刻控制住并转为呼气状态,当喉头打开,声音振动自如,延续地呼气时便是唱歌的过程。
当然,呼气的体会、感觉较多,如“闻花”,气往往吸得自然,柔和深入。
跑步呼吸急促而深入,有助于体会吸气的部位等。
总之,吸气是歌唱前一瞬间的准备,要吸得适当、充分。
发展和训练有深度的吸气,是歌唱的重要技能技巧。
(二)呼气
比较而言较难,歌曲时呼气在戏曲上叫运气。
吸气整个身体都在膨胀,呼气时吸进去的气都向外发送,但是仍保持吸气的状态。
腰部固定,似乎外面有一种东西在小腹处向后推,腰部固定不退让,横膈膜往两边拉,这是发声的支点。
腰部不退让,把气送上来,通过喉头把气打在上牙膛背后,平着把气向远方送去,气要去的匀,吸得柔,不要吸得太多、太快,保持住,上身不要塌,不要提肩、耸肩。
换种
说法就是:呼气时,胸肋部分尽量保持住吸完气时的状态,然后小腹部分有关的肌肉有控制地往里“回托”,使胸腔内的器官,慢慢的逐渐向上,膈肌中心腱也恢复到原来的位置。
在这样有控制的运动中,气息平稳均匀地吐出,即歌唱的过程。
在歌唱当中,吸进来的气要在一瞬间控制起来,立即转化成呼气状态。
这种状态应保持着,一直到又吸一口新气为止。
被控制的气应该是丰满的,控制气的时候人的感觉应该是轻松自如的,如果是过分的控制,会因为气息紧张而使声音发僵,不流畅,甚至造成声音摇晃,失去控制就会使声音有力竭之感。
在歌曲的高潮,情绪激昂,音较高的时候,控制好呼吸尤为重要。
演唱者能用横膈膜,上腹肌来控制呼吸,气息有支点,始终保持深呼吸的状态,颈部、下颚、软腭、舌根、喉部,都不会因为用气的大小而僵硬。
这样声音共鸣腔体和声音的位置才有条件得到调整。
就是在力度变化和音程跳动较大,乐句难度大,感情变化剧烈的情况下,歌声也会是自如、饱满,气息“绰绰有余”,给人以把握轻松、自然的感觉,以至用最节约的气,获得最好的声音效果。
总之,歌唱的呼吸不是自然就会的,要去练习。
练习气息的控制,掌握气息的运用,调动一切气息的运用变化手段,在自然、不勉强、不紧张、不做作,符合作品风格、内容、音乐形象的情况下安排呼吸,为表现歌曲的内容、感情服务。
五、训练呼吸的方法
(一)单纯呼吸练习
用一定的时值,吸气后保持气息不出不入,体会控制气息的力量(要注意喉部放松,如张开嘴而气不出),然后按呼气方法平稳均匀地将气呼出。
1.慢吸慢呼
按吸气方法,缓慢地将气吸入,控制瞬间后,按呼气方法,使气息有控制地、平稳均匀、缓慢而有压力低呼出。
如:微微吐气
2.急吸慢呼
按吸气方法,快速短促地将气吸入,控制瞬间,按呼气方法,使气息呈保持状态,缓慢而均匀地、有压力地平稳呼出。
(歌唱中常用)如:微微吐气
3.急吸急呼
动作与感觉像“喘”。
这种练习不宜过多过长。
以上单纯呼吸训练,要选择清晨空气新鲜的环境练习,可用闻鲜花香的感觉,柔和而深入地吸入,用吹灰的感觉,不出声响地慢慢吹出,可用手叉腰自掐两肋,或手摸住腹肌部位,自我检查两肋肌肉和腹肌的作用,压力大,吹得气多;压力小,吹得气小。
为了检查气呼出的均匀平稳,有条件的可练吹烛火,吹而不灭,吹纸条弯而不倒。
还可以放录音,按歌曲乐句练习呼吸等。
(二)结合练声练习呼吸
结合多样的练声曲练习呼吸,训练气气息均匀与保持力量,注意吸气记号及音符时值的长短,(“V”为吸气记号)由易到难训练换气。
以上九种情况的换气,由易到难,由慢到急,应在音乐课中有计划、循序渐进地进行练习。
前三种较容易掌握,可以从容、缓慢地吸气,中间三种属急吸。
由于在打拍歌唱时,正是向上提起时吸气,也较容易掌握。
后三种换气,也是及常用的,但对初学者来说,却常常掌握不好。
原因是,手向下打拍时吸气,跟平时常用的吸气动作相反,比习惯,不自然,往往来不及吸气,不易掌握,要加强练习。
(三)结合歌曲进行练习
根据歌曲的乐句、感情、音乐形象可自行设计换气位置,然后必须按换气记号,用正确的方法换气,纠正该换气而不换,或不会换。
不该换气又随意换气的坏习惯。
六、常见的呼吸问题及纠正方法
(一)漏气
吸气后,控制气息的能力较差,往往在出声前气漏掉,或气声同时呼出,造成“沙音”或气不够用。
纠正方法:加强气息控制,加强咬字,避免漏气。
(二)用通常说话的呼吸歌唱
这是“白声”、“喊唱”、“憋唱”的根源。
这种唱法,遇到困难乐
句或高音区,喉部、咽部及颈部肌肉就会用力帮忙,而出现脖粗脸红的紧张状态。
纠正方法:加强锻炼,控制气息的能力,把劲下移两肋和腹肌,不要追求音量,可用小声闭口哼唱寻找混合共鸣,避开紧张。
(三)呼吸量小而不积极
表现为声音虚弱、漂浮、过分单薄、细,没有共鸣等。
喉部用力时则表现“咩咩声”。
纠正方法:加强“吸气”的深度,控制“呼气”时(即加强收腹提气的力量与吸气控制力量的对抗),体会气声结合,声音的结实变化,理解气息的作用,必要时,专门训练大音量的方法,锻炼“呼气”的力量。
(四)呼吸“僵”
原因是控制呼吸的力量和动作死板,如:控制呼吸力量过大,肌肉失去弹性,不能灵活的适应歌曲旋律的变化,通常表现为只能演唱音程跳动不大的连贯性气曲调,不能唱节奏性强,速度轻快,音程跳动较大的旋律,或虽然能唱,但不能突出,常把一首朝气蓬勃的歌曲唱得死气沉沉,无精打采。
纠正方法:加强跳音,华彩乐句和速度快、节奏性强的歌曲练习加以解决。
总之,气息不正确的原因,往往是呼吸器官不积极工作,造成其他器官的用力帮忙,使下颚僵硬,颈部紧张,或控制不适当,使气息失去灵活弹性,都是不利于歌唱的。
因此,无论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只要是歌唱,就不能漫不经心地随便唱,就是发一个简单的音,也要做到情绪饱满,有目的地体会歌声与气息的关系和气息的运用。
流畅、自如、圆润、优美的歌声来自正确的呼吸方法和对呼吸的控制运用,正确的呼吸是自然、舒畅、均匀、不紧张、不僵硬的。
浅析歌唱中的呼吸
固
安
县
牛
驼
镇
小
孟
江
小
学
翟春红
孙英涛。